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分层训练(原卷版)
解密01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论证分析
内容概览
A常考题不丢分
一、选择题解读
二、论证方法
三、论证思路与结构
四、论证特色
B•拓展培优拿高分
C-挑战真题争满分
A•常考题不丢分
一、选择题解读
(2023•山东・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对于经济学是不是科学,学界争论颇多。达尔文曾这样解释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
规律,作出结论。”科学的本质取决于研究方法。判断经济学是科学的主要依据在于它在对经济现象和规
律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②首先,经济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采用实证方法,超脱了价值判断,以客观态度研究经济现象。在
十九世纪之前,经济学是以道德学说的面目出现的。十九世纪中期之后,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和法国经济
学家萨伊等努力使经济学摆脱价值判断,成为一门实证科学,走上了科学化之路。现在,实证经济学已成
为经济学的主流。其次,经济学成功的运用了教学工具以确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经济学家把经济现象作
为若干经济变量变动的结果,进而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运行规律。最后,经济学在某种假
设之下分析社会现象并得出结论,再用事实来检验结论,上述方法与自然科学运用的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
相同的。
③现代经济学的历史仅二百余年,与典型的自然科学相比,它还是年轻而不成熟的,但他发现的许多
规律已经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对经济学的科学化作出高度评价,他认为:
“尽管那些落后的社会科学还需要找到自己的伽利略,而经济学却已经历过自己的牛顿革命。”
④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经济学经常做出错误预测,这能是科学吗?确实经济学的预测经常失误,
然而气象学作出的错误预测恐怕比经济学多得多,又有谁否认气象学是科学呢?
材料二:
①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是一致的,因此经济学是科学的。还有一些
经济学家认为,如同心理学、历史学一样,经济学还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其实,判断经济学是否
属于科学,先要弄清科学的特征。一般而言,科学至少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研究对象是客观的物质世
界,二是研究态度力求客观公正,最大限度地摆脱价值判断的干扰,三是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和逻辑推
理。
②如果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我们会发现经济学和典型的科学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虽然经济学的
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采用实证、逻辑推理等方法,有着向典型的科学靠拢的倾向,但是在研究对象上,
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无感情、无意志的物质世界,而经济学研究的是有感
情、有意志的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前者的研究对象具有机械性,只要某一条件发生变化,就会相应出现
可预见的结果。但人的活动常常是相互冲突的。和物质世界的因果律相比,人类社会的因果关系要复杂得
多。因此,相较于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结论要更为多元。在研究态度上,经济学家的研究不可能不指
向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可能不存在着相当的意识形态色彩。在研究方法上,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经
济学也不能完全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必须找到适合于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比如田野调查法等。基于这
样的认识,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学永远无法成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
③那么,抛弃了科学主义以后,经济学还剩下些什么呢?我认为经济学家们要努力调整心态,要意识
到经济学适合历史学相似的学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学和历史学一样,都是对人类活动的研究,
研究者都会秉持一定的价值观,他们的结论也都很难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而这正是社会科学的价
值所在。
1.根据材料二,以下研究课题最适合运用“田野调查”方法的一项是()
A.土壤酸碱环境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B.全球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的状态
C.多巴胺分泌对人情绪波动的影响
D.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情况
2.材料二的作者想找著名经济学家的言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以下最有可能引用的一项是()
A.经济学是价值的侍从和实践的仆人
B.经济学以求得人类快乐为最终目的
C.经济学现象的研究只需要保持立场中立,而不必宣称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
D.科学思考的艺术就是做出假设,从而使复杂的世界简单化,解释起来更容易
3.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依据材料一,经济学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对经济现象做变量分析
B.依据材料一,在波普尔看来部分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尚未完成
C.依据材料二,数学研究比经济学研究更复杂更机械化
D.依据材料二,经济学和历史学的结论都不具有客观性
4.材料一第④段运用气象学的事例进行反驳,试图通过推翻他人质疑的隐含前提来反驳“经
济学不是科学”。
5.针对“经济学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两则材料持不同观点进行论证,你认为哪个论证更有说服力?请结
合材料说明理由。
(2023秋・山东•高三校考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金银器》是第一部中国古代金银器通史,囊括了器皿与首饰,着眼于造型与纹饰,究心于美术
与工艺、审美与生活的关系。
本书的研究旨趣,不在金银器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而在与社会生活史密切相关的造型、纹饰、风格的
演变史,也可以说,它不是穷尽式的历史资料汇编,也不是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器物分型、分式以划分时代,
而是以目验实物为前提,从名物学入手,通过定名,以器物描述的方法,来展示工艺美术史与社会生活史
中的金银器。
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是伴随现代考古学而生的一门新兴学问。传世文献展示的金银器史和出土文物
