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部分中学2025届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名校联盟生物学试题2024.1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其中,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细胞核的细胞属于原核细胞B.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支原体细胞壁成分与植物细胞壁不同D.施莱登与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建立细胞学说【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后人根据他们分别于1838年和183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并加以修正,综合为以下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详解】A、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属于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真核细胞但是无细胞核,A错误;B、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多种细胞协调合作,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正确;C、支原体为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C错误;D、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细胞而非所有动植物细胞)建立细胞学说,D错误。故选B。2.北京烤鸭是北京传统特色美食,其食用方法是用薄饼(面粉制作)卷起烤鸭、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食用。饲喂北京鸭时,主要以玉米、谷类为饲料,使其肥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鸭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脂肪B.鸭肉卷饼中至少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三种多糖C.北京鸭能育肥的原因是玉米、谷物等食物中大量的脂肪转化成糖D.烤制过程中鸭肉蛋白质中的肽键会被破坏从而更有利于被消化吸收【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是糖原,二糖是乳糖。【详解】A、北京鸭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A错误;B、鸭肉卷饼中,薄饼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葱条和黄瓜条中含有纤维素,鸭肉中含有糖原,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故鸭肉卷饼中至少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三种多糖,B正确;C、北京鸭能育肥的原因是玉米、谷物等食物中大量的糖类转化成脂肪,C错误;D、烤制过程中鸭肉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所以容易消化,但没有破坏肽键,D错误。故选B。3.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检测和观察,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应将培养液中的葡萄糖耗尽后再检测酒精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时,可用碘液检测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可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运动状态D.用适宜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新鲜黑藻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但观察不到细胞质流动【答案】A【解析】【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详解】A、由于葡萄糖也会与酸化的重铬酸钾反应产生灰绿色,因此,可适当延长酵母菌培养时间,以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再进行鉴定,这样可使葡萄糖消耗完,避免对酒精的鉴定造成影响,A正确;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时,由于蔗糖无论是否被水解都不能用碘液检测出来,所以不能用碘液检测试管内溶液颜色变化,B错误;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在制作装片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所以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运动状态,C错误;D、黑藻叶片含有叶绿体,呈绿色,所以适当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新鲜黑藻叶装片可以先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绿体的运动情况,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同时黑藻叶片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故选A。4.蛋白质分子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与其活性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是一个放能反应B.蛋白磷酸酶的作用是催化蛋白质磷酸化C.蛋白质磷酸化时自身结构发生了变化D.蛋白激酶活性提高可使ADP含量持续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许多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许多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用来为吸能反应直接供能。【详解】A、分析图可知,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所以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A错误;B、分析图可知,蛋白磷酸酶的作用是催化蛋白质去磷酸化,蛋白激酶的作用是催化蛋白质磷酸化,B错误;C、蛋白质在蛋白激酶的作用下获得磷酸基团的同时自身结构发生了变化,变得具有活动的蛋白质,C正确;D、细胞中ATP与ADP的量都保持动态平衡,两者不会持续增加或下降,D错误。故选C。5.植酸广泛存在于谷物、豆类和油料作物中,真菌分泌的植酸酶能将植酸分解,常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其利用率B.植酸酶可以为植酸的分解提供一定的能量C.植酸酶的合成过程需要蛋白质和核酸参与D.植酸酶的加工、运输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答案】B【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发挥作用的场所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3、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催化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A、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将植酸分解,从而可提高其利用率,A正确;B、植酸酶不可以提供能量,只起催化作用,B错误;C、植酸酶是蛋白质,是在核酸的指导下合成的,同时在核酸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酶的参与,这里的酶是蛋白质,C正确;D、植酸酶需要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其加工、运输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D正确故选B。