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资源通关练01 化学基本概念再回归(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高考冲刺资源通关练01 化学基本概念再回归(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高考冲刺资源通关练01 化学基本概念再回归(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高考冲刺资源通关练01 化学基本概念再回归(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高考冲刺资源通关练01 化学基本概念再回归(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关练01化学基本概念再回归

目录

01挑战题型•查知识漏洞

【题型一】物质的类别判断和胶体性质的应用

【题型二】两种变化和性质的判断

【题型三】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与书写

【题型四】物质中微观粒子或化学键的数目计算与判断

【题型五】化学反应过程粒子数目计算

【题型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计算

【题型七】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题型八】离子共存和离子推断

【题型九】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判断及计算

02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

03知识通关•限时演练

战题之查知识漏洞

【题型一】物质的类别判断和胶体性质的应用

1.(2024•浙江)正高碘酸(结构如图所示)具有强氧化性和弱酸性,脱水可得偏高碘酸(HIOJ,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正高碘酸为五元酸

B.HIO工的酸性强于HBiQ,

正高碘酸与反应后溶液呈紫红色,反应如下:2

C.MM+8Mn*+5H5IOA+2H2O=8MnO4+5K+29H

D.正高碘酸隔绝空气加热分解仅生成I2O5、H,0

2.(2024・贵州•一模)纳米级CL。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一种制备原理如下:

HOCH2(CHOH)4CHO+NaOH+2Cu(OH),->Cu2O+HOCH2(CHOH)4COONa+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滤操作能提纯C40形成的胶体

B.(:与。形成的胶体中分散剂宜径在lnm~100mm之间

C.持续加热上述混合物仍能观察到砖红色液体

D.C-O液体能观察到一条光蜕的“通路〃的原因是分散质颗粒对可见光散射

【题型二】两种变化和性质的判断

3.(2024•陕西咸阳•一模)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石油的分储

②燥的干储

③煤的液化

④溪水中加入苯,振荡、静置后水层无色

⑤SO2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⑥将活性炭加入碳素墨水中,黑色褪去

⑦乙烯催熟果实

⑧白磷加热到26012转化为红磷

⑨电渗析法进行海水淡化

A.①④⑥B.②④⑧⑨C.①③⑤⑦D.④⑥⑨

4.(2022•北京东城•三模)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利用CO2合成燃料实现“碳中和”

B.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

C.石油分银得到汽油、柴油和煤油等

D.液氮在临界温度下转变为超流银

【题型三】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与书写

5.(2024•湖南衡阳•二模)实验室可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盛有浓硝酸的试剂瓶口,检验试剂瓶中是否

有HNO,逸出:NHX+HNO3=NH4NO5O下列说法或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Is22s?2p4B.放射性元素镉;(T)::H

••

C.N5的电子式为H:A:HD.NH,NO,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

H

6.(2024・河北保定•一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的空间结构模型为X

B.钠、镁、铝三种元素的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均为NavMgvAl

--12-

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Na+:O:O:Na+

D.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LbJHI111

3s3p

【题型四】物质中微观粒子或化学键的数目计算与判断

7.(2024•湖南•二模)设附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氧原子

磷原子

A.28.4g含。键的数目为1.2M

B.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0.5M时,理论上阳极减重16gCu

C.反应2KMnO4+2KF+10HF+3H2O2=2K2MnF6+8H2O+3O2个中,每有lmolKMnO4参与反应,转移电子

数为3M

D.Imo卜「iNH4cl溶液中,C「和0H一的数目之和大于M

8.(2023•河北邯郸•二模)以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g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0-H键的数目为汽人

B.标准状况下,11.2LHF中电子的数目为5N,、

C.pH=l的H2SO.t溶液中H+的数目为0.2NA

D.30gsiO?中含有的Si-0键数目为2小

【题型五】化学反应过程粒子数目计算

一模)已知反应:Fe+6HNO式浓)&Fe(NOj3+3NO2T+3H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若反应消耗了28gPc粉(IINO3足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七】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3.(2024•湖南•二模)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和应用相关流程如图所示,卜.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NallSO,SAgBr

