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记述:波吕斯认为正义是对朋友和敌人的善意和公平;修兰特斯主张正义是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和规则;苏格拉底认为正义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外在表现,而是个体灵魂内部的和谐统一。上述关于正义的理解有利于()A.培养合格的士兵 B.实现城邦的和平C.引导人追求个体的发展 D.反思雅典民主制的缺陷【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信息“修兰特斯主张正义是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和规则”“苏格拉底认为正义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外在表现,而是个体灵魂内部的和谐统一”可知正义有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B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提及士兵的培养,排除A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正义有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引导人个性发展不足以概括整个材料,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雅典的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2.亚历山大东征西亚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当地的庙宇里举行祭祀,搞一些活动和举办节日来向众神献祭”。亚历山大此举旨在()A.实行宗教宽容和自由 B.加强民族间交流交融C.借助神权以强化权威 D.实现东西方思想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每到一个地方,都在当地的庙宇里举行祭祀,搞一些活动和举办节日来向众神献祭”可知,亚历山大主要是想借助神权以强化权威,C项正确;亚历山大祭拜神庙是为了强化统治,与宗教宽容无关,排除A项;加强民族间交流交融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B项;此举不会实现东西方思想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3.871年,德意志皇帝路易二世写信给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一世,论证拜占庭帝国不是真正的罗马,在信中他列举了以下事实作为证据:东方帝国人说希腊语而非拉丁语;他们在种族上是希腊人而非罗马人。这可用于说明()A.拜占庭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B.希腊文化的影响力深远C.文化交融促进拜占庭文化发展 D.帝国分化加剧文化冲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71年(拜占庭帝国)。根据材料可知,拜占庭帝国的人们“说希腊语而非拉丁语;他们在种族上是希腊人而非罗马人”,体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深远,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深远,材料信息未体现拜占庭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深远,未涉及拜占庭文化发展情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了文化的交融,并不是文化冲突,排除D项。故选B项。4.1607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日本儒学家林罗山于长崎得到此书,将其献给了幕府。其后日本的本草学多受《本草纲目》影响。如贝原益轩以《本草纲目》为蓝本,踏遍全国各地考察草药,于1709年著成《大和本草》,开拓出合乎日本国情的草药学新时代。这可用以说明()A.中医学理论发展受政府影响 B.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与创新C.日本幕府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D.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07-1709年日本。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日本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本草纲目》传到日本后,受上层和学界的重视,在学习研究基础上日本学者进行实地考察,开创了合乎日本国情的草药学,促进了日本传统医学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日本学者对中医学的贡献,排除A项;日本幕府推行的是闭关政策,排除C项;本题材料表述的是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借鉴,并形成自己的草药学,而非强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排除D项。故选B项。5.下图中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了共同的特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水平低 B.区域文明交流C.文明形态一致 D.宗教信仰相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古印度、古希腊和玛雅的宗教人物形象呈现出的共同是特点人兽结合,这是因为印度、古希腊和玛雅的生产力水平低,对动物力量充满敬畏和崇拜,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前,美洲文明相对独立发展,排除B项;古代印度、美洲属于农业文明,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排除C项;古印度、古希腊和玛雅的宗教信仰并不相同,排除D项。故选A项。6.14—15世纪,西欧商品流通量不断增加,相应地要求货币流通量的有效供应,而此时金融手段还没有发展到利用货币来弥补硬币不足的程度;同时,封建贵族阶层为了支付日益高昂和频繁的战争费用,为了满足其奢靡的生活需要购买东方精美昂贵的消费品,他们需要更多的金银。这里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的()A.经济根源 B.阶级基础 C.社会因素 D.客观条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15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封建贵族的需要而引发的“寻金热”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因素,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寻金热”,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的阶级基础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客观条件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排除BD项。故选C项。7.下表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人的北极探险情况。这些探险活动()时间概况1576年马丁·弗罗比舍率领船队接近北纬63°1587年台维斯率船队驶进北极圈,到达北纬731607年亨利·哈得逊航行到北纬80°23′A.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B.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C.导致了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D.推动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根据表格可知,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人的北极探险活动越来越深入北极,这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A项正确;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是新航路开辟,排除B项;主要航线的新航路开辟导致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排除C项;北极动植物较少,不会造成世界动植物大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8.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巴西的烟草、黄金、白兰地酒和兽皮等商品经圣多美、好望角运往亚洲;亚洲的纺织品和香料运抵圣多美后分销非洲、欧洲和美洲。这样葡萄牙人通过扩张活动建立了连接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网络和庞大的商业殖民帝国。这反映出()A.葡萄牙商业水平领先世界 B.商业发展会加强世界联系C.葡萄牙引领早期殖民扩张 D.葡萄牙王国政治上的优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5世纪至16世纪中期(欧洲)。根据材料“葡萄牙人通过扩张活动建立了连接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网络和庞大的商业殖民帝国”可知,葡萄牙商业殖民帝国的建立有利于世界联系的加强,B项正确;题干没有各国国家的商业水平的比较,不能得出葡萄牙商业水平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葡萄牙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的联系和葡萄牙商业帝国建立,同时期西班牙人也积极对外殖民扩张,并不能得出是葡萄牙引领早期殖民扩张,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葡萄牙商业殖民帝国的建立,不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9.下面为意大利弗吉里奥(1349——1420年)《论自由人所应具有的道德》中的摘录。