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0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命题趋势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往往围绕一个话题,将文字、图表、图画等组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阅读、概括、
分析、交流等综合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注重个性的阅读体验,
是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和研究型阅读于一体的阅读方式。
满分技巧
考生阅读材料时,要具有一定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
意义,注重提高个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提出自己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此类题型考查的
是我们对文本的概括能力,我们需要从标题、文本中抓取关键信息,并归纳整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
可以使用勾画的方法,标注重点,方便后续整理。回答此类提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文本的主题。假如要安
排某项活动,我们就要根据文本给出的限制,做出合理安排;假如要提出建议,我们就要结合生活实际,
提出可行的建议。
热点解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最近几年被重视和考查的一种新的题型,它和以前语文综合运用考查中的“图
文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一脉相承,也可以说是由这种题型演变扩大而来的。可以预测,以后的
中考这种考查形式会成为常态。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须多加强这种题型的训练。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小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的圆柱,向我们
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
吧,孩子。”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
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
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
(摘自莫言视频讲述《不能被大风吹倒》)
【材料二】
林丑丑:看似一汪静水,但对处于迷茫的人来说,是有力的支撑和指引。
丫丫丫:不熬心灵鸡汤,不说深奥道理,用真实的故事,唤起共鸣。
龙飘飘:嘈杂的年代里,或许最真实的东西里,反能收获真正的启示。
(选摘莫言视频留言)
【材料三】
①青年的节日刚过,青春的话题还在继续。在众多感怀青春、致敬青年的作品中,B站上一则以诺贝尔
文学奖得主莫言为主角的视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镜头下,笔尖沙沙作响,老人娓娓道来。这是一位曾经
少年的心路历程,也是一位花甲老人的娟娟絮语,叉是一位文学大咖的人生感悟。
②“当遇到艰难时刻,我该怎么办?”视频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难题。谁的青春
道路上没有泥泞?谁的人生诗行中没有波折?环顾四周,回到自身: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成长的困惑桎梏
着亟待成熟的身心;有青年前途之迷茫,梦想仿佛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有中年生活之辛酸,生活在上
有老下有小的“夹心”中渐渐走样;有老年人生之遗憾,脑海中总有些人和事悔不当初……或许是举步维
艰的逆风时刻,或许是跌落低谷的至暗时刻,沉闷、齿且齿吾、反复和踌躇,是每个人绕不开的心灵黑洞。
③面对这样的“灵魂之问”,莫言的回答是冷静和谨慎的。没有想当然地指手画脚,也不是没来由地
信口开河,而是温柔地、朴素地打开心扉、敞开天窗,和年较人来一次推心置腹的对话。在他的故事里,
一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新华字典》,和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老人一道,充盈着朴实无华的力量。
质朴、坚硬却又充满信息密度的辞书,为他敲开了识文断字的大门;瘦弱、佝偻又充满人生智慧的爷爷,
让他学会了遮风挡雨的本事。在他平静的讲述里,或许没有战胜困难的方法论,也没有通往捷径的成功学,
但却有逆风而上的价值观,有拨云见日的辩证法。
④“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
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和各种“开挂”的主角光环不同,
爷孙俩“抗击”疾风的战果并不显赫,“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
在这个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稳稳地钉在大坝上”,不正是无数人遇到艰难时刻
时最渴望的能力和定力吗?无论风从哪个方向来,握紧把手、站稳脚跟,人生这趟列车就不会倒退。
⑤“不被大风吹倒”。文学一样的语言,道出的却是哲学般的思辨。人生海海,潮起潮落。一帆风顺
很多时候只是美好的期许,“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才是生活的真相,才属于人生的常态。
对很多人来说,当行走至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时,不妨咬咬牙、鼓鼓劲,面对苦
难而不畏惧苦难,笑对挫折而不回避挫折就能在大风大浪中措然不动,在波云诡谪中气定种闲。正如莫言
