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3》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1/06/wKhkGWdIlmCAe1N4AAJym4jklvI168.jpg)
![《中国古代文学3》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1/06/wKhkGWdIlmCAe1N4AAJym4jklvI1682.jpg)
![《中国古代文学3》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1/06/wKhkGWdIlmCAe1N4AAJym4jklvI1683.jpg)
![《中国古代文学3》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1/06/wKhkGWdIlmCAe1N4AAJym4jklvI1684.jpg)
![《中国古代文学3》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1/06/wKhkGWdIlmCAe1N4AAJym4jklvI16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3(唐宋段)》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103112英文名称: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3)学分:3学时: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践0学时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1、中国古代文学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专业本科生教学单位:人文学院修读学期:第5学期一、课程描述和目标中国古代文学3是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专业本科生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承担文化传播使命。本课程主要讲授隋唐五代宋金时期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影响文学发展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艺术等因素,这一时期重要作家的人生思想、风格特色,经典作品的审美特征、文学影响等,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部分,以“史”为线索,以“文”为重点,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本课程属于文学类基础理论课程,为帮助学生建立文学史观及文学史知识体系而开设。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审美、鉴赏、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运用唯物史观理解古代文学现象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书面或口头表达的能力,进行文化传播的能力。具备扎实的古代文学素养,能独立从事与之相关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本课程与学生已修的《古代汉语1》、《古代汉语2》、《中国古代文学1》、《中国古代文学2》,及以后将修的《中国古代文学4》、《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系统掌握隋唐五代宋金时期的文学现象、各类文体、代表作家的人格精神、文学风格、代表作品的思想艺术特征。能够理解这一时期文学现象与社会诸因素的互相关系,文体发展及其相互影响的环节,这段文学史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学术动态。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古代文学批评基本方法感悟、鉴赏、批评隋唐五代宋金时期各类文体的代表作,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表达。树立通过查阅文献、梳理材料提炼观点,进行论证的意识,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思维,通过文献材料分析复杂问题。能够初步分析解决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学作品问题。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通过隋唐五代宋金时期文学文化经典,获得文学审美体验,对中国古典文学所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文化认同。树立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自觉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和提高教学对象的思想道德情操。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本课程支撑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以下6个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毕业要求3-1、3-3、3-4系强支撑H,对毕业要求3-2、4-2、7-2系中支撑M。具体对应关系及权重如图所示: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指标点3-1.语言运用: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能正确处理和分析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学等语言文学材料,具备联系社会实践对语言文字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及评价的能力。课程目标10.35指标点4-2.具备技能:掌握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了解语文学科的认知特点,能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学情和文本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掌握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体系及编写特点,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领域具有较好的示范能力,具备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语文学习习惯的能力;具备应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优化和辅助语文教育的初步能力,能以多种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指标点3-2.思维发展:通过学习,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具备基本的文献典籍阅读能力、较强的文献检索能力,掌握学科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形成科学的学科观,对本学科发展前沿及其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有基本了解和初步体验。课程目标20.35指标点3-3.审美鉴赏:具备较强的文本阅读及审美鉴赏能力,能解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具有正确的文艺观、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具备对文学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及评价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写作能力。指标点7-2.学会思辨:在学科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素养,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自我诊断,提出改进思路。课程目标30.3指标点3-4.文化传承: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具有熟练的地域文化和语言调查研究能力,获得深刻的地域文化沉浸与体验。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课程目标1隋及初唐文学基本要求:系统掌握隋至初唐的文学现象、文体发展、重要作家作品德育要求:理解初唐诗的思想艺术精华,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沈宋、初唐四杰、陈子昂教学难点:初唐诗人的诗歌创新、初唐诗歌演进的阶段性特征3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2盛唐文学基本要求:系统掌握盛唐时期的文学现象、诗人群体德育要求:理解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山水诗、边塞诗、隐逸诗教学难点:盛唐山水诗的复变、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3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3李白基本要求:系统掌握李白的人生经历、思想和文学主张、诗歌成就德育要求:理解李白的文学成就与影响,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李白的漫游与创作、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李白的影响教学难点:李白乐府的继承和创新4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4杜甫基本要求:系统掌握杜甫的人生经历、思想和文学主张、诗歌成就德育要求:理解杜诗的集大成,杜甫的淑世情怀,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安史之乱与杜甫的诗歌创作、杜诗集大成的特点、杜甫的影响教学难点:杜甫七律的成就和影响4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5中唐诗坛、白居易元稹与元白诗派基本要求:系统掌握中唐时期的文学现象、诗人群体德育要求:理解中唐诗歌思想艺术精华,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韩孟诗派、刘禹锡和柳宗元、元白新乐府、白居易的叙事诗教学难点:韩愈、白居易的诗论、诗歌创作的开拓与创新3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6晚唐五代诗坛基本要求:系统掌握隋至初唐的文学现象、重要作家作品德育要求:理解晚唐诗歌的思想艺术精华,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杜牧、李商隐、苦吟诗人