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解析版)-A4_第1页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解析版)-A4_第2页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解析版)-A4_第3页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解析版)-A4_第4页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解析版)-A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质量监测历史试题(闭卷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由此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降低税率 B.掠夺原料 C.开放口岸 D.开辟市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南京条约》签订后”“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反映了中国市场的庞大,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D项正确;降低税率、开放口岸是掠夺中国的手段,排除AC项;材料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开辟市场,掠夺原料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故选D项。2.图1到图2所示景象发生变化原因是()图1图2A.葡萄牙攫取澳门主权 B.英军攻陷了浙江定海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与圆明园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C项正确;葡萄牙攫取澳门主权,是指1553年,葡萄牙人贿赂明朝官吏,借口要到香山县壕镜澳即澳门岸上曝晒进水货物,以每年纳租银二万两为条件,请求上岸居住,开始仅仅只有几间房子,后来逐渐扩大。到万历年间,他们设官自治,建造城墙,筑炮台,从而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与图片信息“火烧圆明园”没有联系,排除A项;鸦片战争时期英军攻陷了浙江定海,与图片信息“火烧圆明园”没有联系,排除B项;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与图片信息“火烧圆明园”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3.“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这主要论述太平天国运动的()A.背景 B.经过 C.结果 D.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崛起的新兵”说明新兵的崛起是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崛起的新兵成为后来辛亥革命的主力”则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对后来辛亥革命产生是影响,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与后来的辛亥革命之间的关系,没有提及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排除AB项;太平天国的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题干没有提及这一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4.某同学在搜索框输入以下关键词:“美、日侵略台湾”“收复新疆”“中法战争”,可知他搜索的主题是()A.边疆危机 B.政治变革 C.瓜分狂潮 D.思想解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台湾、新疆均属于边疆地区,美、日侵略台湾是19世纪中期以后,列强觊觎中国边疆地区的表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是阿古柏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沙俄侵占伊犁;中法战争是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中国的战争。因此,他搜索的主题是边疆危机,A项正确;题干事件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没有涉及政治变革、思想解放,排除BD项;瓜分狂潮发生在19世纪末,题干事件均发生在19世纪中期以后,排除C项。故选A项。5.据下表可知,洋务运动()时间创办者企业名称企业在当时的特点1865年李鸿章曾国藩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1866年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当时东亚最大的造船厂A.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维护了清王朝的统治C.促进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D.增强企业发展自主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中地主阶级洋务派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C项正确;AB项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B项;新中国改革开放后采取措施增强企业发展自主权,D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下图是近代一幅西洋漫画,它反映时代现象是()A.中国军民反抗外族的入侵 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C.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漫画可知,漫画中列强刀下的“CHINA”面临被瓜分的局面,清朝官员模样的中国人在面对西洋列强拿刀瓜分中国的时候,举双手投降状态,焦急生气但却无力制止,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题干漫画反映的时代现象是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B项正确;中国军民反抗外族入侵与漫画中清朝官员模样的中国人的举双手投降状态不符,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维护其在华既得利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不是瓜分中国,排除C项;题干漫画没有体现清政府为洋人办事,不能体现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7.下表是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分布表,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上海南学会长沙农学会广州兴儒会瑞安励学斋西安蜀学会成都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科学 D.中体西用【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维新派宣传变法的主要途径是创办学会、报刊。表格中的学会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或变法维新的主张,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B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C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8.某条约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据此推知,该条约()A.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B.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社会 D.改变了列强侵略中国方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条款内容出自《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C项正确;题干涉及外国在中国划分使馆界,并没有涉及赔款,排除A项;题干并没有涉及关税自主权,排除B项;《马关条约》后,列强改变了侵略中国的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9.下表“黄龙旗”到“五色旗”的变化体现了()黄龙旗(清末国旗)黄色及龙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征,以黄龙旗做为国旗有“朕即国家”的意思。五色旗(中华民国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象征着这五族共和。A.封建制度终结 B.民主共和趋势C.社会性质改变 D.人民当家作主【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信息“红、黄、蓝、白、黑五色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说明五色旗象征汉、蒙、满、回、藏五个民族共和,反映了共和观念的深入、民主平等的趋势和民族团结的加强,B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并非封建制度,排除A项;辛亥革命并非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人民当家作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此时尚未实现,排除D项。