所言:“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不能被它打倒。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⑥“甲”,这是迎风而立的铁骨铮铮;“乙”,这是乘风而上的万丈豪情。其实,在奔腾不息的时代
浪花里,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手捧字典的孩子,都是那个“不被大风吹倒”的少年。
(选自2022年5月6日《人民网》,有删改)
1.阅读【材料三】,回答问题。
(1)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诗句,依次填写在第⑥自然段的甲、乙两处横线上。()
A.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花明又一村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2)“文学一样的语言,道出的却是哲学般的思辨”,请从“文学”与“哲思”视角品析下面句子。
无论风从哪个方向来,握紧把手、站稳脚跟,人生这趟列车就不会倒退。
2.阅读三则材料,探究莫言视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3.生活中,一定也有直抵你内心的经历。请仿照【材料三】第④段,简述经历,写下感受。(80字左右)
【答案】LDA①文学上,运用比喻修辞,把“人生”比作“行驶的列车”,将“风”喻指人生路上遭遇的
困难与挫折,形象生动。(“握紧把手、站稳脚跟”运用短句,写出面对困难的坚定,节奏明快。)②哲思:人
生的苦难与挫折是常态,只要保持定力,迎难而上,人生就会踏风前行。(意对即可)2.讲述的是青春
路上共遇的难题;故事真实,有吸引力,能引起共鸣;叙述生动,语言朴实;具有哲思,充满力量,给每
个迷茫少年进取的力量。3.要有生活场景的叙写与描述,要有真切的感悟。
【解析】1.(1)本题考查诗句选用。
A.“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意思是凭借外力,使自己青云直上。表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
个山村。比喻在遇到困难一种办法不行时,可以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通过探索去发现答案。蕴含的生活
哲理是: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
新境界。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
惑。
D.“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写出了竹子顽强
的生命力、坚定的信念和铁骨铮铮的骨气。
甲处,根据“这是迎风而立的铁骨铮铮”语境可知,“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比较恰当,故选D。
乙处,根据“这是乘风而上的万丈蒙情”语境可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比较恰当,故选A。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要求从“文学”与“哲思”视角两个视角赏析。
文学角度,【材料三】④段画线句“无论风从哪个方向来,握紧把手、站稳脚跟,人生这趟列车就不会倒退”,
从修辞上看,把“人生”比作“行驶的列车”,将“风”喻指人生路上遭遇的困难与挫折,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遇到艰难时刻时应具有的状态。从句式上看,“握紧把手、站稳脚跟”运用短句,且句式整齐,
节奏明快,突出了面对困难的坚定。
哲思角度,“无论风从哪个方向来,握紧把手、站稳脚跟”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苦难与挫折应具有的态度和方
法:保持定力,迎难而上;“人生这趟列车就不会倒退”指出来这样做的结果: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不
会被它打倒,依然可以踏风前行。
2.本题考查材料提炼与概括。
根据【材料三】②“'当遇到艰难时刻,我该怎么办?’视频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难题”可
知,讲述的是青春路上共遇的难题;
根据【材料一】莫言视频讲述“小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的故事和【材料二】“丫丫丫:不
熬心灵鸡汤,不说深奥道理,用真实的故事,唤起共鸣”可知,故事真实,有吸引力,能引起共鸣;
根据【材料一】莫言讲述的“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
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
肩上”和【材料三】③“在他平静的讲述里,或许没有战胜困难的方法论,也没有通往捷径的成功学,但却有
逆风而上的价值观,有拨云见日的辩证法”可知,叙述生动,语言朴实;
根据【材料二】“龙飘飘:嘈杂的年代里,或许最真实的东西里,反能收获真正的启示”、【材料三】⑤“‘不
被大风吹倒'。文学一样的语言,道出的却是哲学般的思辨”和⑥段“其实,在奔腾不息的时代浪花里,我们
每个人都是那个手捧字典的孩子,都是那个‘不被大风吹倒’的少年”可知,莫言视频具有哲思,充满力量,
给每个迷茫少年进取的力量。
3.本题考查仿写。要有自身经历生活场景的叙写与描述以及自己真切的感悟。根据第④段“我看到爷爷双
手攥着车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可知,应先叙述经历;根据第④段
“和各种‘开挂’的主角光环不同,爷孙俩‘抗击’疾风的战果并不显赫……稳地钉在大坝上',不正是无数人遇
到艰难时刻时最渴望的能力和定力吗?”可知,接着要对经历进行分析;根据第④段“无论风从哪个方向来,
握紧把手、站稳脚跟,人生这趟列车就不会倒退”可知,最后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
示例:暑假时,我持续发高烧40度,父母把我送进了医院。中午,我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脸色苍白,非常
难受,同室的叔叔马上喊来了护士;到了家长探视的时间,我的父母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看我了,他们
