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海水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必修一+选必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水体运动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浪、海啸、风暴潮、潮汐、洋流;海—气相互作用、水热平衡、厄尔尼诺、拉尼娜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原理学科素养要求人地协调观:能结合具体案例,认识海水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认知:能掌握不同海区洋流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洋流的影响。地理实践力:能绘制大洋环流模式图或某海区洋流图,并说出各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考题命题方向2024年安徽卷以上海堡镇、苏州浒浦、南通天生港三地的月平均潮差为背景,考查潮汐相关知识广西卷以我国南海某岛礁附近海域波浪能为背景,考查波浪能开发等相关知识2023年广东卷以日本海的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为背景,考查海水的性质和洋流的相关知识海南卷以中低纬地区的某上升补偿流海区的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荷兰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受台风影响为背景,考查风暴潮的影响、台风和风暴潮的成因、自然灾害等相关知识。北京卷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浙江卷以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和海水运动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洋流对海域营养物质的影响;以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为背景,考查洋流对沿岸温度、盐度的影响江苏卷以1993—2016年西南大西洋海区的洋流强弱变化趋势为背景,考查洋流分布、影响;2022年6月浙江卷以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洋流的性质、分类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山东卷以亚得里亚海为背景,考查洋流的性质和流速1月浙江卷以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为背景,考查洋流流向【考情分析】【考情分析】提取考点:1.波浪和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2.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难点,常见考向)考题命题方向2022年广东卷以50°N以北地区海域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为背景,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以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流为试题背景,考查洋流的形成及流速。山东卷以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为背景,考查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2021年全国甲卷以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为背景,考查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福建卷以东海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为背景,考查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山东卷以荷兰北部的马肯湖的人工堤坝防御风浪为背景,考查风浪对影响及防御措施。广东卷以罗斯海的罗斯冰架的漂流为背景,考查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海—气相互作用。2020年浙江卷以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洋流的基本性质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纬度海洋海洋与陆地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海水运动地转偏向力大气和大洋环流维持地球上的水分和热量平衡影响海水运动形成过程驱使海—气相互作用异常年份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大气环流正常年份(沃克环流正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波浪
潮汐
洋流成因影响【知识结构】成因影响规律性质影响分布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考点2、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材料一:小明从小就对地理充满兴趣。小明查阅资料发现: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高达十几米的海浪将车辆等卷入海中并冲毁沿岸建筑,造成15000多人死亡,并导致了日本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对人类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灾后,日本加强了对海啸的监测和研究并耗巨资加高、加固海堤等。【探究1】指出日本此次海啸发生的原因,并简述日本防御海啸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原因: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壳运动频繁,地震引发海啸。措施:加强地震和海啸的监测研究和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加高、加固海堤;营造海岸防护林。【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海浪:【思考1】如何区分海啸与风暴潮?海啸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海水波动,其能量来自岩石圈。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如台风、寒潮等,其能量来自大气圈。【思考2】影响波浪能大小的主要因素?风力大小海水深度海区封闭程度海底地形海水的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浪潮汐洋流海浪通常指海洋中由外力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海面波动现象。(1)海浪的类型:【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海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应对海浪破坏的措施海浪作用下,海岸不断被侵蚀,形成各种海蚀地貌。海浪还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影响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加固防波堤、水闸、港口码头、海产养殖等工程设施。保护、建设海岸防护林等生物措施。
(2023·海南卷·节选)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荷兰(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课堂反馈】
(1)据材料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6分)强风且适逢涨潮,风暴潮强度大,(地势低平)海水容易上岸;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加上海水顶托,(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出现在夜间,大部分居民已入睡;(背景知识)荷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经济损失大。是怎么回事?【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潮汐:(1)概念: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材料二:钱塘江海潮被誉为“天下第一大潮”,小明同学一直想去欣赏钱塘江大潮,他查阅资料得知:钱塘江是浙江第一大河,河口段河床宽浅,形似喇叭。小明再登录“大鱼潮汐表”网站,通过查询观潮时间发现钱塘江大潮很有规律。下图为钱塘江河口段海宁县2021年农历九月份的潮汐表。【探究2】根据查询到的潮汐表,概括钱塘江大潮的变化规律,并指出成因。(6分)变化规律:①一天中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有两次海水涨落。
