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24贵州贵阳一般中学高三摸底]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如“石山染痕苔青青,绿水春荫柳啼莺。池荷生叶红莲碧,溪流泛舟轻拂风”……文字魅力浸染其间。这表明()①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②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河北石家庄重点中学高三摸底]木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历经岁月的洗礼,愈发显示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木雕匠人们用匠心传递出传统木雕工艺的魅力,用精湛的技艺呈现着大国工匠精神。这体现出中华文化()①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③呈现着各个民族文化的丰富色调④具有特有的包涵性,能兼收并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新素材]2024年,《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唱响整个中国。在某地的这一活动中,道德模范和劳动模范代表、家庭农场主代表等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从四方汇聚而来,人们和着旋律挥动手中的国旗一同高歌,共同歌颂着祖国。这种激情澎湃的感动足以震撼人心,让人热泪盈眶。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①爱国主义深藏于中国人民的心底又能够外化于行②中华传统文化是凝合中华儿女精神力气的重要纽带③快闪只能潜移默化而不能深远长久地影响人④爱国主义是详细的,体现在人们对祖国的歌颂之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4内蒙古包头考试]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闻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解并描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同心同德挽救地球的故事。《流浪地球》不仅是一部特效极佳的科幻片,更承载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核,展示了中国人始终以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不轻易认命的价值观,彰显了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集中力气办大事的理念与情怀。这表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长久的特点③中国人民具有宏大团结精神和宏大奋斗精神④传统文化要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不断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河南洛阳联考]舞台剧《汉字时间》把汉字的故事和其隐藏的才智搬上舞台,再现了上古“仓颉造字”的传奇,通过“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的汉字才智,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映射着中国人的生活图景和价值观。舞台剧《汉字时间》可以使观众感受到 ()①汉字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②汉字才智确定着中国人的追求③中华汉字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2024陕西四校高三联考]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溢了朝气与活力,这充分呈现了中华文化坚韧的生命力。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是()①由甲骨文演化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绚丽的中华文化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④我国古代科技留意实际运用,具有好用性、综合性的特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10分)7.[2024鄂东南省级示范中学联考](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回首过去,新中国70年的历程沉淀下怎样的发展才智、凝合起怎样的精神力气?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这样的故事贯穿于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从一穷二白的起点动身,我们还曾遭受封锁与遏制,经验洪水、非典疫情、地震的考验,面对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的挑战。但愈是艰险愈向前,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一路行进至世界其次大经济体的位置,正在建设人类历史上规模最浩大、气概最宏伟的现代化事业。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涵养了一种敢于斗争、擅长斗争的精神。这样一种斗争精神,就是一种知难而进、逆流而上的志气,一种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精气神,一种遇强更强、愈挫愈勇的坚韧。经过70年不懈奋斗,中国人深信“华蜜都是奋斗出来的”,知道很多时候成功要通过斗争获得。斗争精神、奋斗意志,贯穿于70年风云激荡的岁月,也将推动中国走向更光明的将来。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激荡着战胜前进路上一切风险挑战的信念。经验了70年风风雨雨,中国人民什么风浪没有见过,什么阵势没有经验过,这让我们在面对风险挑战时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乐观精神。“涉深水者得蛟龙”,有党的坚毅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在70年的坐标中接续奋斗,我们可以克服今日的困难,遇见更好的明天。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学问,分析斗争精神在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中的作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24湖北七校高三联考]2024年7月16日,“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开幕式在北京故宫实行,这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首次亮相。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为绚丽的文化珍宝之一,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物是良渚古城遗产价值的重要承载要素。此次展览()①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长久的特点②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③有利于坚决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④充分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4山东高三统考]因稷门得名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园地。思想的活跃、创建的丰盈、包涵的宽厚……“稷下学宫”孕育的思想光线,散播成中华民族的气度和风骨。沿着这样的文化脉络,中国人民始终扎根生活、秉笔直书,为世界文化贡献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溢才智的哲学思想……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得益于其特有的包涵性②中国人民是具有宏大创建精神的人民③文化的统一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④“稷下”文化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源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源自民间的年画,是中国百姓精神天地的可视化呈现,勾画着民间生活的“志向国”。鲁迅先生曾评价说:“河南朱仙镇的年画,刻线粗健有力,不似有些地方印刷那样纤巧。这些木版年画不染脂粉,人物色调浓重,很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鲁迅先生的评价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B.