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_第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_第2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_第3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_第4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文章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分析了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小学;思政课教学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进而为培养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丰富教学方式,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思政课的重要价值(一)培养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教育具有启蒙性质,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萌芽阶段,此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正好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最为关键的时期。因此,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尽职尽责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中,这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路径。(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为之努力的目标和愿望,该梦想的实现需要中华各民族对其具有广泛的认知和认同,并且在此基础上团结起来,凝聚力量,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学生是国家未来希望,也是国家未来经济建设与民族复兴的栋梁,他们的思想意识会直接影响其个体行为,进而影响国家发展和建设,也将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所以,必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从而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1]。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对小学思政课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在小学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启蒙性质,在此阶段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控好思政课教学的方向,也就意味着必须制订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并没有制订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最终出现了教学内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衔接不到位的现象。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总目标是不变的,那就是立德树人,但各个阶段的阶段性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各教学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同时也有差异;既可以形成一个整体,即教学总目标——立德树人,同时也是独立的个体。而缺乏明确的目标,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最终会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二)教学内容设计不够完善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在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要遵循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循序渐进地融入进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从纵向和横向进行总体考虑。但是从当前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小学各个年级的思政课教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的设计不够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没有对小学思政课教学背景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进行统筹规划,这就导致各个年级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没有系统性,而且还会出现重复学习或者知识断层现象;第二,在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时缺乏合理性,导致低年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深入挖掘,但高年级学生反而对所学的知识挖掘较浅,最终使得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和层次性,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不能简单重复相关的知识,也不能倒挂问题,这样只会削弱思政课育人效果,也会导致学生所掌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缺乏完善性和连贯性,最终影响学生认知接受能力的提升[2]。(三)没有形成小学思政课教学的系统性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为了更好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采取一体化教学方法。这里所说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教师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都采取同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在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情况侧重点不同,体现出知识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并使学生通过学习树立一体化意识[3]。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在开展小学思政课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并不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也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无法良好地融入教学之中。同时,由于各个年级的教师缺乏沟通与交流,对其他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并不够了解,这就导致教师只能根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展开教学,无法真正地形成小学思政课教学的系统性。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策略(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内容1.教师在设计和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以及教学主题,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充分联系起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然后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围绕教学目标这一核心有效优化教学内容[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加强德育建设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充分考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德育价值,进而结合具体课程设计明确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由此可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教学总目标,充分发挥融合教学的优势,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要有效培养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启蒙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打好思想基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地扎根到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5]。2.教师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具体教学内容之中。教师必须坚持以思政课程为主体,以内容为王的教学原则,精准把握这门课程的灵魂,并以此为基础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同时还要确保知识具有层次性,既要避免忽视思政课教材中的内容,同时也要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小学思政课实现有机融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实现小学思政课教学的连贯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现阶段的认知和社会发展水平,在思政教学中适当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避免出现知识重复、断层或者倒挂现象。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民族知识的相关内容时,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只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即可。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一些风俗和习惯。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就需要给学生讲解一些与民族有关的理论知识,并且要引导学生欣赏各民族的文化,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通过给学生循序渐进地讲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每一学段都能够学习到不同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之间又具有连接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6]。(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教师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的专业性。1.思政课教师必须树立连贯性教学思维。所谓连贯性教学思维,简单来说就是整体教学思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纵、横两个方向把握课堂教学。从横向上把握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政课教学目标和内容,从纵向上要把握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特色,从而有效实现各个年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的整体规划和充分衔接,真正将连贯性教学思维渗透至教学活动之中,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例如,在“我们的衣食哪里来”这一课中,教师就应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同时还要结合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以思政课“立德树人”这一价值为立足点,全面推进教学,让小学生充分了解衣食住行与农业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小学生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2.应积极引进优秀的思政课专业教师,同时加强思政课教师专业培养,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发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学校应积极鼓励思政课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有所建树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励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不断加深理解,进而持续提高教学专业水平。除此以外,学校要不断完善和健全教师培训制度,邀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专家举办讲座,使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价值和作用[7]。(三)多元化教学,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在小学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教师必须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这不仅能够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生思政素养全面发展,还能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奠定良好基础。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学习特点、课程特色、发展规律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立足实际,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思政课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启蒙,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游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此相关的视频和音频,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要让他们掌握一些知识,还要让他们有所体验和感悟,教师就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交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感悟[8]。例如,在“祖国妈妈在我心中”这一课中,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加强对国旗、国徽的认识,明白国旗、国徽象征的意义,进而懂得爱护国旗、国徽。(四)扩大隐性思政教育空间,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思政课目前,我国小学思政课的主要教学方法,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这是一种以积极宣教为基础的、非常明确的教育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教学更系统、更高效,但缺点是学生很容易陷入被动,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课堂教学方式具有片面性,不利于小学生思政素养的全面发展,也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小学思政课教学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完全、完整、深度融合。所以,要真正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与小学思政课真正融为一体,必须充分挖掘思政教育的隐性空间,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家校结合,等等,将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心理教育等充分结合起来,构建更可靠、更有效的思政教育环境,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同时,通过挖掘和扩大隐性思政教育空间,也能够有效创新教学方式,形成多样化教学,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会谦让”这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小学生理解节制、谦虚的内涵,进而形成谦让的良好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道德修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耳熟能详的故事,如“孔融让梨”,既能够让小学生充分理解“谦让”的内涵,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华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以及其与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奠定坚实基础。(五)实施体验式教学,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小学思政课教学增强小学生对思政课程的体验,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学生兴趣以及认知水平等因素,科学设计体验式教学方式,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深刻理解知识内涵,这既是提高小学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小学思政课教学实现深度融合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教学“走进我们的老师”这一课时,为了增强小学生对这节课的体验感,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前先对小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心中的教师都是什么样的呢?”利用问题,启发小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引起小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说出自己思考出的答案后,教师再继续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学校里的教师与你们心中的教师是一样的吗?”通过连续提问,进一步引导小学生深入思考,顺其自然地导入课程,使学生对这节课的体验感更加深刻。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融入名师的故事,对小学生的情感以及思想观念进行有效启发,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融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