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废旧锂电池资源回收再生建设项目项目营运期污染物源强分析_第1页
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废旧锂电池资源回收再生建设项目项目营运期污染物源强分析_第2页
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废旧锂电池资源回收再生建设项目项目营运期污染物源强分析_第3页
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废旧锂电池资源回收再生建设项目项目营运期污染物源强分析_第4页
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废旧锂电池资源回收再生建设项目项目营运期污染物源强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废旧锂电池资源回收再生建设项目项目营运期污染物源强分析1.1废气污染源分析1.1.1负极材料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G1、G2、G3、G4)本项目负极材料生产线年运行200d,每天8h。根据工程分析,负极材料均为粉料,各加工工序易起尘,主要产尘环节:真空上料粉尘(G1)、辅料下料粉尘(G2)、筛分粉尘(G3)、包装工序下料粉尘(G4)。①真空上料过程中,粉料进入料仓时,料仓呼吸孔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经类比《安徽科达洁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锂电池系列负极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同行业类比调查情况,本项目料仓进料时粉尘浓度约为8000mg/m3,风量为2000m3/h,粉尘产生量约为16kg/h(25.6t/a)。粉尘经管道引至袋式除尘器处理。②辅料下料粉尘:辅料(石墨烯、硅铝粉)下料过程中由于落差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在加强操作管理、降低落差、下料口封闭等措施后,可有效控制粉尘产生量,粉尘产生速率约为0.5kg/t物料(0.11t/a,0.066kg/h)。粉尘经集气罩收集(集气效率85%,风量2000m3/h),引入袋式除尘器处理。③筛分粉尘:本项目采用振动筛,筛分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筛分过程中粉尘产生速率为1.0kg/t物料(3.5t/a,2.19kg/h),经风管引至袋式除尘器处理(风量3000m3/h)。④包装下料粉尘:粉料经搅拌后,由下料口进入包装机,打包。包装下料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粉尘,产生速率为0.5kg/t物料(1.75t/a,1.09kg/h),对下料口设置集气罩(集气效率85%,风量2000m3/h),粉尘经收集后,引至袋式除尘器处理。本项目负极生产线粉尘产生排放情况见表3-16。表3-16本项目负极生产线粉尘产生排放情况一览表产尘点产尘量(t/a)产尘速率(kg/h)风机风量(m3/h)粉尘浓度mg/m3治理措施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真空上料25.616200080001套脉冲袋式除尘器(效率99.5%)+20m高排气筒10.70.096辅料下料0.090.056200028筛分3.52.193000730包装1.490.932000465无组织0.280.17//加强管理、降低落差、强化集气效率,封闭措施良好/0.1无组织粉尘主要为辅料下料及包装工序未被集气罩收集到的粉尘,经采取上述措施后,无组织粉尘可有效降低40%。本项目负极材料生产线各工序产生的粉尘经采用集气罩和风管收集后,引入1套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为10.7mg/m3,满足《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标准颗粒物浓度≤30mg/m3的要求。1.1.2有机废气产排情况(1)有机废气产生环节及产生情况①废旧电池拆解线机械拆解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G5)机械拆解工序年作业300d,每天8h。锂电池中电解液的组成:锂电池电解液中的碳酸乙烯酯,C3H4O3,透明无色液体。沸点:248℃/760mmHg,熔点:35~38℃,是一种优良的极性溶剂。碳酸二乙酯,分子式:CH3OCOOCH3,无色液体,稍有气味,蒸汽压1.33kPa/23.8℃,闪点25℃。熔/沸点:-43℃/125.8℃。碳酸二甲酯,C3H6O3,无色透明、略有气味、微甜的液体,熔点2~4℃,沸点90℃,难溶于水,闪点17℃。六氟磷酸锂(25%),白色结晶或粉末,相对密度1.50。暴露空气中或加热时六氟磷酸锂在空气中由于水蒸气的作用而迅速分解,放出OPF3和HF而产生白色烟雾。