②初一、十五高潮较高,低潮较低,潮差较大。原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潮汐:(1)概念: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
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当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朔望月)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就会相互叠加,形成大潮当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与地球和月球的连线垂直(上下弦月)时,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部分引力会被抵消,形成小潮【思考】"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结合下面图片,分析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原因。(6分)①天时:农历八月十五,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天文条件)②地利:跟钱塘江口似喇叭形状有关(地形条件)③风势:沿海一带盛行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气象条件)【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潮汐:【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潮汐:【总结】影响潮差大小的因素天时地利风势叠加【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潮汐:(2)潮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潮汐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周期性,故人们主要根据潮汐的周期性规律进行开发利用。人类活动潮汐规律的利用船舶进出港口选择涨潮(海阔水深)时赶海即在潮间带采集,需在落潮期间进行观潮选择潮差大的大潮时段冲浪应该避免落潮时段,因为落潮期间浪高较小游泳避开涨潮和落潮的时间段盐场建设涨潮时带来高盐度的外海海水,便于提取海水晒盐海产品养殖利用潮间带养殖,如紫菜(涨潮吸收养分,落潮光合作用)潮汐发电可以利用潮汐发电,提供清洁能源(一天涨落2次,可发电4次)把高潮、低潮、潮差填写在图中合适的位置,并写出潮间带的概念。潮间带是指退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被潮水淹没的海岸地带。材料三:小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在全球海洋中,有五处塑料废弃物集中漂浮的旋转水域,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在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之间形成的“太平洋垃圾带”。海洋垃圾的扩散与洋流的运动规律密切相关,并且是当下面临的棘手的全球环境问题。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探究3】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上图中甲地,其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画出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的流向,并指出影响其流向的主要因素。(6分)盛行风;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冬逆夏顺【追问】如果这些海洋垃圾产生在印度半岛西部海域,指出其在洋流作用下的漂移规律。10℃15℃20℃20℃15℃10℃半球半球【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洋流:(1)概念:
海洋中的表层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2)类型:
按冷暖性质分: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由低纬→高纬)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由高纬→低纬)
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NS暖流暖流寒流寒流【概念解读】——洋流的种类(按成因分类)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盛行风补偿流:由风力或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流出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上升流下降流渔场补偿流水平补偿流垂直补偿流上升流下降流【概念解读】——洋流的种类(按成因分类)【探究】二战时德军潜艇如何利用直布罗陀海峡的密度流骗过盟军偷袭成功的?关闭引擎启动引擎轰密度流:不同海区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的密度不同,表层海水由低密度区流向高密度区,底层海水由高密度区流向低密度区。(在陆间海与外海相接的地方容易产生)(3)影响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洋流:盛行风是主要的动力因素,其次还受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轮廓)、海水密度(盐度)等因素影响。(4)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洋流:【思考】①观察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看看两个海区洋流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②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南半球呢?③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有什么特点?④南半球40°S~60°S的海域洋流有何特点?⑤南极大陆外围洋流有什么特点?北顺南逆,东寒西暖逆时针,东暖西寒冬逆夏顺西风漂流(自西向东;顺时针),寒流南极环流(自东向西;逆时针),寒流材料四:爸爸回家后经常分享远航船的航行见闻给小明:比如途中发现日本核废水扩散到了墨西哥西海岸海域,也曾在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偶遇憨态可掬的南极企鹅,在南美西海岸遇见大量捕鱼船满载而归,小明听后感觉大开眼界。【探究4】分别说明洋流对上述现象产生的影响。(6分)洋流可以扩大污染范围。科隆群岛地处热带,且有寒流流经,有适合耐寒的企鹅生存的环境。秘鲁寒流为上升补偿流,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5)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1】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洋流: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对海洋运输的影响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影响全球热量平衡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水墙上升流海域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效率:速度、时间、燃料安全:冰山、风浪、海雾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低纬→高纬:输送热量高纬→低纬:输送海冰、冷水(2024年安徽卷)潮差是指潮水的一次涨落过程中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差。如图为2024年4月上海堡镇、苏州浒浦、南通天生港三地的月平均潮差。据此完成1-2题。【课堂反馈】1.该月,堡镇月平均潮差明显大于天生港,主要原因是()A.天生港处河道较窄,涌浪堆积较高 B.堡镇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弱C.堡镇与天生港所受日月引潮力差异大 D.堡镇至天生港段潮水沿江上溯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大2.天生港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潮差为该月最大。该日的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关系可示意为()DC调用知识:近日点为1月初农历初一、十五前后,日、月、地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潮差最大4月在近日点之后AB错初三则偏离同一直线,月球相对向东运行一点(2020年北京卷)人类抛弃的垃圾在北太平洋形成了面积约160万平方千米的巨型垃圾带,其中包含约8万吨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读图回答第3题。【课堂反馈】3.图中对该垃圾带影响最大的洋流是()
A.甲 B.乙