自然环境是造成文化差异的确定因素C.中华各民族文化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D.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4.[新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宣部等单位联合组织开展了“最美奋斗者”学习宣扬活动。打开候选人名单,时传祥、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王继才、袁隆平……一个个名字映入眼帘。开展上述活动的主要目的是()①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②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③营造奋斗光荣、创建宏大的社会氛围④凝合民族力气,推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不论是在哪里,每当这首美丽的乐曲响起,我国各族人民都会共情共鸣,跟着乐声一同吟唱,唱出对祖国的酷爱与祝愿。这种激荡在各族人民心中的情感()①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②体现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剧烈认同感和归属感③是中华民族恒久的精神火炬,体现了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深深植根于中华各族人民心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6.[2024河南重点中学高三联考]“红色基因”就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合力气,引领将来;基因是一种传承,不仅是指生命的血脉相传,更是代表多数革命先烈精神的代代相传。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在实干奋斗中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足的答卷。“赓续红色基因”是因为()①“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②要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加新的时代内容③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④民族精神能够增加民族综合素养,供应精神力气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以身许国,何事不行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只愿“中国由大国变成强国”;李保国把自己变成农夫,只想果农早日脱贫致富;南仁东仰视星空,脚踏实地,20年做一件事,只为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钟扬一生追寻高原种子,只求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宝库。由此可见()①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着相同的详细内涵②中国人民是具有宏大奋斗精神的人民③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④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三省三校高三联考]“一带一路”是沿线国家不同文化深化交融的融合剂。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文化沟通等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通过文化沟通与合作,各国人民产生共同语言、增加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①促进中外文化沟通与互鉴,实现文化趋同与融合②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③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旺盛进步④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原创预料]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体制的建立、改革与完善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从第一辆汽车、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卫星,到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架国产大飞机、第一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我们在很多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材料表明()①先进的社会制度能让人们的创新活力与创建精神充分迸发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熔铸于我国的科技发展历程中③中华文化的力气,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宏大奋斗精神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与平安的精神武器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10.[政治认同]2024年9月,统编一般中学语文、历史新教材在部分省市投入运用。其中,在传统文化方面,《语文》教材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以上;《历史》教材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作80余部,重大独创创建50余项,艺术作品40余件。语文、历史新教材投入运用有助于 ()①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彰显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②实现教化方式的变革,给予古典诗词新的时代价值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引导学生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文化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传统中医是通过医生的望、闻、问、切,然后开出药方来实现对病人病痛的治疗,而组成药方的中药(种类、重量)则由医生依据每个人的详细病情确定。由于每个医生的治病理念不同,同样的病开出的药方也会有差异。中医药方的改变()①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③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包涵性,能够兼收并蓄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二、非选择题(共26分)1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长江各个区域之间虽有差异,但又因长江而相互连通、互为影响;长江流域拥有我国发达的稻作农业经济与商业市镇经济,各个区域类似的经济生产方式必定会产生类似的文化风貌,并在广阔居民间形成类似的思维方式、衣食住行、岁季节令等;长江流域常见的航运商贸活动带来大量人员流淌、交往和商品流通,使沿岸各地风气习俗、生活方式交汇、融合,最终形成了长江文化带。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学问说明为什么长江不同区域能够形成共同的长江文化带。13.[2024西南四校高考适应性考试](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19年5月4日,一批青年爱国学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高呼“民主”“科学”的口号,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掀起了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揭开了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史上光辉的一页。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广阔民众,发动了解放思想的文化启蒙,点燃了民族复兴的中国幻想,铸就了宏大的五四精神,即忧国忧民、酷爱祖国、主动创新、探究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最重要的核心,目的指向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新时代,广阔爱国青年要接着弘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而努力奋斗。