本项目拆解锂电池时,系统中喷洒碱液,可以有效抑制OPF3和HF的产生(直接与碱液反应,而被固定下来),有机溶剂在低温下,挥发率较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需拆解的锂电池芯约2000吨,其中含电解液的电池芯约占60%,电解液含量约为120t(有机溶剂含量为90t),有机废气挥发率按10%计,则有机废气产生量约为9t/a(以非甲烷总烃计)。评价要求对拆解室进行密闭处理,并整体负压抽风(风量4000m3/h),产生的有机废气经引入1套有机废气焚烧设备(98%)进行处理,然后经20m高排气筒排放。②拆解回收线正极材料烘干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G6)烘干线年工作300d,每天作业16h。正极材料经压滤后,含液率可降低到16~20%(以18%计),经6h的烘干处理后,正极材料内含液率可降低至1%以下(评价以1%计)。回收的正极材料量约为700t/a,则烘干过程中有机废气量约为119t/a。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采用风管引入1套2级冷凝回收装置进行冷凝回收(风量2000m3/h)。废气经收集进入预冷器(无处理效率,从120±5℃降温至95℃)、前冷器一级冷凝(降温至60℃以下,处理效率约为80%)、后冷器二级冷凝(降温至25℃,处理效率约为60%)进行处理,二级冷凝回收装置(总冷凝效率约为90%)冷凝析出的粗液约为107.1t/a,未冷凝下来的有机废气量约为11.9t/a【含NMP11.3t/a(95%)和其他轻质溶剂0.6t/a(5%)】。有机废气经风管引入1套焚烧设备进行处理,然后经20m高排气筒排放。③负极材料烘干工序产生的废气(G8)本项目回收的负极材料为石墨粉,负极材料中有机成分经环己醇溶剂溶解后,与石墨粉分离,然后经压滤,使石墨粉的含液率可降低到16~20%(以18%计),然后进入全封闭式气流烘干设备进行烘干(风量12000m3/h)。烘干过程中,环己醇蒸发为气态,实现与石墨粉的分离,由于气流作用,石墨粉以粉尘的形式在设备中运转。烘干设备的尾端接2级袋式收尘器,石墨粉尘经袋式收尘器收集后,尾气接入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经核算,负极材料回收量约为500t/a,烘干后,含液率可降低至1%以下(评价以1%计),则烘干过程中有机废气量约为85t/a。由于负极烘干类型为封闭式气流烘干,石墨均以粉尘的形式进入2级袋式收尘器(单机收尘效率99.9%)收集处理。经袋式收尘器除尘后,有机废气引入1套2级冷凝回收装置进行冷凝回收(总冷凝效率约为90%),冷凝析出的环己醇粗液约为76.5t/a,未冷凝下来的有机废气量约为8.5t/a【含环己醇8.1t/a(95%)和其他轻质溶剂0.4t/a(5%)】。有机废气经风管引入1套焚烧设备处理,然后经20m高排气筒排放。④NMP溶剂回收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G10)年运行300d,每天16h。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NMP溶剂在溶出正极材料时,溶剂与正极材料的用量比例约为3:1,则NMP在回收正极材料环节的循环使用量约为2100t/a,其中压滤后的正极材料中含有约20%的NMP。正极材料经NPM溶剂溶出后,经压滤、精滤将粉料和溶剂分离,此时NMP溶剂中含有电解液中的有机物、固体杂质、水分等,一并进入粗液罐,压滤工序回收到的粗液量约为2215.2t/a(其中有机溶剂2010.5t/a,水分201.05t/a,固体杂质3.65t/a)。压滤工序产生的粗液和烘干工序冷凝回收的粗液均进入粗液罐(2322.3t/a),然后进行蒸馏净化处理,并通过2级冷凝系统回收NMP溶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蒸馏冷凝回收系统由于无引风设备,冷凝阶段能有效回收溶剂98%以上(以98%计),则蒸馏工序共产生含低沸点溶剂的水220.12t/a,NMP溶剂2033.7t/a,含少量固体的高沸点蒸馏残液26.68t/a,有机废气产生量约为41.8t/a。这部分有机废气经风管引入1套焚烧设备处理,然后经20m高排气筒排放。含有机物的水经收集到一定量后,进行蒸馏,回收其中的溶剂,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废水量约为198.5t/a。另外,粗液中的固体杂质一方面在粗液罐内沉淀,另一方面存在于蒸馏残液中,定期回收,压滤回收其中的固体物质,作为正极材料,进一步烘干处理。蒸馏残液收集到一定量后,蒸馏,回收其中的高沸点溶剂(主要为碳酸乙烯酯),剩余的蒸馏残渣(8t/a),设危险废物暂存库暂存,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⑤环己醇溶剂回收蒸馏冷凝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G11)年运行300d,每天16h。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环己醇溶剂在溶出负极材料时,溶剂与负极材料的用量比例约为3:1,则环己醇在回收负极材料环节的循环使用量约为1500t/a。负极材料经环己醇溶剂溶出后,经压滤、精滤将粉料和溶剂分离,此时环己醇溶剂中含有电解质中的有机物、固体杂质、水分等,一并进入粗液罐,压滤工序回收到的粗液量约为1567.44t/a(其中有机溶剂1449t/a,水分115.92t/a,固体杂质2.52t/a)。