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九:文言文阅读真题解析、习题
一、真题解析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侬智高①围广州,转运使王罕婴城②拒守,都监侍其渊③昼夜未尝眠。久之,将士疲极。有裨将④诱士
卒下城,欲与之开门降贼,渊遇之,谕士卒日:"汝曹⑤降贼;必驱汝为奴隶,负担归其巢穴,朝廷欲诛汝
曹父母妻子。不若并力完城,岂惟保汝家,亦将有功受赏矣。”士卒乃复还,登城。
罕乃寝于城上,渊忽来,徐撼而觉之,目:"公勿惊,公随身有弓弩手否?"罕目:"有。"乃与罕帅弩
手二十余人,衔枚⑥至一处,俯见贼已逾壕,蚁附登城,将及蝶⑦矣。城上人皆不觉,渊指示弩手使射之,
贼急走出壕外。及贼退,渊终不言裨将谋反之事。熙宁中致仕⑧,介甫知其为人,特除⑥一子官,给全俸。
(节选自《流水记闻》,宋•司马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注释】①侬智高:人名。②婴城:绕城。③侍其渊:人名。④裨将:副将。⑤汝曹:你们。⑥衔枚:
横咬着条状物,不能说话。⑦蝶:城上如齿状矮墙。⑧熙宁中致仕:熙宁年间告老还乡。⑨除:任命;
授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昼夜未学眠()②朝廷欲诛汝曹父母妻于()
③蚁附登城()④贼急串出壕外()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若并力完城,岂惟保汝家,亦将有功受赏矣。
②公勿惊,公随身有弓弩手否?
3.简要概括侍其渊在广州保卫战中的两大功绩。
4.你对"渊终不言裨将谋反之事"有怎样的评价?请简要阐述。
【答案】1.曾,曾经。妻子和儿女。像蚂蚁一样。跑,逃跑。2.①不如
齐心协力守好城池,(这样)怎么只是保全了你们的家族呢,你们自己也会因功而受奖赏。(反问句式,
意思对即可)
②您不要惊慌,您身边有弓弩手吗?(意思对即可)3.及时劝返准备投降的士兵;指挥弓弩手击
退偷袭的敌军。(意思对即可)4.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能自圆其说即可。
示例一:这样做对。裨将谋反未成,没有造成恶果;一旦告发,不仅裨将性命不保,还会殃及众多士
兵。
示例二:这样做不对。裨将谋反之事属实,不予追究,就是包庇纵容,这样对治军不利。
示例三: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没有殃及众多士兵;弊在对治军不利。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昼夜不曾睡眠。尝:曾,曾经。
(2)句意为:朝廷想必也会诛杀你们的父母妻子和儿女。妻子:妻子和儿女。
(3)句意为:像蚂蚁一样攀附登城。蚁:像蚂蚁一样。
(4)句意为:敌人急忙跑到壕沟外面。走:跑,逃跑。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
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不若:不如。并力完城:齐心协力守好城池。岂:怎么。
(2)句重点词语:勿:不要。惊:惊慌。随身:身边。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久之,将士疲极。有裨将诱士卒下城,欲与之开门降贼,渊遇之,谕士卒曰:‘汝曹降贼;必驱汝
为奴隶,负担归其巢穴,朝廷欲诛汝曹父母妻子。不若并力完城,岂惟保汝家,亦将有功受赏矣。’士卒乃
复还,登城"可知,在士兵因长时间坚守而疲惫不堪,有副将诱导他们投降敌人时,侍其渊及时出现并劝说
士兵们不要投降。他晓以利害,指出投降后将成为奴隶并连累家人,而坚守城池不仅能保全家人,还有机
会立功受赏。成功说服了士兵们回归守城岗位,继续抵抗敌人。据此可概括为:及时劝返准备投降的士兵;
结合"渊忽来,徐撼而觉之,曰:‘公勿惊,公随身有弓弩手否?’......乃与罕帅弩手二十余人,衔枚至一
处,俯见贼己逾壕,蚁附登城,将及蝶矣。城上人皆不觉,渊指示弩手使射之,贼急走出壕外"可知,在敌
人趁着夜色偷偷越壕并企图爬上城墙进行偷袭的关键时刻,侍其渊敏锐地发现了敌军的行动。他迅速组织
起弓弩手,在敌人接近城墙的危急关头指挥他们射击,成功地将敌军击退至壕沟之外,保住了城池的安全。