与其蕴含的观念最为接近的是()我们呼唤那些对一个自由人来说值得去学的自由的学问,那些我们能从它获得并践行美德与智慧的学问;教育能使令人高贵的身心天赋得到进步、训练和发展,能让那些只和尊贵相伴的美德加诸性格粗俗的人。对于高贵的自然、道德和名声来说,收获和快乐是存在的意义之一。A.人本质是自由意志 B.愿意为善要优于明白真理C.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49-1420年(意大利)。根据材料可知,作者强调道德对于学问、对于教育,对于收获和快乐的价值与意义,“愿意为善要优于明白真理”同样强调道德的价值,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道德的意义而非“自由意志”,排除A项;“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强调的是人的价值,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是启蒙运动的口号,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在中世纪,人类认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使“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事件是()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殖民扩张 D.启蒙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时空是中世纪。据材料“在中世纪,人类认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代替了以神为中心的神本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在中世纪,人类认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是思想领域,与新航路开辟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在中世纪,人类认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是思想领域,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C项;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最先”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7世纪,日本废除贵族土地私有制和部民制,推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19世纪中期日本推行“富国强兵”“文明开化”“殖产兴业”三大政策。这两次变革都()A.确立了幕府政治体制 B.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C.源于严重的民族危机 D.缘于对外来文明的鉴别取舍【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原因题、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和近代日本。7世纪的大化改新是日本对中国隋唐文明的鉴别取舍,学习中国的先进制度进行改革;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对西方文明的鉴别取舍,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改革,D项正确;7世纪的大化改新没有确立幕府政治体制,幕府政治体制是在12世纪以后逐步形成的,排除A项;7世纪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没有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7世纪的大化改新主要是日本内部社会矛盾激化以及为了学习中国先进制度进行的改革,并非源于严重的民族危机;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是源于严重的民族危机,排除C项。故选D项。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期,“人人心中逐步形成一种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而且是必须的。”另一方面,有一个贤明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英国人民这种心理()A.导致三权分立思想形成 B.决定了革命具有曲折性C.造成革命后政局不稳定 D.利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资产阶级革命后期的英国。据材料“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而且是必须的……另一方面,有一个贤明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可知,当时英国人既希望保留君主又希望限制君主权力,把最高权力交给议会,这有利于当时的英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三权分立”,排除A项;革命的曲折性主要由对立双方的经济实力、阶级力量等决定的,民众心理可能会影响过程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B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局相对稳定,温和渐进的完善了代议制,排除C项。故选D项。13.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工人阶级“一无所获”,导致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1867年和1884年的两次改革及带来的工人阶级选举权的获取和扩大,使工人阶级觉得有可能不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只通过议会式道路即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反映出()A.社会发展缓和阶级矛盾 B.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C.经济发展导致阶级分化 D.社会主义运动寻找到新的道路【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2年后的英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题干描述了英国议会改革过程中工人阶级选举权的逐步扩大,使工人阶级认为可以通过议会道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表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使得工人阶级不再一味依赖革命手段,而是尝试通过合法途径争取权益,A项正确;通过改革方式获得权力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阶级斗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对阶级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人运动和斗争而非社会主义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14.1813年,英国下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绝对禁止进口国外谷物,1815年,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通过了这一议案。《谷物法》的推行()A.打击了土地贵族的势力 B.契合英国社会经济的实况C.表明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D.反映重商主义政策的式微【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英国。根据材料“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绝对禁止进口国外谷物”可知,英国政府禁止外国谷物进入本国市场,以保证本国谷物的价格,这说明当时英国谷物价格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经济也得到发展,因此《谷物法》的推行契合英国社会经济的实况,B项正确;《谷物法》的推行有助于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排除A项;《谷物法》的推行和议会改革无关,排除C项;《谷物法》的推行体现的是重商主义,而不是其式微,排除D项。故选B项。15.1814—1816年和1844—1846年两个时段,英国棉纺织品对欧洲的输出从每年平均11386千磅减少到10153千磅,对美国的输出从2045千磅降到1077千磅,加上对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的出口量,英国对整个旧市场的输出从17040千磅降到13246千磅。这反映出()A.列强激烈争夺资本市场 B.英国的市场主要在亚洲C.自由主义政策不合时宜 D.工业革命在迅速地扩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14年—1846年(世界)。据材料可知,19世纪初英国对欧美其他地区的棉纺织品输出呈现减少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在19世纪初也相继开始,对英国棉纺织品在欧美市场需求形成了冲击,D项正确;19世纪初欧美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所以列强争夺的是商品市场,排除A项;英国在亚洲的市场情况题干没有提及,排除B项;工业革命时期,自由主义政策是主流经济思想,是时宜的、合理的,排除C项。故选D项。16.“变”和“乱”的时代特征凸显了彼时的时代课题,而正是这样的时代课题引起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度思考和精彩回答,最终才形成了《宣言》这样经典的思想篇章。这体现出()A.“变”和“乱”是当时的时代特点 B.主观因素是《宣言》的前提C.《宣言》才是经典思想篇章 D.《宣言》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40年代(欧洲)。