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选择题(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辨识、文学文化常识)50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2 选择题(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辨识、文学文化常识)50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2 选择题(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辨识、文学文化常识)50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2 选择题(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辨识、文学文化常识)50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2 选择题(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辨识、文学文化常识)50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选择题(字音字形、词语、病句、文常)50题(解析版)温馨提示:分二个版块,第一版块经典常考题20题,第二版块模拟预测题30题。经典常考题经典常考题1.(2023下·江苏常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磅礴(páng)

冗杂(1ǒng)

潺潺(chán)

黄发垂髫(tiáo)B.凫水(fú)

脑畔(bàn)

点缀(zhuì)

无人问津(jīn)C.踪迹(zōng)

追溯(sù)

褪色(tuì)

矫首昂视(jiāo)D.褶皱(zhě)

亢奋(kàng)

疲乏(pí)

风雪载途(zài)【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冗杂(1ǒng)——rǒnɡ;B.脑畔(bàn)——pàn;C.矫首昂视(jiāo)——jiǎo;故选D。2.(2023下·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塞外

塞子

茅塞顿开 B.转载

超载

载歌载舞C.行辈

行列

出生行伍 D.铺开

铺子

铺张浪费【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sài/sāi/sè;B.zǎi/zài/zài;C.háng/háng/háng;D.pū/pù/pū;故选C。3.(2023下·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静穆mù

脑畔bàn

点缀zhuì B.燥热zào

欺辱wǔ

怅惘mǎngC.眼眶kuāng

孕育yùn

翩然piān D.冗杂rǒng

归省xǐng

晦暗huì【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脑畔bàn——pàn;B.怅惘mǎng——wǎng;C.眼眶kuāng——kuàng;故选D。4.(2023下·江苏常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沼泽

挑衅

怅惘

阡陌交通

人情世故B.邀请

狩猎

幅射

鸡犬相闻

草长鹰飞C.悬殊

概叹

粗糙

嘎然而止

天衣无缝D.羁绊

滑翔

蛹越

萃羽流苏

大彻大悟【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B.幅射——辐射,草长鹰飞——草长莺飞;C.概叹——慨叹,嘎然而止——戛然而止;D.蛹越——踊跃,萃羽流苏——翠羽流苏;故选A。5.(2023下·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嘲笑

