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适应性评估卷课件_第1页
部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适应性评估卷课件_第2页
部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适应性评估卷课件_第3页
部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适应性评估卷课件_第4页
部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适应性评估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题课件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期中适应性评估卷第一部分(1、2题

12分)1.

(2023·张家口宣化区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6分)载着希望,乘着梦想,我们跟随朱自清探寻春的足迹。有的人说春

在湿润的空气里(

);【甲】有的人说春在鸟儿的宛转曲子里;

【乙】又有的人说春在(

)的笛声里与春风流水应和着;【丙】

还有的人说春就如小姑娘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丁】而老舍笔下的

济南的冬天截.然.不.同.。他没有春的(

)、夏的粗犷、秋的

(

)、冬的咄.咄.逼.人.,而是充满温情的。人们徘徊在古老的济南,欣赏澄清的河水、秀气的小山、蓝色的天空,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完美地展现了冬天的济南的美丽,这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喜爱之情花.团.锦.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

酝酿.(liànɡ)

嘹亮

骄媚

静谧.(nì)B.

酝酿.(liànɡ)

瞭亮

娇媚

静谧.(nì)C.

酝酿.(niànɡ)

嘹亮

娇媚

静谧.(mì)D.

酝酿.(niànɡ)

瞭亮

骄媚

静谧.(mì)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A.

亭亭玉立

B.

截然不同C.

咄咄逼人

D.

花团锦簇(3)将“春就是一幅幅充满古典情韵的水墨画,美不胜收”一句放入文

段中,衔接最恰当的一处是(

D

)(2分)A.

B.

C.

D.

丁D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

(2023·沧州期中)请你帮助同学解决下列问题。(6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一到,明媚的春天就此来临。辽

阔的大地上,春晖照耀,莺飞草长,一派“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景

象。这时候是踏青、出游、放风筝的好时机,还可以玩“竖蛋”游

戏、吃春饼等。(1)班里有同学不认识文段中的“晖”字,你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部,再查

画,查到

这个字读“huī”。(2分)日

六(或6)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查到了“晖”字有三个义项,你认为

该字在语段中的意思是(

C

)(2分)A.

光彩

B.

琴徽。同“徽”

C.

阳光(3)古人对“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评价很高。你认为它好在

哪里?(2分)示例:这个“闹”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红杏人格化,化

静为动,不仅写出了杏花开放时的动态,让人感受到了杏花像顽皮的孩

子一样活泼可爱的情态,而且写出了春天万物的生机勃勃。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第二部分(3—18题

48分)一、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默写。(6分)3.

为了更好地理解、记忆古诗词,小文想围绕一个主题把这三个单元

所学的相关古诗词曲名句串起来,请你帮她补充完整。思乡怀人是古诗中常见的主题。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

“①

,②

”和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中的“③

,④

”都蕴含着剪

不断的乡情。王湾漂泊异乡,用《次北固山下》中的“⑤

,⑥

”寄托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

归雁洛阳边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4.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小冀同学围绕古诗中的“花”搜集

了下列三组诗句。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5分)【甲】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乙】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解释甲诗句中“杨花”一词的意思。(1分)柳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一切景语皆情语。乙诗句中的“落花时节又逢君”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2分)表达了诗人对个人身世之悲和对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之情。(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丙诗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示例:随着湖面而延伸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涂染出无

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中,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

花,红得那么娇艳、明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9题。(14分)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①,因语恭:“卿东来,

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

无余席,便坐荐②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有删改)【注释】①簟:凉席。②荐:草垫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5.

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着重号的词。(4分)原文词句方

法释

义因语.恭语境推测法(1)

⁠大去.后课内迁移法:太丘舍去(2)

⁠后大闻.之成语推测法:充耳不闻(3)

⁠恭作人无长.物查阅字典法:①时间久;②多余,剩余;③副词,经常;④高,高大(4)

⁠(填序号)告诉。

离开。

听,听到。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6.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A.

王大看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B.

因.语恭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C.

即举所坐者送之.

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D.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7.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王恭∕从会稽∕还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8.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你从东边回来,所以应该会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给我。(2)饭疏食,饮水。(《论语》)吃粗粮,喝冷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9.