已知:Kai(H2sOA/(H2CO3)^^(H2so3))见(H2co,)。

A.反应③:风g)+2?#ds=p(23)2『

B.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3s2O;+2H'=4SJ+2SO;+Hq

C.用Na2s2。3溶液测定碘单质的含量时生成Naz,。。,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I2+2S2O;=2r+,。:一

D,反应①:CO^+2HS0;=2SO;~+C02T+H20

14.(2024•湖南邵阳•一模)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红水:CU+2NH3H2O=CU(OH)J+2NH:

2

B.向NaHSO』溶液中滴入Ba9H}溶液至恰好显中性:H-SOf+Ba*+OH=H2O+BaSO4

-

C.向Ca(CO(溶液中通入过量SO?:CIO+SO,+H20=HSO;+HC10

2

D.向Ba(HCC>3)2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Ba++2HCO;+2NH3.H2O=BaCO31+2NH;+2H9+CO:

【题型八】离子共存和离子推断

15.(2024•河北•一模)下列有关“共存〃说法正确的是

A.NH,、CL、HI三种气体可以大量共存

B.在澄清透明溶液中,Na+、Fe2+sNO;、SOf可以大量共存

C.A12S,,MgiM与水蒸气可以大量共存,无需密闭保存

D.常温下,在c(H+)水,c(OH-)水=10+的溶液中,Na—SiO:、「、NH;可以大量共存

16.(23-24高一上•山西•阶段练习)卜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止

确的是

选项离子组加入试剂加入试剂后发生的离子反应

3-

AI、Fe\SO;耳。2溶液2E+2H2O2=I2+2H2O+O2T

BK\HCO;、NO;NaA102溶液AIO;+HCOJ+H20=A1(OH)31+C021

22++

CFe\CWSCbTH2s气体Fe+H2S=FeSJ<+2H

+2+

Deq;、SO:、Na酸性KMnO4溶液5C2O^+2MnO:+16H*=10CO2T+2Mn+8H2O

A.AB.BC.CD.D

【题型九】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判断及计算

:上•陕西西安・期中)含氮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N可发生如下转

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j式剂BC0C12试剂A.HNO

CO(NH)N2H431

NHOH,IVNH322

2IIT・III

A.试剂B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

B.反应I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若试剂A是NaClO,具还原产物为NaCl

D.反应团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晟•之比为2:1

18.(23-24高三上•江西赣州•阶段练习)180℃下,某反应体系只存在如下8种物质:

Ag2co3、FeS2.KHCOpAg2S>Fe2OPK2SO4,CO2和H2O,其中,甲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乙是还

原产物,丙和丁是氧化产物,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mol)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设N,、为阿

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o

e

£

A.甲代表FeS2,丁为碱性氧化物

B.还原产物、氯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1:3

C.96g甲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6NA

D.在该反应中,Ag2co3、Fe2OrC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5:4:17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

1.关于物质组成和分类的“五类”误区

(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2)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定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4)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⑸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

2.胶体的四种性质

⑴介稳状态;(2)丁达尔效应(鉴别);(3)电泳现象(胶粒带电);(4)聚沉(豆腐制作,三角洲形成卜

3.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馆”、“四色”、“五解”、“十八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三镭①蒸储②分储干储

四色焰色反应①显色反应②颜色反应③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潮解①分解②电解③水解④裂解

①熔化

①氢化②氧化③水化④风化⑤炭化⑥钝化⑦催化

十八化②汽化③液化④酸化

⑧皂化⑨歧化⑩卤化⑪硝化⑫酯化⑬裂化

⑤升华

注意:(1)煤的气化和液化不是物理变化;(2)原子核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4.电子式书写或判断的“六点”注意