压滤工序产生的粗液和烘干工序冷凝回收的粗液均进入粗液罐(1643.94t/a),然后进行蒸馏净化处理,并通过2级冷凝系统回收环己醇溶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蒸馏冷凝回收系统由于无引风设备,冷凝阶段能有效回收溶剂98%以上(以98%计),则蒸馏工序共产生含低沸点溶剂的水130.26t/a,环己醇溶剂1463.99t/a,含少量固体的高沸点蒸馏残液19.52t/a,有机废气产生量约为30.17t/a。这部分有机废气经风管引入1套焚烧设备处理,然后经20m高排气筒排放。含有机物的水经收集到一定量后,进行蒸馏,回收其中的溶剂,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废水量约为111t/a。另外,粗液中的固体杂质一方面在粗液罐内沉淀,另一方面存在于蒸馏残液中,定期回收,压滤回收其中的固体物质,作为负极材料,进一步烘干处理。蒸馏残液收集到一定量后,蒸馏,回收其中的高沸点溶剂(主要为碳酸乙烯酯),剩余的蒸馏残渣(5.7t/a),设危险废物暂存库暂存,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2)有机废气处理及排放情况根据上述分析:①废旧电池拆解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G5)为9t/a,对拆解室整体负压抽风(风量4000m3/h),然后引入有机废气焚烧设备进行处理。②正极材料烘干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G6)为11.9t/a,冷凝设备后接引风管,引入有机废气焚烧设备进行处理。③负极材料烘干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G8)为8.5t/a。由于负极材料烘干采用气流烘干,粉尘产生量较大,石墨粉尘经2级袋式收尘器收集,作为产品。冷凝设备后接引风管,引入有机废气焚烧设备进行处理。④NMP溶剂回收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G10)为41.8t/a。冷凝设备后接引风管,引入有机废气焚烧设备进行处理。⑤环己醇溶剂回收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G11)为30.17t/a。冷凝设备后接引风管,引入有机废气焚烧设备进行处理。以上有机废气均引入1套焚烧处理设施——蓄热式焚烧设备(RTO)处理(处理效率98%),然后经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有机废气产排情况见表3-17。3-17有机废气产排情况一览表产生环节产生量(t/a)产生速率kg/h风量(m3/h)产生浓度mg/m3治理措施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机械拆解93.754000937.5拆解室密闭处理,负压抽风1套蓄热式焚烧设备(效率99%)+20m排气筒11.00.23正极材料烘干11.92.4820001240风管引入负极材料烘干8.51.7712000147.5风管引入500104.28683.32级布袋收尘(99.9%)NMP回收41.88.7120004355风管引入环己醇回收30.176.2820003140风管引入根据核算,各工序有机废气(共计101.37t/a,22.99kg/h)经风机引入1套蓄热式焚烧设备,该设备进气口浓度约为1045mg/m3(风量22000m3/h),经焚烧处理后,有机废气排放浓度为11.0mg/m3(排放量0.23kg/h,1.01t/a),经20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标准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50mg/m3的要求。其中负极烘干工序粉尘先经2级袋式收尘器进行除尘处理,粉尘排放浓度为8.7mg/m3(排放量0.104kg/h,0.5t/a),满足《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标准颗粒物排放浓度≤30mg/m3的要求。本项目研发楼为5层,高度约为15m,周边200m范围内最高的建筑物不超过17m,故设置20m高排气筒是合理可行的。(5)拆解回收线正极材料粉碎工序产生的粉尘(G7)烘干处理后的正极材料,结块较为严重,需进入球磨设备进行粉碎。球磨机为密闭式设备,仅在球磨完成后,下料包装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粉碎作业时间为每年200d,每天8h。下料过程粉尘产生速率为0.5kg/t物料(0.35t/a,1.09kg/h),对下料口设置集气罩(集气效率85%,风量2000m3/h),粉尘经收集后,引至1套袋式除尘器处理。表3-18本项目正极材料粉碎过程粉尘产生排放情况一览表产尘点产尘量(t/a)产尘速率(kg/h)风机风量(m3/h)粉尘浓度mg/m3治理措施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正极材料粉碎0.30.192000951套脉冲袋式除尘器(效率99.5%)+20m高排气筒0.50.001无组织0.050.03//加强管理、降低落差、强化集气效率,封闭措施良好,车间阻隔/0.02无组织粉尘主要为未被集气罩收集到的粉尘,经采取上述措施后,无组织粉尘可有效降低40%。