故选B项。10.据下表可知,近代体育发展的特点是()近代国人体育观念的变迁维新变法时期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1902年军国民思想成为体育救国理念的代名词1912年为达到防御外敌入侵目的,军国民主义教育(体育)放到“五育”的首位A.近代国人体育观念全盘西化 B.体育教育与西方军事相结合C.国人的体育观念重个人发展 D.体育运动与救亡图存相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近代国人体育观念的变迁”中“维新变法时期: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1902年:军国民思想成为体育救国理念的代名词”“1912年:为达到防御外敌入侵的目的,军国民主义教育(体育)放到“五育”的首位”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国民教育,即对学生和民众进行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是清末和民国时期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兴衰,与中国近代的历史命运密切相关。在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的新学制中,规定“军国民教育”(体育)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为宗旨,正式将军事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并将体育放在“五育”的首位,因此,近代体育发展的特点是体育运动与救亡图存相结合,D项正确;近代国人体育观念全盘西化,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项;体育教育与西方军事相结合不符合题意,题干只说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排除B项;国人的体育观念重个人发展与材料主旨体育运动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1.鲁迅曾深有感触地说:“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的感触源于()A.军阀割据导致政局动乱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五四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袁世凯死后,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故“失望、颓唐”产生的原因是军阀割据导致政局动乱,A项正确;虽然新文化运动在题干涉及信息时段内,但是材料没有突出新文化运动,因此无法得出鲁迅的感触源于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排除B项;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袁世凯称帝发生在1915年,张勋复辟发生在1917年,马克思主义最早在中国传播是1917年十月革命后,题干中事件都早于十月革命,不能得出源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结论,排除C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时间上晚于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也不能得出五四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12.傅斯年曾说:“中国人从发现世界以后,这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材料中“文化的觉悟”是指()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与思想文化。因此材料中“文化的觉悟”是指开展新文化运动,D项正确;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属于国力的觉悟,与“文化的觉悟”不符,排除A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政治的觉悟相关,与“文化的觉悟”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13.在6月3日北京学生运动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材料说明()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学生群体发挥决定性作用C.运动中心从上海转到北京 D.反帝斗争取得彻底的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信息“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项正确;“学生群体发挥决定性作用”说法与史实及题干信息“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不符,排除B项;“在6月3日北京学生运动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表明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并非从上海转到北京,排除C项;“反帝斗争取得彻底的胜利”表述错误,只是取得了初步胜利,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图的精神内涵是()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依靠群众艰苦奋斗C.视死如归不屈不挠 D.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可知图片的精神内涵与伟大的建党精神相关,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A项正确;依靠群众艰苦奋斗,与井冈山精神相关,与建党精神不符,排除B项;视死如归,不屈不挠,与伟大抗战精神相关,与建党精神不符,排除C项;党群同心军民情深,与沂蒙精神相关,与建党精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党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这段材料旨在强调()A.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B.独立领导武装的重要性C.土地改革的迫切性 D.完成革命任务的艰巨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从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先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暴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材料旨在强调独立领导武装的重要性,B项正确;材料旨在强调独立领导武装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国共合作的必要性,正式在国共合作中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成为了血的教训,排除A项;材料旨在强调独立领导武装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土地改革的迫切性,比如阶级矛盾尖锐,百姓急需土地进行耕种,排除C项;材料旨在强调独立领导武装的重要性,体现不出完成革命任务的艰巨性,比如敌人力量强大等,排除D项。故选B项。16.《古田会议决议》提出要“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表明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A.武装斗争、消灭敌人 B.壮大力量、分田分地C.宣传思想、建设组织 D.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12月,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县召开“古田会议”,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材料中《古田会议决议》提出要“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就是古田会议确立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的体现,D项正确;“武装斗争、消灭敌人”、“壮大力量、分田分地”和“宣传思想、建设组织”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17.据下图时间轴可知,其主题是()A.国民革命的兴起 B.井冈山道路的开辟C.敌后战场的建立 D.毛泽东思想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两军会师后,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保存了革命力量,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因此时间轴的主题是井冈山道路的开辟,B项正确;国民革命的兴起,是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与北伐战争相关,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不符,排除A项;敌后战场的建立与抗日战争相关,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不符,排除C项;中共七大的召开,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8.