2+

⑴分清化合物的类型:如H2O2的电子式为H:0•«:0•:•H,而不是H*[1:0:0:]」­H

⑵确认原子周围的电子数:如C02的电子式为

•••••・•・・•

0::C::0,而不是:0:C:0:o

••••••••••

(3)理清原子间的连接顺序:如HC10的电子式为

H:0:Q:,而不是H:C1:0:o

(4)不能因同种微粒而合并:如N%S的电子式为

+2

Na[:S:广Na.,而不为Na;[:S:]~o

(5)不能漏掉未成键电子对:如NH3的电子式为

H:N:H,而不是H:N:H

••••

HH

(6)区别对待阴离子及复杂阳离子:如NII4C1的电子式为

H

LH:N:H*[:C1:,而不是NH;[:C1:-或

H

H

5.物质的量浓度配制时答题时易忽略的5点

(1)记录读数时要与仪器的精确度•致。

(2)选择容量瓶的规格时应该与所配溶液体积相等或稍大。如需配制480mL某溶液,则应该选择500mL容

量瓶。

(3)回答补充仪器的问题时应该注明容量瓶的规格。如回答“500mL容量瓶”时,不能只回答“容量瓶”。

(4)玻璃棒引流时,底端应插至刻度线以下,上端不能接触瓶II。

(5)容量瓶、量筒不能作为溶解仪器。

6.“五个”角度书写或判断离子方程式

7.设“1”法书写离子方程式

(1)先将少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设为“1mol”,若少量物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离子

的物质的最之比与物质组成比相符:

(2)依据少量物质中离子的物质的量确定过量物质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

(3)最终确定产物和化学计量数

8.离子共存的“五”注意

⑴注意判断离子共存的情况:“能”、“不能”,“一定”、“可能”、“一定不能”。

(2)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酸碱性:酸性溶液应考虑H+的存在,碱性溶液应考虑OH一的存在。

(3)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水的电离程度:当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小于1义10-7时,水的电离

受到抑制,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当由水电离出的以H')或以OH液大于IX1()一7mol・L」时,

水的电离受到促进,溶液可能为弱酸盐溶液或弱碱盐溶液。

(4)注意正确理解“透明溶液”,不能认为“有色”就不透明。

⑸注意相互促进水解的两种情况

①NH;与CH3co0一、COM,Mg2一与HCOJ等组合中,虽然存在相互促进水解情况,但水解程度仍然较小,

在溶液中仍然能大量共存;

②&3+、AF+与CO「、HCO-A1O5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或气体,不能大量共存。

9.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大规律

(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判断规律

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

①同一反应,“剂”>“物”。

②不同温度,“热冷”。

③不同浓度,“浓稀”。

④条件、剧烈程度,“易”>"难”.

⑤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还原性"前”>“后”,氧化性(阳离子)“后”>"前”。

⑥原电池,一般还原性"负”>“正”。

(2)反应先后规律

一种氧化剂面对多种还原性微粒时,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反之,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氧化性强

的先被还原。该规律可用于判断产物的生成先后。

(3)同种元素间氧化还原规律——价态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逐原反应,高价降低,低价升高,但只靠拢不交叉,相邻价态之间不反应。

⑷电子守恒规律: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10.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误区

(1)误认为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被还原,其实不一定。

(2)误认为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则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其实不一定。

(3)误认为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一定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实不一定。如浓H2s0」与SO?