陪我玩布娃娃,带我下楼去花园玩。我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个十分普通的一个小男孩,可大家却还是象爱一
颗珍珠一样关心我!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世上永不褪色的只有人间的爱!“亲情和友情无价呀!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南通风筝博物馆坐落在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内。全馆展区分四个展厅:第一展厅,厚重的风筝文化;
第二展厅,巨大的风筝贡献;第三展厅,精彩的风筝世界;第四展厅,独特的南通板鹦。除此之外还设有
风筝制作室、影视厅。馆中藏有来自民间演奏“空中交响乐”的各种器乐:“嗡声”“啜子”“哨子”“葫龙”等,种
类齐全。还收藏着展示传统文化的数十种风筝画品,以及风筝制作器材、工具等,实物、照片、文字俱全。
【材料二】
①“风筝”一词较早出现在明代陈沂的《询刍录》里:“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莺,引线乘风戏。后于鸯首,
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可见鸣唱的“纸鸯”才叫“风筝”。
②近代以来,人们熟悉的“南鹦北莺''中的“南鹤”,往往就是指南通的板鹤风筝。南通板鹦具有轻风能上
天、强风不掉地、一飞冲天的动态美,独特的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结构美,介于年画、工笔画、壁画、
唐卡之间的绘画美,得风而鸣、随风而歌的音律美四大艺术特色。2006年5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中即有南通板鹤风筝制作技艺。这种由动态美、结构美、绘画美、音律美汇聚而成的艺术审
美,形成了它在风筝类别中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特征。
③南通板鹦风筝又称“哨口板鹦”,源于北宋,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于一体。
南通板鹤风筝核心技艺是“扎绘糊雕搓放”,其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以六角板鹦为多,
也有由多个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七联星”“九联星”“十九联星”等。这样的风筝因其硕大简朴的造型,形似门
板而被称作板鹦。南通板鹤独特之处在于筝面上布满大小不一的哨口,多者达数千。放飞时风力鼓荡百哨
齐鸣,声线似古筝奏响天籁。
④南通板鹦的装饰图案多为工笔重彩,内容有“八仙”“凤戏牡丹”“三国故事”等,喜用红、黑、青、紫色,
以造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寄托人们幸福、长寿、喜
庆等愿望。如“福寿双全”“花开富贵”“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
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⑤南通临黄海,渔业资源丰富,在渔业生产过程中,天气预测是头等大事,关乎渔民的生命安全。从
前每逢出海前夕,渔民将风筝放上高空,可以据鹦尾的摆动测定高空气流的缓急和气流方位的变化,以此
作为获取气候变化情况的一个参考依据。渔民们还放一种六角形风筝,在风筝上绑上小旗,风筝放上天空
后,可以从小旗的飘动情况来判断风向和风力,这种风筝称作“顺风旗”,有顺遂平安之意。
⑥南通板鹦源自人们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内心情感物化的体现。在小小的风筝中,凝结的是人
们的精神祈盼、审美习惯和艺术品位。风筝高高飞上天,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承载的是浓郁的
乡土情怀,难忘的童年记忆,还有人们在千百年间传承的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3月2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红楼梦》第七十回里,体弱多病的林黛玉不舍得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李纨劝道:“放风筝图的
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当紫鹃要去捡别人放掉的风
筝时,林黛玉笑着劝阻说:“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可见古时
放风筝是人们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捡拾别人放的风筝,否则就会沾上晦气。
②放晦气当然是迷信说法,但是,放风筝确实有益于身心健康。放风筝时需要牵线跑步和抬头远视,
这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且有益于视力。古人对此也有认识,宋朝李石在《续博物志》中记载:“春日
放莺,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清朝的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儿童放之(风
筝)空中,最能清目。”
(选自《语言文字报》2022年3月23日,有删改)
南通风筝博物馆举办“传承非遗,筝鸣蓝天”专题展览,你作为江海志愿者积极参与。
4.在第四展厅,你向参观者介绍南通板鹦的特点。
5.你来到“风筝制作室”,参与互动。
(1)你的同学融融希望制作的风筝能参加“筝迎新年”作品展。下面三种图案中,你推荐了最合适的一种给
他,并告知了理由。
(2)融融跟他爸爸说:“爸爸,学校建议参观展览的同学,学会制作简单的风筝,回去和爸爸妈妈或者同
学一起放风筝呢。"爸爸说:“这是你们孩子的娱乐活动,你们放就好。“你听见后,结合材料二、材料三,
就放风筝的益处作现场宣传。
6.假如南通风筝博物馆准备增设第五展厅。阅读三则材料,仿照材料一中的展厅名称给第五展厅命名,并
就展览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答案】4.示例:大家好,欢迎来到第四展厅!南通板鹳风筝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
