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的世界》提升训练卷(原卷版)_第1页
《中古时期的世界》提升训练卷(原卷版)_第2页
《中古时期的世界》提升训练卷(原卷版)_第3页
《中古时期的世界》提升训练卷(原卷版)_第4页
《中古时期的世界》提升训练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提升训练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只是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A.带有基层自治色彩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C.具有完全独立特点D.有利于形成强大王权2.中古时期,西欧封建国王只不过是贵族中的一员,与其他贵族相比,没有多少特权,其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王室领地。10世纪时的法国国王如果离开自己的领地,就有可能遭到其他贵族抢劫和袭击。这反映出当时A.封君封臣制度趋于瓦解B.西欧民族国家逐渐形成C.天主教会控制世俗世界D.国王仅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3.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劳动力减少了25%,传统的谷物生产已无利可图,很多封建主转而经营商业性畜牧业。因大批拉丁语教授死于瘟疫,许多学校放弃了拉丁语教学,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提高。死亡的威胁使追求现世享乐成了新的社会观念。欧洲各地出台公共卫生法,组建市政健康委员会。上述现象反映出14世纪中叶的欧洲①理性主义思潮出现②民族国家形成③公共卫生事业进步④经营方式转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4.下图为欧洲封建庄园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认识有庄园一般面积都很大B.庄园农业手工业发达C.庄园掌兼管物质和精神D.庄园和外界很少有联系5.大学是西欧中世纪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阅读下面“大学兴起”的示意图,其中“?”处应填A.专制王权的加强 B.城市的兴起发展C.市民文学的产生 D.民族国家的统一6.13世纪时,法国巴黎羊毛织工在行会章程中写明:“如果没有从国王处购买手工业执照,任何人不得在巴黎做羊毛织工。”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依靠城市提供的军队夺回了诺曼底等封建领地,使法国王室的领地扩大了三倍之多。这说明王权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B.王权与市民根本利益相一致C.中世纪后期城市开始兴起D.城市推动了封建王权的加强7.15世纪开始,王权在与教会、贵族和市民的斗争中,逐渐形成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把教会变成听命于王权的组织,削弱大贵族权力,建立常备军,有力保障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扩张。这表明“新君主国”结束了欧洲的封建割据状态B.成为政教合一的民族国家C.厉行专制统治阻碍历史进步D.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8.1116年,法兰德斯(现在比利时境内)的伯爵取消了司法性的决斗(让控辩双方决斗辨明胜负),同时多数城市设立了针对商人的法庭,从城镇人中选择有能力的人来进行裁决。很快,所有的国家纷纷仿效,在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城镇均取得了司法独立,这使得城镇成为司法独立的岛屿,处于习惯法之外。这意味着当时在西欧已抛弃了传统的习惯法B.已摆脱了罗马法的影响C.商人的权益可得到城市司法保护D.大部分城市已经获得了自治地位9.1337年,爱德华三世发动英法“百年战争”,为此,他经常召集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议会,讨论税收问题。1344年,下议院承认“国王和贵族是为了英国人民的安全才冒着生命危险去作战的”,国王进行的战争是为了国家以及国王、教士和国内所有其他人的荣誉、安乐、和平。据统计,1294~1453年,英王获得动产税和关税累计达1100万英镑。据此可知,英法“百年战争”强化了英王的专制权威B.增强了英国臣民的民族意识C.促成了英国的议会制度D.推动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10.下图为12世纪后半期的法兰西形势示意图(局部)。据图可知,此时该地区统一民族国家尚未形成B.世俗王权高于教权C.专制集权阻碍经济发展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11.下图坐标中,曲线所反映的是西欧王权演变B.教权演变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D.市民权力变化12.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包括①促使西欧封建制度逐步瓦解②推动封建制度在西欧推广③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基础④促使西欧大学的兴起②③④①②③①②④①③④13.罗马共和国时期,上层人物都以学法为荣,以不懂法为耻。要想做大官,一定要先当一段时间的法官,退职的大法官则多进入元老院或被派到外地去当总督。由此可见,罗马法的发展是因为A.统治阶级的重视B.经济发展的需要C.法律体系的严密D.公民意识的觉醒14.罗马帝国亚洲行省的叙利亚、小亚细亚,北非行省的埃及经济都很繁荣,罗马向行省输出陶器、橄榄油、葡萄酒等产品,从行省输入粮食、纺织品、金属制品和奢侈品。为了巩固统治,罗马统治者和法学家制定了A.规范商品交易活动的法律B.维护公民政治权利的法律C.调整平民贵族关系的法律D.强化维护奴隶制度的法律15.在阿拉伯帝国建立之初,“波斯人中有继续信奉祆教的,有改奉伊斯兰教的;罗马人和埃及人中有继续信奉基督教的,有改奉伊斯兰教的;犹太人中有继续信奉犹太教的,有改奉伊斯兰教的”。在这种形势下,帝国统治者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推行罗马法律B.改造伊斯兰教C.扩大帝国版图D.翻译异族文化16.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7.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汉谟拉比法典》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义务及违反法律后的具体惩罚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B奥斯曼帝国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加速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C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编撰《高丽史》的体例分“世家”“列传”“志”“年表”等朝鲜史学受到中国影响D拜占庭与俄罗斯皆信奉东正教拜占庭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A.AB.BC.CD.D18.