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72页共75页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前言XXX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9月29日经成都市新津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成立,营业执照注册号:510132000005907,注册地址:四川新津工业园区B区,法定代表人:XXX,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94500.00万元,经营范围:多晶硅、单晶硅、单硅切片、多晶锭、多晶切片的生产、销售。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40号令)第8条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危险化学品单位可以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安全评估,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估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因此,XXX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对其液氯贮存库、氯硅烷贮存区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由XXX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组成的安全评估小组于202X年11月6日对本公司重大危险源进行了现场勘察和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编写完成了《XXX有限责任公司重大危险源安排评估报告》,本报告可作为XXX有限责任公司重大危险源申报的依据之一。目录前言 1第一章编制说明 41.1评估目的 41.2评估依据 41.2.1法律法规 41.2.2技术标准 41.2.3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 51.3评估范围 51.4评估程序 6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72.1企业概况 72.1.1企业简介 72.1.2地理位置 72.1.3自然环境条件 72.1.4周边环境 102.1.5安全管理 102.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122.2.1重大危险源区简介 122.2.2重大危险源区的周边环境 142.2.3重大危险源区的平面布置 142.2.4重大危险源区周边500m范围内人员情况 152.2.5重大危险源区的生产工艺简介 162.2.6重大危险源区主要生产装置及设备 172.2.7重大危险源区的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192.3重大危险源的确认及分级 222.3.1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GB18218-2009)进行辨识 222.3.2重大危险源的分级 22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53.1物料有害因素辨识 253.2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303.3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的危险有害因素 313.4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影响 323.5危险有害因素小结 32第四章评估单元划分及评估方法选择 334.1评估单元划分结果 334.2评估方法 334.2.1选用的评估方法 334.2.2评估方法简介 33第五章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现状评估 355.1安全检查表分析 355.1.1外部安全条件单元 355.1.2内部总平面布置单元 385.1.3主要工艺装置单元 425.1.4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 485.1.5安全管理单元 595.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625.2.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625.2.2事故的危害程度 64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 706.1针对不符合项的安全对策措施 706.2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706.2.1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706.2.2安全技术和监测控制对策措施 726.2.3重大危险源区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对策措施 726.2.4事故应急措施对策措施 73第七章评估结论 74附件清单 75第一章编制说明1.1评估目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估结论,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督促整改,依法整治和监管提供依据,以实现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目的。1.2评估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40号)(5)《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1.2.2技术标准(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5-2010)(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设备设置规范》(AQ3036-2010)(4)《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5)《石油化工企业实际防火规范》(GB50160-2008)(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8)《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9)《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1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1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2.3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土地使用证(3)安全生产许可证(4)消防验收意见书(5)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6)工伤保险凭据(7)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8)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上岗证(9)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10)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文本(11)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记录(12)与评估相关的其他资料1.3评估范围本次评估范围为XXX有限责任公司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氯贮存库、氯硅烷贮存区和生产区的合成气干法分离工序、氯硅烷分离提纯工序、还原尾气干法分离工序、氢化尾气干法分离工序。厂区内其他生产装置、经营活动不在本次评估范围内。1.4评估程序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重大危险源分级安全条件评估提出安全对策和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估报告图1-1安全评估程序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2.1企业概况2.1.1企业简介XXX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企业法人代表XXX,注册资金94500万元人民币。注册地点成都市新津县四川新津工业园区B区,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主要生产销售多晶硅、单晶硅、单晶硅切片、多晶锭、多晶切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生产销售多晶硅副产物综合利用产品,并承担工程服务和咨询业务,货物进出口及技术进出口业务。