据此可概括为:指挥弓弩手击退偷袭的敌军。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从利的方面看,它
可以避免无谓的牺牲,维护军心稳定,以大局为重;从弊的方面看,它可能削弱了军队的纪律和秩序,对
治军不利,也可能让其他士兵产生侥幸心理。
示例一:这样做对。裨将虽然有谋反之心,但并未实际造成恶果,即城池未失,士兵未受伤害。此时
若告发,不仅裨将难逃一死,还可能牵连到无辜的士兵,造成不必要的牺牲。在战争期间,军心稳定至关
重要。告发裨将可能会引发士兵之间的猜疑和恐慌,进而影响整个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侍其渊选择沉默,
有助于保持军心的稳定,使士兵们能够继续专注于抵御外敌。侍其渊深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保卫城池,抵
御外敌。他选择将个人恩怨和内部矛盾暂时搁置,以大局为重,这是非常明智的决策。
示例二:这样做不对。军队是一个需要严格纪律和管理的组织。对于谋反这样的严重行为,如果不予
追究,就是包庇纵容,会对军队的纪律和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长此以往,军队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对
于谋反行为的姑息,会让其他士兵产生侥幸心理,认为即使犯错也不会受到惩罚。这种心理会削弱军队的
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治军极为不利。
【点睛】参考译文:
依智高围攻广州,转运使王罕绕城抵抗,都监待其渊昼夜不曾睡眠。时间长了,将士疲惫到了极点,
有副将引诱士兵到城下,想要和士兵打开城门投降敌人,待其渊遇到他们,劝他们说:"你们投降敌人,一
定会像奴隶一样被驱使,肩挑背驮回到敌人的军营,朝廷想必也会诛杀你们的父母妻子和儿女。不如齐心
协力守好城池,(这样)你们不只是保全了你们的家族呢,你们自己也会因功而受奖赏。"士兵们于是又返
回,登上城。
王罕就睡在城上,侍其渊快速走来,慢慢地摇醒他说:"您不要惊慌,您身边有弓弩手吗?"王罕说:"有
啊。"待其渊和王罕二人领着弓弩手二十多人,悄悄地来到一处角落,向下看,发现敌人已经越过了壕沟,
像蚂蚁一样攀附登城,即将攀上城头了。城上的人都没有发觉,侍其渊指挥弓弩手让他们射杀敌人,敌人
急忙跑到壕沟外面。等敌人溃退后,待其渊最终也没有说副将谋反的事。熙宁年间,他退休。王安石了解
他的为人,特意给他的一个儿子授予官职,按退养前的俸禄给他。
(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①高斗南,字拱极,陕西徽州人。貌魁梧,语音若钟。洪武中,授四川
定远知县,才识精敏,多善政。二十九年,与郑敏、康彦民并坐事,先后被征。耆老①奔走阙下,具列善政
以闻。太祖嘉之,赐袭衣、宝钞遣还,并赐耆老道路费。诸人既还任,政绩益著。号举天下廉吏数人,斗
南与焉,列其名于彰善榜。擢云南新兴知州,新兴人爱之不异定远。居数年,以衰老乞归。荐子恂自代,
成祖计之。年七十而卒。
②郑然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附宴菱复其宜,赐钞百锭、衣三袭。居数年,以廉直入朝,部民复
走京师,乞再任,帝从其请。
③康彦民,泰和人,洪武二十七年进士。先知青田,调仪真,后历巴陵、天台,并著名绩。永乐初,
罢归。洪熙元年,御史巡按至天台,县民二百余人言彦民廉公有为,乞还之天台,慰民望。御史以闻,宣
宗叹目:“彦民去天台二十余年,民多思之,其有善政可知。”乃用为江宁。
(选自《明史•循吏列传》,有删改)
[注]①耆老:德高望重的老人。
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号举天下廉吏数人(寻找)B.成祖许之(答应)
C.先期青田(掌管)D.民细思之(仍然)
6.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官
7.翻译下列句子。
(1)耆老奔走阙下,具列善政以闻。
(2)居数年,以衰老乞归。
8.本文选自《明史•循吏列传》,请结合文章概括"循吏"这一类官员的共性特征。
【答案】5.A6.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官7.
