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溶液金属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31/0D/wKhkGWdGhqCAO7DVAAI9AK_rRmM472.jpg)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溶液金属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31/0D/wKhkGWdGhqCAO7DVAAI9AK_rRmM4722.jpg)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溶液金属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31/0D/wKhkGWdGhqCAO7DVAAI9AK_rRmM4723.jpg)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溶液金属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31/0D/wKhkGWdGhqCAO7DVAAI9AK_rRmM4724.jpg)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溶液金属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31/0D/wKhkGWdGhqCAO7DVAAI9AK_rRmM47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师辅导讲义
[老师版]
学员姓名年级
辅导科目学科老师
上课时间
7;课前小测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1>溶
解
度
g
(2)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而没有形成饱和溶液的,
可将溶液温度降到t/C时,又能恰好形成他和溶液的是=
(3)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加适量的水分别形成饱和溶液,三种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
挨次为________〔用A、B、C表示)o
【答案】(1)0℃~ti℃
⑵C;A
(3)C>B>A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当三物质溶解度大小为B>C>A时,温度t的范围是〜t/C;
⑵t2℃时,A、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5g,C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5g,所以将A、B、C各25g分别放入:LOOg水中,
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C,而没有形成饱和溶液的,可将溶液温度降到t/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又能
恰好形成他和溶液的是A;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加适量的水分别形成
饱和溶液,三种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挨次为C>B>Ao
2,对废旧回收利用可节省金属资源。某电路板中含有以下金属:Ni[银)、Pb(铅)、Ag、Au、Fe、Cu、
Sn[锡)、Pd[钿)。如图是某工厂设计的回收金属流程图(假设流程图中各反响均恰好完全反响。2CU+O2+2H2SO4
加热、
===2CUS044-2H20)O
滤液1
某
种滤液3
电预处理
滤渣
路1
①
板
Au、AgxPd
⑴步骤②中反响的根本类型是.反响。
⑵滤渣2中含有的金属是—(填化学式)。
⑶步骤⑤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4)金属Ni、Fe、Pd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5)除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节省和爱护金属资源的措施还有(写一条)。
【答案】(1)置换
⑵Ni、Sn、Pb
(3〕Fe+CuSO4=FeSO4+Cu
⑷Fe、Ni、Pd
(5)防止金属的锈蚀
【解析】金属板参加足量的稀硫酸得到滤渣1和滤液1,滤渣1中参加稀硫酸、氧气掌握温度加热,得到银、金、
耙和滤液3,滤液3中参加铁粉会生成红色固体A,所以A是铜,滤渣1中含有银、金、钿、铜,滤液3是硫酸铜,
滤液4是硫酸亚铁,所以铁、锡、铅、银排在氢之前,滤液1中加铁得到硫酸亚铁和滤渣2,所以滤渣2中是锡、
保和铅,所以
(1)步骤②中的反响是铁和稀硫酸反响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根本类型是置换反响;
(2)滤渣2中含有的金属是:Ni、Sn、Pb;
(3)步骤⑤的反响是铁和硫酸铜反响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4)金属Ni、Fe、Pd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Fe、Ni、Pd;
(5〕除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节省和爱护金属资源的措施还有防止金属的锈蚀。
3、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等质量X、Y、Z三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质量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
选
吸
生
成
氢
气
的
质
量g
B.金属Y的相对原子质量肯定大于X
C.假设金属Z是Fe,那么金属X肯定是AlD.金属Z反响掉的稀盐酸肯定最少
【答案】D
【解析】A、由图象可知,由生成山的质量与反响时间的关系图可知,在三种金属与稀盐酸进行反响时,相同时
间内放出氢气的从多到少的挨次为Y>X>乙所以Y反响最猛烈,Y最活泼,故不正确;
B、依据肯定量金属完全反响产生氢气质量=人壬x金属的质量,要比拟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还需要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三种金属的化合价,而题中没有给出相关金属的化合价,因此,无法比拟三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故不正确;
C、由图象可知,X的活泼性大于乙完全反响生成氢气的质量是Y大于乙假设金属Z是Fe,那么金属X可能是Al,
故不正确;
D、由生成出的质量与反响时间的关系图可知,三种金属完全反响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挨次为X>Y>Z,那
么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挨次为X>Y>Z,即金属Z反响掉的稀盐酸肯定最少,故正确。
课堂目标
题型特点:
选择题常考溶液的组成和溶解度曲线。
填空题通常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曲线等,整道大题属于中档偏易题。
解题策略:
留意审题,将关键词画圈,特殊是溶解度曲线题要分析清晰是升温还是降温、是溶液的质量还是溶剂的质量、
比照关系中肯定要考虑相同量这个因素。
/昆7;学问图谱
溶液
.匚7;学问精讲
--专题导语:
题型特点:选择题通常考1道溶液组成题和1道溶解度曲线题,这两道题分别属于根本概念考查题〔简洁题)
和力量应用题〔中等难度题)。填空题通常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曲线等,整
道大题属于中档偏易题。
解题策略:留意审题,将关键词画圈,特殊是溶解度曲线题要分析清晰是升温还是降温、是溶液的质量还是溶
剂的质量、比照关系中肯定要考虑相同量这个因素。
二.方法突破:
i.常见题型
a.选择题:常考溶液的组成和溶解度曲线
b.填空题(生活现象解释题、生产实际分析题等等):常考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解题方法
(1)溶液组成题:
留意:①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肯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
②溶液不肯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等。
(2)溶解现象题:
留意:①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肯定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
和。这是由于在溶质分散到溶剂的过程中,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停运动,粒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②物质溶于水后,往往会使溶液的沸点、凝固点、密度等发生变化。