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学问,说明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对新时代青年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意义。14.(10分)在贸易爱护主义盛行的今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须要一颗“中国芯”。但“自主发展”并不排斥“开放合作”。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产业平安也不等于构造完全自我供应、自我循环的产业链,我们须要一颗以开放创新和工匠精神打造的“中国芯”,并使它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中持续换代与升级。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学问,谈谈你对“我们须要一颗以开放创新和工匠精神打造的‘中国芯’”的理解。专题十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D本题考查汉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回文诗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文字魅力浸染其间,表明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③④正确。①中的“难以逾越”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回文诗呈现的汉字的魅力,没有体现文学典籍的浩如烟海及兼收并蓄,解除②。2.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木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历经岁月的洗礼(源远流长),愈发显示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博大精深),说明白①。木雕匠人们用精湛的技艺呈现着大国工匠精神,说明白②。材料没有涉及“各个民族文化”,③解除。兼收并蓄强调的是能在文化沟通中汲取、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主动成分,这在材料中没有涉及,④解除。3.B本题以《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为素材,考查爱国主义的相关学问。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共同歌颂祖国,表达对祖国的爱意,传达爱国主义情感,这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详细的,体现在人们的详细行动中,①④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凝合中华儿女精神力气的纽带,②说法错误;快闪作为一种文化既可以潜移默化又可以深远长久地影响人,③错误。4.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①说法错误;《流浪地球》展示了中国人始终以来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不轻易认命的价值观,彰显了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集中力气办大事的理念与情怀,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长久的特点,中国人民具有宏大团结精神和宏大奋斗精神,②③当选;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说法错误。5.D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通过‘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的汉字才智,诠释了中华民族对和平与信义的人文追求,映射着中国人的生活图景和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汉字博大精深,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再现了上古‘仓颉造字’的传奇”,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字的独创,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①错误;汉字才智作为一种文化,不能确定中国人的追求,②错误。6.B②表述的是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与题意不符。④表述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题干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不选。由甲骨文演化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以及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表明白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①③入选。7.【答案】①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详细体现,是支撑新中国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斗争精神为新中国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供应强大的精神动力。(4分)②斗争精神是新中国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提高全民族综合素养、增加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力保证,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4分)③斗争精神与爱国主义休戚相关,维系着中华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中华儿女为新中国发展旺盛而不懈奋斗。(2分)【解析】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本题设问规定的学问范围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探讨的对象是斗争精神在新中国70年奋斗历程中的作用。因此,答题时首先要分析斗争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特殊是要结合材料分析斗争精神与爱国主义的关系,然后结合材料的相关内容,阐释斗争精神的作用在这70年间是如何体现出来的。1.D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自信。通过“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展”可以坚决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③正确。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为绚丽的文化珍宝之一,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物是良渚古城遗产价值的重要承载要素,因此此次展览充分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④正确。举办该文化展是为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让人们更加了解良渚文化,坚决文化自信,并未体现文化对人影响的深远长久,解除①。这次展览更好地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并未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内涵,解除②。2.A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学问。中华文化的包涵性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对诸家学说实行兼收并蓄的看法,①正确。中国人民始终扎根生活、秉笔直书,为世界文化贡献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说明中国人民是具有宏大创建精神的人民,②符合题意。文化的统一性是在文化多样性基础之上的统一性,③说法错误。“稷下”文化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体现,但不能认为其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源头,④说法错误。