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赤壁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_第1页
16.1《赤壁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_第2页
16.1《赤壁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_第3页
16.1《赤壁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_第4页
16.1《赤壁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少不懂苏东坡,读懂方成有趣人——《赤壁赋》台湾诗人余光中曾说:“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在一起,他这个人不负责,没有现实感;也不要跟杜甫在一起,他太苦哈哈了,恐怕太严肃。可是苏东坡就很好,他是一个有趣的人。”题解文中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孙刘联军与曹军交兵的赤壁古战场(武赤壁),而是今湖北省黄冈市境内赤鼻矶(文赤壁)。汉江长江乌林樊口武赤壁文赤壁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乌台诗案全能苏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诗: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教育: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一、赏有趣之景+做有趣之事请同学们参照课文注释,翻译第一二段,特别注意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思考:苏轼与友人赏了哪些有趣之景,做了哪些有趣之事?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干支纪年法“望”后一天状语后置句缓慢“嘱”,劝请互文一会儿状后状后弥漫,笼罩放任小船去往所字结构:所+动词=名词,所去往的地方越过江面定后“凭”,乘。太空驾御所停止的地方抛弃独自存在星宿名第一段字词疏通课本P122页“学习提示”:了解古代的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纪时法十天干、十二地支、干支表文化常识补充一、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如“壬戌之秋”年号纪年法:如“元丰二年”,汉武帝始创。王公即位纪年法:如“秦襄公八年”(秦襄公即位的第八年)二、纪月法:序数纪月法:一月、二月、三月……类推,其中一月又叫“正月”,十一月又叫“冬月”,十二月又名“腊月”。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十二地支与月份的对应关系为:寅(正月)、卯(二月)、辰(三月)、巳(四月)、午(五月)、未(六月)、申(七月)、酉(八月)、戌(九月)、亥(十月)、子(十一月)、丑(十二月)。时节纪月法:就是根据一年中四时(春夏秋冬)和节气来记录月份。各季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称代。如一月就是孟春,二月就是仲春,三月就是季春。三、纪日法:干支纪日法:如“五月辛丑”特定日子的称谓:月初第一天:“朔”月中:“望”(农历每月十五)“望”后一天:“既望”月末最后一天:“晦”四、纪时法:天色纪时法、地支纪时法天色纪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现代纪时23-1点1-3点3-5点5-7点7-9点9-11点11-13点13-15点15-17点17-19点19-21点21-23点三更半夜”:19-21点称为一更,21-23点称为二更,23-1点称为三更,1-3点称为四更,3-5点称为五更。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月下清波逆流而上浮动的月光悠远的样子代词,我所思慕的人定后,有吹洞箫客依循声音婉转悠长细丝使…起舞深谷使…哭泣寡妇主谓倒装第二段字词疏通苏轼与友人赏了哪些有趣之景,做了哪些有趣之事?有趣之景:七月十六日晚上的赤壁景象之清风、明月、白露、水光有趣之事:泛舟、饮酒、诵诗、歌唱在这美景、乐事中,作者的心情如何?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乐甚二、修有趣之心作者和友人畅游赤壁,赏美景,做趣事,他的心情是很快乐的。正所谓“乐极生悲”,他的心情在“乐甚”之后起了变化,请同学们思考:他的“悲”从何而来的?从乐到悲,作者“悲”从何来?1.从景中来:诗人见到茫茫月色下的自由流动的江水,再联想起自己被贬黄州过的如囚犯般的生活处境,在触景生情中,已产生了淡淡的哀愁。2.从歌词中来:诗人听到歌中唱“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联想起自己因莫须有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遭遇,同时也写出了苏轼的忠君殷切,希望君王能再次重用自己,此时已产生较浓的哀愁。3.从客人的箫声中来:客人吹着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给苏轼的“扣舷而歌”伴奏,苏轼已经产生了悲伤的情绪。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容色改变端正即“为何”,为什么,宾前向西船头船尾相连的船只同“缭”,盘绕,围绕被动状后当攻破攻下向东进发,名作动斟酒长矛本来在哪里,宾前第三段字词疏通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名作动,捕鱼砍柴状后意动,以…为伴葫芦做的酒器意动,以…为友劝请状后,像蜉蝣在天地间寄居,片刻,时间短与世长存一下子,轻易状后余声,指箫声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粒米。作者已经产生了“悲伤”的情绪,却问了客人“为何吹箫吹得那么悲伤”,作者因景、歌、箫声而悲,那么,客人又是为何而悲呢?1.对比:怀古思今。面对眼前的赤壁江山,让他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悲英雄不再;又想起此刻“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悲自身渺小。2.比喻:蜉蝣、粟,哀吾生、羡长江。写出了人生短暂。