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古诗词鉴赏 知识清单中考语文考点突破(四川成都专用)_第1页
专题11 古诗词鉴赏 知识清单中考语文考点突破(四川成都专用)_第2页
专题11 古诗词鉴赏 知识清单中考语文考点突破(四川成都专用)_第3页
专题11 古诗词鉴赏 知识清单中考语文考点突破(四川成都专用)_第4页
专题11 古诗词鉴赏 知识清单中考语文考点突破(四川成都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古诗词鉴赏(知识清单)【考点分布】2024-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分布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分布年份所考诗词原题再现考点2024《成都竹枝词(节选)》吴好山14.除“烹煎”的“鲜鱼”外,还有什么让诗人“喜无穷”?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内容理解概括15.风、花、雪、月等是宴饮类古诗常写到的景物,如果把诗歌末句改为“邀朋畅饮一楼月”有何不妥?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诗句赏析2023《鹭鸶》杜牧14.除了外形,诗人还写到了有关“鹭鸶”的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内容梳理概括15.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诗歌末句描写飘落的‘梨花’有何妙处”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不当和不完整之处,请结合诗意进行修改和补充。飘落的“梨花”既暗示了春季,又表达了作者的伤春之情。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析诗句内容与情感主旨2022《菩萨蛮》黄庭坚14.词中说“问我去何之”,“我”最有可能去怎样的地方?请根据词意概括作答。内容理解概括15.同是溪边渔者,本词中的“渔翁”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的垂钓者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简要作答。人物形象分析2021《锦城竹枝词四首(其三)》彭懋琪8.全诗多处提及“花”,有何用意?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作用9.诗句处处写人却未见其人,下面哪一项表述更符合诗中人物身份?请作出判断并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A.避世独居的隐士B.辛勤劳作的妇人C.娇羞可爱的女子鉴赏诗歌人物形象2020《过摩诃池(其二)》14.诗歌鉴赏和比较阅读宋祁诗人所见的摩诃池景象,是否符合A卷《摩诃池,消逝的仙湖》中关于“仙湖”景象的描绘?请结合本诗,简说观点及理由。15.下面哪个选项更符合诗人“过摩诃池”时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A.乐B.叹C.伤诗歌内容理解2019《夜》杜耒14.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15.诗中□□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A.雪花B.梅花C.菊花分析诗歌意象2018《南乡子》李珣13.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对诗歌语句的赏析14.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2017《山雨》翁卷(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诗歌内容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2)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2016《山中问答》李白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诗歌主旨探究品味赏析语言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A.无可奈何花落去B.风住尘香花已尽C.簌簌衣中落枣花诗歌主旨探究品味赏析语言【知识清单】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中考的古诗词鉴赏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它考察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对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情感和思想的把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点和技巧:诗词内容理解: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包括作者、写作背景、主题思想等。诗词语言鉴赏:分析诗词的语言特点,如修辞手法、用词造句等。诗词情感表达:感受并分析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诗词意象分析:识别并分析诗词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诗词结构分析:分析诗词的结构布局,如起承转合等。诗词风格特点:了解不同诗人的诗词风格,如豪放、婉约等。诗词创作技巧:分析诗人在创作中运用的技巧,如对仗、排比、设问等。诗词文化背景:了解诗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诗词思想内涵:深入理解诗词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等。诗词综合运用:将诗词鉴赏与写作、语言表达等能力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古诗词内容理解【考点讲解】这里的内容仅指对诗词景象画面的描述和对行为事件的理解。常见出题形式有:这句(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对内容理解有误(正确)的一项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哪些,等等。在描绘诗词景象画面时,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上联想再创造,切忌直接引用诗句或直接翻译;二要集中描摹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不要面面俱到。由于诗人思想情感分析是建立在对某图景画面、具体诗句乃至全诗理解基础之上,因此常与景象画面描绘结合考查。此时,解答时就要加上对诗人思想感情的分析。具体答题模式:……描写了……的画面(图景),创设了……意境,抒发(表达)了诗人……情感(理想、志趣、精神等)。古诗词主旨情感【考点讲解】主旨情感是指诗词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心情、品性)、心境、志趣(志向、追求)、理趣(道理、哲理)等。心境一般表现为悠然(怡然)自得、自由(自在)闲适(安适)、恬淡惬意、开朗阔达、宁静淡泊以及孤独、愁闷、凄凉等。理趣实际上是义理情趣和思想情感的结合,在诗词考查中常表现为道理、哲理。古诗词词句赏析【考点讲解】词句赏析的考查内容包括:品味关键字词(含义、作用、艺术效果等);“诗眼”(诗词中能提挈全篇、提升形象、提炼主题、揭示主旨和艺术内蕴、表现诗人感情的“字眼”)分析;欣赏关键句子(含义、色彩、效果等);整体语言风格赏析(特点、风格、境界等)。其中,以炼字、炼句的赏析型题为主。字词句分析时除了要考虑词性、句式等,还要结合思想情感及表达技巧等。【答题方法】一、字词赏析字词赏析考查形式常见理解含义、分析效果两种形式。理解含义一般从字词表层义(本义)和深层义(文中义)考虑。