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册教学课件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1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新课导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唐·杜甫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理清文章思路。(重点)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景物的方法。(重点、难点)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重点)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你我》等。作者名片
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略有改动。作者写此文时,表现出了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此时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精神深处的理想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使他能够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能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对春天进行田园牧歌式的抒情,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真实写照。背景链接散文是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其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是指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可以描述景物,也可以发表议论。“神不散”是指散文所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内容多么广泛,手法多么灵活,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散文文体知识朗润()涨起来()嫩绿()宛转()应和()撑伞()酝酿()窠巢()烘托()蓑笠()抖擞()黄晕()rùnyùnniànɡhèyùnsǒuwǎnzhǎnɡhōnɡsuōlìkēcháonènchēnɡ●●●●●●●●●●●●●●◆生难字字词学习●◆多音字()黄晕()晕倒()涨水()头昏脑涨()薄饼()单薄()薄荷晕涨yùnyūnzhǎnɡzhànɡ弄薄báobóbò()卖弄()弄堂nònɡlònɡ◆词语集注欣欣:形容高兴。朗润:明亮滋润。朗,明亮。润,滋润、润泽。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窠巢:鸟兽昆虫的窝。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黄晕:昏黄,不明亮。抖擞:振作。使精神旺盛,情绪高涨。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姿态优美。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盼春绘春颂春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总写第二部分(2-7)具体写第三部分(8-10)总写写盼春的心情,总领全篇,开启下文。借助一幅幅图画描绘春天的新。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在于使事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喜春的感情。运用反复手法,生动地表达出人们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课文解读轻声诵读第1段,思考它在文中有何作用。内容上:突出人们盼春的急切心情。并为
全文奠定欢快愉悦的感情基调。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本文是篇绘写江南春景图的散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哪些语段是描绘春景的。江南春景图第2段: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第3~7段春草图——小草报春春风图——微风唱春春花图——百花争春春雨图——细雨润春迎春图——勤人迎春春草图
在第3段里,作者运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描写春草?分别表现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春草破土而出的情态——小草顽强的挤劲和生命力——小草的质地——小草的色泽——小草长势旺盛“偷偷地”“钻”“嫩嫩的”“绿绿的”“满是的”春花图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花图气息浓郁、春意盎然,文中哪些语句突出了春花开得热烈、色彩美丽、味道怡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绘写春花,说说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怎样的。拟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百花竞相开放的情态。“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闹”写出了蜂喧蝶舞的场面,不仅侧面烘托出花香之浓,花蜜之多,而且还使画面具有一种动感,进一步表现果树开花的繁荣景象。比喻、排比:“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为鲜明,具体生动。“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能否调换顺序?不能。句中的三种颜色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所以不能调换顺序。春风图
诵读课文第5段,说说朱自清先生是如何将无形、无色、无味的风描绘得如此细腻优美、有情有感的。听觉触觉嗅觉春风的柔和:引用南宋志南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将春风比喻成“母亲的手”,“抚摸”巧妙地写出了春风的柔和、温暖。春风的芳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春风的悦耳:鸟鸣的清脆、宛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听觉触觉嗅觉春雨图江南春雨的妙处在哪里?试结合文章第6段说明。春雨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比喻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侧面描写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在雨里静默着。——环境描写迎春图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引用俗语启迪人们要珍惜大好时光,奋发向上。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诵读第三部分:突出春天艳丽的容颜小姑娘春天比喻拟人突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刚落地的娃娃突出春天健壮的身姿健壮的青年试简要分析结尾三段在文中的作用。内容上:
这三段分别以“娃娃”“小姑娘”“青年”为喻,按照人类成长顺序来形象地点明春天的成长过程。三段分段排列,力量方面从小到大,时间上从先到后,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耐人寻味。结构上:
这三段是对上文的概括,与开头“春天的脚步近了”相照应,一来一去,首尾照应,结构圆合。作者是如何精心构思文章的?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是以总——分——总的思路构筑全文的。作者先总写对春天的盼望,用初春的山、水、太阳,勾勒出春天的总体轮廓,为下文对春的细致描绘做铺垫。深入探究继而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个方面描绘出五幅图景,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图景作为第五幅图景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主旨。最后作者以激昂的感悟,热情地赞美春天,画龙点睛,收束全文。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本文是如何生动形象地描绘景物的。从多种感官角度写。如: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句从触觉角度写风的轻柔。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一句从嗅觉角度写风的芳香。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一句从听觉角度写风的悦耳。正面和侧面相结合写。如: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一句正面描写春草充满生机、嫩绿的特点。②“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一句通过描写人的活动来侧面烘托春草勃发的特点。虚实相结合写。如: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一句是写眼前实景。②“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是写联想、想象到的虚景,借以突出花的香味浓郁。娃娃(新)姑娘(美)青年(力)春草图(报春)春花图(争春)春风图(唱春)春雨图(润春)迎春图(迎春)绘春赞春盼春(开篇点题,总领下文)比喻、拟人春生机活力希望结构梳理1.诗情画意,情景交融。艺术特色作者描绘春天,先是粗笔勾勒总体轮廓,然后用细致的笔触,工笔细描春天的景物,一共绘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五幅图画。草、花、风、雨、人,形态各异,作者信手拈来,让读者倍感赏心悦目。即使是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作者也能妙笔生花,巧夺天工,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写出其声其味,重情重感,让人流连于十分明快的一幅百鸟迎春、春风唱和图。2.语言准确、活泼生动。作者精心锤炼词语,比如写蜜蜂嗡嗡“闹”,写花香在湿润的空气中“酝酿”,写鸟儿“卖弄”歌喉,写细雨在微风中“斜织”等等,含义丰富,形象生动。文章的句式也富于变化,在散语中大量使用对称或排比的短语、短句,既流畅,又整齐。比如写春草一段,散语与韵语配合得非常好,再加上叠音词、口语词的使用,使得全段活泼、自然,充满诗情画意。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使文章语言蕴藉深厚而隽永,语言通俗却又不落俗套。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生机勃发、花木争荣的春天画面,赞美、抒写春的朝气和活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奋勇前行。“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让我们问一声自己:恰值青春年少,风光无限好的我们,准备好了吗?你准备如何迎接未知而又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试列举计划或摘录座右铭以激励自己。拓展迁移模仿本文立体写景的手法,以“冬日雪景”为情景,口头描述片段,尽可能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课后作业谈到冬天,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新课导入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济南的冬天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济南的冬天之美。(难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重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难点)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赶集》《断魂枪》,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者名片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略有改动。1924年,老舍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身居异国,他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背景链接1930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他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特别是济南这座城市,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情缘。济南很快便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一片沃土,创作了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本文为第五节。◆生难字地毯(
)
着落(
)
一髻儿(
)宽敞(
)
贮蓄(
)
济南(
)伦敦(
)
奇迹(
)
看护(
)水藻(
)
澄清(
)
镶(
)tǎnzhuójìchɑnɡzhùjǐdūnjìkānzǎochénɡxiānɡ●●●●●●●●●●●●字词学习◆多音字()济南()救济()澄清()澄沙()着落()着数()着急()想着()露水()露面济澄jǐjìchénɡdènɡ露着zhuózhāozháolùlòuzhe◆词语集注响晴:晴朗无云。温晴:温暖晴朗。设若:假如。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绿萍:植物名,又名“满江红”,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澄清:(水、天空)清亮。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阅读课文,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一(1)二(2-6)三(7)总结上文,写作者总的观感。具体描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山水景色。整体感知温晴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相比无重雾与热带相比无毒日喜爱宝地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对比课文解读运用对比手法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感受“奇迹”“怪事”“害怕”宝地对比作者对济南的爱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水山绿萍水藻垂柳研读2—5段,说说这部分写了山的什么特点。阳光朗照下的山城外的远山薄雪覆盖下的山拟人:“睡”“醒”赋予老城以人的动作,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环境,体现了老城温暖可爱的特点,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晴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拟人:“说”把小山写活了,也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薄雪露粉色(害羞)全白(镶银边)白雪黄草(穿花衣)松树的尖上顶白花(像看护妇)山上山尖山坡山腰高低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空间顺序雪后山景“妙”在何处?1.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青黑——白白——蓝白——暗黄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城外的远山:淡雅拟人、比喻:“卧”字表现出“安闲、舒适”的状态,既与前面“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又传神地写出小村庄和小雪的姿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适的气氛。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富有诗情画意。山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温晴秀气淡雅想一想:冬天,济南的山有怎样的特点?绿萍水藻垂柳温研读2—5段,说说济南的水有什么特点。清绿澄清、清亮、蓝汪汪(蓝水晶)“清”——清澈透明水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垂柳还要再水里照个影儿呢暖绿清冬天,济南的水有怎样的特点?