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_第1页
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_第2页
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_第3页
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_第4页
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1~9单元(人教版2024)。5.难度系数:0.70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火箭用到了无污染的高能燃料。该燃料最有可能是A.液氢 B.液氧 C.酒精 D.石油【答案】A【解析】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无污染,故选:A。2.“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汉语语系中的成语,是独有的语言特色。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火上浇油 B.木已成舟C.聚沙成塔 D.滴水成冰【答案】A【详解】A、火上浇油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聚沙成塔,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滴水成冰,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矿泉水,河水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受污染的空气,碳酸饮料【答案】C【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详解】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因此属于纯净物,五氧化二磷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矿泉水、河水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受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碳酸饮料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够填充灯泡的气体是A.氧气 B.氖气C.氮气 D.二氧化碳【答案】C【分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详解】A、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适合填充灯泡,不符合题意;B、氖气虽然可用于填充灯泡,但在空气中含量很少,不符合题意;C、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且化学性质稳定,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较少,一般也不用于填充灯泡,不符合题意。故选C。5.向如图所示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氢氧化钠 B.蔗糖 C.硝酸铵 D.氯化钠【答案】C【分析】烧杯内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溶解后,发现沾水的塑料片和烧杯底部冻结在一起,说明加入的物质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A错误;B、蔗糖溶于水吸放热现象不明显,温度几乎不变,B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C正确;D、氯化钠溶于水吸放热现象不明显,温度几乎不变,D错误。故选C。6.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添加酒精 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答案】A【详解】A、向熄灭的酒精灯添加酒精时用漏斗添加,操作正确,符合题意;B、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7.下列现象用分子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空气是混合物——含有氮分子、氧分子等多种微粒B.分离液态空气能制得氧气——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香水要密封保存——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热水能使压瘪的乒乓球复原——温度越高,分子间间隔越大【答案】B【详解】A、空气是混合物,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氮分子、氧分子等多种微粒,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分离液态空气能制得氧气,是利用空气中氮气、氧气的沸点不同,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香水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热水能使压瘪的乒乓球复原,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光B.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黑色固体变成红色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答案】B【详解】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故选B。9.消防安全无小事!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失火B.油锅不慎着火用水浇灭C.加油站严禁烟火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答案】B【详解】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利用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灭火,而且二氧化碳灭火器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不会对图书档案造成二次损坏,故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油锅不慎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直接用水浇灭可能会导致油溅出,扩大火势,甚至引发更大的火灾,故选项做法错误,符合题意;C.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加油站里充满了油分子,一旦有烟火,就会引发火灾,因此,加油站严禁烟火,故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压低身体,以减少浓烟的伤害,故选项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有关金属的实验如下,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B.验证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C.证明铜生锈与CO2、O2和H2O有关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答案】B【详解】A、不锈钢的组分金属是铁,不是铝,所以不锈钢在铝片上刻画不能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即A不能达到相应目的,不符合题意;B、由于铜片与硫酸亚铁溶液不反应,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铜<铁;锌粒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锌>铁。即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B能达到相应目的,符合题意;C、铜生锈主要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中缺少验证铜片只与干燥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接触,铜片是否生锈。C不能达到相应目的,不符合题意;D、由于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在密闭装置内进行。实验中烧杯不是密闭装置。D不能达到相应目的,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B。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不完全相同的B.氯化钠固体溶水后,溶液温度明显升高C.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D.催化剂除了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还能增大生成物的质量【答案】C【详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C、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可实现固液分离,除去难溶性杂质,符合题意;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1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能够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O2→H2O B.Cu→CuO C.O2→H2 D.H2O→H2O2【答案】AB【详解】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A正确;B、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B正确;C、氧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氢气,故C错误;D、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过氧化氢,故D错误;故选:AB。13.科学家以CO2和H2为原料,经催化可转化为有机物,其微观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写成C4H9B.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C.试剂Ⅰ、Ⅱ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D.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CD【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每个甲物质的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的,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4H10,A错误。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为H2O和C4H10生成物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C、催化剂质量化学性质反应前后都不变,故催化剂Ⅰ、Ⅱ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变,C正确。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①,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水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故选:CD。14.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序号实验或操作目的实验方法或操作A除去铁粉中的铜粉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操作依次为称量、过滤、溶解和蒸发C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增加鱼池中的氧气含量打开鱼池水泵,将水喷向空中A.A B.B C.C D.D【答案】AB【详解】A、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加入稀硫酸后除去了原物质,选项错误;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操作依次为称量(称量粗盐质量)、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选项错误;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氢气燃烧只生成水,点燃后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变浑浊的是甲烷,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气,可以鉴别,选项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打开鱼池水泵,将水喷向空中,可增加鱼池中的氧气含量,选项正确。故选:AB;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相等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5B.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3C.将铁和碳的混合物ag,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则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30.0%D.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5.6g,与过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为4.8g,则原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28.6%【答案】BD【详解】A、解: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均为m,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B、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aOb,则14a:16b=7:12,a:b=2:3,故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3,符合题意;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说明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与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即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固体减少量即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为:5.6g-4.8g=0.8g,氧化铜的质量为:,则原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故选BD。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本试卷共11题,共70分。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Cl:35.5Ca:4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题,共17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6.(5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水

