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_第1页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_第2页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_第3页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_第4页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重大工业事故不断,预防和控制重大工业事故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重大危害”(Major

Hazards)、“重大危害设施(国内通常称为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等概念也随之出现。4.1

重大危险源的发展历程1974

年6月1日英国弗利克斯巴勒(Flixborough)的Nyproa公司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发生环己烷大量泄漏后引发蒸气云爆炸,造成28人死亡,36人受伤,工厂周边1英里范围内有1800多座建筑受到破坏。英国Flixborough事故“重大危险设施”概念的提出1974年,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简称CAMH。英国卫生与安全监察局(HSE)专门设立了重大危险管理处。

ACMH于1976年首次向英国卫生与安全监察局提了建议的重大危险源标准。1999年颁布了《重大事故危险控制条例》(COMAH)。1974年英国最早开始研究“重大危险源”1976年7月10日,意大利塞维索市(Seveso)附近的伊克梅萨化工厂的TBC(1,2,3,4-四氯苯)加碱水解反应釜突然发生爆炸,逸出中间体三

氯苯酚,其中含有剧毒化学品二噁英,约2吨化学药品扩散到周围地区,造

成了轰动世界的污染。针对此次事故,欧共体于1982年6月颁布了《工业活

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即《塞维索指令》,1996年、2012年两次修订。事故原因是由于反应放热失控,引起压力过高而导致安全阀失灵而形成爆炸。《塞维索指令》规定危险物质量的限值,对超过限值量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采取更为严格的要求,如提交安全报告、安全管理体系、应急预

案、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人员培训等。5塞维索事故促成欧盟塞维索指令的出台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约25吨MIC有毒蒸气被释放,有毒蒸气向附近城镇蔓延,很快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地区,几天之内有2500多人毙命,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事故影响持续数年:总计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20多万人永久残疾。被博帕尔农药厂毒气夺去生命的孩子(选自《黑镜头》)印度博帕尔等事故促成174号公约的出台第174号公约的出台过程1988年ILO(国际劳工大会)出版了《重大危险源控制手册》;1991年ILO出版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实施细则》;1993年第80届国家劳动大会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引用时称之为1993年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即第174号公约),该公约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并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国家政策,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发生。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危险源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1997

劳动部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系统试点项目”,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青岛六城市进行了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2000年颁布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作为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2002年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和《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纳入法律、法规层次。我国开展的相关工作2005年,原国家安监总局发布了《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在2006年4月召开了全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现场会议。2009年3月颁布了修订的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010年发布了行业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 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2011年8月颁布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40号令)。2012年4月印发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文书的通知》。2018年11月再次修订的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2020年5月中旬,应急管理部安全执法局举行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检查重点培训,提出了检查的17个重点。2020年10月13日,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司组织制定了《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2021年正式实施。2021年-2022年,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司会同消防救援局,编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专项检查督导工作指南》以“消地协作”模式,连续两年开展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目前,我国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共7434家,辨识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共24794个(截至2022年11月29日数据)。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2021年《新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2011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GB18218-2018)4.2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管理要求一、《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章第十九条:“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二)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三)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四)车站、码头(依法经许可从事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除外)、机场以及通信干线、通信枢纽、铁路线路、道路交通干线、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以及地铁站出入口;(五)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渔业水域以及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基地;(六)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七)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设施、区域。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40号令)第一章第二条:“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城镇燃气、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及港区内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不适用本规定。”第四条:危险化学品单位是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并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第五条: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实行属地监管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对本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实施安全监督管理。第二章 辨识与评估 第七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第八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危险化学品单位可以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安全评估,

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估。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单位需要进行安全评价的,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可以与本单位的安全评价一起进行,

以安全评价报告代替安全评估报告,也可以单独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一级为最高级别。174.3.1

国外辨识的基本方式目前国际上对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的辨识主要分为两类。按整个工厂区域分主要如欧盟的《塞韦索法令Ⅱ》和《塞韦索法令Ⅲ》。按功能单元分主要如原《塞韦索法令Ⅰ》、国际劳工组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第174号公约);美国对重大危险源主要采用过程安全管理(processsafety)的概念,过程的定义类似功能单元。4.3

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process)指任何危险物质使用、储存、加工、处置或场内运输超过一定临界量的活动或以上活动的组合。具体定义过程为任何一组相互连接的容器或其危险物质可能参与事故泄漏的邻近的一组容器,属于一个单独过程。美国过程安全管理中定义GB18218-2000GB18218-2009GB18218-2018以名单方式给出142种辨识的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和贮存区两种;生产场所和贮存区分别给出不同临界量。标准名称变化;适用范围增加采矿业中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和储存活动;以名单方式给出78种辨识的危险化学品,并按危险性类别给出辨识的危险化学品;取消生产场所和贮