常见字词有动词(作用: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形容词(作用:表现某种情感色彩)、叠词(作用:增强韵律感、强调)、拟声词(作用:使诗文生动形象)、副词(作用:加强语气,表达情感,突出形象)、颜色词(作用:表达心情,增强色彩、画面感,渲染气氛)等。分析字词效果题则涉及方面较多,具体包括用词(词性、叠词、含义等)、内容(意象、景象画面描述)、表达技巧(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字词作用(诗眼、意境、情感主旨)等。字词鉴赏=用词(词性、叠词、含义)+景象画面+表达技巧+作用(意境、主旨情感)二、句篇赏析句篇赏析包括诗句赏析、诗篇赏析和文章语言特色(风格)等,以诗句赏析为主,题型以主观简答题为主,偶有选择题。诗句赏析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明确指出从某个角度(炼字、修辞、表现手法等)赏析。2.不明确指出赏析角度,而是由答题者根据句篇自定角度去赏析。这类题答题角度较广,常会涉及遣词用句,如炼字、主旨句(作用:表达情感或思想)、特殊句(作用:增强韵律感、强调)、结构句(作用:总领、奠定基调;过渡、铺垫;呼应、总结)、句意、修辞、描写、结构、表现手法、景象画面(意象、意境)、思想情感(理趣)、作用效果等。句篇手法赏析=定手法+析手法(句意)+景象画面+作用效果+思想情感+语言风格【最新课标要求】2022课标要求总体:感受古诗词语言文字的美,感悟古诗词曲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古诗词曲,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1、欣赏古诗词,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3、围绕诗文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4、丰富自己的积累。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诗词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6、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等。【考查要点】1、诗意理解:凭借自己的积累和试卷提供的注释,读懂每一句每一层每一节。2、意境把握:通过找景、绘景、品景来悟情,把握全诗的情感和主旨。3、内容概括:就是从诗句中提取内容要点,对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感情态度、作者的观点、全诗的主旨进行概括等。4、写法品析:品味诗词中字词用法的精妙,各种修辞的运用,句法的作用,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全诗的结构特色,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5、名句赏析:主要着眼诗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运用的写作技巧,表情达意的精妙等方面来进行欣赏。语文中考在古诗词曲鉴赏方面的考查,基本上锁定在积累、感悟、运用、欣赏的范围内。6、对比阅读相似诗词的意境、艺术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考点突破】一、古代诗歌形式分类一览表形式细化示例古体诗古诗(唐以前的诗歌)《诗经》、《观沧海》(四言)、《古诗十九首》(五言)、《行路难》楚辞《九歌》《离骚》《易水歌》《招魂》《天问》《九辩》《大招》乐府诗《上邪》《孔雀东南飞》《陌上桑》《战城南》《十五从军征》《鸡鸣》近体诗绝句(五绝、七绝)《登鹳雀楼》《竹里馆》《赠汪伦》《绝句四首》《送元二使安西》律诗(五律、七律等)《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黄鹤楼》《钱唐湖春行》《楚宫》词长短句、词子、诗余《念奴娇·赤壁怀古》《满江红·写怀》《卜算子·咏梅》曲小令《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水仙子·寻梅》散曲《一枝花·不伏老》《四块玉·别情》《塞鸿秋·代人作》杂剧《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赚蒯通》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其风格清新自然。如陶渊明的《饮酒》、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等。(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等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如曹操的《龟虽寿》等。(3)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边疆风光为题材的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4)即事感怀诗,因某一事由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如杜甫的《春望》、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如杜牧的《赤壁》。二、几个重要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打情两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由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2.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4.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这通常是分析整首诗,中考题中除比较阅读外较少出现)。三、诗词意象“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古代诗歌意象主要种类一览表意象种类种类细化示例1、自然意象(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浮云、高山、斜阳等。(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3)动物类鸦、杜鹃、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2、人或事意象(1)人造物象类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2)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四、体会古诗词思想感情的方法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古诗词,学习古诗词,可是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体会古诗词中诗人想表达的的思想感情,那么到底用哪些方法来体会一首古诗词的感情呢?1、看题目​许多诗歌的试题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个“送”字,说明此诗表达的是惜别之情。2、看意象有些诗歌没有点明情感的字眼,而是借助意象,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借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因此这种意象也就有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如“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鸿雁”、“月亮”借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花落”、“花残”“杜鹃”、“子规”令人伤感;“松”、“菊”、“梅”象征坚韧、高洁之品格。3、看关键句​有些诗歌,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点明诗的情感。