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目录考情分析命题趋势阶段特征网络构建时空线索梳理预测HYPERLINK考点一辽宋夏金元的民族关系发展【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知识点2王安石变法知识点3北宋与辽、夏的关系知识点4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知识点6元朝的建立、统一、民族交融知识点7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因地制宜)【点拨·易混易错】【技巧·得分速记】【提升·考向预测】考向0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考向02宋、辽、西夏、金政权对峙与更迭考向03蒙古兴起、元朝建立与统一、民族交融考向04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考点二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辽宋夏金元的政治方面变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知识点2辽宋夏金元的经济方面变化(经济重心南移)知识点3辽宋夏金元的社会生活方面变化(丰富多彩)知识点4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方面变化(灿烂辉煌)知识点5辽宋夏金元的科技方面变化(高峰)知识点6辽宋夏金元的交通方面变化(发达)【点拨·易混易错】【技巧·得分速记】【提升·考向预测】考向01宋朝重文轻武政策考向02元朝的行省制度考向03宋代经济的发展考向04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考向05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链接中考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文字即可跳转到对应页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情分析辽宋夏金元的民族关系发展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2023年长春、深圳、武汉等,选择题2分。从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来看,辽宋夏金元的民族关系发展不是考查重点,宋、辽、西夏、金政权之间的和与战,元朝民族交融,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因地制宜)出现频率相对较高,考查内容紧扣课本重点,尤其关注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主要以知识点运用和知识迁移能力考查为主,应作为本专题的重点复习内容。宋、辽、西夏、金政权对峙与更迭2023年东营、邵阳、乐山等,选择题2分;2023年海南,材料题12分。蒙古的兴起、元朝的建立、统一、民族交融2023年大庆、内江、贵阳、常德、安徽、长沙、遂宁、滨州、重庆等,选择题2分;2023年邵阳,材料题6分;2022年贵阳,材料题8分。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因地制宜)2023年镇江、西宁、青岛、济南、聊城、宿迁、泰州、绥化、自贡、等,选择题2分;2022年铜仁,材料题4分。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北宋的重文轻武的政策2023年雅安、青岛、牡丹江、宜昌、泸州、重庆等,选择题2分;从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来看,本考点是考查重点。宋代重文轻武政策、行省制度、宋代经济方面的变化、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属于高频考向。宋代重文轻武政策、行省制度、宋代经济方面的变化考查形式多样,图片、史料结合,考查内容上既与教材内容相联系,又与最新研究成果相配合。主要以知识点运用和知识迁移能力考查为主,应作为本专题的重点复习内容。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社会生活,联系文化自信,文明互鉴这一主题去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2023年西藏、聊城、阜新、兰州、河南、湖北、郴州、岳阳、连云港、达州等,选择题2分;经济方面变化(经济重心南移)2023年大庆、无锡、南通、徐州、雅安、济南、潍坊、阜新、长春、锦州、宿迁、宁夏、北京、泰州、巴中、东营、内江、通辽、乐山、鄂州、张家界、常德、赤峰、新疆、包头、广东、河南、金昌、齐齐哈尔、广西、福建、荆州、天水、扬州、临沂、岳阳、宜宾、云南、连云港、广安、等,选择题2分。2023年青岛、内江、陕西、天津,材料题,均在6分以上。社会生活方面变化(丰富多彩)2023年南通、攀枝花、鄂州、济宁、福建、宜昌、眉山、云南等,选择题2分;2023年聊城、材料题6分。文化方面变化(灿烂辉煌)2023年广州、甘孜、张家界、齐齐哈尔、盐城、青岛、长春、牡丹江、宜昌等,选择题2分;2023年淮安,材料题10分。科技方面变化(高峰)2023年哈尔滨、兰州、绥化、临沂、达州、南充等,选择题2分。2023年天津,材料题6分;随州,材料题8分。交通方面变化(发达)2023年海南、常州、广东、扬州等,选择题2分;2023年雅安,材料题,6分;内江,材料题6分。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趋势辽宋夏金元的民族关系发展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政策。考点一,辽宋夏金元的民族关系发展不是重要的考向。考查的命题点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考查其表现;宋、辽、西夏、金政权对峙与更迭,考查其内容与意义,且与秦汉、魏晋南北朝、元朝等联系,侧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蒙古的兴起、元朝的建立、统一、民族交融的考查往往结合课本内容,题目的立足点从统一的意义、民族交融的表现等,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也有与其他王朝民族交融的史事整合为材料题进行考查;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因地制宜)是本考点最重要的考向,从管理机构的设立、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作为切入点考查,形式比较灵活。考查时常与边疆地区的管辖这一主题整合。考点二,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在中国古代史中属于高频考点。变化体现在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勃兴、科技发达、市民社会丰富多彩。变化的根源在于宋元时期的制度创新、民族交融、开明开放、文化自信。以史为鉴,体现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立德树人的理念。考查的命题点北宋的重文轻武的政策与元朝的行省制度,重点考查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与影响以及政策出台的背景;元朝的行省制度属于制度创新,考查其作用是重要考向;宋代经济方面的变化是本考点重点考向、高频考题,考查其表现、意义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与影响等。宋代科技方面的成就的考查是又一个重点,既考查其主要内容,还考查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突出家国情怀素养提升,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考查的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题,还常常与两汉、魏晋南北朝、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进行整合。生活生活与文学艺术、对外交通不属于重点,但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宋词元曲,往往通过名篇佳句考查其内容透露出宋元社会的重要信息,培养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节日很多来自宋元时期的节日,近年来中考有加大的趋势,复习备考时不可忽视。宋、辽、西夏、金政权对峙与更迭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通过岳飞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蒙古的兴起、元朝的建立、统一、民族交融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通过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因地制宜)通过了解元朝设立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北宋的重文轻武的政策了解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元朝的行省制度了解元朝设立行省,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经济方面变化(经济重心南移)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社会生活方面变化(丰富多彩)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文化方面变化(灿烂辉煌)科技方面变化(高峰)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交通方面变化(发达)本阶段时间界限为10世纪初到1368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北宋的政治、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宋代经济的发展、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元朝的政治、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以及科技与中外交通。政治方面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行省制度是元朝巩固统一的一大创举。经济方面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和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南移于唐朝中期开始,于南宋时最后完成。思想文化方面宋元时期文化继续领先世界,宋词、元曲等新的文学艺术形式繁荣。专题05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0世纪初~1368年)专题05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0世纪初~1368年)考点一辽宋夏金元的民族关系发展知识点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先南后北,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3.