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之免疫调节_第1页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之免疫调节_第2页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之免疫调节_第3页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之免疫调节_第4页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之免疫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新题速递之免疫调

选择题(共18小题)

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致敏B淋巴细胞表面含有抗原受体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

B.效应B细胞失去增殖能力,其表面不含受体分子

C.同一个体的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所含MHC分子相同

D.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受到刺激后都能分泌蛋白质作用于其他细胞

2.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人时,会将含有病毒的唾液注入人体皮肤,随后病毒感染叮咬处的皮下树突状细

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病毒在这些细胞中扩增后释放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感染。研究人员分别评估

了伊蚊唾液中32种唾液蛋白对寨卡病毒增殖的影响,发现其中唾液AaVA-1蛋白可以显著地促进寨卡

病毒感染哺乳动物。课题组利用“小鼠蚊”传播模型对AaVA-1蛋白的功能进行实验探究,机理如下:

AaVA-1蛋白能够与抑制免疫细胞自噬的LRPPRC蛋白结合一激活免疫细胞的自噬过程一促进病毒感

染机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研究AaVA-1蛋白作用的过程中,需将伊蚊32种唾液蛋白分别与寨卡病毒混合注入小鼠观察其

感染情况

B.LRPPRC蛋白激活免疫细胞自噬的过程,与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靶细胞的过程相同

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的功能,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D.课题组揭示了宿主一媒介一病毒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伊蚊通过唾液影响相关病毒传播的分子机制

3.研究发现,TSLP在诱发过敏反应中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酮替芬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

膜,有效抑制抗体对肥大细胞的吸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释放组

过敏

组胺等

反应

物质

A.细胞a、c分别是指细胞毒性T细胞和浆细胞

B.TSLP作为信息分子能间接促进细胞b增殖

C.细胞b的激活需要过敏原和细胞因子的共同刺激

D.酮替芬可有效治疗TSLP诱发的过敏反应

4.为了评价甲、乙和丙3种抗体检测试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诊断价值,某科研人员分别对

SLE组和其他自身免疫病组进行检测,统计出各组阳性数量并计算出相关指标,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试剂SLE组(45例)其他自身免疫病SLE灵敏度SLE特异度

组(39例)

甲441597.78%61.54%

乙7215.56%94.87%

丙291164.44%71.79%

注:灵敏度=阳性数/SLE患者人数,特异度=非阳性数/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人数

A.SLE形成的原因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

B.其他自身免疫病中阳性数越多则该试剂的特异度越低

C.受试者用乙试剂检测呈阳性,说明患SLE的概率较低

D.检测SLE最有价值的试剂要求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很高

5.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介导肿瘤清除的重要细胞因子。临床治疗时多采用静脉多次给药,但会导

致IL-12在到达肿瘤部位前刺激、活化免疫细胞,产生副作用。研究人员利用患者自身体内IL-12天

然受体设计了一种封闭IL-12活性的药物pro-IL-12,该药物在外周无活性;某些细胞特异性表达的

基质金属蛋白酶可切割pro-IL-12,释放IL-12的生物活性,发挥特异性抗肿瘤效果。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肿瘤细胞的抗原刺激后在胸腺增殖、分化

B.对患者静脉多次进行IL-12给药的操作属于主动免疫疗法

C.患者免疫系统会将pro-IL-12识别为外来抗原而将其清除

D.基质金属蛋白酶应为肿瘤细胞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质

6.病原体感染可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如图表示某人被病毒感染后体内T细胞和病毒的相对数量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T细胞

病毒

abc天数

时间

A.a-b期间辅助性T细胞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

B.b-c期间细胞毒性T细胞大量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C.病毒与辅助性T细胞接触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第二个信号

D.细胞毒性T细胞损伤异体移植的器官或细胞属于细胞免疫

7.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具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亚群,能抑制其他细胞的免疫反应。Treg

的抑制调节如图所示,CD39和CD73为细胞表面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39和CD73接受腺背刺激后抑制T细胞的活性

B.抑制Treg细胞的功能,可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TGF-0/L-10与溶菌酶、抗体等蛋白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Treg细胞中TGF-p/L-10和颗粒酶B的释放方式为主动运输

8.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机体的免疫细胞会参与破坏移植的细胞和器官,影响器官的存活。人体内的调

节性T细胞(TReg)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10等,调节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以及T细胞的活性,