本项目正极材料粉碎工序产生的粉尘经采用集气罩和风管收集后,引入1套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为0.5mg/m3,满足《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标准颗粒物浓度≤30mg/m3的要求。(6)导热油炉废气(G9)本项目设1台导热油炉为烘干工段和蒸馏工段供热,导热油炉规格为4t/h,燃料为天然气,年工作300d,每天16h。根据核算,天然气消耗量约为136.8万m3/a。根据(2010年本)下册“4430工业锅炉(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产排污系数表-燃气工业锅炉”中相关数据,具体数据见表3-19。表3-19工业锅炉(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产排污系数表-燃气工业锅炉产排污情况产品名称原料名称工艺名称规模等级污染物指标单位产污系数蒸汽/热水/其它天然气室燃炉所有规模工业废气量标立方米/万立方米-原料136259.17二氧化硫千克/万立方米-原料0.02S=1\*GB3①氮氧化物千克/万立方米-原料18.71颗粒物:每燃烧1万m3天然气产生的颗粒物量为2.4kg注:=1\*GB3①产排污系数表中二氧化硫的产排污系数是以含硫量(S)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硫量(S)是指燃气收到基硫分含量,单位为毫克/立方米,S取20。本项目导热油炉污染物产排情况见表3-20。表3-20本项目燃气导热油炉污染物产排情况一览表污染物产生浓度(mg/m3)产生量(t/a)排放情况执行标准(mg/m3)本项目燃气锅炉废气量为1.864×107m3/aNOX137.32.56经8m高排气筒排放200SO23.00.05550颗粒物17.70.3320根据核算,本项目在采用天然气作为原料的情况下,导热油炉废气经不低于8m的烟囱排放后,能够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排放标准(烟尘浓度≤20mg/m3、SO2浓度≤50mg/m3、NOX≤200mg/m3)的要求,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7)溶剂储罐区无组织有机废气(G12)溶剂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均处于密闭空间内,在采取上述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可实现有组织排放,但溶剂在进入储罐后,在储罐中贮存期间,会产生少量的有机废气,通过罐体的呼吸作用排出。根据NMP和环己醇的理化性质可知,这两种溶剂性质较为稳定,故废气产生量极少,评价按溶剂在线量的1‰计(NMP在线量为200t,环己醇在线量为200t),则这部分无组织有机废气产生量约为0.4t/a。评价要求,加强罐区管理,强化冷凝设备效果,降低溶剂温度等措施,降低这部分废气的产生。(8)职工食堂油烟(G13)项目设置1座职工餐厅,就餐员工约50人。根据《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一般食堂的食用油量平均按0.03kg/(p·d)计,则食用油的用量约为1.5kg/d。一般油的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取其均值3%,则油烟产生量约为0.045kg/d(13.5kg/a)。食堂安装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设计风量2000m3/h;按日高峰期3小时计,则高峰期该项目所排油烟的量为0.015kg/h,油烟产生浓度为7.5mg/m3,油烟净化效率按85%计,油烟排放浓度为1.1mg/m3,油烟排放量为2.0kg/a,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型类的标准要求(排放浓度低于2mg/m3)。项目废气污染源强分析见表3-21。表3-21本项目废气污染物产排一览表污染源废气量Nm3/h污染物产生情况排放情况处理措施备注mg/m3kg/hmg/m3kg/h负极材料生产线真空上料G12000粉尘80001610.70.096各工序粉尘经收集后引入1套脉冲袋式除尘器处理(效率99.5%),由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有组织辅料下料G22000280.056筛分G330007302.19包装G420004650.93未被集气罩收集的粉尘/0.17/0.1加强管理、降低落差、强化集气效率,封闭措施良好,车间阻隔无组织废旧电池拆解回收线机械拆解G54000非甲烷总烃104522.9911.00.231套蓄热式焚烧设备(效率99%)+20m排气筒有组织NMP回收G102000环己醇回收G112000正极材料烘干工序G62000负极烘干工序G812000粉尘8683.3104.28.70.1042级袋式除尘正极材