强化中央集权措施:最根本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权,维护宋朝的统治;作用(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措施影响军事方面中央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武将领兵,文官调兵);③经常调动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积弱”政治方面中央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加强了皇权,但造成了机构臃肿。“积贫”地方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知州);各州府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对知州进行监察和分权)。财权方面地方取消地方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但造成地方财政过于穷困。“积贫”【历史解释】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原因。(1)唐朝后期藩镇势力的扩张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全面强化中央集权。(2)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要铲除其他割据政权,巩固宋朝的统治,必须强化中央集权。(3)赵匡胤本人是通过“兵变”的形式当上皇帝的,在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为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也必须强化中央集权。知识点2、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屡战屡败;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2.目的: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3.措施: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经济)、保甲法(军事);4.作用: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5.结果: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知识点3、北宋与辽、夏的关系(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唐末汉人避战乱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建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统治: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党项族:羌族的一支,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后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建国: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统治:①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③创制西夏文字。(二).辽与北宋的和战(澶渊之盟(1005年))1.背景:①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辽与中原冲突加剧;②宋太祖晚期,宋辽保持友好关系;③宋太宗数次向辽发兵失败,采取防御政策;④宋真宗时,辽军攻宋至澶州,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澶州之战”)。2.结果:辽宋于澶州议和,宋辽结为兄弟,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3.影响:增加北宋人民的负担,但从长远来看,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和平局面,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044年宋夏庆历和议)1.背景: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但西夏立国时间短,人力物力有限,连年战争损失亦很大。2.议和: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3.结果:宋夏边境贸易兴旺(榷场;北方和中原经济上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客观需要推动经济交流)。【家国情怀】关于宋与辽、西夏关系的认识①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和战交错,但“和”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②辽宋、宋夏之间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说。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知识点4、金与南宋的对峙(一)、女真族的崛起1.生活概况: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受辽控制压迫。2.统一: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3.建国:12世纪初起兵抗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4.措施:①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②颁行女真文字,③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二)、金灭辽及北宋1.背景:女真崛起时,辽和北宋统治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不断起义。2.灭辽:宋金夹击攻辽,宋败。1125年,辽被金灭亡。3.灭宋(不战而败):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三)、南宋的偏安(绍兴和议1141年)1.建立:1127年,宋钦宗弟弟赵构(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临安(东京),史称南宋。2.抗金:岳飞等抗金将领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3.议和: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4.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5.结果: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时空概念】宋、辽、西夏、金政权对峙与更迭政权民族建立者都城建立时间灭亡北宋汉族赵匡胤东京(今开封)960年1127年(被金灭)南宋汉族赵构临安(杭州)1127年1276年(被元灭)辽契丹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916年1125年(被金灭)西夏党项元昊兴庆(银川)1038年1227年(被蒙古灭)金女真完颜阿骨打会宁1115年1234年(被蒙古灭)宋元时期的政权更迭【家国情怀】想一想:岳飞是抗金英雄,还是民族英雄?岳飞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女真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是满族的前身,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民族间的战争只有正义与非正义之说,没有侵略与被侵略之说。【唯物史观】如何评价宋金议和?(1)积极:宋金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稳定状态,双方开展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消极:短期内给南宋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知识点5、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1.背景: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①12世纪时,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②铁木真认识到统一的重要性2.统一: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3.统治:①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平时生产,战时出征;②组建一支一万人的护卫部队。③建立司法机构;④创制蒙古文字。4.蒙古灭夏:金朝拒绝援助西夏,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灭西夏。5.蒙古灭金:蒙古与南宋结盟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6.蒙古攻宋:金灭亡后,南宋与蒙古对峙,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历史解释】铁木真为什么能统一蒙古?①人民渴望和平安宁。②铁木真坚强意志和机敏的品质。③铁木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征讨,最终统一蒙古草原。知识点6、元朝的建立、统一、民族交融1.建立: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2.统治:①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②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3.统一: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4.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5.意义:①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②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6.民族关系:①边疆各族内迁与汉人杂居相处;②原迁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与汉人无异;③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新民族(回族)。