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抗震加固与节能方案TOC\o"1-2"\h\u22045第一章抗震加固设计原则 2322801.1抗震设计基本概念 2186721.2抗震设计规范与标准 3297631.3抗震加固设计流程 34651第二章结构抗震分析 4200942.1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4139062.1.1自振频率 4193552.1.2阻尼比 4317192.1.3振型 4223332.2地震响应分析 426862.2.1地震波的选取 4171872.2.2地震响应计算方法 4315972.2.3地震响应分析结果 5244672.3结构抗震功能评估 5125472.3.1结构抗震功能指标 551792.3.3结构抗震功能评估结果 512394第三章建筑材料与抗震加固 5258633.1建筑材料的抗震功能 5234553.1.1力学功能 5273253.1.2变形功能 651573.1.3耐久功能 6177543.2抗震加固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6216003.2.1选择原则 6323973.2.2应用方法 6319323.3材料功能检测与质量控制 6175953.3.1材料功能检测 6151133.3.2质量控制 727505第四章结构抗震加固方法 7260324.1传统抗震加固方法 7174664.2现代抗震加固技术 7127274.3加固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815139第五章节能设计原则 886125.1节能设计的基本概念 8154875.2节能设计规范与标准 9155565.3节能设计流程 921925第六章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 9228826.1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9206686.1.1设计原则 9230206.1.2设计方法 10194136.2窗户与门的节能设计 10317756.2.1窗户节能设计 1035526.2.2门的节能设计 1047826.3屋顶与地面的节能设计 10123536.3.1屋顶节能设计 1012806.3.2地面节能设计 1110766第七章建筑内部空间节能 1135737.1室内环境节能设计 11292447.2采光与照明节能设计 11148137.3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1122605第八章建筑设备节能 12258488.1供暖与制冷系统节能 12284668.2热水供应系统节能 12182448.3电梯与输送设备节能 121153第九章抗震加固与节能施工技术 13162239.1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13118329.2施工安全与环保 13240019.3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 142970第十章抗震加固与节能评估 143139910.1抗震加固效果评估 143120710.1.1评估方法与指标 141340410.1.2结构安全性评估 141741910.1.3结构可靠性评估 152477510.1.4结构耐久性评估 151956310.2节能效果评估 15522010.2.1评估方法与指标 152726110.2.2能耗评估 151282010.2.3节能率评估 151685510.2.4舒适度评估 152109910.3抗震加固与节能综合评估 151811710.3.1评估方法与指标 15163410.3.2安全性与节能综合评估 15121110.3.3结构功能与节能综合评估 162267410.3.4经济效益与节能综合评估 16第一章抗震加固设计原则1.1抗震设计基本概念抗震设计是指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地震作用及其可能产生的破坏效应,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和计算方法,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震作用:地震时地面运动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动态作用力,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2)抗震设防类别:根据建筑的重要性、使用功能和地震烈度区划,将建筑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3)抗震设防标准:依据抗震设防类别,确定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标准,包括抗震设防烈度和抗震设计谱。(4)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弹性设计法、弹塑性设计法、基于功能的设计法等,用于计算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1.2抗震设计规范与标准抗震设计规范与标准是国家对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了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构造措施等内容,是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2)建筑抗震设计标准(JGJ1002015):针对不同抗震设防类别的建筑,规定了抗震设计的要求和标准。(3)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规定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内容、方法和要求。(4)地震安全性评价标准(GB183062015):规定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1.3抗震加固设计流程抗震加固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前期调研:收集建筑结构的基本信息,包括建筑年代、结构类型、使用功能等,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功能。(2)抗震设防标准确定:根据建筑的重要性、使用功能和地震烈度区划,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设防标准。(3)抗震设计方法选择: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抗震设防标准,选择合适的抗震设计方法。(4)结构计算分析:运用所选的抗震设计方法,对建筑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确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5)抗震加固方案设计:根据结构计算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抗震加固方案,包括构造措施、加固材料等。(6)施工图设计:根据抗震加固方案,绘制施工图纸,明确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7)施工监理与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理,保证施工质量,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8)后期维护与管理:对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结构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保证其长期安全使用。第二章结构抗震分析2.1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是研究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主要包括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等参数。以下对结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2.1.1自振频率自振频率是指结构在无外力作用下,自身振动周期的倒数。自振频率反映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能产生的振动频率,是判断结构动力特性优劣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结构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可以得到结构的自振频率。2.1.2阻尼比阻尼比是指结构在振动过程中能量损失的比例。阻尼比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构的地震响应。一般来说,阻尼比越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越小。