3000吨/年多晶硅生产线项目在2009年8月23日投料试车成功。企业为职工购买了工伤保险。2.1.2地理位置XXX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成都市新津县邓双镇的四川新津工业园区B区,地处成雅高速公路与成乐大件公路的交汇处,距成都市区28公里。地形较平坦,总占面积58.62hm2(879.25亩)。2.1.3自然环境条件1、地质条件公司所在地区域海拔高度在为444-446m,整个地势起伏不大。地貌单元属岷江流域级阶地,地貌单一,无不良地质现象,地形平整。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新津县属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中的第三组。2、水文条件岷江为公司取水水源和排水受纳河。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砂卵石层中的空隙潜水。新津县工业园区B区位于岷江以西,岷江年平均流量336m3/s,枯水期为12月至翌年4月,枯水期平均流量145m3/s,最枯季节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5月流量最低47.7m3/s。平均水深1.51m,平均比降1.44‰,平均流速0.96m3/s。新津工业园区B区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局部重点化工企业区域的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公司附近的岷江50年一遇洪水水位447.320-448.916m,岷江该江段防洪堤坝高度为448.320-449.916m。3、气象条件公司厂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具有雨量较充沛、冬短夏长、未见冰雪、秋季台风较多的特点。该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秋长夏短,全年霜雪少、风速小、阴天多、日照少、气压低、湿度大。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夏季降雨集中;秋季气温下降快,阴雨绵绵;冬季霜冻较少。根据山腰盐场气象站1955~1988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其主要数据如下:气温年平均气温:16.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5.7℃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5.6℃极端最高气温:35.7℃极端最低气温:-5.2℃多年平均有霜日数:13.8天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985.1mm月最大降雨量:268.1mm日最大降雨量:379.0mm一小时最大降水量:110.5mm一次最大连续降水量:45.2mm(持续时间48小时)风年平均风速:1.2m/s瞬间最大风速:20m/s主导风向:静风频率为47%常年主导风向为N,频率为11%云、雾、日照、蒸发量年平均晴天日数:162天年平均阴天日数:67天年平均雾日:63天多年平均总日照时数:1150.2小时月平均蒸发量:76.77mm月最大蒸发量:147.8mm月最小蒸发量:23.8mm气压年平均气压:960.9毫巴极端最高气压:987.9kPa极端最低气压:938.0kPa最冷月(一月)平均气压:969.0kPa最热月(七月)平均气压:951.0kPa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1.9%相对湿度月平均最大值:87%最热月14时相对湿度:76%左右雷电天数一年中最多雷暴日数:56天2.1.4周边环境公司位于成都市新津县邓双镇的四川新津工业园区B区,西临大件路,东侧隔小李湃渠为岷江河堤,南至新津县与彭山县交界处,处于成乐大件路与岷江之间。厂址北面与晨龙纸业、长生能源和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处理厂相邻。2.1.5安全管理1、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公司设置安全环保部,周世亮为安全环保部经理,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共7人。公司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成员为7人。公司设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管生产和安全的副总经理张继忠为主任,安全环保部经理周世亮为副主任,成员24人。各工序、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负责本工序、班组的安全工作和各装置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2、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公司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了各部门各级人员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3、安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储存液氯、氯硅烷,公司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厂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环境检查及隐患整改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评价及管理制度》、《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四氯化硅处理安全环保管理规定》、《相关方EHS管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则》、《消防管理制度》、《仓库、罐区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规定》、《领导干部带班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设备大修(项修)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标准化运行自评管理制度》、《液氯汽化工序管理制度》、《液氯钢瓶保管制度》、《液氯储存场所安全保卫制度》等42项安全管理制度。4、企业主要负责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参加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办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安全培训班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参加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举办的培训班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表2-1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培训情况表序号姓名资格类型资格证书编号有效期发证机关1管理人员2010.5.10-2013.5.9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管理人员2010.5.10-2013.5.9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3管理人员2011.8.22-2014.8.21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4管理人员2010.5.10-2013.5.9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5管理人员2010.5.10-2013.5.9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6管理人员2010.5.10-2013.5.9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7管理人员2010.5.10-2013.5.9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8管理人员2011.8.22-2014.8.21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9管理人员2011.8.22-2014.8.21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0管理人员2011.8.22-2014.8.21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1管理人员2011.8.22-2014.8.21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表2-2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表序号姓名证书编号使用期限发证机关1