④元朝境内大规模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历史解释】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忽必烈采纳汉族大臣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制度和文化,这对元朝的统一有何作用?(1)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对元朝政权的认可和支持,促进了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与民族交融。(2)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强了元朝军队的战斗力,为元朝完成全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唯物史观】为什么我们既肯定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又赞扬文天祥抗元?(1)肯定前者是因为元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赞扬后者是因为元军南下威胁南宋人民的利益,文天祥开展抗元斗争,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此外,文天祥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崇高气节,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知识点7、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因地制宜)1.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①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三国时叫夷州,隋朝时叫流求),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②西北地区,设北庭都元帅府等管理西域军政事务。2.对西藏的管辖:(1)概况:①攻南宋时,对西藏地区用兵和招降。②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萨迦班智达在凉州(甘肃武威)会晤,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此后,蒙古统治者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③元朝建立后,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事务。④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而有效的管理。(2)意义: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知识拓展】历代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1.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随之出现了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因而北宋并没有统一全国。2.北宋在地方设立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并且设置通判监督知州,属于中央对地方加强管理的措施。3.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4.澶渊之盟后,宋辽处于平等关系,西夏、宋议和,西夏向北宋称臣。5.北宋与辽和西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而非侵略与反侵略战争。6.契丹人多次更改国号,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契丹占领燕云十六州时,北宋尚未建立。7.岳飞抗金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的纷争,不是抵抗外来侵略,所以岳飞不是民族英雄,而是抗金将领。8.女真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的安全,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9.宋金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双方敌对状态并未解除,只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反映了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10.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北京)。11.灭掉西夏和金的是蒙古政权,灭掉南宋的是元朝。12.文天祥抗元是反对蒙古贵族掠夺和反抗民族压迫的正义之举,与反侵略无关。13.南宋灭亡的时间是1276年,元朝完成全国统一的时间是1279年。14.元朝设置的管理台湾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统辖西藏的机构是宣政院,管理西域的机构是北庭都元帅府。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5.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开始于元朝;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西汉。1.辽、宋、西夏、金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①政治上:几个民族政权并立,先是辽、西夏、北宋并立,后是金与南宋对峙。②经济上:两宋经济在隋唐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北宋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在金统治下的北方经济也有所发展。③民族关系:一方面各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另一方面,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接受封建文化及民族交融的趋势不断加强。2.正确认识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1)两宋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它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大交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2)两宋同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和议,是一种屈辱性的和议,它加重了两宋人民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少数民族政权接受中原的先进文化,加速了它们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交融,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高频考题【时空观念】阅读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元朝形势图(1330年)三幅地图,解读地图,回答问题。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元朝形势图(1330年)解读:宋朝政权形势特点:(1)北宋时期形势图:北宋与辽、西夏、吐蕃诸部、大理民族政权并立;(2)金、南宋、西夏形势图:南宋与金、西夏并立,金占据北方领土,南宋偏居淮水—大散关以南元朝管辖特点:对全国的管理多样化,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中书省、行省与宣政院辖地等并存元朝疆域范围:“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1)【家国情怀】以上三幅地图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国家由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断发展。(2)【家国情怀·能够从历史角度认识中国国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点论述:围绕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民族大交融时期”。这一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是民族之间交往的表现之一;辽、西夏、金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澶渊之盟、宋夏签订和约、宋金达成和议等保持了相对和平的局面;宋与辽、西夏互市,设立榷场,促进了民族间经贸往来。元朝实现了空前的大统一,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综上所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间的频繁交往,促进了民族的大交融。(3)【家国情怀】观察三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少数民族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贡献:(1)各少数民族政权拓展了祖国的疆域,为现代中国版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少数民族政权积极吸收中原文明,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强化了华夏认同观念,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3)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学习和借鉴,加快了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考向0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例1】(2022·江苏盐城·统考中考真题)宋初,大臣赵普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此建议针对的问题是A.农民起义 B.积贫积弱 C.外族入侵 D.君弱臣强【答案】D【解题思路】宋太祖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还控制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政治上,在中央,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置三司使分化宰相的财政大权,设置枢密使分化宰相的军事大权。地方上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制度,还在各州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经济上,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通过这些措施,宋朝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因此,“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此建议针对的问题是君弱臣强。D项正确;【名师点拨】正确解读题干中信息:夺权,制钱谷,收精兵,是宋太祖从政治、财政、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解决君弱臣强的问题。【变式1-1】(2023下·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末)宋太祖打破传统的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阶层流动 B.强化中央集权C.整顿官僚机构 D.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特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并结合所学可知赵匡胤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科举制有利于促进阶层流动,排除A项;CD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CD项。故选B项。【变式1-2】(2023下·江西鹰潭·七年级统考期中)“杯酒释兵权”讲述的是古代的一位皇帝用这种办法解除了一些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故事。这位皇帝是(
