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南省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五)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8/06/wKhkGWdGmiiAQ5hZAAHgZip3gPE045.jpg)
![2023年海南省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五)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8/06/wKhkGWdGmiiAQ5hZAAHgZip3gPE0452.jpg)
![2023年海南省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五)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8/06/wKhkGWdGmiiAQ5hZAAHgZip3gPE0453.jpg)
![2023年海南省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五)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8/06/wKhkGWdGmiiAQ5hZAAHgZip3gPE0454.jpg)
![2023年海南省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五)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38/06/wKhkGWdGmiiAQ5hZAAHgZip3gPE04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海南省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五)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某地区的生态农业主要采取“农、杀、沼、种”四者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农、养、沼、种”指水稻生产、养猪(鸭子)、沼气、种植蘑菇和蔬菜等,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同时又为“农、种”等提供了很好的肥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图。据此完成1~3题。1.“稻田养鸭场”生产模式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鸭子消除稻田中的病菌、害虫 B.鸭粪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水稻产量 C.减少化肥、农药的应用,消除污染 D.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绿色生产2.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对当地发展的作用有()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在我国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 B.河西走廊 C.江汉平原 D.河套平原一位地理爱好者在阿尔泰山考察时,记录到:我们的越野车拼命爬坡,在高大的针叶林中穿行,其实并没有路,只有林中两道车辙而己。当海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针叶林也不见了,草地铺满了缓缓的山岗,我忽然看见远方低回处满是一块块几立方米大小的花岗岩巨石,一直向山城下延伸,好像一条流淌的石河………据此完成4~6题。4.阿尔泰山针叶林带的分布特征可能是()A.水平带状 B.垂直带状 C.斑块状 D.杂乱无章5.石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沉积 B.重力崩塌 C.风力作用 D.冰川作用6.当海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针叶林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山坡陡峻 B.土壤贫瘠 C.热量不足 D.人类砍伐赣南地区作为我国客家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文化景观,忠诚村是其代表之一。忠诚村建筑数目不多,布局规模较小,整体呈现“山一宅一水一田一山”的独特空间序列(如图)据此完成7﹣8题。7.忠诚村民居修建在山麓,主要考虑的是()A.上山伐薪柴便利 B.取水方便 C.保留珍贵的农田 D.安全防卫8.忠诚村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可能是()A.合瓦屋面坡度较小 B.多条对外出行的主街道 C.村落边缘整齐平整 D.天然“木骨泥墙”结构图为某地某时段内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图,据此完成9﹣10题。9.该地最可能位于()A.墨尔本(38°S,145°E) B.三亚(18.5°N,109°E) C.西雅图(47.5°N,122°W) D.巴西利亚(15.5°S,48°W)10.在该地正午影长最短日()A.北京正值寒冷的季节 B.赤道上日出时影子朝向西南 C.黑龙江上正发生凌汛 D.南极长城科考站正值极昼从2020年开始,日本电力公司对核电站核冷却水以及大量的核废水储存已不堪重负。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打算将稀释后的核废水倒入太平洋海域,从而腾空核废水储存设备。国际社会担心此举会给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据此完成11﹣12题。11.推测核废水中的污染物最先扩散到的国家是()A.俄罗斯 B.美国 C.菲律宾 D.中国12.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为降低核废水污染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禁止任何出海行为 B.不食用海洋渔产品 C.外交抗议并揭露危害 D.大量净化沿岸海水自然环境具有多种服务功能。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城市都规划森林街区(图)供市民休憩、下棋、读报等。同时森林康养(以多种多样的森林景观、清洁的空气和丰富的生态文化为载体,配备医疗、康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也在我国很多地区展开,其中西南地区发展较为迅速。据此完成13﹣15题。13.市民在城市森林街区休憩、下棋,读报等主要体现了自然环境的()A.文化服务 B.支撑服务 C.供给服务 D.调节服务14.城市建设规划森林街区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A.加大水位季节变化 B.减轻热岛效应 C.减少水量下渗 D.减弱抗旱能力15.