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3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4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5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6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7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8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9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0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1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2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3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4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5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6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7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8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9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2009至202X年成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2.2.1重大危险源区简介公司的液氯贮存库、氯硅烷贮存区的储存量超过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生产区的合成气干法分离工序、氯硅烷分离提纯工序、还原尾气干法分离工序、氢化尾气干法分离工序构成重大危险源。由于公司装置集中布置,且各装置相互之间距离小于500m,故公司装置区构成一个重大危险源(包括生产装置区、储罐区)。液氯贮存库厂房为框架钢结构彩钢屋顶的建筑物,便于泄漏的有毒气体的及时排放。钢瓶存放区的东、西面分别设置了4个出口,采用了拉临时隔离带的形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液氯汽化工序厂,房内。厂房的西面靠北部的门口设置了值班室,工序的操作人员24小时值班。在厂房内设置了事故处理间。在厂房内南头安装了4个视频监控探头,对液氯汽化区范围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厂房内安装了6个漏氯检测报警装置。同时安装了广播喇叭,便于在液氯泄漏时及时通知现场有关人员。厂房内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在厂房内放置了氯气捕消器,用于及时处理泄漏的氯气。在靠近厂房的废氯气处理塔上设置了风向标,便于在万一发生氯气泄漏时,提醒操作人员紧急撤离的方向。氯硅烷贮存区设置三氯氢硅贮罐共32个(单个贮罐容积为106m3),四氯化硅贮罐共10个(单个贮罐容积为106m3),事故排放贮罐2个(容积为106m3),所有贮罐均通过管道以并联的方式连接,每个贮罐的正常贮量约为90m3(质量约121.5t)。三氯氢硅最大贮量可达为1696m3(质量约2290t),正常贮量为1440m3(质量约1944t)。储罐均为固定式卧式地上罐,共分为6组罐区,设置的防火堤高约1m,每组罐区可储存泄漏液体800m3。储罐四周均设置了消防水炮、消防栓、灭火器、安全警示标志。储罐区设置了视频监控探头,对储罐区范围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储罐区安装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同时安装了广播喇叭,便于在氯硅烷泄漏时及时通知现场有关人员。生产区设置了消防水炮、消防栓、灭火器、安全警示标志及风向标。在主要部位设置了视频监控探头,对其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安装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同时安装了广播喇叭,便于在易燃易爆物料泄漏时及时通知现场有关人员。在固定场所配备了应急救援准备。2.2.2重大危险源区的周边环境公司位于成都市新津县邓双镇的四川新津工业园区B区,西临大件路,东侧隔小李湃渠为岷江河堤,南至新津县与彭山县交界处,处于成乐大件路与岷江之间。厂址北面与晨龙纸业、长生能源和工业集中发展区污水处理厂相邻。2.2.3重大危险源区的平面布置公司的液氯贮存库、氯硅烷贮存区的储存量超过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生产区的合成气干法分离工序、氯硅烷分离提纯工序、还原尾气干法分离工序、氢化尾气干法分离工序构成重大危险源。由于公司装置集中布置,且各装置相互之间距离小于500m,故公司装置区构成一个重大危险源(包括生产装置区、储罐区)。图2-1重大危险源区的平面布置2.2.4重大危险源区周边500m范围内人员情况表2-3重大危险源区周边500m范围内人员情况序号场所名称位置关系人员数量1岷江厂区东侧,距最近装置距离约160m,以董家坝河堤计1人2园区公路厂区东侧,距最近装置距离约107m3人3轻轨项目部办公室及材料堆场厂区南侧,距最近装置距离约55m15人4成乐大件路厂区西侧215m20人/h5办公区厂区西侧200m40人6晨龙纸业北侧220m30人7园区公路北侧,距最近装置距离约52m10人/h8长生能源北侧,距最近装置距离约120m0人2.2.5重大危险源区的生产工艺简介1、合成气干法分离工序从三氯氢硅合成工序来的合成气经此工序被分离成氯硅烷液体、氢气和氯化氢气体,分别循环回装置使用。2、氯硅烷分离提纯工序在三氯氢硅合成工序生成,经合成气干法分离工序分离出来的氯硅烷液体送入氯硅烷贮存工序的原料氯硅烷贮槽;在三氯氢硅还原工序生成,经还原尾气干法分离工序分离出来的氯硅烷液体送入氯硅烷贮存工序的还原氯硅烷贮槽;在四氯化硅氢化工序生成,经氢化气干法分离工序分离出来的氯硅烷液体送入氯硅烷贮存工序的氢化氯硅烷贮槽。原料氯硅烷液体、还原氯硅烷液体和氢化氯硅烷液体分别用泵抽出,送入氯硅烷分离提纯工序的不同精馏塔中。3、还原尾气干法分离工序从三氯氢硅氢还原工序来的还原尾气经此工序被分离成氯硅烷液体、氢气和氯化氢气体,分别循环回装置使用。4、氢化尾气干法分离工序从四氯化硅氢化工序来的氢化尾气经此工序被分离成氯硅烷液体、氢气和氯化氢气体,分别循环回装置使用。2.2.6重大危险源区主要生产装置及设备表2-4生产装置及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工作介质所在位置监检编号使用证编号1精制四氯化硅贮槽C(Ⅱ)2008-227-3精制四氯化硅精馏1线CRZ201000343容2LC川AP09532粗四氯化硅贮槽Φ1200×3000V=106m3粗四氯化硅精馏1线CRZ201000355容2LC川AP09503粗四氯化硅贮槽Φ1200×3000V=106m3粗四氯化硅精馏1线CRZ201000356容2LC川AP09514精制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二级三氯氢硅精馏1线CRZ201000352容2LC川AP09585精制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二级三氯氢硅精馏1线CRZ201000351容2LC川AP09596精制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二级三氯氢硅精馏1线CRZ201000354容2LC川AP09627精制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二级三氯氢硅精馏1线CRZ201000353容2LC川AP09638精制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二级三氯氢硅精馏1线CRZ201000350容2LC川AP09609精制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二级三氯氢硅精馏1线CRZ201000349容2LC川AP096110合成氯硅烷贮槽Φ3000×14000V=106m3三氯氢硅四氯化硅精馏1线CRZ201000348容2LC川AP095611合成氯硅烷贮槽Φ3000×14000V=106m3三氯氢硅四氯化硅精馏1线CRZ201000347容2LC川AP095712粗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三氯氢硅精馏1线CRZ201000435容2LC川AP096413粗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三氯氢硅精馏1线CRZ201000434容2LC川AP096514粗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三氯氢硅精馏1线CRZ201000433容2LC川AP096615精制四氯化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四氯化硅精馏2线CRZ201000568容2LC川AP126516