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苏州实验中学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诗言志,其中不乏哀愁,伟大的诗人们往往把胸中难以排遣的愁情化作千古流传的美妙诗句。在《虞美人》中李煜用“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这一形象的比喻和大胆的夸张来抒发自己作为亡国之君的无尽哀愁;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用“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鲍照在《拟行路难》中则用“心非木石岂无感,⑤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欲说还休的愤懑与不平;而才华横溢的李清照则在《醉花阴》中把闺怨闲愁化作了“⑥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锦绣词句。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纵观今日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大潮涌动。雄安新区连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协同并进。总书记强调,“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在新发展理念中,“协调”是重要内容。一方面,注重发展的整体,是为了补足短板、避免“木桶效应”;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政策配套和制度衔接,才能取得预期效果。70年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聚精会神走好脚下的路,谋划未来的路。70年来,中国已经将当年的“一五”计划延续到今天的“十三五”规划,保持了长时间段发展的连续性和长远性。中国不仅有放眼长远的规划,也有聚焦当前的目标,确保每一步都能稳扎稳打。既能仰望星空看长远,又能脚踏实地抓当前,让中国的发展不断延伸到未来。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矢志效应日夜兼程未卜先知B.誓志效应日夜兼程未雨绸缪C.誓志效能风雨兼程未卜先知D.矢志效能风雨兼程未雨绸缪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各项改革举措、制度安排紧密相连,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B.各项改革举措、制度安排紧密相连,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同时也都会牵动其他领域C.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各项改革举措、制度安排紧密相连,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D.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各项改革举措、制度安排紧密相连,同时也会牵动其他领域,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已经从当年的“一五”计划延续到今天的“十三五”规划,在长时间段上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和长远性。B.中国已经从当年的“一五”计划上延续到今天的“十三五”规划,保持了长时间段发展的连续性和长远性。C.中国已经在当年的“一五”计划上延续到今天的“十三五”规划,保持了长时间段发展的连续性和长远性。D.中国已经将当年的“一五”计划延续到今天的“十三五”规划,在长时间段上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和长远性。3、在二十四节气里,部分节气,大小相对:如小暑与大暑,小雪与大雪,小寒与大寒。但有特例,那就是只有小满,没有大满。下列对这一特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满是--种将熟未熟的状态,意味着事物还有发展的空间。B.小满是凡事要适可而止的提醒,也是内心不思进取的流露。C.大满是对完美境界的描述,体现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追求。D.大满则易招损,一切达到极致后,往往容易走向相反方向。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经法院审理察明,2009年7月5日晚,被告人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瓦伊提在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在团结路沿线一路打砸烧杀。B.这是目不暇接、精彩纷呈的16天,激情飞扬、紧张忙碌的16天,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16天。C.各种与动物相关的疾病频繁爆发,促使人类进行反思:我们与这个星球上的各种动物到底是什么关系?该如何相处?D.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大联盟,既有美、欧传统大国,又有后启之秀的“金砖四国”,还包括了亚非一些国家。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陈文龙[注]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自经沟渎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时。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衷天地知。[注]陈文龙:南宋咸淳年间状元,元兵攻占福州时被俘,绝食而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得慷慨悲壮,从多方面体现出作者临危不惧、忠义爱国的精神品格。B.本诗颔联写了作者愿珍惜生命,但要死得其所,深信这样终会得到朝廷的表彰。C.虽家族多人已相继死难,作者仍对尚存的第二个儿子表达了自己的不屈之志。D.诗中“支”“移”“时”“旗”“知”押韵,朗朗上口,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2.本诗颈联是怎样凸显作者临难不苟的气节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如听仙乐耳暂明。(白居易《琵琶行》)(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3)____________,弃脂水也;_______,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4)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5)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戏曲的现代化不能割裂与传统的关系从传统戏曲的发展历程未看,一部戏曲史实际.上就是传统戏曲如何改变和超越自己、努力适应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方式的变化的历史,一部改革发展和不断地新陈代谢的历史。它始终反映着时代的价值观念、审美选择和人们的表达方式。从院本到杂剧,从南戏到传奇,从谭鑫培到梅兰芳,勾勒出传统戏曲紧跟时代的轨迹,这正是它能够实现现代转型的一个根本原因。