西南地区发展森林康养的优势有()①养生文化浓厚②纬度低,气候湿热③生态环境优良④距离消费市场近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雅丹地貌是指干燥地区古河湖相土状堆积物被风吹蚀形成形态多样的土丘,地表槽、脊相间。敦煌玉门关以西地带雅丹地貌广布。地质历史时期,道地曾为古湖,随着古湖面积萎缩,在干涸湖床上形成由剥蚀残丘而来的物质组成的戈壁砾石层。随后发育的古河道切割戈壁砾石层,在风力侵蚀下发育成雅丹地貌,雅丹地貌表面仍残留有部分戈壁砾石层。如图示意玉门关西部雅丹地貌发育的地质环境,此处主等风向为偏北风。(1)说明图中湖相沉积物上戈壁砾石层的形成过程。(2)分析图中北部区域没有发育雅丹地貌的原因。17.(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5月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到2025年,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1小时公交化通勤。到2035年,全面建成供需能力精准匹配、服务品质国际一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如图示意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运输线。(1)简述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2)简述浙江省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8.(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泥炭土是指在某些河湖沉积平原及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的泥炭层土壤。泥炭土富含有机质、纤维素等成分,在能源、工业、农业、牧业、环境保护以及医药卫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用途和开发前景。如图为我国某区域泥炭土分布图。(1)分析图示区域泥炭土资源丰富的原因。(2)简述图示区域泥炭土资源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19.(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俄罗斯地广人稀,近年来我国前往俄罗斯租种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俄罗斯将成为向我国出口粮食的重要地区。如图为俄罗斯小麦主产区分布图。(1)从我国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民前往俄罗斯种地的原因。(2)试分析我国农民前往俄罗斯租种土地对俄罗斯的积极意义。(3)说明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需要采取的措施。
2023年海南省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某地区的生态农业主要采取“农、杀、沼、种”四者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农、养、沼、种”指水稻生产、养猪(鸭子)、沼气、种植蘑菇和蔬菜等,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同时又为“农、种”等提供了很好的肥料,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图。据此完成1~3题。1.“稻田养鸭场”生产模式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鸭子消除稻田中的病菌、害虫 B.鸭粪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水稻产量 C.减少化肥、农药的应用,消除污染 D.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绿色生产【分析】循环农业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不断输入技术、信息、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持续发展。【解答】解:鸭子可以消除害虫,但无法消除病菌,A错误。鸭粪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但不是主要目的,可通过施肥等其他方式增加土壤肥力,B错误。污染无法消除,C错误。该生产模式既提高了土壤肥力,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污染,可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绿色生产,D正确。故选:D。2.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对当地发展的作用有()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分析】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可以从生态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等角度分析。循环农业,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解答】解:读图文材料可知,该模式中有渔业养殖、种植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农民收入多元化,经济效益提高,故①正确。各农业产业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利用沼气池,提供了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故③正确。该农业模式属于是美丽乡村的建设项目,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中“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故②错误。循环农业主要关注农作系统中农业资源的多层利用和高效流动,以实现节能减排和增收,并不一定能够促进民居集聚,故④错误。故选:B。3.在我国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 B.河西走廊 C.江汉平原 D.河套平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等。【解答】解: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热量和充足的水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沼气池也需要气温高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江汉平原为南方地区,适合该模式生产,C正确。东北平原、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热量不足,ABD错误。故选:C。一位地理爱好者在阿尔泰山考察时,记录到:我们的越野车拼命爬坡,在高大的针叶林中穿行,其实并没有路,只有林中两道车辙而己。