(1)德高望重的老人奔走于京城之中,详细列举高斗南在任时的善政报告朝廷。
(2)经过多年后,因为衰老请求辞官还乡。8.循吏的共同特征有:才识精敏,多善政;廉洁奉
公,不贪不腐;深受民众爱戴。
【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A.错误。寻举天下廉吏数人:不久朝廷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了数位廉洁官吏。寻:不久。
故选A。
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根据句意,这句话的意思是:郑敏曾经因事被捕,所管辖的百姓
中有数千人为他求情,皇帝知道后在宴会上慰劳他并恢复他的官职。
"郑敏尝坐事被逮"写郑敏被抓,主语是"郑敏",结构完整,句意完整,单独断开;"部民数千人求宥"写
百姓求情,主语是"部民数千人",结构和句意完整,单独断开;"帝宴劳""复其官"主语都是皇帝,写的是皇
帝的处理结果,结果分为"帝宴劳""复其官"两个内容,故分别断开。
因此断句为: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官。
7.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
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
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
点词语有:
(1)阙下:皇帝的宫殿。具:详细。闻:报告。
(2)居:经过。乞归:请求还乡。
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由第①段"才识精敏,多善政""耆老奔走阙下,具列善政以闻"、第②段"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
宥帝宴劳复其官"和第③段"其有善政可知"可知,这几位官员都把自己所管辖的地方治理的很好,故可知,
循吏才识精敏,多善政;
由第①段"寻举天下廉吏数人,斗南与焉"、第②段"以廉直入朝"和第③段"县民二百余人言彦民廉公
有为"可知,他们廉洁奉公,不贪不腐,故可知,循吏廉洁奉公,不贪不腐;
由第①段"耆老奔走阙下,具列善政以闻"和第②段"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官”,
第③段"县民二百余人言彦民廉公有为,乞还之天台,慰民望”可知,这几位官员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时,或
者是离开时,百姓都想尽办法为他们伸冤、留下他们,可见他们深受民众爱戴,故可知,循吏都深受百姓
爱戴。
【点睛】参考译文:
高斗南,字拱极,是陕西徽州人。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如钟。在洪武年间,他被任命为四川定远县
的知县。高斗南才智过人,识见精敏,在任期间推行了许多有益于百姓的政策。洪武二十九年,高斗南因
与郑敏、康彦民等人一起牵涉到某件事情中,先后被朝廷征召回京。定远县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却纷纷奔走
于皇城之中,他们详细列举了高斗南在任时的种种善政,并上书朝廷。太祖皇帝得知此事后,对高斗南的
政绩表示嘉许,并赐予他袭衣(即礼服)和宝钞(即纸币),然后让他返回原职。同时,太祖还赐予了那
些为高斗南求情的耆老们路费,以示表彰和感谢。高斗南等人回到任上后,更加努力地工作,政绩也愈发
显著。不久之后,朝廷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廉洁奉公的官吏,高斗南位列其中。他的名字被列入了彰善榜(即
表彰善政的榜单)。高斗南被提拔为云南新兴州的知州,在新兴州任职期间,他同样深受百姓爱戴,其程
度不亚于在定远县时。经过数年他以年老为由向朝廷请求辞官归乡,并推荐自己的儿子高恂接替自己的职
位,成祖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高斗南在七十岁的高龄时去世。
郑敏曾经因为某事获罪被逮捕,但他所管辖的部民(即他治下的百姓)中有数千人纷纷为他求情,希
望朝廷能够宽恕他。皇帝得知此事后,特地在宴会上慰劳了郑敏,并恢复了他的官职,还赐予他百锭宝钞
和三套衣物作为奖赏。过了几年,郑敏因为廉洁奉公、政绩显著而再次被召入朝。他治下的部民们又一次
前往京师,恳请皇帝能再次任命郑敏为他们的长官。皇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康彦民,是泰和县人,他在洪武二十七年考中了进士。他先掌管青田,后来调任到仪真县,之后又历
任巴陵县和天台县的官职,并且在每个地方都留下了显著的政绩。到了永乐初年,他因故被罢免官职,回
到了家中。到了洪熙元年,御史奉命巡察到天台县时,当地有二百多位百姓联名上书,称赞康彦民为官清
廉公正,有作为,请求朝廷能让康彦民重新回到天台县任职,以安抚民心,满足百姓的期望。御史将这一
情况上报给了朝廷。宣宗皇帝得知此事后,感叹地说:“康彦民离开天台县已经二十多年了,但百姓们仍然
怀念他,由此可见他在任时必定有诸多善政。”于是,宣宗皇帝决定重新起用康彦民,任命他为江宁的官职。
(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净,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
以为言。
管仲日:“盘始J1世t裳刍鲤松贾殳贬f1!发iJl与鲤理丕必我为食红我正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号,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
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
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目:“仓縻实而知
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
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B.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C.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D.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时常与鲍叔牙湃游:交游
B.鲍叔不以我为不丹肖:贤能