皎洁

惊心动魂

人情世故 B.踊跃

殆慢

目空一切

草长鹰飞C.辐射

蓦然

消声匿迹

张灯结采 D.抗奋

恬静

周而覆始

海枯石烂【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字形。B.殆慢——怠慢,草长鹰飞——草长莺飞;C.消声匿迹——销声匿迹,张灯结采——张灯结彩;D.抗奋——亢奋,周而覆始——周而复始;故选A。6.(2023下·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澈的湖水,洁白的云,时而有几只大雁掠过,大纵湖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B.荷兰花海花草丛生,红花与绿草相映成趣,人们畅游其间,心旷神怡。C.寒来暑往,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很多昆虫也都渐渐销声匿迹。D.黄海森林公园的景色如此恬静美丽,不就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不能形容自然景观,使用不正确;B.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D.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故选A。7.(2023下·江苏无锡·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对夫妻经过灾难的互助后,结下相守到海枯石烂的诺言。B.如今,桥下河水东流,不舍昼夜;桥上火车飞驰,来往如梭;两岸草木荣枯,周而复始。C.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场暴雨来临,大家只好戛然而止,各自回家。D.就在这茫茫无际的黑暗里,他眼前豁然开朗,看见了黎明前的曙光。【答案】C【详解】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A.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使用正确;B.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使用正确;C.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不符合“因暴雨停止玩耍”的语境,使用错误;D.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一变为宽阔明亮,比喻顿时通达领悟。使用正确;故选C。8.(2023下·江苏无锡·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汽车在老大爷身边戛然而止,他打开车门,搀扶老大爷上了车。B.这篇推理小说的结构,简直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C.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搏击长空、翱翔天际。D.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不能用来写汽车停止;B.天衣无缝,用来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正确;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不能用来写豪情与壮志;D.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不能用来写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平台实施诈骗的手段;故选B。9.(2023下·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B.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C.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D.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天衣无缝:原意是指上天神仙所穿的衣服没有衣缝,后用来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使用正确;B.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使用正确;C.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使用正确;D.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不能形容捉迷藏时小伙伴们都躲起来,使用有误;故选D。10.(2023下·江苏无锡·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能产生潜移默化、塑造灵魂的效果,当然也会做出腐蚀心灵的坏事。B.青年学生应该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绝对不能因受人撺掇,就去做些违法乱纪的事。C.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D.吴伯萧的《灯笼》信手拈来古人古事入文,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可谓化用典故入文的范例。【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腐蚀:指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失去它原有的性质的变化;可引申指腐烂、消失、侵蚀。使用正确;B.撺掇:在一旁鼓动人做某事。使用正确;C.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在此形容许多大学生感叹求职门槛越来越高,望文生义,使用有误;D.天衣无缝:原意是指上天神仙所穿的衣服没有衣缝,后用来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使用正确;故选C。11.(2023下·江苏无锡·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是开车看手机造成的。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C.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D.吴伯萧的《灯笼》信手拈来古人古事入文,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可谓化用典故入文的范例。【答案】B【详解】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或“造成的”;C.用词不当,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在此形容许多大学生感叹求职门槛越来越高,望文生义,使用有误;D.主语不明确,应把“吴伯萧的《灯笼》”改为“吴伯萧在《灯笼》一文中”;故选B。12.(2023下·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B.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C.在脱贫攻坚战中,数百万扶贫干部扎根基层,将最美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D.女足健儿超越自我、挑战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的拼搏姿态,总能给人以砥砺前行的追梦勇气。【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否定不当,去掉“不足”和“不当”;B.成分残缺,在句末可加“的倡议”“的号召”等做“发出”的宾语中心语;D.语序不当,应将“超越”与“挑战”互换位置;故选C。13.(2023下·江苏镇江·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观看这次表演的人员,除了本校学生外,还有其他学校的表演爱好者也观看了表演。B.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C.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我市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D.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A.句式杂糅,删去“也观看了表演”;C.缺少主语,删去“由于”;D.搭配不当,“改善”改为“提高”;故选B。14.(2023下·江苏无锡·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桃花源记》中,“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是指古代儿童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后代指小孩。B.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年规戏”,鲁迅曾以此创作短篇小说,收录在小说集《呐喊》里。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柳河东”。《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一篇山水游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D.《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关雎》是《诗经》中的首篇,双声叠韵和重章叠句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D.“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错误。《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故选D。15.(2023下·江苏常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利奥类波德是美国生态学家,我们学过他的《大雕归来》,选自《沙乡年签》。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像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白话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社戏》选自他的《彷徨》,是一篇小说。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格(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轻)是我国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温和的抒情基调。D.《回延安》这首诗是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浅,节奏自由。诗中使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展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作者是贺敬之。【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社戏》选自他的《彷徨》”表述错误,《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呐喊》。故选B。16.(2023下·江苏扬州·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对文学常识及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大雁归来》说明的是大雁,属于事物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说明的是物候和影响物候的因素,属于事理说明文。B.《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六义”指的是诗歌配乐的性质风、雅、颂和诗歌的表现形式赋、比、兴。C.《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官永州期间所写,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D.《回延安》作者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羊羔羔”等,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理解。A.《大雁归来》说明的对象是大雁,但说明的内容是大雁迁徙的特性、规律及大雁与人类的关系,属于事理说明文;故选A。17.(2023下·江苏徐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共300篇,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源头。B.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在他的文集《虞初新志》中的《核舟记》一文,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他与曾巩均为“唐宋八大家”中的唐朝作家。《小石潭记》是他被贬湖南永州时所作,是“永州八记”之一,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苦闷。D.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说明文,从说明文中了解很多科学知识,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如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选自《新疆域》的《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以及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文学与文化常识。A.有误,《诗经》共305篇;B.有误,《虞初新志》是明末清初由张潮编辑的中国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不是魏学洢;C.有误,曾巩是宋代的,应该是韩愈;故选D。18.(2023下·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恐龙无处不有》一文的作者是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基地》《新疆域》。本文选自《沙乡年鉴》。B.写读后感,引述要适当,不能过多;要以“感”为主,“感”是写作的重点。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D.《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文,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介绍了核舟,生动再现了“大苏泛赤壁”的场景,令人赞叹雕刻者高超的技艺。【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恐龙无处不有》选自《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而不是《沙乡年鉴》,此项表述错误;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而不是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此项表述错误;D.《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文,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介绍了核舟,而不是船头、中间、船尾,此项表述有误;故选B。19.(2023下·江苏徐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关雎》和《蒹葭》都是“风”,指国风,属于地方民歌民谣。B.刘成章的《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叙事、状物、记人、写景来抒发感情或发表见解。D.我国古代有多种纪年法,“天启王成秋日”属于干支法。【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B.《回延安》的作者为贺敬之;D.“天启王成秋日”属于纪年干支兼用法;故选C。20.(2023下·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子美”“子厚”“子安”分别指杜甫、王勃和柳宗元。B.在人际交往中要用许多敬辞和谦辞。如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C.鲁迅《社戏》里提到的“老生”,是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性角色。D.《诗经》又称“诗三百”。分风、雅、颂三个部分,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答案】A【详解】考查文学文化常识。A.有误,柳宗元,字“子厚”;王勃,字“子安”。故选A。模拟预测题模拟预测题21.选出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A.雾霭(ǎi)

