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文言文之题型解答讲义
基础知识
1、理解笔用文言实词的古义.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通假现象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初中语文教材要求熟悉并掌握的有15个,即:之、以、而、其、于、者、
乃、夫、且、然、盖、则、焉、何、乎。
3、常用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省略句等。
命题规律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范围为篇幅短小的浅易文言文,近年来息的趋势倾向于选课内外对比阅读。主
要题蛰有:诠释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品述题等题型。
复习要领
1、理解词语类题。对于实词释义题,要准确判断它属于那种语言现象,然后结合语境作答。解答虚词类题.要在
明确主要虚词一般用法的前提下,结合语境推断判定其在句中的含义和用法来作答。(一般都是课内学过的词
语,因此要加强课内字词的积累。)
2、翻译句子题。首先明确句中重点要掌握的实词、虚词的含义,然后考虑句中有无特殊句式或修饰方法,合理运
用“留、替、移、删”几种翻译技法,做到直译与意译的有机结合。
3、理解文意题和写法题.一般包括理清行文思路、分析段落层次、概括大意、理解词句与文章主旨的关系•理解
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把握作品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性格、作者观点、思想倾向及写法的分析评价等。解
答这类题,要在对原文内容作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结合语段中的重点词句,联系作者观点,思想感情倾向作
答。
一、字音
(一)多音字
所谓多音字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一个汉字,读音不同还意味着词性不同、意义不同和用法不
同。因此,掌握好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十分重要.
如:夫布.读fu予观夫巴陵胜状若夫霭雨雪霏有读fu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间有读Jian奉命于危难之间有读
jidn遂与外人间隔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归类整理
(-)异读字
所谓异读,是指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法。文言文中的异读有三类:破音异读、假借异读、古音异读。
1、破音异读前人又叫“读破”“破音”。它是用改变字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
如,语原吾理破吾就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通假异读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
如:河曲智叟亡(wu)以应“亡”同“无”舟首尾长约八分直(you)奇“有”同“又”。
3、古音异读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
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占音。
可汗k6h6n燕yan山
二、文言实词
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
(-)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有些百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
①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
②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了•的配偶。
③词义转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是品德恶
劣、不道德的意思。
④词义交叉。如“怜”,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仍怜故乡水”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较适合文
意。
序号例词例句古义今义
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
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
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
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
5戾鸯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
6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7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
8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
9坐停车坐爱枫林晚但坐观罗敷因为坐下
10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和遗憾
11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12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
13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
14鄱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地位低F,目光短浅卑鄙
15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
16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7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18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
19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
20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
21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
22南极南极潇湘从南面到达某地
23以为把...作为
24可以
25谢道歉
26去离开……
(二)一词多义。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因此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所谓“多义”,即既有
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等。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
别确定其含义。
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如:风雨不动
安如山(3)疑问代词怎么如:安得广度千万间(4)动词养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把(1)动词拿、持如:把酒话桑麻把酒临风(2)形容词,白色的加:绿杨阴里白沙堤可怜白发生
比(1)动词挨着对着天涯若比邻(2)动词比作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3)动词相比曹操比于袁绍
兵(1)士兵军队如:可汗大点兵(2)兵器武器兵甲已足
出(1)动词,出现、露出如:(2)动词出去、出来如:不复出焉(3)动词拿出如:皆出酒食(4)动
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处(chU)(1)名词地方几处早莺争暖树(2)名词时候时间乡廿何处达
[3)chO动词处在处江湖之远
从(1)动词,跟从,跟随择其善者而从之(2))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来从楚国游
道(1)动词说不足为外人道也(2)名词道路古道西风瘦马(3)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以谄曲善道(4)名
词学问即加冠,益幕圣贤之道(5)名词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得(1)动词,得到既出,得其船(2)动词,能够,可以余因得遍观群书
C3)通“德”动词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发(1)名词,头发可怜白发生(2)动词出发朝发白帝,暮至江陵(3)动词发出野芳发而幽香
负(1)动词,背负负者歌于途(2)动词依靠,依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感(1)动词感动帝感其诚(2)动词伤感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3)动词感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臣不胜受恩感激
观(1)名词景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动词,观看,观赏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3)动词阅读家贫
无从致书以观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被(1).同“披”,穿(皆被绮绣)(2)被子布被覆尸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地位
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1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长chdng(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
诗》)(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zhd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
兰诗》)
称(1)、相当、配合(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日能)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
成,汉室可兴))
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她之)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今当远
离)(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抵挡,(“锐不可当”)
等(1)、同样(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
度(1)、dilo估计、推测(不度敌之众寡)(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忍(1)、怎么(恶\后能无纪)(2)、厌恶(所恶3有甚于死者)
分fGn(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成》)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dn,职分,本分。(忠睡下之职分也《出师
表》)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
奉不若人也)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丈夫(夫峋声起/罗敷自有夫)
、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人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
手拂之)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乂
[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X)(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
〔而成死者固十六七)(4)、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
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为学》)(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冠(】)、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
冠)
先(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2)、光线(仿佛若有光)
过(1)、拜访(过故人庄)(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4)、
