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_第1页
专题4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_第2页
专题4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_第3页
专题4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_第4页
专题4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命题趋势备考方向常见题型借助生产生活实际,以“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为主题的信息题和开放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水的净化在中考中单独出题,大多是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溶液的概念、乳化现象、物质溶于水能量的变化、溶液的组成以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等,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出现。以溶解度曲线为载体,考査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结晶、溶液配制等问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出题陷阱较多,容易失分,复习时要注意细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重难点0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在描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候,一定要强调:①一定温度;②一定量的溶剂;③某种溶质。重难点02浓溶液和稀溶液1.人们常把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称为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称为稀溶液。重难点03溶解度——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方法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就表示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食盐36克。2.溶解性等级的划分:重难点04溶解度曲线1.通过实验测出物质在各个不同温度的溶解度,运用数学方法可以绘制出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表示以下几方面的意义:①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②溶解度曲线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③曲线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④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的情况;⑤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⑥曲线上每个点所配制的溶液是该温度下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重难点05溶解度的计算1.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知,要计算物质的溶解度,溶液一定要是饱和的。2.由于在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和饱和溶液的质量比是确定的,因此溶解度跟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和溶液质量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定量关系:重难点06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1)溶质的质量分数只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2)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3)公式的变换形式:m质=m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重难通关练(建议用时:20分钟)1.(2023•丽水)20℃时,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加图甲;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如图乙;再加入10克水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乙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D.乙→丙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2.(2023•杭州模拟)小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氯化钠固体7.0g②用托盘天平称氯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和试剂瓶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3.(2023•永康市模拟)下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C.给丙溶液升高温度,固体一定会溶解D.甲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4.(2023•嵊州市模拟)小明向烧杯中依次加入20克食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若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克C.③和④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④中再加水50克,仍有6克食盐未溶解5.(2023•余杭区二模)农民常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为配制氯化钠溶液,山山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中按如图所示方式加水。下列选项中符合图①至图④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6.(2023•宁波模拟)如图所示,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B.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丙烧杯和丁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固体在丙烧杯和丁烧杯中的溶解度不同7.(2023•萧山区二模)如图所示,室温下有两杯氢氧化钙溶液,其中乙杯底部有少量氢氧化钙固体沉淀,室温下久置后,沉淀数量无变化。将它们混合在第三只烧杯中。可形成氢氧化钙的丙溶液。则下列说法成立的是()A.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B.升温可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溶解C.搅拌可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溶解D.混合后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等于甲或等于乙8.(2023•鹿城区模拟)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现将200g不饱和KNO3溶液分成两等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实验过程,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①→③过程中,KNO3的溶解度和质量分数都增大B.②→④蒸发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C.25℃时,KNO3的溶解度是43gD.③比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9.(2022•西湖区校级二模)一杯50℃的氯化钠溶液,只让其温度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 B.乙、丙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C.丙溶液的温度一定为30℃ D.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溶液10.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 D.用降温的的方法可获得大量氯化钠晶体11.(2022•滨江区一模)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溶质的水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③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②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D.若②中的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12.(2021•余杭区模拟)图中的直线表示t℃时,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对于a、b、c、d四点的分析,你认同的是()A.a、b两点质量分数不同 B.b点不可能是饱和溶液C.c点质量分数最小 D.d点在t℃时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13.20℃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4g和31.6g。小金在20℃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得到溶液①②③④。下列有关溶液①~④的分析错误的是()A.属于20℃时的饱和溶液的是②和④ B.溶质的质量相等的是②和④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①和③ D.溶液的质量②>④>③=①14.20℃时,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硝酸钾于烧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乙→丙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丙→丁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15.(2023•婺城区一模)在室温下完成如下实验,若固体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且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水的蒸发。请回答:(1)上述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2)四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均用序号表示)16.(2023•金东区二模)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的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5.010.520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一定为饱和溶液?答:。(2)欲将70℃时的该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选填序号)。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溶质M④恒温蒸发水⑤加70℃时M的饱和溶液17.(2023•鹿城区校级一模)小温学习了有关溶液的知识后,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实验一中ABCD四个烧杯中的液体,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可多选)。