(3)溶解度曲线题:
留意:①含义:i.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的饱和溶液。ii.曲线的走向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
化状况。iii.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②应用:i.查找某一温度下
物质的溶解度。ii.比拟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iii.选择使某种物质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
(4)溶解度计算题:
留意:①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多少无关,在肯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一
个定值。
②推断某一数值是不是溶解度,关键是看它是否同时满意四个条件“肯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
溶解的溶质质量〃。
③只有在饱和溶液中才存在如下关系:
溶解度—溶质质量.溶解度—溶质质量
100g--溶剂质量;溶解度+100g―溶液质量
3.必备学问(课本学问)
(1)溶液的概念:指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局部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
气体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别离出来。
(3)当在植物油中参加洗涤剂后,植物油就被分散成很多细小的液滴,而不能聚集成大的油珠,这种现
象被称为乳化现象。肥皂、洗涤剂等都具有乳化作用。
(4)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就取决于这两个过程中热量的相对大小。当吸热多于放热时,溶液温
度降低,如硝酸镂溶于水;当吸热小于放热时,溶液温度上升,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当吸热等于放热时,
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溶于水。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r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或升身温度
[6)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在肯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
里的溶解度。假如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a.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b.外因:主要是温度。
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如KNC)3;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如Ca(OH)2o
(7)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a.内因:气体的性质。b.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压强
越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8)溶解度曲线
指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户7;三点剖析
一.考点:
i.对溶液板块各学问点进行梳理,形成学问体系。
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3.学习核心学问结构的构建方法和归纳做题思路。
4.能用学到的溶液学问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学习核心学问结构的构建方法和归纳做题思路。初步形成应用核心学问解决实际的问题的力量。
二.重难点:
1.能用学到的溶液学问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三.易错点:
1.溶液稀释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2.一般地,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参加肯定量的该物质,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3.肯定温度下,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连续溶解该物质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
4.不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一局部水,使其恰好饱和,那么溶剂质量削减,溶质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
数增大
■上7:溶液的组成
例题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水的净化中,明研与活性炭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B.汽油和洗洁精都可除油污,其原理完全相同
C用KCI03及出。2制。2时,参加MnCh作用相同
D.高炉炼铁所需高温柔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
【答案】B
【解析】A、水的净化中,明矶与活性炭的作用不完全相同,明矶只能吸附悬浮物,而活性炭还可以吸附有色物
质和异味,应选项说法正确。
B、汽油去除油污,是由于油污易溶于汽油,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洗洁精去除油污,是由于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
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而能够随水流走;应选项说法错误。
C、用KCIO3及也。2制。2时,参加Mn02作用相同,都是作催化剂,应选项说法正确。
D、高炉炼铁所需高温柔C。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焦炭燃烧放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应选项说法正确。
例题2、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以下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蒸储水B.碘酒C.牛奶D.植物油
【答案】B
【解析】A、蒸储水是纯洁物;故错
B、碘酒是碘溶解于酒精而形成的均一、稳定、混合物。属于溶液;故对
C、牛奶是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错
D、植物油是纯洁物;故错
例题3、以下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泥土参加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局部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局部溶液的甜度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由于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答案】C
【解析】A、在肯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泥水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
液,故A错;
B、溶液具有均一性,蔗糖溶液上半局部溶液的甜度等于下半局部溶液的甜度,故B错;
C、溶液导电性缘由:具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由于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
氢氧根离子,故C正确;
D、饱和溶液只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对其他物质可以再溶解,所以氯化钠饱和溶液中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故D错。
随练1、取少量以下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石蜡B.面粉C.蔗糖D.植物油