超过,胜过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2)、喜欢(君子好逑)(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号h6。(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2)、hd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
记》)
£(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2)、xud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
会》)
惠(1)、恩惠(大王加惠)(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
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2)、尽、到(南极潇湘)(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
丰常、最(初极狭)
寂(1)、平静(视端容寂)(2)、寂静(寂寥无人)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2)、一会儿(立有间)(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同(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
开(遂与外人间隔〉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工)(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
咨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
将(1)、将领,名词(2)、率领(3)、将要(公将战)(4)、袈扶(出郭相扶将)(5)、无实义(宫
使驱将惜不得)
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凭(愿借子杀之)
尽(1)、没有了(林尽水源)(2)、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居(1)、过了(居十日)(2)、停留(不可久居)
举(1)、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2)、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绝(1)、隔绝(来此绝境)(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可以为师矣)
苦(1)、使……苦(苦其心志)(2)、愁(何苦而不平)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
:父利其然)
隶(1)、属于(世隶耕)(2)、跟着(隶而从者)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3),靠近(有亭
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3)、取名(自
名为罗敷《陌上桑》)
且(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清(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情(1)、实情(必以情)(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H密)
请(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2)、请求(曹刿请见)(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穷(1)、穷尽,动词(穷回溪/欲穷其林)(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3)、穷尽,形容词
;乐亦无穷)(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屈(1)、委屈(狠自枉屈)(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2)、距离(我以口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阙(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2)、同“缺”,中断(略无阙处)
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2)、奶头(儿含乳啼《口吱》)
善(1)、专长,名词(出爱人之善)(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
桑)
少shdo(1)、一会儿(少时)(2)、稍微(意少舒)(3)、不多(饮少辄醉)(4)、shoo,年轻(陈
涉少时)
舍(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
丢开、离去(意难决舍
/故决然舍去)(4)、sh。,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射(1)、射箭(尝射于家画《卖油翁》〉(2)、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甚(1)、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2)、十分(流辈甚称其贤)
胜(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忍受,能
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施(1)、shi,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2)、yi,(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
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食(1)、shi,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2)、si,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1)、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2)、出使(使于秦)(3)、使者(使子为使)
始(1)、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2)、才(始指异之)开始(游于是乎始)
市(1)、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
恃(1)、凭借、依仗(天下之所恃以无忧《上枢密韩太尉书》(2)、子何恃而往《为学》)
是(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适(1)、往(抱而适市)(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3)、舒适(其体不适)
数(1)、shii,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2)、shu,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3)、
snuO,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所以(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3)、……原因(此先汉
所以兴隆也)
道(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
[4)、整个(通计一舟)(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6)、贯通(中通外直)
望(1)、声望(先达德隆望尊)(2)、看见(望桓侯而还走)
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2)、做,制造(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13)、是(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6)、刻有(为
大五)(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谓(1)、说(谓为信然)(2)、对(谓先主曰)(3)、是(太守谓谁)(4)、认为(予谓莲)(5)、
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6)、命名(太守自谓也)
闰(1)、听说(余闻之也久)(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鲜(1)、鲜艳(芳草鲜美)(2)、xidn,少(陶后鲜有闻)
信(1)、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2)、信实(牺牲玉帛,弗敢和也,必以信)(3)、确实(谓为信
然)
行(1)、品德(性行淑均)(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3)、)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许(1).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2).答应,承认.同念(遂许先帝以驱驰)(3),大约的数
量(高可二黍许)(4)、hU,拟声词(曳屋许许声)
寻(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2)、不久(寻病终《噬花源记》
焉(1)、哪里(且焉置土石)(2)、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
遗(1)、we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筒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
先帝遗诏)(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异(1)、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觉无异能者)(2)、认为……奇怪(父异焉/渔人甚异之)
益(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2)、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3)、更加、进一步
:精益求精)(4)、渐渐地(益习其声)
友(1)、朋友(有朋自远方来)(2)、友爱、亲近(琴瑟友之)
余(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再(1)、第二次(再而衰)(2)、两次(日再食)
曾(1)、加强语气,与“不”连用,连……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2)、同“增”,增加(曾益其所
不能)(3)、尚、还(曾不盈寸)
至(】)、极点(寡助之至)(2)、到(至舍,四支做劲不能动)(3)、周到(礼愈至)
志(1)、记(故为之文以志)(2)、标记(寻向所志)(3)、做标记(处处志之)(4)、志向(且人
患志之不立)
质(1)、询问(援疑质理)(2)、资质(非天质之卑)
诸(1)、“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2)、那些(其西南诸峰)(3)、各位,众位(今诸生学于
太学)
属shCi(1)、类。(忠之属也《普刿论战》)(2)、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3)、
:4)、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屈《核舟记》)(5)、zhu,通“嘱”,嘱托。(屈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资(1)、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子(1)、夫子、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2)、您(愿借子杀之)(3)、儿子(子又生孙)
自(1)、自己(并自为其名)(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3)、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
: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作(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2)、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坐(1)、因为、由于(但坐观罗敷)(2)、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3)、通“座”,座位(满坐寂
然)(4)、犯罪(何坐?坐盗)
以上尽是〜些例子,复习时,应学会归类整理。
(三)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8、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9、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3,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11、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5、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3,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曹刿呛战》)编,通“遍”,遍及,普及.