C.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多:赞扬
D.因而去之去:前往
11.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却始终大方厚道地待他,从不提起这类事。
B.选文第二段叙写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之情,表达了对知遇之恩、对真挚友情的赞美。
C.管仲做齐国宰相时艰难推行富国强兵之路:统一货币,重视发展经济,同时顺应民心民意。
D.选文突出管仲才能,为政时期,他重视事情的轻重缓急,谨慎地权衡各方面的利害得失。
12.翻译下列句子。
(1)仓縻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文)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答案】9.A10.D11.C12.(1)粮仓充实了,老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老
百姓才能懂得荣辱。(2)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
To
【解析】9.本题考查断句。
句意: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牙不认为
我贪财,知道我是因为贫困。
分析语意可知,"吾始困时"表示"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是一个完整的时间状语,其后应断开。"鲍叔不
以我为贪"中"鲍叔"是主语,其前应断开。“知我贫也"是"不以我为贪”的原因。
所以正确的断句为: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故选A。
1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D.有误,句意:就顺应他们的意思废除。"去"的意思是"废除",不是"前往"。
故选D。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有误,“管仲做齐国宰相时艰难推行富国强兵之路"错误,原文是"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縻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
而易行",说明管仲推行富国强兵之路并非艰难,而是政策平易可行。
故选c。
12.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
(1)仓縻,粮仓。实,充实。而,就。足,充足。
(2)而,表并列。笃,坚定。切,恳切。近思,多思考当前的事。仁,仁德。
【点睛】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年轻的时候,他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管仲贫困,经常占
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始终友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说什么。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牙不认
为我贪财,知道我是因为贫困。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情,却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鲍叔牙不认为我愚蠢,
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驱逐,但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遇
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
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耻,而是以功名
没有显扬于天下为耻辱。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鲍叔牙推荐了管仲以后,自己甘心位居管仲之下。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牙能够识
别人才。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
百姓同好恶。所以他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居于上位
者遵循礼法,六亲就会稳固;下达政令像流水的源头,要顺从民心。”所以他的政令浅显而易于推行。百姓
想要的,就顺应他们给予;百姓所反对的,就顺应他们舍弃。
他处理政事,善于将祸事转变为福事,把失败转化为成功。重视事情的轻重缓急,谨慎地权衡利弊得
失。
(2024・上海・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庆历末,妖贼王则盗据甘陵,贾魏公镇北门,仓卒遣将引兵还城,未有破贼之计。公日夜忧思,有指
使马遂者白公日:"坚城深池,不可力取,愿得公一言。”公壮其言,遣行。见贼偶坐,为陈朝廷恩信:"尔
能束身出城,公为尔请于朝,亦不失富贵。若守迷自固,天子遣一将,提兵数千,不日城陷。”辞甚激切,
贼不答。遂度终不能听,遂急击贼仆地,扼其喉几死。
13.甲文选自《》一书。
14.下列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故不为有得也()
A.暂且B.假如C.随便D.已忘
(2)遂廖终不能听()
A.度过B.揣测C.测量D.准则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6.下列对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表现出了战争胶着
C.引出下文马遂前去与敌军谈判D.突出贾魏公的无能
17.甲文用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乙文马遂的行为符合甲文中的论点。
18.你认为乙文中马遂用"富贵”来与敌军谈判,是否有损他的形象?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3.孟子14.CB15.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
不丧失(它)罢了。16.D17.比喻(正反对比)舍生取义18.