精制四氯化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四氯化硅精馏2线CRZ201000567容2LC川AP126417精制四氯化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四氯化硅精馏2线CRZ201000566容2LC川AP126618粗四氯化硅贮槽Φ1200×3000V=106m3粗四氯化硅精馏2线CRZ201000612容2LC川AP124919粗四氯化硅贮槽Φ1200×3000V=106m3粗四氯化硅精馏2线CRZ201000613容2LC川AP125020精制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二级三氯氢硅精馏2线CRZ201000601容2LC川AP132521精制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二级三氯氢硅精馏2线CRZ201000602容2LC川AP132422精制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二级三氯氢硅精馏2线CRZ201000605容2LC川AP132123精制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二级三氯氢硅精馏2线CRZ201000606容2LC川AP132024精制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二级三氯氢硅精馏2线CRZ201000603容2LC川AP132325精制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精制二级三氯氢硅精馏2线CRZ201000604容2LC川AP132226合成氯硅烷贮槽Φ3000×14000V=106m3三氯氢硅四氯化硅精馏2线CRZ201000565容2LC川AP126327合成氯硅烷贮槽Φ3000×14000V=106m3三氯氢硅四氯化硅精馏2线CRZ201000564容2LC川AP126228粗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三氯氢硅精馏2线CRZ201000570容2LC川AP131629粗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三氯氢硅精馏2线CRZ201000572容2LC川AP131830粗三氯氢硅贮槽Φ3000×14000V=106m3三氯氢硅精馏2线CRZ201000571容2LC川AP131731吸附器内径800mm筒体厚8mm封头厚8mm高/长4340mm容积1.46m3氯气液氯汽化CRZ201001106容3LS川AP099132吸附器内径800mm筒体厚8mm封头厚8mm高/长4340mm容积1.46m3氯气液氯汽化CRZ201001105容3LS川AP099033吸附器内径800mm筒体厚8mm封头厚8mm高/长4340mm容积1.46m3氯气液氯汽化CRZ201001104容3LS川AP098934吸附器内径800mm筒体厚8mm封头厚8mm高/长4340mm容积1.46m3氯气液氯汽化CRZ201001103容3LS川AP098835汽化氯缓冲罐内径1200mm筒体厚12mm封头厚14mm高/长2885mm容积2.1m3氯气液氯汽化CRZ201000627容3MC川AP090736氯气缓冲罐内径1600mm筒体厚8mm封头厚8mm高/长3723mm容积6m3氯气液氯汽化CRZ201001107容3LC川AP099237氯气冷却器内径203mm筒体厚8mm封头厚8mm高/长3558mm容积5.7m3氯气冷却水液氯汽化CRZ201001108容3LE川AP09932.2.7重大危险源区的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1、给排水公司的生产用水水源取自流经园区的岷江,经处理后储存在清水池,再经生产、高压消防泵房加压送至全厂用户。全厂的生活污水经管道收集后,排至界区外的生活污水管道,送入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生产污水主要来自生产装置车间的尾气淋洗水、酸腐蚀废水及冲洗地坪污水等,用石灰中和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送入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公司的清净下水主要是来自循环水系统的排放水和脱盐水站及净水站的排放水,正常排放量为416m3/h,清净下水经管网收集后排放。雨水系统主要接纳公司界区内的雨水。地面雨水的收集采用雨水口、雨水支管和雨水干管,汇集后以重力流的方式排至厂外。2、供电公司自建220KV总变电站一座,电源来自尖山500KV区域电站220KV双回出线(每回出线的供电互不干扰)。220KV采用SF6封闭式组合器GIS,为单层布置,220KV架空进线,经断路器架空出线至主变亚器220KV侧。此外设置了两台低压1500KW应急发电机。3、消防(1)消防用水公司消防按同一时间厂区内火灾处数为1处考虑。消防水储量容积为2200m3。低压消防水量40L/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系统与生产给水系统共用管网,供水压力大于0.35Mpa。公司生产装置区采用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高压消防冷却水量为150L/s,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消防水压力为1.0Mpa,稳压至0.8Mpa。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由由1台电动消防泵供水,1台柴油消防泵备用。平时由两台消防稳压泵及稳压罐将系统压力保持在0.8Mpa。(2)消防废水收集为避免消防事故水对环境造成污染,消防后的水经全厂雨水系统送入消防水收集池储存。消防废水收集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式,收集池的有效容积为2500m3。(3)消防站依托公司消防站依托新津工业园区邓双特勤消防站。该消防站距公司约300m,已于2008年11月底投入使用。该消防站配备人员40人,配备消防车6辆,其中包括:水罐泡沫消防车3辆、登高平台消防车1辆、抢险救援消防车1辆、化学事故抢险救援车1辆。该消防站还配备灭火器材装备、抢险救援器材、消防队员基本防护装备、消防队员特种防护装备等。外援消防站有相距9km的新津县消防大队和相距22km的彭山县消防大队。新津县消防大队现有人员29人,有消防车两辆,其中包括:水罐消防车1辆、泡沫消防车1辆。大队还配备有消防装备及行政车辆3辆。(4)灭火器公司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有关规定,在重大危险源区配置了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能满足扑灭初期火灾的需要。(5)消防验收公司经新津公安消防大队验收合格,验收报告见附件。4、防雷防静电公司生产装置属第二类防雷建、构筑物。为防止直接雷击,在需要防雷击的建、构筑物、设备等顶上装设避雷带作为接闪器保护;为了防雷电感应,建筑物内的主要金属物,如设备、管道、构架等,已与接地装置相连。工艺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静电的有关设备和管道均作防静电接地。全厂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和安全接地均相连,构成统一的接地网。利用工艺结构主筋和基础钢筋作为主要接地极。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已经新津防雷中心检测合格。生产装置中所使用的物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凡具有易燃易爆性质者,对其所使用的设备、管道、贮罐等均按规定进行防静电处理。5、预警监控设施重大危险源区均设置了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和广播喇叭及视频监控探头。液氯贮存库设置了漏氯检测报警装置。2.3重大危险源的确认及分级2.3.1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GB18218-2009)进行辨识表2-5危险物质临界量及实际储存量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实际储量(t)备注1氯气5502三氯氢硅2002263经过重大危险源辨识可知,公司氯气和三氯氢硅的储存量已经超过了其临界量,因此构成重大危险源,涉及公司液氯贮存库、氯硅烷贮存区和生产区的合成气干法分离工序、氯硅烷分离提纯工序、还原尾气干法分离工序、氢化尾气干法分离工序等。