雕刻于一体,核心技艺是“扎绘糊雕搓放”。形似门板,形状各异,以六角板鹤为多。筝面上布满大小不一的
哨口,多者达数千。装饰图案多为工笔重彩,寄托美好愿望。5.(1)示例:选择C。理由:风筝图案由
鱼和莲花组成。“鱼”谐音“余”,寓意“吉庆有余”;“莲”谐音“连”。整个图案寓意“连年有余”,符合“筝迎新年”
作品展的要求。
(2)示例:大家好!放风筝可以在牵线跑步、抬头远视中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家长与孩子一起放风筝还
能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这将是孩子难忘的回忆。和您的家人孩子、亲朋好友一
起动起来吧,尽情享受美好的快乐时光!6.示例:展厅名称:文学作品中的风筝元素
具体建议:分类展示名著中的风筝、诗词中的风筝等。
【解析】4.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全面把握材料内容,抓住体现南通板鹤
特点的语句进行提取概括,再合理组织语言进行叙述。
通过材料二第②段中“2006年5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即有南通板鹤风筝制作技艺。
这种由动态美、结构美、绘画美、音律美汇聚而成的艺术审美”的内容可概括为:南通板鹑是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具有动态美、结构美、绘画美、音律美的特点;
通过材料二第③段中“南通板鹤风筝又称‘哨口板鹘',源于北宋,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
口’雕刻于一体。南通板鹤风筝核心技艺是'扎绘糊雕搓放',其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
以六角板鹑为多,……这样的风筝因其硕大简朴的造型,形似门板而被称作板鹑……南通板鹤独特之处在
于筝面上布满大小不一的哨口,多者达数千”的内容可概括为:南通板鹘风筝又称“哨口板鹤”,它融扎裱造
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于一体,核心技艺是“扎绘糊雕搓放”,其形状以六角板鹑为多,因其
硕大简朴的造型,形似门板而被称作板鹤,筝面上布满大小不一的哨口,多者达数千;
通过材料二第④段中“南通板鹳的装饰图案多为工笔重彩,内容有'八仙''凤戏牡丹''三国故事’等,喜用红、
黑、青、紫色,以造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寄托人们
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的内容可概括为:南
通板鹳的装饰图案多为工笔重彩,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表现着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示例:大家好,欢迎来到第四展厅!南通板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动态美、结构美、绘画美、
音律美的特点。南通板鹑风筝又称“哨口板鹑”,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于一体,
核心技艺是“扎绘糊雕搓放”,其形状以六角板鹑为多,因其硕大简朴的造型,形似门板而被称作板鹑,筝面
上布满大小不一的哨口,多者达数千。南通板鹦的装饰图案多为工笔重彩,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
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5.(1)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围绕“筝迎新年”的主题,结合题干所给风筝图片,分析其与主题的关
联,再进行选择叙述即可。
A图图案为一只猫头鹰,与“新年”主题无关;
B图图案由祥云组成蝴蝶形状,中间有一个“寿”,寓意“长寿”,与“新年”主题无关;
C图图案为一只金鱼,金鱼两侧还有莲花图案,“鱼”和“余”同音,表示着年年有余,代表了人们对新的一年
美好的祝愿。“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
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因此,某
种意义上说,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春节,大量的荷花图、鲤鱼荷花图的运用,是取其谐音,
象征“和和美美”、“连(莲)年有余(鱼)据此可知,C图最符合“筝迎新年”作品展的要求;
(2)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从“放风筝的益处”来进行叙述。
通过材料二第⑥段中“在小小的风筝中,凝结的是人们的精神祈盼、审美习惯和艺术品位。风筝高高飞上天,
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承载的是浓郁的乡土情怀,难忘的童年记忆,还有人们在千百年间传承的
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可知,放风筝承载着浓郁的乡土情怀,勾起难忘的童年记忆,能增进人与
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通过材料三第②段中“放风筝确实有益于身心健康。放风筝时需要牵线跑步和抬头远视,这能增强体质,提
高免疫力,且有益于视力”的内容可知,放风筝确实有益于身心健康。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且有益
于视力。
示例:大家好!放风筝不仅承载着浓郁的乡土情怀,还能勾起童年记忆,放风筝时需要牵线跑步和抬头远
视,这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且有益于视力,保障身心健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放风筝,还能增进亲
子间的情感交流,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带给孩子美好的童年回忆。来吧,大家一起放风筝,一起感受快
乐!