“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这些军事行动的胜利得益于()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题目涉及的军事行动都是在遵义会议之后所进行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项正确;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排除A项;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排除B项;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19.下表为红军长征路途中的相关数据,这主要体现了红军的()序号内容1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2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3跨越近百条江河4攀越40余座山的A.国际主义精神 B.乐观主义精神C.集体主义精神 D.英雄主义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红军在长征途中不怕牺牲,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反映的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项正确;红军长征与国际主义没有关系,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红军不怕牺牲,排除B项;题干中反映红军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险阻,看不出集体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20.据下图的目录可知,该单元主题是()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C.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图片中“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国共合作开展北伐战争,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国民党内反动集团背叛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此后中国共产党开展多次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道路,但是由于党内“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粉碎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长征,因此这一单元的主题应是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C项正确;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应是指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危机的加剧应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排除A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对应的是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排除B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排除D项。故选C项。21.“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材料所述局面始于()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东北沦陷,国家危急,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很快东北三省沦陷,A项正确;西安事变是在题干材料描述的背景下发生的,排除B项;CD项都发生在题干材料之后,排除CD项。故选A项。22.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以劣势装备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牵制了日军第5师的进攻,支援了国民党军作战。材料所述战役()A.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B.开展抗日游击战争C.开辟抗日敌后战场 D.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山西以劣势装备一举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牵制了日军第5师的进攻,支援了国民党军作战”和所学可知,材料所述战役是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战役是配合正面战场作战,不是为了开辟抗日敌后战场,排除C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材料强调的是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3.下表旨在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年份194019411942194319441945占比58%75%63%58%64%69%A.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D.中国的抗日战争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信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和伪军。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项正确;题干表格主要是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对抗日所作的贡献,未提及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排除A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但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题干表格主要是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对抗日所作的贡献,未提及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排除D项。故选B项。24.下图为1945年中国的一幅时事漫画,画面显示了当时国统区的“良民”标准。这反映了国民政府的()A.以民为本 B.专制统治 C.反腐倡廉 D.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漫画可知,漫画人物的脑子里盖着“检查讫”的印章,眼睛被墨镜挡住,嘴巴被锁锁住,耳朵被钱塞住,文章除了标点符号之外,就只能全部用表示删除的“X”和表示空白的“□”来代替,可见漫画了国民政府的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专制统治,B项正确;漫画体现的是国民政府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体现不出以民为本,排除A项;漫画体现的是国民政府的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而不是反腐倡廉,且反腐倡廉与国民政府的统治腐败统治不符,排除C项;漫画体现的是国民政府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且“民主政治”与国民政府实行的独裁专制统治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5.美国国务院白皮书说:“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据此分析,影响解放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A军队装备 B.外部支持 C.民心向背 D.腐败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可知,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支持,说明影响解放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民心向背,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人心”,没有提及军队装备问题,且军队装备不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人心”,没有提及中国共产党有外部支持,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人心”,腐败问题是国民党方面存在的问题,题干没有提及腐败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26.下图是1949年7月在一次美术展览会上展出的作品。该作品()A.揭示国民党即将发动全面内战 B.预示国民党即将进行重点进攻C.体现国共处于战略大决战前夕 D.