不反应。

(4)误认为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的物质一定比低价态物质的氧化性强,其实不一定。如HC1O>HCIO4

11.电子守恒法计算的三步骤

(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微粒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氧化剂)X变价原子个数义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一低价)=〃(还原剂)X变价原子个数X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一

低价)

知识通关•限时演练

1.(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科技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豆浆中的蛋白质可在CuS04的作用下聚沉而形成美味的豆腐

B.碳纳米管可以看成由石墨片层卷成的,属于胶体

C.糯米烧麦、白灼西兰花均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现代建筑物大量使用的沙子和水泥都是硅酸盐材料

2.(23・24高三上•吉林白城•阶段练习)纳米级黄金主要用于制备化妆品。制备方法是先将金溶于“王水〃制

氯金酸溶液(Au+4HC1+HNO,=HAUC14+NOT+2H2O),再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制备纳米级黄金,已知

假黄金主要成分是铜锌合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之比为101

B.用“王水〃可区别真假黄金首饰

C.纳米黄金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采用过滤操作可以提纯纳米级黄金

3.(2024•福建宁德•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钻石璀璨夺目与其为共价晶体有关

B.在-5013环境中,用水可制程直径在800nm~1011m的光纤,冰光纤是一种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C."嫦娥石〃晶体组成为CasYFe(POj,可利用X射线衍射法获取其晶体结构。39Y是一种稀土元素,属

于非金属元素。

D.氯碱工业中阳极区的溶液用盐酸调pH为2-3,促进Cl2的产生

练习)以菱镁矿(主要含MgCO-还有SiO?、CaCOs和Feq,等杂质)为

原料制取高纯MgCJ的流程如下图:

盐酸试剂X甲醇NH3

MgCI2.6NH3—T热解|―*Mg5

浸渣滤渣滤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历程涉及分解和复分解反应

B.X可为MgCO-且滤渣为Fe(OH),

C.浓缩脱水时可能生成Mg(OH)。

D.“热解〃时有配位键的断裂

5.(2024•广东汕头•一模)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化学知识理解错误的是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花草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王村醋香浓似酒”中醋里含有的醋酸是弱电解质

C.“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醉人的美酒来自于粮食的缓慢氧化

D."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其中描述的彩色焰火实质上是Fe、Cu、S等元素发生了焰色试

6.(23-24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卜列占文献所述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B.“川东盐井,且有火井,以劭煎熬,其火无灰"

C."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宫”

7.(2024•北京海淀•三模)卜列与事实对应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和。形成co?的过程:2・0・+•&-----»:O:C:O:

+

B.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溶液:2Cr+2H=H2T+CI2T

+2+

C.向NaHSOj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b溶液,得到白色沉淀:H+SO;-+Ba+OH-=BaSO4sk+H2O

D.CI的非金属性强于S:2HC1+Na2s=H2S+2NaCI

8.(23-24高三下•河南周口•阶段练习)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HCIO的电子式:

3d4s

\/

D.反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c=c

H3cH

L」n

9.(23・24高三下•湖北•阶段练习)化学用语可表达化学过程,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用电子云轮廓图表示H—CI。键形成的示意图:

1

B.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C的燃烧热:C(s)+1o2(g)=CO(g)AW=-U0.5kJmoP

C.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甲醛与笨酚制备线型酚醛树脂:

HC1I。一定条件-HO

1

n\1HCHO.[Of"

•♦

2

D.用电子式表示CaCL的形成过程::C1--------►:Ci:jcaj:ci:j

•♦

10.(2024•重庆•一模)已知反应CaSO4+2NH,+CO2+HQ=CQD3+(NHJSO_,可以制取硫酸较晶体,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电子式为:i5:c:G:;的模型为三角锥形

••••B.NHVSEPR

c.钙离子结构示意图为D.(NH4)?SO4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仅含共价键

11.(2024•甘肃•一模)化学用语是化学专业语言,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吟ZH

A.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C=C

zX

HCH3

••••

B.二氯化二硫62cl2)的电了式::C1:S::S:C1:

••••

c.三氧化硫的空间填充模型:c/^O

D.3p*的电子云轮廓图:

12.(2024•黑龙江•二模)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4-氮丁酸的结构简式:C1CH2CH2CH2COOH

B.NH1的空间结构模型:cr^o

C.用电子式表示水的形成过程:

••••

Is2s2p3s3p

D-基态磷原子的轨道表示式:向向卜而回|向।竹।;1

13.(2024•湖北•二模)设以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析出3.2g铜,则阳极失电子数大于。/NA

