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_第1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_第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_第3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_第4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开课系别机电工程系电力系授课学期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授课层次高职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理论成绩+平时成绩课程设计2周

总学时96理论学时80实验学时16

前导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

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传动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后续课程

数控加工等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数控专业模具专业

二、课程定位

1.为研究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维护保养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3.课程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专业思维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

力的培养。

4.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呈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注重提高学牛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

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6.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过渡的一个

重要转折点,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

学习“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设计课程内容。

2.让学生在了解常用机构及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及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的基础上,

能进行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设计,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特征,加大学生工程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教学设

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

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机械设备课程以及参

与技术改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特点,初步掌握选

用和设计方法。

2.具有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一定的制图能力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及分析、解

决一-般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职业技能目标:

1.认识《机械设计基础及课程设计》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通过理论教学、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外综合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

的机械设计能力。

2.认识《机械设计基础及课程设计》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

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

3.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素质目标:

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机械历史上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强烈

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认识到我国机械设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

3.感受机械设计成果的美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并以此增强

学生的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世界观。

5.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采用项目化教学,

按项目的不同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培养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

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五、教学的组织

《机械设计基础及课程设计》是高职院校机械类各专业与近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

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将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以机械中常用机

构和通用零件为基础,为培养学生处理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有关后继课程、专业课

程打下基础。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

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设计能力,并获

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习有

关专业课程以及参与技术改造奠定必要的基础。根据生产一线对机电一体化数控专业模具

专业应用型高技能齿位人才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能力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群的特征,将传

统的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的学科型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以任务引领知识、以生

产过程组织教学的职业课程模式。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工作任务设计成“学习项目。

教学组织表

学习

项目项目名称学习型工作任务学时

序号

1教学项目1概论2

教学项目2平任务2—1机构的组成

2面机构的运动简6

任务2—2

图及自由度

3教学项目38

教学项目4凸

4任务4-16

轮机构

任务5—1螺旋机构

教学项目5其它任务5—2棘轮机构

52

常用机构任务5—3槽轮机构

任务5—4不完全齿轮机构

教学项目6带传

6任务6-18

动和链传动

教学项目7齿轮

r18

传动

8教学项目8蜗杆任务8-1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参数和尺寸6

1.解释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概念。1.教师准备

2.说出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及学习方课件、用具

法。2.教学方法

3.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启发互动式

二、教学内容3.教学组织

1.机器及其组成;课堂

2.本课程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3.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学习任务1一2: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与结构

学时:0.1

工艺性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了解机械零件常用材料;1.教师准备

2.了解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课件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材料的选用原则;复习金属工艺学相关内容

2.铸造、热处理、切削加工的结构工艺性。3.教学组织

课堂

学习任务1一3: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准则及

学时:0.8

设计步骤

一、教学目标三、教学过程设计

1.掌握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机械零件设计的1.教师准备

步骤,归纳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设计准课件

则。2.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启发探讨式

1.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3.教学组织

2.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准则及设计步骤课堂

教学任务4:当前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新发

总学时:0.1

一、教学目标三、教学过程设计

1.说出当前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新发展1.教师准备

二、教学内容课件

1.可靠性设计技术2.教学方法

讲授

3.教学组织

课堂

教学项目(二):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教学项目2: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总学时:6

项目情境: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6,由3个学习任务组成。本项目是研究和设计机构的基础。通过本项

目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平面运动副和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方法和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理解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学习任务2—1:机构的组成学时:2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

1.辨认机构的组成。

1.教师准备:

2.说出运动副的概念。

教案、模型、

3.说出运动副的形式及分类。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启发互动式

1.机构的组成

3.教学组织

2.运动副的概念;

参观陈列柜

3.运动副的分类。

学习任务2—2: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学时:4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教师准备

1.理解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课件、模型、

2.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实验法

1.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3.教学组织

2.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课堂

学习任务2—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学时:2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理解自由度的概念和约束条件;1.教师准备

2.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教案、模型、

3.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讲授

1.自由度和约束概念。3.教学组织课堂

2.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在本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提供一些

的条件。典型机构的实物或模型,如缝纫机机头等,

3.复合较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掌握好机构运

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项目(三):平面连杆机构

教学项目3:平面连杆机构总学时:8

项目情境: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8,由3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掌握平面连杆机构