亢奋(kàng)

缄默(xián)

迁徙(xǐ)B.蓦然(mò)

眼眶(kuàng)

蹼鹬(yù)

弥漫(mí)C.赌注(dǔ)

撤回(chè)

沼泽(zhǎo)

符合(fǔ)D.喧闹(xuān)

稀疏(shū)

幽悄(qiāo)

龟裂(jūn)【答案】B【详解】A.缄默(xián)——jiān;C.符合(fǔ)——fú;D.幽悄(qiāo)——qiǎo;故选B。22.班级朗诵活动中,四位同学对于加点字的读音,你觉得读错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hàoqiú)。B.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háng)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C.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wò)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D.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zhě)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答案】A【详解】考查字音的识记。A.好逑(hàoqiú)——hǎoqiú,好逑:好配偶;指和谐的夫妻关系;贤淑的女子;故选A。2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狩猎

邀请

幅射

鸡犬相闻

草长鹰飞B.挑衅

沼泽

怅惘

人情世故

阡陌交通C.滑翔

踊越

羁绊

大彻大悟

消声匿迹D.概叹

粗糙

悬殊

天衣无缝

嘎然而止【答案】B【详解】A.幅射——辐,草长鹰飞——莺;C.踊越——跃,消声匿迹——销;D.概叹——慨,嘎然而止——戛;故选B。24.下列语句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句是(

)A.那时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B.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C.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雁群暄嚷着发出邀请。D.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漫,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答案】B【详解】A.人情事故——人情世故;C.暄嚷——喧嚷;D.怠漫——怠慢;故选B。25.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摧枯拉朽