当海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针叶林也不见了,草地铺满了缓缓的山岗,我忽然看见远方低回处满是一块块几立方米大小的花岗岩巨石,一直向山城下延伸,好像一条流淌的石河………据此完成4~6题。4.阿尔泰山针叶林带的分布特征可能是()A.水平带状 B.垂直带状 C.斑块状 D.杂乱无章【分析】影响植被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解答】解:自然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呈带状分布。所以阿尔泰山的针叶林带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可能是在水平方向上呈带状分布,A正确,BCD错误。故选:A。5.石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沉积 B.重力崩塌 C.风力作用 D.冰川作用【分析】地表表面的形态在不断的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与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解答】解:石河是由一块块几立方米的花岗岩组成,体积大,流水沉积、风力作用搬运能力差,AC错误。花岗岩比较坚硬,很少发生大规模的崩塌,B错误。在冰川沿着山谷运动过程中,向下搬运山上的大块岩石,冰川消融后退过程中,形成了较多的堆积物,D正确。故选:D。6.当海拔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针叶林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山坡陡峻 B.土壤贫瘠 C.热量不足 D.人类砍伐【分析】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水热状况不同,自然带分布不同。自然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呈带状分布。【解答】解:当海拔升到一定高度后,针叶林消失,变成了草地。海拔不同,热量发生变化。该山地林带以上曾经有广泛的冰川活动,目前冰川消退,但热量不足。森林发育受热量限制,针叶林消失,C正确,ABD错误。故选:C。赣南地区作为我国客家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文化景观,忠诚村是其代表之一。忠诚村建筑数目不多,布局规模较小,整体呈现“山一宅一水一田一山”的独特空间序列(如图)据此完成7﹣8题。7.忠诚村民居修建在山麓,主要考虑的是()A.上山伐薪柴便利 B.取水方便 C.保留珍贵的农田 D.安全防卫【分析】交通线路一般选在地形平坦的地区,尽量避开耕地,山地地区的交通线路要延长线路,一般修成“之”字形,减缓坡度。【解答】解:AD、该地位于山区,布局在山麓对伐薪柴便利程度和安全防卫没有太大影响,故AD错误。B、由图可见,水塘两侧取水都相对方便,布局在山麓一侧更多的考虑了地形因素,而不是水源因素,故B错误。C、赣南地区农业以水田农业为主,对地形要求较高。由图可见,该地位于山区,适宜耕作的平坦地区少,选择在山麓修建民居,较少了对平坦区的使用,更好的保留了适宜耕作的农田,故C正确。故选:C。8.忠诚村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可能是()A.合瓦屋面坡度较小 B.多条对外出行的主街道 C.村落边缘整齐平整 D.天然“木骨泥墙”结构【分析】气候对建筑的影响:1、材质:寒冷的北方,多用砖瓦房,炎热的南方多竹楼;2、屋顶:降水多的多为斜顶房,便于雨水下泄,降水少多为平顶房,便于晾晒粮食。【解答】解:赣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屋顶坡度小不利于排水,A错。该村落规模小,且主要活动方向为农田方向,故其对主街道的需求较低,数量应较少,B错。该村落两侧分别为山坡和水塘,受地形和水塘轮廓影响,边缘整齐性较差,C错。山村位于山区,对外交通不便,缺少砖石等建筑材料,山区树木多,木材丰富,可推断该地区建筑多就地取材,以木材和泥土为材料,D对。故选:D。图为某地某时段内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图,据此完成9﹣10题。9.该地最可能位于()A.墨尔本(38°S,145°E) B.三亚(18.5°N,109°E) C.西雅图(47.5°N,122°W) D.巴西利亚(15.5°S,48°W)【分析】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解答】解:读某地某时段内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图,该地一年中正午日影既有朝向北方的时间,也有朝向南方的时间,所以该地一定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同时,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向北方的时间占大多数,表明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正午太阳位于当地的正南方,所以该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结合选项中各城市纬度信息可知,B正确,ACD错。故选:B。10.在该地正午影长最短日()A.北京正值寒冷的季节 B.赤道上日出时影子朝向西南 C.黑龙江上正发生凌汛 D.南极长城科考站正值极昼【分析】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解答】解:该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存在太阳直射现象,该地正午影长最短日,表明太阳直射该地(18.5°N),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处于夏半年,A错误。赤道上日出方向为东北方,日出时影子朝向西南,B正确。黑龙江凌汛发生在冬半年,C错误。南极此时处于冬半年,长城科考站正值极夜,D错误。故选:B。从2020年开始,日本电力公司对核电站核冷却水以及大量的核废水储存已不堪重负。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打算将稀释后的核废水倒入太平洋海域,从而腾空核废水储存设备。国际社会担心此举会给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据此完成11﹣12题。11.推测核废水中的污染物最先扩散到的国家是()A.俄罗斯 B.美国 C.菲律宾 D.中国【分析】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核废水会随着海水而扩散,因此污染物的方向需要结合洋流流动进行分析。【解答】解:日本暖流会将核废水向北运送,在中纬度附近,受西风带影响,形成北太平洋暖流,核废水会沿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流动,到达太平洋东岸地区,此处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西岸地区,故核废水的污染物会优先扩散到美国,洋流经过循环运动也会到达中国、菲律宾、俄罗斯,但四国中最先到达的是美国,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为降低核废水污染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禁止任何出海行为 B.