B.90g葡萄糖分子中,手性碳原子个数为2.5NA

C.氯碱工业两极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时理论上迁移的Na♦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5.6LC4H]。中含有的s-spb键数为2.5N1

14.(2024•黑龙江吉林,•模)埃基硫(COS)是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害虫和真菌的危害。CO与H2s

反应可以制得COS,其化学方程式为CO(g)+H2s(g)=COS(g)+H2(g).$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

有美说法正确的是

A.2融(y0含中子数为L6Na

B.4.8gCOS中兀键数目为0.16NA

C.pH=2的H2S溶液中H+的数目为O.ONA

D.生成2.24LH-转移电子数目为0.29

15.(23-24高三下•辽宁锦州•阶段练习)已知:①2HC0+Br2(g)=2HB0+Q2(g),②

HClO4+7HCl=4Cl2(g)+4H2Oo%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物质的氧化性:Br2>CI2

B.标准状况下,11.2LBL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5N

C.lL0.5molL-'HCIO」溶液含有的HQ。,分子数为0.5NA

D.反应②生成28.48。2时,还原产物分子数为0.05N、

16.(2024•福建泉州•一模)氨氮废水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下图为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

含NH:适量NaOH溶液低浓度足量Cl2余氯Na2sO3溶液消氮

过程②’废水过程③"

废水过程①氨氮废水废水

卜列离子方程式书写箱送的是

A.过程①:NH;+OFT=NH3HQ

+

B.过程②总反应式:3C12+2NH3.H;O=6Cr+N2T+2H2O4-6H

+

C.过程③:C12+SO^+H2O=2C1+SOf+2H

D.。2溶于水:Ch+HquCr+ClO+2H+

17.(23-24高三上•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NaQ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O2+3CIO-+H2O=SO;--I-2HCIO+CI-

2+3+

B.向FeBrz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CI2:2Fe+2Br+2CI2=2Fe+Br2+4C|-

2

C.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CU溶液至Ba?’刚好完全沉淀:Ba*+20H+2H'+SO;"=BaSO4^+2H2O

2+

D.向少量稀硝酸中加入铁屑:3Fe+8H^+2NO;=3Fe+4H2O+2NOt

18.(2024・天津南开•一模)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A.SO?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

B.新制的氯水长期放置,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

C.将稀硫酸加入KQrO,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D.将盛满NO?的密闭烧瓶浸入冰水中,气体红棕色变浅

19.(2024•安徽淮北•一模)MnO2与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MnO2+H2SO4MnSO4+XT+H2O

(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SO?B.MWZ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浓硫酸表现出了氧化性和酸性D.0.5molMnO?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2moi

20.(23-24高三下•辽宁锦州•阶段练习)零价铝是一种应用于环境修好的极有潜力的两性金属材料。构建微

观腐蚀原电池体系(如图),实现了零价铝在近中性溶液中处理硝酸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活性炭)材料

A.50在AC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生成N?的电极反应式:2NO3+10e+6H2O=N2T+I20H

C.若Al表面生成了致密的ALO3,能提高去除率

D.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和H?,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迫5

21.(23・24高三上•天津武清•阶段练习)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中:Na\NH;、S2O;、SO.;

B.水电离出来的c(OH)=1.0xl(yi3mo|/L的溶液:K\Cl\S2\SO;

c”)止2

C.T__C=1.0xl(yi2的溶液:K+、Na\CO:、AIO2

clOH)

D.通入足量SO2后的溶液:Na\Ba2\CIO\CH3COO

22.(2024•安徽黄山•一模)下列判断和分析均错误的是

粒子组判断和分析

ACu2+、Mg2+、Br-、CP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

BIT、K+、SQMSO: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2H+S2O^=Sl4-SO2T+H20