2.3.2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对公司生产区内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1、校正系数β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2-6和表2-7:表2-6校正系数β取值表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表2-7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注:未在表2-7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2、校正系数α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见表2-8:表2-8校正系数α取值表3、R值的计算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β1,β2…,β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α—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表2-9氯气、氯硅烷的R值计算表序号物质名称存量q临界量Qq/Q值校正系数β值校正系数α值R值1氯气50T5T10422×4×10=802氯硅烷2263T200T11.3124、重大危险源定级根据计算出来的R值,按表2-10确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表2-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和R值的对应关系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一级R≥100二级100>R≥50三级50>R≥10四级R<10由以上计算可得R=80+22.6=102.6,范围属于R≥100,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相关规定,XXX有限责任公司液氯储存荐、氯硅烷储存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为一级。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3.1物料有害因素辨识公司储存的氯气和三氯氢硅构成了重大危险源,其危险特性见下表。表3-1三氯氢硅的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氢硅、三氯硅烷、硅仿、硅氯仿化学品英文名称:trichlorosilane分子式:SiHCl3分子量:135.4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三氯氢硅10025-78-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4.3类遇湿易燃物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健康危害: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高浓度下,引起角膜混浊、呼吸道炎症,甚至肺水肿。并可伴有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溅在皮肤上,可引起坏死,溃疡长期不愈。慢性影响:动物慢性中毒见慢性卡他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早期肺硬化。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空气的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强烈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氯化物气体。与氧化剂发生反应,有燃烧危险。极易挥发,在空气中发烟,遇水或水蒸气能产生热和有毒的腐蚀性烟雾。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二氧化硅。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干砂。切忌使用水、泡沫、二氧化碳、酸碱灭火剂。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蒸气能扩散到远处,遇点火源着火,并引起回燃。储存容器及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或污染控制部门。若物质不泄漏,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在专家指导下清除。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烟雾。防止烟雾和蒸气释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1前苏联MAC(mg/m3):1美国TLVTNACGIH:未制定标准美国TLVWNACGIH:未制定标准检测方法:钼酸铵-丁基罗丹明B比色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状液体,极易挥发。熔点(℃):-134沸点(℃):31.8相对密度(水=1):1.35相对密度(空气=1):4.7饱和蒸汽压(kPa):53.33(14.5℃),13.3(-16.4℃)溶解性:溶于苯、醚等多数有机溶剂。燃烧热(kJ/mol):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闪点(℃):-14(开杯)自燃温度(℃):104爆炸下限%(V/V):1.2爆炸上限%(V/V):90.5主要用途:单晶硅原料、外延成长、硅液、硅油、化学气相淀积、硅酮化合物制造、电子气。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酸类、强碱、强氧化剂、水、醇类、胺类。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燃烧产物:氧化硅、氯化氢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1030mg/kg(大鼠经口)LC50:15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刺激性:家兔经眼:5mg/m3,引起刺激。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最高容许浓度:车间卫生标准1mg/m3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可见卡他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时期肺硬化表现。刺激性:对眼及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无资料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43049UN编号:1295包装类别:Ⅱ类包装包装标志:腐蚀品包装方法: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或钙塑瓦楞纸箱。包装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碱类、氰化物、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安全生产许可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危险化学品名录。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参考文献:张海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表3-2氯气的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氯气 化学品英文名称:chlorine分子式:Cl2分子量:70.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含量CASNo.氯≥99.5%7782-50-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呼吸道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助燃,高毒,具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无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醇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易(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应严格执行剧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1前苏联MAC(mg/m3):1美国TLVTNACGIH0.5ppm,1.5mg/m3美国TLVWNACGIH1ppm,2.9mg/m3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监测方法:甲基橙比色法;甲基橙分光光度法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101沸点(℃):-34.5相对密度(水=1):1.47相对密度(空气=1):2.48饱和蒸汽压(kPa):506.62(10.3℃)溶解性:易溶于水、碱液。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温度(℃):144临界压力(MPa):7.71主要用途:用于漂白,制造氯化合物、盐酸、聚氯乙烯等。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烷烃、炔烃、卤代烷烃、芳香烃、胺类、醇类、乙醚、氢、金属、苛性碱、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等。