3.D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朱仙镇的年画“刻线粗健有力,不似有些地方印刷那样纤巧”“很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这些都体现了朱仙镇年画的地域性特征,D正确。A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朱仙镇年画的地域性特征,而不是年画的历史渊源;B夸大了自然环境对文化差异形成的作用,不选;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4.D本题以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扬活动为素材,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学问。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扬活动,能够营造奋斗光荣、创建宏大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实现民族复兴、推动国家发展进步,③④正确。宣扬和学习“最美奋斗者”事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但并不是此活动的主要目的,①不选;引导人民群众参加文化建设是过程和手段,不是目的,解除②。5.B本题考查爱国主义精神。各族人民都会共情共鸣,跟着乐声一同吟唱”,体现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剧烈认同感,②正确。“唱出对祖国的酷爱与祝愿”,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④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①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恒久的精神火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而这种情感只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详细体现,③以点带面,是错误的。6.D本题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赓续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革命精神,①正确。赓续红色基因,有利于在实干奋斗中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足的答卷,这体现了红色基因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在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④符合题意。赓续红色基因强调的是对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传承,没有强调为民族精神增加新的时代内容,②不符合题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③中缺乏限定条件,错误。7.C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学问。材料所提及的模范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奉献祖国、公而忘私、自强不息、奋斗终生,“奉献祖国、公而忘私”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奋斗终生”体现了宏大的奋斗精神,②③符合题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详细内涵,①错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④说法错误。8.B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沟通等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通过文化沟通与合作,各国人民产生共同语言、增加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这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旺盛进步,②③符合题意。①中“文化趋同”说法错误。④中“认同”说法错误。9.C本题以中国科技的发展为素材,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精神等学问。科技体制的建立、改革和完善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使我国科技不断发展,体现了先进的社会制度能够激发人们的创新活力和创建精神,①当选;我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中华民族的才智与创建力,②当选。中华文化的力气,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气,③观点错误;材料未涉及维护国家利益与平安,④不符合题意。【素养解读】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为素材,有利于增加考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培育考生的政治认同。10.C本题以统编一般中学语文、历史新教材投入运用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的学问。在传统文化方面,《语文》教材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的49%以上,《历史》教材涉及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作80余部,重大独创创建50余项,艺术作品40余件,这表明新教材投入运用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文化观,③④符合题意。语文、历史新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重视,有利于呈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不能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①不选;新教材投入运用没有变革教化方式,也没有给予古典诗词新的时代价值,②不选。11.A本题以中医药方为素材,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特点的理解,考查考生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中医药方的改变,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①④符合题意。源远流长强调的是时间久远,一脉相承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继承性,包涵性强调的是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友好相处、兼收并蓄,②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2.【答案】①一方水土哺育一方文化,长江沿岸各区域虽有差异,但又因长江而相互连通、互为影响,为长江文化带的形成供应了自然物质条件。(2分)②经济确定文化,长江各个区域类似的经济生产方式,为形成类似的思维方式、衣食住行、岁季节令等奠定了基础。(2分)③长江沿岸各区域文化在沟通、传播中融合,从而创建出具有新特质的长江文化带。(2分)【解析】解题时要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医疗机构合作与医疗技术转让合同带眉脚
- 二零二四年度水电工程保险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石英石产品生产线废弃物处理合同2篇
- 钴氧化物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骨伤科用药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2024年度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合规培训合同2篇
- 2024年度保险合同:甲方作为投保人与乙方作为保险人的保险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电子商品销售与代理协议3篇
- 2024年度房地产销售与购买合同6篇
- 2024年三异丙醇胺合作协议书
- GB/T 43357-2023钢丝绳一般性能试验方法
- 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 注塑产品作业指导书
- 旧楼改造电气施工方案范本
- GOTs手册OE手册GRS体系管理手册模板
- 配电柜日常点检记录表
-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课《化解冲突有办法》教学课件
- 电缆桥架课件
- 小学科学(冀教版)《电在我家》完整版1课件
- 肝癌的流行病学和发病风险课件
- 学校传染病防控1案8制(疫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