无疑,戏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难度和复杂性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所不曾有的。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思维与欣赏方式、价值观与表达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导致现代生活的内容、欣赏接受方式和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更大的矛盾。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如何实现这种跨越,传统戏曲已经作出了自己的求变的姿态。虽然梅兰芳最终放弃了时装戏,样板戏也因其过于政治意识形态化而饱受非议,现代戏又大量失去了传统戏曲本质因素而不尽人意。但是我们看到,戏曲在由传统向现代的发展、跨越中已经走出了第一步。这个进程最早应该是从五四时期的戏曲改良运动开始的。1905年,陈独秀发表了《论戏曲》,基本上代表了当时许多学者关于戏曲的主要观点,即从内容到形式对戏曲进行改造,试图让戏曲成为社会改良的工具。这本身就脱离了戏曲作为传统艺术的内涵。因此,他们用这种“工具论”的标准改良传统戏曲,结果发现戏曲与传统文化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本达不到他们所预期的改良社会的宣传效果,于是,他们转而要求戏曲背离传统,向西方话剧学习和靠拢,甚至有的学者干脆主张完全废除传统戏曲,而将西方戏剧移植过宋,创造一种新的戏剧,完成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张庚先生在评价这段历史时说:“‘五四’并没有创造出自己民族的新文化,因而也没有创造出新戏剧来。”究其原因,他认为:“没有任何文化可以不接受遗产而能发荣滋长成为一种高级的结晶,戏剧也不例外。”正是从这一点上来说,割裂了传统与戏曲的关系,戏曲的现代化只能是一句空话。(节选自<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与本质回归》,有删改)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A.中国传统戏曲之所以能获得发展,是它始终反映着时代的价值观念、审美选择和人们的表达方式。.B.当今社会中,由于人们的思维与欣赏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增加了戏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难度和复杂性。C.梅兰芳文革时期编演的样板戏,由于不顾观众的需求,没有表现出戏曲由传统向现代的发展、.跨越而饱受非议。D.五四时期的学者们试图配合当时社会变革所进行的戏曲改革由于脱离社会现实,最终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E.张庚先生认为“五四”并没有创造出新戏剧。究其原因,是没有接受传统文化遗产的滋养,导致戏曲变革的失败。2.作者认为,传统戏曲能够实现现代转型的原因是什么?3.“五四”戏曲的变革“割裂了传统与戏曲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概述。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淡竹苏怆桑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真的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癫癫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选自《散文》2009年第12期)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揭示了江南湖州“百草原”中与众不同的竹子的精神品质,发人深省,耐人寻味。B.文中说“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这其实是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C.作者笔下的竹子既是正直、虚心、淡泊者的化身,也是岳飞、辛弃疾等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者的象征;既是兼有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圣人,也是心灵自由快乐的凡夫俗子。D.在作者看来,人生要随缘,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因为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E.本文采用对比、象征的手法,着力刻画了淡竹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娴熟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摇曳多姿。2.本文题为“淡竹”,第3段却写到了稻子、银杏、梧桐等,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3.结合本文对“淡竹”的描述,请简要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4.阅读全文,请你揣摩文中“淡”的丰富意蕴。5.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段。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前不久,《现代汉语词典》推出APP版本的消息引发了关注。相比于其他纸质图书,辞书的数字化、网络化显得更为迫切。辞书的“互联网基因”,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网络阅读,人们常常有“碎片化”的忧虑,而辞书恰是由众多“碎片化”的条目组成的,并且也是供人们“碎片化”检索使用的。因为有了数字化,因为有了互联网,辞书检索变得非常简便。今天,辞书的修订更新也变得更容易。重要的辞书,从《辞海》到《现代汉语词典》,无论是解释古语的,还是收录今词的,大多需要不断修订。对于一部纸质辞书来说,修订周期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如此漫长的等待,到新版问世时,当初的新知有的已变作旧闻了。把辞书移植到互联网上,就能实现随时随地更新。拥抱互联网,改变着辞书的传播生态、编纂生态。通过搜索引擎勾连起来的互联网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库,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一部辞书。虽然丰富无比,但也内容庞杂。即使是查询网络百科,由于“开放编纂”,也会让你遇到真伪莫辨的难题。当你输入一个关键词,得到成千上万个结果,逐一阅读、辨别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会让你觉得还不如去查检一部权威、精当的纸质辞书。将众多看似“碎片化”的条目集纳到一起,无异于对一个知识体系进行描述。在一个知识领域内,如何提炼、筛选词条,如何编排,如何释义,需要具备这个专业领域的素养,也离不开辞书编纂的学问。汉代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时,讲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当编者把含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汉字罗列在那里的时候,其实不仅是“分别部居”,便于查阅,而且也揭示了那些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摘编自杜羽的《激活辞书的“互联网基因”》)材料二:数字化工具书虽然容量大,轻便小巧,检索便利,可根据读者需要设置很多人性化的功能,还可利用互联网进行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却也不是十全十美,所以纸质工具书仍然有电子工具书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电子工具书和纸质工具书谁更有助于读者掌握信息,一直存在争论。