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聚合危害:不聚合燃烧产物:无资料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850mg/m3,1小时(大鼠吸入)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对鱼类和动物应给予特别注意。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废弃处置方法:把废气通入过量的还原性溶液(亚硫酸氢盐、亚铁盐、硫代亚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中和后再进行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23002UN编号:1017包装标志:有毒气体;腐蚀品包装类别:Ⅱ类包装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包装注意事项: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防护设施。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安全生产许可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危险化学品名录。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参考文献:张海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2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根据生产、储存过程中使用的物料特性,当上述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为火灾、爆炸、中毒。1、火灾、爆炸引起火灾、爆炸的基本条件是燃烧、而燃烧必须有三要素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空气中的氧可以作助燃物,且广泛存在,故控制可燃物泄漏和控制点火源成为防止火灾、爆炸的重点,现就公司生产过程中可燃物的泄漏和产生着火源具体分析如下:1)生产过程易发生可燃物泄漏的原因分析(1)各生产装置、管线等因腐蚀活应力造成破损、拉裂导致泄漏。(2)法兰等连接处不良或垫片破损导致泄漏。(3)进料时失控造成满罐溢出。(4)局部空间通风不良,可燃气体挥发造成积聚。(5)运输物料时倾翻。(6)包装过程的泄漏。2)生产过程的着火源分析(1)明火源,包括动火作业,禁烟区内吸烟,由于违章动火作业、操作不当或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引起。(2)汽车尾气火花,由于管理不严,汽车进入生产区未戴阻火器或阻火器性能不好。(3)使用了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或设备,如铁锤、扳手、铁质工具等野蛮装卸导致包装物的撞击产生火花。(4)雷电、由于防雷措施不当或设施缺陷造成雷击。(5)电气火花、电气刀闸、触头过热烧毁等因素都可引燃着火,在爆炸性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即使是选型恰当的防爆电气设备,也会因安装、检修不当或缺少定期维修、保养、老化等原因,造成设备爆炸性能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或失效,在正常运行、切、合操作或设备在短路状态下动作,都可能产生火花或电弧。另外由于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也可产生电气火花。(6)静电火花,物料在流动、搅拌、压缩、排放、喷射等流程,在阀门、过滤器排放管口等处,极易产生静电。在运行操作不当,防静电措施不良时,静电积聚,造成静电放电或火花。(7)沾有易燃物料的布、面纱、木屑或废弃的易燃物料处置不当而产生的自燃现象。(8)其它原因,如明火或其他单位着火波及到此。2、中毒操作工人在生产储存过程中会接触到上述危险化学品,或者因设备设施缺陷,员工操作疏忽大意,违反操作规程等也有可能导致毒物直接与人体接触,长期接触可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入蒸汽引起中毒。3.3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的危险有害因素1、重大危险源区平面布置不符合规范要求,重大危险源区装置之间及其周边环境之间的防护间距不足可能导致事故扩大化。2、氯硅烷贮存区未设置防火堤,或者防火堤设置不规范,发生泄漏事故时可能出现氯硅烷漫流,扩大事故影响的范围。3、人员违规在重大危险源区安全距离内动火、燃放烟火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3.4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影响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违章作业和安全管理不善。1)作业人员违章作业(1)错误操作、错误指挥或操作失误。(2)不熟悉操作规程或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3)思想麻痹、粗心大意。2)企业安全管理不善(1)未制定严格、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执行力度不够。(2)对涉及的物料的安全储存知识欠缺。(3)对生产、储存过程中的设备、设施及工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缺乏认真地检验分析和评估。(4)对生产、储存过程中的设备、设施质量缺陷或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检查和治理。违章作业也是由于安全管理不善造成的,如果安全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发生物料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3.5危险有害因素小结根据对重大危险源区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公司重大危险源区有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危险。第四章评估单元划分及评估方法选择4.1评估单元划分结果表4-1评估单元划分表序号单元名称1外部安全条件单元2内部总平面布置单元3主要工艺装置单元4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5安全管理单元4.2评估方法4.2.1选用的评估方法表4-2评价方法选用表序号评价方法评价单元1安全检查表(SCA)外部安全条件评价单元、内部总平面布置评价单元、主要工艺装置单元2主要工艺装置单元4.2.2评估方法简介1、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SafetyChecklistAnalysis,缩写SCA)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为了避免检查项目遗漏,事先把检查对象分割成若干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这种表就称为安全检查表。它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目前,安全检查表在我国不仅用于查找系统中各种潜在的事故隐患,还对各检查项目给予量化,用于进行系统安全评价。2、事故模拟针对公司的重大危险控制点进行事故后果模拟。事故后果模拟法主要是建立事故模型,根据物质的储存状态、物质的储量、所处环境等条件,进行模拟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的危害范围,为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提供依据,同时为决策者和相关的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第五章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现状评估5.1安全检查表分析5.1.1外部安全条件单元表5-1外部安全条件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情况结论1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4.1条甲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距离为25m公司周边1000m内无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符合2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4.2条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公司处于新津县工业园区内,周边1000m范围内无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符合3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四川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第八条江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一)一级保护区:从取水点起算,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二)二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25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三)准保护区:从二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50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公司距岷江最近距离160m周边1000m范围内无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符合4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4、车站、码头、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4.3条甲类厂房与厂外道路的防火距离为15m公司制氢站距离厂区外园区道路52m。