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修有趣之心《新唐书》中有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苏轼与客在游玩之时,受到景、歌、箫声的影响,加上又忘不掉自己的痛苦遭遇,因此才产生“悲情”。这个生悲的过程,也是修心的过程。其实,心若晴朗,则一切都是风轻云淡;心无挂碍,则天天都是岁月静好。“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听过一句话,人生最大的难题,不是辨识人心,而是认清自己。每个人在天地之间,都不过沧海一粟,不把自己看太重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清醒。三、悟有趣之理请朗读第四段,并疏通字词句。思考:面对客人的“悲”情,苏轼是如何劝慰烦恼忧愁的客人的?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指流去的水指月亮终究消减或增长表假设宾前,羡何,羡慕什么从第四段字词疏通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示下文是进一层的议论如果即使代词,这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享有判断句面对客人的“悲”情,苏轼是如何劝慰烦恼忧愁的客人的?既然客人是因着赤壁下的明月和江水而不得开脱,那苏轼就从赤壁的水与月说起,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以月以水来冲刷客人的悲愁。苏轼是从哪些角度借月和水的特点来劝慰客人的?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缺,来说明人的个体虽有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但人类代代相承,是永恒的。2.从“取”与“不取”的角度物各有主,所以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功名利禄也是身外之物,不可强求;但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我们可以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鉴赏理趣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滚滚江水,看似奔腾而去,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逝去。正如月亮的圆缺,它按照周期变化,最终并未有增加或减少。人生亦是如此,本就是不断地失去,又在失去中,不断地获得。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如果从事物易变来看,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但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世间一切皆永恒。既然天地与我们每个人都同在,那又何必去羡慕旁人呢?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哪怕一分一毫也不要去拿取。人生之苦,多数就在于强取一瓢而饮。属于你的东西,不争也来;不是你的东西,得到了也会失去。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生活中,很多人觉得自己过得不好,只是我们习惯了给快乐标上价格。年轻时,我们都曾告诉自己:等以后月入多少,我一定会很开心;等我买了房子买了车,我肯定会非常满足。虽然口袋比年轻时鼓了不少,却也不曾寻见期待的那一份幸福。其实,世上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只是缺少一颗能感知幸福的心。四、合作探究《赤壁赋》采用“主客问答”的说理方式,逐层阐述自己的观点,将人、景、事、情、理完美融合在一起。那么,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主客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赤壁赋》的主客问答,也许真有其客,也许没有。但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苏轼内心的两个“我”通过对答进行的一场思想情感的辩驳和开释?主和客代表“出世”的自己和“入世”的自己:1.主——作为道者(出世)的苏轼

特点: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2.客——作为儒者(入世)的苏轼

特点: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中国人有两套思想体系——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这两种思想和而不同,共同作用于一个人身上,并且互相补充。比如说,人年轻的时候,一无所有,需要多用儒家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努力进取,奋发作为;但是到了功成名就后,又要多用道家思想,清心寡欲,将“功成身退,天之道”牢记于心,最后得以善终。

儒家的精神是“入世”,告诉我们要有理想,要有抱负,要进取不懈,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做人难、办事难,光是一个劲地冒进,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这样也是于事无补。所以说,我们做人做事还得要有点道家的“出世”精神。

我们要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志存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样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更是形象地比喻:儒家像粮食店,是中国人的精神粮食;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不必去理会它;可是精神上一生病,就非去不可。五、成有趣之人经过了赏有趣之景,做有趣之事,修有趣之心,悟有趣之理后的苏轼,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趣之人的形象。于是,结尾处,苏轼与客人开心地重新饮酒。请思考:重新饮酒与开篇写到的饮酒有着怎样的不同的意义?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zhuó)。肴(yá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