6.细胞一般会经历衰老和死亡等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代谢速率减慢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C.自由基通过攻击磷脂导致核糖体损伤而使细胞衰老D.端粒随细胞不断增殖而逐渐缩短但不会损伤核DNA【答案】A【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衰老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如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活性降低,细胞代谢速率减慢,A正确;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对机体有积极意义,有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B错误;C、核糖体为无膜细胞器,不含有磷脂,C错误;D、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以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收到损伤,故端粒随细胞不断增殖而逐渐缩短并且会损伤核DNA,D错误。故选A。7.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所有病死的小鼠体内都只能分离得到S型菌B.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思路是将DNA、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其作用C.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蛋白酶处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D.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子代噬菌体DNA都不含32P标记【答案】B【解析】【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病死的小鼠体内能分离得到S型菌和R型菌,A错误;B、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思路是将DNA、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其作用,得出了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B正确;C、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蛋白酶处理的S型菌提取物中的DNA没有被破坏,能使R型菌转化,C错误;D、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由于亲代噬菌体的DNA有部分被32P标记,所以子代噬菌体中有部分DNA含32P标记,D错误。故选B。8.内质网是Ca2+的主要存储细胞器,ATF6是内质网上的一种蛋白,其活性受Ca2+影响。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质网腔中的BiP蛋白与ATF6结合,从而维持其失活状态。当内质网腔Ca2+过少时,未折叠蛋白质与BiP蛋白竞争结合ATF6,使ATF6恢复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腔中的未折叠蛋白质最初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B.内质网可以作为腔内未折叠蛋白质的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C.在不同生理条件下,BiP蛋白与ATF6的结合过程是可逆的D.内质网腔内Ca2+浓度高于细胞质时,ATF6处于有活性的状态【答案】D【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
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详解】A、内质网腔中的未折叠蛋白质最初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A正确;B、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即内质网可以作为腔内未折叠蛋白质的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B正确;C、由题意可知,BiP蛋白与ATF6结合情况与内质网腔Ca2+的浓度有关,即在不同生理条件下,BiP蛋白与ATF6的结合过程是可逆的,C正确;D、由题意可知,当内质网腔Ca2+过少时,未折叠蛋白质与BiP蛋白竞争结合ATF6,使ATF6恢复活性,所以内质网腔内Ca2+浓度高于细胞质时,ATF6与BiP蛋白结合,从而维持ATF6失活状态,D错误。故选D。9.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内的小球总数必须要相等且颜色不同,每次抓取的小球需放回原来小桶中B.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并发现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C.“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搭建出一个含5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D.“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中,模拟减数分裂Ⅱ后期时,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橡皮泥颜色不能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解】A、“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内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只要每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比相同即可,每次抓取的小球需放回原来小桶中,A错误;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并发现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B正确;C、制作含5个碱基对的DNA结构模型时,首先需要构建10个脱氧核苷酸,其中包括了10个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连接物,5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单链中还需要4个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磷酸二酯键,因此构建5个碱基对的DNA结构模型时,共需要准备磷酸和脱氧核糖的连接物10+8=18个,C错误;D、“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中,将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染色体扎在一起表示联会,模拟减数分裂Ⅱ后期时,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橡皮泥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是来自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的姐妹染色单体,所以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D错误。