呈现出来的金银器史,是不一样的。前者显示了数量颇多的名目和使用甚巨的数目,但提供具体形象的材
料很少。考古发现的实物,就名目和数量而言,虽只是载籍的冰山一角,却是以形象示人;对于工艺美术
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造型与纹饰,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
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态,然而通过销溶的办法又可使
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
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与其他门类相比,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制作工艺都算不得复杂,这里便格外显
示出设计的重要。
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来看,工艺美术是共性多、个性少、最为贴近生活的艺术。无论哪朝哪代,祈福与
怡情都是纹样设计的两大主旨,当然,不同时代表现的形式多有不同,亦即选择与创造的艺术形象不同,
这也正是工艺美术史所要展示的一个主要内容。这里“史”的概念是指以贴近设计者和制作者装饰用心的感知,
展示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却只是以成品来显示的设计史脉络,而不是贴着历史编年来勾画发展的线索。小
说家说:“语言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最基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语言也是一种建筑材料,许多意想
不到的建筑物都是靠了语言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的。'‘历史学家则说:“我始终强调运用最基本的'语文学'
的学术方法,对传到我手中需要研究的那个文本作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历史化和语境化处理,进而对它们
作出最准确的理解和解读。”这两段话同样可以移用于作为艺术语汇的造型与纹饰。本书即是建立在对艺术
语汇发生与演变的观察和分析之上。在这里呈现的是两类语言:一是物,即用造型和纹饰表达自身的艺术
语言;一是文,即人对物的命名,此中包括了对物之本身和物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
金银器工艺的发展演进,关键在于品类的丰富以及与时代风尚紧密相关的造型和纹饰的设计之妙,技
术的进步并非主导。纹样设计首先取决于工匠的慧心,付诸熟练掌握传统技术的巧手,乃其第二义。纹样
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也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金银器本身设计与制作具有连续性的工艺传统,一是
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处的风俗与共享的文学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因此可以说,中国金银器史,很大程度上也
是一部古代社会风俗史。
(摘编自扬之水《“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在名目和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典籍记载,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
B.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应先注意其时金银器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尚的传播。
C.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与怡情两大主旨,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的纹样设计也是如此。
D.给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的金银器成品命名,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命名的主要依据。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点明《中国金银器》一书的性质,概述了全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B.文章通过将金银器与书画、金石等对比,突出其品质特性,凸显了设计的重要。
C.文章引用小说家、历史学家的话,来解释将造型和纹饰视作艺术语汇的研究思路。
D.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造型和纹样设计的影响。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金银器》一书将各种金银器实物还原到其设计和制作的时代中来展开研究。
B.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
C.古代金银矿石分布状况和冶炼技术的发展不在《中国金银器》一书研究视野中。
D.古代文学作品涉及金银器的相关描述,是中国金银器造型和纹饰研究的重要参考。
(2023秋・山西临汾•高三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
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
可以有甚长之距离。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
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
真伪不能对立。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
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但纵是一大圣
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人只在善、恶两极
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
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真实可用者
乃此中道,非其两端。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
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并不如一
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
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
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
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你看中国社会上,
这里一个天主堂,那里一个和尚庙:母亲信佛教,儿子信耶稣。这不是信仰不真,却是受了中国人相传那
一套中庸之道之影响,大家可以说得通,不争执。
《中庸》上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那隐微处,在别人无可代他用力处,在每
一人之独处,最是那中庸之道之存在流行处。这也是讲的圣人难做。但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不
为,非不能”,此又是说圣人易做。明代的王阳明也说圣人易做。王学讲到后来,说到满街都是圣人。有
一位罗近溪,正在讲堂讲学,正讲每人可以作圣,有一端茶童子进来,听讲人问,那童子是否也能做圣人?
罗说,他早就是圣人。为何呢?那童子的职务是端杯,他把茶小心谨慎地端来,没有泼,没有翻,端上讲
台,目不邪视地走了,那已百分之百尽了他的职。纵使要孔子来端这茶,孔子也这么端,不会比这童子端
的更好,这已是止于至善,不能不说他已是一圣人。这也是讲圣人易做。