CA产、Na*、K+、HCO,不能大量共存,因发生反应AF・+3HCO;=AKOHb1+3CO?T

DNa'、Fe"、SO:、H2O2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A.AB.BC.CD.D

通关练01化学基本概念再回归

目录

01挑战题型•查知识漏洞

【题型一】物质的类别判断和胶体性质的应用

【题型二】两种变化和性质的判断

【题型三】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与书写

【题型四】物质中微观粒子或化学键的数目计算与判断

【题型五】化学反应过程粒子数目计算

【题型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计算

【题型七】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题型八】离子共存和离子推断

【题型九】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判断及计算

02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

03知识通关•限时演练

战题之查知识漏洞

【题型一】物质的类别判断和胶体性质的应用

1.(2024•浙江)正高碘酸(结构如图所示)具有强氧化性和弱酸性,脱水可得偏高碘酸(HIOJ,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正高碘酸为五元酸

B.HIO,的酸性强于HBrO,

2++

C.正高碘酸与M/+反应后溶液呈紫红色,反应如下:8Mn+5H5IO6+2H2O=8MnO;+5F+29H

D,正高碘酸隔绝空气加热分解仅生成I2O5、H20

【答案】A

【解析】A.正高碘酸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所以为五元酸,故A正确;

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Br>l,所以HIO,的酸性弱fHBr()4,故B错误;

C.正高碘酸与MM,反应后溶液呈紫红色,说明MM♦被氧化为MnO-MnO,轨化性大于「,所以还原产物

不是r,故B错误;

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正高碘酸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12。5、达0、02,故D错误;

选Ao

2.(2024・贵州•一模)纳米级C4。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一种制备原理如卜.:

HOCH2(CHOH)4CHO+NaOH+2Cu(OH),-^Cu2O+HOCH2(CH0H)4COONa+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滤操作能提纯Ci)?。形成的胶体

B.Cu20形成的胶体中分散剂直径在Inm-lOOmm之间

C.持续加热上述混合物仍能观察到砖红色液体

D.Cu2O液体能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的原因是分散质颗粒对可见光散射

【答案】D

【解析】

A.胶体能够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提纯C^O形成的胶体,A错误;

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lnm~100nm之间,B错误;

C.持续加热上述混合物会使胶体聚沉,观察到砖红色沉淀,C错误;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产生光亮的通路,是胶体中分散质颗粒对可见光散射造成的,D正确:

故选D,

【题型二】两种变化和性质的判断

3.(2024・陕西咸阳一模)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石油的分储

②煤的干储

③煤的液化

④溟水中加入苯,振荡、静置后水层无色

⑤SO2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⑥将活性炭加入碳素墨水中,黑色褪去

⑦乙烯催熟果实

⑧白磷加热到260团转化为红磷

⑨电渗析法进行海水淡化

A.①④⑥B.②④⑧⑨C.①③⑤⑦D.④⑥⑨

【答案】A

【解析】①石油的分锵是利用混合物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②煤的干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属于化学变化;

③煤的液化是指从煤中产生液体燃料的一系列方法的统称,属于化学变化;

④澳水中加入苯,振荡、静置后水层无色,发生萃取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⑤SO2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SO2表现出漂白性,发生化学变化;

⑥将活性炭加入碳素墨水中,黑色褪去,活性炭发生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⑦乙烯催熟果实,是将水果中的淀粉转化为糖类,属于化学变化;

⑧白磷加热到260回转化为红磷,发生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⑨电渗析法进行海水淡化,是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溶

液中阴、阳离子发生离子迁移,分别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而达到除盐的目的,从而提取淡水,属于化学

变化;

由分析可知,①④⑥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4.(2022•北京东城•三模)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利用CO2合成燃料实现"碳中和"

B.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

C.石油分储得到汽油、柴油和煤油等

D.液氮在临界温度下转变为超流氮

【答案】A

【解析】A.C5合成燃料,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不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石油分锚利用了石油中各组分物理性质的差异,主要是沸点的差异,不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液氮在临界温度下转变为超流氮,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题型三】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与书写