(2)实验二中①③④三个烧杯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序号表示)。18.(2022•龙港市模拟)有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为100克的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200g、150g、100g、50g某溶质,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请回答:(1)(填序号)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D烧杯中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不分层,这说明溶液具有特点。(3)要使C烧杯与D烧杯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可向C烧杯继续加入水克。19.(2022•海曙区模拟)甲烧杯中盛有30℃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100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1)乙中溶液(填“是”“不是”或“可能是”)饱和溶液。(2)若丙中无晶体析出,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0.1%)。20.(2023•拱墅区模拟)小明在学习溶液知识之后,进行了下列实验。(1)小明向各盛有等量70℃水的烧杯①,②,③中,分别加入20克X、Y、Z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其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是。(2)若Y为硝酸钾,则②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下列可以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专题4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重难通关练(建议用时:20分钟)1.(2023•丽水)20℃时,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加图甲;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如图乙;再加入10克水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乙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D.乙→丙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解答】解:A、20℃时,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加图甲,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则甲中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加入20克水,充分搅拌后如图乙,剩余的硝酸钾全部溶解,乙中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g20g+50g+20g+10gD、乙→丙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2023•杭州模拟)小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氯化钠固体7.0g②用托盘天平称氯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和试剂瓶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解答】解:①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氯化钠固体质量是50g×14%=7.0g,该选项正确。②用托盘天平称氯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该选项正确。③需要水的体积是(50g﹣7g)÷1g/mL=43mL,应该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该选项不正确。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和试剂瓶,该选项正确。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进一步导致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3.(2023•永康市模拟)下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C.给丙溶液升高温度,固体一定会溶解D.甲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解答】解:A、第一次蒸发10g水,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第二次恒温蒸发掉10g水,结果析出1g固体,则溶液为饱和溶液,第三次蒸发10g水,共析出2.5g晶体,即第三次蒸发10g水,析出了1.5g晶体,说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1.5g晶体;则说明乙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丙、丁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丙,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于不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给丙溶液升高温度,固体不一定会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次蒸发10g水,没有晶体析出,则甲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2023•嵊州市模拟)小明向烧杯中依次加入20克食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若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②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克C.③和④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④中再加水50克,仍有6克食盐未溶解【解答】解:A、由题意,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向烧杯中依次加入20克食盐,100g水中最多能形成136g溶液,则②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A选项的分析,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形成136g溶液,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136g﹣100g=36g,故选项说法错误。C、③和④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③和④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形成136g溶液,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食盐,④中再加水50克,能再溶解18g食盐,仍有20g+20g+20g﹣36g﹣18g=6克食盐未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5.(2023•余杭区二模)农民常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为配制氯化钠溶液,山山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中按如图所示方式加水。下列选项中符合图①至图④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解答】解:由图示可知,①和②的底部均有不溶解的晶体存在,因此均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加入75g水后烧杯中无固体,此时溶液③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再加水25g,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只增加了25%,溶液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稍降低,观察四幅图像,C符合题意。故选:C。6.(2023•宁波模拟)如图所示,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B.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丙烧杯和丁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固体在丙烧杯和丁烧杯中的溶解度不同【解答】解:A、第一次蒸发10g水,没有晶体析出,则甲烧杯中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第一次蒸发10g水,没有晶体析出,乙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丙烧杯和丁烧杯中的溶液均为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温度相同,固体在丙烧杯和丁烧杯中的溶解度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7.(2023•萧山区二模)如图所示,室温下有两杯氢氧化钙溶液,其中乙杯底部有少量氢氧化钙固体沉淀,室温下久置后,沉淀数量无变化。将它们混合在第三只烧杯中。可形成氢氧化钙的丙溶液。则下列说法成立的是()A.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B.升温可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溶解C.搅拌可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溶解D.混合后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等于甲或等于乙【解答】解:A、若甲溶液是室温下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则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若甲溶液是室温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则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乙,说法错误;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温不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溶解,说法错误;C、搅拌能加快溶质的溶解速率,但不能增大物质的溶解度,因此搅拌不能使乙中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溶解,说法错误;D、由图示可知,乙溶液是室温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若甲溶液恰好是室温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则混合后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等于甲或等于乙;若甲是室温下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则混合后的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小于乙,说法正确。故选:D。8.(2023•鹿城区模拟)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现将200g不饱和KNO3溶液分成两等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实验过程,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①→③过程中,KNO3的溶解度和质量分数都增大B.②→④蒸发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C.25℃时,KNO3的溶解度是43gD.