只因我们误解了此中庸之道,好像中国人讲的中庸之道不痛不痒,不黑不白。一人说这对,一人说那
对,不要紧,大家都对。这就成了滑头主义,走上了乡愿的路,所以孔子孟子要讲此中道,却最讨厌乡愿。
(摘编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
材料二: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思想,即道德判断依赖于人们推己及人的能力,也就是只有通过使
自己的个体性跨越其边界与其他人的个体性相重叠的想象力,人们的道德判断才能成为可能。在这里感受
他人情感的过程,也就是同情,是道德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秩序。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
中对“中庸”加注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
理。”所以,古今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谓成秩序,定天下。
无论追名亦或逐利,无非为了追求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关于幸福,亚里士多德在论及自由时说
幸福在某种情况下是“关于财富的中庸之道”,而财富则是获取幸福的必要手段,但如果太贪婪就会成为
财富的奴隶,也就失去了自由,也就毫无幸福可言。反之,若能守住中庸,人就获得了自由,而自由的人,
才是有了“幸福”的人。孔子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人将对亲人的关爱推及他人,推及万物,因而需要相应的
规范以对人的行为加以约束,避免自己追求幸福的行为妨碍别人追求幸福。因此要文明,要有精神生活,
要有“中庸之道”对经济欲望的限制,才会有幸福,才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在这个意义上,显然守不
住中庸之道,极端追求财富的人,是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譬如信任危机的出现,人人自危,相互不信任之
下,何来幸福可言。
(摘编自孔波涛、李慧《探讨“中庸之道”下经济的考察衡量》)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之道”认为,事物可以假设有相反的两极,两极之间都是“中庸”所说的“中”,这个“中”的距离可以
是很长的。
B.佛教、回教、耶稣教传到中国,诸大宗教间之所以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是因为受了我国“中庸
之道'’的影响。
C.同情是指要有恻隐之心,这是道德生活的基础,由此形成社会秩序。因此,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
都可说是秩序。
D.“中庸之道”认为要对经济欲望加以限制,这样才能幸福,这里所说的限制就是我们的欲望必须满足秩序
与道德要求。
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庸之道”,前者强调概念认知,后者强调社会行为。
B.孟子和王阳明都说圣人易做,是指“中庸之道”没有绝对标准反而显得更容易。
C.我们在生活中一团和气,很少苛责,不强调是非曲直,这其实并不是中庸之道。
D.道德判断能力高的人更易践行“中庸之道”,因为他们往往更能感受他人的情感。
11.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B.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C.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12.“损人利己”这一行为为人所不齿,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13.现代人该如何践行“中庸之道”?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论证方法
(2023秋・全国•高三河北内丘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张力”原本是物理学名词,现在用于小说,是指小说内部蕴藏的牵引力,是一种可以扩张和延展的力量。
小说研究者和阅读者都能琢磨出张力的深意,但要将它明确表达和总结出来,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是
小说张力的奥妙所在。
任何小说都有张力,只是有大小、强弱的差别。一般而论,越是好的小说越有张力。打开小说阅读,
沉睡的小说生命才能被唤起,进入复苏和觉醒状态,在阅读过程中渐次呈现它的张力。小说的张力牵引着
读者的神经系统,使读者以自身的生命体验去感知小说的艺术样态,在读者的个人经验与小说文本之间,
实现主体与客体、现实与虚构的交流与沟通。
语言是进入读者视野的第一道风景,也是小说的颜值所在。对于小说家来说,每一次写作,都是在创
造性地重构语言的张力。语言赋能于人物和叙事,文学性、艺术性、口语化是小说语言的基本要求,其中
心价值就是语言的张力。优秀作家一生都在追求语言的意义与价值,把最合适的语言表述放到最合适的位
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应用功能。每一个句子都有它们的内在张力,即使是粗鄙的俗言俚语,只要能
被恰到好处地表现,也能够从平俗中脱胎换骨,以化腐朽为神奇的妙用,焕发出其超越平俗的光亮,从而
完成它的意义表达和个性呈现。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上下贯通的叙事段落,会凝结成更大的张力,成为“力”
的组合,这种张力被释放出来,便有了语言的整体美感和通篇气韵。而文学研究者在探索小说文本的时候,
就是在具有强劲张力的语言中去寻找小说的内蕴和主旨,发掘人物的性格和灵魂深处的奥秘。《三国演义》
用军事化语言建构小说的豪迈气势与英雄谋略,其张力如黄昆展翅,似巅峰对决。《红楼梦》用诗化语言
描写四大家族的起伏兴衰和情感波澜,在生动丰富的诗文交错之中,其张力似绵里藏针、花树带刺。
人物的张力大小,取决于人物被刻画得是否丰满,其性格是否鲜明,他是否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否
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小说中的各色人等都要在叙事伦理和性格逻辑的统领下各居其位,各得其所,由此
生成与人物自身相符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让人物群像共同作用于小说的整体,服务于小说的全部。《小
二黑结婚》中的小二黑、《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平凡的世界》中的折射着时代光影,承载着人物雄浑
的生命情感和时代精神,从而成为小说文本的顶梁柱和主心骨,甚至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图景和文学形象
代言人。
小说是用来讲故事的,故事是人物与人物之间交集和纠葛的必然结果,由若干情节和细节按照叙事伦
理精密组合而成。每一个情节都在为下一个情节提供叙事动力,有序地推动故事的发展和走向。中国古典
小说中的“且听下回分解''虽然不再直白地呈现,但依然存在于现代小说中。小说的张力就是推动故事的发动
机。人们习惯把故事情节连起来说,这是在强调它的完整性。平时所说的故事感人,有时并非故事全部,
而是故事中的某个精彩情节。
情节是人物在活动轨迹中最能储备能量和爆发能量的着力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的愤怒与绝望,诱
发读者发出“恩断义绝,情为何物'’的追问;“桃园三结义”用三个好汉、一壶浊酒奠定了小说的恢宏基调,成
了后面好戏连台的逻辑起点……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情节,都蕴含着丰沛的艺术张力,延展性强,既有横
向开掘的宽度,又有纵向探寻的深度,它们像珠宝一样镶嵌在小说的故事当中,闪耀着匠心独运的艺术灵
光。而读者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都是在这些情节中获取的。
小说的张力,是语言、人物和情节三方参与的结果。三者绝不可分割开来,各行其道,必须水乳交融
地联合成一个整体,共同为小说的终极使命承担责任和义务。
(摘编自李春平《小说的张力》)
材料二:
李靖:昆德拉说,所有伟大的作品都部分地不完整,要将小说变成一个存在的博学观照,必须掌握省
略的技巧。你对这段话怎么看?