料粉碎G72000粉尘950.190.50.0011套脉冲袋式除尘器(效率99.5%)+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有组织未被收集/0.03/0.02加强管理、降低落差、强化集气效率,封闭措施良好,车间阻隔无组织导热油炉导热油炉燃料燃烧G93.883×103NOX137.30.53137.30.538m高排气筒排放有组织SO23.00.0113.00.011颗粒物17.70.06917.70.069溶剂储罐区/非甲烷总烃/0.056/0.056加强管理无组织食堂油烟G132000油烟7.50.0151.10.002油烟净化器,净化率85%有组织1.2废水污染源分析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工序产生的清洗废水和职工生活污水。(1)生产废水根据水平衡分析,项目生产废水产生量约为1.7m3/d,主要为极片清洗废水和搅拌设备清洗废水。这部分废水为间歇式排放。清洗废水中主要含有:溶剂(NMP和环己醇)、极少量的电解液(含氟化物)、正负极粉(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石墨、炭黑、SBR、CMC等)等。因机械拆解工序,已进行喷碱液处理,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基本已参与反应。因此,清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pH、COD、SS、总磷、氟化物、少量金属离子(铁、锂、镍、钴、锰等)。经类比《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30亿安时大容量高性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年产360万块中大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关于清洗废水的水质情况,本项目清洗废水水质为:COD600mg/L,SS1000mg/L、氨氮12mg/L、总磷5.81mg/L、氟化物3.56mg/L、镍0.1mg/L、钴0.1mg/L。项目正极活性物质中含有镍,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需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分析车间排放口达标情况,同时按照《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总钴排放限值为车间排放口。(2)循环冷却排污水根据水平衡分析,循环冷却排污水量约为6.7m3/d,这部分废水中主要以SS和盐类为主,水质情况为全盐类浓度约为600mg/L、COD70mg/L、SS60mg/L,属于清净下水。(3)生活污水根据核算,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6.4m3/d,生活污水水质为:COD400mg/L、BOD5180mg/L、SS200mg/L、NH3-N25mg/L、总磷8mg/L。(4)蒸馏系统废水根据核算,蒸馏系统产生的废水量约为309.5m3/a(1.03m3/d),废水水质为COD300mg/L。(5)废水处理措施按照“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原则,评价提出以下污水治理措施:①清洗废水在生产车间外设置专门的絮凝沉淀池(不小于30m3),生产废水经投加NaOH调节PH至11~13左右,然后投加混凝剂(PAC+PAM+石灰乳)进行絮凝沉淀,经沉淀处理后,废水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②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属于清净下水,可直接通过厂区总排口排放。③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④蒸馏系统产生的废水,主要含COD,由储罐暂存,定期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根据企业废水产排情况(15.83m3/d,),要求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不小于20m3/d,建议采取的工艺为“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企业废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汇入某市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表3-22本项目废水处理前后污染物浓度变化一览表单位mg/L污染物污水量m3/aCODBOD5SSNiCoNH3-NPF清洗废水处理前水质51060010010000.10.1125.813.56预处理装置(调节+混凝沉淀)处理效率40%10%80%70%0.7%/20%60%预处理后清洗废水360902000.030.03124.651.42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总排口执行标准:Ni执行GB8978-1996;Co执行GB30484-2013。