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期末易错点讲练:物态变化-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1页
初中物理期末易错点讲练:物态变化-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2页
初中物理期末易错点讲练:物态变化-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3页
初中物理期末易错点讲练:物态变化-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4页
初中物理期末易错点讲练:物态变化-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易错点讲练物态变化易错点1:不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基于热胀冷缩现象:当测温物质(如水银、酒精或空气,具体取决于温度计的应用场合)受热时,其体积会膨胀,推动液柱上升;而在冷却时,体积收缩,液柱则相应下降。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通常会选择体积较大的测温物质,并设计较细的管径,这样液柱的上升和下降就会更加显著。为了确保温度计的读数准确,通常以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和沸水的温度(100℃)作为校准基准。如果温度计未经此基准校准,其读数就可能会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因此,校准是确保温度计准确性的关键步骤。1.有两支温度计,它们玻璃泡内装有同样多的水银,但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长度也不同,当它们放入同一杯热水中时(

)A.两温度计的液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不同B.两温度计的液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相同C.两温度计的液柱上升高度不同,示数相同D.两温度计的液柱上升高度不同,示数不同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将这支温度计插入0℃的冰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为8℃;插入100℃的沸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6℃。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0℃时,实际温度是;当示数为℃时,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小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这就做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小强将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入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图________所反映的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

4.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的,这些温度计必须保证测温物质在液态状态下才能正常使用.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物质水银酒精甲苯铅萘熔点/℃-38.8-117-9532880.5沸点/℃35778.51111740218(1)-80℃时酒精呈______态;

(2)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做测温物质.5.10月13日下午,开明分校科技节开幕。如图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科技节期间展示的两款自制简易温度计(假设当时的大气压是1个标准大气压)。(1)如图1所示,甲组同学自制的简易温度计。在玻璃瓶内装满染色的煤油,封住瓶口后插入细吸管。①如图2、3是小组同学标刻度的过程,a处应标___________℃;b处应该标___________℃,图4是成品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情况,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水温约为___________℃。②温度计从热水中取出不用,放在室内足够长的时间后,其示数约为___________;③对这样的温度计,小明想让它测量更准确,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措施:___________。(2)如图5所示,乙组同学设计的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穿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C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t/℃17192123②27h/cm30.024.919.714.69.44.2①此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A内的空气”或“C内的水”)②表格中空缺的温度约为___________;③你认为这款温度计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易错点2:对晶体处于熔点(或凝固点)时的状态认识不全晶体物质在熔点时,可能处于三种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共存。6.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1)A物质的熔点为_____℃;(2)在第8min时,物质A处于_____状态。(3)非晶体的图像是_____。7.如图所示的是萘的熔化图象,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萘在AB过程中是______态,该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温度______.

(2)萘在BC过程中是______状态,温度______,但需要不断______热,这个过程用了______分钟,萘的熔点是______℃.

(3)萘在第4分钟时是______态,在第10分钟时是______态,在第20分钟时是______态.

(4)从熔化图象可以看出,萘是一种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8.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B.第1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在10min时一定是固液混合态9.下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B.在0~5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C.在BC段该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该物质处于液态10.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易错点3:认为水必须在100℃才会沸腾,忽略气压对沸点的影响不能简单地说水必须在100℃才会沸腾。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但在其他条件下,水的沸点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大气压强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大气压强越低,水的沸点越低。11.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随即用注射器抽气(如图所示),我们将看到水又沸腾了.以下的物理现象中,与上述试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不相同的是(

)A.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B.制药厂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沸腾而去除水分,为了控制沸点在以下,采取控制液面压强的方法,使压强低于标准大气压C.用纸盒盛水放在火上烧,水沸腾了,而纸盒却不会燃烧D.在高山上水沸腾时的温度低于100℃12.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内能减小,不会沸腾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13.容器里装有水,将烧杯底朝上压入水中,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对容器底加热.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烧杯内的水不能沸腾,烧杯外的水能沸腾B.烧杯内、外的水都能沸腾C.烧杯内、外的水温度相等D.烧杯内的水温高于烧杯外的水温1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另外,B杯中的水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1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6789101112131415…温度/℃…95969798989898989898…(1)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气泡情况,其中_________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_℃;(3)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___(选填“升高”、“保持不变”或“降低”);(5)实验中水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太长,请提出一个能有效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_________。易错点4:对常见的白气、白雾的理解白气、白雾并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人眼无法观察到的,而白气、白雾是悬浮在空中的雾状小水滴,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白气、白雾等出现的情况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的物体冒白气,另一类是冷的物体冒白气.它们虽然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但是水蒸气的来源不一样.比如我们打开冰箱门会有白气产生,这是冰箱外部的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环境发生液化现象产生的,而我们烧开水的时候,会有白气从壶里面冒出来,这是壶里面的水蒸气冒出来之后遇冷液化而成的,不要把看得到的白气、白雾错误地当成水蒸气.1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同时烧开相同的两壶水,壶嘴喷出的“白气”是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仔细观察比较还能发现:甲房间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由此可以判断出甲房间的气温较____(选填“低”或“高”)。17.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列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而成的B.打开软木塞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的水蒸发形成的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的空气液化形成的18.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9.寒冷的冬天,同学们进出教室时眼镜上容易起“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眼镜容易起“雾”B.眼镜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眼镜起“雾”时镜片的温度比周围空气的高D.眼镜起“雾”时水蒸气放出了热量20.将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大量水蒸气从壶嘴喷出,在离壶嘴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而发生的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这时在壶嘴处放置一片玻璃片(如图所示),会发现正对壶嘴的玻璃片表面的温度将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易错点5:误认为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经过了液态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不经过液态。例如,碘可以从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而不经过液态;同样,气态的碘也可以直接凝华为固态的碘。21.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请你分析箭头A表示的物态变化是

。22.小明和小华做了图甲、图乙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碘的升华现象,小明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小华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加热。已知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8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明和小华的碘锤中都会出现紫色碘蒸气B.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C.小华的实验中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D.小华的实验中,不会出现碘的熔化现象23.为研究碘的升华现象,如图两种加热方式中应该选择____(选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不选择另外一种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碘的沸点为184.25℃)。24.以下哪个现象正确地描述了升华过程(

)A.冰块在太阳下融化成水,然后水蒸发。B.固态樟脑丸在衣柜中逐渐消失,留下气味。C.湿沙子在阳光照射下逐渐变干。D.液态金属在极高温度下迅速蒸发。25.北方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室内的热空气向玻璃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易错点6:对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判断易错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中,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象。记忆技巧:熔化(固态→液态)和汽化(液态→气态)需要吸热,可以记为“熔化汽化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和液化(气态→液态)需要放热,可以记为“凝固液化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和凝华(气态→固态)则分别需要吸热和放热。2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27.水通过吸热、放热可在冰、水、水蒸气三种状态间转化,三态间的联系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是水的三种不同状态,甲是水,甲吸热转化为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是冰B.乙到丙的过程需要放热C.由甲到丙的过程需要吸热D.由丙到甲是凝固过程28.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则从乙到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液化D.凝固29.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结构图,则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