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也就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呀!细读课文,思考: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能不能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为什么?深入探究不能。这样的结尾点了题,和标题相比在结构上又有所变化,显示了作者的匠心。因为上文描写的是冬天里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所以文末结句用“冬天”修饰“济南”,抒发了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感受。不能。这样结尾,也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不能。在结构上,标题和结尾形成了呼应,可以使读者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看到标题,使人联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雪景象;读完文章,感受到济南的“温晴”,再看看结尾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便使读者经历了从切肤之冷到响晴之暖的转化,从而更突出了济南的冬天的趣味。济南的冬天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晴济南冬天的山天气特点:(三组对比)→温晴→宝地结构梳理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温、清济南冬天的水水色——绿1.层次清晰,中心突出。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以“温晴”为线索贯串全文。开头通过对比总结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分写中都扣住了“温晴”这一特点;最后总结全文,抒发喜爱、赞美之情。这样布局使得文章层次清晰,中心突出。艺术特色2.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时,处处流露出赞美之情。如写雪后山景,“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将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雪后小山的喜爱之情。再如,写河水,因为“绿的精神”河水“不忍得冻上”,表面上是写河水的多情,其实又何尝不是写作者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呢!3.抓住特点,妙用修辞。本文在写景中,抓住了济南冬天山水的独特之处,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写。比喻:如把济南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生动形象,恰到好处。拟人: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夕阳斜照下呈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读一读拓展迁移
仔细观察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色,倾注你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借鉴本文的写法,将最有特色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课后作业春雨夏雨秋雨冬雨3雨的四季*学习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重点)了解作者写景的角度,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情的方法。(难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难点)作者名片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的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于表现感觉和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代表作有《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等。背景链接本文选自《散文》1989年第4期。略有改动。刘湛秋认为,现代生活使人们“活得很累”,他提倡“轻诗歌”“轻松散文”“轻松的生活方式”,主张“以轻对重,以轻对累”,于己“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也就是以平常心看待荣华富贵与利害得失,心似如水明镜,淡化貌似严肃、正经的说教所带来的僵化、刻板、不近人情的生活方式。他的抒情散文《雨的四季》正是这种思想意识下的产物。字词学习◆生难字花苞()萌发()绿茵茵()娇媚()棱镜()诱惑()粗犷()睫毛()痒嗦嗦()衣裳()掩饰()浆汁()蝉()铃铛()端庄()bāoménɡyīnmèilénɡhuòɡuǎnɡjiésuōshɑnɡshìjiānɡchándɑnɡduān静谧()屋檐()高邈()凄冷()化妆()莅临()造访()吝啬()淅沥()冷冽()干涩()漾出()咄咄逼人()草垛()池畦()mìyánmiǎoqīzhuānɡlìfǎnɡlìnsèxīlìlièsèyànɡduōduòqí◆多音字()棱镜()扑棱()穆棱棱lénɡlēnɡ()降临()投降()山脉()脉脉含情降脉jiànɡxiánɡmàimòlínɡ()无数()数落()数见不鲜数shùshǔshuò◆词语集注高邈:高而远。邈,遥远。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语。掩饰:没法掩盖(真实的情况)。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整体感知阅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第一部分(①):直抒胸臆,总写对雨的感受——喜欢。第二部分(②~⑤):文章主体,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形象和特点。第三部分(⑥、⑦):直抒胸臆,抒发对雨的爱恋、赞美之情。课文解读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说说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在内容上,开篇点题,直抒胸臆,抒发了对雨的喜爱之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在结构上,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研读第二部分:诵读全文,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春雨:美丽而娇媚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静冬雨:自然而平静春雨:春雨有什么特点,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春雨绵绵娇媚柔软透明改变姿容在这一段中,作者没有直接描绘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侧面描写,通过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间接地写出了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勃勃生机,侧面烘托了春雨清新、润泽、甜美和娇媚的特点。夏雨:文章的第③段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雨的交响曲。秋雨: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拟人:把“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表现了秋雨“端庄而又沉静”的特点。如何理解作者把秋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实际上,自然界的秋风秋雨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文人们的情感或悲或喜,都是他们的主观感受。本文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秋雨放在了一个成熟、金黄的背景中,写她的悄然而至,写她带给人们的一脉悠远的情思,突出了秋雨的纯净与端庄,写出了作者对于秋雨的独特感受。冬雨:第⑤段写冬雨,为什么先从讨厌雨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欲扬先抑,为更好地表现冬雨的自然而平静做铺垫,对比中更能突出对冬雨的赞美。