王恭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王恭身无多余的东西,面对别人的索取,却能拿起所坐的那张竹席

送给王大,由此可见他为人大方;从他所说的“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

长物”中,还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节俭、清廉、自律的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现代文阅读(一)(2023·邢台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2题。(7分)我的第一张奖状左克友①说来你可能不信,我的第一张奖状竟然是在劳动中获得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②我小时候做什么都比同龄小伙伴慢半拍。人家背课文,一两遍就

会了,我三四遍还是背得吭哧吭哧的。别人钓鱼手到鱼来,我多半空手

而归。在学业上我同样没有天赋,无论我上课多么认真地听讲,课后多

么一丝不苟地复习巩固,成绩都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升不上去也降

不下来,始终处于班级“第二世界”阵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③那时乡村学校的奖项比较单一,奖励面不大。僧多粥少,对奖状

和奖品我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但心里真的羡慕那些获奖的同学。每当

听到老师宣布获奖者名单那磁性的声音,看到获奖同学领奖时像绯云般

红扑扑的笑脸,我就羞愧地低下头,面红耳赤。④每次授奖后,我有意地不和大家一道,独自踟蹰在路上,低

着头,怕遇到村里熟人,怕听到“第几名”“获奖了”的询问声,

更怕回家见到父母那失望的眼神。“我一定要获奖”的愿望在心里

越来越强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⑤机会终于来了。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的某一天,学校组织五年级学

生为供销社挑砖,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五十块砖的定额任务。⑥砖厂离供销社五六里路程,道路平坦,但中间要过一条没有桥的

大涧,大涧里铺着供人踏脚的石墩子。石墩子长期浸泡在水里,滑溜溜

的,脚踩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落水的危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⑦同学们个个豪情壮志,志在必得。大家年纪都不大,但在家养成

劳动习惯的我们没有半点儿畏难情绪。大家每趟只挑十块砖头,大约五

十斤。开始时大家一鼓作气,挑起担子行走如飞。可三趟下来,肩上的

肉肿了,皮破了,扁担一压上,钻心地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⑧到了下午4点左右,我已完成任务。虽然汗流如水,腿同灌铅,

但要获奖的念头促使我又一次向砖厂奔去。当我摇摇晃晃地挑着也许能

带给我莫大荣誉的十块砖跨越石墩时,却因体力透支,连人带砖跌入浅

水中。本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更是水淋淋的。我从水里爬.起来,坐在岸边

小憩,大大喘.了几口气后,将砖头一块一块地从水里捞起,重新扎好担

子,咬.紧.牙关,一点儿一点儿地挪.向目的地。回家时,挂满天空、微

笑着的星星为我照亮了前行的路,筋疲力尽的我笑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⑨第二天,学校举行颁奖大会。当校长喊到我的名字时,我一下蒙

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还是身边同学用手戳了戳我,我才一路小跑到

主席台,接过“劳动标兵”的奖状。手捧奖状时的那种自豪感充溢全

身,它有别于过年时大快朵颐的满足,有别于游戏获胜时的激动。⑩从那以后,我茅塞顿开,隐隐约约地能看到前方的路上有一个美

妙的东西吸引着我、引导着我不断向前。⑪“劳动标兵”奖项结束了我不获奖的历史,解开了我与奖项无缘

的魔结,从那以后,我在学习上也进入了获奖的“井喷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⑫我总以为时间是座房子,无意间推开时间的大门,墙上,我的第

一张奖状好像在对我说:劳动能创造机会。(选自《池州日报》,有删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0.

梳理文章思路,用“|”把文章第②至⑩段划分为三个层次。(3分)②

|⑤

|⑩11.