的特点和应用,以及跤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和曲柄存在的条件。了解压力角、传动角、死点、

急回特性等概念。掌握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设计的方法c

学习任务3-1: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

学时:3

其演化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2.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3.辨认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课件模型

型式;

2.教学方法

4.说出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

启发互动式

二、教学内容

3.教学组织

1.钱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课堂实验室

2.较链四杆机构的演化一一含有一个移动

副的平面四杆机构

学习任务3—2:平面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

学时:2

件及基本特性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掌握较链四杆连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判别方法;课件模型

2.理解机构的急回特性、压力角、传动角和2.教学方法

死点位置。启发互动式

二、教学内容3.教学组织

1.较链四杆连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课堂

2.急回特性;

3.压力角和传动角;

4.死点位置。

学习任务3—3: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学时:3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灵活运用图解法设计平直四杆机构。

课件模型

二、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

1.按给定的连杆位置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启发式+探讨式

2.按给定的急回特性系数设计平面四杆机

3.教学组织

构;

课堂

教学项目(四):凸轮机构

教学项目4:凸轮机构总学时:6

项目情境: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6,由5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了解凸轮机构的类

型、特点和应用,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位移曲线的绘制、凸轮轮廓曲线的设

技、凸轮机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任务4—1: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学时:1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掌握凸轮机构的特点;课件挂图

3.理解凸轮机构在生产中的应用。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启发式

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组成;3.教学纽织

2.凸轮机构的分类;课堂

学习任务4-2: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常用运动

学时:2

规律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确定凸轮轮廓的基本依据;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了解凸轮与从动件的运动关系;课件

3.区别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演示法

1.凸轮机构运动分析的基本概念;3.教学组织

2.从动件的常用的运动规律。课堂

学习任务4-3: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案学时:2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二、教学过程设计

1.了解凸轮轮廓曲线设计的反转法原理;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掌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和步

课件

骤。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演示法

1.用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

3.教学组织

1)对心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课堂

2)对心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3)对心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学习任务4-4:凸轮机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

学时:0.8

个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了解凸轮机构滚于半径与运动失真;

课件

2.掌握压力角及其许用值;基圆半径的选则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探讨法

1.滚于半径的选择;

3.教学组织

2.压力角的校核;

课堂

3.基圆半径的确定。

学习任务4-5:凸轮机构的常用材料和结构学时:0.2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解凸轮机构的常用材料;

课件模型

2.掌握凸轮的结构形式。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互动式

1.凸轮常用材料;

3.教学组织

2.凸轮的结构。

课堂

教学项目(五):其它常用机构

教学项目5:其它常用机构总学时:2

项目情境: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2,由4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了解间隙运动机

构的工作原理、类型和应用;通过观看及演示实例了解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与

特点。

学习任务5-1;螺旋机构学时:1

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掌握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特点;三、教学过程设计

2.了解螺纹的几何参数: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3.了解螺旋机构在生产中的应用。教案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螺纹的形成与类型;参观演示法

2.螺纹的主要几何参数;3.教学组织

3.常用螺纹的特点和应用;实训中心

4.螺旋机构的应用和类型。

学习任务5—2棘轮机构学时:0.4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了解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类型和应用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二、教学内容教案

1.棘轮机构2.教学方法

参观演示法

3.教学组织

实训中心

学习任务5—3槽轮机构学时:0.4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了解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教案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槽轮机构参观演示法

3.教学组织

实训中心

学习任务5-4不完全齿轮机构学时:0.2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了解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教案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不完全齿轮机构参观演示法

3.教学组织

实训中心

教学项目(六):带传动和链传动

教学项目6:带传动和链传动总学时:8

项目情境: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8,由8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了解带传动的工作

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识别带和带轮的结构;能进行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分析;列举带

传动的安装及维护方法;了解同步带传动。联系实际设计普通V带传动;了解链传动的特

点和应用,说出滚子链的结构,理解链传动的运动分析。

学习任务6—1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学时:0.5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了解带传动类型;课件

3.掌握带传动的特点;2.教学方法

4.了解带传动的应用;讲授

二、教学内容3.教学组织

1.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课堂

2.带传动的特点。.