“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要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化了妆”,写出了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赋予冬雨以人的情态,写出了它变成雪花后美丽轻盈的特点,表现了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研读第三部分: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排比:运用排比句式抒发情感,充分表达了对雨的热爱之情。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在第⑥段改成“你”?这里将第三人称改换为第二人称,如同和雨面对面交谈,便于直抒胸臆。作者将“雨”拟人化,使之亲切可感。人称的变化使雨的形象更加亲切自然,能更直接地表达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深入探究1.本文对景物的描写具有画面美,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细腻的笔调把景物描写得分外美丽、分外灵动的?首先,作者抓住四季雨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四季的雨以人的情感特征,使文章增添了许多魅力,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雨在不同季节里的形象和特点。把四季之雨写得“容貌”有别、“性情”各异,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其次,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去描绘雨在春夏秋冬的不同画面,生动而典雅,尤其注意语言的变化,且不重复繁琐。如在写四季的雨,在点明季节时特别注意其变化。写春雨,直接入题“春天……”;写夏雨,“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写秋雨,“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写冬雨,“也许,到冬天来临……”既与上文联系紧密,又毫无拖沓之感。同时,作者在对雨的描写过程中,调动了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各种感观,让我们全面感受这四季的雨,体会雨所带来的各种奇妙感觉。如把水珠子比作娇媚的“少女的眼泪”,把水雾比作“丝帘”,形象而鲜活。2.作者是诗人,本文处处流露出诗的美感、诗的激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读出浓郁的诗意来?文章描写了许多充满诗意美的形象,有很多生动、细致的描写。如“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写出了色彩和动态,形象感强;又如“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就像特写镜头,聚集到花苞上的雨滴;“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诉诸读者听觉;“黎明提前敲着窗户”,“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写得非常精准,都是生活经验的反映。文章抒情性很强,充满了诗的感觉和感情。如“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就是饱含着感情写成的语句,在写景中显出深情;“呼吸变得畅快”,也是情感的显露。直接抒情的语句也比比皆是,尤其是最后两段,似乎不能自已,激情高涨,喷发而出。结构梳理春雨图——娇媚美丽夏雨图——热烈粗犷秋雨图——端庄沉静冬雨图——自然平静绘雨赞雨——美丽——爱恋喜雨——美——喜欢雨的四季由衷喜爱热情赞美艺术特色1.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本文属于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先开门见山,总写作者对雨的感受:“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接着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春雨的清新甜美、夏雨的热烈粗犷、秋雨的端庄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最后两段中“啊,雨,我爱恋的雨啊”“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等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对雨的赞美、爱恋之情,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并照应文题。全文结构非常完整,条理十分清晰。2.描写形象生动,充满诗意。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特征,语言形象生动,充满诗意。如“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等句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听觉、视觉等角度把不同季节的雨表现得形象生动,使文章流露出诗的美感和韵味。拓展迁移古诗词中“雨的四季”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夏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秋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冬雨(冬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课后作业根据本文所学习的细节描绘的方法,展开联想与想象,描写一幅你所想象的雨后的情景,不少于300字。4古代诗歌四首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新课导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观沧海曹操学习目标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了解古代诗歌的有关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重点)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品味赏析诗句,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难点)体会诗人的博大胸怀,激发为理想而奋斗的豪情壮志。(重点)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气势雄浑,慷慨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作者名片
本诗选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大战之后,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背景链接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汉族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文体知识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到达,登上多么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sǒnɡzhì耸立课文解读jié【译文】策马东来,登上碣石山,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海面浩渺,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巨大的波浪【译文】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s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像它,指沧海银河【译文】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像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好像也出自大海广阔的胸间。(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极点,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幸运得很,好极了。1.开头交代了什么内容?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皆由“观”字展开,写登山观海所见。2.第二句诗是诗人从哪一角度观看到的情形?