留待:我很早在阅读中就发现,伟大作品都存在遗憾。也就是昆德拉所说的部分地不完整。甚至可以
说,遗憾和不完整是伟大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印证了愈是好作品愈能调动我们的参与度。
我前几年在一个创作里说过:小说的张力来自省略。正如一个雕塑大师完成一件作品,着手之前,已
经清楚地知道雕出来的是什么,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剔除多余的部分。所有艺术品,都来自对多余物的有
效剔除。
省略或“留白”,就是“剔除”,可以使作品更具张力。这也正是一部作品的价值所在。老子说:“挺埴以
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作家的作品是“器”,有用的部分恰恰是“无”,也
就是读者所感受到的文字背后的东西。
省略或“留白”的技巧,不光是作家的认知,更是一种能力。
(摘编自李靖留待《“留白”是一种能力》)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张力可以扩张和延展,但无论是小说的研究者还是读者,对于这种“力量”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
表的。
B.小说语言讲求文学性、艺术性、口语化,小说家创作的过程就是追求语言创新,从而体现语言具有张力
的过程。
C.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离不开小说张力提供的动力,但所谓“故事感人”,只局限于故事中的的某个精彩情
节。,
D.留待在阅读中得出的“伟大作品都存在遗憾”的观点和昆德拉的“所有伟大的作品都部分地不完整”的观点
是一致的。
1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张力大小、强弱和小说优劣有关,小说张力的存在与否则和人们是否对其进行阅读有关。
B.离开了叙事伦理和性格逻辑的统领,小说中的各色人等就不会生成与其自身相吻合的内在张力。
C.语言、人物、情节融为一体,共同作用,才能使小说更有张力;若各行其道,则无法保证小说质量。
D.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作品更能调动读者的参与度,这印证了这些作品包含了遗憾和不完整。
16.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小说构成要素的角度谈张力,材料二则从创作技巧的角度谈张力。
B.材料二中留待引用自己创作中的话谈留白与小说张力的关系,具有说服力。
C.材料一第三段分别从意义、价值和整体美感的角度论述了小说语言的张力。
D.材料二中留待最后指出,会省略或“留白”是一种以作家认知为基础的能力。
17.留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向读者解释清楚省略或“留白”?请根据文本简析。
18.读书小组在高三复习完教材小说专题后,要针对小说的张力写一篇文学评论。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
关键词:语言•人物•情节・张力;乙组提出一对关键词:留白・张力。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以部编版高中教
材中的小说为例(可以是某一篇,也可以是某几篇),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评论思路。
(2023・湖南娄底•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86版《西游记》能“霸屏”三十余年,给一代又一代人带来童年欢乐,甚至沉淀为我们的集体
记忆?
1982年,《西游记》开拍后,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团队跑了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跋
涉几千公里,光布景的美术设计图就画了几千张。众多特技,靠人工、人力,乃至冒险完成,如《大战红
孩儿》一集中,红孩儿放火烧孙悟空的画面,是六小龄童裹上石棉衣被真的火烧;吊威亚的钢丝太细,六
小龄童、马德华等都曾从空中摔下来过,每一帧腾云驾雾的场景,都是演员们拿命换来的……也许,这些
细节能够说清,这部道具、特效都略显粗糙的《西游记》,为何能在人们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部能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作品,离不开切
磋琢磨的细功夫。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一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工匠精神”,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
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我们怀念过往经典,其实是在怀念那份做事、做人的匠
心。这种匠心,不仅体现在文艺创作中,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正是
这样的一群人,在脆弱而又珍贵的文物面前,他们用静心、细心、耐心日复一日地描画、纺织、修补、临
摹,让人们看到“工匠精神”对守护传统文化的意义……为什么我们会被此深深打动?这些普通人,在他
们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工作专注倾心,对细节追求完美,对技艺不断磨砺。也许没有鲜花和掌声,但这
样的工作状态和精神品质,让他们身上散发着光芒。
“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坚定、踏实、
严谨、敬业、精益求精……如果人人都能将这样的品质在内心沉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
生。
(摘编自郝思斯《“工匠精神”何以动人》)
材料二:
当今世界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国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他们制造器物之精密,
对待工作之严谨,那都是世界闻名的。
前些年青岛突遭暴雨,城中积水却并不多,因此有人就传这是德国人当年修造的下水管道之功劳。
不论真假,都可以看出德国人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已经深入人心。
德国不到一亿人口,为何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这当然要归功于他们身上的专注的“工匠精
神”。很多人对德国人的印象就是不苟言笑甚至看起来有些呆板。
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就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即使再微不足道的工作,也都将其看得很重
要。
这种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德国人自身的性格也很有关系。那么,除了“专注”让
德国这个人口稀少的国家能够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那就是认真,他们生来都很倔强,凡事都本着“要么不做,要么做好”的原则。所以德国的公司两极
分化很是严重,有的品牌在泥潭中拔不出来,有的品牌在世界范围内饱受赞誉。
但是德国从没有哪个公司是一夜暴富的,他们不会投机取巧,只要找准了自己合适的领域就埋头苦干、
潜心钻研。德国人从来都不相信有一夜暴富这么一说,首先他们的很多工业原料都需要进口,所以成本肯
定会高;其次,他们内心的“工匠精神”不允许其偷工减料。