)A.嬴政 B.刘彻 C.李世民 D.赵匡胤【答案】D【详解】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一些大将和节度使的兵权,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故事,D项正确;秦王嬴政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创建者,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刘彻就是汉武帝,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李世民是唐太宗,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考向02宋、辽、西夏、金政权对峙与更迭【例2】(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说,我也从中国智慧中学到很多经验,比如1005年的澶渊之盟,交战双方提出,我们不能够打败对方,但可以商讨一个条约,形成对抗的伙伴关系,在一些领域里激烈敌对,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内结为伙伴。艾利森对澶渊之盟的叙述(
)A.比较符合历史史实 B.完全违背历史真相C.是研究澶渊之盟的重要史料 D.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答案】A【解题思路】据题干可知,艾利森认为军事上对抗可以转变为其它领域的合作。结合所学可知,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保持了长久的和平,边境贸易兴盛。因此,艾利森的观点比较符合历史史实,A项正确。【名师点拨】排除法是选择题常用方法。“完全违背历史真相”表述错误,排除B项;对历史史实看法,不能成为研究历史的资料,排除C项;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变式2-1】(2023下·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A.民族政权的对峙 B.中外政权的纷争C.民族隔阂的消除 D.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宋夏议和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榷场是辽宋夏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反映的是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民族政权的对峙,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的政权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矛盾,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出民族隔阂的消除,排除C项。故选D项。【变式2-2】(2023下·江西鹰潭·七年级统考期中)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首领都对民族交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烈!”材料所述的民族是(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B项正确;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都城上京临潢府,与题干信息“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没有联系,排除A项;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会宁,与题干信息“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没有联系,排除C项;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蒙古国),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与题干信息“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考向03蒙古兴起、元朝建立与统一、民族交融【例3】(2023·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10-13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分裂和对峙,中华大地逐渐走向大统一。这一历史进程中,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灭西夏和金朝
②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③宋太祖和其后继者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A.①②④③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答案】B【解题思路】①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1234年,蒙古军队灭金;②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③960年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及其后继者依照先北后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实现了局部统一;④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③④①②,B项正确。【名师点拨】时空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中考有加大考查趋势,在平时要识记重大历史事件的时空信息。【变式3-1】(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这一王朝是()A.夏朝 B.西周 C.元朝 D.明朝【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C项正确;夏朝、西周是我国历史上早期的奴隶制国家,由汉族建立且疆域较小,排除AB项;明朝是元朝之后的朝代,由汉族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变式3-2】(2023下·山东聊城·七年级统考期中)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爱国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是(
)A.岳飞和辛弃疾 B.陆秀夫和文天祥C.寇准和岳飞 D.岳飞和文天祥【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岳飞《满江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D项正确;辛弃疾是南宋词人,与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没有联系,排除A项;陆秀夫是南宋末抗元大臣,与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没有联系,排除B项;寇准,是北宋宰相、政治家、诗人,与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没有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考向04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例4】(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元史·地理志》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都)不逮(及)元。”为管理台湾地区,元朝设置了(