6.考查活动设计能力。解答时,结合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参考已有展厅的名称和功能,仿照其模式进行设
计即可。
示例:展厅名称:虚拟风筝天地
具体建议: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展出全国不同地区,甚至世界各地的风筝,还可以通过VR技术现场体验
放风筝。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公众旅游时关注的内容
文化概念56.80%
创新创意54.90%
文化体验53.40%
品质质量43.70%
品牌特色38.60%
价格消费33.90%
延伸产品17.90%
【材料2】
景区文物的维修与保护需要大量资金,文旅产业又涉及很多行业,需要相关配套,投资回报周期长,
融资相对困难。文旅发展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由于财政资金短缺而社会资本参与又少,文旅产业发展受到
制约。
【材料3】
很多文创产品只是旅游纪念品,与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也没体现出文化责任。那些产品如果放到外地
去卖,人们基本上不会把产品跟它所依赖的深厚文化结合在一起。旅游产品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和价值没
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材料4】
在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传播传统文化的民俗旅游、体验美丽风光的乡村旅游等项目的开发中,
要以中外交流主题年等多种文旅活动为载体,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以及对外传播,在跨文化交
流中讲好中国故事。
(采自《旅游绿皮书》《光明日报》等)
(1)旅游跟文化融合是旅游发展的大趋势,请依据材料1说明理由。
(2)探究材料,补写一个优化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策略。
策略一:更好地对接公众需求,强化旅游过程中的文创体验。
策略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文旅产业的投资力度。
策略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文化概念、创新创意和文化体验是公众旅游时关注的焦点,所以旅游必须跟文化融合才能得到
更好的发展。
(2)示例:创新旅游产品设计,提高文创产品的文化品位。
【解析】(1)
本题考查材料提炼与概括。
根据【材料1】《公众旅游时关注内容》调查表中的“文化概念”占56.80%、“创新创意”占54.90%和“文化体
验”占53.40%,可知,文化概念、创新创意、文化体验是公众旅游时关注的焦点,所以旅游必须跟文化融合
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
本题考查探究和补写。
根据题干“策略一:更好地对接公众需求,强化旅游过程中的文创体验。策略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文旅
产业的投资力度”的提示,结合【材料3】“很多文创产品只是旅游纪念品,与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也没体现
出文化责任”和【材料2】“文旅发展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由于财政资金短缺而社会资本参与又少,文旅产业
发展受到制约”可知,题干中的策略一和策略二源自【材料3】和【材料2】的探究,因此补写应探究【材
料4】,进而提出策略补写。
示例1:根据【材料4】“以中外交流主题年等多种文旅活动为载体,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以及
对外传播“,可提策略:设计新颖的文旅活动,展示美丽中国的国际形象。
示例2:根据【材料4】“在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传播传统文化的民俗旅游、体验美丽风光的乡村旅
游等项目的开发中……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可提策略:培养高水平文创队伍,在跨文化交流中
讲好中国故事。
四、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良渚喜讯】
①2019年9月,著名的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了国际社会
认可,标志着由稻作农业孕育出的中华农耕文明在良渚得到实证。
②形成于5000多年前的良渚古城是早期城市文明的典型代表,填补了东亚考古史上城市文明的空缺。
2017年,良渚古城宫殿区的池中寺遗址发现炭化稻谷堆积,保守估算,至少存有20万公斤稻谷。外城水利
系统结构完整,蓄水、交通、拦洪、灌溉,功能齐全,为稻作稳产稳收打下了基础。
(《良渚文明》解说词,2022)
【考古链接】
①农业考古是考古学三大课题之一。稻作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
生产和生活方式。本世纪初,在浙江省“上山文化”考古中,陆续发现了1万
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充分证明上山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
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的重要起点。“杂交水稻
之父”袁隆平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上山遗址成功入选中国“百年百大
考古发现“。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特展中,一粒炭化稻米被放置在显眼处,这
粒稻米在上山文化早期灰坑中被发现,其长宽比相对于野生稻要小,经研究,
属于驯化早期的原始栽培稻。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
较为完整的好修处,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人类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
前,刷新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
②从文化基因的角度来讲,上山文化可以被视为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母体。从农业尤其是稻作农
业文化的起源、延续和发展来看,三者可以被看成是一组递进的发展阶段,而以稻作农业文化为基础的社
会发展路径,最终奠定了由上山文化“最早的村落”走向良渚文化“最早的国家”这个区域文明的演进模式。
③中国稻作的主体是稍具粘性、颗粒比较短壮、比较耐凉的温带“粳”稻,这与后来在印度等地发展起来
的热带稻类明显不同,热带稻种一般都是没有粘性细长粒的‘'制''米。今日云南境内初稻和粳稻的分布是垂直
的,海拔1500米以下种相,1700至2000米以上种粳,中间地带则相粳交混。良渚史前稻完全属于粳稻型。
粳稻由北纬30°以南逐步北上,漫及江淮之间的大平原区,这可由历史文献得到充分的证明,误号健清晰。