故选B。10.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SV4蛋白弥散分布于细胞膜、细胞质。为探究SV4蛋白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研究者抑制肿瘤细胞SV4蛋白的合成,发现细胞分裂前期到后期的时间显著延长,某时期的纺锤体及染色体形态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该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遵循了“减法原理”B.由图推知,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并未加倍C.由图推知,SV4蛋白缺失可能导致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组装异常D.为达到实验目的,可通过抑制核糖体的功能抑制SV4蛋白的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1、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2、动物细胞周期各时期特征: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中心粒倍增,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粒连接着。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两侧,都有星射线丝附着在上面,星射线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称为赤道板。后期: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由星射线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结果是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这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每一套染色体与分裂前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末期:当这两套染色体分别到达细胞的两极以后,每条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同时,星射线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详解】A、与常态相比,实验组抑制了肿瘤细胞SV4蛋白(自变量)的合成,故该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遵循了“减法原理”,A正确;B、据图可知,每条染色体着丝粒两侧,都有星射线附着在上面,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因此,照片中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即由图推知,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并未加倍,B正确;C、依题意,抑制肿瘤细胞SV4mRNA的翻译过程发现细胞分裂前期到后期的时间显著延长,说明SV4蛋白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了作用,由图可知,实验组纺锤体与染色体组装的量比对照组低,SV4蛋白缺失可能导致中心体介导的星射线组装异常,C正确;D、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但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的蛋白质不止SV4这一种蛋白,若抑制核糖体的功能,也会影响其它蛋白质的合成,就违背了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错误。故选D。11.某些基因在启动子上存在富含“CG”的区域,称为“CG岛”。其中的胞嘧啶在发生甲基化后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细胞中存在两种DNA甲基化酶,从头甲基化酶只作用于非甲基化的DNA,使其半甲基化;维持甲基化酶只作用于DNA的半甲基化位点,使其全甲基化。部分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转录产物碱基序列B.过程①是半保留复制,其产物都是半甲基化的C.过程②必须经过维持甲基化酶的催化才能获得与亲代分子相同的甲基化状态D.“CG岛”的甲基化会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从而抑制翻译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表观遗传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RNA干扰等。【详解】A、DNA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故也不会改变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A正确;B、结合题图可知,过程①是半保留复制,其产物都是半甲基化的,B正确;C、维持甲基化酶只作用于DNA的半甲基化位点,过程①得到的DNA分子均是半甲基化,因此过程②所用的酶为维持甲基化酶,所得产物与亲代分子相同,为甲基化状态,C正确;D、“CG岛”的甲基化会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从而抑转录过程,D错误。故选D。12.电子传递链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组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过程和形成ATP的过程相偶联。氰化物可以抑制电子从复合体Ⅳ传递给O2;DNP是一种解偶联剂,可在线粒体膜间隙和H+结合,并扩散到线粒体基质一侧释放H+。电子传递链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施加氰化物可抑制哺乳动物组织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B.施加氰化物可降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分解葡萄糖速率C.施加DNP可降低哺乳动物组织细胞消耗ADP的速率D.施加DNP可降低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产热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详解】A、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氰化物可抑制电子从复合体IV传递给O2,故氰化物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错误;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结合A选项的分析,施加氰化物不会改变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分解葡萄糖速率,B错误;C、正常情况下,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少部分转化为ATP中的能量,DNP可阻碍磷酸化过程而不影响氧化过程,故施加DNP可降低哺乳动物组织细胞消耗ADP(即ADP与pi结合生成ATP)的速率,C正确;D、正常情况下,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少部分转化为ATP中的能量,DNP可阻碍磷酸化过程而不影响氧化过程,使得呼吸作用仍可进行,但无法产生ATP,即DNP阻碍磷酸化后ATP受阻,可使细胞的产热量增加,D错误。故选C。13.GLUT2是一类葡萄糖载体蛋白,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绝大多数组织细胞中。部分GLUT蛋白在特定生理状态下存在细胞内的转位现象,但转位前后运输方式不发生改变。