从而提高机体对移植器官的耐受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在骨髓中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且继续发育成熟

B.对移植器官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抗体的攻击

C.抑制TReg功能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失调引发自身免疫病

D.细胞因子IL-10通过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来提高免疫力

9.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多名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

四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有些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免疫炎症反应;而

另一类细胞因子则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GC的分泌调节与甲

B.增加靶细胞TNF-a受体或使用抑制剂能达到治疗RA的效果

C.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能会引发类风湿关节炎

D.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容易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

10.科学家研究发现,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细胞。如

图显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细胞,A、B、C表示免疫活性

A.图中所示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

B.结核杆菌制剂进入机体后发挥抗原作用

C.物质A和物质B都是细胞因子

D.甲、乙、丙、丁四种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11.人体被细菌M感染的早期,细菌M的脂多糖、荚膜多糖等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可以直接激活B细胞

产生IgM抗体。该免疫过程不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协助,也不会产生相应的记忆B细胞。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溶酶体合成的溶菌酶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

B.该免疫过程产生的IgM抗体能作用于人体细胞内外的抗原

C.二次免疫时,细菌M会刺激人体快速产生大量的IgM抗体

D.用脂多糖制备的疫苗主要通过诱发机体产生抗体来预防感染

1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儿童。婴幼儿期两次接种麻疹疫苗可有效预防麻

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麻疹病毒侵入机体时,吞噬细胞可发挥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B.麻疹病毒侵入的细胞可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接触和裂解

C.麻疹病毒侵入细胞后,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即可完成特异性免疫反应

D,两次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增加麻疹病毒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

13.登革热病毒与寨卡病毒结构相似。为探究登革热病毒抗体是否可以特异性结合寨卡病毒,科研人员用

血清与病毒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O-a组:登革热康豆者血清+寨卡病毒

b组:未感染过登革热病毒的正常人

血清稀驿度

血清稀狎度

A.b、d两组为对照组,a、c两组为实验组

B.血清稀释度足够高时,相应抗原与抗体不会发生特异性结合

C.实验结果说明登革热康复者血清中的抗体能够与寨卡病毒结合

D.实验结果说明寨卡病毒抗体能够与登革热病毒结合

14.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导致的流行性感冒易在春季高发,人体首次和再次感染该病毒后会出现图示

免疫过程,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相应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刺激

—产生

A.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细胞①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

B.细胞②和③具有相似的生理功能,即接触抗原后能迅速产生抗体

C.细胞⑤作用于靶细胞会引起靶细胞裂解,继而导致靶细胞坏死

D.根据图示免疫过程研发流感病毒疫苗有利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高发

15.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用普通饲料和高脂肪低糖类(KD)饲料对小鼠进行饲喂,以研究

KD饮食的小鼠抵御甲型流感病毒(IAV)感染的效果。饲喂小鼠7天后再用一定浓度的IAV感染小鼠,

统计小鼠的生存率,以及效应T细胞和yT细胞(一种新型T细胞)的相对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1细

00胞。对照组

一对照组相°。实验组

•■o0实验组对10-

率年

狗O

i___________

2468yT细胞

感染后天数注:小横线代表该数据的平均值

A.用普通饲料饲喂的小鼠对IAV的抵抗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B.感染约3天后的结果说明KD饮食可以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

C.两组效应T细胞的数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其在针对IAV的免疫中没有发挥作用

D.yT细胞在KD饮食增强小鼠抵御IAV感染的能力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16.机体过度的炎性反应会引发脓毒症。为研究黄黄多糖(APS)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

的影响机制,科研人员选取90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操作如下表所示,LPS为脂多糖,可诱发

小鼠发生炎性反应而患脓毒症。腹腔注射LPS12h后,取小鼠外周血测定炎症因子浓度和T淋巴细胞亚

群中Thl、Th2的水平,部分实验结果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操作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Thl(%)Th2(%)Thl/Th2

-2(IL-2,-4(IL-4,

抑炎因子)促炎因子)

(ng/L)(ng/L)