写出了大海怎样的状态?是诗人从碣石山往下观看到的沧海的情形。在视觉上突出远观的景物,动静结合,海水动荡为动景,山岛耸立为静景。相互映衬,从大处落笔,着力渲染出大海那种雄浑辽阔的气势。3.作者写“树木”“百草”有什么作用?用山岛上的“树木”“百草”来点染、烘托大海,衬托大海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日月之行……若出其里。”这四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四句话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并非登临所见。诗人以沧海自比,借助奇特的想象,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表现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诗以言志,曹操是如何借助诗句来抒发他的豪情壮志的?试简要分析。诗人的抱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虚写(博大胸襟)日月出其中星汉出其里海水:水何澹澹实写(壮丽景象)总领全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建功立业统一中原山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海波:洪波涌起结构梳理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首诗中,景与情是紧密结合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歌中并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涌起”六句虽是在描写大海生机勃勃的景象,但透露出的是作者对壮丽山河的热爱,这景象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中原的强烈愿望。融情于景,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艺术特色2.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诗人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以沧海自比,将运行不息的日月和星光灿烂的银河都包蕴在这其中,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感情奔放。这既是全诗的高潮,也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又给人雄浑苍劲的感受。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次北固山下王湾学习目标反复诵读,能背诵并默写全诗,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品味诗歌精练的语言,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曾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作者名片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本诗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背景链接王湾此次出行,应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舟行至北固山下,目睹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于是吟成了这首诗。据说当朝宰相张说就对此诗极为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每首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按照每句的字数,主要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文体知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旅人前行的路北固山潮水涨得与岸齐平风顺而和挂【译文】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涨满,与两岸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课文解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海上升起的红日升起夜将尽未尽之时【译文】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进入,降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寄回故乡的书信到,送到北归的大雁【译文】我多么思念故乡,家书早已写好,如何寄回故园?希望北归的大雁将它捎到洛阳。诗句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青山”“绿水”互文见义,开笔清新自然,寓情于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哪些字用得巧妙?试简要赏析。“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巧妙。潮平才显得宽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之势便如在眼前;“平”“阔”使诗句之景显得恢弘阔大。“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感觉,“悬”是端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一个“正”字,兼有“顺”与“和”的内容,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表达了怎样的哲理?试简要品析。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蕴含着新旧更替是自然规律,旧事物孕育新事物,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道理: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见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鸿雁传书”来慰藉家人,使全诗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客路:青山外绿水前次北固山下时序更替游子思乡结构梳理观景思乡:北归大雁捎书洛阳潮平岸阔风正帆悬海日残夜江春旧年1.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该诗写景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尤其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却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激励。艺术特色2.借物抒情,意蕴丰富。尾联诗人借物抒情,借助“鸿雁传书”的故事,自然地抒发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乡书”“归雁”这些具有强烈思念意味的词语,表现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学习目标了解李白的相关信息及诗歌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全诗。(重点)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学习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写法。(难点)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珍惜朋友之间纯真的友谊。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作者名片李白的诗歌既表现出藐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其诗构思奇特、情感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风格飘逸豪放,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本诗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该诗是诗人因好友王昌龄被贬官而作。王昌龄,唐代诗人,以写边塞题材著称,尤擅七绝。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只是由于不拘小节。