抓住关键词句往往能快速把握感情诗歌基调: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由“故园情”一语可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暗示了对亲人美好的祝愿之情。4、看作者​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观点、艺术主张、作品风格,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思想感情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比如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陆游的爱国情怀,王维的田园情思,孟浩然的怀才不遇等。5、看背景文章为时而著,歌诗为事而作。诗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表达的情感也有异。比如在宦门中长大又嫁入宦门之中的李清照,她早年生活是充满情趣,充满了欢声笑语的,所以,她的前期词作的基调是以轻快明丽为主的,如《如梦令》、《醉花阴》;后来靖康之难,李清照国破家亡,受尽劫难和折磨,命运的剧变导致词作的内容也随即发生变化。李清照的整个词风多了份沉重,少了份轻快,如《武陵春》、《清平乐》、《永遇乐》充满了凄伤的音调,哀婉的思绪。五、诗歌画面描绘题答题方法这种题目扣中考高考考点,讲授时应该定位为复习课,应该注意复习和新课的区别。复习课有重现型、结构型和发展性,该知识点在复习中应该属于发展型,由此教师应该了解这种的题目变式,熟悉这类题目的真题问法,如:有具体描绘画面、有概括描绘画面、有运用联想与想象进行描绘。不同问法,答题思路答题要求也应该不一样。这种题型不该等同于一般的扩写,诗歌更不应该提翻译。画面描绘时应该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情感态度。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句子都适合描绘,合描绘的画面也必须带有作者的情感着眼点。在指导学生做题时要注意方法指导,如指导运用联想,就应该告诉学生怎样进行联想。诗歌应该是言—象—境。画面翻译和画面描绘不存在相对论,用它作比较,很难讲清楚。要注意定义画面描绘的概念。香港文体分类有叙述文和描述文之分。翻译句子类属叙述类。应将叙述与描写进行比较,学生可能对哪些句子属于画面描绘更清楚。描不描绘要忠于原诗句,如果原诗句是叙述,那么做题时也只能叙述,只有诗句是描绘时才能用于描绘。由知而能的转换要讲究细部琢磨,如该题可以形成三个步骤:1.找出描绘性句子,判断哪是叙述,哪是写景,从诗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2.细读,从哪些修饰语看出它是在描绘,如形容词、修辞手法。3.再看哪些地方可以进行补充。进行练习时,要做好导练,尤其对于层次低的学生更有必要,要清楚学生的步子到哪了。不能导学脱节。六、赏析诗句四技巧1.弄懂表层含意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回答此类问题时,要着眼全篇,不能孤立地评析某一诗句。2.把握句式特点类型特点倒装句有种错位的美互文句有种开合的美对仗句有种整饬的美炼字句有种凝练的美3.关注表达技巧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4.注意句子位置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在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首句:点题、开篇、奠定感情基调中间句:转折文意、承上启下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含蓄隽永(以景结情句)七、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抓住关键字词(诗眼、句眼),炼字析句;二是品析语言风格。纵观近年来新课标高考诗歌语言鉴赏这一考点的命题可以看出,该知识点的命题主要有如下特点:(1)语言鉴赏类命题主要指向“炼字”与“炼句”这两个层面;而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这一考点逐渐淡出简答题,而在多选题中涉及;(2)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这一考点的题型主要采用的简答题型,采用客观题型(选择题型)考查的日渐流行。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动词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句中的“满”这个形容词用得精当,写出了秋山落日余晖之广阔而浓稠的感觉。数量词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副词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其中的“渐欲”“才能”这两组副词用得稳妥,“渐欲”表现出繁花纷纷扑面而致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才能”表现诗人对春草初生的欣喜和爱怜之情。叠词叠词的表达功能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加强感情的内涵;此外,有些叠音词具有摹声的效果,使诗歌生动形象。例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作》)句中的“漠漠”与“阴阴”这两个叠词分别写出了水田广漠空蒙,夏木浓荫茂密的特点,前者开阔,后者幽深,形容贴切。解答鉴赏诗歌“炼字”艺术题的常见步骤是:先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然后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理解,简要分析其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再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炼句与炼字属性相似,而综合性更强,更灵活丰富,赏析炼句艺术可以从诗句内容、形象、手法、语言、情感、结构章法等角度切入。如杜甫的名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一联十个字无一虚设。正如《石林诗话》所评点的,“雨细著水而为沤,鱼常上浮而棯,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唯微风乃受以为势”,这一联对仗工稳,描写逼真,表意精准,生动细腻,尤其传神。解答鉴赏诗歌“炼句”艺术题的常见步骤是:先解释该句的意思,然后运用联想,简要分析句子表达的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再分析该句的表达效果。八、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一般来说,“艺术手法”“表达特色”“表达技巧”“写作特点”“艺术特色”属于同一关系的大概念。它下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结构技巧”四个小概念。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种类细化例句1、表达方式记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注意“移位即变换角度”)。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倒叙、第一人称)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插叙、第一人称)抒情直接抒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抒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议论对诗歌中的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