不食用海洋渔产品 C.外交抗议并揭露危害 D.大量净化沿岸海水【分析】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为降低核废水污染可采取的合理措施需要结合政策、外交途径和国际交往进行分析。【解答】解:禁止任何出海行为与核废水污染并无关联,A错误。不使用海洋产品并不实际,同时也不能降低核废水的污染,B错误。由于排放核废水可能会造成海洋污染,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故我国应加大抗议并揭露其危害,C正确。大量净化海水并不实际,同时意义并不高,D错误。故选:C。自然环境具有多种服务功能。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城市都规划森林街区(图)供市民休憩、下棋、读报等。同时森林康养(以多种多样的森林景观、清洁的空气和丰富的生态文化为载体,配备医疗、康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也在我国很多地区展开,其中西南地区发展较为迅速。据此完成13﹣15题。13.市民在城市森林街区休憩、下棋,读报等主要体现了自然环境的()A.文化服务 B.支撑服务 C.供给服务 D.调节服务【分析】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具体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类型。【解答】解:A、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包括休闲游憩、消遣娱乐、美学欣赏、宗教文化等,使人类从森林生态系统中获得精神财富,故A正确。B、支撑服务表示自然环境可以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环境等功能,故B错误。C、供给服务代表供给人类资源等功能,故C错误。D、调节功能例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水质、减缓自然灾害、控制病虫害、控制植被分布和传粉等,故D错误。故选:A。14.城市建设规划森林街区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A.加大水位季节变化 B.减轻热岛效应 C.减少水量下渗 D.减弱抗旱能力【分析】城市森林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环境功能,主要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乡镇环卫林、城乡隔离片林及护路绿化带等;其次是风景游憩功能,主要包括公园、社区公共绿地、风景游憩林、疗养林、森林公园;第三是经济生产功能,即以生产有特色的优质干鲜果品及其他林产品,适当生产木材及木制品,保障山区群众的就业和收入等功能。【解答】解:森林街区的建设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增加,水位季节变化会逐渐趋于稳定,A错误。森林的增加会减弱城市热岛效应,B正确。森林的增加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会增加水量下渗,C错误。森林的增加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会增强抗旱能力,D错误。故选:B。15.西南地区发展森林康养的优势有()①养生文化浓厚②纬度低,气候湿热③生态环境优良④距离消费市场近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分析】城市森林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环境功能,主要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乡镇环卫林、城乡隔离片林及护路绿化带等;其次是风景游憩功能,主要包括公园、社区公共绿地、风景游憩林、疗养林、森林公园;第三是经济生产功能,即以生产有特色的优质干鲜果品及其他林产品,适当生产木材及木制品,保障山区群众的就业和收入等功能。【解答】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较多,养生文化浓厚,①正确。西南地区纬度较低,但地处海拔较高的区域,并不湿热,②错误。西南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优良;③正确。距离东部消费市场较远,④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16.(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雅丹地貌是指干燥地区古河湖相土状堆积物被风吹蚀形成形态多样的土丘,地表槽、脊相间。敦煌玉门关以西地带雅丹地貌广布。地质历史时期,道地曾为古湖,随着古湖面积萎缩,在干涸湖床上形成由剥蚀残丘而来的物质组成的戈壁砾石层。随后发育的古河道切割戈壁砾石层,在风力侵蚀下发育成雅丹地貌,雅丹地貌表面仍残留有部分戈壁砾石层。如图示意玉门关西部雅丹地貌发育的地质环境,此处主等风向为偏北风。(1)说明图中湖相沉积物上戈壁砾石层的形成过程。(2)分析图中北部区域没有发育雅丹地貌的原因。【分析】(1)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2)雅丹地貌规模逐渐变小的原因需要结合地形和外力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1)由材料“古湖面积萎缩,在干涸湖床上形成由剥蚀残丘而来的物质组成的戈壁砾石层”可知,湖相沉积物表层的砾石层物质来源于剥蚀残丘,由图可见,北侧残丘地势高,受风化作用岩石变脆弱,坍塌后沿坡山坡向下移动堆积,覆盖坡麓;湖相沉积物发育在古湖泊之下,湖泊萎缩干涸后,裸露地表;由材料可知,该地盛行偏北风,坡麓区的砾石受地形和风力作用,缓慢向南移动,覆盖湖相沉积物。(2)雅丹地貌是指干燥地区古河湖相土状堆积物被风吹蚀形成形态多样的土丘,由图可知,北部戈壁砾石层下的湖相沉积表层形态推测,湖相沉积层表面由北向南倾斜,结合上题分析,砾石层物质来自于北侧残丘,北侧湖相沉积物上覆盖的砾石层厚度大,对湖相沉积物起到了保护作用,加之地势较高,缺少河流对砾石层进行侵蚀,使湖相沉积物保存相对完好,导致风对古河湖相土状堆积物的风吹蚀作用弱,从而没有发育雅丹地貌。故答案为:(1)北部地势较高的剥蚀残丘表面经外力风化,在重力作用下坍塌,堆积在残丘坡麓地带;湖泊萎缩后,湖相沉积物裸露地表;在风力作用下,坡麓地带的砾石沿地表缓慢移动,覆盖在湖相沉积物之上。(2)北部地势较高,湖泊干涸后,缺少河流发育和侵蚀;戈壁砾石层较厚,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强,表面侵蚀弱。17.(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5月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到2025年,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1小时公交化通勤。到2035年,全面建成供需能力精准匹配、服务品质国际一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如图示意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运输线。