泻气

颁发

眼花嘹乱B.如梦初醒

由衰

潇洒

屏息连声C.惨绝人寰

篡改

镌刻

殚精竭虑D.杳无消息

教晦

杀戳

油光可鉴【答案】C【详解】A.泻气——泄气,眼花嘹乱——眼花缭乱;B.由衰——由衷,屏息连声——屏息敛声;D.教晦——教诲,杀戳——杀戮;故选C。2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春去秋来,周而复始,许多植物从一颗小种子开始,到结出累累硕果,让我们看到了植物奇妙的生命周期。B.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C.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D.他在5G现代通信系统研究与工程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科研成果,他没有目空一切,依然潜心研究。【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A.周而复始:一圈又一圈的轮转。形容不断循环。使用正确;B.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使用正确;C.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本句用来形容许多孩子对电子产品的热衷程度,不合语境,使用有误;D.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使用正确;故选C。2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无论是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发展,还是好正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无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不仅需要运用今天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从历史中寻找智慧。A.推进治理创造夙愿B.推动治理打造夙愿C.推进管理打造心愿D.推动管理创造心愿【答案】B【详解】考查词语运用。推进:推动事业、工作使之前进;推动:使工作展开。文段是说“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发展”这项工作的展开,第一空用“推动”。治理:整治调理;管理:经管,料理。文段是说“正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需要整治调理,第二空用“治理”。创造: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打造:指制造、创造。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精神、文化、品牌等。文段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第三空用“打造”。夙愿:一向怀着的愿望,平素的心愿,久存心中的希望。心愿:心里的愿望;要做某事的念头。根据前面的“民族复兴”可知,第四空应用“夙愿”。故选B。2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冬天悄悄的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B.人与人之间应相互理解,和睦相处,不应挑拨离间,搬弄事非。C.从11月中下旬开始,香蕉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由最初的每斤0.51元涨到了目前的每斤1.52元,其涨幅令人叹为观止。D.学习和复习,是我们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句中指的是“小昆虫”,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事端,使别人不和。句中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句中指的是“香蕉的涨幅”,不涉及事物好到了极点,使用对象错误,该成语使用错误;D.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句中说的是“学习和复习”,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29.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A.为了骗取资金,这些村干部居然使出了各种办法,其行为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B.拾荒老人背井离乡外出打工,38年销声匿迹,近期,终于在丹巴县公安民警的帮助下与亲人团聚。C.在4月16日的CBA半决赛中,莫兰德和郭艾伦配合得天衣无缝,最红中男篮3比0横扫广东男篮,成功晋级总决赛。D.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东航MU5738空难中,一百三十二个鲜活的给印戛然而止。【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为褒义词。在此形容恶劣的行为,褒贬误用;B.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在此形容外出后家里人没有老人的音信,使用有误;C.天衣无缝:原意是指上天神仙所穿的衣服没有衣缝,后用来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使用正确;D.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在此形容生命的结束,使用对象有误;故选C。30.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一边参加植树活动,一边埋怨土太硬,坑难挖,可谓任劳任怨。B.鲁迅的《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入木三分。C.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很有意思,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了要怎样孝敬父母,比如尊敬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说话要和颜悦色,还要帮忙做家务。D.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疾,对反腐败斗争充满希冀。【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任劳任怨:做事能够经受劳苦和别人的抱怨。此处与“埋怨土太硬,坑难挖”语境不合,使用错误;B.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此处形容鲁迅的《阿Q正传》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深刻,使用正确;C.和颜悦色: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此处形容与和爸爸妈妈说话时的态度,使用正确;D.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此处形容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极端厌恶痛恨,使用正确;故选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B.前往医院看病的老李刚好路过此处,得知发生火警,立即奋勇冲进火场。C.江津四面山的茶叶,虽然比不上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但自有它独特的色和香。D.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现代的网络舆论场,已成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答案】C【详解】A.成分残缺,可删去“从……中”;B.搭配不当,“发生火警”应改为“发生火灾”;D.语序不当,应改为“认识、把握、管理”;故选C。3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影片《淮海战役》的演艺人员,成功地塑造了人民解放军许多高级将领群像。B.高速磁悬浮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C.在这次“长征故事进校园”宣传活动中,让我们了解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D.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的问题。【答案】D【详解】A.语序不当,应将“许多”置于“塑造了”之后;B.句式杂糅,将“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C.缺少主语,删除“让”;故选D。3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大庆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B.夏汛将至,国家防汛总指挥要求各地采取加强宣传,积极准备,使长江安全度汛。C.《经典咏流传》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D.电影《流浪地球》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答案】D【详解】A.成分残缺,在“脱贫致富”后边加上“的道路”;B.成分残缺,在“积极准备”后边加上“的措施;C.句式杂糅,“因为……”与“……的缘故”句式杂糅,去掉“因为”或“的缘故”;故选D。3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济南著名历史人物辛弃疾、扁鹊、秦琼组成的济南“吉祥三宝”之“泉城抗疫天团”一时间成了市民的热追对象,大大激发了全民核酸检测。B.《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法规规定驾驶两轮电动自行车拨打接听电话、未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初次被查给予口头警告,并登记相关信息。C.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D.对于奥密克戎病毒,核酸检测依然是快速切断传播途径、尽快发现病毒感染者的重要手段。【答案】C【详解】A.缺少宾语,可在句末加“的热情”;B.搭配不当,将“行为”改为“人员”;D.语序不当,将“快速切断传播途径”和“尽快发现病毒感染者”位置互换;故选C。3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删去“将近”或“左右”)B.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将“不仅”调至“使学生”的前面)C.