李白在天宝八年(749)春天,在扬州听到了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十分担忧,并深感不平和悲伤,便题诗抒怀,写下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遥寄给远方的友人。背景链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降职即杜鹃,又称“布谷鸟”【译文】柳絮已经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流。课文解读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译文】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飘落、子规啼叫,既点明了时令,又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于景。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诗人对王昌龄被贬的关切与同情。首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闻道龙标过五溪作者直叙其事,深感不平。“龙标”指代王昌龄,表现出诗人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简要赏析诗这句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借助想象将一片真情托予“明月”,赋予明月以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同情,意境深远,情真意切。这两句写了些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烘托)飘零流落之感,奠定全诗伤感的感情基调。杨花:漂泊无定子规:暗含悲痛写景抒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同情关切感情真挚愁心托明月——牵挂思念结构梳理叙事左迁——贬谪之远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此诗前两句先写景后叙事,选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啼叫悲凄的杜鹃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哀伤悲凉的氛围,隐含着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悲伤。后两句转而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遥远和艰难,暗含着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深切挂念之情。艺术特色2.想象新奇,飘逸豪放。后两句抒情,想象奇特。人隔两地,难以相伴,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使者,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想象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及元曲的文学常识,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小令。(重点)感悟“秋思”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难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文场曲”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汉宫秋》《青衫泪》等是其代表作。作者名片
这首小令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版)。这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联结在一起。这首小令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背景链接元曲我国古代诗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文体知识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小令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通常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曲牌表示曲调,小令另有题目。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秋风形容悲伤到极点课文解读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文意】
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第一句写了哪个季节的景物?有何作用?深秋。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冷的氛围,见秋末之景,动游子思乡之情。试简要分析诗歌前三句写法的妙处。运用白描手法,将九种景物纳入一个画面,且用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景物带上了鲜明的个性,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渲染了萧瑟、荒凉的气氛,为下文写游子内心的孤独寂寞做铺垫。如何理解“断肠”一词的妙处?“断肠”一词为全篇主旨所在,形象地表现了飘泊他乡的游子身处萧瑟、凄凉之地,由于思念亲人和故乡的那种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情感,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如何理解《天净沙·秋思》的内容和意境?《天净沙·秋思》写旅人秋季流落天涯的情怀。开端两句纯粹写景,作者只单纯地说了六种景物的名称,便将一幅秋野黄昏旅途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三句虽然还是只说景物名称,但这三个词(“古道”“西风”“瘦马”)却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已经不是单纯写景了,“瘦马”一词,在这里还应包含骑在马上的人。“夕阳西下”写时间,“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才明显写到旅人的心情。秋天本来就容易使旅人产生悲凉之感,特别是在苍茫暮色中,对着荒郊萧瑟的景物,骑着疲惫的瘦马,孤独地走向天涯异域,远望漫长的前路,触动情怀,旅人便更易想到故乡的亲人,引起悠悠的哀愁。作者只说了“断肠人在天涯”这六个字,就饱含了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的诸多哀愁和悲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写景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游子之悲凄凉冷清羁旅之思思乡之愁结构梳理天净沙·秋思分小组交流,根据这首诗展开想象,写一篇描述性的文字。
例文: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1.白描手法,言简意丰。这首小令仅用二十八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词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凝练而简略。九个事物名词前的修饰词语使各个景物都具备鲜明的形态,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艺术特色2.动静结合,寓情于景。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这首小令还寓情于景,借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寄托无形、抽象的凄苦愁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拓展迁移背诵这四首诗。感受诗中的意境,试着自己口头描述出其中一首诗的画面。课后作业阅读综合实践本单元的课文对自然景物作了细腻生动而饱含感情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比如《春》中描写春雨,《济南的冬天》中描写冬天的雪景,《雨的四季》中描写能净化灵魂的秋雨。找出相关文字,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切情感;并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标示重音和停连,同学两人一组,轮流朗读给对方听,深入体会汉语的美。