常见的阻尼比计算方法有瑞利阻尼和模态阻尼等。2.1.3振型振型是指结构在振动过程中各部分相对位移的分布形式。振型反映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特征。通过求解结构的特征值问题,可以得到结构的振型。2.2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响应分析是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主要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响应量。以下对地震响应进行分析:2.2.1地震波的选取地震波是地震响应分析的重要输入参数。在选择地震波时,应充分考虑地震波的特性,如地震波的频率、振幅、持时等。常用的地震波有实际地震记录、合成地震波等。2.2.2地震响应计算方法地震响应计算方法包括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时域分析法通过直接求解结构运动方程,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频域分析法通过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频率响应函数,进而计算地震响应。2.2.3地震响应分析结果地震响应分析结果主要包括结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响应量的时程曲线和峰值。通过对地震响应分析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功能。2.3结构抗震功能评估结构抗震功能评估是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安全功能的评估。以下对结构抗震功能评估进行分析:2.3.1结构抗震功能指标结构抗震功能指标包括位移角、位移延性、速度延性、加速度延性等。这些指标反映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2).3.2结构抗震功能评估方法结构抗震功能评估方法包括基于规范的设计方法、基于功能的设计方法和基于可靠度的设计方法。这些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结构的抗震功能进行评估。2.3.3结构抗震功能评估结果结构抗震功能评估结果可以反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功能。通过对抗震功能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到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储备。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结构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功能。第三章建筑材料与抗震加固3.1建筑材料的抗震功能建筑材料是建筑结构的基础,其抗震功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功能。在地震作用下,建筑材料的力学功能、变形功能及耐久功能均会发生改变,因此,研究建筑材料的抗震功能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3.1.1力学功能建筑材料的力学功能主要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剪切强度等。在地震作用下,材料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压力,因此,具有较高的抗拉和抗压强度是建筑材料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抗弯强度和剪切强度也是衡量材料抗震功能的重要指标。3.1.2变形功能建筑材料的变形功能主要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延性等。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的刚度,泊松比反映了材料在受力过程中横向变形与纵向变形的关系。延性是衡量材料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具有较高延性的材料可以在地震过程中吸收更多的能量,降低建筑物的破坏程度。3.1.3耐久功能建筑材料的耐久功能是指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材料仍能保持原有功能的能力。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可能会遭受多次反复荷载,耐久功能好的材料可以减少因地震造成的损伤,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3.2抗震加固材料的选择与应用针对建筑材料的抗震功能要求,合理选择和应用抗震加固材料是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关键。3.2.1选择原则(1)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2)具有良好的力学功能、变形功能和耐久功能;(3)具备较强的施工便捷性和经济性;(4)具有较好的环保功能。3.2.2应用方法(1)采用高强度、高功能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功能;(2)在关键部位采用特殊的抗震加固材料,如碳纤维、玻纤等复合材料;(3)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4)结合建筑物特点,合理选用加固方案。3.3材料功能检测与质量控制为保证建筑材料的抗震功能和施工质量,对材料功能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3.3.1材料功能检测材料功能检测主要包括力学功能检测、变形功能检测和耐久功能检测等。检测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测两种。实验室检测主要针对材料样品进行,现场检测则针对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材料。3.3.2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保证材料质量;(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质量;(3)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技能;(4)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第四章结构抗震加固方法4.1传统抗震加固方法传统抗震加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加大截面法、外包钢法、粘贴钢板法、粘贴碳纤维布法等。加大截面法是通过在结构构件的表面或内部增加混凝土或砌体材料,以增加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承载能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功能。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方便,但加固后结构的自重增加较大,对抗震功能的提升有限。外包钢法是在结构构件的表面包裹一层或多层钢板,通过连接钢筋或焊接的方式将钢板与原结构构件固定在一起,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功能。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延性,但施工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粘贴钢板法是将钢板粘贴在结构构件的表面,通过粘结剂将钢板与原结构构件连接在一起,以提高结构的抗震功能。该方法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但承载能力提升有限,适用于对结构功能要求不高的场合。粘贴碳纤维布法是将碳纤维布粘贴在结构构件的表面,通过粘结剂将碳纤维布与原结构构件连接在一起,以提高结构的抗震功能。该方法具有轻质、高强、施工简便等优点,但成本较高,适用于对结构功能要求较高的场合。4.2现代抗震加固技术科技的发展,现代抗震加固技术不断涌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隔震技术、减震技术、消能减震技术等。隔震技术是通过设置隔震层,将地震能量隔离在隔震层,减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隔震层一般采用橡胶隔震支座、滑动隔震支座等。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但成本较高,适用于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减震技术是通过在结构中设置减震装置,消耗地震能量,降低结构的响应。