通过中国北斗全球组网,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享受北斗导航服务。(删去“通过”)D.网络教学是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师生和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以及对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共享来实现教学目标。(在句末加上“的教学模式”)【答案】B【详解】B.语序不当,将“增强了安全意识”与“学会了计算方法”互换位置;故选B。3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类远离了自然,难以感受到诗意是因为工业文明崛起,技术高速发展的原因。B.读者赋予文学作品意义的能力是由他或她所处的历史状况决定的。C.唯独在这些孤独和沉思默想的时刻,使我成为真正的我。D.这位创作了不朽的一首歌曲而本人却极不出名的作者终于在祖国的这块荣誉墓地上长眠。【答案】B【详解】A.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C.成分残缺。去掉“使”;D.语序不当。把“不朽的”和“一首”调换位置;故选B。3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50%左右的人患有“手机依赖症”。B.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C.近日,神舟十三号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D.通过“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使每个同学的文明意识显著增强。【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重复累赘,“大约”和“左右”意思重复,删去其中一个;B.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或者在“形成”前加“能否”;D.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其中一个;故选C。3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绘声绘色地向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B.《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学汉语课本。C.最近,一部讲述中国东北普通工人家庭生活故事的年代剧《人世间》在中国掀起观剧热潮,深深宽慰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们。D.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答案】D【详解】A.成分残缺;在“放鞭炮”后添加“的场景”;B.句式杂糅;删去“的主要读者对象”或删去“为”与“编写的一套学汉语课本”;C.搭配不当;将“宽慰”改为“打动”;故选D。3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答案】A【详解】B.缺少主语,“由于”和“使”删除其中一个;C.句式杂糅,“的主要原因”和“造成的”重复,删除其中一个;D.否定不当,删除“不”;故选A。40.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湖北省始终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努力让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B.“双减”下,部分学校以游园、闯关等无纸笔考试替代传统期末大考,实现了智趣互联。C.“冰墩墩”的设计缘自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与富有科技感的冰晶外壳结合,倍受欢迎。D.本轮疫情再现新增死亡病例,这让我们认识到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答案】C【详解】C.成分赘余。去掉“结合”;故选C。41.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这篇文章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还学过出自这本散文集的文章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B.《回延安》是一首信天游,使用了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展示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C.《安塞腰鼓》通过描写西北汉子擂腰鼓的场面,表现了西北汉子身上具备的那种挣脱、冲破、撞开一切因重负的力量,歌颂了生命奔腾的力量。D.《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写出了美好安宁,老少皆乐的幸福生活。句中的“黄发垂髫”指的是老人和小孩,很多古人对年龄的称呼,都与头发有关。除了黄发垂髫外,还有总角、束发、及笄、弱冠、而立等。【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这篇文章是一篇小说,选自小说集《呐喊》,并非《朝花夕拾》;B.《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新诗;D.“而立”指男子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与头发无关;故选C。42.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B.“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在(蒹葭》中反复出现,表现出了男主人公追求女主人公的坚韧执着。C.《回延安》是一首信天游,使用了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展示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D.《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浙江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家、自然科学家。【答案】B【详解】A.国庆节不是我国传统节日;C.《回延安》是一首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诗;D.“自然科学家”应为“地理学家”;故选B。43.下列对文学常识有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B.《桃花源记》是东晋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成语“世外桃源”“无人问津”均出自本文。C.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社戏》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是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D.《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是法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他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答案】B【详解】A.“风”又叫“国风”,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所以“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的表述错误;C.《社戏》是一篇小说,所以“是一篇经典的回忆性散文”的表述错误;D.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所以“《恐龙无处不有》的作者是法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表述错误;故选B。4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B.《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巨大变化,表达了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C.《安塞腰鼓》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D.《大自然的语言》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不但生动形象,而且比“简介物候学”之类的题目更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答案】D【详解】D.《大自然的语言》题目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故选D。45.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中的“记”,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叙事、状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诫子书》《陋室铭》《爱莲说》中的“书”“铭”“说”都属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B.《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可以相互参照阅读。C.《诗经》是我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汇总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305篇诗歌。D.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都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答案】C【详解】C.《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不是“浪漫主义”。故选C。4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现实和理想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世界的不满。B.《蒹葭》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C.《关雎》中“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