一重音,是为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通过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一般用“·”标示在词语下面。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链接材料:....停连,是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声音的延续即连接。无论停顿还是连接,都不是任意的,要与文章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还要照顾到听者的感知和理解习惯。停顿可以用“|”和“∧”来标示,前者用于较短的停顿,后者用于较长的停顿。连接可以用“”来标示,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这里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去,有标点也不停顿。如: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探究示例]内容重音停连《春》——春雨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内容重音停连《济南的冬天》——雪景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内容重音停连《雨的四季》——秋雨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l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l一脉悠远的情思。……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内容描绘画面《春》——春雨《济南的冬天》——雪景《雨的四季》——秋雨春雨如烟如雾地飘洒着,洒在树叶和小草上,洒在路人的雨伞上,洒在农夫的蓑笠上,洒在静默的草屋上,在傍晚的灯光中营造出一种安静闲适的意境,真是一幅美好的春雨润物图。一场小雪过后,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是那么秀气。从山尖到山坡,从山坡到山腰,蓝天镶落日,小山顶白雪,它们互相映衬点缀,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雪霁晴峦图。秋雨洗涤着丰收过后的田野,敲打着窗玻璃。除了雨声,四周都是静悄悄的,人们对着窗外的雨,陷入了沉思和回忆中。内容作者情感《春》——春雨《济南的冬天》——雪景《雨的四季》——秋雨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从物到人,由近及远,写了春雨细密、轻柔的特点,表达了对春雨滋润万物的喜爱与赞美。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济南冬天的小山雪后的秀气,表达了对济南冬天小山的喜爱。作者从端庄、沉静、深情三方面写秋雨,强调了秋雨带给人高邈、深远的感受,突出其净化心灵、洗涤大地的作用,饱含对秋雨深沉的爱。汉语的美也表现在遣词造句上,比如选择巧妙贴切、富有意蕴的词语,运用匀称整齐或错落有致的句子,以及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下面的语句,再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来仔细品味,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在自己的表达中借鉴运用。二1.……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2.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3.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4.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探究示例]1.[选择巧妙贴切、富有意蕴的词语]“酝酿”指造酒的发酵过程,在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酝酿”这一动词从嗅觉的角度,形象地描绘出春风芳香醉人的特点。2.[运用匀称整齐或错落有致的句子]长短句结合,句子显得错落有致,营造了一种安静、闲适的意境,表现了春雨中安静、平和的氛围。3.[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后山坡上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比作“花衣”,“山的肌肤”将山拟人化,形象地写出了薄雪覆盖下山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小山的喜爱。4.[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手臂也顿时柔软了”将树拟人化,又把“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下的树木充满生机的特点。春天,山坡朝阳处的雪开始融化,慢慢地露出黄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润着泥土,轻轻唤醒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小草们伸着懒腰,推开头顶的腐叶,向外面的世界探出了脑袋。但是雪水并没有为小草们停留,它还有其他使命。它冲开河流的冰面,消融岩层上冻结的瀑布,最后汇聚成一股汹涌的奔流,喧哗着、拥挤着向下游奔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借鉴运用]全班开展课文朗诵活动,在琅琅书声中感受汉语的美。可以是个人朗诵,也可以是多人合作朗诵;可以朗诵片段,也可以朗诵全文;可以是多个相关联的句子的串联朗诵,也可以是相关段落的组合朗诵。如果选择朗诵古诗,要注意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三诵读是和情感体验、语言积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指反复多遍、带着个人情感体验的朗读。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诵读,能提升我们的语感,更好地体味到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诵读方法指导:读出流畅美:朗读时要做到字音正确,吐字清晰,无错字、漏字,语句流畅,一气呵成。读出音韵美:长短句处理得当,重音、停连把握正确。读出情感美:能通过不同的语气、语调把文章中蕴含的情感起伏及变化传达出来。写作热爱写作,学会观察新课导入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处处留心才能把平时视若无睹的事物变成注意观察的对象,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做生活的有心人。目标导航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细心感受大自然的景物变化。从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文中吸取精神营养,并借鉴其写作方法。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文题展示一、片段写作。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这些变化了吗?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描述这些变化。二、升入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想必有许多新的见闻。试着做一番观察,拿起笔,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字数不限。三、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事情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当时的情景,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写作要求1.片段写作可以和本单元的阅读相照应。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关键要善于去发现、积累。同时要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所以一定要写出这个时节的特点。2.认真观察、体验,写出校园生活“新”的一面。要试着打开思路,扩展视野,丰富自己观察的角度。要求叙述清楚,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3.回忆成长经历中让你动情的一些事,首先可以与同学们自由交流一下,注意观察同学们的反应,再从中选择一件事落笔,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写出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在结尾处恰当点题。方法可适当灵活,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体会。技法点拨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淌不息。可见,要写好文章,须从生活中学习。