5.(2024・湖南衡阳•二模)实验室可用能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盛有浓硝酸的试剂瓶口,检验试剂瓶中是否

有HNO,逸出:NH3+HNO,=NH4NO3O下列说法或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基态0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Is22s22P4B.放射性元素旅(T)::H

C.N5的电子式为H:N:HD.NH4MO,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

H

【答案】A

【解析】A.氧元素为8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VIA族,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2s22P=故A错误;

B.放射性元素僦T为氢元素的一种核素,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质量数为3,表示为::H,故B正确;

C.NH3中氮与氢原子共用电子对,其中氮原子需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还有1对孤电子对,电子式为

H*:H,故c正确;

H

D.NH,NO,中铉根和硝酸根离子之间含有离子键,钱根内N与H含有极性键,故D正确;

故选A0

6.(2024•河北保定•一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的空间结构模型为

B.钠、镁、铝三种元素的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均为Na<Mg<Al

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Na*:O:O:Na+

D.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此IHI111

3s3p

【答案】B

【解析】

A.CO;的中心原子是碳原子,碳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无孤电子对,故CO;的空间结构模型为平面

三角形,A正确;

B.钠、镁、铝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AkMg,B错误;

「12・

C.过氧化钠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Na,:O:O:Na+,C正确;

D.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根据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回叵五…正确;

3s3p

答案选Bo

【题型四】物质中微观粒子或化学键的数目计算与判断

7.(2024•湖南•二模)设刈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氧原子

磷原子

A.28.4g含。键的数目为1.2M

B.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通过的电了数为O.5M时,理论上阳极减重16gCu

C.反应2KMn04+2KF+10HF+3H2。2=21<21\/1至6+8142。+3。2个中,每有ImolKMnCU参与反应,转移电子

数为3M

D.lmoM/iNH4cl溶液中,C厂和OK的数目之和大于M

【答案】C

【解析】A.该物质分子式为PQio,摩尔质量为284gmo「1°1个该分子中含有16个。键,因此28.4g该

物质的物质的量〃=/学7=()/mol,则含有。键的物质的量数目为1.6NA,A错误:

B.电解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0.5M时,阳极先是锌、铁等比铜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故减重质

量无法计算,B错误;

C.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的氧化剂为KMnCU,Mn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4价,ImolKMnCh参与

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A,C正确;

D.的NH40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D错误;

故答案为C。

8.(2023•河北邯郸,二模)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串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O-H键的数RI为Mx

B.标准状况下,11.2LHF中电子的数目为5NA

C.pH=l的H2s0」溶液中H+的数目为0.2NA

D.30gsi中含有的外。键数目为2N,、

【答案】D

【解析】A.100^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质量为46g,即1mol,水的质量为54g,即3m。1,含有O—H

键的数目为7汽八,A项错误;

B.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体,B项错误;

C.没有溶液体积,无法计算H,的数目,C项错误;

D.30gsi。2的物质的量为0.5mol,1个SiCh中有4个Si—O键,0.5mol含有的Si-O键数目为2名,D项正

确;

故答案选D。

【题型五】化学反应过程粒子数目计算

9.12024•重庆•一模)已知反应:Fe+6HNCM浓)2Fe(NO3)3+3NO2T+3H?O,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若反应消耗了28gFe粉(HNO3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Fe"数目为0.5,B.收集到的NO2分子数为1.5$

C.转移的电了数为L5NAD.生成的H?。含共价键数为2NA

【答案】C

【解析】

A.28gFe的物质的量为0.5mol,因为Fe"要水解,所得溶液中Fe?+的数目小于0.5NA,A错误;

B.由于生成的NO?一部分转化为NQ,,收集到的NO2分子数少于L5NA,B错误;

C.28gFe为0.5mol,参与反应,江由0价变为+3价,转移的电子数为,c正确;