2J、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2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与:通“欤”,语气
词。
22、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3、公输盘油,而曰……(《公输》)训:通“屈”,折服。
2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币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23、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5、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27、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23、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33、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31、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32、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3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34、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35、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35、玉盘珍镣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37、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3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以上尽是一些例子,复习时,应学会归类整理。
(四)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
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子详见《四川中考复习与训练》的各古文单元的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
用。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指用箕畚(装土石),表示运输的工具。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其一太坐于前(像狗一样)
2、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3、亮躬耕于陇亩(亲自)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的翅膀一样)
B、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
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公将戢之(击鼓)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1、妇抚儿乳(喂奶)
2、愿为也鞍马(买)
3、名之者谁(取名)
4、不能塞其一处也(说出)
C、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汗牛充栋”中的“汗”,就是名词作
动词,“使……出汗”的意思。
D、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
就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E、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
的特点。如:猛浪若奔(奔跑的马)
1、弹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品、出产入:收入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F、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中军置酒饮归客”中的“饮”,就是“使……饮酒”的意思.
G、动词活用作状语
z引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儿惧,啼告母。啼,哭着
H、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1、晓看红湿处。红:红花
2、知杳,知杏,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
3、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4、“此皆善良”中的“善良”指善良、诚良的人。
5、温越而知就(I日的知识新的知识)
6、择其翌者而从之(优点长处)
7、作奸犯科
8、百废具兴(废弃的事情)
I、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私”,是“偏爱”的意思。
1、欲穷千里耳,更上一层楼。穷:看尽
2、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善于)
3、“亲贤臣,远小人”中的“亲”“远”意为亲近,疏远。
J、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
词使动用法。如:“春风乂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1、富国强兵。富、强:使……富、强
2、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芳、饿:使……苦、劳、饿
K、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
特征。如:“涌人甚异之中的“异”,就是“认为……奇怪”的意思。
1、父利其然也。利:原为名词,现做意动动词,可译为“认为这样是有利的”
2、不耻下问(认为……是耻辱)
3、一览众山小(认为……都是渺小的)
L、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晤,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M、数词用作形容词
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全、满(形容词)
三、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
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
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在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时.,首先根据它在
句中位置,弄清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再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值的相互关系,确定它的词性,辨别它的
意义,
之(I)代词,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如:渔人甚异之愿陛下亲之信之
(2)助词,a用在主谓之间,无义,如।两狼之并趋如故无丝竹之乱耳
b结构助词“的”。如:忘路之远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音节助词,无实际意义,可不译。如:怅恨久之久之,目似瞑
(3)复指代词,译为“这样的,那样的”。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动词,译为“到”。如:辍耕之陇上寡助之至送孟浩然之广陵
(5)提前的标志。如:孔子云”何陋之有?”莲之爱,同子者何人
于(1)介绍与动作发生相关的时间地点。a、在。如:其一犬坐于前b、至上如:指通像南,达于汉阴C、从。
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对。”a、向如:告之于帝b、给如:故天将降
大任于是人也c、对。如:万钟于我何加焉(3)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如: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
为苟得也苛政猛于虎
以介问(1)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用”。如:以刀劈狼首
(2)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介词“把。”如:屠惧,投以骨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时间,可译为“从”。
(5)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连词(1)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以使”。如: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家贡无从致付以观河曲智
叟无以应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属予作文以记之
(2)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扶苏以数谏故
(3)表结果,可译为“以致”。如: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4)表连接,可译为“而”,或不译。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焉语气词(1)用在句尾,表直陈的语气,相当于“呢”、“了”,也可不译。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用在句尾,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如:万钟于我何加焉?又何间焉?