目前中国水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36%左右,而粳稻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史前栽培出的矮生
稻品及稻作农业的成功,无疑是世界科技史上极有意义的原创性贡献,而粳稻在其他温带国家的扩大种植,
是原创性贡献中再度原创性的贡献。
④如今,水稻是世界上种植最广的作物之一,遍布世界五大洲,全球水稻年产量达7.5亿吨,60%的世
界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水稻科学家,又把中华稻作文化提升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在全世界享有最崇高的威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华稻作文化还将继续造福世界人民!
(《文汇报》专题报道,2021)
8.请简单说明良渚稻作文化从何发展而来,又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9.粳稻和粕稻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稻作现场】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鳌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②,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苛未匝③,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释】①兜黎:头盔,士兵用以防护头部。巧妙比喻,暗示插秧如战斗。②唤渠朝餐歇半霎:渠,他。
霎,一会儿。这是写农妇招呼农夫休息片刻,先去用餐。③蔚未匝:栽种还没有完毕。
10.与“笠是兜装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创设的稻作情境以及情感基调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宋・徐矶)
B.秋雨几家红稻熟,野塘何处锦鳞肥。(唐・韦庄)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
D.种稻盈田稻苗绿,愿云作雨雨我田。(元•陈泰)
【粮食安全】
2019年10月14日,《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发布,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
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1840年以来,无论从人均粮食
占有量还是粮食供求平衡关系看,当前都是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最高的年代,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年产量为476
公斤,大大超出400公斤的国际安全线。2017年稻谷每公顷产量为6916.9公斤,较1996年增长11.3%,比
世界平均水平高50.1%o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
的历史性转变。但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内部来看,粮食产、销区域不平衡
矛盾加剧。耕种的收益太低,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提高小规模经营模式下的粮农收入是迈向高
收入国家的世界性难题,我国目前正面临着这一“大国小农”难题。外部来看,当今世界粮食安全挑战依然严
峻,仍有8亿多饥饿人口,国际粮食贸易面临着地区冲突和单边主义的干扰,不稳定因素增加。因此,确
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2019)
11.请概述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不超过50字)
12.【考古链接】中出现了“证据链”一词,请结合整组材料解释这个词。
13.“一粒小小的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晚年的袁隆平怀有更大的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
梦,再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请联系整组材料,说说袁老为什么会有这两个“中国特色的梦想”。
【答案】8.从文化基因的角度来讲,上山文化可以被视为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母体(或:良渚文化从
上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中吸收营养,演变发展而来)。良渚稻作文化不断向中国北方和其他国家拓展,稻
米养活大量人口,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为农耕文明的发展持续不断地发挥巨大的历史影响。9.答
案要点:①外形。粳稻颗粒比较短壮,釉稻颗粒细长。②粳稻稍具粘性,釉稻没有粘性。③粳稻比较耐凉,
釉稻喜温。④产地。粳稻更适应北方和高海拔地区,釉稻更适应南方和低海拔地区。10.D11.中国粮
食安全水平高,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但国内外挑战因素多,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12.为
了证明某个观点,提供足够多的有效证据,这些证据之间有严谨的逻辑关系(证据之间互相关联),这样
的一组证据就可以叫作证据链。为了证明上山遗址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我国稻作农业是极有意义的
原创性贡献、我国粮食安全不可大意,材料都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证据链(结合到其中某一处即可)。13.以
下是合理的联系点一①确保中国口粮绝对安全。②消灭饥饿人口,让全世界的穷苦人民都能吃饱饭。③
发扬光大中华稻作文明传统。④提高产量,让水稻生产者富裕起来。⑤醉心事业,为提高中国水稻科技水
平作贡献。⑥因为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有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
【解析】8.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括。
根据【考古链接】②段“从文化基因的角度来讲,上山文化可以被视为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母体”可知,
从文化基因的角度来讲,上山文化可以被视为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母体(或:良渚文化从上山文化和
河姆渡文化中吸收营养,演变发展而来)。
根据【考古链接】③段“良渚史前稻完全属于粳稻型。粳稻由北纬30。以南逐步北上,漫及江淮之间的大平
原区,这可由历史文献得到充分的证明,证据链清晰”可知,良渚稻作文化不断向中国北方和其他国家拓展;