减震装置主要有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弹簧减震器等。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施工相对简单,适用于各类建筑。消能减震技术是通过在结构中设置消能装置,将地震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降低结构的响应。消能装置主要有摩擦消能器、粘滞消能器、金属阻尼器等。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消能效果,但成本较高,适用于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4.3加固方法的选择与比较在选择结构抗震加固方法时,应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抗震设防要求、施工条件、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下是对几种加固方法的简要比较:(1)加大截面法:适用于对结构自重增加不敏感的场合,施工简单,成本较低,但抗震功能提升有限。(2)外包钢法:适用于对结构承载能力和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施工复杂,成本较高。(3)粘贴钢板法:适用于对结构承载能力要求不高的场合,施工简单,成本较低。(4)粘贴碳纤维布法:适用于对结构功能要求较高的场合,施工简便,成本较高。(5)隔震技术:适用于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隔震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6)减震技术:适用于各类建筑,减震效果较好,施工相对简单。(7)消能减震技术:适用于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消能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在选择加固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还需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保等因素。第五章节能设计原则5.1节能设计的基本概念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手段,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其基本目标是实现建筑物在满足功能和舒适度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5.2节能设计规范与标准在我国,节能设计规范与标准主要包括《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4112019)等。这些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在不同气候区域、不同建筑类型和不同建筑用途的节能设计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节能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2)充分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和资源条件;(3)优先采用成熟、可靠的节能技术;(4)注重建筑物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5.3节能设计流程节能设计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调研与分析:收集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地理、资源等信息,分析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需求,确定节能设计目标。(2)方案设计:根据前期调研与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建筑布局、体型系数、窗墙比等参数,选择适合的节能技术。(3)施工图设计:细化方案设计,绘制施工图纸,明确节能构造做法和材料要求。(4)节能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节能评估,分析能耗指标,保证达到节能设计标准。(5)施工与监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节能设计要求,加强监理,保证施工质量。(6)验收与评价:在工程验收阶段,对节能设计效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借鉴。通过以上流程,可以实现建筑物的节能设计,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第六章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6.1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6.1.1设计原则在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制定合理的节能目标。(2)优化外围护结构的布局,提高建筑整体节能功能。(3)选用高功能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能耗。(4)采用适宜的保温隔热措施,提高建筑热工功能。6.1.2设计方法(1)热工计算: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热工计算,确定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热阻等参数。(2)保温隔热:选用合适的保温隔热材料,对外围护结构进行保温隔热处理。(3)空气层设计:合理设置空气层,提高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效果。(4)防潮排水:保证外围护结构的防潮排水功能,防止水分对建筑内部的影响。6.2窗户与门的节能设计6.2.1窗户节能设计(1)选用高功能的玻璃:选用LowE玻璃、中空玻璃等高功能玻璃,降低窗户的传热系数。(2)窗框材料选择:选用导热系数较低的窗框材料,如塑料、断桥铝等。(3)窗型设计:合理设计窗型,提高窗户的气密性和水密性。(4)遮阳设施:设置遮阳设施,减少太阳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6.2.2门的节能设计(1)选用高功能的门材料:选用导热系数较低的doormaterial,如塑料、断桥铝等。(2)门缝处理:合理设计门缝,提高门的气密性和水密性。(3)保温隔热:对门进行保温隔热处理,降低门体的传热系数。6.3屋顶与地面的节能设计6.3.1屋顶节能设计(1)选用高功能的屋顶材料:选用导热系数较低的屋顶材料,如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等。(2)保温隔热层设计:设置合理的保温隔热层,提高屋顶的热阻。(3)防水层设计:保证屋顶防水层的功能,防止水分对建筑内部的影响。(4)绿化屋顶:在屋顶设置绿化,提高屋顶的隔热效果。6.3.2地面节能设计(1)选用高功能的地面材料:选用导热系数较低的地面材料,如实木地板、瓷砖等。(2)保温隔热层设计:设置合理的保温隔热层,提高地面的热阻。(3)防潮层设计:保证地面防潮层的功能,防止水分对建筑内部的影响。(4)地面架空:对地面进行架空处理,提高地面的隔热效果。第七章建筑内部空间节能7.1室内环境节能设计室内环境节能设计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以下为室内环境节能设计的几个关键方面:(1)合理布局室内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无效空间,降低建筑能耗。(2)采用高功能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功能,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降低空调、供暖等设备的能耗。(3)优化室内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以满足人体舒适需求,同时降低能源消耗。(4)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室内环境监测与调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7.2采光与照明节能设计采光与照明节能设计旨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降低照明能耗,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以下为采光与照明节能设计的要点:(1)合理设置窗户位置、大小和朝向,提高自然采光效果,减少白天照明能耗。(2)选用高功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提高照明效率,降低能耗。