C.丙 D.丁C【课堂反馈】(2021年广东卷节选)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4.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西风漂流(盛行西风)和陆坡流(极地东风)共同影响;广阔洋面,海陆轮廓的影响;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极地东风带西风带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中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5~7题。【课堂反馈】5.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式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6.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7.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DCD【小结】海水的运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水的运动海浪潮汐洋流成因影响风力或外力影响海浪预报、海啸和风暴潮灾害、海岸带保护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成因规律影响分类影响一天涨落2次(可发电4次)潮汐养殖、发电、航运等暖流和寒流气候、生物、航运、海洋污染材料五: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从厄瓜多尔南部经秘鲁到智利北部通常为干旱气候,但小明通过查找相关新闻材料了解到:2016年12月下旬,秘鲁北部海域海水逐渐升温,雨水增多。到2017年3月,沿海地区暴雨引发的洪灾已经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受灾。人们发现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秘鲁附近海域中的大量鱼群出现死亡现象。【探究5】从海—气水热交换角度,解释秘鲁寒流使沿岸降水减少的原因。(6分)受秘鲁寒流影响,该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小,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少,降水少,海—气水分交换弱。结论: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水汽和热量来源【基础梳理】读教材72、73页,结合图4.15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1)海—气水分交换途径:______、______。(2)海—气热量交换途径:①海洋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输送给大气,其中______是主要途径。②大气通过_____向海洋传递动能。形成的这种洋流称为_________。(热量的转化形式)(3)海—气相互作用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海洋1、海洋和大气间的水热交换蒸发降水传导对流长波辐射潜热潜热风风海流大气环流大洋环流海水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考点2】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风海水运动潜热【探究一】材料一:下左图为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图(单位:×0.484W/m2),右图为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1)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是________(填“热带”或“温带”),为什么?热带
①热带跨约47个纬度,不仅范围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②热带地区海洋面积大,储存的热量多;
③该海区面积大,海水蒸发旺盛,向大气输送水汽丰富,释放的潜热丰富。甲乙【探究一】材料一:下左图为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图(单位:×0.484W/m2),右图为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2)海洋热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洋流,据此描述左图中20°N~40°N和40°N~60°N太平洋东西两岸海区输送热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20°N~40°N太平洋东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少,主要受寒流的影响;40°N~60°N太平洋东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多,主要受暖流的影响。甲乙【探究一】材料一:下左图为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图(单位:×0.484W/m2),右图为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3)右图中,曲线①表示
,曲线,②表示
。判断左图中甲海区热量的收支状况如何?乙海区的热量收支状况如何?甲海区支出>收入;乙海区收入>支出。热量收入热量支出
(4)低纬度海区水温不因热量持续盈余而持续增温,高纬度海区水温不因热量持续亏损而持续降温,原因是?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实现高低纬之间的热量输送,使得低纬海区水温不因热量盈余而持续增温;同理高纬度海区水温不因热量持续亏损而持续降温。甲乙【归纳总结1】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归纳总结2】海—气作用对热量(收支)平衡的影响低纬地区中、高纬地区收>支收<支海收:太阳辐射海支:海水长波辐射和潜热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大气环流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热量:海→气热量:气→海P73【活动】了解水量平衡原理(1)读图,说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哪个环节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蒸发、降水(2)计算海洋降水量与陆地降水量之和,海洋蒸发量与陆地蒸发量之和。这两个数据的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海气相互作用使地球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蒸发量,水量不变。相等(3)估算陆地和海洋对大气水汽的相对贡献,说明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57712.5%;87.5%海洋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水汽,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P73【活动】了解水量平衡原理(4)估算海洋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差额,说明补充这个差额的水量来源。径流(5)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或减少,陆地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加以说明。(水量平衡原理是一个地区的出水变化量,也就是水量收入与支出的差额,所以海洋蒸发量增加或减少,)陆地上的径流量也会增加或减少。【归纳总结3】水平衡1、对于全球而言:蒸发总量=降水总量,全球水量平衡。2、对于不同地区而言,蒸发量不一定等于降水量(分为干湿地区);3、对于同一个地区而言,某段时期内储水量是变化的,变化量=收入-支出。材料五: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从厄瓜多尔南部经秘鲁到智利北部通常为干旱气候,但小明通过查找相关新闻材料了解到:2023年12月下旬,秘鲁北部海域海水逐渐升温,雨水增多。到2024年3月,沿海地区暴雨引发的洪灾已经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受灾。人们发现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秘鲁附近海域中的大量鱼群出现死亡现象。【探究6】分析2024年秘鲁沿海地区出现暴雨的原因。(6分)【探究7】简述拉尼娜现象发生对秘鲁西部沿海气候和渔业生产带来的影响(6分)【考点2】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沃克环流(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表层海水温度:西高东低信风使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海|气作用动力作用东岸冷海水上涌西岸暖海水堆积水温低水温高大气热力环流热量交换海—气作用沃克环流(正常年份)正常年份太平洋环流示意【小结】正常年份沃克环流(顺时针)对气候的影响:大洋西岸:盛行上升气流,气候湿润大洋东岸: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0°~5°S)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东部和西部影响(异常)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均与沃克环流的异常有关。