示例:我认为乙文中马遂用"富贵”来与敌军谈判,并没有损害他的形象。因为他是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
的利益,才采取这种以富贵劝降敌军的手段。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拯救甘陵,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富贵。这
种行为体现了他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解析】1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甲文选自《孟子》一书。《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
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14.本题考查文言词义。
(1)句意: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苟,随便。
故选Co
(2)句意:马遂估计最终他们不会听从。度,揣测。
故选Bo
15.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重点词:非独,不只,不仅;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是,止匕这样;心,思想;勿丧,不丧失。
16.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D.有误,句意:庆历末年,妖贼王则盗占了甘陵,贾魏公负责镇守北门,急忙派遣将领带领军队回城,
还没有制定出破敌的计策。"庆历末"交代了时间,"甘陵”交代了地点,“仓卒遣将引兵还城,未有破贼之计”
写出了战争的胶着,在此情况下,引出下文马遂前去与敌军谈判的情节;但是因为事起仓促,所以没有破
敌之策是正常的,所以本句并未突出贾魏公的无能。
故选D。
17.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第一问。甲文开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把生和死的选择比喻为鱼和熊掌的选择,是
比喻论证的手法。通过“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们在面对生死与义的选择时会如何取舍,从
而引出文章并证明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
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命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
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命更珍贵,在二
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因此又运用了正反论比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舍生取义"
因此第一空填"比喻"或"正反对比"皆可。
第二问。乙文中的马遂在面对妖贼时,勇敢地提出劝降妖贼,并且在妖贼不听从的情况下,果断地发
动攻击,差点勒死敌人。马遂的行为体现了甲文中所论述的"舍生取义"的观点。
18.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乙文中马遂用"富贵"来与敌军谈判,并不有损他的形象。
首先,根据"尔能束身出城,公为尔请于朝,亦不失富贵",马遂提出的条件是敌人束手就擒,主动投降,
而不是对敌人的屈服。他是在利用敌人的贪婪和对富贵的渴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城池的和平解放。用"富
贵〃来与敌军谈判,有利于表现朝廷的恩宠和信任,更能表现出马遂知己知彼,富有谈判智慧的特征。这种
策略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考虑,是正当的。
其次,马遂的行为符合甲文中的舍生取义的观点。他在面对妖贼威胁时,没有选择牺牲无辜的百姓和
城池的安危,而是勇敢地站出来,试图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当谈判失败时,他也没有犹豫退缩,而是果断
地采取了武力行动。这表明他既有智谋又有勇气,是一个有担当的人物。
最后,马遂的行为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责任心。他在国家危机时刻,不顾个人安危,积
极参与平叛行动,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因此,马遂用"富贵”来与敌军谈判,并不有损他的形象,反而彰
显了他的智慧、勇气和忠诚。
【点睛】参考译文:
甲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具有,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
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那么我就只好
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
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假如人们所想
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
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
但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但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
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
能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乙
庆历末年,妖贼王则为盗,占了甘陵,贾魏公负责镇守北门,急忙派遣将领带领军队回城,还没
有制定出破敌的计策。贾魏公日夜忧心忡忡,有个名叫马遂的指使官对他说:“坚固的城墙和深池,不能用
武力强行攻取,我希望能听到您的一句话。"贾卫公觉得他的话壮烈,就派遣他去。马遂见到敌人偶尔坐着,
就向他陈述朝廷的恩德和信用:"你如果能捆绑自己出城,我会向朝廷为你求情,你也不失为富贵之人。如
果你坚守错误,不肯悔改,天子派遣一名将领,带领数千士兵,不久城池就会陷落。"他的话非常激烈诚恳,
但敌人没有回应。马遂估计最终他不会听从,于是急忙攻击敌人,将他击倒在地,几乎勒死了他。
二、习题闯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停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芍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口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略无阿处(2)不见曦月(3)造溯阻绝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
瞿塘峡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①然。水已落,峡中平