题干材料不仅仅说明当时的时代特点,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在当时的时代特点之下产生了《宣言》,D项正确;题干材料不仅仅说明当时的时代特点,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在当时的时代特点之下产生了《宣言》,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主观因素说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努力,这不是《宣言》产生的前提,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宣言》思想的经典性,排除C项。故选D项。17.起初《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的表述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之后恩格斯发表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将相关理论修改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说明()A.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B.恩格斯特别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C.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性D.不同作品中社会主义理论精髓不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8年后的世界。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恩格斯将原来的“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修改为后来的“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表明社会主义理论在革命过程中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A项正确;恩格斯只是修改了关于阶级斗争的看法,并不能得出其对阶级斗争重要性的强调,排除B项;恩格斯只是修改了关于阶级斗争的看法,不能得出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性中的客观存在性,排除C项;恩格斯的修改使得描述更加准确和科学,两部作品中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相同,排除D项。故选A项。18.如图为某一时期欧洲国家在北美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A.大西洋三角贸易蓬勃发展 B.拉美独立运动兴起C.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 D.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在北美拥有了13块殖民地,与法国在争夺殖民地,此时是17、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蓬勃发展,A项正确;拉美独立运动是在19世纪后,排除B项;倾销工业品是在工业革命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故选A项。19.英国殖民者在埃及着重发展棉花生产,1884年到1913年,埃及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了1倍,出口量增加到110%,其中50%—60%出口到英国。曾经以“尼罗河粮仓”著称的埃及需大量进口面粉和粮食。材料能够反映英国()A.与对手在非洲展开了殖民争夺 B.资本对埃及农业结构进行改造C.通过资本输出掠夺殖民地财富 D.推动了埃及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884年到1913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1884年到1913年,由于英国需要廉价原料,埃及对英国的棉花出口量很大;同时也大量进口面粉和粮食,英国改变了埃及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反映了资本对埃及农业的改造,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埃及农业发展的情况,体现不出英国与对手在非洲展开殖民争夺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不仅有英国商品输入,还有埃及的棉花输出,并未强调资本输出的内容,选项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埃及农业发展的相关信息,推动埃及工业化进程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20.1815年,玻利瓦尔在《牙买加来信》中写道:“新世界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语言、相同的宗教习惯。”他还曾指出:“在我的思想上,绝对没有把美洲英语国家和西班牙语国家混同起来……只要我们还没有把美洲各国政府的力量集中起来,我们就将陷入可怕的纠纷之中。”为此,他主张()A.暂时与殖民者达成妥协 B.建立拉美联合共同体C.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 D.与美国建立同盟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815年(拉美)。材料中玻利瓦尔强调了新世界有共同之处,但又指出不能将美洲英语国家和西班牙语国家混同,且认为需要把美洲各国政府力量集中起来,这体现了他主张建立拉美联合共同体,以团结力量共同对抗殖民者和解决内部问题,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暂时与殖民者达成妥协,排除A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美洲国家之间的联合,而非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与美国建立同盟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21.如图是1917年西欧杂志上发表的一幅漫画。画面中一个身穿军装的骷髅,把一勺勺士兵送进炮筒里。这幅漫画()A.意在揭露阵地战的惨况 B.反映出交战双方的厌战情绪C.深刻地思考一战的性质 D.昭示出和平主义的民意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1917年”。据材料“如图是1917年西欧杂志上发表的一幅漫画。画面中一个身穿军装的骷髅,把一勺勺士兵送进炮筒里”并结合所学可知,1914年一战的交战双方在西欧同时展开战略进攻,先后受阻;1915年底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战争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先后爆发了凡尔登、索姆河等战役,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材料反映的就是阵地战的惨况,A项正确;材料强调“画面中一个身穿军装的骷髅,把一勺勺士兵送进炮筒里”,没有涉及交战双方的情绪,而是强调阵地战造成的人员伤亡大,排除B项;一战性质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强调战争的伤亡,没有涉及“和平主义的民意基础”,D项开夸大了漫画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22.某位学者在提到一战时曾指出,“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该学者意在()A.全面分析一战爆发原因 B.反思民族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作用C.劝导各国政府退出一战 D.思考民族与全人类之间辩证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据题干“‘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可知学者反思民族主义对社会的作用,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全面的说法过于绝对,A项错误;材料是阐述民族主义的影响不是各国政府,C项错误;材料阐述的民族主义不是民族,D项错误;故选B项。23.下图为1903年俄国社会报刊所刊登的漫画。该漫画揭示出()(“法国高卢雄鸡一只爪子被绑在俄国熊身上,另一只被绑在英国狮子身上,为难地说道:“如果它们同时朝不同方向移动,那该怎么办?”“没有英俄协约补充的《英法协约》是对俄法联盟的长期威胁。”)A.俄国转移矛盾的紧迫性 B.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C.近代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D.西欧国家间同盟的脆弱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1903年俄国社会报刊所刊登的漫画。”“法国高卢雄鸡一只爪子被绑在俄国熊身上,另一只被绑在英国狮子身上,为难地说道:“如果它们同时朝不同方向移动,那该怎么办?”“没有英俄协约补充的《英法协约》是对俄法联盟的长期威胁。”和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列强在欧洲大陆和全世界从事争霸和瓜分领土的斗争,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俄法两国接近,1893年,两国签订《俄法协约》,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德国,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迫切地寻找同盟者,并同法国接近,但英俄的矛盾未协调使英法协约和俄法协约产生冲突,体现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复杂性,C项正确;英法俄与德国的矛盾日益提出,逐渐走向一起组建三国协约,不是俄国转移矛盾,排除A项;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列强错综复杂的矛盾的根源,但漫画不能直接体现,排除B项;西欧国家间未形成同盟,与材料信息不符合,而且俄国不是西欧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24.