///1.00.1///生活污水水质1920400180200//258/蒸馏废水水质309.5300///////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水质2739.5381.3142.9177.40.0060.00619.86.50.27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处理效率/80%85%70%//40%60%30%经厂区污水站处理后水质2739.576.321.453.20.0060.00611.92.60.19循环冷却排污水201070/60/////厂区总排口水质4749.573.612.356.10.0030.0036.91.50.11《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2锂离子电池间接排放标准150/140/0.1302.0/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300180220//308/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某市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生产废水经絮凝沉淀,与生活污水同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厂区总排口排水浓度可满足《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2(锂离子电池,间接排放)企业废水总排口的排放限值要求及某市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废水经处理后,经市政管网排入某市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深度处理。1.3噪声污染源分析本项目营运期主要噪声设备为机械拆解机、搅拌机、筛分机、压滤机、风机等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其源强值和治理情况见表3-23。表3-23本项目高噪声设备及治理情况一览表单位:dB(A)设备名称数量(台)噪声源强运行情况防治措施治理后噪声值冲壳机475~80间断采用减振基础、车间隔声(降噪10~15dB(A))65-70拆解机570-75间断60~65搅拌机475~80间断65~70压滤机270~80间断60~70球磨机480-85间断65~75混料机270~75间断60~65筛分机270~75间断60-65风机1080~85连续减振基础、车间隔声、消声(降噪)65~75项目高噪声设备经治理后,噪声源强范围为60~75dB(A)。1.4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本工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有两类: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1)一般废物①除磁工序产生的废金属屑(S1)负极材料生产线除磁工序会产生少量的废金属屑,按原料的5‰计,则产生量约为17.5t/a。这部分废物主要成分为金属类,可集中收集后,外售于废品回收站,综合利用。②废旧电池修复再生生产线废旧电池清理工序产生的废抹布(S2)废旧电池清理采用抹布擦拭,会产生少量的废抹布,约1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9、废弃的含油抹布、劳保用品全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可混入生活垃圾处置”可知,含油废抹布属于豁免类,这部分废物设垃圾桶收集,与生活垃圾一起交由所在地环卫部门进行集中处置。③废旧电池修复再生生产线修复工序产生的废金属和废塑料(S3、S4)修复工序需要将损毁或变形的电池外壳、破损的导线等拆除,会产生一定量的的废金属、废塑料,约占电池重量的10%左右,废金属产生量约为240t/a,废塑料产生量约为160t/a。这2部分废物分类收集暂存后,外售于废品回收站,综合利用。④废旧电池修复再生生产线初步拆解工序产生的废物(S5)经检验不具备修复再生的电池,由人工进行初步拆解,该工序会产生:废电池外壳(塑料、金属件)、废导线、废结构件、电池芯,其中废电池芯根据检验结果进入拆解回收线或者电池修复再生线进一步利用。其余的废物归类为金属类和塑料类,分别暂存,外售于废品回收站,综合利用。废金属约120t/a,废塑料约80t/a。⑤废旧电池芯修复再生生产线检测工序产生的废电池芯(S6)废电池芯经检验不具备修复再生价值的,则淘汰,这部分废物均进入废电池拆解回收生产线进一步回收电池材料,综合利用。⑥废旧电池芯修复再生生产线拆解工序产生的废物(S7)极片问题的电池芯,需人工拆解,将极片提出。该工序会产生废铝塑膜、废隔膜(S7)。这部分废物产量约为15t/a,分类收集后,定期外售。⑦废旧电池芯修复再生生产线极片裁切工序产生的废极片(S8)将不可用的极片进行裁切,该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极片,产生量约为1.5t/a,这部分废物按照正负极材料分类后,进入搅拌机回收正负极材料,实现综合利用。