因此德国的产品普遍都很昂贵,但都非常经久耐用。德国人的追求是在赚钱的同时,又得保证自己的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现在国人总是在说工匠精神,何为“工匠精神”?问心无愧,就是第一要义。古代的工匠若是都投机
取巧,哪还会有这么多的精美工艺品流传于世。
除了专注与认真,德国能打造2300多个世界名牌的原因,就是头脑灵活。简单而言就是“巧”,他们
不是只知道埋头苦干,而是懂得适时地做出改变让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当年中国古人发明才隼卯结构,
就是为了让建筑具有更强的抗震性以及实用性。今天的德国,亦是如此。他们总是能够慧眼识珠地发现大
众的需求,也能够很快地找准自己的定位。
因此他们发明了很多的绿植设备以及农业工具,以方便人们的生产。而后再发挥专注的敬业精神,如
此一来令世人满意的产品便生产出来了,根本就不愁销路。德国人没必要为了节省那点成本而破坏了“德
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只要它屹立不倒,德国的商品就总能畅销世界。
(摘编自《德国“工匠精神”》)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人们看到了匠人身上的匠心,看到了“工匠精神”在某些方面的意义。
B.每一帧场景,每一个特技,都是演员们拿命换来的,这就是86版《西游记》“霸屏”的原因。
C.材料一举《大战红孩儿》的例子,旨在告诉读者,《西游记》即使道具粗糙,也能凭借艺术魅力,给大
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D.材料二认为德国之所以能够打造出2300多个世界名牌,是因为德国人专注认真,举世闻名。
2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部经典作品能够流传于后世,往往和作者吃苦的决心和刻苦的努力等是分不开的。
B.工匠们如果能将坚定、敬业、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沉淀于心,定能创造出一番业绩。
C.德国人具有“工匠精神”,制造出来的产品都非常经久耐用,所以德国的产品都很昂贵。
D.德国的产品讲究实用性,德国人总能发现大众的需求,也能够很快地找准自己的定位。
2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A.爱因斯坦从小被学校老师称作“智障”,后来他不断发挥聪明才智,最终证明了自己是天才。
B.知名导演焦菊隐先生20世纪50年代时为了拍好《龙须沟》,带着全组演员用心观察当地人的生活将近
一年之久。
C.京剧大师李少春每次演出前吊嗓子时,都要仔细把剧场每一个座位走一遍看一遍,看手一颤的这个力度,
观众能不能明白。
D.柳青在皇甫村扎根14年,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才创作出鸿篇巨制《创业史》。
22.材料一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23.关于当今时代,如何让“中国制造”更好地畅销世界这个问题,材料二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2023秋・贵州贵阳・高三贵阳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的社会思潮,它通过偶然性历史事件解读历史、摒弃崇
高、拒绝神圣、嘲笑目标、丑化追求,以偶然遮蔽必然,抽离掉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的精神追求。
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有意识地从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活动,大张旗鼓地想要实现某
种政治诉求,比如明目张胆地发表和从事否定革命、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行,这是一种属于实践层面的
显性历史虚无主义;二是有意识地从事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活动,主要借助思想研究和文艺表演等形式以
碎片化、微观化、主观化的隐性方式叙述历史,表达出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进步的否定。理论层面的历
史虚无主义以更加隐蔽的形式拉拢民众认可其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与实践层面的历史虚无主义相互印
证,这种隐性的历史虚无主义即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这种思潮披着思想文化传播的外衣而不断为历史虚无主义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是从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出来的极具迷惑性和欺骗性的变种。不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使用何种障眼法,我们
都要透过现象剖析其本质和特点,认清其危害。
第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关注的议题和领域更为广阔。显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表达比较直白,关注的领
域主要有近代以来的救亡图存史、革命史、党史和国史等,议题和领域都较容易识别。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的议题设置全面转向社会底层,不断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容易被理论文艺工作忽视的边边角角延伸,
目前有效识别这种具有广泛性、日常性的议题确实存在一定困难。
第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更为隐晦。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主要借助公众娱乐消
费平台,这种相对难识别的传播手段更容易”吸引和俘获”普通民众。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要通过学术研
究、文艺表演以及宗教渗透等绵里藏针的形式传播:学术研究打着“学术”“学理”的旗号,借助学术论
坛、学术期刊等载体,将个体的偶然性事件表达得淋漓尽致,其终极目的是扭曲正确历史认知,折射甚至
讽刺社会发展进程;大量的“伪”文艺作品充斥于传统大众传媒和新兴网络载体,揶揄时代、解构历史、
颠倒黑白、虚无主义的低级文化产品以剥夺和摧毁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信心为目的;宗教渗透活动的
目的更为明显,礼拜、聚会等实现心灵慰藉的宗教形式活动负载着大量否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上帝、奉西
方价值为圭臬的信息。
总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叙述方式有着鲜明的碎片化、底层化特征,更关注底层、更贴近日常生活。
与显性历史虚无主义相比,其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摘编自邢中先《警惕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材料二:
革命文物是党和人民在革命历程中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它承载着厚重的中国革命历史,见证着革命
历程中的感人事迹,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凝结着伟大革命精神。革命文物,包括重要实物、