列宁说:“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这说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正确的过渡途径 B.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种改良主义的政策C.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一个不断试验的过程 D.新经济政策化解了工农矛盾激化的问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苏俄。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据材料“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并结合所学可知,列宁说的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实行新经济政策,因此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改良主义办法,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而非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排除A项;题干只提及新经济政策一种政策,没有反映“不断试验”,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缓和工农矛盾主要体现在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材料未提及,排除D项。故选B项。25.斯大林“全盘集体化”的实质,就是要按“工业化”的方法和途径来改造和重建农业,那种几万公顷土地的集体农庄,在他的眼中必须是生产谷物的工厂。因此,斯大林所追求的并不是农业本身的长远发展利益,而是眼前刻不容缓的“工业化”需求。这表明()A.斯大林找到了工业化的正确路径 B.在斯大林来看工业化才是硬道理C.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所必须的 D.工业化才是苏联发展正确的选择【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据材料“斯大林所追求的并不是农业本身的长远发展利益,而是……‘工业化’需求”,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斯大林的设想中,农业集体化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商品粮和资金等,C项正确;斯大林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存在弊端,“工业化的正确路径”说法片面,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农业集体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关系,而非仅仅说明工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排除BD项。故选C项。26.有学者将近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概括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其中甲、乙、丙分别是指()地区类型该学者的主要判断理由甲“起落型”“成果丰硕,但无力摆脱‘前门驱虎,后门入狼’的厄运,大起大落”乙“徘徊型”“不能超越原有的社会形态而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长期徘徊不前”丙“螺旋形”“19世纪中叶、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各有杰出‘代表作’,一浪高过一浪”A.亚洲、拉美、非洲 B.非洲、亚洲、拉美C.拉美、非洲、亚洲 D.拉美、亚洲、非洲【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亚非拉。19世纪初,拉美摆脱西、萄殖民统治独立后,美国在对拉美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武装干涉,可谓“前门驱虎,后门入狼”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武装斗争仍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争形式,一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亚洲在各时间都有其杰出典型。C项正确;亚洲不符合“前门驱虎,后门入狼”,排除A项;非洲不符合大起大落,排除B项;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D项。故选C项。27.一战后,被殖民地区一批受过教育的杰出人物拥护这样一种思想,即每个民族都应当有自己独立的国家。但是,这个时期民族主义运动只是在它们能够得到人民广泛支持的国家里才能对殖民者构成严重的挑战。这反映出()A.民族自决的原则得到了确认 B.帝国主义的削弱冲击了殖民体系C.民族解放运动缺乏群众基础 D.一战激发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的世界。根据材料“一战后,被殖民地区一批受过教育的杰出人物拥护这样一种思想,即每个民族都应当有自己独立的国家”和所学可知,一战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唤起了亚非拉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意识,在此基础之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据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反映出一战激发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民族自决原则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原则得到了普遍承认和迅速发展,排除A项;殖民体系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将世界瓜分成各自领地并实行殖民和半殖民统治与控制的国际格局,但是题干并没有述及殖民体系这一国际格局,排除B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参与者具有广泛性,社会各阶层都有参加,排除C项。故选D项。28.如表是1910-1937年英、美、俄(苏联)德等国家的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据此推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国家是()年份项目国家甲乙丙丁1910年原油产量11.30.127.9______钢产量3.313.126.56.51937年原油产量28.50.5172.9______钢产量17.719.851413.2A.俄、德、美、英 B.英、俄、美、德 C.德、俄、英、美 D.英、德、美、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知,1910—1937年,甲国原油产量和钢产量都在增长,且1937年时产量相对较高,结合所学可知,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当时甲国低于丙国,甲国是苏联,德国的工业实力经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有所增长,在1937年稍微强于英国,乙国是德国,丁国是英国,美国当时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了经济危机,工业实力全球第一,丙国是美国,因此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是俄、德、美、英,A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排除BCD项。故选A项。29.下图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右边床上的人正饱受各种疾病的煎熬,床上的牌子上标明了疾病的名称,有“斯大林搔痒症”“希特勒炎症”“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等。而左边床上的人还在安然自得地闭目养神,上面的字句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对此幅漫画解读最准确的是()A.战争初期美国依然坚持传统外交政策B.美国对战争形势具有较为合理的预估C.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各国实力下降D.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改变了世界格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初期(世界)。根据材料“而左边床上的人还在安然自得地闭目养神,上面的字句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对于当时的欧洲局势认识不清,依然坚持“孤立主义”的传统外交政策,A项正确;根据材料“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可知,美国对战争形势没有合理的预估,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各国实力下降发生在二战之后,排除C项;材料主旨“战争初期美国的外交政策”,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改变了世界格局”是二战后的影响,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0.1923年,英国驻德大使阿贝农在日记中写道:“1914年英国对德国作战,为的是要抵抗德国对欧洲的军事统治,经过着干年的时间,英国可能就要因同样的理由同法国作战了。问题在于英国是单独作战呢?还是有一个同盟国同它一道作战。”由此说明英国()A.积极建立英德同盟 B.摆脱扶德抑法政策C.努力争取欧洲和平 D.力图保持欧洲均势【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为的是要抵抗德国对欧洲的军事统治”可知,英国之所以参与欧洲大陆的战争是为了防止欧洲大陆出现占有统治地位的军事强国,英国既防止德国一家独大,同时也会防止法国一家独大。所以英国是要力图保持欧洲均势,D项正确;英国与德国进行了战争,并没有建立英德同盟,排除A项;英国是要保持欧洲大陆的军事,所以要抑制德国的崛起,并没有采取扶德的政策,排除B项;英国是为了保持欧洲均势,而不是为了争取欧洲和平,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生境”“小生境”一词移植于生物学概念,指某种能够提供特定生物圈保护,避免物种遭受自然选择压力的小环境。