【答案】C
【解析】A、石蜡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应选项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应选项错误。
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应选项正确。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应选项错误。
随练2、以下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矿泉水B.蒸储水C.豆浆D.牛奶
【答案】A
【解析】A、矿泉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蒸储水属于纯洁物,不属于溶液,故B错;
C、豆浆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C错;
D、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D错。
随练3、将以下各组物质分别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振荡,可得无色透亮?????溶液的一组是()
A.AgNCh、BaCb、HCI(过量)
B.MgCb、Na2CO3>NaOH〔过量)
C.CaCO3>NaOH、HNO3〔过量)
D.CuO、Na2so4、H2so4〔过量)
【答案】C
【解析】A、因物质在水中电离产生的Ag+、C「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那么不能得到溶液,故A错误;
B、因物质在水中电离产生的Mg2+、CO32,OIF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碳酸镁的沉淀,那么不能得到溶液,故B
错误;
C、因硝酸过量,可将碳酸钙完全溶解,可以得到无色透亮?????的溶液,故C正确;
D、因硫酸过量,可将氧化铜全部溶液得到溶液,但得到蓝色的溶液,与无色不符合,故D错误
/匚y结晶方法
例题1、某工厂以含有FeSCU和少量H2sCU的废水为原料,制备绿矶(FeSO4«7H2O),步骤如下:
♦溶解度,g
33-FeSO4-4H:0
103057.6648090温度七
①调整废水pH;②过滤;③蒸发浓缩;④结晶池中结晶;⑤收集晶体,洗涤、枯燥。
(1)从工厂生产的角度分析,调整废水pH时,相宜参加〔填序号)
a.Fe
b.NaOH
c.Ca[OH)2
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试验室中,完成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烧杯,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结合如图中各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补充完整由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FeSO4.4H2O的试验方案:蒸发浓缩,
结晶(填"蒸发"或"降温〃),过滤、洗涤、枯燥。
【答案】(1)a;Fe+H2sO4=FeSO4+H2个
(2)漏斗;搅拌,使受热匀称
⑶蒸发
【解析】11)从工厂生产的角度分析,调整废水pH时,由于后期对应的含铁化合物,所以相宜参加铁,应选a。
铁和硫酸反响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个;
(2)试验室中,完成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烧杯,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受热
匀称。
(3)结合如图中各物质的溶解度分析,在中间温度时能够稳定存在FeSO4.4H2O,所以由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
FeSCUMWO的试验方案:蒸发浓缩,蒸发结晶,过滤、洗涤、枯燥。
随练1、一杯饱和氯化钠溶液长期敞口放置会析出晶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溶剂削减B.溶解度减小
C.浓度减小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A.饱和氯化钠露置于空气中,水分会不断蒸发减小。
B.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C.析出溶质后溶液仍为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析出溶质的溶液所剩溶液肯定饱和
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例题1、如表是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温度/℃1020304050
甲的溶解度/g
乙的溶解度/g
A.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团之间
B.30回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于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甲
D.20团时,将68g乙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22g水
【答案】B
【解析】A、在20—30回时,固体甲和乙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36.0g—36.3g,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
度在20—30回之间,应选项说法正确。
B、30回时,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比拟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应选项说法错误。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提纯甲,应选项说法正确。
D、20回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一年一xl00%=26.5%;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依据溶液稀释前后
36.0g+100g
溶质的质量不变,那么68gx26.5%=(68g+x)x20%,x=22g,应选项说法正确。
随练1、如表是NaCI、NH4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7千020406080
NaCI
溶解度/g
NH4CI
门)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o
(2)40回时,将40.6gNaCI参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o
(3)20团时,NaCI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答案】⑴NH4cl
(3)26.5%
【解析】(1)由NaCI、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NH4CI。
⑵40回时,NaCI的溶解度是36.6g,40国时,将40.6gNaCI参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最多能溶解36.6g,
那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6.6g+100g=136.6g。
(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臂度一X100%,20回时,NaCI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溶解度+100g
—曳至一x100%~26.5%。
36.0g+100g
/7;泳解度曲线
例题1、20℃时,将不同质量的NaCI晶体分别参加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参加NaCI晶体质量的
对应关系如表:
组另!JABCDE
物质质量
NaCI晶体质量/g515203040
所得溶液质量/g105115X130136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C组试验中X的值为120B.A组试验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D.图中a的值为30
【答案】A
【解析】A、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20℃时100g水中能溶解20g氯化钠,所以C组X的值为100
+20=120;故A正确;
B、依据题意可知A组中还能连续溶解氯化钠固体,所以为不饱和溶液;故B错;