学习任务6-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

学时:1.5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课件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启发互动式

2.带传动的应力分析。3.教学组织

课堂

学习任务6-3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学时:0.5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l.o了解带传动的弹性滑动;课件

2.掌握弹性滑动利打滑的区别。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探讨法

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3.教学组织

课堂

学习任务6—4V带与V带轮学时:1.5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识别带和带轮的结构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掌握普通V带的尺寸标准教案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普通V带的结构尺寸标准演示法

2.普通V带轮的结构3.教学组织

实训中心

学习任务6-5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学时:3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

1.了解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掌握带传动的设计准则;

教案

3.掌握V带的设计步骤及参数的选择。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任务驱动法

1.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3.教学组织

2.单根普通V带传递的功率;

课堂

3.普通V带传动设计计算。

学习任务6—6同步带传动简介学时:0.1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了解同步带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教案

二、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

1.同步带传动的特点及应注;

演示法

2.同步带的尺寸规格;

3.教学组织

3.同步带传动的设计。

实训中心

学习任务6—7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维护学时:0.8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列举带传动的安装及维护方法;

教案

2.带传动张紧的重要性。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演示法

1.带传动的张紧于调整;

3.教学组织

2.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实训中心

学习任务6-8链传动的基本组织学时:0.1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说出滚子链的结构;教案

3.理解链传动的运动分析。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演示法

1.链传动的组成、特点、分类及应用;3.教学组织

2.滚子链的结构特点;实训中心

3.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4.链传动主要参数的选择;

教学项目(七):齿轮传动

教学项目7:齿轮传动总学时:18

项目情境: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18,由13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了解齿轮传动的

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齿轮啮合的基本定律;渐开线的形成和性质以及渐开线齿轮的特

性;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的条件;掌握渐开线圆柱齿

轮的加工原理和方法、根切的原因及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轮及斜

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了解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特点;了解不同条件下齿轮传

动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及参数选择原则。掌握齿轮的主要结构形式和选用、齿轮传动的

润滑方式和选用、了解齿轮传动的维护;了解齿轮变位的原理;掌握常用齿轮材料及其选

用原则。具备传动装置中齿轮传动的正确选用和设计计算能力。

学习任务7-1齿轮传动的类型及特点学时:0.5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教案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齿轮传动的类型;演示法

2.齿轮传动的特点。3.教学组织

实训中心

学习任务7-2渐开线的形成和基本性质学时:1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了解渐开线的形成;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掌握渐开线的性质。课件模型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渐开线的形成和性质;讲授法

2.渐开线方程。3.教学组织

课堂

学习任务7-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

学时:2

参数及几何尺寸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掌握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和符号;

2.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模数、齿数、压

力角和齿顶高系数及顶隙系数;三、教学过程设计

3.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儿何尺寸计算。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4.了解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和课件模型

固定弦齿厚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启发互动式

1.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和符号;3.教学组织

2.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和符号及几何教室

尺寸计算;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和固定

弦齿厚。

学习任务7-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

学时:2

传动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掌握瞬时传动比恒定;

三、教学过程设计

2.掌握中心距可分性;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3.掌握啮合角和传力方1可恒定;

课件挂图

4.掌握齿轮传动的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

2.教学方法

件和重合度。

启发互动式

二、教学内容

3.教学组织

1.渐开线齿廓啮合特性;

课堂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3.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条件及重合度。

学习任务7—5渐开线齿轮的切制原理与跟学时;0.5

切现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加工原理和方法;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掌握根切的原因及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教案

数;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演示法

1.渐开线齿轮的切制原理3.教学组织

2.渐开线齿轮的根切现象及最少齿数实训中心

学习任务7-6变位齿轮传动简介学时:1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了解齿轮变位的原理;三、教学过程设计

2.了解变位传动的类型和特点;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3.选择变位系数的基本要求。课件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变位齿轮及最小变位系数讲授法

2.变位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角和中心3.教学组织

距课堂

3.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

学习任务7-7齿轮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学时:2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掌握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

课件

2.掌握齿轮的设计准则。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启发互动式

1.齿轮的失效形式

3.教学组织

2.齿轮的设计准则

课堂

学习任务7-8圆柱齿轮的精度简介及齿轮

学时:1

的常用材料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能够正确选择齿轮的精度等级;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掌握齿轮材料的选用原则;课件