如油盎②。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晚至瞿塘关,唐竺夔州,与
白帝城相连。杜诗云:”白帝夔州各异城。”盖言难辨也。关西门正对浦漱堆③,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
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注释】①匹练:一匹白绢。②盎Qng):古代的一种口小腹大的盆。③海海堆:瞿塘峡口的一块巨
石。
3.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龙大溪口(2)唐故夔州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
5.陆游到瞿塘峡可能是夏季吗?联系【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萩,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弃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秀:
弈:
7.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从选文看《醉翁亭记》中,描绘朝暮(早晚)之景的句子是哪两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舆,合祀人。舆初为小校,从周本攻危全讽①。临战,本视贼水栅②,部分诸将,指旁山头一小营,
谓舆日:"尔往为我取彼。”舆唯唯③而色不欲行。本目:“尔惮往耶?"舆目:"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栅
破之,舍而趋彼何为?”本大喜日:”尔亦知此为必争之地耶?吾本自行,今为尔功,劳而遣之。舆乘轻舟,
袭破其前锋,遂排栅入,诸军继址,贼大溃。
与监军甄廷坚不相得,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烈祖④遣使械⑤廷坚。舆刺知之,密告廷坚,因为谋日:
“今独可即日乘轻舟,归阙待罪,毋与中使⑥遇。”廷坚恐惧,不暇为他谋,即从其计。至金陵,遇赦得免。
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失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犹立死。舆扶归营,卧亘余目复
起耳至苍丕喷亦奏瘠痍⑦。攻颍州,倚营门,仗剑驱士卒登城。城上机石发,中营门及铠之半,皆糜碎,而
舆不伤,莫不异之。
(选自陆游《南唐书》)
【注】①周本、危全讽;均为人名。②栅:设置水寨时插在水中的木桩。③唯唯:应答声。④烈祖:指
南唐皇帝李升(bi3n)。⑤械:特指枷锁、镣铐一类的刑具。此处作动词。⑥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
瘢痍(banyf):创伤后留下的瘢痕。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耳贵/亦无瘢痍
B.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耳贵/亦无瘢痍
C.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日贵/亦无瘢痍
D.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月贵/亦无瘢痍
10.文中有三个词语,请你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只写出词义)
文中语字词解
方法指引
句释
【借助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惮:l.dan①畏难,害怕。②敬,敬畏。③通"瘁",尔惮往
惮:_(1)
劳苦。2.甘④惊惧。耶
【课内迁移】"莫不异之"中的"异",根据《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的"异",可理还排栅
遂:(2)
解为"对......感到惊异”的意思。入
【成语推断】〃舍而趋彼何为〃中的〃趋〃,可以根据成语〃趋之若鹫〃中的〃趋〃推断为〃奔不限为
暇:_(3)
向,奔赴”的意思。他谋
11.翻译下列句子。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
(2)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栅破之,舍而趋彼何为?
12.王与个性鲜明,请你结合选文简析其形象特征。
阅读文言文《义鼠》,完成下面小题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似甚恨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⑴腹,蜿蜒
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⑦便捷,数<3)然遁去,蛇追不冬而返。及入穴,
鼠又来,嚼如前手。蛇人则来,蛇出则在,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⑷,
衔之而去。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1)果:充实,饱。(2)故:通"固”,原本本来。(3)(xu):忽然,迅速。(4)悼(d*o)
息:哀悼叹息。
13.解释下列加点词:
及状往去
14.翻译下列各句
(1)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
(2)鼠故便捷,欺然遁去。
15.请你分析:蒲松龄为什么称这只老鼠为"义鼠”?
16.古诗文阅读与鉴赏•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木经
营舍之法,谓之《木经》,幸云喻皓❷所撰。凡屋有“三分(去声)”: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
上为“中分”,阶为“下分”。凡梁长几何,则配极?几何,以为梗等久如梁长八尺,配极三尺五寸,则
厅堂法也。此谓之“上分”。楹®若干尺,则配堂基若干尺,以为棣•等。若楹一丈一尺,则阶基四尺五寸之
类,以至承樵、楂桶®皆有定法,谓之“中分”。阶级有“峻”、“平”、“慢”三等;宫中则以御辇®为
法:凡自下而登,前竿垂尽臂,后竿展尽臂,为“峻道”巴(荷辇十二人:前二人目前竿,次二人目前绦;
又次日前胁,后二人日后胁;又后日后绦,末后日后竿。辇前队长一人日传唱,后一人日报赛。)前竿平
肘,后竿平肩,为“慢道”;前竿垂手,后竿平肩,为“平道”。此之谓“下分”。其书三卷。近岁土木
之工益为严善,旧《木经》多不用,未有人重电之,亦良工之一业也。
【注释】①喻皓:北宋前期建筑师。②极:屋顶。实指屋顶与横梁之间的垂直高度。③模(cui)等:等
级,比例。④楹:支撑横梁的木柱。⑤承棋:即斗拱,梁和柱之间的承重结构。椁确:椽子。⑥御辇:
此指皇帝专坐的轿。⑦"凡自下而登"四句:抬御辇升阶,当抬辇者都在台阶上时,最前面的二人(前竿)
手臂自然下垂到手能握竿的最低度("垂尽臂"),最后面的二人(后竿)则手臂上举到手能握竿的最高度("展
尽臂”),以此保持前后的平衡。这样的台阶比较陡,所以叫做"峻道"。下述"慢道"、"平道",坡度依次降低,
文意参此。
⑴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语。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夏云喻皓所撰关联课内①.