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后,政府不仅任命希腊正教的头面人物为希腊正教徒的大教主和文职首领(管辖希腊人及不同族群的东正教徒),还分别任命了亚美尼亚教派的主教和伊斯坦布尔的犹太教大拉比为各自的首领。此举反映出A.帝国统治模式的创新B.不同文化与族群交融C.因俗而治的统治特点D.政教分离的政治特点19.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基础20.《高丽史》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光宗用双翼(五代后周官员)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大抵其法,颇用唐制。”据此可知,高丽A.科考以进士科与明经科为主B.仿照唐代糊名制以防止舞弊C.选官制度是模仿中国的产物D.朝廷与后周的关系非常密切21.下表是不同时期文献对印度四大种姓的记载。其不同源于社会阶层的变化B.佛教传播的冲击C.不同学者的解读D.社会经济的变动22.701年,日本政府颁布《大宝律令》,规定制作衣服要仿照中国式样,宫廷朝服也要模仿唐代朝服;不久又下令“天下百姓右襟”,因为中国中原人自周代以后都是向右掩衣襟。据此可知,当时中国服饰开始影响世界B.日本以唐服为文明象征C.中国传统服饰基本定型D.唐服推动了日本封建化23.早期的阿拉伯地理学著作,多为道路指南。后来,地理学知识得到了广泛运用。在9—14世纪,阿拉伯帝国出现了苏莱曼、麦斯欧迪、白图泰等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欧洲正是通过学习他们的地理学著作,才逐步了解和熟悉亚洲及东非地区的。据此可知,阿拉伯地理学的发展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B.加剧了帝国的对外扩张C.适应了远距离贸易的发展D.推动了翻译运动的发展24.《全球通史》中写道,“玛雅人的城市,如果它们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是举行仪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这是因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在两三年内便耗尽了土壤的肥力,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地迁移驻地”。据此可以判断A.玛雅人尚未建立起最初的国家B.古代美洲没有出现战争和军队C.玛雅人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D.古代美洲畜牧业占有较大比重25.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帝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这说明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罗马帝国方式C.官僚体系日益完善D.加强了与东方交流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取代过去的封建王侯后,汉朝的豪强大族权势日大。豪族以一个扩大的父系家庭为中心,附属很多具有政治经济关系的家庭和个人。很多农民不能靠自己的田地所产度日,他们发现依附有财有势的豪门大族不失为便利之举。东汉时期,很多大庄园面积达数万亩之阔。栽种的除了糯小米、稻麦之外,还有亚麻籽、葱、蒜、倭瓜、芥末、水寥、漆树、桐树、棕树等。大庄园主富比王侯。宅邸房屋数百,肥田沃土连绵阡陌,奴仆成千上万,货物车运船拉,运往全国各地。家族中胸少文墨、却野心勃勃的成员住在那里经营产业。那些饱读诗书、出相入仕的成员们则成为朝廷的命官,住在京城宅邸中。——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经济组织。在封君封臣制度下,各级庄园主的土地来自于层层分封。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耕自收。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与自由农民一样,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并向领主缴纳租税。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享有政治、司法、经济权力。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秋序。然而,基督教会才是最大的庄园主,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信徒需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并接受教会严苛的精神、生活控制。——摘编自(德)约翰内斯・弗里德《中世纪历史与文化》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庄园出现的原因。(8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代庄园与中古西欧庄园的不同点。(8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庄园与中古西欧庄园对中西文明的历史性影响。(4分)27.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材料二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对西欧社会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中世纪城市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无论是西北欧佛兰德尔的毛纺业城市,还是当时较为落后的英国城市,14和15世纪手工业中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中世纪城市市民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社会观念和政治法律精神的形成,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政体形式的制度源流。在城市工商业基础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向农村渗透,劳役地租折算为货币地租,农奴用金钱赎取人身自由,导致农奴制和庄园制的崩溃。(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发展起的历史作用。(8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世纪”一词,最初出现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专指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之间那段时间。……西方学者研究中世纪史历来以西欧为对象,不包括东欧的拜占廷和俄国,更不包括阿拉伯及其以东地区,所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世界中世纪史。他们往往贬低中世纪的意义,有的甚至认为那是一个黑暗时代,没有多少成就可言。马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