符合5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不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农牧鱼产业用地。符合6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条甲类工艺装置与通航江、河、海岸边的防火间距为20m。公司距岷江最近距离160m不属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符合7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不属于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符合8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公司周边无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符合表5-2公司周边距离检查表序号名称位置关系及实测距离标准规范要求距离(m)检查结果1岷江厂区东侧,距公司锅炉房最近距离约160m,以董家坝河堤计GB5016020合格2园区公路厂区东侧,距公司锅炉房最近距离约107mGB5001615合格3轻轨项目部办公室及材料堆场厂区南侧,距公司汽车装卸台最近距离约55mGB5001625合格4成乐大件路厂区西侧距离公司办公区115mGB5001615合格5成雅高速厂区西侧距离公司办公区1300mGB5001615合格6成都化工北侧500mGB5001612合格7晨龙纸业北侧220mGB5001612合格8园区公路北侧,距公司制氢站最近距离约52mGB5001615合格9长生能源北侧,距公司循环水系统最近距离约120mGB5001616合格依据《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等标准规范,自然条件对公司影响进行分析,见表5-3。表5-3公司地自然条件对公司的影响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情况结论1排放或散发大量有害气体的企业,其厂址不宜选择在经常发生逆温层较低、厚度较大的地区及全年静风频率超过45%的地区,全年静风频率超过60%不应选作厂址《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HG/T20649—1998,第2.1.9条公司选址地点全年静风频率为47%。符合2选择厂址应充分考虑地震、软地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的地质因素以及飓风、雷暴、沙暴等气象危害,采取可靠技术方案,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地下溶洞等比较发育的地区《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2.1.2条公司所在地不属于断层、滑坡、泥石流、地下溶洞等比较发育的地区。不受飓风、沙暴危害;防雷装置进行了检测且有效。符合3厂址应不受洪水、潮水和内涝的威胁。凡可能受江、河、湖、海或山洪、排涝威胁的化工企业场地高程设计,应符合国家《防洪标准》的有关规定,并采取有效的防洪、排涝措施。大型工矿企业的防洪标准为100-50年一遇。当工矿企业遭受洪水淹没后,可能引起爆炸或会导致毒液、毒气、放射性等有害物质大量泄漏、扩散时,对于中、小型工矿企业,其规模应提高两等后,按表4.0.1的规定确定其洪标准。《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2.2.4条《防洪标准》GB50201-94第4.0.1条公司装置最近距离岷江为160m,岷江修有防洪大堤(董河坝河堤),本河段岷江河堤高度高于本厂场地标高,河堤上未设涵洞,该堤按50年一遇的防洪等级设计和建设。符合5厂址不应选在发震断层及地震基本烈度高于9度的地震区《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2009,第3.1.13条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符合6厂址的自然地形,应有利于工厂布置、厂内运输、场地排水及减少土石方工程等,且自然地面坡度不宜大于5%《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2009,第3.2.2条场地地形平整。符合7厂址应位于城镇或居住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2009)3.1.8厂区位于城镇居住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符合小结:公司内在危险、有害因素对周边场所、区域的影响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场地气象、水文、地质自然条件对公司投入生产后的影响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5.1.2内部总平面布置单元表5-4内部总平面布置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结果结论1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在符合生产流程、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应联合多层布置;二、按功能分区,合理地确定通道宽度;三、厂区、功能分区及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形宜规整;四、功能分区内各项设施的布置,应紧凑、合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1.2条公司根据工艺流程设置生产、辅助车间,各车间根据工艺需要进行联合多层布置,各个设备布置紧凑、合理。符合2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地组织货流和人流。《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1.8条货流和人流出入口分开设置。符合3总降压变电所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靠近厂区边缘地势较高地段;
二、便于高压线的进线和出线;
三、避免设在有强烈振动的设施附近;
四、避免布置在多尘、有腐蚀性气体和有水雾的场所,并应位于多尘、有腐蚀性气体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和有水雾场所冬季盛行风向的上风侧。《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总变电站位于厂区西北独立布置,符合要求。符合4氧(氮)气站的布置,宜位于空气洁净的地段。位于空气洁净的地段。符合5压缩空气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位于空气洁净的地段,避免靠近散发爆炸性、腐蚀性和有害气体及粉尘等的场所,并应位于上述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二、压缩空气站的朝向,应结合地形、气象条件,使站内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贮气罐宜布置在站房的北侧;位于厂区北面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符合要求。符合6锅炉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宜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避免灰尘和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当采取自流回收冷凝水时,宜布置在地势较低,且不窝风的地段;
三、燃煤锅炉房应有贮煤与灰渣场地和方便的运输条件。贮煤场和灰渣场,宜布置在锅炉房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锅炉房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使用的是燃气锅炉。符合7全厂性修理设施,宜集中布置;车间维修设施,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应靠近主要用户布置。《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第4.4.1条集中布置。符合8大宗原料、燃料仓库或堆场,应按照贮用合一的原则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靠近主要用户,运输方便;