C、溶解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是温度与溶剂量的多少无关,故C错;
D、依据题意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所以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36,故D错。
例题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
解
度
g
(1)4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乙〔填">〃、"<〃
或"=")
(2)20℃时,将65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成10%,需要参加的水的质量为go
(3)大量的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可采纳的方法是。
【答案】(1)<
⑵85
(3)降温结晶
【解析】11)4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小于乙,由于甲的
溶解度大于乙;
(2)20℃时,将65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成10%,需要参加的水的质量为x,65gx理殳X100%=(65g+x〕xlO%,
130g
x=85g;
(3)大量的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可采纳的方法是:降温结晶,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变化比乙
大。
例题3、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C,现象如图一。
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填"a"或"b");向烧杯①的溶液中连续参加
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g;t2°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C,所
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甲(填">"、"<"或"=")乙。
I甲
一
三
三
①
图一图二
【答案】a;190;>
【解析】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在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甲固体全部溶
解,乙固体有剩余,所以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a;
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90g,那么此时参加15g甲物质只能溶解10g,故此时的溶液的质量为:100g+80g+10g
=190g;
甲物质t/C时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t2℃时的溶解度,所以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例题4、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b、KCI和MgSCU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
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
B.t2℃时,200gMgC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lOOgMgCk
C.ti°C时,等质量的KCI和MgSCU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肯定相等
D.将t/C时KCI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答案】C
【解析】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知,MgSJ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故A正确;
B、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00g,即t2℃时100g水中溶解100g氯化镁到达饱和,所以t2℃时,200gMgCl2的饱
和溶液中含有lOOgMgCb,故C正确;
C、依据不知道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所以t/C时,等质量的KCI和MgS04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不能推断,故C错
误;
D、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所以将t/C时KCI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故D
正确。
例题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辩白度曲线,据图答复以下问题:
〔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的是o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3)t3℃时,把80g物质a参加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1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i℃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选项是(填字母序号〕。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答案】11)c
⑵b
⑶不饱和
⑷A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的是c;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b的溶解度相等;
(3)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80g物质a参加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
(4)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t/C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所以t3℃时,将
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C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b。
例题6、如图是氯化钠、氯化镂和碳酸氢钠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选项是1)
①氯化钠和氯化镀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是可溶物质
②在20℃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l>NaCl>NaHCO3
③在30℃时,氯化钠和氯化镂固体各20g分别溶于50g水,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④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锭混合物中别离出氯化钱的最正确温度在10℃以下.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①在20℃时,氯化钠和氯化镂的溶解度大于10g,是易溶物质,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1小于10,
是可溶物质,故正确;
②在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为NH4Cl>NaCl>NaHCO3,由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浴臂
100g+溶解度
100%,故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NH4Cl>NaCl>NaHCC)3,故正确;
③30℃时,氯化镂的溶解度大于40g,20g氯化钱能完全溶于50g水,所得溶液不是饱和溶液,氯化钠的溶
解度小于40g,20g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④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可知:利用结晶法从氯化钠、氯化镂混合物中别离出氯化锭的最正确温度在
10℃以下,故正确.