在技术创新的发展中也存在类似的小生境现象。初生的新技术通常并不成熟而且脆弱,无法直接承受来自主流市场的竞争和选择,小生境则可以为新技术提供庇护,成为培养创新技术早期发展的“孵化室”。1756年,瓦特从伦敦学成精密仪器制作手艺.格拉斯哥大学为他提供了一个修理和制造教学仪器的岗位。在与科学家们频繁的探讨和交流中,瓦特逐渐从一名仪器制作工匠成长为掌握一定科学理论的工程师。1763至1764年间,瓦特完成了修好大学用于课程教学的蒸汽机模型的任务,同时他也发现了这个模型存在的问题。他准备设计一个全新原理的蒸汽机,得到了炼钢厂主罗巴克的支持。1769年,第一台瓦特蒸汽机样机完工,并申请了专利,获得14年的专利保护期。后来,瓦特与富商博尔顿合作,博尔顿拥有最新式的机器和熟练的工人。1774年11月,瓦特的机器能够正常运转,性能大大超出当时已有的市场机器。但此时其专利权只剩下8年时间,而要从新机器的销售中获得利润,还需巨额的投资和长久的时间。有鉴于此,他们通过向政府提交请愿书,设法延长专利权期限。政府在1775年5月颁布法令,将其专利权期限延长到1800年。从18世纪末起,瓦特蒸汽机终于在英国全面取代了水力发动机和钮科门蒸汽机。——摘编自迟洪刚、徐飞《瓦特蒸汽机技术创新的社会视角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小生境’”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论题: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小生境”。论述:政治上,17世纪下半叶,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国内政局稳定。思想文化上,到17世纪中叶,伦敦已成为欧洲科学研究的中心,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成为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瓦特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从一名工匠成长为掌握一定科学理论的工程师,并热衷于对生产技术的改进。经济上,到18世纪,英国手工工场培养了能熟练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技工,这为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运用提供了人才基础。政策上,17世纪英国颁布了《专利法》,标志着英国专利制度的形成,瓦特在改良蒸汽机后,通过申请专利,获得了利润,也激发了人们进行科技发明创新的热情。综上可知,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并迅速得到推广运用,助推工业革命的发展,与稳定的政治环境、浓厚的科研氛围、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国家政策方面的保护密不可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18世纪英国。根据所学可知,17世纪下半叶,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国内政局稳定,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措施。根据材料“1756年,瓦特从伦敦学成精密仪器制作手艺。格拉斯哥大学为他提供了一个修理和制造教学仪器的岗位。在与科学家们频繁的探讨和交流中,瓦特逐渐从一名仪器制作工匠成长为掌握一定科学理论的工程师”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思想文化方面,到17世纪中叶,伦敦已成为欧洲科学研究的中心,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成为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瓦特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从一名工匠成长为掌握一定科学理论的工程师,并热衷于对生产技术的改进。根据材料“瓦特与富商博尔顿合作,博尔顿拥有最新式的机器和熟练的工人”并结合所学可知在经济上,到18世纪,英国手工工场培养了能熟练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技工,这为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运用提供了人才基础。根据材料“政府在1775年5月颁布法令,将其专利权期限延长到180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政策上,17世纪英国颁布了《专利法》,标志着英国专利制度的形成,瓦特在改良蒸汽机后,通过申请专利,获得了利润,也激发了人们进行科技发明创新的热情。最后,综上可知,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并迅速得到推广运用,助推工业革命的发展,与稳定的政治环境、浓厚的科研氛围、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国家政策方面的保护密不可分。本题开放性试题,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两幅《时局图》图1图2《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创作于1898年。它把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漫画中熊代表俄罗斯,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即鶧)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现实。《时局图》,除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用犬(狗)、熊、蛙、太阳、鹰(鶧)分别代表英(英国)、俄(俄罗斯)、法(法国)、日(日本)、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外,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的内容:图中有代表清政府的四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儿;一个不顾民族安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昏聩无能的清政府用文字狱、八股文等手段压迫思想之自由,愚弄、奴化人民。2023年12月,德国政治杂志《西塞罗》发布了一张图片,引爆了美国网上舆论。白头鹰双爪扑在北美和西欧大陆及海洋之上,其中一个爪尖还对准了非洲西部。不过双爪基本笼罩在海洋之上,寓意美国是一个海权大国。大毛熊,一手护住中东,一手摁在北极,双手之间是东欧地区。其中左手有一个利爪摁在苏伊士运河,寓意俄罗斯对能源通道的野心。巨龙,一手伸向非洲,爪子尽量张开,罩住海域。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似乎在暗中握着亚太地区。从整体来看,白头鹰和大毛熊在争夺北半球(发达国家为主),而巨龙则要握住南半球(发展中国家)。提取材料信息,以“世界·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 世界·变迁自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世界格局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世纪末的《时局图》生动地描绘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严峻局势,而21世纪初的《西塞罗》杂志图片则展现了世界力量对比的新局面。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机。《时局图》中以动物形象象征各国,揭露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同时也揭示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幅漫画成为警示钟,提醒国人警醒,寻求变革。进入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战后,美苏两极对峙,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然而,随着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21世纪初,世界格局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德国政治杂志《西塞罗》发布的图片展现了新的力量对比。美国作为海权大国,影响力遍布全球;俄罗斯在中东和北极地区展示其力量;而中国作为崛起的巨龙,影响力逐渐扩展至非洲和亚太地区。这幅图片揭示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上升。从《时局图》到《西塞罗》杂志图片,世界格局经历了从列强瓜分到多极竞争的变迁。这一过程既体现了大国兴衰,也反映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各国相互依存,合作与竞争交织,共同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世界。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一描述了19世纪末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通过《时局图》这一漫画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材料二则展示了21世纪初世界力量对比的新局面,通过德国政治杂志《西塞罗》发布的图片,描绘了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大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分布。其次,结合史实,以“世界·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并进行详细论述。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世界格局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迁不仅体现在国家间的力量对比上,更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19世纪末,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机。