这一问题上很多专家学者也做了调查研究。比如就英语工具书而言,邓琳在调查中发现,读者普遍认为纸质工具书能为学习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通常除了和电子词典一样能让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词义之外,还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例句、语法知识、用法信息以及背景知识等,以帮助学习者准确使用词语,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面对写作、会话等需要积极产出的言语活动中,纸质工具书的作用更加明显。至于目前学生偏爱电子工具书,并非是因为电子工具书的内容有绝对优势,而是因为电子工具书携带方便。并且陈玉珍在研究中发现,由于电子工具书“输出屏幕的幅面尺寸有限,一次查询的信息量有限,且其微观结构太简单,无法与纸质词典相比”,纸质工具书比电子工具书更有助于读者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这也是纸质工具书最大的优势。其次,电子化阅读具有携带方便、容量较大、可选择范围广等优势,但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的阅读,获得的是碎片化信息,读者无需严谨思考,容易形成思维惰性。黎荣华曾就英语电子词典和纸质词典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展开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尽管电子词典能为英语学习者带来便利,节省时间,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普及很多不知道的单词,但正是由于其极其迅捷的特点,导致学生缺乏思考的过程,对词义理解和记忆不深,对学生词汇量的扩展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效应。”这也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老师和家长仍然偏爱纸质工具书的重要原因。另外,目前的电子工具书市场泥沙俱下,很多电子工具书融入了不少商业元素,广告和超链接等附加功能让读者很难集中注意力。这对于读者,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读者来说,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最初想要获取的信息上。同时,电子阅读对于视力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已经有专家表示,长期看电子屏幕对视力的损害非常明显。从健康的角度看,纸质工具书也比较有优势。上述因素决定了纸质工具书在电子阅读时代仍可拥有一席之地。实际上,在电子工具书凸显纸质工具书携带不便、检索繁琐等缺陷的同时,也凸显了其内容丰富、有利于深度阅读的特性。(摘编自陈飘平的《纸质工具书为什么不会被电子工具书取代》)材料三:如何使用词典,在一些地方中小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由此给学生带来不少“后患”。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使用工具书的问题,指导学生意识到科学使用包括词典在内的工具书的重要性,正确看待纸质版工具书与数字化工具书之间的关系,即两者互补而不是互斥,应该坚持适用的原则,在不同情况下善于使用不同介质的工具书。在使用数字化工具书时,教师最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掌握快速查找信息的方法,熟悉一些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的信源。相对而言,教师给学生做示范,或者师生一起合作探究,能更快提升学生活学活用工具书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养成遇到不懂或不确定的字词时随手查询的习惯,看似很麻烦,其实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和未来工作非常有帮助。另外,还需达成的一个共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查词典依然是一种必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当下纷繁芜杂的信息环境中,从小养成勤用、善用工具书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练就过硬的语文童子功,逐渐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成为信息时代具有自主意识的合格学习者。(摘编自《中国教育报》的《善用工具书应成学生自觉习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把辞书移植到互联网上能实现随时随地更新,所以必须借助互联网来改变辞书的传播和编纂生态。B.辞书把含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罗列在一起,不便于查阅,却揭示了相同偏旁部首汉字间的相互关系。C.材料二介绍纸质工具书最大的优势是纸质工具书比电子工具书更有助读者准确、高效的获取信息。D.材料三认为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随手查询很麻烦,却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和未来工作很有帮助。2.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3.针对纸质工具书的优势,我们目前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让学生善用纸质工具书?请结合材料简析。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娄师德,郑州人,为兵部尚书,使并州,接境诸县令随之。日高至驿,恐人烦扰驿家,令就厅同食。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粗。呼驿长嗔之曰:“饭何为两种者?”驿长恐,对曰:“邂逅浙米不得,死罪。”尚书曰:“卒客无卒主人,亦复何损。”遂换取粗饭食之。师德检校营田,往梁州,先有乡人姓娄者为屯官,犯赃,都督许钦明欲决杀。众乡人谒尚书,欲救之。尚书曰:“犯国法,师德儿子,亦不能舍,何况渠?”明日宴会,都督与尚书俱坐,尚书曰:“闻有一人犯国法,云是师德乡里,师德实不识,但与其父为小儿时共牧牛耳,都督莫以师德宽国家法。”都督遽令脱枷至。尚书切责之曰:“汝辞父娘,求觅官职,不能谨洁,知复奈何!”将一碟堆饼与之曰:“噇却①,作个饱死鬼去!”都督乃舍之。后为纳言②,平章事,又检校屯田,行有日矣,以执事早出,娄先足疾,待马未来,于光政门外横木上坐。须臾,有一县令,不知其纳言也,因诉身名,与之并坐。令有一子远觇之,走告曰:“此纳言也。”令大惊,起曰:“死罪。”纳言曰:“人有不相识,法有何死罪?”李昭德为内史,师德为纳言,相随入朝。娄体肥行缓,李屡顾待不即至,乃发怒曰:“叵耐杀人,田舍汉!”娄闻之,乃笑曰:“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狄梁公③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狄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取材于《朝野佥载》《唐语林》等)(注)①噇chuáng却:吃完退下。