发挥宣传作用迎接新中国成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漫画可知,国民党军队对人们的劫掠与人们对解放军的支持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赢得了民心,漫画起到了发挥宣传作用,迎接新中国的成立,D项正确;漫画展出于1949年7月,国民党全面内战发生在1946年6月,且漫画的标题是《强烈的对比》,体现不出示国民党即将发动全面内战,排除A项;漫画展出于1949年7月,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是在1947年3月,且漫画体现不出预示国民党即将进行重点进攻,排除B项;漫画体现的是国民党军队和解放军与人们的关系形成的强烈对比,揭示的是人心向背的问题,体现不出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排除C项。故选D项。27.下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体现了某一阶段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动力>阻力),该情况出现于()A.甲午战争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土地革命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答案】B【解析】【详解】观察图示可知,这一时期动力>阻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近代民族工业动力力大于阻力,民族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B项正确;甲午战争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动力<阻力,排除A项;土地革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力>动力,排除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动力<阻力,排除D项。故选B项。28.服饰的变化往往体现了时代精神的变化。从“长袍马褂”到“西装”、“中山装”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A.日趋保守,缺乏活力 B.禁锢人性,理学盛行C.日益自由,文化交融 D.思想僵化,缺乏生机【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从“长袍马褂”到“西装”、“中山装”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自由、开放,C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服饰的变化趋于开放、充满生机活力,体现时代精神的变化,排除AD项;B项与题干反映出的“时代精神”相悖,排除B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44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5年关于重庆谈判的报道情况《中央日报》(国民党机关报)大约30篇。毛泽东抵渝后,除发表国共两党代表人会晤协商的消息外,对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的报道几乎没有,并且新闻稿也力求简单,排在要闻版中不重要的位置,着重强调蒋介石的领导核心地位。《新华日报》(共产党机关报)不下60篇。在毛泽东去渝之前,在舆论压力下积极回应;毛泽东在渝期间,报道集中于毛泽东一行人抵渝引发了热烈反响、国共两党代表谈判的进展情况以及毛泽东在渝期间的活动这三方面。——摘编自许爱超《多方媒体视角下的重庆谈判研究》(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重庆谈判的时间。(2)小历通过分析表格得出结论:毛泽东冒着生命危险参加重庆谈判是没有必要的。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理由。【答案】29.时间:20世纪40年代。30.【示例一】判断:我同意小历的观点。理由: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同时想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给中国共产党。但从国民党《中央日报》对中共努力的消极报道、极力凸显蒋介石的领导地位可以看出,蒋介石政府缺少诚意,坚持独裁。并且,重庆谈判后不久,蒋介石便撕毁协议,发动内战,致使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建国”的愿望破灭。因此,我同意小历的观点。【示例二】判断:我不同意小历的观点。理由:从《新华日报》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一是体现中国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的诚意,二是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因此,我不同意小历的观点。【解析】【小问1详解】时间:根据材料可知,重庆谈判的时间是1945年,每100年1个世纪,每10年一个年代,1945年属于第20个世纪的40年代,即20世纪40年代。【小问2详解】观点及理由:根据材料“对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的报道几乎没有,并且新闻稿也力求简单,排在要闻版中不重要的位置,着重强调蒋介石的领导核心地位。”可知,国民党《中央日报》对中共努力的消极报道、极力凸显蒋介石的领导地位,说明蒋介石政府缺少诚意,坚持独裁。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意图和结果来看,谈判是为内战争取时间,并且蒋介石的领导地位可以看出,蒋介石政府缺少诚意,坚持独裁。并且,重庆谈判后不久,蒋介石便撕毁协议,发动内战,致使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建国”的愿望破灭。因此,同意小历的观点。也可从中国党角度分析,从《新华日报》的报导、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必要性上说,一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体现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二是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从谈判结果上看,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因此,不同意小历的观点。30.学校历史社团到某博物馆开展“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探索”项目式学习,搜集到以下相关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料实证——重温党的早期革命】材料一①②注: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注:1930年毛泽东撰写的经典著作——摘编自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地图册》等(1)史料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据此,指出材料一中①和②的史料类型,为了获得更多见证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历史的史料,请写出史料搜集的两种途径。【历史解释——感悟觉的早期革命】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摘自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地图册》(2)根据材料二,简述这一时期中国革命重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从地理学科角度简析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答案】(1)史料类型:①实物史料;②文献史料搜集途径:查阅资料,访谈;实地考查等。(2)变化:从城市到农村。原因:地处湘赣边界(两省交界),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富等。【解析】【小问1详解】史料类型:根据所学可知,文献史料是文献资料是记载,描写,评论历史的文字,书籍,卷宗,故②是文献史料。实物史料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故①是实物史料。搜集途径:根据所学可知,史料搜集途径有查阅资料,访谈;实地考查等。【小问2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二的地图可得出,南昌起义是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是城市,井冈山会师的井冈山是农村,故中国革命重心的变化是从城市到农村。原因:根据地图结合所学可知,井冈山地处地处湘赣边界(两省交界),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富等。31.红色歌曲通过旋律与歌词的完美结合,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勇抗争、不畏不屈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红色歌曲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主要是反映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斗争以及国家建设发展成就的歌曲类型……红色歌曲由于旋律激昂澎湃、歌词乐观向上,能够振奋人的精神,促使人们继续奋进。红色歌曲具有朴实无华、过耳难忘的特点,歌词紧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普适性。