根据“目前中国水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36%左右,而粳稻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史前栽培出
的矮生稻品及稻作农业的成功,无疑是世界科技史上极有意义的原创性贡献,而粳稻在其他温带国家的扩
大种植,是原创性贡献中再度原创性的贡献”可知,稻米养活大量人口,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为农耕
文明的发展持续不断地发挥巨大的历史影响。
9.本题考查材料提炼与概括。
根据【考古链接】③段“中国稻作的主体是稍具粘性、颗粒比较短壮、比较耐凉的温带'粳'稻,这与后来在
印度等地发展起来的热带稻类明显不同,热带稻种一般都是没有粘性细长粒的‘釉'米”可知,粳稻稍具粘性,
釉稻没有粘性;粳稻颗粒比较短壮,釉稻颗粒细长;粳稻比较耐凉,釉稻喜温;
根据【考古链接】③段“云南境内釉稻和粳稻的分布是垂直的,海拔1500米以下种釉,1700至2000米以上
种粳,中间地带则釉粳交混。良渚史前稻完全属于粳稻型。粳稻由北纬30。以南逐步北上,漫及江淮之间的
大平原区”可知;粳稻更适应北方和高海拔地区,釉稻更适应南方和低海拔地区。
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笠是兜蜜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意思是:斗笠当做头盔,蓑衣当做铠甲,雨水从头上流入,弄湿了肩胛。
写出了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鳌”和“甲”分别比喻“笠”
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突出一个“忙”字,表达了对农人辛苦
劳作的同情。
A.“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意思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齐的稻子如刀削一般。清
晨的阳光穿过树叶,投影在地上,晨雾在树间缭绕。构成了一幅清新、明快的田园山水画,表现了诗人悠
然自得的心情。与“笠是兜婺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创设的稻作情境以及情感基调不符;
B.“秋雨几家红稻熟,野塘何处锦鳞肥”意思是:秋雨绵绵,稻谷成熟。池塘水漫,鱼儿嬉戏。写的秋天收获
季节情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与“笠是兜蜜蓑是甲,雨从头上湿至U胛”创设的稻作情境以及情感基调不
符;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意思是: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
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描绘的是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与“笠是兜鳌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创设的稻作情境以及情感基调不符;
D.“种稻盈田稻苗绿,愿云作雨雨我田”意思是:田地中种满了稻子,稻苗碧绿,希望云彩化作春雨滋润我的
稻田。写的是春季插秧后期盼下雨的心情,隐含着对农人的同情,与“笠是兜鳌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创设的稻作情境以及情感基调接近;
故选D。
11.本题考查概述。
根据【粮食安全】“当前都是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最高的年代,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年产量为476公斤,大大超
出400公斤的国际安全线。2017年稻谷每公顷产量为6916.9公斤,较1996年增长11.3%,比世界平均水平
高50.1%。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可概述为:中国粮食安全水平高,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
根据【粮食安全】“但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内部来看,……外部来看,……
因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可概述为:但国内外挑战因素多,中长期仍将维持紧平
衡态势。
1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要求结合整组材料解释“证据链”一词。
证据链:本为法律术语,指一系列客观事实与物件所形成的证明链条。根据【良渚喜讯】①“2019年9月,
著名的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了国际社会认可,标志着由稻作
农业孕育出的中华农耕文明在良渚得到实证”、【考古链接】①段“本世纪初,在浙江省,上山文化,考古中,
陆续发现了1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充分证明上山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
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的重要起点”“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
的证据链,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些发现让人类稻作栽培历史上溯至1万年前,刷新
了人们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③段“中国史前栽培出的矮生稻品及稻作农业的成功,无疑是世界科技史上
极有意义的原创性贡献,而粳稻在其他温带国家的扩大种植,是原创性贡献中再度原创性的贡献。”,结合
【粮食安全】“因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可知,为了证明上山遗址是世界稻作文明的
起源地、我国稻作农业是极有意义的原创性贡献、我国粮食安全不可大意,材料都提供了较为详尽的证据,
且这些材料具有相互关联的关系,据此本文证据链可理解为: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提供足够多的有效证据,
这些证据之间有严谨的逻辑关系(证据之间互相关联),这样的一组证据就可以叫作证据链。
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考古链接】④段“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中国水稻科学家,又把中华稻作文化提升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在全世界享有最崇高的威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华稻作文化还将继续造福世界人民",结合①段“'杂交
水稻之父'袁隆平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可知,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有着崇高
的理想,并且醉心事业,为提高中国水稻科技水平作贡献;