《时局图》以其独特的漫画形式,生动地揭示了这一严峻局势。图中,各国以动物形象象征,形象地展示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同时也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是列强争霸、弱肉强食的写照。然而,进入20世纪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战后,美苏两国成为超级大国,世界进入冷战时期。这一时期,虽然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双方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局面。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再次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其他国家也在迅速崛起,世界逐渐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德国政治杂志《西塞罗》发布的图片,就生动地展示了这一新的力量对比。美国作为海权大国,其影响力遍布全球;俄罗斯在中东和北极地区展示其力量;而中国则作为崛起的巨龙,其影响力逐渐扩展至非洲和亚太地区。综上所述,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世界格局经历了从列强瓜分到多极竞争的变迁。这一过程既体现了大国兴衰,也反映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相互依存,合作与竞争交织,共同推动着世界历史的发展。33.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抵达莫斯科进行访问,与斯大林就保加利亚等问题进行了会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英】吉尔伯特《俄国历史地图》双方公布的会谈记录(部分)(英国)艾登(英国外交大臣)先生谈道,英国要求在保加利亚得到的比罗马尼亚更多。斯大林元帅宣称:保加利亚是黑海国家。英国什么都不惧怕吗?他不害怕苏联对土耳其采取什么行动?艾登先生说:英国不惧怕任何事情。斯大林元帅问道:首相是否认为保加利亚得到的惩罚比它应得的要轻。保加利亚应为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站在德国一边受到惩罚。艾登先生提醒斯大林元帅:英国与保加利亚打了三年仗,理应在德国被击败后获得控制保加利亚的一小部分份额。(俄罗斯)丘吉尔表示他准备了一个颇有些不道德和草率的文件,文件中标出了苏联和英国在罗马尼亚,希腊、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划分的势力范围。斯大林说,英国提出在保加利亚要占有25%的份额,这与其他数字不协调,他(斯大林)认为必须进行修改,苏联应占90%,而英国为10%。丘吉尔表示,保加利亚人使英国人流了很多血,在过去的战争中他们攻陷了罗马尼亚后对英国人很不友好。在战争中,保加利亚人对南斯拉夫人和希腊人非常残酷,他(丘吉尔)不能允许此后保加利亚人和盟国同坐在一张桌子上。斯大林说,保加利亚人当然应该受到惩罚。艾登说,在罗马尼亚,英国人是观众,但在保加利亚,他们想比观众人多。——据李玉慧《冷战国际史研究》等(1)英苏两国为何都关注保加利亚的处置问题?(2)你如何看待英苏两国对保加利亚处置?【答案】(1)二战期间,保加利亚加入法西斯集团;保加利亚给英国造成重大损失;苏联已取得控制东南欧地区的军事优势;地缘政治的需要。(2)对保加利亚的处置体现了双方通过谈判方式惩办法西斯国家与解决国际问题,有利于巩固反法西斯成果,并为其他国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会谈记录对保加利亚处置百分比的划分上体现了苏联的优势地位,为战后苏联控制保加利亚乃至整个东南欧创造了有利条件。双方以划分势力范围的方式进行战后秩序安排,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能够结合对保加利亚的处置进行评价,史论结合)(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1944年后的世界。根据材料“保加利亚应为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站在德国一边受到惩罚”,可得出二战期间,保加利亚加入法西斯集团;根据材料“英国与保加利亚打了三年仗,理应在德国被击败后获得控制保加利亚的一小部分份额”,可得出保加利亚给英国造成重大损失;根据材料“斯大林说,英国提出在保加利亚要占有25%的份额,这与其他数字不协调,他(斯大林)认为必须进行修改,苏联应占90%,而英国为10%。”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苏联已取得控制东南欧地区的军事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缘政治的需要。【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题。时空是:1944年后的世界。根据材料“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抵达莫斯科进行访问,与斯大林就保加利亚等问题进行了会谈”,可得出对保加利亚的处置体现了双方通过谈判方式惩办法西斯国家与解决国际问题,有利于巩固反法西斯成果,并为其他国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根据材料“斯大林说,英国提出在保加利亚要占有25%的份额,这与其他数字不协调,他(斯大林)认为必须进行修改,苏联应占90%,而英国为10%”,可得出会谈记录对保加利亚处置百分比的划分上体现了苏联的优势地位,为战后苏联控制保加利亚乃至整个东南欧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材料“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抵达莫斯科进行访问,与斯大林就保加利亚等问题进行了会谈”,可得出双方以划分势力范围的方式进行战后秩序安排,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记述:波吕斯认为正义是对朋友和敌人的善意和公平;修兰特斯主张正义是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和规则;苏格拉底认为正义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外在表现,而是个体灵魂内部的和谐统一。上述关于正义的理解有利于()A.培养合格的士兵 B.实现城邦的和平C.引导人追求个体的发展 D.反思雅典民主制的缺陷【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信息“修兰特斯主张正义是统治者所制定的法律和规则”“苏格拉底认为正义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外在表现,而是个体灵魂内部的和谐统一”可知正义有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B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提及士兵的培养,排除A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正义有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引导人个性发展不足以概括整个材料,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雅典的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B项。2.亚历山大东征西亚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当地的庙宇里举行祭祀,搞一些活动和举办节日来向众神献祭”。亚历山大此举旨在()A.实行宗教宽容和自由 B.加强民族间交流交融C.借助神权以强化权威 D.实现东西方思想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每到一个地方,都在当地的庙宇里举行祭祀,搞一些活动和举办节日来向众神献祭”可知,亚历山大主要是想借助神权以强化权威,C项正确;亚历山大祭拜神庙是为了强化统治,与宗教宽容无关,排除A项;加强民族间交流交融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B项;此举不会实现东西方思想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3.871年,德意志皇帝路易二世写信给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一世,论证拜占庭帝国不是真正的罗马,在信中他列举了以下事实作为证据:东方帝国人说希腊语而非拉丁语;他们在种族上是希腊人而非罗马人。这可用于说明()A.拜占庭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B.希腊文化的影响力深远C.文化交融促进拜占庭文化发展 D.帝国分化加剧文化冲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71年(拜占庭帝国)。根据材料可知,拜占庭帝国的人们“说希腊语而非拉丁语;他们在种族上是希腊人而非罗马人”,体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深远,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深远,材料信息未体现拜占庭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深远,未涉及拜占庭文化发展情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了文化的交融,并不是文化冲突,排除D项。故选B项。4.1607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日本儒学家林罗山于长崎得到此书,将其献给了幕府。其后日本的本草学多受《本草纲目》影响。如贝原益轩以《本草纲目》为蓝本,踏遍全国各地考察草药,于1709年著成《大和本草》,开拓出合乎日本国情的草药学新时代。这可用以说明()A.中医学理论发展受政府影响 B.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与创新C.日本幕府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D.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07-1709年日本。