——摘编自吴嘉琪《2022年版新课标视域下红色歌曲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探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红色歌曲广泛流传的因素。材料二1939年初,在民族危难时刻,一曲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它以短促跃动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全面展示出抗日军民英勇战斗的壮丽场景。《保卫黄河》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摘自乐海《最爱唱的经典红歌》(2)李老师请同学们合唱《保卫黄河》,小历同学建议采用齐唱的方式,小史同学建议采用轮唱(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不同的先后顺序演唱同一个旋律,形成此起彼伏之感)的方式。你认为应采用怎样的合唱方式才符合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情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说明理由。【示例】《国民革命歌》歌词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方式:齐唱理由:20世纪初,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压迫和军阀混战的双重苦难中,1924年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除军阀的国民革命。歌词阐明了国民革命的手段和目的,便于宣传革命和鼓动情绪。因此,用齐唱的方式表达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革命意志,推动革命的进程。(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文学艺术作品与时代的关系。【答案】(1)因素:旋律催人奋进;歌曲朴实无华、过耳难忘;歌词与时代相结合;歌词通俗易懂等。(2)【答案示例一】方式:齐唱理由: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展开游击战争,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齐唱的方式奋进激昂,反映了全国军民齐心协力共同抗击侵略的英勇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答案示例二】方式:轮唱理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军民共同抗敌。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轮唱的方式使音乐似此起彼伏的黄河波浪汹涌澎湃,反映了抗日浪潮此起彼伏、前仆后继的英雄壮举。随着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了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由广大的中国军民建立起的抗日力量逐渐壮大。【答案示例三】方式:齐唱、轮唱相结合理由: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进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齐唱、轮唱相结合,同样的旋律,随着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变高等音乐要素的变化,表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最终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3)文学艺术作品见证时代,时代影响文学艺术作品。【解析】【小问1详解】因素:根据材料一“……红色歌曲由于旋律激昂澎湃、歌词乐观向上,能够振奋人的精神,促使人们继续奋进”,可知旋律催人奋进;由“红色歌曲具有朴实无华、过耳难忘的特点”,可知歌曲朴实无华、过耳难忘;由“歌词紧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普适性”,可知歌词与时代相结合;歌词通俗易懂等。因此影响红色歌曲广泛流传的因素有旋律催人奋进;歌曲朴实无华、过耳难忘;歌词与时代相结合;歌词通俗易懂等。【小问2详解】方式与理由: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二,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选择相应的合唱方式才符合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情景,并说明理由即可。方式一:齐唱理由: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展开游击战争,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齐唱的方式奋进激昂,反映了全国军民齐心协力共同抗击侵略的英勇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方式二:轮唱理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军民共同抗敌。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轮唱的方式使音乐似此起彼伏的黄河波浪汹涌澎湃,反映了抗日浪潮此起彼伏、前仆后继的英雄壮举。随着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了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由广大的中国军民建立起的抗日力量逐渐壮大。方式三:齐唱、轮唱相结合理由: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进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齐唱、轮唱相结合,同样的旋律,随着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变高等音乐要素的变化,表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最终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革命力量,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小问3详解】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学艺术作品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时代背景为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提供了题材、态度和形式上的选择,而文学艺术作品则通过对时代背景的描绘和想象,反映和回应社会的现实和问题。因此文学艺术作品与时代的关系在于文学艺术作品见证时代,时代影响文学艺术作品。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1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注:1912年1月28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成立。图2《五四运动》(绘画)注: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聚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游行。图3中共一大上海会址注: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图4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战斗注: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以上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1至图4中的两个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示例一】事件:图2、图4观点: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论述: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团结合作,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1938年3月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1940年8月,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对日军发起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综上所述,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近代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断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示例二】事件:图1、图3观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为了挽教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推行变法。但由于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最终失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