)A.西域都护 B.北庭都元帅府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府【答案】C【解题思路】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这标志着台湾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C项正确。【名师点拨】维护国家统一是高频考点,本题适用排除法。西域都护是汉代设置的,排除A项;北庭都元帅府是元朝时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而设置的,排除B项;台湾府是清朝设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变式4-1】(2023下·河南濮阳·七年级统考期中)元朝统一后,采取措施以加强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右图中,属于澎湖巡检司管辖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期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三国时叫夷州,隋朝时叫流求),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①②④不在东南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变式4-2】(2023·河南安阳·统考模拟预测)张帆在《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中写道:元朝以前的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A.汉唐两朝的历史影响有限 B.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加强C.元朝的疆域范围空前辽阔 D.汉唐以来大一统的进程缓慢【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元朝以前的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可知,元朝的疆域比汉唐的疆域大得多,元朝的疆域范围空前辽阔,所以是“大中国”,C项正确;汉唐两朝的历史影响海内外,排除A项;汉唐时期对边疆的管理也非常强,排除B项;汉唐以来大一统的进程并不缓慢,排除D项。故选C项。考点二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知识点1.辽宋夏金元的政治方面变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一)、北宋的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2)措施:①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②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3)表现: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授官从优,升迁迅速。(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4)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积极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消极影响:办事效率低下,财政支出大,军队战斗力下降等;导致了宋朝积贫积弱。【唯物史观】如何评价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1)重文轻武政策是北宋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避免大将兵变夺权而采取的措施。(2)这一措施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3)武将地位低于文官,又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4)宋朝重文轻武主要是为了压制武将,防止武将跋扈,并不意味着轻视武备和军队。事实上,宋朝对军队是极为重视的。(二)、元朝的行省制度1.背景: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2.内容:(1)在中央:①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③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2)在地方:①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②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3.影响:①从“山川形便”到“犬牙相入”,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行政和军事控制。②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明清以后继续沿用。【知识拓展】比较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名称创立或盛行朝代内容分封制西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事务郡县制秦朝把全国分为若干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称为郡守,县的长官称为县令或县长,各级官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行省制元朝大都及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知识拓展】.秦朝、唐朝、元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注意: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知识点2、辽宋夏金元的经济方面变化(经济重心南移)(一)、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1.原因:①政治因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②经济因素: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政策倾向:南方政府重视生产,政策推进。2.表现:⑴南方农业:长江和太湖地区成为全国的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谚语。⑵南方手工业: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并出现瓷都-景德镇;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⑶南方商业:南宋的临安比北宋的开封更为繁华;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并设有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⑷国家财政收入: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3.启示:①要营造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②要重视科技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可持续发展。④要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4.影响: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推动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知识拓展】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①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能够进行远洋航行。③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④两宋时期,北方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碍,政府转而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时间从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开始,到南宋时最后完成方向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原因①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②社会因素:北方长期战乱,对经济造成破坏;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政府倡导与重视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③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过程魏晋南北朝(出现南移趋势)→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北宋(南方经济呈超越北方势头)→南宋(完成转移)表现①南方农业、手工业和海外贸易均获得快速发展②宋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影响基本确定了我国经济南强北弱的格局,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向南方转移。【知识拓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1)经济因素:自唐中期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自然因素:宋朝时气候条件变化,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另外,北方由于开发较早,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而南方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3)政治因素: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知识点3、辽宋夏金元的社会生活方面变化(丰富多彩)北宋的开封(大相国寺)、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1.瓦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开封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2.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①形成于宋代;②元建立后,盛行于元大都为中心的北方;③元朝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3.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年节,新年)。【历史解释】我们如何看待瓦子?提示:(1)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宋代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结果。(2)从内容上看,瓦子里的活动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3)从趋势上看,宋代市民文化生活的趋势:商业化(以营利为目的,有专门以此为生的艺人)、通俗化(内容接近百姓生活)、大众化(市民参与的普及性)。【历史解释】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繁荣与都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①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宋元时期,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市民的社会文化需求。知识点4、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方面变化(灿烂辉煌)一、宋词和元曲宋词1.兴起发展: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2.定义和特点: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即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3.