②纳言:古官名,即侍中,门下省长官,掌管出纳王命。③狄梁公:狄仁杰,唐代武则天时政治家,死后追封梁国公。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邂逅浙米不得邂逅:仓猝,突然B.众乡人谒尚书谒:拜见C.因诉身名身:自己的D.朕比不知卿比:一直,从来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接境诸县令随之尚书切责之曰B.都督乃舍之乃发怒曰C.非碌碌因人成事因命左右取筐箧D.都督莫以师德宽国家法以执事早出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卒客无卒主人客人仓促而来,不能责备主人仓猝无备B.都督遽令脱枷至都督赶忙命令给犯人解去刑具押进来C.叵耐杀人,田舍汉!不可忍,急死人,乡巴佬!D.卿知所自乎?你知道自己的原因吗?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①犯国法,师德儿子,亦不能舍,何况渠?②吾不意为娄公所涵!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娄师德出使并州,和当地官员一起吃饭。B.乡人之子犯罪,娄师德也当面严加训斥。C.娄师德因体胖而行走缓慢,被同僚讥讽。D.狄仁杰为争相位而对娄师德长久地排挤。6.唐代张鷟《朝野佥载》评价娄师德说:“纳言直而温,宽而栗(严),外愚而内敏,表晦而里明。”请结合文意,选择一点,做具体说明。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⑴王廷陈,颖慧绝人,幼好弄,父抶之,辄大呼曰:“大人奈何虐天下名士!”正德十二年成进士,选庶吉士,益恃才放恣。故事,两学士为馆师,体严重,廷陈伺其退食,独上树杪,大声叫呼。两学士无如之何,佯弗闻也。武宗下诏南巡,与同馆舒芬等七人将疏谏,馆师石珤力止之。廷陈赋《乌母谣》,大书于壁以刺,珤及执政皆不悦。已而疏上,帝怒,罚跪五日,杖于廷。时已改吏科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廷陈不习为吏,又失职怨望,簿牒堆案,漫不省视。夏日裸跣坐堂皇,见飞鸟集庭树,辄止讼者,取弹弹之。上官行部,不出迎。⑵已而布政使陈凤梧及巡按御史喻茂坚先后至,廷陈以凤梧座主,特出迓。凤梧好谓曰:“子候我固善,御史即来,候之当倍谨。”廷陈许诺。及茂坚至,衔其素骄蹇,有意裁抑之,以小过榜州吏。廷陈为跪请,茂坚故益甚。廷陈大骂曰:“陈公误我。”直上堂搏茂坚,悉呼吏卒出,锁其门,禁绝供亿,且将具奏。茂坚大窘,凤梧为解,乃夜驰去。寻上疏劾之,适裕人被案者逸出,奏廷陈不法事,收捕系狱,削籍归。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⑴廷陈伺其退食⑵又失职怨望⑶子候我固善⑷衔其素骄蹇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A.因击沛公于坐而智勇多困于所溺B.廷陈以凤梧座主不赂者以赂者丧C.乃夜驰去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且将具奏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两学士无如之何,佯弗闻也。(2)寻上疏劾之,适裕人被案者逸出。4.找出第⑵段中与划线句相照应的一句。5.简要概括王廷陈的性格特点。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3月23日,新疆阿克苏市中小学开学复课的第一天,两名小学生放学路上经过一家医院时,主动向穿着防护服的医生敬礼并深鞠躬,医生也向她们回礼。两名小学生说,她们想表达谢意和敬意,如果没有医护人员的艰苦努力,同学们就不能安稳上课。我们一起经历了疫情,敬礼的场景让人感慨良深。请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①问君能有几多愁②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③把吴钩看了④栏杆拍遍⑤吞声踯躅不敢言⑥莫道不销魂【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此题难写的字词有:吴钩、踯躅、销魂等。【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2、1.D2.A3.A【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矢志:指立下誓愿和志向,以示决心。誓志:发誓立志。第一道横线所在句有“决心”的意思,不表示发誓立志,故选“矢志”。效应:指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而构成的一种因果现象,多用于对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效能: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第二道横线所在句强调要发挥整体作用,故选“效能”。日夜兼程:白天黑夜不停地走或不停地赶路。风雨兼程: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第三道横线所在句有不受阻碍、按期进行的意思,故选“风雨兼程”。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未卜先知:没有占卜便能事先知道。形容有预见。第四道横线所在句强调预先规划,而不是强调先知,故选“未雨绸缪”。故选D。2.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语句衔接补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各项改革举措、制度安排紧密相连”是对横线前的句子“复杂的系统工程”的说明,应该紧接其后,且将其插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同时也……”之间,破坏了两句的紧密联系。故此排除C、D两项。横线后的句子强调“做好政策配套和制度衔接”,与“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句意吻合,衔接紧密,故此排除B、D。故选A。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原句有两处错误:第一,今天的“十三五”规划起于当年的“一五”计划,不是对“一五”计划的直接延续;所以,“将”改为“从”。第二,“保持了长时间段发展的连续性和长远性”语序不当,改为“在长时间段上保持了发展的连续性和长远性”。故选A。【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3、B【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审清题意,结合语言背景辨析。B项,“是内心不思进取的流露”理解错误。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不可能有负面的东西。故选B。4、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然后依据语境来辨析字形正误。A项,“察明”错误,意思是“细看明白”,语境是法院审理调查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应改为“查明”,意为“调查清楚”;C项,“爆发”错误,“爆发”用于具体事物,如火山,也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语境是修饰“疾病”应为“暴发”;D项,“后启之秀”错误,应为“后起之秀”,意思是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故选B。