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提升训练20庖丁解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提升训练20庖丁解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提升训练20庖丁解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提升训练20庖丁解牛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庖丁解牛[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当然 导:引导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D.eq\a\vs4\al()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B[B项,“导”,顺着,循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eq\b\lc\{(\a\vs4\al\co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其印为予群从所得))B.eq\b\lc\{(\a\vs4\al\co1(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苛政猛于虎也))C.eq\b\lc\{(\a\vs4\al\co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D.eq\b\lc\{(\a\vs4\al\co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常以身翼蔽沛公))D[D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可译为“用”。A项,介词,替、给/介词,被;B项,介词,从/介词,比;C项,转折连词,可是/表示修饰的连词,可译为“地”。]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良庖岁更刀,割也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C.足之所履D.邑人奇之,稍稍来宾其父A[A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B项,名词的使动用法,让……做王。C项,名词作动词,踩。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视为止,行为迟B.虽然,每至于族C.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D[A项,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B项,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C项,古义:生理上的自然结构;今义:自然的道理。]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A.良庖岁更刀,割也B.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C.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D.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A[A项与例句都是推断句。B项,宾语前置句,即“未尝技经肯綮”。C项,省略句,“怵然为(之)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D项,宾语前置句,“是以”即“以是”;状语后置句,“发于硎”应是“于硎发”。]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B.“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生动直观,使抽象的“道境”形象化。C.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显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二为庖丁与一般厨工的对比,三为“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D.文章先写“庖丁解牛”的娴熟动作和奇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以此表明主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C[只有两种对比,“‘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属无中生有。]7.翻译下列句子。(1)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现在,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了,视觉停止活动了而精神在活动。(2)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对于游进的刀刃来说肯定是有很大余地的啊。[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子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子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B.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C.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D.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B[先通读大意,语段主要讲“材与不材之间”这种人生看法,所以“材与不材之间”后面可以停顿;“也”用于句末表停顿,“故”表结果,所以在“也”之后可以停顿;“若夫”为发语词,前面可以停顿;“无誉无訾”与“一龙一蛇”结构相同,所以“訾”和“蛇”后面可以停顿;“与时俱化”是一个完整结构,后面可以停顿。所以选择B项。]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竖子意为小子,对人的蔑称。B.明日意为其次天。C.神农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闻中的农业和医药的独创者。D.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A[竖子意为童仆。]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中大木因“不材”得以保全,而雁不能鸣却被杀,庄子看来只有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才能免于累。B.山木和雁的命运,给人的启示就是:人生于世,凶险太多,有许多时候我们也很难推断出怎么做才能避开危急。C.庄子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应当是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彻底摆脱现实社会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D.人类与万物又有所不同,比如说贤能就可能受到谋算,无能又会受到欺侮,所以说不行“得而必”。A[“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才能免于累”有误,原文说“物物而不物于物”才能免于累。]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2)役使外物,却不为外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而劳累呢?【参考译文】庄子行走在山中,望见一棵大树,枝叶非常茂密,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缘由,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长进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挚友家中。挚友兴奋,叫童仆杀雁款待他。童仆问主子:“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子说:“杀那只不能叫的。”其次天,弟子问庄子:“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长进而能终享天年;如今主子的雁,因为不长进而被杀掉。先生您将怎样对待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长进之间。处于成材与不长进之间,似乎合于天道却并非真正与天道相合,因此还是不能免于受累。至于驾驭了天道天德,活动就不会有所拖累。对赞誉与诋毁都无所谓,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不愿偏执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和顺为标准,优游自由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