存区临界量区别;500米内按一个整体

进行辨识。修改分类,分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重大危险源,取消500米内辨识的要求;修改了辨识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类别分类方法;增加对混合物的辨识;增加危险化学品实际

存在量的确定方式;增加重大危险源分级

方法。4.3.2我国目前辨识的方式(一)GB18218-2018的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军事设施;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危险化学品的厂外运输;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4.3.3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21(二)规范性引用文件GB

30000《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相关系列标准(三)术语和定义① 危险化学品: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②

单元: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或场所,分为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③ 临界量: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所规定的最小数量。④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⑤

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装置及设施,当装置及设施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⑥ 储存单元:用于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储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仓库以独立库房(独立建筑物)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⑦ 混合物:由两种或者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或者溶液。(

四)

重大危险源辨识步骤收集资料划分单元确定危险化学品数量及分类确定辨识依据及临界量计算辨识指标得出辨识结果1.

必须收集相关资料相关标准:《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30000相关的系列标准)等标准。相关技术资料:《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表明危险化学品分类、物化特性和危险特性等数据的资料。危险化学品的具体信息:名称、数量、浓度、状况等。企业平面布置和生产工艺:厂区平面布置、装置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流程等情况。单元划分重大危险源按装置、设施或场所分别辨识,不再按企业整体进行辨识,每套装置或设施、储罐区、仓库分别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按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分别辨识,不再按照边缘距离500m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辨识。储 储罐 罐厂房装置仓库27辨识单元的划分有多种的方法,需要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以上所述的划分原则进行。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生产过程相对独立;空间位置相对独立;事故范围相对独立;具有相对明确的区域界线。辨识单元的划分原则282.

单元划分生产单元的划分对于生产装置,首先应根据具有明显防火间距和相对独立的功能的原则划分单元,单元间有切断阀的,应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单元;单元间如无切断阀的,按一个生产单元进行划分。对于生产装置内的中间储罐,原则上与生产装置一起进行辨识。对于一个生产厂房内有多套生产设施的,应按照一个单元进行辨识。一个生产厂房内的中间仓库和厂房整体进行单元辨识。罐式集装箱、汽车槽车、火车槽车等可移动设备如作为固定设施进行管理的,应与固定设施一体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292.

单元划分储存单元的划分独立设置的仓库内有多层库房或多个防火分区的,应按照一个单元进行辨识。危险化学品罐区应按储罐区整体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辨识。储罐区未集中布置的, 则应分别划分单元进行辨识。3.

确定危险化学品数量及分类3.

确定危险化学品数量及分类危险化学品储罐以及其他容器、设备或仓储区的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按设计最大量确定。对于危险化学品混合物,如果混合物与其纯物质属于相同危险类别,则视混合物为纯物质,按混合物整体进行计算。如果混合物与其纯物质不属于相同危险类别,则应按新危险类别考虑其临界量。4.

确定辨识依据及临界量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具体见GB18218中表1和表2。危险化学品的纯物质及其混合物按GB30000系列标准的规定进行分类。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应按表1确定;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应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其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应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 确定。3233表1

部分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序号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别名CAS号临界量(t)37硝化纤维素(干的或含水(或乙醇)<25

%)硝化棉9004-70-0138硝化纤维素(未改型的,或增塑的,含增塑剂<18

%)139硝化纤维素(含乙醇≥25

%)1040硝化纤维素(含氮≤12.6

%)5041硝化纤维素(含水≥25

%)5042硝化纤维素溶液(含氮量≤12.6

%,含硝化纤

维素≤55

%)硝化棉溶液9004-70-05043硝酸铵(含可燃物>0.2

%,包括以碳计算的任

何有机物,但不包括任何其它添加剂)6484-52-2544硝酸铵(含可燃物≤0.2

%)6484-52-25045硝酸铵肥料(含可燃物≤0.4

%)20046硝酸钾7757-79-1100052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及其混合物)石油气(液化的)68476-85-774-98-6(丙烷)106-97-8(丁烷)5056氧(压缩的或液化的)液氧;氧气7782-44-720082硝酸胍硝酸亚氨脲506-93-45034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类别符号危险性分类及说明临界量(t)健康危害J(健康危害性符号)//急性毒性J1类别1,所有暴露途径,气体5J2类别1,所有暴露途径,固体、液体50J3类别2、类别3,所有暴露途径,气体50J4类别2、类别3,吸入途径,液体(沸点≤35℃)50J5类别2,所有暴露途径,液体(除J4外)、固体500物理危险W(物理危险性符号)//爆炸物W1.1—不稳定爆炸物—1.1项爆炸物1W1.21.2、1.3、1.5、1.6项爆炸物10W1.31.4项爆炸物5035类别符号危险性分类及说明临界量(t)易燃气体W2类别1和类别210气溶胶W3类别1和类别2150(净重)氧化性气体W4类别150易燃液体W5.1—类别1—类别2和3,工作温度高于沸点10W5.2—类别2和3,具有引发重大事故的特殊工艺条件包括危险化工工艺、爆炸极限范围或附近操作、操作压力大于1.6