【点睛】字形题一般可以采取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5、1.B2.颈联表达必死的意向,我自知被俘后会被敌人杀害,但从未没有听说过烈士会投降(树降旗)。累臣是古时被拘囚于异国的官更对所在国家的自称,衅鼓意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把血涂在鼓上行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临难不苟的气节。【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深信这样终会得到朝廷的表彰”错误。而是“表达了慷慨悲壮英勇无畏的殉国精神”。颔联采用了用典和对比的手法来写。“自经沟渎非吾事”化用了《论语宪问》中孔子的语意,表明自己志向宏远,绝不做无谓的牺牲,而要为国立功;“自经沟渎”又与下句的“臣死封疆”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慷慨悲壮英勇无畏的殉国精神。故选B。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本诗颈联是怎样凸显作者临难不苟的气节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需要明确使用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点明效果和表达的情感等。“须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衅鼓”,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把血涂在鼓上行祭;“累臣”是古时被拘囚于异国的官更对所在国家的自称。结合注释“南宋咸淳年间状元,元兵攻占福州时被俘,绝食而死”及首联内容分析,虽然形势危急,小城难以支撑,但诗人在极端艰危之中并不动摇,表现出诗人守土抗敌,坚忍不拔的志向和矢志保卫国家的思想感情。表达必死的意向,运用典故表达自己临难不苟的气节。【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6、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猿猱欲度愁攀援百步九折萦岩峦渭流涨腻烟斜雾横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石破天惊逗秋雨老鱼跳波瘦蛟舞【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呕哑嘲哳”“猱”“度”“萦”“腻”“悱”“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7、1.CD2.中国传统戏曲在发展中能够紧跟时代的轨迹,不断改变和超越自己,努力适应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方式的变化。3.用“工具论”的标准改良传统戏曲,将戏曲政治化;要求戏曲背离传统甚至主张直接移植西方戏剧。【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由于不顾观众的需求,没有表现出戏曲由传统向现代的发展、跨越”的说法有误,由原文第二节“虽然梅兰芳最终放弃了时装戏,样板戏也因其过于政治意识形态化而饱受非议”可知,饱受非议的原因是“因其过于政治意识形态化”。D项,“由于脱离社会现实”说法有误,由文章第三节“这本身就脱离了戏曲作为传统艺术的内涵。因此,他们用这种‘工具论’的标准改良传统戏曲,结果发现戏曲与传统文化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本达不到他们所预期的改良社会的宣传效果……”,可知,最终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是因为“脱离了戏曲作为传统艺术的内涵。故选CD。2.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归纳概括,分条作答。本题,要求归纳概括传统戏曲能够实现现代转型的原因。由文章第一节“从院本到杂剧,从南戏到传奇,从谭鑫培到梅兰芳,勾勒出传统戏曲紧跟时代的轨迹,这正是它能够实现现代转型的一个根本原因”可概括,根本原因是传统戏曲紧跟时代的轨迹;由文章第二节“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思维与欣赏方式、价值观与表达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导致现代生活的内容、欣赏接受方式和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更大的矛盾。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如何实现这种跨越,传统戏曲已经作出了自己的求变的姿态”可以概括,传统戏曲跨越自己,适应了变化的思维与欣赏方式、价值观等。3.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归纳概括,分条作答。本题,要求归纳概括出“‘五四’戏曲的变革‘割裂了传统与戏曲的关系’的表现”,首先锁定文章第三节,由“这个进程最早应该是从五四时期的戏曲改良运动开始的。……试图让戏曲成为社会改良的工具。这本身就脱离了戏曲作为传统艺术的内涵。因此,他们用这种“工具论”的标准改良传统戏曲,结果发现戏曲与传统文化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本达不到他们所预期的改良社会的宣传效果,于是,……向西方话剧学习和靠拢,甚至有的学者干脆主张完全废除传统戏曲,而将西方戏剧移植过宋,创造一种新的戏剧,完成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可以概括,“工具论”和“废除传统戏曲,而将西方戏剧移植过来”两点。【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8、1.BD2.用了对比(或反衬)的手法,运用稻子、银杏、梧桐等植物对名利的欲望和拼争,与淡竹形成对比,表现淡竹的清瘦且憔悴,突出(反衬)淡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坚贞自守的品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突显主题。为下文写淡竹做铺垫。3.人生要像淡竹那样,刚强,高洁,淡泊,坦荡,做一个拥有自由、快乐心灵的人。(意思对即可得满分)4.从表面看,“淡”指淡竹的颜色淡;从品质看,他淡泊名利,看淡生死,表现出作者对热心功名者的鄙视与唾弃,对坚守气节、淡泊名利者的赞美与讴歌,呼唤人们注重心灵的丰衣足食,保持心灵的自由快乐。5.(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淡竹比作李白、文天祥等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淡竹不慕富贵名利、坚贞不屈、自守高洁的品格,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爱天下的士大夫风范。(2)大量引用诗文,增添文采,既表现了人的特点,也显示了竹的精神。(3)运用了排比、反复的手法,使淡竹的精神被集中充分地表现出来,语言有气势。(4)运用了联想,由淡竹的特点联想到人的精神,用人的精神表现淡竹的特点,深化了主题,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项,“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错误,结合“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等内容可知,作者对竹充满了赞美和敬意,而并非是同情,所以不会是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况且艺术形象不能与作者完全等同。