随练1、如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C时,甲的溶解度为40
D.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答案】B
【解析】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甲,故A错误;
B、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C时,甲的溶解度为40g,故C错误;
D、在比拟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D错误。
随练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将t2团时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何,那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填"<〃、"=〃
或"〉",下同);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AB»
(2)ti回时,将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8%的溶液,需加水go
⑵75
【解析】(1)将t2团时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何,那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大于B,由于
B中质量分数不变;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A<B,由于降温后溶剂的质量不变;
(2八也时,将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8%的溶液,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50gx二旦xl00%=〔50g+x)
125g
x8%,x=75g;
随练3、[多项选择题]NH4cl和NazSCU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温度/℃102030405060
溶解度S/gNH4C1
Na2sO4
乙
溶产
s解
/甲
/g
壁2t3as./=c
A.t2应介于30℃〜50℃
B.10℃时,饱和的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6%
C.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D.B点、C点对应的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
【答案】BC
【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t2应介于30℃〜50℃,故A正确;
B、1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是9.6g,所以饱和的Na2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当"xl00%=8.8%故B错误;
109.6g
C、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甲在B点的溶解度比C点的溶解度大,所以B点、C点对应的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故D
正确。
随练4、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C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00g
DWC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到达饱和
【答案】D
【解析】A、要比拟溶解度的大小,必需指明温度,否那么,无意义。故A错误;
B、由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l℃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所以,tl℃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
C、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所以,t2℃时,在100g水中放入100g甲,充分溶
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150g。故C错误;
D、由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明显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
而增大幅度不大。所以,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到达饱和。故D正确。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向100g50℃的水中参加65g甲固体,发觉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局部甲的晶体析出,可能是由于甲物质溶于
水时显著放热
B.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50℃降到10℃,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将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KTC,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50C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
【答案】A
【解析】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所以向100g50℃的水中参加65g甲固体,发觉全部溶解,一
段时间后又有局部甲的晶体析出,可能是由于甲物质溶于水时显著放热,故A正确;
B、10℃时,甲、乙、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甲、乙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当依据50℃
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50℃降到10℃,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故B
错误;
C、将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
定,故C错误;
D、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
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小,故D错误。
随练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0tibt?潟度七
A.t/C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B.t2℃时,20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70g溶液
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C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假设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实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D
【解析】A、ti℃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丙的溶解度,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氮
此题不知溶液是否饱和,故错误;
B、t2℃时,丙的溶解度是30g,将20g丙参加到50g水中只溶解15g,充分搅拌后,所形成溶液的质量=15g+50g=65g;
故错误;
C、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t3°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次之,丙物质应当是t3℃时的溶解度,所以所得的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错误;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所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纳恒温蒸发
溶剂或添加溶质的方法,故正确.
金属材料
4^^学问精讲
一.专题导语:
题型特点:选择题通常考1道金属的物理性质和1道金属活动性比拟题,这两道题分别属于根本概念考查题〔简
洁题)和简洁应用题〔中等难度题)。填空题通常考查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不再考查)、化学性质、金属材料在生
产生活中的作用、金属的回收利用、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等,整体难度不大。
解题策略:留意审题,将关键词画圈,要留意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响的挨次和用量问题,特殊要留意剩余
滤液和滤渣的成分。其他题目只要熟记课本学问就能迎刃而解。
二.方法突破:
i.常见题型
选择题:中档题
填空题:生活现象解释题和生产实际分析题、试验题都可能涉及
2.解题要点
(1)当两种或多种金属化合物在溶液中同时存在时,最不活泼的金属先从溶液中置换出来;铁与金属化合
物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响时,生成的是+2价的铁的化合物。
(2)铁的冶炼中焦炭的作用:一是生成复原剂一氧化碳,二是提高高炉的温度;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
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高炉炼铁得到的铁是生铁,其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C、P、S等元素。
(3)留意置换过程中的过量问题,解题时需要分类争论。
3.必备学问(课本学问)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如铁、铜、金等)和合金〔如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
性质,如常温下它们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铁、镁等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具有
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打算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打算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
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3)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铁合金主要包括钢和生铁
它们的区分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钢与生铁相比具有更
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
(4)金属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与氧气的反响