内容:开始多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变化较大,风格多样,内容广泛。4.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1)苏轼:北宋文学家,①改进了词的创作,②扩大了词的境界,③提高了词的格调。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2)李清照:两宋时期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以北宋灭亡为界,前期描写真挚的夫妇情感,后期反映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3)辛弃疾:南宋人,词风豪放,具有报国情怀,①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②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二)、元曲1.组成: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2.关汉卿:金末元初,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王实甫与之齐名)。【历史解释】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1)高起点,是在隋唐文化基础上的继续发展。(2)宋元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宋朝城市空前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对外海陆交通空前发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二、史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绘画、书法等1.概况: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个朝代。2.目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3.地位:《资治通鉴》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不朽巨著,司马光与司马迁被称为“史学两司马”(西汉司马迁,著有纪传体通史《史记》,记录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绘画艺术: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山水、花鸟、风俗画)。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卞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美术史上不朽之作。元朝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山水、花鸟、人物画无不传神,他的作品被称为“神品”)*书法:宋元时期,盛行行书。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书法家是赵孟頫(劲秀雄健,功力深厚)。【历史对比】《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史记》与《资治通鉴》被称为“史学双璧”。史学上的“两司马”
史学家年代著作体例叙事范围司马迁西汉《史记》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战国到五代知识点5、辽宋夏金元的科技方面变化(高峰)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夏金时刻书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2.弊端:刻板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一种书籍。3.活字印刷术:①北宋匠人毕昇发明,用胶泥刻字。②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③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作了系统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④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4.传播:13世纪传入朝鲜,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5.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1)发明发展:①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②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③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④后来人们又制成了罗盘。(2)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3)传播影响: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2.火药(1)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2)应用:①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②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制成爆炸性武器或管形火器,宋金战争,蒙古灭金、灭宋战争)。南宋初,竹管火枪;南宋后期,有弹丸的突火枪(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③元代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突破)。(3)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4)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历史解释】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四个角度回答)提示:①经济: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政治: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的局面。③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④对外交往:对外交往增多,各国之间互相学习,丰富本民族文化。知识点6、辽宋夏金元的交通方面变化(发达)宋代由于航海技术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1.陆路:①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发达,②元代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2.海路:(1)条件:①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较大发展(指南针;潮汛、信风、气象等规律)。②政府鼓励外贸。(2)航线:①宋代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②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3)海外贸易:①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商船定期往返。②宋代时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4)作用:①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②中国的创造发明传入欧亚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延续发展千年的原因。原因:经济发展,扩大贸易的需要;手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造船技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提供了条件;政府的大力支持,如设立西域都护保障丝绸之路畅通、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1.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压制武将,并不意味着轻视武备和军队。2.两宋时期,商业繁荣,经商的时间、空间不再受限制。3.由于国家不统一,战乱频繁,北方陆路贸易受阻,宋代的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4.“交子”是北宋时期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是南宋时期的纸币。5.从唐朝中期(安史之乱时)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完全超过了北方。6.宋代城市中的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交子”是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是南宋时期的纸币。7.元杂剧不等同于元曲,而是元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它是元代文学的代表。8.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市民阶层,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9.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10.四大发明中直接促进文化传播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为航海活动提供条件的是指南针,改变作战方式的是火药。11.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交通的发展与国家统一(宋局部统一,元全国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阶段及启示。(1)原因: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环境较稳定;③南方政权重视发展生产;④人民的辛勤劳动。(2)阶段:①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②唐朝中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3)启示:①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的重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③积极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④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2.