自梁以上为"上分"关联课内②—
以为檎等查字典(做;充当,当做;变成;是)③一
未有人重为之结合语境④一
(2)请根据《木经》内容,从下图中选择屋舍"上分”位置。()
(
誉
胆
朱
7
T
嬴
»lB
茶
-ftl
下分(台基)
A.(A处)B.(B处)C.(C处)D.无法确定
⑶文中划线句子介绍了什么内容?删掉可以吗?为什么?
荷辇十二人:前二人日前竿,次二人曰前绦;又次曰前胁,后二人日后胁;又后曰后绦,末后日后竿。辇
前队长一人曰传唱,后一人曰报赛。
(4)《活板》(沈括)是按照"刻字一排版一印刷一拆版取字”程序顺序对活字印刷术进行说明的。而《木经》
对“营舍之法”的说明则采用了不一样的说明顺序,请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⑸《活板》(沈括)紧紧围绕一个"活"将活字印刷的特征说得清楚明白;《木经》一文中,作者围绕一个"法"
字将“营舍之法”介绍得一清二楚,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对此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
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
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我置及出私钱赎之归甚久母。江岭间
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
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营护:料理,
护送。
17.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会"金文字形为曾,下边是仓体,上边是仓顶,中间是仓门,用储存谷物的粮仓来表示"会聚"
本义,结合语境可推断文中"会裴度亦奏其事"使用的是本义。
B."今为郡蛮方"中的"为"和"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中的“为"含义不同。
C."质"有"抵押""本质""朴窦""质问""箭靶"等义项,"以男女质钱"中的"质"应为"质问"。
D."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和”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B.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C.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D.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19.请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20.苏轼特别推崇柳宗元,特别是晚年,他遭贬岭南,把柳宗元的诗文集"常置左右,目之为友"。请结合所
选文段及《渔翁》这首诗,从不同角度谈谈柳宗元有哪些值得推崇的地方。
2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乙】
武丘寺路袁宏道传
白居易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人。乙未谒选为吴县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令,始以其学试之政。吴赋①甲于天下,猾胥②涂改簿籍,多
银勒②牵骄马,花船载丽人。征民间,人皆不知。公一目了然,摘其影射之条③若干,呼
芙荷③生欲遍,桃李种仍新。猾胥日:"此何为者?”胥不敢欺,皆俯首日弊,公俱量之法,
好住湖堤④上,长留一道春。【注】①山寺路:而清④额外之征凡⑤巨万,吴民大悦。(有删改)【注】①赋:
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为治水患,加强交通,赋税。②胥:小吏。③影射之条:这里指假造的名目。④
修建了虎丘(武丘)路,贯通了山塘河。②清:文中相当于清退、退还。⑤凡:总共。
银勒:戴银饰的马络头。③芟荷:菱叶与荷
叶。④湖堤:白居易沿山塘河筑堤,人称“白
公堤",即山塘街。
【丙】
虎丘记
袁宏道
①虎丘去城耳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
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②每至是日,倾城阖①户,连臂而至。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
江上,雷辐电霍②,无得而花,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
雅俗既陈,妍娃④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
停声,属而个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⑥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
月影横斜,若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
亥L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③剑泉⑦深不可测,飞岩如削。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面北为平远堂日址,堂度已久,余与江进
之谋所以复之,而病号作。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④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歌者闻令⑧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②之俗
裁!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⑩余言否耶?
(有删改)【注】①阖:关闭。②雷辐电霍:这里指滚滚的车轮声。③分曹部署:分批安排。④妍
姆:美和丑。⑤瓦釜:这里代指普通的音乐。⑥竹肉:竹指管乐器,肉指人的歌喉。⑦剑泉:在虎丘千
人石下,相传为吴王洗剑处,又称剑池。⑧令:县令。县级地方行政长官。⑨皂隶:衙门里的差役。⑩识:
同"志",记忆。
⑴在讨论《武丘寺路》首联的重音时,小文认为应该重读"开""频"等,小乐认为"自”也应该重读。你赞同小
乐的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2)请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加点字方法提示解释
①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A
课内迁移
②而病号作
号病终(《桃花源记》)B
③无得而不
上文有“远而望之,如......”C
结合语境
④属而和者
"唱者千百”......"才三四辈"D
⑶将文中的划波浪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公俱置之法。
②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⑷游记往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游踪,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后者是写作的重点。《虎丘记》
着重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抒发了怎样的感受?