兼词相当于“于之”其中于为介词,之为代词,可译为“在这里”、“从这里”。如: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夫
大国,难测焉,惧有伏焉
代词(1)用在动词后做宾语,相当于“之”,可译为与之相当的词语,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如:且焉置土石
为(I)介绍与行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如:尚思为国戍轮台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
介词(2)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如:愿为市鞍马为宫室之美为报
倾城随太守
(3)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译为“被”。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士卒多为用者
连词wM表因果关系,因为。如:问美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尾助词。如:夫子何命焉为
所(I)特殊代词,它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必须和别的词组成所字短语,才能做句子成分,“所”字经常位
于动词前和动词组成“所”字短语,所字指代的是受它后而的动词支配的人、事、物。这种短语是名词性的,
在句子里一般做主语、宾语、谓语、定语。
问女何所思……所思所忆都是所字短语,即想的人、事、物,做宾语
问所从来,具答之所从来,即来的地方,做宾语
(2)“所以”,这是“所”字短语后来慢慢发展成的,“以”是介词,表示方法、手段或原因。如:亲贤
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1)知识代词,常用来指代上文所说的情况,含有“这样”的意思,常常充当谓培,也可单独成句,偶尔
还做状语。如:虽然,受地于先王
(2)由代词演化来做词尾,常常附在动词、副词、象声词、形容词等后面,一起充当谓语或状语,以模拟声
响或描绘事物、动作、状态、可译为“……的样子”,或不译。如: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
然(整齐的样子)杂然相许
(3)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然足下卜之鬼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4)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如: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如: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转折。如: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
其(I)代词a、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子里做定语。代人,可译为“他
的”“她的”:代事、代物。可译为“它的”。如: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故既出,得其船其西南诸峰,林壑尤
美b、如果“其”后面跟的是代词,那么“其”就译为“其中的”,做定语。如:其一犬坐于前c、特狡:第
一人称代词。如:蹲其身,使与台齐
(2)加强语气。如:其如土石何?
乃(I)连词a、表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顺承,时间上一前一后,可译为“于是就、于是才、终于"。如:陈
胜、吴广乃谋日乃行卜乃悟前狼假寐b、表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的条件,后一分句说明了这种条件的结
果。如:弗胜,守臣死,乃入据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2)副词a、表示对事物或事情的确认。可译为“是”、“实在是”、“本来是”等。如:吾闻二世少子也,
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表出乎意料之外。可译为“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夫⑴指示代词,念不表远指,相当于“彼",可译为"那"、“那个”。如:予观夫巴陵胜状
(2)语气词,a、用于句尾表感叹,相当于“啊”。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用于句首,表示将要发表
议论,用来引出议论。如:夫战,勇气也夫环而攻之
而(I)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如:温故而知新聚室而谋口
(2)表转折,可译为“却”、“可是”。如:人不知而不愠环而攻之而不胜
(3)表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如:黑质而白章蔚然而深秀者,琅珂也
<4)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如:默而识之恂恂而起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占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
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基本形式是“……
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
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用”者……也”表判断,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
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领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河,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用“者”表判断,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口国人)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
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乜比较常见。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是乃狼也。”(这是狼)
(6)、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其助》
(7)、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2、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
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a“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
存”即“被……吞掉”c“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3、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
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二手住房贷款合同2篇
- 2024年度建筑工程品质保障合同书版B版
- 2024版债权转让与债务豁免合同3篇
- 2024年建筑施工环境保护协议2篇
- 2024版虚拟现实游戏内容开发与授权使用合同3篇
- 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三篇
- 平面设计服务合同三篇
- 2024年农药及肥料批发协议格式一
- 2024版环保技术与设备采购合同3篇
- 2024年二手车交易协议样本
- DZ∕T 0070-2016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正式版)
-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清洗剂msds-清洗剂MSDS
- 兽医检验题库与答案
- MOOC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无缝气瓶检验作业指导书2024
- 2024年卫生资格(中初级)-初级中药师笔试考试历年真题含答案
- 2024年职业病培训
- 班级安全委员会培训
- (高清版)DZT 0432-2023 煤炭与煤层气矿产综合勘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