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不可移动和可移动革命文物。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源,革命
文物是革命历史最真实可信的见证,有着独特的史料价值和证史作用。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历史虚无主义则无视历史事实
的客观性,借“还原真相”“挖掘细节”等由头,力图通过戏说、恶搞、娱乐化等方式主观臆造地歪曲丑
化党的历史,消解革命的神圣和崇高。作为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者和承载者,革命文物的基本属性就是其
“真实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革命文物能够成为我们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锐利武器的重要原因。
革命文物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革命文物的背后,是无数革命烈士的视死如归、英雄人物的顽
强奋斗、先进模范的忘我奉献。例如,毛泽东留下的一元四角八分的“清廉账”浓缩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
朴素、廉洁自律的道德品行;“半条被子”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最真实的写照;一双双旧军
鞋、一件件旧军衣和简陋的支前担架,见证着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的军民鱼水深情……这些革命文物,
从不同侧面和领域折射出无数先驱先烈先辈、劳模英模楷模的奋斗精神、人格风范、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革命文物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方志敏烈士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可爱的中国》
不断激励着后来人为了祖国流血牺牲。共产党员杨靖宇、赵一曼等无数先烈抗击日寇,把一腔热血洒在了
白山黑水之间,如今人们从他们战斗过的地方、书写的文章和信件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中都能受到爱国主
义的生动教育。人们通过接触一件件感人的革命文物,走进历史深处,升华爱国情怀。
作为红色遗产,革命文物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蕴含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团结奋斗、顽强奋斗、
永远奋斗的精神密码,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摘编自刘建军《革命文物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三:
都市生活的复杂和喧嚣很容易引发焦虑感和不安定感,以至于人们更愿意通过怀念、回忆来缓解内心
的紧张与疲惫。于是“怀旧复古”的情结开始受到追捧,从艺术到生活、从大众文化到流行文化,俨然形
成了一股风潮。特别是在城市白领和中产阶层的群体中,“怀旧复古”不仅是慰藉心灵的良方,还是彰显
思想格调或艺术品位的象征,不可避免地渗入人们的文化生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便由此进行“移花接木”。
借助“怀旧复古”元素营造小资情调、烘托文艺范儿,采取“艺术加工”“意象重现”等手法,有选择性
地美化、拔高某些特定历史断面,将其渲染描绘成温存美好的“流金岁月”,引发人们重温旧梦,留恋其
中。
(摘编自《警惕娱乐包装下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2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层面的历史虚无主义和理论层面的历史虚无主义相互证明,并囊括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所有现象。
B.相较于显性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高度隐蔽性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可能会给国家社会带来更严重后果的危
害。
C.因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议题面向社会底层,并延伸至民众的日常生活,所以目前有效识别这种议题是有
困难的。
D.基于革命文物的基本属性,我们应保护好、利用好革命文物这一丰富宝藏,让其成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的利器。
2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充斥于媒体中的“伪”文艺作品以扭曲正确的历史认知为终极目的,实则是一些解构历史、颠倒黑白的“劣
质”表演。
B.有些人通过观看低级无趣的文艺表演消磨时间,他们必然会不自觉地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毒害。
C.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要通过一些绵里藏针的方式传播,其中宗教渗透活动的目的性更为明显。
D.革命文物是党和人民在革命历程中遗留下来的精神与物质遗存,是革命历史最真实可信的见证。
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的一项是()
A.海南某厅级官员所著《秦桧大传》这样描述秦桧:“为结束战乱造福苍生做出卓越贡献的南宋杰出政治
家、思想家、战略家……”
B.小说《围棋少女》借主人公之口美化战争,将侵华战争的目的表述为“解救中国”,并宣扬“日本人是中
国人救星”的主旨。
C.有学者发表文章称,中国选择抗美援朝是一个错误,是上了苏联的当,耽误了国内建设和解放台湾,得
不偿失。
D.有人以邱少云被活活烧死却一动不动“不合生理学常识”为由,质疑英雄事迹,并发布以“邱少云被火烧
的笑话”为噱头的短视频供人娱乐。
27.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28.请依据材料内容,对以下文字中提到的现象作简要评析。
网络曾刮起一阵,,民国风,,,有不少网络文章和文艺作品将中华民国时代吹捧、美化成所谓“大师辈出”
的“黄金时代”和“自由浪漫”的“美好时代”,对同时期黑暗动荡、民不聊生的旧社会和落后腐朽、压迫百姓的
旧制度却存而不论、避而不谈。
三、论证思路与结构
(2023秋・山东•高三校联考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愁”不是一种实体存在,也没有具体的时间和空间限定,它是自古以来产生于任何离家怀乡之人
的心中的情感。但是,如果把这一概念限定于自现代社会诞生工业文明发展以来,它就有了某种实在的含
义。在这里,“乡愁”不只是一种超越于时空的情感存在,同时也是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所谓
的“乡愁”是在现代性发展观照下的“乡愁”,只有在现代性的视野下,才能考察它所代表的时间维度和
心灵指向的深层原因,“乡愁”才有作为方法论的可能性。
把“乡愁”作为方法,意味着以此出发,把自己置身于民族生活之流中,去感受民族生活的种种。鲁
迅以一种充满“乡愁”的情感来写《祝福》,他对祥林嫂并不是简单的“否定”或“怜悯”,而是意识到“祝
福”背后深刻的文化属性及这一属性对个体生命的巨大影响。鲁迅一代知识分子的“乡愁”中包含着启蒙
的现代性的目光,它也是民族自我发现之前提。在这一现代性视野下的“乡愁”中,他不只发现了“村