赏析第⑧段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妙处。(2分)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跌入水中后又重整旗鼓继续挑砖的情景,不仅表现出“我”坚定执着的获奖决心,也体现了“我”坚忍顽强的性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2.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劳动能创造机会”的理解。(2分)示例:文章中劳动给作者创造了梦寐以求的得奖机会,开启了作者

得其他奖的大门。同时,劳动还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永不言败的韧性

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品质可以为我们在人生路上一次次创造和把握

机会奠定基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6题。(11分)静静的桃园杨闻宇①我们那个村庄叫杏园南村,四围远近却没有什么杏园,稀落的杏

树只是分散在田野井台的周围。村子南部地势偏低,多为盐碱地,庄稼

不肯长,那里便有我家的一个桃园,也是全村唯一的桃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②三十多株桃树一般高矮,两两相对,从北向南排列成整齐的两行。因为地薄,附近的庄稼不很兴旺,乍然一看,这桃园倒是挺气派的。尤其是早春,两行红粉,明丽璀璨,村南的一大片天地似乎也一下

子明亮了许多。我那时年纪小,因为绿树村边合,见惯了绿浪滔滔的庄

稼,整天出没于大自然的锦绣堆中,面对这簇拥成阵的桃花阵容,倒也

觉不出有什么新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③桃花落而坐果,毛桃由小而大,生长迅速。桃园北端小路畔的两

株,冠盖如帐,果实累累,压弯了枝丫,色泽鲜润的桃子分外诱人,可

是,它们的味道酸里微甜,提不起我的兴趣。从北往南一株一株地数,

数到第九株,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桃子不仅硕大,味道也脆甜多汁,

但它们外表沁绿,被叶儿严严遮裹,轻易是不亮相的。东风偶尔掀开叶

儿时,才能看到下垂的桃儿半遮半掩,那么持重,又那么沉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④乡村贫穷,孩童们经常吃不饱,所以嘴馋。桃熟时节,常在一起

玩耍的几个伙伴来到桃园,瞅着北畔树头累累的桃子,眼馋得不行,我

摇手说这个不怎么样,好吃的在里边哩。他们迟迟疑疑,猜测我是舍不

得眼前的好桃。待摘下几个品尝之后,才跟着我东张西望地朝里走,走

到第九株桃树之下,摘下大桃,扯住袖头擦擦,刚咬得一口,立马就大

声叫好。离开时,每人还要摘一个,兜里塞不进去,就用衣襟裹着……

再经过北畔的桃树时,对方才留恋过的桃子,看也不看一眼,只是小心

翼翼地护着衣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⑤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走了,我则骑在树丫上看小人书,然后蹲在树

底下玩耍,挖一个碗口大、尺把深的坑儿,捉几只小蚂蚁丢进坑里。蚂

蚁转上几圈,发现没有出路,就沿着笔陡的坑壁朝上爬,每爬到半中

腰,可能是体力不支,掉了下去,歇歇,再爬……我见它们可怜,就拔

一根节节草插在坑沿,攀着草秆,蚂蚁终于上到地面了。上来后一只蚂

蚁停下不动,对着我摆摆右腿,可能是在感谢我对它的拯救之恩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⑥桃园北畔离村子近些,南畔显得荒凉。偶尔朝南眺望,发现不知

从何处来的一只野兔。因为桃树干横斜而低盘于地面,那兔子就扯长身

子趴在树上啃桃子。明明看见它在啃桃,我也懒得去撵。野兔平时缩头

缩脑像一团肉,扯长身子吃桃时,躯长竟达三尺,要不是在桃园里碰上

它啃桃,我大概今生今世也见不到这样颀长、精神的野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⑦父亲忙着在村东经营田禾,爷爷要在村西照看瓜田,母亲在家里家外忙活,他们顾不上来桃园。那时的乡村,没有经商的条件,农家也没有做买卖的意识。熟透的桃子无人摘收,自行跌落于地,很快就腐化入土,最后,桃树底下是一层干透了的褐色的桃核。这个时候,奶奶就拎个筐儿进桃园来了,她要拾掇遍地的桃核,提回去充当柴火。⑧到得第九株树下,奶奶问我:“这树下的桃核,怎么没有几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⑨我说:“因为开春时节,这树上开的净是谎花,倒是蛮好看的,

但花落后不坐果。”⑩爷爷说过,园里这些桃树,尽是奶奶年轻时从娘家带来的苗儿栽

下的,内里情由,她有什么不知道的呢?见我这样说,奶奶盯着我,抿

嘴儿笑了,笑得慈祥,又那么可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⑪桃核揽回家里,直接搁在灶房里烧饭。我见过的所有的果核里,