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响,其化学反响方程式:
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响,化学反响方程式:
在点燃的条件下,铁在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响方程式:
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响。
②金属与酸的反响:
Mg和HC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和HC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类反响发生的条件:i.金属为金属活动性挨次中氢之前的活泼金属;ii.酸为盐酸或稀硫酸等非氧化性
酸。
③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响
Fe和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响的条件:一是反响物中金属的〔K、Ca、Na除外〕活动性强于盐中金属;二是反响物中的盐
必需可溶。
15)单质与化合物反响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响叫置换反响。
特点:反响物、生成物都是两种;物质种类分别是单质与化合物。
16)金属活动性挨次
人们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得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挨次
常见金属的活动也防序:
KGaNaMgAlZnFeSnPb(H)GuHgAgPtAu
金属活动姓腮序由强逐渐咸弱
应用:
a.在金属活动性挨次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比拟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b.在金属活动性挨次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推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
换反响)
c.在金属活动性挨次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
Ca、Na除外)。(推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响)
17)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大多数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它们以化合态形式存
在,只有少数金属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如金、银等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在工业上把能提炼金属的矿物叫矿石。
常见的矿石,如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zCh,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CU,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Ch,铝土矿主要成
分为AI2O3o
(8)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试验
原理:3co+Fe2C)3典遢2Fe+3cCl2
现象:红色粉末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试验开头时,先通入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
试验结束时,要先熄灭酒精灯,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缘由是防止生成的金属被氧化;防倒吸。
装置右端导管处放置一只燃着的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未反响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尾气的处理:因CO有毒,不能随便排入到空气中,处理的原那么是点燃或收集。
(9)金属资源爱护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直接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zCh)。
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连续与氧气和水的反响,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铝在空气中与
氧气反响,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掩盖在铝外表,防止铝连续同氧气反响,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
蚀性能。
防止铁锈蚀的方法:
爱护金属资源:a.防止金属腐蚀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c.合理开采矿物d.查找金属的代用品。
爱护金属资源的意义:节省金属资源,削减环境污染。
■维7;三点剖析
一.考点:
i.熟悉常见金属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及合金的定义。
2.能用金属活动性挨次对有关置换反响进行推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3.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洁方法。
4.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铝、铁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二.重难点:
i.金属活动性挨次应用,金属与酸反响的图像分析,金属和盐溶液反响的滤液、滤渣问题。
2.防止金属腐蚀试验探究。
三.易错点:
1.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响量的问题
相同质量的、、、分别投入到
MgAlZnFe产生H2的质量由多到少的挨次是Al>Mg>Fe>Zn
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响
产生H2的速率由快到慢的挨次是Mg>Al>Zn>Fe
足量的Mg、Al、Zn、Fe分别投入到等量产生H2的质量相等
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响消耗四种金属由多到少的挨次是Zn>Fe>Mg>Al
2.金属与酸溶液反响后的成分分析。
/昆7;金属的物理性质
例题1、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觉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
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1)
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
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挨次
【答案】C
【解析】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应选项说法正确。
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应选项说法正确。
C、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的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没有自然?的金属铁,
应选项说法错误。
D、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实行"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响或取
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响,银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响,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响,能验证银、铁、铜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挨次是铁>铜>银,应选项说法正确。
例题2、图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填序号〕,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
性
①铁螺丝钉
②铝箔反光片
③玻璃灯管
④铜制插头
⑤塑料灯座
【解析】金属材料主要是指金属单质和合金,所以图示中铁螺丝钉、铝箔反光片和铜制插头属于金属材料;
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铜可以制成电器的插头。
例题3、2016年3月开头,国产品牌电饭煲大有抱团集体还击“洋电饭煲”的趋势.以下图是某品牌电饭煲.它
们有的使用了灰铸铁内胆,有的使用了3毫米加厚纯铜复合内胆.
(1)电饭锅内胆是—〔填“有机材料〃或“金属材料"),含有一元素(填一种即可,填元素符号),内胆用这
种材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
(2)小莉同学知道金属资源的缺乏,请你帮她想一种方法爱护金属资源—.
【答案】(1)金属材料;Fe〔或Cu〕;导热性;(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或防止金属锈蚀等)
【解析】(1)电饭锅内胆有的使用了灰铸铁内胆,有的使用了3毫米加厚纯铜复合内胆,属于金属材料;含有
铁或铜元素,其元素符号分别是Fe、Cu;内胆用这种材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2)爱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的锈蚀,由于金属锈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控车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协议合同补充协议
- 能源项目设备采购合同
- 医用PVC导管上原位形成润滑抗菌水凝胶涂层及其性能研究
- 石墨烯基负极界面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征文从西游记看中华文化之美
- 2025-2030年户外探险塑胶望远镜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可调节高度吧台椅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即食蛋糕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五社联动”助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 家庭教育家长会教案及反思(3篇模板)
- 职业培训师三级操作技能鉴定卷库及答案
- 【视频号运营】视频号运营108招
- 新能源客车安全应急处理指南
- (正式版)JTT 421-2024 港口固定式起重机安全要求
- 地连墙施工MJS工法桩施工方案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190.2
- 教案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 (正式版)JBT 14682-2024 多关节机器人用伺服电动机技术规范
-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学习笔记
- 信访维稳工作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