(1)简述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2)简述浙江省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1)交通运输的积极意义:完善交通运输网,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促进资源、产品、劳动力等的合理流动,优化其空间配置;增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扩大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带动当地及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产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2)影响交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程度、运输需求量、技术水平、资金、历史文化等方面。【解答】解:(1)长三角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后,“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1小时公交化通勤”,完善了交通运输网,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进一步发挥区域整体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区域城镇一体化,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2)浙江经济发展能够带动交通运输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运输的需求量增加,促进交通运输的建设和发展。经济的发展,地区资金、技术力量雄厚,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故答案为:(1)缓解区域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推动区域城镇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区域整体优势。(2)经济的发展使得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增大,促进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发展,地区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可以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18.(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泥炭土是指在某些河湖沉积平原及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的泥炭层土壤。泥炭土富含有机质、纤维素等成分,在能源、工业、农业、牧业、环境保护以及医药卫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用途和开发前景。如图为我国某区域泥炭土分布图。(1)分析图示区域泥炭土资源丰富的原因。(2)简述图示区域泥炭土资源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1)泥炭资源丰富的原因可以从植物、积水条件等方面分析。(2)开采泥炭土资源会对对地表植被、湿地造成破坏,导致湿地萎缩,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解答】解:(1)根据材料泥炭土是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的泥炭层土壤。所以可以从植物、积水条件分析。根据图中轮廓可知该地为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纬度高,气温低,冻土广布,加上蒸发弱,地表积水多;季风气候区,温带森林与草原茂密,植被覆盖率高,有机质来源丰富;纬度较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有机质分解不充分,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的泥炭层土壤。(2)泥炭土是在河湖沉积平原及山间谷地中,植被丰富,在积水环境下形成的,开采泥炭土资源会对对地表植被、湿地造成破坏,导致湿地萎缩,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泥炭土资源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是有限的,过度开采易造成泥炭资源枯竭,影响我国资源安全。泥炭土固定了大量碳,开发后,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故答案为:(1)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分布着温带森林与草原,植被茂密,有机质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历史文化传承的举措计划
- 大班班级日常管理的注意事项计划
- 2025年玉米酒精糟回收蛋白饲料成套设备(DDGS)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异步转移模式宽带交换机项目建议书
- 2025年不停电电源(UPS)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中国文创产品行业发展策略、市场环境及前景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鼠抗肿瘤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客户资料查询权限严格把控
- 简易私人承包合同
- 电缆电线采购合同书
-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案例ppt课件
- (完整版)光荣榜25张模板
- 工业催化剂作用原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优秀教材推荐意见(真实的专家意见)
- 新教科版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船的研究》全部PPT课件(共7节)
- QTD01钢质焊接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
- 辛弃疾生平简介(课堂PPT)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英语单词默写直接打印
- 《炉中煤》课件.ppt
-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分标准(新)
- 《乒乓球》体育课教案(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