最硬邦、最顽固的就是桃核,外表的纹络清晰、深沉,酷似那个打鬼的

钟馗的模样儿,核里可能含有油脂吧,火旺,焰蓝,耐烧的程度不亚于

优质煤炭。蒸的馍、煮的饭出锅之后,奶奶见我吃得美滋滋的,便笑着

问道:“你尝这饭食是不是有股仙桃味儿?”⑫那一座桃园,早在60多年前就消失了。我离家从戎后辗转多地,

多少往事都过眼云烟似的消散了,为什么到了晚年,又记起那个桃园了

呢?这恐怕是缘于读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⑬田园诗祖陶潜在《桃花源记》里写道,武陵渔人沿着桃花林行进,“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眼前便展开了一个“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绝美境界。此文确实好,可细想下去,总觉得有点儿玄虚,像是痴人说梦。虽然“源”与“园”不同,但每每读到《桃花源记》,我都会想起自家的那个桃园,觉得自己短暂的少年时代,福莫大焉,已经是处于实实在在的如桃花源一般的桃园里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⑭人生在世,读书实在是好,既能开阔眼界、展望未来,也能在老

年时忆起愈行愈远的往昔。美好的回忆,永远是滋润人心的。(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3.

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下列表格。(3分)桃树生长过程桃树

开花①

⁠桃子成熟③

⁠桃园往事欣赏

桃花品尝桃子和伙伴一起吃桃,②

,看

野兔啃桃奶奶拾核桃当柴火煮饭花落坐果(桃

花落而坐果)

果落入土

在桃树

下玩蚂蚁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4.

阅读选文,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从北往南一株一株地数,数到第九株,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桃子

不仅硕大,味道也脆甜多汁,但它们外表沁绿,被叶儿严严遮裹,轻易

是不亮相的。东风偶尔掀开叶儿时,才能看到下垂的桃儿半遮半掩,那

么持重,又那么沉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运用对比、拟人的手法,将第九株桃树结出的桃子和北端前两株的

桃子从个头、外皮颜色、味道等方面作了对比,突出了第九株桃树结出

的桃子虽外表不如前两株的鲜艳诱人,却个大味美的特点;又将桃子人

格化,“不亮相”“持重”“沉稳”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脆甜多

汁”的桃子藏在树叶下低调不张扬、“真人不露相”的特点,表达了作

者对第九株桃树结出的桃子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摘下大桃,扯住袖头擦擦,刚咬得一口,立马就大声叫好。离开时,每人还要摘一个,兜里塞不进去,就用衣襟裹着……(从描写方法

的角度赏析)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摘”“扯”“擦擦”“咬”“叫

好”“塞”“裹”一系列动作细致生动,表现出伙伴们迫不及待地吃到

好桃时的激动、喜悦、赞美之情,以及吃了还要带走的“贪婪”和调

皮,从而衬托出第九株桃树结出的桃子确实好吃的特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5.

仔细阅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文章内容,你一定有话想替“我”对奶

奶说。请写出你想说的话。(2分)(1)见我这样说,奶奶盯着我,抿嘴儿笑了,笑得慈祥,又那么可亲。(2)蒸的馍、煮的饭出锅之后,奶奶见我吃得美滋滋的,便笑着问道:

“你尝这饭食是不是有股仙桃味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示例:亲爱的奶奶,树没有开谎花,是您孙儿说谎话了。其实您早

就知道为什么这株树下的桃核少了,因为它结的桃子特别好吃,脆甜多

汁,个儿又大,都被我们这群调皮鬼给摘着吃了。您没有揭穿我,还用

桃核当柴火烧饭给我吃,我不仅吃出了仙桃味儿,从您的笑容中,我还

品出了爱的滋味。奶奶,我爱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

文章开篇就介绍“我”家桃园的位置,开门见山,开篇点题。B.

第③④段写桃园北畔前两株桃树结出的桃子色泽鲜润、分外诱人,更加衬托出第九株桃树结出的桃子脆甜多汁、持重沉稳。C.

“这树下的桃核,怎么没有几个?”从奶奶责怪“我”的话来看,她是真的生气了。D.

“为什么到了晚年,又记起那个桃园了呢?”作者这是明知故问,表达了其深沉的情感。C123456789101112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