根据【考古链接】③段“中国史前栽培出的矮生稻品及稻作农业的成功,无疑是世界科技史上极有意义的原
创性贡献,而粳稻在其他温带国家的扩大种植,是原创性贡献中再度原创性的贡献”可知,发扬光大中华稻
作文明传统,为国家乃至人类增添原创性贡献;
根据【考古链接】③段“目前中国水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36%左右,而粳稻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可知,提高产量,让水稻生产者富裕起来;
根据【考古链接】④段“全球水稻年产量达7.5亿吨,60%的世界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可知,消灭饥饿人口,
让全世界的穷苦人民都能吃饱饭;
根据【粮食安全】“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可知,确保中国口粮
绝对安全。
五、学校准备举办“科技创新成就展”,请你参与。
【材料一】
①过去一年里,中国航天砥砺奋进,勇攀高峰,逐梦太空的脚步在稳致远。中国航天正不断书写探索
太空的新篇章。
②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深空探测能力显著提升。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我国迈出星际探测
征程的重要一步。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
卫星。5月15日,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记。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开始巡
视探测,100天行驶距离突破1000米。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发布,中国首
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彰显出中国航天的
创新自信。
③月球探测任务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轨道器与月球车任务刷新纪录。2021年3月,嫦娥五号轨道器
成为中国首个进入日地L1点探测轨道的航天器,开展拓展任务。嫦娥四号着陆3周年之际,玉兔二号月球
车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与此同时,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工作不断推进,中国科学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证明了月球直至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填补了人类对月球晚期演化历史认知的空白。
④中国空间站完成阶段性目标,载人航天实现新突破。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
入轨,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航天员聂海胜,
刘伯明、汤洪波成为中国空间站首批“访客”。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
号载人飞船升空,成为中国空间站第二批“访客”。多次出舱,太空授课、在轨实验……太空中的中国速
度、中国奇迹让人印象深刻。
(摘编自冯华余建斌《中国航天筑梦苍穹》,《人民日报》2022年4月25日)
【材料二】
①“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
舱成功对接……2021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收获满满。接下来的2022年,如何乘势而上,持续发力?
②持之以恒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过去一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已经达到了169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6.09%。
基础研究做得越好,我们在科技发展上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就越强。筑牢根基,也要夯实人才基础。2021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了300多个青年科学家项目,助力青年科研人员领衔挂师;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
鼓励支持首席科学家团队勇闯科学的“无人区”。
③为更好地凝聚战略科技力量,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制约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痛点难点发力,狠抓
改革落实落地。
④推动企业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创新。国家将着力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加强
在科技重大顶层设计,重大决策方面企业的参与,在项目形成、项目投入、项目组织,项目评价方面,进
一步加强参与度、话语权。在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余项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余项,
占比高达79%。同时,使更多的企业加入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活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结构认识》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选集【职员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选集职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合集职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合集员工管理
- 《店铺运营管理》课件
- 《生药分析1》课程实施大纲
- 某科技园物业管理方案
- 2024年供电公司安全稽查总结
- 《小升初语法名词》课件
- 《皮肤病中成药导引》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除颤仪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眼镜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温州医科大学
- 推荐-挖掘机检验报告精品
- 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 23、PFMEA检查表
- CSX购倂Conrail之后能够产生的综效(synergy)列示
- 煤矿机电事故影响考核管理办法
- 三段式电流保护课程设计
- 施工电梯基础(地下室顶板加固图文并茂)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