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日本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本草纲目》传到日本后,受上层和学界的重视,在学习研究基础上日本学者进行实地考察,开创了合乎日本国情的草药学,促进了日本传统医学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日本学者对中医学的贡献,排除A项;日本幕府推行的是闭关政策,排除C项;本题材料表述的是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借鉴,并形成自己的草药学,而非强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排除D项。故选B项。5.下图中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了共同的特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水平低 B.区域文明交流C.文明形态一致 D.宗教信仰相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古印度、古希腊和玛雅的宗教人物形象呈现出的共同是特点人兽结合,这是因为印度、古希腊和玛雅的生产力水平低,对动物力量充满敬畏和崇拜,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前,美洲文明相对独立发展,排除B项;古代印度、美洲属于农业文明,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排除C项;古印度、古希腊和玛雅的宗教信仰并不相同,排除D项。故选A项。6.14—15世纪,西欧商品流通量不断增加,相应地要求货币流通量的有效供应,而此时金融手段还没有发展到利用货币来弥补硬币不足的程度;同时,封建贵族阶层为了支付日益高昂和频繁的战争费用,为了满足其奢靡的生活需要购买东方精美昂贵的消费品,他们需要更多的金银。这里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的()A.经济根源 B.阶级基础 C.社会因素 D.客观条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15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封建贵族的需要而引发的“寻金热”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因素,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寻金热”,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的阶级基础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客观条件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排除BD项。故选C项。7.下表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人的北极探险情况。这些探险活动()时间概况1576年马丁·弗罗比舍率领船队接近北纬63°1587年台维斯率船队驶进北极圈,到达北纬731607年亨利·哈得逊航行到北纬80°23′A.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B.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C.导致了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D.推动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根据表格可知,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人的北极探险活动越来越深入北极,这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A项正确;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是新航路开辟,排除B项;主要航线的新航路开辟导致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排除C项;北极动植物较少,不会造成世界动植物大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8.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巴西的烟草、黄金、白兰地酒和兽皮等商品经圣多美、好望角运往亚洲;亚洲的纺织品和香料运抵圣多美后分销非洲、欧洲和美洲。这样葡萄牙人通过扩张活动建立了连接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网络和庞大的商业殖民帝国。这反映出()A.葡萄牙商业水平领先世界 B.商业发展会加强世界联系C.葡萄牙引领早期殖民扩张 D.葡萄牙王国政治上的优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5世纪至16世纪中期(欧洲)。根据材料“葡萄牙人通过扩张活动建立了连接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的海上贸易网络和庞大的商业殖民帝国”可知,葡萄牙商业殖民帝国的建立有利于世界联系的加强,B项正确;题干没有各国国家的商业水平的比较,不能得出葡萄牙商业水平领先世界,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葡萄牙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的联系和葡萄牙商业帝国建立,同时期西班牙人也积极对外殖民扩张,并不能得出是葡萄牙引领早期殖民扩张,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葡萄牙商业殖民帝国的建立,不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9.下面为意大利弗吉里奥(1349——1420年)《论自由人所应具有的道德》中的摘录。与其蕴含的观念最为接近的是()我们呼唤那些对一个自由人来说值得去学的自由的学问,那些我们能从它获得并践行美德与智慧的学问;教育能使令人高贵的身心天赋得到进步、训练和发展,能让那些只和尊贵相伴的美德加诸性格粗俗的人。对于高贵的自然、道德和名声来说,收获和快乐是存在的意义之一。A.人本质是自由意志 B.愿意为善要优于明白真理C.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49-1420年(意大利)。根据材料可知,作者强调道德对于学问、对于教育,对于收获和快乐的价值与意义,“愿意为善要优于明白真理”同样强调道德的价值,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道德的意义而非“自由意志”,排除A项;“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强调的是人的价值,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是启蒙运动的口号,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0.“在中世纪,人类认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使“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事件是()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殖民扩张 D.启蒙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时空是中世纪。据材料“在中世纪,人类认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代替了以神为中心的神本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在中世纪,人类认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是思想领域,与新航路开辟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在中世纪,人类认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是思想领域,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C项;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最先”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7世纪,日本废除贵族土地私有制和部民制,推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19世纪中期日本推行“富国强兵”“文明开化”“殖产兴业”三大政策。这两次变革都()A.确立了幕府政治体制 B.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C.源于严重的民族危机 D.缘于对外来文明的鉴别取舍【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原因题、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和近代日本。7世纪的大化改新是日本对中国隋唐文明的鉴别取舍,学习中国的先进制度进行改革;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对西方文明的鉴别取舍,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改革,D项正确;7世纪的大化改新没有确立幕府政治体制,幕府政治体制是在12世纪以后逐步形成的,排除A项;7世纪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没有促进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7世纪的大化改新主要是日本内部社会矛盾激化以及为了学习中国先进制度进行的改革,并非源于严重的民族危机;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是源于严重的民族危机,排除C项。故选D项。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期,“人人心中逐步形成一种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而且是必须的。”另一方面,有一个贤明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英国人民这种心理()A.