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关系产品如何分配生产关系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授课人:时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农业工具PART11.耕作工具的变化一.农业工具的变化青铜器农具(数量有限)骨、木、石、蚌质农具铁制农具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出现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石器时代(旧、新)新石器晚期材质:工艺:趋势:骨、木、石、蚌
→青铜
→铁生产效率逐步提高打制
→磨制
→冶炼,铸造金石并用
原始社会铁器时代(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前15-14世纪,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位于小亚细亚的卡帕多细亚,富含丰富的矿产,比如铁,铜,银等,所以这里的赫梯人最先发明了冶铁技术,由此还制作出了大量的铁器。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使用并推广,从而使农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铁器推广的原因:①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②熔炉(冶金工具)的进步。赫梯【思考】西亚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的原因?①赫梯王国铁矿资源丰富;②靠近海边,利用海风吹动鼓风机,将温度提升到冶炼铁矿石的程度。距今约1万年前原始农业出现时距今七八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犁耕出现
刀耕火种
→
石器锄耕
→
铁犁牛耕2.阅读p20【历史纵横】概括我国耕作方式的演进历程结合【历史纵横】
梳理铁犁牛耕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汉朝以后:成为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唐朝: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二牛三人直辕犁;二牛一人曲辕犁;一牛一人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耕作方式变革,推动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极力推行井田制,形成耒葬、沟池、耦耕相结合的农业形态。随着铁犁与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樊篱被突破,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建立。农业生产主要由个体农户经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较高,他们对农具进行改进,并发明了新的农具。新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在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发明、创制出来,并在那里推行开来。北方更适合直辕犁等形制犁的使用,而南方水田更适合曲辕犁的使用。随着金属铸造技术的成熟,工程技术和制造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认识的提高和相关知识的不断积累,人们也会将其应用到农具的发明和创制过程中。——摘编自胡泽学《试论中国犁耕技术进步的推动力》归纳影响中国犁耕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更迭;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人口的增长与迁移;农业生产环境的差异,相关行业技术的进步。原始社会末期三国时期唐代春秋时期宋代2.灌溉工具的变化翻车(马钧改进)桔槔筒车高转筒车思考点: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发展的?①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②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③扩大了农耕区域,加速了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变化特征:
明清风力水车①灌溉装置日益复杂;②
从人力到自然力陶器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汉代陶猪圈弓箭、网(捕捉动物)马鞍马槽一.农业工具的变化3.畜牧工具的变化:(1)豢养驯化禽畜的古代畜牧业,也有其自身的工具设施。(2)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不少工具设施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耕作工具灌溉工具畜牧中国原始社会①新石器早期②新石器中期③新时期晚期----小件青铜器
陶器圈厩马槽弓箭网先秦战国铁农具推广
桔槔----杠杆原理秦汉-明清南北朝----灌钢法唐朝----曲辕犁(标志耕犁基本定型)①东汉末----翻车
②唐朝----筒车
世界①青铜农具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②小亚细亚率先冶铁古埃及----杠杆原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一.农业工具的变化趋势①以耕作工具为主。②诸文明各有特点,自成系统。③灌溉工具富有特色。④持续改进,沿革清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手工业工具PART2约3万年前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晚期陶纺轮(纺线)(一)纺织工具的进步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新石器时代的陶纺轮汉代
纺车(纺纱)元朝以后织布机(织布)汉朝纺车纺纱场景汉代提花机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衣服的主要原材料,富贵者是丝,平民百姓则以麻、葛为主。至唐代,在广大内地,棉布还是稀有之物。元朝时,闽广广泛种植棉花,“纺织为布”;“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推动了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展。1289年,元朝政府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设置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棉布十万匹;1296年,又颁布江南税则,规定棉花和棉布为夏税征收的实物。到了清代,“天下无不衣棉之人,无不宜棉之土”。
元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影响:进一步推动棉花作为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税收的来源,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各阶层广泛使用棉织物,丰富了衣着的材质。原因:棉花的广泛种植;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政府重视,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将棉花和棉布作为税收的内容。时期工具用途新石器时代晚期南
朝唐宋最初用泥条盘筑的方式制造陶器坯车匣钵支钉制坯防止污损坯件防止粘连早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朝唐宋时期(二)陶瓷业工具的进步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1世纪,我国制瓷技术传到波斯,后又传到阿拉伯等地。1470年传播到意大利威尼斯,欧洲各地才开始生产瓷器。(三)金属冶炼工具的进步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南北朝的灌钢法: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共同加热至生铁融化而灌入熟铁中去,反复锻打至成分均匀,成钢材。水排:冶铁鼓风工具冶金方式冶金工具作用锻打(小型)铸造(大型)东汉土炉熔化金属原料锤打击金属原料锉磨平金属坩锅熔化金属
范定型,商周时制作青铜器定型,战国后制作铁农具水排冶铁鼓风工具工欲成其事必先用其器
劳作方式PART3类别劳作方式特点典型代表影响农业
集体劳作生产力水平低;工具简单;春秋晚期之前商周井田制;有利提高工效;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家庭式劳作①以家庭为单位,分散性;②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封闭性);④脆弱性①中国古代小农经济②古希腊罗马的家庭劳作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有利于赋役征发,社会稳定;③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在近代阻碍社会进步。思考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农业家庭式劳作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劳作方式。它保证了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源;推动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以提高产量;将人们固定在土地上,减少人员流动,有利于社会稳定。但农业家庭式劳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难以产生技术突破,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转型。一、农业劳作方式积极:①保证了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有利于社会稳定,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源。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发展。消极:②阻碍商品经济,难以产生技术突破;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在封建社会后期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低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思考: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p23【学思之窗】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局限一、农业劳作方式类别劳作方式特点典型代表农业庄园式劳作①生产力不够发达;②割据势力强;③生产的市场化程度低;④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⑤集中劳作,生产力低下。①罗马共和国的奴隶制庄园。②欧洲中世纪的庄园。③中国魏晋时期的坞堡。青瓷坞堡
三国时期的青瓷坞堡,是一件能充分反映当时地主庄园经济缩影的典型器物。长方形。由围墙、前门楼、四隅角楼、左右厢房和四个盖钵式谷仓组成。门楼内站立一个武士俑,周边一圈有回廊栏板。一、农业劳作方式(二)手工业劳作方式经营形态出现时间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及流向流通方式地位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西周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民间私人经营家庭副业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民间消费的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不在市场流通主要在市场流通剩余部分出售明中叶前,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最高水平;阻碍商品经济发展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到近代破产。注: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后,在一些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孕育雇佣劳动关系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特点: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往往是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元朝:“诸色户计”)三、劳作方式的发展认识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研学课程开发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儿童康复训练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作业人员管理规范》编制说明20250422
- 2025年高精度数字测温仪表合作协议书
- 国开学习网《园林树木学》形考任务1234答案
- 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系统专项招聘公费师范生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纸品用胶项目合作计划书
- 消防知识竞赛题库2
- 2025年暑假.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 2025年收费的生产服务及修理合作协议书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老人门面分割协议书范本
- 中等职业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管理英语1》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解读
- 人民调解文书规范制作
- 教育督导考试试题及答案
-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
- 车辆外委维修管理制度
- 2025年快件处理员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
- 肩颈腰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