⑸白居易和袁宏道都曾在苏州为官。
①白居易离任时,"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请联系《卖炭翁》和【甲】诗,探究其中的原因。
②袁宏道从苏州、离任时,会出现类似"尽作婴儿啼”的场景吗?为什么?
书柳子厚《牛赋》①后
[宋]苏轼
①岭外②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客自高化③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
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
云,幸而不死,即归德于巫。以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病不可复治。”亲戚
皆为却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而后已。地产沉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④,黎人得牛皆以祭鬼,无脱者。
中国⑤人以沉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
②余英能救,故书柳子厚《牛赋》以遗琼州僧道赞⑥,使以晓喻其乡人之有知者,庶几⑦其少衰乎!
庚辰三月十五日记。
(选自《苏长公小品》)
【注解】①《牛赋》,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所作,赋以牛自喻,谓牛有耕垦之劳,虽有功于世而无益于己。
②岭外:指今广东、广西、海南等地。③高化:指广东的高州和化州。④黎:海南土著少数民族。⑤中
国:古称汉族活动的中原地区。⑥僧道赞:一个叫道赞的僧人。⑦庶几:或许。
22.请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言词语的意思。
文言词语方法解释
查找字典法:A.坦然,满不在乎B.安静,心
(1)岭外俗皆情杀牛()(填序号)
神安适。
(2)朗至海南课内迁移法:即出得其船()
(3)香必以牛易之黎参考成语法:移风易俗()
(4)故书柳子厚《牛赋》以遵琼州
语境推测法。()
僧道赞
23.文中五处画线句中都有"旨'字,你从中读出了作者的哪些复杂情感?
24.本文作者在为牛"鸣不平",而韩愈的《马说》在为马“鸣不平"。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与注释,分析两篇文
章的写作目的有何不同?
2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照要求做题。
钱氏①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较故
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②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③,六幕④相联如肤箧⑤,人
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梵天寺木塔》)
(注)①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的吴越王及其子孙。②喻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
杭州一带人。③弥束:全部紧束。④六幕: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⑤月去箧qUqiM
箱子。
⑴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布/瓦上轻/做如此。
B.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C.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D.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2)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加点词方法提示词义
但逐层布板迄联系课文解释词义:用迄再火令药熔。(《活板》)①讫:
人履其板根据词典推断词义:履:鞋。(《古代汉语词典》)②履:
等使其妻见喻皓之妻查阅词典选择义项:①暗中。②稠密。③平静。③密:
⑶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②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
⑷木塔求"稳”,喻皓认为木塔不稳的原因是①—,采用②的方法解决了木塔不稳定的问题。联系
我们学过的《活板》,从毕昇的发明和喻皓的方法中你可以感受到③O
26.古诗文阅读与鉴赏,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纪昌学射
①甘蝇①,古与善@射者,毂®弓西兽伏④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纥纪昌⑦者,
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日:“尔先学不瞬久而后可言?封矣。”
②纪昌归,偃卧⑩其妻之机⑪下,以目承牵挺⑫。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⑬西不瞬也。以告飞卫⑭,飞
卫日:“未也⑮,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③昌以牝⑯悬虱于牖⑰,南面⑱而望之。旬日⑲之间,浸⑳大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成都市房产交易合同
- 二零二四年车辆维护与清洁服务合同
- 2024年度企业并购协议书2篇
- 2024年度版权代理合同with标的:作家作品代理出版3篇
- 2024版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股权合同3篇
- 电力工程劳务分包合同(2024年度)
- 二零二四年度融资合同:企业债券发行与购买协议
- 2024年度加工承揽合同质量担保
- 瓷砖施工环境保护2024年度合同
- 2024年度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养护合同
- 2023年中国石化招聘笔试真题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2024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参考答案(97分)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课堂PPT)
- 安全心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太原理工大学
- 精装修验房最全表格
- 鼻内镜鼻窦手术技术操作规范(完整版)
- 中国工业大类
-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目录(修订版)
- 泵站自动化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