小肠上皮细胞上的GLUT2可以从基底膜面转位至肠腔面参与葡萄糖的吸收;大部分组织细胞内的GLUT4在胰岛素刺激下从贮存囊泡内转位至膜上。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进入大部分组织细胞的方式不同B.Na++K+-ATP酶抑制剂可降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速率C.饥饿状态下,小肠上皮细胞内的GLUT2会转位至肠腔面促进对葡萄糖的吸收D.饱腹状态下,组织细胞内的GLUT4会转位至细胞膜表面促进对葡萄糖的吸收【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为主动运输。【详解】A、据图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逆浓度梯度,属于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大部分组织细胞也是主动运输,所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进入大部分组织细胞的方式相同,A错误;B、据图可知,Na+/K+-ATP酶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催化ATP水解产生ADP,释放能量,满足Na+和K+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能量需要,这样就维持了膜内外正常的Na+和K+平衡,若使用Na+/K+-ATP酶抑制剂,则会使膜内外的Na+浓度差变小,而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Na+顺浓度梯度所产生的电化学势能,故Na+/K+-ATP酶抑制剂可降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B正确;C、人在饥饿状态下,小肠上皮细胞需要从肠腔细胞葡萄糖,而小肠上皮细胞上的葡萄糖载体蛋白GLUT2可以从基底膜面转位至肠腔面参与葡萄糖的吸收,故饥饿状态下,小肠上皮细胞内的GLUT2会转位至肠腔面促进对葡萄糖的吸收,C正确;D、饱腹状态下,血糖含量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通过信号转导,促进GLUT4从贮存囊泡内转位至细胞膜表面,进而促进对葡萄糖的吸收,D正确。故选A。14.某作物形成自交胚和克隆胚的过程如图1所示(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图2表示上述两途径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不同时期内染色单体、染色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途径在形成精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最多时都对应图2的时期ⅠB.途径1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图2的时期Ⅳ之后,染色体和核DNA都加倍C.途径1形成卵细胞时的不均等分裂发生于图2的时期Ⅰ→Ⅱ和Ⅲ→ⅣD.与途径1相比,途径2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A【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F1的优良性状,途径1为正常情况下F1自交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子代,途径2中先对M植株进行基因改造,再诱导其进行有丝分裂而非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导致其卵细胞含有与N植株体细胞一样的遗传信息,再使得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克隆胚,该个体与N植株的遗传信息一致。2、图2中a是姐妹染色单体,b是染色体,c是DNA分子,比较4幅图,该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时期Ⅰ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时期Ⅱ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时期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或有丝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时期Ⅳ是减数分裂结束形成的子细胞。【详解】A、图2中a是姐妹染色单体,b是染色体,c是DNA分子,径1是F1直接进行减数分裂,染色体最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含有4条染色体,对应图2的时期Ⅰ;在途径2进行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粒断裂,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条数最多,为8条,图中无对应时期,A错误;B、途径1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图2的时期Ⅳ(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之后,由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二者的核发生融合,导致染色体和核DNA都加倍,B正确;C、途径1形成卵细胞时的不均等分裂发生于图2的时期Ⅰ→Ⅱ(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Ⅲ→Ⅳ(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细胞质不均等),C正确;D、途径2中涉及的为有丝分裂,故与途径1(经过减数分裂)相比,途径2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A。15.某昆虫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腹部颜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的位置未知,相关杂交实验如下表(不考虑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PF1F2实验1黑色(♂)×灰色(♀)黑色黑色(♂):黑色(♀):灰色(♀):白色(♀)=8:4:3:1实验2黑色(♀)×灰色(♂)黑色:灰色=1:1雌雄均为黑色:灰色:白色=4:3:1A.根据实验1结果不能判断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B.根据实验1结果可判断其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C.实验1的F2黑色个体相互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黑色(♀):黑色(♂):灰色(♀):白色(♀)=16:12:3:1D.实验2的F2黑色雄昆虫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ZB:AZb:aZB:aZb=1:1:1:1【答案】D【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详解】A、由表格内容可知,F1雌雄相互交配,所得F2腹部颜色在雌雄个体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同,已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A错误;B、F1雌雄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黑色(♀)∶灰色(♀)∶白色(♀)=8∶4∶3∶1,符合9∶3∶3∶1的变式,F1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根据比例可推测,黑色的基因型为__ZBZ_、__ZBW,灰色的基因型为A_ZbW,白色的基因型为aaZbW,黑该杂交亲本是黑色(♂)×灰色(♀),故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B错误;C、实验1的F1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