庄”“乡土”“国民性”与“民族文化结构”,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人”的生活之源和精神之规约。但
是,鲁迅一代所处的语境是西方现代性观念进入封建帝制的中国之初,“现代性”以绝对的积极因素存在
于中国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空间中,在这其中,“乡愁”常常是作为“现代性”对立面出现的,是被批
判的对象。一个世纪以后,除去其中自然的“怀乡”因素,“乡愁”几乎被固定为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的、
反现代性潮流的情绪。但是,以今天的社会现实和文明发展方向来看,我们却恰恰需要重新反思这一保守
主义倾向和反现代性情绪。因为“现代性”已经成为布满中国生活各个缝隙的事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它以激进的和强势的推进力瓦解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它的“消极”因素开始慢慢呈现出来,“保
守主义”和“反现代性情绪”将会起到一个反向的阻碍作用。
在这一情形下,重返“乡愁”,是重新思考“乡”在中国生活中的独特意义。“乡”既是实际的乡村、
大地、山川、河流、树林、花草,也指中国独特的文化意义上的“乡”,乡土生活、农业文明、乡土文化等
等。我们要思考的是:这一“乡”内部有怎样的生活样态,这些样态哪些应该属于“需永恒不变的一半”,
哪些则是属于“需变化改造的一半”。而在当代的中国,“乡”似乎逐渐只剩下政治经济学层面的乡村,
而自然、风俗、人情、伦理和“家”的层面的乡村正在丧失。
重回“乡愁”,要以“同情之心”回到民族生活的内部。因为“乡愁”与人最基本的情感、道德与生命
感受相联系,它是观察世界的起点和终点,尤其是,它也应该是当代社会各个制度层面发展的起点与终点。
只有充满“同情之心”,才能够正确处理“乡”和“乡村”的问题。
重回“乡愁”,还包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文明那种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和思维形式逐渐为
工业文明的科学思维所代替,每一个人生活在一种类似于唯物的清明和新的混沌之中,晨昏日落,风雨雷
电,山川河流,都只被看作为可征服的事物而轻蔑处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疏离,而四时、农业、耕
种、农业文明越来越成为要被遗忘的或注定要消失的事物。当以“乡愁”的视野来审视这些变化时,就会
发现人越来越远离诗性思维,丧失了与自身存在之地间的感知能力。
——(摘编自梁鸿《作为方法的乡愁》)
材料二:
近现代以来涌现的各种对传统文化的辩护、维护思潮,产生于东西方文化的危机意识。文化乡愁更多
地体现为文化意义上的保守主义,但这里的文化保守主义应该去掉更多价值判断上的贬义色彩,因为持批
判保守主义文化立场的人,习惯于将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对举,认为前者是先进的、科学的、开
放的,后者是落后的、愚昧的、保守的。这个逻辑预设,即中华传统文化不如西方文化,拒绝接纳中华传
统文化,这反而是另一种“保守主义”。
当代“文化乡愁”概念的提出起源于2013年年末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了一句令人难忘又启人深思的诗意口号:“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城市放在大
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论述了乡愁的意义。在潮州考察时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
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在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视察时强调:”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
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民族复兴是新时代以来的历史重任,而“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
量”。习近平总书记说:“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
化基因。“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在
当代,“文化乡愁”增添了以往所不具备的含义。
一(摘编自李晓锋《文化乡愁的历史逻辑与价值意蕴》)
29.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诞生工业文明发展以前,“乡愁”不是一种实体存在,没有实在的含义。
B.在现代性的视野下,“乡愁”既是一种具体的精神指向,也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
C.鲁迅的“乡愁”,在当时发现了“人”的生活之源和精神之规约,具有现代启蒙性。
D.记住历史,记住乡愁,是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保留中华文化基因,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载体。
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一代的“乡愁”常常是作为“现代性”对立面出现的,含有保守主义倾向和反现代性情绪。
B.工业文明的科学思维,使人越来越远离诗性思维,丧失了与自身存在之地间的感知能力。
C.包括鲁迅在内的那些批判乡愁是保守主义的人,他们的逻辑预设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如西方文化。
D.如今倡导记住乡愁,对“保守主义”和“反现代性情绪”将会起到一个反向的阻碍作用。
31.根据材料二论述,下列选项不属于“乡愁”所具备的含义的一项是()
A.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意义
B.传承乡土文化的人文意义
C.推动城镇建设的现代意义
D.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意义
32.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33.“乡愁”的样态包含“需永恒不变的一半”和“需变化改造的一半”。有人说沈从文的《边城》代表前者,鲁
迅的《故乡》代表后者,结合两部作品试做分析。
(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剧是基于历史真实进行艺术虚构的产物。从媒介形态来划分,历史剧可以用话剧或影视剧的形式
呈现;从风格类型来划分,历史剧又有“正说”与“戏说”的区别。但究其共性,它们都是基于历史真实
与艺术虚构展开的。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历史剧以“历史”为修饰,就杜绝了完全虚构的可能。如果一个故事毫无疑
问是虚构的,那么观众不会向创作人责问其是否真实。如《步步惊心》《宫》这类穿越剧被限定在“奇幻”
一隅,这是因为剧中的穿越情节消解了历史框架,解构了观众对于历史真实的意义期待。
那么,历史剧应该对历史忠实到何等程度呢?这一向是戏剧评论家们争论的课题。诸多论者都论及这
个“度”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厘清“度”的形式边界。比如,有的论者认为这个“度”体现了与历史真实
相符合的程度,一旦失去这个“度”,就有可能改变“正说”的本质,而完全走向“戏说”;有的论者认
为历史剧虽然应该严格遵循历史,但不等于不可虚构,只是要注意把握住“度”,即莱辛所说的“历史内