D项,“不要刻意追求什么”错误,文中写到“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可知,竹子并不是没有追求,只是它追求的是“直,空,而且淡”,同样作者也并不是认为人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而是应追求“云淡风轻”的人生、“坦荡潇洒”的人生。故选BD。2.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次要形象的能力。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形象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形象是次要形象的主要作用;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主题作用”考虑主题,次要形象是否与主要形象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文章先写稻子、银杏、梧桐等植物“对名利的欲望和拼争”,再写淡竹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坚贞自守”,从手法上看,二者形成对比;从衬托主要形象角度分析,衬托了淡竹的清瘦且憔悴的特征;从凸显主题角度分析,突出了淡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坚贞自守的精神品质;从结构上看,为下文写淡竹做铺垫。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题,并联系生活实际看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主旨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文章讴歌的对象是“淡竹”,“淡竹”象征了人,“淡竹”的形象就是人的形象,“淡竹”的精神就是人的精神。由“淡竹”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品质联想到人生,就可以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丰富内涵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根据文章表面的内容挖掘隐含的深层意义。依据原文“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可知,“淡竹”的淡,表面指颜色,但更突出的是一种精神的淡泊,一种独特的意蕴。文本通过展现出“淡竹”的特色,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内涵,突出要追求高洁、坦荡的人生。这正是作品的深层意蕴。5.本题考查文中重点词句的含意。其中的含意要思考两个方面,一是句中物(包括景物、事物、人物)的特点或情感,二是作者的情感。理解句子含意要抓住关键词语和修辞,并结合前后语境及文章主旨来进行体会。划线的句子中用了李白、文天祥的人生事例,突出了一种不慕名利、坚守良知的人格形象,极其鲜明地展现出淡竹的特点,进而突出其价值;另外引用名人言论,展现出的是文人的特点;“他是……”构成排比,使得语言有气势;同时运用联想的手法,由简单的淡竹这一意象,联想到具体的人,突出人的生活实际,这样的表达增强了文本的核心表现力。【点睛】散文阅读,把握文章内容是关键,概括文章主题是常考的内容。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可以从散文的题目、开头和结尾入手,从散文的关键词句入手,从散文写作背景入手,从散文结构文脉入手,尤其可以从散文的不同文体入手。如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或事件作出评价,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理性思考和评价。9、1.C2.①开门见山,亮出观点;②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分层论证;③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3.纸质工具书最大的优势是比电子工具书更有助于读者准确、高效的获取信息,所以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善用纸质工具书:①中小学对学生使用工具书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看待纸质版工具书与数字化工具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善于使用不同介质的工具书。③学生从小养成勤用、善用纸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遇到不懂或不确定的字词时随手查询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练就过硬的语文童子功,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和未来工作非常有帮助。【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所以必须借助互联网来改变辞书的传播和编纂生态”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把辞书移植到互联网上,就能实现随时随地更新。拥抱互联网,改变着辞书的传播生态、编纂生态”可知,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B项,“不便于查阅”错误,由原文“辞书把含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罗列在一起,既便于查阅,也揭示了……”可知,是“便于查阅”,而不是“不便于查阅”。D项,“材料三认为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随手查询很麻烦”错误,由原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养成遇到不懂或不确定的字词时随手查询的习惯,看似很麻烦,其实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和未来工作非常有帮助”可知,原文是说“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养成遇到不懂或不确定的字词时随手查询的习惯”看似很麻烦,并不是“认为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随手查询很麻烦”。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本题要求是“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第一段就点明观点——“纸质工具书仍然有电子工具书不可比拟的优势”。然后第二、三、四段依次分别从以下角度加以论述,“首先,电子工具书和纸质工具书谁更有助于读者掌握信息,一直存在争论……在面对写作、会话等需要积极产出的言语活动中,纸质工具书的作用更加明显……纸质工具书比电子工具书更有助于读者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这也是纸质工具书最大的优势”“其次,电子化阅读具有携带方便、容量较大、可选择范围广等优势,但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的阅读,获得的是碎片化信息,读者无需严谨思考,容易形成思维惰性……这也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老师和家长仍然偏爱纸质工具书的重要原因”“另外,目前的电子工具书市场泥沙俱下,很多电子工具书融入了不少商业元素,广告和超链接等附加功能让读者很难集中注意力……从健康的角度看,纸质工具书也比较有优势”。