F2中黑色雌性个体为(1/4AA、1/2Aa、1/4aa)ZBW,雄性个体为(1/4AA、1/2Aa、1/4aa)1/2ZBZB、(1/4AA、1/2Aa、1/4aa)1/2ZBZb,F2中黑色雌性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AZB:aZB:AW:aW=1:1:1:1,黑色雄性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AZB:aZB:AZb:aZb=3:3:1:1,子代黑色(♂)(__ZBZ_)的比例为1/2×1=1/2,子代黑色(♀)(__ZBW)的比例为1/2×6/8=3/8,灰色(♀)(A_ZbW)的比例为1/2×1/8+1/4×1/8=3/32,白色(♀)(aaZbW)的比例为1/4×1/8=1/3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黑色(♀)∶灰色(♀)∶白色(♀)=16∶12∶3∶1,C错误;D、实验2中亲本的灰色(♂)基因型为AAZbZb,黑色(♀)的基因型为aaZBW,F1基因型及比例AaZBZb∶AaZbW=1:1,表现为黑色∶灰色=1∶1,F2黑色雄昆虫的基因型为(1/4AA、1/2Aa、1/4aa)ZBZb,利用拆分法可知,则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ZB:AZb:aZB:aZb=1:1:1:1,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6.脊髓损伤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脊髓组织严重受损的一类临床疾病。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以影响白细胞介素-6(IL-6)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进而对脊髓损伤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为研究二甲双胍对IL-6和mTOR表达的影响,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成年健康小鼠若干只,随机分为三组,实验如下表。
实验处理培养实验结果测定Ⅰ组______封闭、分笼饲养,饲养环境温度22~24℃各组中随机选择3只小鼠,对IL-6和mTOR的表达量进行测定Ⅱ组手术损伤脊髓Ⅲ组______+二甲双胍治疗①表中Ⅰ组和Ⅲ组划线处的处理分别为______和______。A.不进行手术B.手术损伤脊髓C.手术不损伤脊髓②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2)IL-6和mTOR表达量的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条带颜色的深浅代表相应蛋白质的含量)。分析图1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图2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mTOR的表达量,判断依据是:______。(3)过高的IL-6会导致体内炎症反应的发生,影响小鼠的运动功能恢复。mTOR是一种与自噬活动有关的特异性蛋白。研究发现,自噬活动增强,可降低神经元的死亡率,减少脱髓鞘的面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综合上述研究,完善二甲双胍促进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机制的图解①______②______。【答案】(1)①.C②.B③.有无二甲双胍处理(2)①.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IL-6的表达量②.对比Ⅰ组手术不损伤脊髓,mTOR的表达量较多,对比Ⅱ组、Ⅲ组,Ⅱ组、Ⅲ组手术损伤脊髓,由于Ⅲ组施加甲双胍治疗,Ⅲ组mTOR的表达量比Ⅱ组少,说明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mTOR的表达量(3)①.降低体内炎症反应的发生②.促进细胞的自噬活动【解析】【分析】本实验为研究二甲双胍对IL-6和mTOR表达的影响,自变量为有无二甲双胍处理,因变量为IL-6和mTOR的表达量。【小问1详解】①Ⅰ组、Ⅱ组为对照组,Ⅰ组的处理为C手术不损伤脊髓,作为空白对照,Ⅱ组的处理为手术损伤脊髓,但不施加二甲双胍,Ⅲ组作为实验组,Ⅰ组的处理为B手术损伤脊髓+二甲双胍治疗。②本实验为研究二甲双胍对IL-6和mTOR表达的影响,自变量为有无二甲双胍处理,因变量为IL-6和mTOR的表达量。【小问2详解】分析图1数据,Ⅰ组手术不损伤脊髓,IL-6表达量较少,对比Ⅱ组、Ⅲ组,Ⅱ组、Ⅲ组手术损伤脊髓,由于Ⅲ组施加甲双胍治疗,Ⅲ组的IL-6表达量比Ⅱ组少,说明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IL-6的表达量;图2中,对比Ⅰ组手术不损伤脊髓,mTOR的表达量较多,对比Ⅱ组、Ⅲ组,Ⅱ组、Ⅲ组手术损伤脊髓,由于Ⅲ组施加甲双胍治疗,Ⅲ组mTOR的表达量比Ⅱ组少,说明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mTOR的表达量。【小问3详解】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IL-6和mTOR的表达量,过高的IL-6会导致体内炎症反应的发生,影响小鼠的运动功能恢复,二甲双胍可以降低IL-6的表达量,降低体内炎症反应的发生,使小鼠的运动功能得以恢复;mTOR会抑制细胞的自噬活动,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mTOR的表达量,从而促进细胞的自噬活动,自噬活动增强,可降低神经元的死亡率,减少脱髓鞘的面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即图中的①是降低炎症反应,②是促进细胞自噬活动。17.科研人员为了明确补光光质和基质含水量对黄瓜幼苗形态调节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温室黄瓜幼苗为研究对象,进行以下处理:白天接受自然光,夜间补光4h,补光光质设置白红配比2:1(L1),全白光(L2),白红蓝配比2:1:1(L3)3个处理;基质含水量设置55%(W1)、75%(W2)和95%(W3)3个水平。以白天自然光照射下基质含水量75%为对照(CK),每隔7天于晴天上午11时对根和叶片进行测量,得到以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处理L1W1L1W2L1W3L2W1L2W2L2W3L3W1L3W2L3W3CK根冠比0.220.210.170.230.200.190.220.190.210.17净光合速率9.3812.1210.479.0113.3612.696.7811.5312.0211.38气孔导度0.080.120.090.060.130.080.070.160.190.14胞间CO2浓度204.6289.1228.2152.4218.9177.8234.9240.5264.5242.6注:根冠比是植物地下部分干重占地上部分干重的比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单位分别是μmol⋅m-2⋅s-1、mol⋅m-2⋅s-1、μmol⋅mol-1(1)黄瓜幼苗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补光灯的光谱主要为红光和蓝紫光,这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主要是______。(2)在L3光质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随基质含水量增加而增大,结合表格数据分析其原因是______。(3)在L1和L2光质条件下的3组水分处理中,______水分条件下黄瓜植株的根冠比最大。这种现象的生理意义是______。(4)与CK组相比,夜间补光可提高黄瓜幼苗白天净光合速率,判断依据是______。分析其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A、夜间补光,可能促进植株体内光合产物的运输和分配B、夜间补光,可能提高植株白天光合作用时叶片的胞间CO2浓度C、夜间补光,可能增强植株体内某些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D、夜间补光,可能使植株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