教学难点:李商隐诗歌艺术成就3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7词的兴起与晚唐五代词基本要求:系统掌握五代时期的文学现象、文体发展、重要作家作品德育要求:理解唐五代词的思想艺术精华,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敦煌曲子词、花间词、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教学难点:五代时期词的雅化3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8北宋前期文学基本要求:系统掌握北宋前期的文学现象、文体发展、重要作家作品德育要求:理解北宋前期诗词的思想艺术精华,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宋初三体、王禹偁、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晏殊、欧阳修、柳永教学难点:西昆体的文学影响、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3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9苏轼及其文学家族基本要求:系统掌握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和文学主张、艺术成就、苏轼家族的文学影响德育要求:理解苏轼的人生思想、文学成就,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苏轼的思想和文学主张、苏轼的诗、词、文、三苏教学难点:苏轼的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4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10北宋后期诗词基本要求:系统掌握北宋后期的文学现象、文体发展、重要作家作品德育要求:理解北宋后期诗词的思想艺术精华,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黄庭坚、江西诗派、陈师道、晏幾道、秦观、贺铸、周邦彦教学难点:江西诗派3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11南宋前期文学基本要求:系统掌握南宋前期的文学现象、文体发展、重要作家作品德育要求:理解北宋前期诗词的思想艺术精华,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李清照、张元幹、朱敦儒、陈与义教学难点:靖康之难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易安体3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12陆游与中兴诗坛基本要求:系统掌握南宋前期的诗人群体、陆游的文学主张和诗歌成就德育要求:理解南宋诗坛中兴四大家的思想艺术精华,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陆游、杨万里、范成大教学难点:陆游诗歌艺术成就3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13南宋后期文学基本要求:系统掌握南宋后期的文学现象、文体发展、重要作家作品德育要求:理解南宋后期诗词的思想艺术精华,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姜夔、吴文英、四灵诗派、江湖诗派、宋末四家教学难点:姜夔、江湖诗派3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14古文思潮与唐文成就、宋代散文成就基本要求:系统掌握中唐至北宋前期散文文体文风改革、唐宋散文重要作家作品德育要求:理解唐宋古文的思想艺术精华,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韩柳古文理论与创作成就、欧阳修苏轼曾巩的散文成就教学难点:唐宋散文革新3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15传奇与敦煌文学、宋代“说话”与宋元话本基本要求:系统掌握唐唐传奇的发展阶段、重要代表作、敦煌变文、说话德育要求:理解唐传奇的思想艺术精华,传承中华文脉教学重点:唐传奇、变文、说话四家与话本教学难点:变文、话本3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师生探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合计48四、课程教学方法集中讲授、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作业、小组自主学习、期末考核组成,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期末考核成绩占50%、平时作业成绩占30%、小组活动占20%。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序号教学环节课程目标1(分值)课程目标2(分值)课程目标3(分值)课程目标4(分值)课程目标5(分值)合计1个人作业2001000302小组活动015500203期末考试1520150050课程目标对应分值35353000100(二)考核与评价标准1.个人作业考核与评价标准分值观测点90-100分70-89分60-69分0-59分作业按时完成,思路清晰,问题意识明确,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到位。能够自觉利用古代文学理论深入分析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按时完成,思路较为清晰,具有一定问题意识,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较到位。能够较好利用古代文学理论分析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延时完成,思路稍有混乱,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基本到位。对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有一定的分析,但不都深入、具体。不交和补交,思路明显混乱,或表达有错误,基本知识点理解、掌握有偏差。对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的分析较为简单。2.小组自主学习与评价标准小组自主学习内容、展示形式及评分标准由任课教师自定,按百分制进行打分。3.期末试卷考核与评价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设计期末考核试题,综合检验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综合应用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根据考试题目设计相应评分标准。六、教材与参考书(一)推荐教材1.《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袁世硕、陈文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版;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版。(二)参考资料作品类1.《唐宋诗举要》,高步瀛选注,中国书店出版社,2014年3月版;2.《唐宋文举要》,高步瀛选注,中国书店出版社,2014年3月版;3.《唐诗选》,马茂元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1月年版;4.《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5.《唐宋词选注》,唐圭璋等选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7月版;6.《唐宋传奇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7.《李白诗选》,薛天纬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版;8.《杜甫诗选注》(增补本),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9.《乐章集校注》,薛瑞生校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15年8月版;10.《苏轼诗词选》,陈迩东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11.《东坡乐府笺》,龙榆生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1月版;12.《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校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20年7月版;13.《陆游诗词选》,邹志方选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18年4月版;研究类14.《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3版;15.《唐代文学史》,乔象钟、陈铁民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16.《两宋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版;17.《唐诗学引论(增订版)》,陈伯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9月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部年终报告开创新局面引领新风尚
- 手工艺行业卫生卫生控制
- 2025-2030全球电子后视镜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联合收割机皮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3D 打印陶瓷丝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智能睡眠盒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IP65工业显示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机器人用立体摄像头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不锈钢面板安装显示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全液压解耦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提高金刚砂地坪施工一次合格率
- 【历史】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产业园区招商合作协议书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新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默写表
- 盾构标准化施工手册
- 天然气脱硫完整版本
- 中欧班列课件
- 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