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229-2016 长尾仓鼠监测技术规范_第1页
DB14∕T 1229-2016 长尾仓鼠监测技术规范_第2页
DB14∕T 1229-2016 长尾仓鼠监测技术规范_第3页
DB14∕T 1229-2016 长尾仓鼠监测技术规范_第4页
DB14∕T 1229-2016 长尾仓鼠监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B16DB14SpecificationofMonitoringandForecastingonCricetuluslongicaudatus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IDB14/T1229—2016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监测方法 25监测内容 36预测预报 67监测档案 7附录A(资料性附录)长尾仓鼠形态特征 8附录B(规范性附录)山西省农田鼠害监测资料档案表册 9DB14/T1229—2016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汾阳市科技园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合作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卫伟、邹波、王丽英、郭小萍、师小梅、方果、杨新根。1DB14/T1229—2016长尾仓鼠监测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农田长尾仓鼠监测方法、监测内容、预测预报及监测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农田长尾仓鼠的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1481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捕获率若干数量的鼠夹放置一夜捕鼠数量折合的百分率。3.2鼠密度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鼠类数量的相对值。本标准的鼠密度以夹夜法捕获率表示。3.3夹夜法使用相同型号的若干数量鼠夹,在一定范围内放置一夜捕获鼠的数量,用于鼠类相对数量的调查,一般用捕获率表示。3.4性别比指所捕获的雌鼠和雄鼠数量之比。3.5胎仔数怀孕雌鼠左右子宫内鼠胚胎的总数。2DB14/T1229—20163.6怀孕率捕获的怀孕雌鼠数占总捕获雌鼠数的百分率。3.7成亚比成体鼠数量与亚成体鼠数量之比。亚成体包括幼年组和亚成年组,成体包括成年组和老年组。3.8睾丸下降率捕获的睾丸下降的雄鼠数占总捕获雄鼠数的百分率。3.9繁殖指数繁殖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只雌鼠可能增殖的数量。3.10年龄结构捕获鼠中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数占总捕鼠数的百分率。3.11体质量活体或剥制前的鼠体自然重量。3.12胴体质量去掉全部内脏后鼠体的自然重量。3.13体长吻端至肛门的直线距离。4监测方法4.1监测地点监测点要由专业技术人员监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田进行调查。监测范围不小于60hm2。4.2监测时间3DB14/T1229—2016系统监测点每月5日~15日调查1次,选择晴朗天气,傍晚放置清晨收回,雨天顺延。季节监测点在3、6、9、12月各调查1次,其它监测点在春、秋两季灭鼠前各调查1次。4.3调查工具120mm×65mm中号铁板夹。4.4调查饵料新鲜花生仁或葵花籽。4.5置夹方法采用直线或曲线排列布夹,50个鼠夹一行,鼠夹之间距离5m,每行鼠夹间距50m;或鼠夹之间距离10m,每行鼠夹间距25m,特殊地形可适当调整夹距。鼠夹要放置在田埂、地埂、土坎、沟渠等长尾仓鼠经常活动的地方。调查时放置鼠夹数量不少于200个。4.6测量工具游标卡尺或常规直尺,普通天平或电子天平。4.7解剖用具医用解剖剪或解剖刀,消毒剂及医用手套等防护用具。4.8注意事项4.8.1捕获鼠处理对捕获鼠用乙醚熏蒸5min,以杀死附着在其上的寄生虫;鼠体解剖后,深埋处理;捕鼠后鼠夹和解剖工具用医用酒精、84消毒液等浸泡、清洗后晾干或晒干。4.8.2安全防护开展鼠情调查时,监测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长袖衣、长裤和鞋袜,戴口罩,禁止吸烟、饮酒、吃东西;操作结束后,必须用肥皂洗手、洗脸、清水漱口,及时清洗防护用品。5监测内容5.1环境概况包括监测区气候、海拔、地形、地貌、作物品种布局、灌溉方式、主要农事操作等。5.2鼠密度将各月捕获率(鼠密度)调查数据填入表1,按公式(1)计算捕获率(鼠密度)。R(%)=×100...................................................................式中:R—捕获率,单位为百分数(%M—捕鼠总数,单位为只;N—有效置夹数,单位为个。4DB14/T1229—2016表1种群数量调查表调查时间调查地点生境概况置夹数(个)捕鼠数(只)捕获率(%)5.3形态特征对捕获的长尾仓鼠进行编号,鉴别性别,进行外部形态指标测量和解剖观察。调查数据填入表2。表2形态特征调查表编号调查调查地点生境概况性别体质量胴体质量胎仔数子宫斑睾丸下降情况5.4种群繁殖特征按公式(2)、(3)、(4)、(5)、(6)计算种群性别比、怀孕率、平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填入表3。...................................................................................