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和表现。(1)原因:①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先进的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③宋朝统治者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2)表现:①海外贸易的发展超过前代;②贸易范围扩大;③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④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3.两宋时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是什么?(1)两宋军民抗击北方游牧民族南攻,使中原和南方地区获得相对安定的社会持续发展环境;(2)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交融,大大丰富了华夏文明;(3)农业、手工业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三项重大发明与应用及海内外商贸兴起;(5)两宋时期,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使文化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史学、宋词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和书法绘画等艺术蓬勃发展。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历史意义。(1)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了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2)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传到欧洲后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便利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3)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4)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发展进程。5.高频考题——①《清明上河图》解读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七下P44)(五育·美育)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及历史价值。(2022年版课标·学业要求)【答案】艺术价值: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画面中人物众多,又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的有条不紊,同时又具有情趣。历史价值: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是研究我国风俗画发展的重要史料。5.高频考题——②解读宋代海外贸易图宋代海外贸易图(七下P45)【常考点】海外贸易特点:海外贸易范围广,沿海港口多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北方民族政权并立导致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高度发展;朝廷鼓励对外贸易;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进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5.高频考题——③解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元朝交通路线图(七下P63)【常考点】交通路线特点:海陆并举,形成陆路、海路交通网;元大都是陆路交通中心;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等欧洲地区路线特点形成的原因:元代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国力强盛,政府修建了陆路交通网,广泛建立驿站系统;航海技术发达,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初步掌握潮汛、信风、气象规律6.观点论述:阅读宋代海外贸易图与朝对外交通图,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观点: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推动中外交流兴盛。论述: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发展,陆上丝绸之路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的驿站、元朝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与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的陆路,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宋元时期,由于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发展(指南针等),海路形成多条航线。到了元朝,海上丝绸之路更是进入鼎盛时期。陆路和海陆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阿拉伯人将中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成果(指南针、火药等)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综上所述,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考向01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例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解。所信用者大都才调平庸,不足制敌。统兵大员,也多用文官,以没有战阵经历的文人主持军事,自然败事者居多。这反映出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闭关锁国 D.文化专制【答案】B【解题思路】材料反映宋朝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B项正确。【名师点拨】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宋室对统兵将帅的猜忌,始终不解”知道考查的是宋朝相关历史。西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排除A项;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文化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变式1-1】(2023下·湖南怀化·七年级校考期中)一种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武将受到过多限制,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因此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和亲会盟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变式1-2】(2023下·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中)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以上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
)A.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B.严密控制知识分子C.推进政治经济改革 D.杜绝官员贪污腐败【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秦汉、北魏、隋朝、宋朝帝王巩固统治的措施,共同的目是为了保证国家长治久安,A项正确;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与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不符,排除B项;推进政治经济改革与“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符,排除C项;杜绝官员贪污腐败与“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考向02元朝的行省制度【例2】(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答案】D【解题思路】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朝行省制度为省级行政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D项正确。【名师点拨】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分封制是周朝的制度;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制度;汉武帝时建立刺史制度。元朝的制度创新表现在政治方面就是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变式2-1】(2023下·福建厦门·七年级统考期末)元朝的政治制度大都为后代所承袭。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朝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C项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与题干“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来源于元朝”不符,排除A项;郡县制是指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秦代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郡县制”的朝代,与题干“来源于元朝”不符,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与题干“来源于元朝”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变式2-2】(2023下·江西吉安·七年级校联考期中)元朝规定: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这体现行省制度(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使地方官员丧失权力C.