MPa等50W5.3—不属于W5.1或W5.2的其他类别21000W5.4—不属于W5.1或W5.2的其他类别35000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W6.1A型和B型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10W6.2C型、D型、E型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50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36类别符号危险性分类及说明 临界量(t有机过氧化物W7.1A型和B型有机过氧化物10W7.2C型、D型、E型、F型有机过氧化物50自燃液体和自燃固体W8类别1自燃液体

类别1自燃固体50氧化性固体和液体W9.1类别150W9.2类别2、类别3200易燃固体W10类别1易燃固体200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W11类别1和类别2200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375.计算辨识指标单一品种计算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a)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时,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

重大危险源。38多品种计算b)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S=q1/Q1 +

q2/Q2 +…

+

qn/Qn ≥

1 (1)式中:S —

辨识指标;q1,q2,…,qn —

每种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GB18218中的分级方法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中重大危险源

的分级方法一致。《暂行规定》(40号令)颁布施行后,有关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将不再执行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相关规定。4.4

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原《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

号)提出重大危险源按以下原则分为四级: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原《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采用后果模拟计算将其具体化:①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②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③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④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

在线量)

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

-

2018

)

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

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为分级指标。

n

Qqn

Q2R

2

Q

1q1 q21 n分级指标R值的计算值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值一级R≥100二级100>R≥50三级50>R≥10四级R<104.4.1

分级指标42校正系数主要引入了与各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相对应的校正系数β,以及重大危险源单元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α。β的引入主要考虑到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以及其他危险化学品(例如易燃液体)在危险性方面的差异。α的引入主要考虑到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对周边环境、社会的影响。危险化学品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β见表221.51表1

校正系数β取值表毒性气体名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环氧乙烷氯化氢溴甲烷氯β2222334毒性气体名称硫化氢氟化氢二氧化氮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异氰酸甲酯β551010202020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β值取值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β=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β=4取值。危险性:剧毒气体>有毒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

其他危险化学品表

3 校正系数α取值表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α100人以上2.050人~99人1.530人~49人1.21~29人1.00人0.5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的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α值。周边暴露人员越多,危害性越大,引入的α值就越大,其重大危险源分级级别就越高。厂区边界外500m范围内人数估算值,根据对厂区周边500m范围内建筑、设施或单位内存在的人员数量进行估算。表3

校正系数α取值表454.4.2

分级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级别R

值一级R≥100二级100>R≥50三级50>R≥10四级R

<

10464.5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实践2020年以来,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确

定了“一防三提升”的工作思路,即:防范重大安全风险,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技能素质水平,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一防:防范重大安全风险。其中第一项工作: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

管控制度。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在“一防”中是“一号任务”、“一号

工程”。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实行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管理办法。责任制管理督导检查重大危险源“消地协作”督导检查。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重大危险源开车前安全风险自查评估;部门规章、国标修订完善;定期辨识评估。监测预警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消地”联合监管机制两次重大危险源企业全覆盖专项检查督导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办法两次重大危险源企业全覆盖专项检查督导重大危险源开车前安全风险自查评估两次重大危险源企业全覆盖专项检查督导重大危险源常态化安全管控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完善49一、实行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办法2021年2月4日,应急管理部印发《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办法(试行)》,要求有关

企业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管控制

度,明确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从总体管理、技术管理、操作管理三个层面对重大危险源实行安全包保。50各类督导检查中发现,一些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不到位,自动化控制、监测监控、安全设施配备还存在突出问题,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要求。企业是影响安全生产的内因,为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制度设计,抓住管理重大危险源的关键人、少数人,推动企业明确并压实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重大危险源风险受控、安全运行。51对于取得应急管理部门安全许可的危险化学品

企业的每一处重大危险源,有关企业都要指定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从总体管理、技术管理、操作管理三个层面对重大危险源实行安全包保。《办法》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企业重大

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关键要求,分解到上述三个层面的

安全包保责任人,保障重大危险源安全平稳运行。52《办法》的具体内容:具体分为五章、十六条:第一章是总则(第一条至第三条),明确适用范围和总体要求。第二章是包保责任(第四条至第六条),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