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直接导致赤道地区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重要依据。【考点2】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沃克环流(正常年份)____________现象,沃克环流变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沃克环流变______。【思考】判断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什么现象,并推测沃克环流的变化状况。厄尔尼诺拉尼娜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考点2】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弱强3、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考点2】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思考】读图,描述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并推测其对气候和生物的影响。成因: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附近表层暖水向东回流(赤道逆流增强)。东太平洋冷海水上泛现象消失,暖水回流加剧,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对气候的影响:①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②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考点2】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思考】读图,描述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并推测其对气候和生物的影响。对生物的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等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渔业大幅度减产,大批鸟类也因饥饿而死【考点2】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2)拉尼娜现象【思考】读图,描述拉尼娜的形成原因,并推测其对气候和生物的影响。成因:太平洋东南信风异常增强,把赤道附近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表层海水产生强大的离岸流,造成这里持续的海水辐散;下层冷海水上泛增多,同时秘鲁寒流也北上补充,导致海面温度大幅降低对气候的影响: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水温度低于气温,大气层结稳定,对流不易发展,降雨偏少,气候偏干旱;太平洋西部地区降水异常增多,常形成洪涝灾害对生物的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冷海水上泛,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面,鱼类丰富【核心归纳】沃克环流增强减弱拉尼娜厄尔尼诺西岸上升气流增强东岸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增加干旱加剧西岸上升气流减弱东岸下沉气流减弱降水减少降水增加拉尼娜厄尔尼诺判断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什么现象?【核心归纳】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东南信风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秘鲁寒流太平洋水温东岸西岸太平洋两岸降水东岸西岸对全球的影响对我国的影关联性弱,甚至转为西风强弱强强弱西偏,被暖流取代强升高降低降低升高降水增加降水减少降水减少降水增加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台风次数减少,冬季出现暖冬夏季风减弱,北进速度减慢,南涝北旱台风次数增加,冬冷夏热夏季风增强,北进速度加快,南旱北涝材料五: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从厄瓜多尔南部经秘鲁到智利北部通常为干旱气候,但小明通过查找相关新闻材料了解到:2023年12月下旬,秘鲁北部海域海水逐渐升温,雨水增多。到2024年3月,沿海地区暴雨引发的洪灾已经造成近百人死亡,数万人受灾。人们发现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秘鲁附近海域中的大量鱼群出现死亡现象。【探究6】分析2024年秘鲁沿海地区出现暴雨的原因。(6分)2024年秘鲁沿海因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导致上升流减弱,赤道逆流加强,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沿岸异常增温,对流旺盛,降水多,引发暴雨。【探究7】简述拉尼娜现象发生对秘鲁西部沿海气候和渔业生产带来的影响(6分)对气候的影响:水温降低,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气候更为干旱;对渔业的影响:信风增强,上升流增强,营养物质增多,浮游生物多,鱼产量增多。厄尔尼诺引起(2024年1月浙江卷)海—气间通过潜热(海水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长波辐射等方式进行热量交换,并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调节不同纬度间的水热状况。下图为北半球夏季大气潜热释放对局地气温变化的贡献。据此完成8-9题【课堂反馈】8.关于大气潜热释放的纬度差异及其主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潜热释放高度较高,气流辐散上升强烈B.30°~40°潜热释放数量较少,信风干燥抑制蒸发C.50°~60°潜热释放高度较低,锋面气旋抬升受限D.80°~90°潜热释放数量最少,极地东风摆动较小9.在海—气系统内部()A.大气降水,将能量直接传递给了海洋表面B.大气辐射和运动,消耗从海洋获取的热量C.海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加了大气潜热释放D.海面水分蒸发凝结,促使海水产生了运动CB(2023·北京卷)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课堂反馈】8.由图可知()A.距今1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 B.距今3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C.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 D.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9.该地最可能位于()A.印度洋沿岸 B.大西洋西岸C.亚欧大陆东部 D.南美洲西部C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冀教版
-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冀教版
- 15 白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4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第2课时 煤的干馏 苯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2
- 《清理厨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劳动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 《年月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8 搞好个人卫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皖教版
-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 1.2.2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教学设计 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3.2我们的学校我介绍 第二课时 桂师星球版
- Unit 2 My clas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5年日历日程表含农历可打印
-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图
- 一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病例分析培训课件
- 蚂蚁集团上市招股书
- Q∕SY 1502-2012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规范
- 软件代码审查报告
- 建设工程法人授权委托书
- 《小儿垂钓》ppt
- 第四章碱金属原子和电子自旋
- 拉森钢板桩监理控制要点
- 河北医疗机构另收费用一次性物品管理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