在的可能性”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可能发生的事”。前者以“度”来划分正说与戏说,后者以“度”来
评估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二者都强调了“度”在历史剧创作中的关键性,但都没有说清楚可供判别的标
准。所以,类似于“适度的戏说、隐射、反讽、戏仿,有助于让历史人物脱掉过于僵化刻板的面具”这种
说法,往往又会遭遇“过度戏说以致消解历史”的批评。由此来看,文本类型与观众阐释之间始终存在着
形式边界与解释策略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着力探讨历史剧在建构真实上的叙述策略,即“度”的形式特
征。
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无法交由个体,毕竟任何文本都会被一些人视作“事实”,而被另一些人视作
“虚构”。再者,意义判定的标准也在流变,虚构的边界随着历史的发展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着的。例
如,远古神话被先民视为历史真实,如今却被判定为艺术虚构。因此,对于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只能交
由整个阐释社群。但是,阐释社群提供的意义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阐释社群会随文化的发展而不
断变迁,成员范围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的真实与虚构时要有一种动态的视域。
历史真实所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片段的、存有矛盾与秘密的,这些空白可以经由剧的内容来串联,
丰富与自洽。历史剧有意创造了一个自洽的可能世界,并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景观。真实的历史
人物、事件与细节为历史剧的虚构提供了底本,在此基础上的推演、改造、填充,既保证了情节要素的正
确,又差异化地再现了某种可能真实。
最终的结果是,历史剧的真实与虚构需要确立各自的意义限度,即通过一系列叙述策略去建构彼此之
间的形式区隔,既不能消解观众对于历史真实的期待,更不能陷入消解历史的虚无。历史剧中的虚构也只
是有限度地去改编历史真实,历史真实也需要为其中的虚构部分提供必要的理据支撑;而在真实与虚构博
弈过程中生成的形式特征,恰恰是需要通过学理辨析才可以廓清的。
(摘编自陈文斌《真实与虚构:历史剧中的符号区隔及其文化效应》)
材料二:
“失事求似”的创作理念,为历史剧创作插上了浪漫主义的翅膀。郭沫若说:“剧作家的任务是把握
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剧作家有他创作上的自由,他可以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成事
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在。”
在历史剧《屈原》的创作中,郭沫若对史料进行了提炼加工,运用丰富的想象,去推测历史的必然,
发掘历史的精神,进行了大胆而合理的虚构。他有意削弱屈原忧郁彷徨的一面,而突出其刚毅坚定的一面;
削弱屈原忠君的一面,强调其反抗的一面,并且将屈原放在抗秦反媚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其不屈不挠的斗
争精神。同时,郭沫若根据个别史料进行想象,把宋玉写成一个小人。张仪的形象,也不完全符合历史真
实。这些艺术创造,都尽可能有史实的依据,既不失历史真实的限制,又能凸显历史人物的精神,满足现
实斗争的需要。
《屈原》的演出在当时的国统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剧中的屈原与现实生活中坚持抗日、进步的爱国
者和民族志士,面临的矛盾和遭遇有神似之处。因此,屈原所受的冤屈、陷害,以及他的愤怒、他的抗议,
便极能叩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灵,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使这部作品更具战斗性和
时代性。
(摘编自宁爽《浅析郭沫若话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3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艺术研究者未必认同远古先民眼中的历史真实,因为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是动态的,可能随着历史发
展不断变化。
B.“失事求似”的理念为历史剧创作摆脱历史事实的束缚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也有助于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
译到现在。
C.历史剧可以按照媒介形态或风格类型进行划分,但这都基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展开,兼具真实与虚构
这两个特征。
D.莱辛等人认为历史剧的创作要体现与历史真实相符合的程度,也就是要遵循历史内在的可能性,叙述可
能发生的事。
3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剧《屈原》根据个别史料进行虚构创作,充分体现郭沫若所要表现的历史精神。
B.历史真实与虚构的意义判定无法交由个体,这导致个体不能判断历史剧情节的真伪。
C.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历史剧中真实和虚构的关系,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D.历史剧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便能引发当代观众的共鸣,体现战斗性和时代性。
36.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黑格尔把历史剧界定为“向过去的时代取材”的文本类型,把“维持历史的忠实”作为历史剧创作的重要原
则。
B.历史剧《胆剑篇》取材于“卧薪尝胆”的历史记载,但是作者曹禺在原有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虚构与
加工。
C.俄罗斯文学家阿・托尔斯泰在《论文学》一书中说:“戏剧的本质就是大家在一起,创造性地把虚构变为
真实。”
D.《红楼梦》采用了“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特殊笔法,真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
特征。
37.请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 建筑工程技术咨询合同(3篇)
- 2024年版权使用延期协议2篇
- 解除租赁合同协议书写要点
- 语文课引发的大学教育思考
- 质量保证为梦想助力
- 购车定金支付协议
- 购销合同回款风险防范
- 购销天然气合同范本
- 赞助商资金赞助与权益协议
- (完整版)阀门标准汇总
- DB13(J)∕T 8056-2019 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原始记录
- 《基础生态学》名词解释——第三版牛翠娟
- 助理物流师讲义
- 电池厂二级安全培训教程V1.0(1)
- 华大基因遗传咨询认证习习题
- (精心整理)特殊疑问句总结及练习
- 预防高处坠落施工方案
- 水泵保养规范执行标准
- 污水处理厂施工的各关键点难点处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