③比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解答】解:A、①→③过程中,温度不变,则KNO3的溶解度不变;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增加,则KNO3的质量分数都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②→④的过程中,溶液由25℃时的不饱和溶液变为25℃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加,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图示可知,①→③过程中,溶液变为恰好饱和的溶液;②→④的过程中,溶液变为恰好饱和的溶液,即25℃时,20g水中溶解8.6g硝酸钾,溶液恰好饱和,25℃时,KNO3的溶解度是8.6g×100gD、③、④均为25℃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9.(2022•西湖区校级二模)一杯50℃的氯化钠溶液,只让其温度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 B.乙、丙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C.丙溶液的温度一定为30℃ D.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溶液【解答】A、甲溶液降温变为乙溶液,没有固体析出,乙溶液降温为丙溶液,有固体析出,则甲为不饱和溶液,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乙溶液降温为丙溶液,有固体析出,则乙可能是饱和溶液,丙一定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C、丙的温度低于40℃,不一定为30℃,故C错误。D、由乙溶液降温为丙溶液由固体析出,则溶质质量减小,降温,溶剂质量不变,则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溶液,故D正确。故选:D。10.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 D.用降温的的方法可获得大量氯化钠晶体【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约是36g,因此20g水最多溶解7.5g,因此a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c中烧杯底部还有固体,仍是饱和溶液,因为10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约是40g,因此20g水最多溶解8g氯化钠,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g28g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烧杯底部始终有固体;故C正确;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获得氯化钠晶体常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D错误。故选:C。11.(2022•滨江区一模)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溶质的水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③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②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D.若②中的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解答】解:A、在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水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项中未指明温度,故A错误;B、升温后得到③,烧杯中无固体剩余,③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B错误;C、①的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②中有剩余固体,②中为饱和溶液,升温后得到③,烧杯中无固体剩余,溶剂的质量相同,③中溶解的固体多,因此溶液②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D、恒温蒸发溶剂,饱和溶液析出晶体,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相同温度下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因溶解度相等而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12.(2021•余杭区模拟)图中的直线表示t℃时,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对于a、b、c、d四点的分析,你认同的是()A.a、b两点质量分数不同 B.b点不可能是饱和溶液C.c点质量分数最小 D.d点在t℃时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解答】解:A、a、b、d两点所表示的溶液均为t℃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利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B、b点为直线上的点,而直线表示t℃时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因此,b点代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故B错误;C、根据A中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a=b=d>c;故C正确;D、d点代表的溶液在t℃时为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但可溶解其他溶质,故D不正确;故选:C。13.20℃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4g和31.6g。小金在20℃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得到溶液①②③④。下列有关溶液①~④的分析错误的是()A.属于20℃时的饱和溶液的是②和④ B.溶质的质量相等的是②和④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①和③ D.溶液的质量②>④>③=①【解答】解:A.根据20℃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4g和31.6g,故②④属于饱和溶液的;正确;B.根据20℃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4g和31.6g,故②④属于饱和溶液的,其中溶质的质量不相等;错误;C.①、③溶质的质量都20g,并且全部溶解,溶液的质量为120g,溶质质量分数=20gD.根据20℃时,KCl和K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4g和31.6g,故②④属于饱和溶液的,且溶液的质量②>④;因为①、③溶质的质量都20g,并且全部溶解,溶液的质量为120g,溶液的质量小于④,即溶液的质量②>④>③=①,正确。故选:B。14.20℃时,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硝酸钾于烧杯中,把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乙→丙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丙→丁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解答】解:A.从图可以看出,20℃时,甲烧杯中还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所以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B.从图可以看出,20℃时,丙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所以丙烧杯中,硝酸钾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在此基础中继续加水得到丁溶液,溶剂增多,所以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C.乙烧杯中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乙→丙过程中,故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或变小,故C错误;D.丙→丁过程中,继续加入溶剂,溶质质量不变,所以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D错误。故选:B。15.(2023•婺城区一模)在室温下完成如下实验,若固体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且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水的蒸发。请回答:(1)上述四种溶液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2)四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均用序号表示)【解答】解:(1)室温下,向20g水中加入5gA,全部溶解;向溶液①中再加入5gA,部分溶解,说明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溶液②是饱和溶液;加热到t℃,全部溶解,溶液③可能是恰好饱和的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降温至室温,有晶体析出,溶液④一定是饱和溶液。(2)溶液①②③④中溶剂的质量相等,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是③>②=④>①,则四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③>②=④>①。故答案为:(1)溶液①;(2)③>②=④>①。16.(2023•金东区二模)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的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5.010.520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一定为饱和溶液?答:。(2)欲将70℃时的该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选填序号)。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溶质M④恒温蒸发水⑤加70℃时M的饱和溶液【解答】解:(1)65℃时,析出固体质量为0,因此溶液可能饱和,可能饱和,故答案为:无法判断;(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晶体的质量增大,即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将不饱和溶液转换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①降温;②加溶质;⑥蒸发溶剂,故选:②③④。故答案为:(1)无法判断;(2)②③④。17.(2023•鹿城区校级一模)小温学习了有关溶液的知识后,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实验一中ABCD四个烧杯中的液体,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可多选)。(2)实验二中①③④三个烧杯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序号表示)。【解答】解:(1)依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D中有固体出现,一定是饱和溶液;C→D加入20克氯化钾但是溶液质量没有改变,所以断定C中是恰好饱和;(2)①中的溶液经过恒温蒸发溶剂,得到③,所以溶质质量分数①<③,④是高温时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④>③,所以实验二中①③④三个烧杯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④③①。故答案为:(1)CD;(2)④③①。18.(2022•龙港市模拟)有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为100克的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