D.反应消耗28gFe,生成L5molH,O,所含共价键数为3N,、,D错误;

答案选C。

10.(2024•甘肃兰州•一模)磷烷伊出)是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电子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工业上制备PH3

的反应原理为:Pl(s)+3NaOH(aq)+3H2O(l)=PH.(g)+3NaH2PO2(aq)o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0.1mol/L

B.0.1mol/L的NaH2PCh溶液中H,PO;的数目小于O.INA

C.3.1g白磷中共价键的数目为0.6NA

34

D.每转移3个电子,生成\-g磷烷

【答案】D

【解析】A.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由NaOH电离产生的(?(OH)=0.1mol/L,则由水电离出的

c(OH)=1013mol/L,A不正确;

B.0.1mol/L的NaH2P02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求出H2Poz的数目,B不正确;

C.白磷的分子结构为,平均每个P原子形成1.5个共价键,3.1g白磷中P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O.lmol,则共价键的数目为0.15NA,C不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建立如下关系式:PH3一一3e-,则每转移3moie,生成lmolPFh,质量为34g,每生成3

34

个电子,生成R—g磷烷,D正确:

故选Do

【题型六】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计算

某探究学习小组成员欲用NaCIO固体配制480mL0.2mo"」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nIIOA

61IToSi

abcdefg

A.图中仪器有三种是不需要的

B.容量瓶用蒸储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可能导致NaCIO的浓度偏低

D.需要称量的NaCIO固体质量约为7.5g

【答案】D

【解析】A.图中的a、b、c、d四种仪器均不需要,还需要玻璃棒、胶头滴管,A错误;

B.容量瓶内残存的蒸储水对配制溶液无影响,容量瓶不能烘干,B错误;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C错误;

D.配制480mL溶液需用到500mL容量瓶,所以需要称量的NaCIO固体的质量为0.5Lx0.2mol-L1x74.5

gmol"=7.45gu7.5g,D正确;

答案选D。

实验室需要配制80mL2.2mokL1的稀硫酸,操作步骤如下:用100mL量简量取

18.4mokL-】的浓硫酸12.0mL,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盛有蒸储水的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搅拌均匀后立即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用蒸储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重复操作

2~3次,继续用烧杯向容量瓶中加入蒸储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盖上瓶塞后摇匀,装入试

剂瓶中。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A.2处B.3处C.4处D.5处

【答案】B

【解析】配制80mL2.2moY的稀硫酸,需要用100mL容量瓶,需要浓硫酸体积为-2moiL-12mL,

18.4molL-,

不能选择100mL量筒量取浓硫酸;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应先冷却到室温后,再沿玻璃棒注入容量

瓶中;定容时,继续用烧杯向容量瓶中加入蒸窗水到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到溶液的

凹漫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所以操作共3处错误,答案选B。

【题型七】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二模)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和应用相关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NaHSO,SAgBr

Z!、|反应①」2!八|反应②」2!’、|反应③…

阿世|~~:------Na2SO3---------------Na,S2O3|--------------►Na3[Ag(S:O3)2]

已知:目।(H2s。3)>勺(H2CO3)>目2但2sO3)>跖(H2cOJ。

A.反应③:十2?内§9(23)」一

B.向Na2s9a溶液中加入稀硫酸:3S2O;-+2H=4S>1+2S0f+H2O

C.用Na2s2O3溶液测定碘单质的含量时生成Na^jO,,,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1+为2。:=2「+,0:一

D.反应①:CO;"+2HSO;=2SO^+CO2T+H2O

【答案】C

【分析】由电离常数可知,反应①为碳酸钠溶液与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②

为亚硫酸钠溶液与硫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反应③为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汰化银反应二硫代硫酸根合银酸钠

和溟化钠。

【解析】A.由分析可知,反应③为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澳化银反应二硫代硫酸根合银酸钠和淡化钠,反应的

3

离子方程式为总鲤鹏2年$[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