1.做好生活的“观察员”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大自然的春花秋月、校园的一草一木、家庭的平凡琐事、社会的点滴见闻等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
2.做好生活的“分析员”积累生活素材,不仅要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表达我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趣。可以选取自然界的一片落叶、一枚果实、一株小草,以小见大,生发主题;可以选取与老师或同学初识的一件趣事、尴尬事或令人感动的事等,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抒情,表现主题;可以选取家庭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也可记叙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大事,表达亲情,表达对爱的感受。
3.做好生活的“记录员”行文时,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情境来写。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有真体验、真感觉。还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环境等进行描写,这样才能写得见人见物见精神,也才能绘声绘色、形象生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不仅仅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去思考。立足于熟悉的生活,或者感兴趣的方面。范文引路秋天,田野里金黄的稻子成熟了。秋风吹来,稻子摇来摇去,像海洋里翻腾的波涛,真让人喜爱!乡间的秋天是多么灿烂啊!①文题一例文礼物①首段运用两个感叹句,直接抒情。秋天,果园里苹果熟了,像一张张小姑娘羞得通红的脸;黄澄澄的鸭梨上面小,下面大,仿佛是一个金葫芦;红彤彤的柿子高挂在枝头,好似节日里挂的灯笼;石榴笑破了肚子;芒果乐弯了腰。②乡间的秋天是多么可爱呀!②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秋天果实累累的胜景。
秋天,梧桐树那黄中带绿、绿中透黄的叶子被风一吹,像一只只断了线的风筝,打着转儿飘落下来,贴在地面上。远远望去,那仿佛就是画家用彩色画笔给大地画的一层花地毯。③乡间的秋天是多么美丽呀!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乡间秋景的美丽。总评:乡间的秋天美丽迷人,可描绘的美景数不胜数。小作者观察细致,选材独特,并且善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一个灿烂、可爱、美丽的乡间秋天展现了出来。文段语言优美,比喻生动贴切。文题二例文我和新同学的相识真不争气,进入初中第一天我就生病了①:头晕,发烧,呕吐……
而且,呕吐的污物撒了一地。同学们看到后,有的说:“好脏!好脏!”有的说:“怎么这么不讲究?”有的捏着鼻子,跑得远远的。②①点明时间是进入初中第一天,照应标题“新同学”。②写一般同学的表现,与下文王宇昂的行为表现进行对比。由于病痛,我趴在桌子上,无力说话,不能辩解,只好任由同学们去说。此时此刻,我感到特别羞愧、特别无助,要是有个地缝,我恨不得钻进去,谁愿意把好好的环境破坏掉呢?③
正在我又羞愧又难受的时候,一个同学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拍了拍我说:“你病了,需要我帮忙吗?”面对这个我还叫不出名字的新同学,我点点头。③心理描写,写自己的无助和无奈。这位同学把我扶到他的桌子旁,端了一杯水,让我漱漱口,然后拿来扫帚把我吐的脏物都扫出去了。扫好后,又用拖把将地面擦得干干净净。④
看到这位同学这么做,几个同学围了过来,有的给我送水,有的安慰我。这时,我的病仿佛好了许多。我连忙说:“谢谢同学们!”同学们说:④写新同学对“我”的帮助。“要谢就谢王宇昂吧。”哦,原来那个最先帮我的同学叫王宇昂。我抬起头,只见他满头乌黑的头发,两道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像两汪澄澈的春水。他的脸白里透红,鼻梁高高挺起,嘴角总是向上扬着。⑤一眼看上去,就会觉得他是一个善良、友好、真诚的人。⑤详细描写王宇昂的外貌,让人物形象突出。开学第一天,王宇昂的帮助就让我感到非常温暖,让我体会到友谊的可贵。从此,我更热爱我们这个新集体了。⑥⑥结尾总结,表明感受,自然收束。总评:本文选取的是刚入学中的一件小事,但小事不小,它表现了新同学王宇昂乐于助人、善良真诚的好品质,赞颂了友谊的珍贵。文章紧扣“新同学相识”这一点,选材得当,中心突出,层次清晰,语言质朴,是一篇不错的佳作。文题三例文想起了那淡淡的油墨香无论将来在何方,无法忘怀的总是那缕淡淡的油墨香。①——题记①采用题记,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合上书,那篇文章久久在我心头萦绕。那是一篇很感人的散文,写了作者自己做厨师的父亲身上总带着一股油烟味,小时候作者总刻意躲避他的怀抱,但当父亲逝去后才明白——那是世界上最好闻的味道……②②由文章内容引出回忆,点题立意,自然恰切,别具匠心。那我的父亲呢?③
他在印刷厂工作,身上常年一股油墨的味道,指甲缝总是被油墨填得黑黑的。记得小时候他抱我去买东西,我总是捂着鼻子抱怨道:“好难闻的味道呀!”④爸爸总是泯然一笑。现在回忆起来却觉得好心酸,③一个问句独立成段,引起读者注意,自然导入下文的回忆。④欲扬先抑,先交代油墨难闻,与后文的转变形成对比。那该多伤一个为人父者的心啊!“吱——”爸爸推门走进来,“走,我送你去上学。”我抽了抽被子,压住了床头的那本书——我怕他看了伤心。提起书包,拉起他的手就走了出去。
他用摩托车载着我,风吹着树枝哗啦啦地响。我轻轻揽住他的腰,看着他开始变得斑白的头发,我心里酸酸的,我不正像那位作者一样吗?难道我也要等到他离去的那天才能学会感恩吗?我把头轻轻抵在他的肩头,虽不宽阔,但却让人温暖、心安。⑤
掀开记忆的相册,一幅幅清晰的画面从眼前闪过:那是他陪我放风筝,那是他陪我看动画片,那是他给我买衣服,那是他风雨无阻接我上学,那是他……想着,想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眼窝却潮潮的。怕被⑤由文章的作者想到自己,进一步引发联想。他从后视镜中看见,我埋下头,轻轻吸了一口气,却不是那熟悉的油墨香,而是一股浓稠的桂花香——难怪他那天买了那么多香水……我再也控制不住泪水,任那滚烫的液体流到脸颊。⑥⑥感悟到父亲的不易,留下了愧疚的泪、感动的泪。车停了,我擦干了泪水,下了车,然后拉着他的衣襟,轻轻地说了一句:“其实,那,那份油墨香挺好闻……”我没有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水泥行业展会组织与服务居间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网络安全设备采购协议2篇
- 2024年度公司蒸汽锅炉房建设标准化协议版B版
- 二零二四年度物业公司物业管理合同2篇
- 2024年体育赛事组织策划合同
- 2024年墙画式终端装置合作协议书
- 2024年度国际贸易与合作经销合同2篇
- 2024年度学校食堂餐饮管理合同
- 2024年女方自愿放弃财产离婚合同标准样本一
- 2024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同标的规划2篇
- 郑州大学《给排水管网系统》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糖尿病的新进展
- 2024-2030年中国铼行业供需趋势及发展规模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铍行业供需状况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聚谷氨酸行业运行形势及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浮法玻璃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动态分析报告
- 2024年国家宪法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经营模式研究报告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九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2024年秋新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5单元19《大雁归来》
- 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