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3节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第2课时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基础巩固1.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③物种是具有肯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⑤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⑥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沟通A.①②③ B.②③⑤C.②③ D.①④⑥答案C解析种群是某一个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而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进行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群体,①错误,③正确。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②正确。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通常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后出现了生殖隔离,④错误。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⑤错误。不同物种之间不会有基因沟通,⑥错误,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2.基因流是指生物个体从其发生地分散出去而导致不同种群之间基因沟通的过程,可发生在同种或不同种的生物种群之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邻近的种群间基因频率有较大差异,说明它们之间不存在基因流B.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C.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可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D.种群之间的基因流被地理隔离所阻断是形成新物种的一种途径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基因流可发生在同种或不同种的生物种群之间,所以邻近的种群间可能存在基因流,A项错误;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B项正确;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为自然选择供应了更多的材料,极大地丰富了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C项正确;种群之间的基因流被地理隔离所阻断是形成新物种的一种途径,除此外,不经过地理隔离也可能会形成新物种,如多倍体的形成,D项正确。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隔离阻挡了种群间基因沟通B.对全部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定导致生殖隔离C.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缘由D.不同物种之间必定存在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隔离是指不同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沟通的现象,A项正确;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生殖隔离进而产生新物种,B项错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缘由,C项正确;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记,不同物种之间必定存在生殖隔离,D项正确。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意味着有新物种的形成B.有生物进化才能形成多种多样的生物C.种群的基因频率变更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D.没有地理隔离也可能发生生物进化答案A解析生物发生进化,不肯定形成新物种,A项错误;生物呈现多种多样,这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项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更,就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C项正确;生物是否发生进化,要看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更,因此没有地理隔离也可能发生生物进化,D项正确。故选A项。5.华南虎和东北虎属于两个亚种,这两个亚种的形成是()A.人工选择的结果B.长期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的结果C.地理隔离的结果D.基因重组的结果答案C解析华南虎和东北虎处于两个不同的区域,存在着地理隔离,华南虎与东北虎因地理障碍不能进行基因沟通。6.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确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记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可以与原物种交配产生可育后代D.d表示地理隔离,使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沟通答案D解析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项错误;b表示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记,生物进化的标记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B项错误;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原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项错误;d表示地理隔离,自然条件下,由于地理障碍导致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沟通,D项正确。故选D项。7.下列有关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了不同物种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定经验D.每个新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验从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答案B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物种形成的有关因素,正确的是()A.物种的形成都必需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B.物种的形成有的不须要经过隔离C.地理隔离标记着新物种的产生D.物种的形成不须要都经过地理隔离,但都须要经过生殖隔离,因为它是产生新物种的标记答案D解析有的物种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A项错误;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记,物种的形成必需经过生殖隔离,B、C两项错误。9.某探讨小组探讨了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像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探讨小组已知鱼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限制,但不清晰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假说,如下图所示。(1)在假说甲中,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的祖先是。

(2)假说甲认为,湖泊Ⅰ、Ⅱ会形成上述两种鱼,根本缘由是灰色鱼通过

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并在的作用下,适应环境的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生存下来,而不适应环境的灰色鱼被淘汰。

(3)假说乙认为,湖泊Ⅰ中原有的红褐色鱼,由于洪水的作用,一部分进入湖泊Ⅱ中,从而产生以致无法进行基因沟通。假如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亲缘关系最近,则这一证据能有效支持假说乙。若湖泊Ⅰ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存在,可以确定它们是两个物种。

(4)连续两年对湖泊Ⅰ中的金黄色鱼进行调查,发觉DD和dd的基因型频率变更如下表。时间DDdd第一年10%70%其次年4%64%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填“是”或“否”),理由是

答案(1)同一种灰色鱼(2)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3)地理隔离湖泊Ⅱ中的红褐色鱼生殖隔离(4)否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变更实力提升1.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育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视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更,确定生物的进化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答案B解析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A项错误。幼苗丙是杂种植株,其细胞内含有18条染色体,秋水仙素处理后的丁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已加倍(36条),丁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可视察到72条染色体,B项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供应原材料,而自然选择确定生物的进化方向,C项错误。丁是人工诱导形成的多倍体,戊是丁自交获得的后代,则戊也是多倍体,戊与丙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戊是一个新物种,该新物种的形成不须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D项错误。2.关于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变更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但物种不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定导致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过程中,干脆受选择的是生物的表型,选择的本质是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更答案D解析当基因频率发生的变更积累到了肯定的程度时,会引起基因库的差别,最终导致生殖隔离,所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变更,A项错误;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肯定产生新物种,B项错误;地理隔离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即产生生殖隔离,但新物种的形成不肯定都要经过地理隔离,即地理隔离不是生殖隔离的必要条件,C项错误;自然选择过程中,干脆受到选择的是表型,选择的本质是使基因频率定向变更,D项正确。故选D项。3.三倍体牡蛎(3n=30)肉鲜味美,其培育方法是使二倍体牡蛎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时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不能再分裂,然后让该细胞与二倍体牡蛎的精子结合获得三倍体牡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牡蛎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形成15个四分体B.三倍体牡蛎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更且该变更确定其进化的方向C.三倍体牡蛎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能视察到60条染色体D.三倍体牡蛎与二倍体牡蛎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个物种答案C解析三倍体牡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A项错误;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不能确定其进化方向,B项错误;三倍体牡蛎细胞中含有30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此时期细胞中有60条染色体,C项正确;三倍体牡蛎不育,不是一个物种,D项错误。故选C项。4.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种群因河道变更而发生的变更,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道的变更使同一种群的生物变成了不同的物种B.河道的变更使两个种群失去了基因沟通的机会C.B种群和C种群基因频率的不同仅与环境的变更有关D.地理隔离必定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必定源于地理隔离答案B解析河道的变更使一个种群被分割成两部分,从而形成两个种群,这两个种群因河流的阻隔,形成地理隔离,失去了基因沟通的机会,但是并没有证据说明B、C两种群的生物成为了两个物种,故A项错误、B项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差异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还与可遗传的变异有关,C项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生殖隔离,但是生殖隔离未必就肯定源自地理隔离,D项错误。5.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被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肯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若经过漫长的进化,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答案B解析b和d存在地理隔离,但不肯定存在生殖隔离,A项错误;d是由a1种群中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区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形成的,c是a2进化形成的,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但可能是两个物种,因此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项正确;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经过进化形成的d和b可能存在生殖隔离,因此b与d不肯定属于同一物种,C项错误;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但经进化形成的d和c不肯定存在生殖隔离,因此c与d不肯定属于不同物种,D项错误。6.(2024·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二期中)图1显示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更过程。种群中甲虫的体色由基因A和a限制(如图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另一个基因型为AA的种群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该来源为生物进化供应了。当这个种群达到遗传平衡时,若灰色个体占4%,则A的基因频率为。

(2)因国家推行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种群1所在的地区环境污染持续改善,可预料该种群的后代中a的基因频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想知道种群1和种群2是不是同一物种,应如何设计试验?

如何依据试验现象推断?

答案(1)基因突变原材料80%(2)增大(3)使种群1和种群2的雌雄个体之间交配,视察能否产生可育后代若能产生可育后代,则两种群是同一物种;若不能交配产生后代,或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不行育,则两种群不是同一物种解析(1)依据题意分析,只有一种基因型AA的种群中原来只有A基因,没有a基因,则出现的a基因最可能来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