②氖气

③干冰

④钛合金

⑤活性炭(1)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2)可用作溶剂的是。(3)可用作吸附剂的是。(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5)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答案】(1)②(2)①(3)⑤(4)③(5)④【详解】(1)氖气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填:②;(2)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常用的溶剂,故填:①;(3)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作吸附剂,故填:⑤;(4)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③;(5)钛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大,抗腐蚀性强,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故填:④。17.(5分)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1)“合”的思想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①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②返回舱返回的动力采用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写一条即可)。(2)“分”的思想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合”与“分”的思想通过以上事实,证明了水是由组成。【答案】(1)①化合②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等(合理即可)(2)(3)氢元素和氧元素/氢、氧元素【详解】(1)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②返回舱返回的动力采用液氢作为能源的优点是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等,故填:热值高或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等(合理即可);(2)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即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3)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氢、氧元素。18.(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已知: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①上述变化I、Ⅱ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②D、E、F、G中表示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是(填序号)。(2)如图中的甲、乙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图。试回答下列问题:①钠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②A、B、C、D四种粒子中,具备稳定结构的是。③钠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④甲和A反应形成的物质的名称是。【答案】(1)①I氢分子和氧分子②F(2)①22.99②CD/DC③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④氟化钠【详解】(1)①变化Ⅰ中生成了新分子,是化学变化;变化Ⅱ中没有生成新分子,只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变化Ⅰ中发生变化的是氢分子、氧分子,氢分子、氧分子分别分裂为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水分子;②D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其中一种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另一种是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故D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E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F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且每种分子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故F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G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图示中表示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是F;(2)①由钠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钠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②最外层电子数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的,电子数为2)属于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CD;③钠元素、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所以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④甲为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表示氟原子,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则氟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二者形成的物质是氟化钠。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共16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9.(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2)加热高锰酸钾。(3)铝在空气中氧化。【答案】(1)(2)(3)【详解】(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3)铝在常温下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是:。20.(6分)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综合利用资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等。目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煤气、液化石油气等。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CO2、CO等气体,其中能引发酸雨的气体有。(3)车用乙醇汽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请写出乙醇(C2H5OH)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化石能源有限,我们要开发新能源。请你写出一种新能源。【答案】(1)天然气调大(2)SO2、NO2(3)(4)太阳能(合理即可)【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料没有充分燃烧,则应调大灶具的进风口,进入更多的空气,使燃料充分燃烧。(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SO2、NO2)会引起酸雨。(3)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21.(4分)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据图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t2℃时,甲、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②t2℃,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③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乙>甲>丙④t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析出固体质量最多的是甲物质(3)如图2,两支试管里分别装有等质量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固体),将两支试管均放入烧杯的水中,然后向烧杯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丙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B.甲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C.甲溶液质量减小,丙溶液质量增大D.