式中:X—种群性别比;X1—雌鼠数,单位为只;X2—雄鼠数,单位为只。×100..........................................................................式中:V—怀孕率,单位为百分数(%V1—怀孕鼠数,单位为只;X1—雌鼠总数,单位为只。.....................................................................................式中:T—平均胎仔数,单位为只;T1—总胎仔数,单位为只;V1—怀孕鼠数,单位为只。G×100.........................................................................式中:5DB14/T1229—2016G—睾丸下降率,单位为百分数(%G1—睾丸下降鼠数,单位为只;X2—雄鼠总数,单位为只。.................................................................................式中:F—繁殖指数;V1—怀孕鼠数,单位为只;T—平均胎仔数,单位为只;M—捕鼠总数,单位为只。表3种群繁殖特征调查表仔数下降比5.5种群年龄结构5.5.1年龄划分标准年龄鉴定采用体质量法和体长法,将种群年龄划分为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年龄划分标准见表4。表4种群年龄结构划分标准年龄鉴定指标亚成体成体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老年组体质量(g)≤17.017.1~23.023.1~28.5>28.5体长(mm)≤80.580.6~88.088.1~95.5>95.55.5.2年龄结构按表4划分标准划分年龄,调查数据填入表5。按公式(7)计算各年龄组的比例。×100..........................................................................式中:L—某年龄段鼠比例,单位为百分数(%);Li—某年龄段鼠数,单位为只;M—捕鼠总数,单位为只。6DB14/T1229—2016表5种群年龄结构调查表比5.6危害损失在作物生长期,根据作物类型,选择3hm2~6hm2的样方,采用平行线跳跃式取样方法调查作物受害率。同时用目测法判断作物的损失程度。结果填入表6。按公式(8)计算损失率。×100..................................................................式中:S—损失率,单位为百分数(%);Si—各级损失率,单位为百分数(%);Wi—各级受害株数,单位为株;W—调查株数,单位为株。表6危害损失调查表调查日期调查地点作物样方株数26预测预报6.1预报时间根据监测数据,每年春季和秋季分别发布一次鼠情预报。6.2预报依据6.2.1种群基数3月种群密度3%以上,10月农田捕获率5%以上具备中等以上发生条件。6.2.2种群结构将繁殖指数、成亚比等监测数据与历年资料比较,确定种群数量发生趋势。种群繁殖提早,繁殖个体增多,种群中雌鼠比例大时,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种群成亚比在0.8以上,短期内(2~3个月)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种群成亚比在0.4以下,短期内(2~3个月)不利于种群数量增长。7DB14/T1229—20166.2.3生态因子夏季高温和暴雨、灌溉对长尾仓鼠的种群发生不利;作物播种期和成熟期是其对作物危害造成损失严重的两个时期。6.3发生预测根据历年监测数据比较分析结果,结合农事、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测长尾仓鼠种群数量高峰期,按种群数量分级标准,做出发生程度的预测。如繁殖提早、繁殖的个体增多,又无明显制约长尾仓鼠发生的其它因素时,立即发出防治预报。6.4发生程度划分标准表7种群数量划分标准发生程度发生级别捕获率(%)损失率(%)占播种面积(%)轻发生一级≤3.0中等偏轻发生二级3.1~5.00.50~1.00中等发生三级5.1~10.01.10~3.00中等偏重发生10.1~15.03.10~5.00大发生五级7监测档案每年12月将各月调查数据及时进行收集整理汇总,按附录B填入山西省农田鼠害监测资料档案表册归档,作为正式档案资料长期保存。见附录B。8DB14/T1229—2016(资料性附录)长尾仓鼠形态特征成体体长70mm~105mm。头稍大,具颊囊。耳向前折不达眼部。尾长约为体长的1/2。四肢短小,后足长约为尾长之半。乳头4对。背毛为均匀的灰色。背毛毛基为黑色,毛尖灰白或灰黄色,部分毛尖为黑色。腹部毛尖白色,毛基灰色。耳壳内外侧均被黑色短毛,但边缘为白色。口须基部白色。前后足背面均呈白色,后足被白色短毛。头骨较圆,无棱嵴。9DB14/T1229—2016(规范性附录)山西省农田鼠害监测资料档案表册站名盖章)站址: (北纬:东经:海拔:)邮政编码:负责人签字)联系电话:测报员签字)填报日期:不同月份捕获率及鼠种组成情况等见表B.1。表B.1捕获率及鼠种组成调查表(年)只%只%只%只%123456789捕获长尾仓鼠解剖情况见表B.2。表B.2长尾仓鼠解剖特征调查记录表(年)DB14/T1229—2016不同月份种群繁殖特征见表B.3。表B.3不同月份种群繁殖特征调查表(年)时间降率性别比123456789不同季节种群繁殖特征情况见表B.4。表B.4不同季节种群繁殖特征调查表(年)降率性别比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特征情况见表B.5。表B.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