对后世影响力非常大 D.不利于管辖辽阔疆域【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可知,这体现出,行省在执行中央的意旨,这说明,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地方官员在服从中央的前提下有权力,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行省和中央的关系,不是说行省对后世的影响,排除C项;行省有利于管辖辽阔疆域,排除D项。故选A项。考向03宋代经济的发展【例3】(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主要体现了宋代()A.商业贸易的繁荣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行省制度的设立 D.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答案】A【解题思路】商业城市兴起、店铺增加、纸币出现是商业繁荣的具体表现,A项正确。【名师点拨】阅读题干“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变式3-1】(2023·辽宁盘锦·校考一模)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B.宋代茶盐企业也采取现代管理制度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D.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可知,宋朝时期,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都十分发达,说明宋朝商品经济非常活跃,C项正确;题干信息未涉及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排除A项;题干信息不能说明宋代茶盐企业也采取现代管理制度,排除B项;“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变式3-2】(2023下·河北邢台·七年级校考期中)在宋朝时期,统治者把市坊合一,对老百姓们进行营业的地点和时间少有限制,使得商铺能够24小时营业,从而形成了“不夜城”,甚至还出现了众多的跳蚤市场。这反映出当时(
)A.对外贸易活跃 B.手工业的兴盛C.社会秩序稳定 D.商业经济繁荣【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统治者把市坊合一”“对老百姓们进行营业的地点和时间少有限制”等可知,在宋朝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市坊合一、放宽营业时间等措施,推动了宋朝商业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宋朝的对外贸易,无法得知对外贸易活跃,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的是商业发展,不是手工业,排除B项;材料中展现的是宋朝商业发展的情况,与社会秩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考向04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例4】(2023·江苏南通·中考真题)从早晨开始,百姓穿上新衣,往来拜年,并燃放爆竹。各坊、巷摆设食物、日用品……开设舞场、歌馆,车马交驰,热闹异常。这一场景出现于宋代传统节日中的(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答案】A【解题思路】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元旦前几天人民就洒扫庭户,准备过节,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摆满各色货物,歌馆、舞场挤满了人,连妇女也出来游乐,A项正确。【名师点拨】中华传统文化中节日是中国独特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笔献给世界的“巨额财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历史根源并加以创新发展是我们神圣的使命。这需要我们平时的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与生活体验,并用实际行动去捍卫中华传统文化。【变式4-1】(2023下·内蒙古赤峰·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假如你生活在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用“交子”在酒店换酒喝
②在“瓦子”里听说书
③去“夜市”吃夜宵④在“草市”购买日用百货
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出现了纸币“交子”,城市商业打破时空限制,“夜市”比较繁荣,城市有了娱乐场所——“瓦子”“勾栏”等。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因此①②③④都可能经历,C项正确;《窦娥冤》是元朝出现的,⑤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变式4-2】(2023下·河南许昌·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国文学艺术从吟诵的唐诗到吟唱的宋词再到表演的元曲,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通俗程度越来越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视文学 B.城市繁荣与市民阶层壮大C.科举考试的需要 D.文人表达个人情感的诉求【答案】B【详解】据材料所学可知,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中国文学艺术由高雅走向了通俗,如文学艺术从吟诵的唐诗到吟唱的宋词再到表演的元曲,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通俗程度越来越高,B项正确;材料强调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由高雅走向了通俗,这不是统治者重视的结果,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与科举考试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主要原因,文人表达个人情感的诉求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考向05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例5】(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该记载描述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答案】C【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信息“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C项正确。【名师点拨】科技文化成就的考查往往把各个不同时期整合在一起,用排除法是解此类选择题的有效方法。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排除A项;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排除B项;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排除D项。【变式5-1】(2023上·江苏南通·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材料中解放性发明的发明者是(
)A.蔡伦 B.毕昇 C.李冰 D.李春【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解放性的发明”指的是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宋朝文学的繁荣,其发明者是北宋毕昇,B项正确;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排除A项;战国时期的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排除C项;隋代李春主持建造赵州桥,排除D项。故选B项。【变式5-2】(2023上·湖北黄冈·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官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的机构)和买马司(政府管理买马的机构);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这表明在茶马古道的发展中(
)A.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强化了 B.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C.重农抑商受到严重的冲击 D.中原与边疆地区交流弱化【答案】B【详解】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嘉定区离婚财产分配协议2024年2篇
- 2024年公众文化推广协议3篇
- 2024年专业居间贷款服务协议3篇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大单元教学设计)
- 二零二四年度校园奶茶店特许经营合同2篇
- 2024年期货资金借款协议
- 2024年智能硬件产品代运营2篇
- 二零二四年度供应链管理对赌协议书3篇
- 2024年度城市供水供电合作协议4篇
- 退房合同范本(2篇)
- SMM英国建筑工程标准计量规则中文 全套
- ICU脓毒血症护理查房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天长市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自测考试题
- GB/T 28222-2011服务标准编写通则
- 第九课 四川料理は辛いです 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新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
- 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9加几》精品课件
- 备战2022届高考英语 应用文发言稿写作指导 课件(13张PPT)
- 共价键(教学讲解课件)
- 完整版阳极氧化工艺操作规程
- 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课件
-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列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活动单(区级公开课定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