甲、丙溶液都一定还是饱和溶液(4)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检测发现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①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出②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③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酒出【答案】(1)37.5%(2)③(3)AC(4)①②【详解】(1)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0g,则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①没有指明溶液的量是否相等,则无法比较t2℃时,甲、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否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②没有指明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则无法比较t2℃,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大于乙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③将t2℃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仍然是饱和溶液,因为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所以乙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的质量分数;因为t2℃时丙的溶解度小于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丙的质量分数最小,即三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乙>甲>丙,该选项说法正确;④将t2℃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如果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则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如果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相等,则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最多,该选项说法不错误;故选:③;(3)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A、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会继续溶解丙,所以丙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加入硝酸铵固体后会析出固体,甲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C、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加入硝酸铵固体后甲会析出固体,丙会继续溶解,所以甲溶液质量减小,丙溶液质量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加入硝酸铵固体后,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C(4)①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时有少量酒出,溶液中溶质的量会偏小,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项符合题意;②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水的量偏多,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项符合题意;③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会使量取氯化钠的量偏多,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④因为溶液是均匀、稳定的,装瓶时有少量溶液酒出,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①②。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题,共30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22.(15分)现实验室有如图装置,另备有棉花、火柴等实验用品,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制取氧气之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制取氧气时可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若用装置D收集一瓶氧气应从导管口(选填“a”或“b”)通入。(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图一中,使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将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玻璃管中的的现象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酒精灯(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b(3)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4)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红,水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2)在制取氧气之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反应,故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该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装置D是排空气法收集,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用装置D收集一瓶氧气应从导管口b通入;(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使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4)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二氧化碳遇水会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故将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玻璃管中的的现象是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红,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反应方程式为。23.(6分)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是最常用的溶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代表物质间能够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与反应的实验现象为。(2)列举物质的一条用途:。(3)物质I由构成(填化学用语)。(4)写出与的稀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类型为。【答案】(1)红色粉末变为黑色(2)作燃料等(3)O2(4)置换反应【分析】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则A是氧化铁。B、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B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C和D,则B是一氧化碳,C是铁,D是二氧化碳。H是最常用的溶剂,H通电分解生成G和I,I可以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则H是水,I是氧气,G是氢气。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且E的稀溶液和铁反应生成F和氢气,所以E是硫酸,F是硫酸亚铁。代入验证无误。【详解】(1)A氧化铁和B一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为红色粉末变为黑色。(2)G是氢气,可用作燃料。(3)物质I是氧气,是有氧分子构成的,可用氧气的化学式表示氧分子,符号为O2;(4)C铁和E硫酸的稀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是置换反应。24.(9分)我国古代科技璀璨夺目,金属的冶炼与使用在当时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1)日常生活中,适合制作电缆的金属是______(填标号)。A.金 B.铜 C.汞 D.钨(2)明代《天工开物》描述了锡的冶炼方法,如图a。①原料锡砂中的SnO2和木炭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②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3)图b为古代炼锌工艺原理示意图。炉甘石成分是ZnCO3,高温易分解生成ZnO。①泥罐外煤饼的主要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泥罐内煤粉的主要作用是。②已知锌的沸点为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200℃,上部约为600℃,该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液态锌的方法属于(填标号)。A.结晶

B.蒸发

C.蒸馏

D.升华③必须冷却后才能取锌,是为了防止发生反应:(写化学方程式)。(4)湿法冶金利用置换反应。向Cu(NO3)2、AgNO3混合液中加入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的金属阳离子是。【答案】(1)B(2)①②形成合金熔点降低(3)①作还原剂②C③(4)银离子/Ag+【详解】(1)适合制作电缆的金属应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价格还应该便宜,A、金具有导电性,但是价格昂贵,不符合题意;B、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价格低廉,符合题意;C、汞在常温下是液态,不符合题意;D、钨的熔点高,不适合制作电缆,不符合题意;故选B;(2)①原料锡砂中的SnO2和木炭高温下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形成合金熔点降低;(3)①煤粉的主要成分是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碳酸锌分解为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在罐中,碳与氧化锌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碳能夺取氧化锌中的氧将其还原为锌,所以泥罐内煤粉的主要作用是做还原剂;②由于锌的沸点为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200℃,上部约为600℃,此时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A、结晶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不符合题意;B、蒸发是指将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