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关键要求,分解明确到三个层面的安全包保责任人,各负其责。第三章是管理措施(第七条至第十一条),要求安全包保责任人要在

厂区和危险化学品登记信息系统公示,作为风险预警信息首要推送对象;

建立履职记录,每天向社会承诺公告风险管控情况。第四章是监督检查(第十二条至第十四条),要求应急管理部

门运用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情况的在线巡查抽查;将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畴。第五章是附则(第十五条至第十六条),解释了有关用语含义,明确了施行时间和有效期。附件: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公示牌(示例)53《办法》施行以来,在各类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负责人只挂名、不包保,异地办公,长期不到现场。包保责任人未按《办法》要求设置。包保责任人不了解自身包保责任,不了解所包保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未履行规定职责,未按频次要求组织开展检查,不能

发现重大危险源存在的问题隐患。企业未按要求建立包保责任履职记录,未按要求对履行情况进行评估并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绩效管理。54重大危险源的技术负责人,应当由企业层面技术、生产、设备等分管负

责人或者二级单位(分厂)层面有关负责人担任,要充分发挥技术、生产、

设备等负责人作用,调动更多资源力量,为管理好重大危险源提供保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求企业: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等关键装

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实行企业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办法》是在上述要求基础上,将重大危险源突显出来,抓关键少数责任人并提出更为明

确要求,解决对重大危险源“都抓都不抓”“都管都不管”的问题。要按照《办法》要求,认真修订完善相关责任制度,做好衔接。线上线下公示,公示牌;在危险化学品登记综合服务系统增加的栏目中,准确录入安全包保责任人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将同步在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中向监管部门公示。危险化学品登记综合服务系统健全配套制度,完善安全风险承诺公告内容,

健全风险预警信息处置反馈机制。企业要保证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数据的稳定性、真实性、有效性,为精准防控风险提供保障。《刑法修正案(十一)》: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或者篡改、隐瞒、

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将纳入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依托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开发了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人线上履职功能,已正式上线运行(

网址:/login。55二、消地协作专项检查督导2020年,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建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联合监管机制(试行)的通知》,是应急管理部推动三年行动有效开展的有力决策,是机构改革从物理相加向化学反应转变、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创新。562020年-2021年,全国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部门联合开展了四次重大危险源

企业全覆盖专项检查督导,排查、督办、治理了一大批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58目前是每年两次(暑期前5-6月、冬季前9-10月)

每次实现4个100%:一、二、三、四级重大危险源100%覆盖;

企业对标自查率达到100%;市级交叉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问题隐患整改达到100%。重大危险源“消地协作”督导检查工作目标企业自查。有关企业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要求,由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开展自查。地市交叉检查。效果普遍好于地市自查。根据实际灵活选用交叉方式,A市查B市、B市查A市,A市查B市、B市查C市,A市+B市查C市,等等。省级抽查。省级抽查企业率不低于本省份重大危险企业数量的5%,抽查重大危险源率不低于本省份重大危险源单元数量的10%。部级督导核查。组织开展省际之间“推磨式”核查,成立若干工作组,抽调相关省份监管人员、专家和消防力量,部级带队,做到各省全覆盖。督导检查工作机制区分为油气储存企业和其他重大危险源企业两类对象,形成2个检查细

则,指导企业和地方开展专业化检查和自评。《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安全专项检查细则(试行)》,设定总分值1000分、164项,按照问题隐患情形,分别列出否决项(每项同时扣50分)、扣20分

项、扣10分项和扣5分项。《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试行)》, 设定总分值1000分、435项,按照问题隐患情形,分别列出否决项、扣150 分项、扣50分项、扣10分项和扣5分项。

市级、省级、部级层面只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专项检查

细则》的否决项、扣20分项开展实地检查;对照《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

细则》中的否决项、扣150分项开展实地检查。61风险等级得分高风险单元存在否决项,或得分≤700分较高风险单元不存在否决项,且700分<得分≤850分中风险单元不存在否决项,且850分<得分≤900分低风险单元不存在否决项,且得分>900分重大危险源(生产/储存)单元风险等级表风险等级得分高风险企业存在否决项,或得分≤700分较高风险企业不存在否决项,且700分<得分≤850分中风险企业不存在否决项,且850分<得分≤900分低风险企业不存在否决项,且得分>900分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等级表62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线上录入。63企业自查、市级检查、部省抽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全部录入危险

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施整改闭环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和督办。“线上建档”的具体要求是:市级检查、部省抽查核查发现的

隐患问题,经督导组组长签字确认后,交办被查企业。被查企业将

自查发现的和市级、部省交办的隐患问题,经重大危险源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连同自评分结果、整改措施、整改情况、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等信息,登陆企业端账号,按照工作进程及时录(传)入系统。6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