二、适应机械化装卸作业;
三、易散发粉尘的仓库或堆场,应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且位于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四、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硅粉库、危险化学品仓库等布置靠近主要用户。符合9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应根据厂内各生产系统及安全、卫生要求进行功能明确合理分区的布置,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通道和间距。《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2.2.1条各分区相对独立,分区内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通道和间距。符合10厂区内火灾危险较高,散发烟尘、水雾和噪音的生产部分应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率的上风方位,厂前、机、电、仪修和总变配电等部分应位于全年最小风频率的下风向,厂前区宜面向城镇和工厂居住区一侧。《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2.2.2条厂前区布置在大件路旁边。符合11厂区道路应根据交通、消防和分区的要求合理布置,力求顺通。危险场所应为环行,路面宽度按交通密度及安全因素确定,保证消防、急救车辆畅行无阻。《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2.2.6条符合要求。符合12循环水冷却塔不宜布置在室外变配电装置冬季风向频率的上风附近,并应与总变电所、道路、铁路和各种建构筑物保持规定的距离。《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2.2.8条距变电站约300m符合要求。符合13具有易燃易爆的工艺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宜按生产特点,集中联合布置,采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构)筑物。《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3.1.2采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构)筑物。符合14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6.0.10条环形消防车道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符合15工厂、仓库应设置消防车道。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甲、乙、丙类厂房或占地面积大于1500m2的乙、丙类仓库,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6.0.6条各生产车间四周形成了环形消防车道。符合16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6.0.9条符合要求。符合17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4.1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1条根据公司的总平面布置图以及现场实际的测量抽查,公司厂房之间以及仓库等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满足GB50016-2006第3.4.1条的规定。符合表5-5公司主要建构物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结果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1条主要生产设施钢框架结构。符合2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设置泄压设施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五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不应采用普通玻璃。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单位质量不宜超过60Kg/m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6.4条氯化氢合成工序采用防爆墙,主要有爆炸危险的厂房为露天式。符合3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7.1条安全出口的布置符合要求。符合4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仓库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通向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8.2条安全出口的布置符合要求。符合5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在丙类厂房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8条公司生产车间未设置休息室和办公室。符合6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应符合表3.3.1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3.1条公司的防火分区以及耐火等级符合要求。符合7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7.6条设置有室外楼梯间。符合8下列建筑或部位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上的门窗应为乙级防火门窗:1甲、乙类厂房和使用丙类液体的厂房;
2有明火和高温的厂房;《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符合要求。符合9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4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符合要求。符合小结:公司总平面布置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规范的要求。5.1.3主要工艺装置单元表5-6主要工艺装置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结果1应尽量采用没有危害或危害较小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淘汰毒尘严重又难以治理的落后的工艺设备,使生产过程本身为本质安全型。《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2.3.2条公司相关工艺均采用较为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委托投标协议书范本3篇
- 2025版新企业股东协议书范本:企业创新发展计划3篇
- 2025版新车销售与二手车置换优惠套餐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学校食堂劳务承包与营养膳食研究开发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买卖合同违约责任约定书
- 2025个人合伙企业股份清算转让协议3篇
- 2025版个人借款担保合同标准化模板4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水平运动输送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牌号取向硅钢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牵引型AGV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上半年长沙市公安局招考警务辅助人员(500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河北邯郸世纪建设投资集团招聘专业技术人才3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慈溪高一期末数学试卷
- 天津市武清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与相关事故案例培训课件
- 2024年度节后复工建筑施工安全培训交底
- 中建商务工作指南手册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断流程与冶疗策略
- 贵州省2023年中考英语真题
- 个人借条电子版模板
- 中国思想史 马工程329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