3.能够正确查找参数计算随轮材料的许用2.教学方法

应力。启发互动式

二、教学内容3.教学组织

1.圆柱齿轮的精度课堂

2.齿轮常用材料及许用应力

学习任务7-9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

学时:3

动的设计计算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掌握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三、教学过程设计

2.掌握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二、教学内容教案

1.齿轮的受力分析2.教学方法

2.传动的计算载荷任务驱动法

3.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3.教学组织

4.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课堂

5.齿轮主要参数的选择

学习任务7-10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学时:2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了解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

成及其啮合特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2.掌握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3.掌握斜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和重合度;

教案模型

4.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

2.教学方法

5.掌握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任务驱动法

二、教学内容

3.教学组织

1.齿廓曲面的形成及其啮合特点

课堂

2.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3.斜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却重合度

4.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

5.斜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学习任务7-11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学时:1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了解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应用;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了解标准直齿圆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教案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圆锥齿轮传动概述演示法

2.圆锥齿轮的齿廓曲线、背锥和当量齿数3.教学组织

3.标准直齿圆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实训中心

学习任务7—12齿轮的结构学时:1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掌握齿轮的主要结构形式和选用。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二、教学内容教案

1.齿轮轴2.教学方法

2.实体式齿轮演示法

3.腹板式齿轮3.教学组织

4.轮辐式齿轮实训中心

学习任务7-13齿轮传动的润滑与维护学时:1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掌握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和选用;

课件

2.了解齿轮传动的维护。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讲授法

1.齿轮传动的润滑

3.教学组织

2.齿轮传动的维护

课堂

教学项目(八):蜗杆传动

教学项目8:蜗杆传动|总学时:6

项目情境: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6,由5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了解蜗杆传动的组

成与特点、蜗杆传动的类型;理解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掌握蜗杆传动的强度

计算;了解热平衡计算的目的和计算方法;了解蜗杆蜗轮的常用材料和结构;掌握蜗杆传

动的安装与维护。

学习任务8-1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参

学时:2

数和尺寸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L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特点;

教案

2.掌握蜗杆传动的参数和尺寸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演示法

1.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3.教学组织

2.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实训中心

学习任务8-2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

学时:2

准则和常用材料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掌握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掌握蜗杆传动的设计准则;课件

3.正确选择蜗杆传动的常用材料。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启发互动式

1.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3.教学组织

2.蜗杆传动的常用材料及选择课堂

学习任务8-3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

学时:1

计算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正确分析蜗杆传动的受力情况;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正确判断蜗杆传动的旋转方向;

课件模型

3.正确判断蜗杆、蜗轮齿的旋向。

2.教学方法

4.了解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启发互动式

二、教学内容

3.教学组织

1.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课堂

2.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学习任务8-4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

学时:0.6

平衡计算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掌握蜗杆传动有哪些功率损失;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2.为什么蜗杆传动必须进行热平衡计算;

课件

3.掌握蜗杆传动的润滑方式。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讲授法

1.蜗杆传动的效率

3.教学组织

2.蜗杆传动的润滑

课堂

3.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

学习任务8—5学时:0、2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了解蜗杆和蜗轮的结构教案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蜗杆和蜗轮的结构形式演示法

3.教学组织

实训中心

学习任务8-6蜗杆传动的安装与维护学时:0.2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掌握蜗杆传动的安装;

教案

2.掌握蜗杆传动的维护。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演示法

1.蜗杆传动的安装

3.教学组织

2.蜗杆传动的维护

实训中心

教学项目(九):轮系

教学项目1:轮系总学时:6

项目情境:

本教学项目总学时6,由5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学生应了解轮系的分类

和应用,掌握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组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学习任务9—1轮系及其分类学时:0.5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三、教学过程设计

1.正确区分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组合轮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系。课件挂图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定轴轮系启发互动式

2.行星轮系3.教学组织

3.组合轮系课堂

学习任务9-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学时:1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课件挂图

二、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

1.一对齿轮的传动比启发互动式

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3.教学组织

课堂

学习任务9-3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学时:2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教师准备(或学生准备)

1.理解什么是“转化机构法”;

课件挂图

2.掌握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

启发互动式

1.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教学组织

课堂

学习任务9—4组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学时:1.5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