最后第五段加以总结——“上述因素决定了纸质工具书在电子阅读时代仍可拥有一席之地”。可见,材料二在论证上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在论证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从《辞海》到《现代汉语词典》,无论是解释古语的,还是收录今词的,大多需要不断修订”,引证法“汉代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时,讲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对比法“由于电子工具书输出屏幕的幅面尺寸有限,一次查询的信息量有限,且其微观结构太简单,无法与纸质词典相比”“纸质工具书比电子工具书更有助于读者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这也是纸质工具书最大的优势”等。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本题要求是“针对纸质工具书的优势,我们目前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让学生善用纸质工具书?请结合材料简析”。由材料二可知“纸质工具书比电子工具书更有助于读者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这也是纸质工具书最大的优势”,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使用工具书的问题,指导学生意识到科学使用包括词典在内的工具书的重要性,正确看待纸质版工具书与数字化工具书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善于使用不同介质的工具书”,即引起足够的重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养成遇到不懂或不确定的字词时随手查询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练就过硬的语文童子功,逐渐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成为信息时代具有自主意识的合格学习者”,即教师引导;“另外,还需达成的一个共识是,进入互联网时代,查词典依然是一种必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当下纷繁芜杂的信息环境中,从小养成勤用、善用工具书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练就过硬的语文童子功,逐渐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成为信息时代具有自主意识的合格学习者”,即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10、1.D2.C3.D4.①犯了国法,就是我的亲儿子,也不能放过,何况是他?②我没想到娄公对我这样宽容!5.D6.“直而温”:面对不同的饭食待遇,娄师德先是严厉地责问驿长,得知具体情况后,又很宽容地用谚语安慰驿长,原谅他。“宽而栗”:对待乡人之子犯罪,他毫不姑息,严加斥责,同时又给他饭食,不让他当饿死鬼。“外愚而內敏”:面对同僚的讥讽,他唾面自干,自我解嘲,看似愚钝,其实保护了自己,也避免了同僚间的无谓之争。“表晦而里明”:狄仁杰对他久相排斥,但是他表面毫无反应,其实心里明白狄仁杰的才华,一直暗中推荐狄仁杰,使他得到武则天的重用。【解析】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D项,“比:一直,从来”错误,应该为“比:原来,从前,曾经”。故选D。2.本题第一问考查对文言虚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区间,再结合文本理解虚词的具体含义。A项,之,代词,第一个代词是“娄师德”,第二个代词是“乡人姓娄者”。B项,连词,于是,就。D项,连词,因为C项,前一个“因”:凭借,借助。后一个“因”:于是,就。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D项,“你知道自己的原因吗”错误,自:缘由,来由。并非“自己”的意思,应译为“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舍”,放过;“渠”,他。第二句中,“意”,料想;“为”和“所”构成被动,解释为“被”;“涵”,宽容。5.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D项,狄仁杰为争相位而对娄师德长久地排挤,错误,根据原文,“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二人同朝为相,“争相位”于文无据。故选D。6.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物品质、形象、特征的概括,一是对概括的内容的具体分析,解答本题时,考生要选择最具传主性格特征的内容,从传主的人物特点出发,叙述事实准确,能体现观点。意思对即可。“直而温”即为人正直而温和,可以结合“尚书饭白而细,诸人饭黑而粗。呼驿长嗔之曰:‘饭何为两种者?’尚书曰:‘卒客无卒主人,亦复何损。’遂换取粗饭食之”概括得出。面对不同的饭食待遇,娄师德先是严厉地责问驿长,又很宽容地用谚语安慰驿长,原谅他:“宽而栗”,宽大而谨慎,结合文本“尚书切责之曰:“汝辞父娘,求觅官职,不能谨洁,知复奈何!”将一碟堆饼与之曰:“噇却,作个饱死鬼去”,对待乡人之子犯罪,他毫不姑息,严加斥责,同时又给他饭食,不让他当饿死鬼。“外愚而內敏”,是指外形笨拙憨厚,内心机智聪明,可以结合“娄体肥行缓,李屡顾待不即至,乃发怒曰:‘叵耐杀人,田舍汉!”娄闻之,乃笑曰:“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面对同僚的讥讽,自我解嘲,看似愚钝,其实保护了自己,也避免了同僚间的无谓之争。“表晦而里明”,是将精明掩饰起来,故意把晦暗、糊涂展示给人看:可以结合“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狄仁杰对他久相排斥,但是他表面毫无反应,却一直暗中推荐狄仁杰,使他得到武则天的重用。【点睛】参考译文:娄师德是郑州人,任兵部尚书时,巡视并州。入境后,近处的县令们都来迎接并且随行。中午到了驿站,恐怕人多打扰,就让大家在一起吃饭。他吃的是精细的白米饭,而别人吃的却是粗糙的黑米饭。娄师德便把驿长叫来,责备说:"你为什么用两种米来待客?"驿长很惶恐,说:"一时搞不到细米,我该死。"娄师德说:"这不好,客人不应分成等级。"便换了黑米饭和大家一起吃。
娄师德到梁州去考查屯田,之前有一个和他同乡同姓的人在那里作屯田官,犯了罪,都督许钦明准备杀他以儆效尤。其他同乡拜见娄师德,请他说情相救。娄师德说:"犯了国法,就是我的亲儿子,也不能放过,何况你?"第二天宴会上,都督与娄师德同坐,娄师德说:"我听说有一个人犯了国法,说是我的同乡,我其实根本不认识他。但是,我小时候同他父亲一起放过牛。请都督不要因为我而失法度。"许钦明立即让人给那个人去了刑具,带到大厅。娄师德严词训斥说:"你辞别父母,来求官职。但是做了官,却不干净,你知道下场吗?"拿了一盘饼给他,说吃去罢,作个饱死鬼。许钦明于是开释了那个人。
娄师德后来升为纳言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又一次巡察屯田。出行的日子已经定了,部下随行人员已先起程。娄师德脚有毛病,等马未来,就坐在光政门外的大木头上等。不一会儿,有一个县令不知道他是纳言,自我介绍后,跟娄师德并坐在大木头上。县令的手下人远远瞧见,赶忙走过来告诉县令,说:"这是纳言。"县令大惊,赶忙站起来赔不是,并称:"死罪。"娄师德说:"你因为不认识我才和我平坐,法律上没有犯死罪这一条。"
李昭德为内史,娄师德为纳言,相随入朝。娄师德肥胖,走得慢。李昭德好几次停下来等他,他还是赶不上。李昭德生气发怒,说:“你这个只配种地的臭家伙。”娄师德听了也不发火,笑道:“我可不就是个种过地的人吗,如果我不是种地的人,还有谁是呢?”