导致三权分立思想形成 B.决定了革命具有曲折性C.造成革命后政局不稳定 D.利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资产阶级革命后期的英国。据材料“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而且是必须的……另一方面,有一个贤明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可知,当时英国人既希望保留君主又希望限制君主权力,把最高权力交给议会,这有利于当时的英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三权分立”,排除A项;革命的曲折性主要由对立双方的经济实力、阶级力量等决定的,民众心理可能会影响过程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B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局相对稳定,温和渐进的完善了代议制,排除C项。故选D项。13.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工人阶级“一无所获”,导致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1867年和1884年的两次改革及带来的工人阶级选举权的获取和扩大,使工人阶级觉得有可能不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只通过议会式道路即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反映出()A.社会发展缓和阶级矛盾 B.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C.经济发展导致阶级分化 D.社会主义运动寻找到新的道路【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32年后的英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题干描述了英国议会改革过程中工人阶级选举权的逐步扩大,使工人阶级认为可以通过议会道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表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使得工人阶级不再一味依赖革命手段,而是尝试通过合法途径争取权益,A项正确;通过改革方式获得权力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阶级斗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对阶级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人运动和斗争而非社会主义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14.1813年,英国下院的一个委员会提出了关于限制进口谷物的提议,该议案规定: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绝对禁止进口国外谷物,1815年,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通过了这一议案。《谷物法》的推行()A.打击了土地贵族的势力 B.契合英国社会经济的实况C.表明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D.反映重商主义政策的式微【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英国。根据材料“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绝对禁止进口国外谷物”可知,英国政府禁止外国谷物进入本国市场,以保证本国谷物的价格,这说明当时英国谷物价格较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经济也得到发展,因此《谷物法》的推行契合英国社会经济的实况,B项正确;《谷物法》的推行有助于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排除A项;《谷物法》的推行和议会改革无关,排除C项;《谷物法》的推行体现的是重商主义,而不是其式微,排除D项。故选B项。15.1814—1816年和1844—1846年两个时段,英国棉纺织品对欧洲的输出从每年平均11386千磅减少到10153千磅,对美国的输出从2045千磅降到1077千磅,加上对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的出口量,英国对整个旧市场的输出从17040千磅降到13246千磅。这反映出()A.列强激烈争夺资本市场 B.英国的市场主要在亚洲C.自由主义政策不合时宜 D.工业革命在迅速地扩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14年—1846年(世界)。据材料可知,19世纪初英国对欧美其他地区的棉纺织品输出呈现减少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在19世纪初也相继开始,对英国棉纺织品在欧美市场需求形成了冲击,D项正确;19世纪初欧美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所以列强争夺的是商品市场,排除A项;英国在亚洲的市场情况题干没有提及,排除B项;工业革命时期,自由主义政策是主流经济思想,是时宜的、合理的,排除C项。故选D项。16.“变”和“乱”的时代特征凸显了彼时的时代课题,而正是这样的时代课题引起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度思考和精彩回答,最终才形成了《宣言》这样经典的思想篇章。这体现出()A.“变”和“乱”是当时的时代特点 B.主观因素是《宣言》的前提C.《宣言》才是经典思想篇章 D.《宣言》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40年代(欧洲)。题干材料不仅仅说明当时的时代特点,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在当时的时代特点之下产生了《宣言》,D项正确;题干材料不仅仅说明当时的时代特点,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在当时的时代特点之下产生了《宣言》,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主观因素说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努力,这不是《宣言》产生的前提,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宣言》思想的经典性,排除C项。故选D项。17.起初《宣言》中关于阶级斗争的表述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但之后恩格斯发表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将相关理论修改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说明()A.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B.恩格斯特别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C.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性D.不同作品中社会主义理论精髓不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8年后的世界。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恩格斯将原来的“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修改为后来的“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表明社会主义理论在革命过程中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A项正确;恩格斯只是修改了关于阶级斗争的看法,并不能得出其对阶级斗争重要性的强调,排除B项;恩格斯只是修改了关于阶级斗争的看法,不能得出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性中的客观存在性,排除C项;恩格斯的修改使得描述更加准确和科学,两部作品中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相同,排除D项。故选A项。18.如图为某一时期欧洲国家在北美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A.大西洋三角贸易蓬勃发展 B.拉美独立运动兴起C.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 D.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在北美拥有了13块殖民地,与法国在争夺殖民地,此时是17、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蓬勃发展,A项正确;拉美独立运动是在19世纪后,排除B项;倾销工业品是在工业革命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D项。故选A项。19.英国殖民者在埃及着重发展棉花生产,1884年到1913年,埃及棉花种植面积扩大了1倍,出口量增加到110%,其中50%—60%出口到英国。曾经以“尼罗河粮仓”著称的埃及需大量进口面粉和粮食。材料能够反映英国()A.与对手在非洲展开了殖民争夺 B.资本对埃及农业结构进行改造C.通过资本输出掠夺殖民地财富 D.推动了埃及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884年到1913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1884年到1913年,由于英国需要廉价原料,埃及对英国的棉花出口量很大;同时也大量进口面粉和粮食,英国改变了埃及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反映了资本对埃及农业的改造,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埃及农业发展的情况,体现不出英国与对手在非洲展开殖民争夺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不仅有英国商品输入,还有埃及的棉花输出,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