(3)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光线变化自动调节照明强度,实现节能照明。(4)结合室内装饰设计,运用反射、折射等光学原理,提高室内采光效果。7.3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设计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环节,以下为通风与空调系统节能设计的几个方面:(1)合理设计通风系统,提高室内外空气交换效率,降低空调能耗。(2)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实现空调系统的精确控制,降低能耗。(3)优化空调系统运行策略,如夜间低温运行、节假日停机等,降低空调能耗。(4)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空调系统监测与调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加强空调系统维护保养,保证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降低能耗。通过以上措施,建筑内部空间节能设计将有助于降低建筑整体能耗,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八章建筑设备节能8.1供暖与制冷系统节能供暖与制冷系统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措施对于提升建筑整体能效具有重要意义。应优化供暖与制冷系统的设计,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例如,选用高效率的锅炉和空调机组,以及采用热泵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供暖系统中,应注重管道的保温隔热,减少热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供暖和制冷强度,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在制冷系统中,采用变频技术,根据负荷变化调整压缩机的运行速度,同样是实现节能的有效手段。8.2热水供应系统节能热水供应系统在建筑中的能耗也不容忽视。应选用高效的热水器,如太阳能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等,这些设备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合理设计热水供应系统的管道布局,减少热量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也是节能的关键。同时通过安装温控装置,根据用户需求调节热水温度,可以进一步降低能源浪费。8.3电梯与输送设备节能电梯与输送设备作为建筑中重要的垂直和水平运输工具,其能耗同样不可忽视。应选用节能型电梯,如无机房电梯、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梯等,这些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能效更高。在电梯的运行管理中,采用群控系统,根据客流量的变化自动调整电梯的运行状态,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对于输送设备,如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等,应选用高效电机和合理的输送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在电梯和输送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也是实现节能的重要措施。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建筑设备的能效,降低建筑的整体能耗。第九章抗震加固与节能施工技术9.1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是抗震加固与节能工程的基础,其核心在于保证施工质量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计文件审查、施工方案制定、材料准备等;(2)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抗震加固施工、节能材料施工等;(3)施工后的验收与维护。质量控制是抗震加固与节能施工的关键环节。为保证施工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要求;(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3)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4)严格验收制度,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9.2施工安全与环保施工安全是抗震加固与节能工程的重要保障。为保障施工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方案,明确安全责任;(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3)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保证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理。环保施工是抗震加固与节能工程应遵循的原则。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应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减少扬尘、噪音等污染;(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防止污染环境;(3)采用环保型施工工艺和材料,降低环境污染;(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保证施工过程中环境质量达标。9.3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是抗震加固与节能工程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保证工程按期完成,应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2)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控,及时调整施工计划;(3)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4)优化施工资源配置,保证施工进度顺利进行。成本控制是抗震加固与节能工程的重要环节。为降低工程成本,应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预算工程成本,制定成本控制计划;(2)加强对材料、设备的管理,降低采购成本;(3)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4)优化施工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通过以上措施,有望实现抗震加固与节能工程的顺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融资租赁合同关于租金支付及甲方权益保障(2024版)
- 基于二零二四年度标准的品牌授权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分包方工程勘察设计知识产权合同3篇
- 辣椒购销合同
- 银行抵押协议
- 2024版居间合同范本:软件开发与销售3篇
- 2024权许可使用合同(建筑作品)
- 子宫肌瘤课件
- 龙门吊设备租赁费用结算合同
- 2024版影视制作服务委托合同3篇
- 运输成本控制与燃油管理
- 2024年国药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象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浩瀚宇宙》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盈亏问题完整
- 新院外急救课件
- 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现代仪器分析简介》课件
- 《装配式建筑概论》课件 第5、6章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
- 《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18版)》第三册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 美国RAZ分级读物目录整理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浙江农林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