狄仁杰与娄师德一同担任相国。(而)狄仁杰排斥娄师德不止一天了,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我重用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凭着出色的文章和端正的品行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依靠他人成事的人。”过了一会儿,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并不了解你,你受到的机遇,实际是娄师德的提拔之力啊!”于是令侍从拿来奏折,拿了十几篇(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我没想到被娄师德所包容!”而娄公从来没有夸耀的表现。11、1.观察,侦候。埋怨,责备。确实。向来。2.B3.(1)两位学士没有对他怎么样(或:对他没有办法),假装没听见(王廷陈无礼的叫声)。(2)不久(喻茂坚)呈上奏章弹劾王廷陈,恰巧裕州一个身负案件的犯人(从狱中)逃出。4.奏廷陈不法事。(前面讲王廷陈审理事情(案子)不认真,自由散漫,后面说他这事被人告发)5.贪玩而机智、恃才放纵、率性鲁莽、质朴重情。【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⑴“廷陈伺其退食”意思是“王廷陈观察两位老师出去吃饭”,“伺”意思是“观察”。⑵“又失职怨望”意思是“(王廷陈)又因失职导致百姓心生怨望”,“望”,埋怨责备。⑶“子候我固善”意思是“你这样伺候我当然很好”,“固”,确实,当然。⑷“衔其素骄蹇”意思是“因为他心里痛恨王廷陈向来骄纵”,“素”,向来。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A项,“因击沛公于坐”中“于”,在;“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中“于”,被。B.项,“廷陈以凤梧座主”中“以”,因为;“不赂者以赂者丧”中“以”,因为,两个“以”相同。C项,“乃夜驰去”中“乃”意思是“于是”;“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乃”,判断词,是。D项,“且将具奏”中“且”意思是“而且”;“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中“且”意思是“那么”。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如……何”,固定结构,对……怎么样;“之”,代词,他;“佯”,假装;“闻”,听见。第二句,“寻”,不久;添加主语“喻茂坚”;“上疏”,呈上奏章;“劾”,弹劾;“适”,恰巧;“被案者”,身负案件的犯人;“逸出”,逃出。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要求,如本题要求“找出第⑵段中与划线句相照应的一句”,然后理解文中划线句的意思,再到第二段中找出与之照应的句子。“夏日裸跣坐堂皇,见飞鸟集庭树,辄止讼者,取弹弹之”意思是“夏天,他光着脚就升堂,看见有鸟飞来停在衙门庭院的树上,就立刻停止问案,拿出弹弓打鸟。上面有官员来视察,他也不出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他审理事情(案子)不认真,自由散漫,由此可以找到第二段中“奏廷陈不法事”这一句,这句意思是“上奏说王廷陈不理政事”。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到文中找到作者或他人评价王廷陈的语句,然后找出他所做的事情,根据这些来概括其特点。如第一段“颖慧绝人,幼好弄”,意思是“聪颖超人,幼年时喜欢玩耍”,可见其顽皮颖慧;如“选庶吉士,益恃才放恣”,意思是“被选拔为庶吉士,此后他愈发恃才放狂”,可见其恃才放纵;如“廷陈伺其退食,独上树杪,大声叫呼”意思是“王廷陈等两位老师出去吃饭,就一个人爬上树梢,大声呼叫”,这个既是顽皮,有是狂放;如“廷陈赋《乌母谣》,大书于壁以刺”意思是“王廷陈就作《乌母谣》,用大字写在在墙上讽刺他”,可见其耿直鲁莽;如“上官行部,不出迎”都表现出他的率真。如第二段“廷陈以凤梧座主,特出迓”,意思是“王廷陈因为陈凤梧是自己科举考试时的主考官,特地出来迎接”,可见他重情;“直上堂搏茂坚,悉呼吏卒出,锁其门,禁绝供亿”,意思是“直接上堂拳打喻茂坚,又把所有官员衙役都唤了出去,锁上了大门,禁止给他吃的喝的”,表现出他的鲁莽。【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参考译文:王廷陈,聪颖超人,幼年时喜欢玩耍,父亲用板子打他,他就大声呼喊:“大人为什么要虐待天下名士!”正德十二年,王廷陈考中进士,被选拔为庶吉士,此后他愈发恃才放狂。按照旧例,学馆有两个学士担任老师,按照制度,学馆中的老师威望很高。王廷陈等两位老师出去吃饭,就一个人爬上树梢,大声呼叫。那两位学士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假装没听见。明武宗下诏南巡,王廷陈与同馆的舒芬等人想要上疏劝谏,而馆师石珤极力制止,王廷陈就作《乌母谣》,用大字写在在墙上讽刺他,石珤及丞相都不高兴。后来王廷陈还是呈上奏章,皇帝震怒,王廷陈被罚跪五天,在朝堂上被处以杖刑,本已改官为吏科给事中,结果被外派为裕州知州。王廷陈不熟悉做地方官的职务,又因失职导致百姓心生怨望。案件堆积在桌上,他却漫不经心,不去看一下。夏天,他光着脚就升堂,看见有鸟飞来停在衙门庭院的树上,就立刻停止问案,拿出弹弓打鸟。上面有官员来视察,他也不出迎。后来,布政使陈凤梧和巡按御史喻茂坚先后来到裕州,王廷陈因为陈凤梧是自己科举考试时的主考官,特地出来迎接。陈凤梧好言好语地对他说:“你这样伺候我当然很好,御史马上就来了,你伺候的应该加倍谨慎。”王廷陈答应了。等到喻茂坚到了,因为他心里痛恨王廷陈向来骄纵,有意打压一下王廷陈,就将王廷陈的小过失张榜通告全州的官吏。王廷陈为此跪在地上请求,喻茂坚坚持原来的做法,甚至更加严厉。王廷陈大骂道:“是陈公误了我啊。”直接上堂拳打喻茂坚,又把所有官员衙役都唤了出去,锁上了大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山东污水处理厂建设合同3篇
- 2024年企业注册代理合同版B版
- 二零二四年度房地产电商平台运营管理合同
- 2024年N95口罩标准采购合同版B版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甲方转让乙方技术成果3篇
- 2024年度技术研发合作与知识产权共享合同
- 2024年文化旅游项目合作开发合同
- 2024员工劳务合同补充协议书
- 2024土石方工程承包合同样本
- 范惠与北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购车合同(2024版)2篇
- 2024年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线性代数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京理工大学
- 寻访家乡名人 主题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上册
-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作业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电大财务大数据分析编程作业2
- 叉车工安全技术交底书
- 市场营销职业规划生涯发展报告
- translated-(2024.V1)NCCN临床实践指南:心理痛苦的处理(中文版)
- 交通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 外国新闻传播史 课件 第十章 俄罗斯地区的新闻传播事业
- 《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