⑧废旧电池芯修复再生生产线卷绕工序产生的废隔膜(S9)卷绕工序正负极片之间需设置隔膜隔离,这一过程由于需对隔膜纸进行裁剪,因此会产生隔膜纸边角料。这部分废物产生量约为0.8t/a,经收集后,定期外售。⑨拆解回收线机械拆解工序产生的废物(S10)不可修复的电池芯采用机械拆解,该过程中会产生废铝塑壳、废极耳、废隔膜等金属、塑料废物,分类收集后,定期外售。废金属量约为12t/a,废塑料8t/a。eq\o\ac(○,10)溶剂回收蒸馏工序产生的废蒸馏残液(S11)一次蒸馏残液一般不直接作为废物,一般需几次蒸馏后,并将其中固体物质压滤后才作为废物进行处理。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去除固体废物、连续蒸馏后,需处理的残液量约为一次蒸馏残液量的20%,经核算,约为27.9t/a。经查阅《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部令第39号),蒸馏残液属于危险废物,危废类别:HW11精(蒸馏)残渣,代码:900-013-11。这部分废物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修订单的要求,设专门的危废暂存间妥善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eq\o\ac(○,11)废导热油(S12)本项目导热油炉所用热载体为320号导热油,导热油一般分为矿物型和合成型,导热油的成分有联苯、萘、二苯醚及其低熔点的混合物,年用量为2t,随用随购,导热油是在密闭管道中循环利用。导热油在加热过程中易被氧化,高温下油品酸值增大且变化率较大。其运动粘度逐渐增加,这是由于导热油组分在高温下发生热裂解、热缩聚反应。热裂解反应结果导致生成小分子化合物,使其粘度减少;而热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产物,使其粘度增大,因此导热油循环时间长,容易发生老化,因此导热油每两年全部更换一次,一次更换量约为8t/a。经查阅《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部令第39号),废导热油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10多氯(溴)联苯类废物,危废代码为900-010-10。这部分废物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修订单的要求,设专门的危废暂存间妥善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eq\o\ac(○,12)生活垃圾(S14)职工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为15t/a(按每人0.5kg/d计),由垃圾箱收集,定期清运至垃圾中转站统一处理。本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3-24。表3-24本项目固废污染物排放情况估算表单位t/a序号种类产生环节类别及代码危险特性产生量厂内储存处理处置措施1废金属除磁工序一般废物17.5一般废物暂存间,分类妥善暂存外售废品回收公司,综合利用2电池修复再生工序2403电池修复再生线初步拆解工序1204拆解回收线机械拆解工序125废塑料电池修复再生线修复工序1606电池修复再生线初步拆解工序807电池芯修复再生生产线拆解工序158电池修复再生产线卷绕工序0.89拆解回收线机械拆解工序810废抹布清理工序1垃圾箱收集交由所在地环卫部门进行集中处置11职工生活垃圾职工办公生活1512蒸馏残液蒸馏工序危险废物HW11(900-013-11)T27.9危废暂存间由具备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在厂区内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13废导热油导热油炉HW10(900-010-10)T8注:T为毒性、I为易燃性表3-25全厂污染物预计产排情况一览表序号污染源废气量污染物产生浓度产生速率kg/h年产生量t/a治理措施及效果排放浓度排放速率kg/h年排放量t/a1废气m3/h/mg/m3///mg/m3//1.1负极材料生产线真空上料2000粉尘80001625.6各工序粉尘经收集后引入1套脉冲袋式除尘器处理(效率99.5%),由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满足《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标准颗粒物浓度≤30mg/m3的要求10.70.0960.15辅料下料2000280.0560.09筛分30007302.193.5包装20004650.931.49无组织/0.170.28加强管理、降低落差、强化集气效率,封闭措施良好,满足(GB30484-2013)中表6边界浓度≤0.3mg/m3的要求。/0.10.161.2机械拆解工序22000非甲烷总烃104522.99101.371套蓄热式焚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