假手术组连续7d腹88.9345.8021.432.179.87

腔注射适量

生理盐水

模型组连续6d腹16.09208.6611.525.861.96

腔注射适量

生理盐水,

第7d注射

10mg/kg的

LPS

APS低剂量连续6d腹40.04155.2215.334.633.31

组腔注射等体

100mg/kg

的APS,第

7天注射

10mg/kg的

LPS

APS中剂量连续6d腹57.27110.3516.883.804.45

组腔注射等体

200mg/kg

的APS,第

7天注射

10mg/kg的

LPS

APS高剂量连续6d腹74.6183.3919.253.076.27

组腔注射等体

400mg/kg

的APS,第

7天注射

10mg/kg的

LPS

A.人体的免疫系统由T细胞等免疫细胞和白细胞介素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水平和白细胞介素均增加

C.APS处理后的小鼠与假手术组相比,促炎因子含量增加,抑炎因子含量也增加

D.APS处理可调节小鼠Thl/Th2的水平,同时还可以抑制脓毒症小鼠体内的炎症水平

17.伤寒沙门氏菌的抗原直接与B细胞结合就能激活B细胞,但不产生记忆细胞。脂多糖(LPS)是该类

细菌的主要致病毒素。研发伤寒沙门氏菌LPS疫苗过程中,为初步鉴定多肽A、B模拟LPS抗原特征

的相似程度,研究人员利用抗LPS抗体进行检测,部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上将LPS固定于检测板上

abbbbbI

,上加入多肽和抗体混合液

bbl・bbbbI

,,,洗去混合溶液,测定检

c卜卜卜卜卜卜।测板上的抗体含量

图1

A.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两类淋巴细胞成熟与集中分布的部位

B.再次感染伤寒沙门氏菌后,人体产生的反应更快、抗体水平更高

C.图1步骤c中LPS与抗体结合后的复合物会被消洗掉

D.据图2可知,用多肽A模拟LPS的抗原特性的效果更好

18.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琳•考里科与德鲁•韦斯曼两位科学家,表彰其“在核甘碱基修

饰方面的发现,使得开发有效的针对新冠病毒的mRNA疫苗成为可能"。mRNA疫苗的免疫应答过程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进入人体会引起免疫反应,这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

B.mRNA疫苗进入人体后作为抗原既能激发体液免疫,也能激发细胞免疫

C.注射mRNA疫苗后,人体会产生与该mRNA特异性识别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D.mRNA疫苗不能在人体内稳定存在,使用时需多次注射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9.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美国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以表彰他们在核

昔酸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利用该成果使尿嚓咤转化为假尿喀咤,可使合成的mRNA进入人体后引起

的免疫反应强度降低,同时能增加其翻译效率,从而开发出有效的mRNA疫苗。mRNA疫苗在控制单

链RNA病毒X(宿主为动物细胞)流行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图是mRNA疫苗工作原理。回答下

列问题:

RNA疫苗

(1)树突状细胞将内环境中未经碱基修饰的mRNA识别为,进而被激活。树突状细胞被激

活后,会吞噬并处理mRNA,将其呈递给,上述过程涉及人体免疫系统的第道

防线,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2)mRNA疫苗的制备的大致过程是:①获取病毒的单链RNA;②以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cDNA;

③切割cDNA以获取控制S蛋白的DNA片段;④以控制S蛋白的DNA片段为模板合成mRNA;⑤碱

基修饰;⑥脂质纳米粒包装;⑦成药。②过程需要的酶是酶。③过程切割cDNA

以获取控制S蛋白的基因片段时要注意保留基因前端的片段,理由是该片段是

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3)制备X病毒灭活疫苗时,需要将提纯的X病毒接种在VERO细胞中,获得大量活病毒后对其进

行灭活处理。VERO细胞一定来自动物,理由是o在培养VERO细胞时,培

养液中要加入一定量的牛血清,作用是;培养的气体环境

是o科学家普遍认为针对RNA病毒的灭活疫苗很容易失效,不能起到预防病毒

感染的目的,理由是o

20.肿瘤细胞表面有大量PD-L1蛋白可与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抑制细胞毒性

T细胞增殖,实现免疫逃逸。研究者对PD-L1抗体无响应的肿瘤免疫逃逸新策略进行探究。

(1)肿瘤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DC)可肿瘤细胞释放至胞外的凋亡小体(含有肿瘤抗原),

随后将凋亡小体降解并呈递肿瘤抗原至细胞毒性T细胞使之活化,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

肿瘤细胞。

(2)S蛋白在DC中可从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发挥作用。

①研究者将野生型小鼠(WT)和S基因敲除鼠(SKO)来源的DC培养在含有M肿瘤凋亡小体的培养

液中一定时间,更换为不含M肿瘤凋亡小体的培养液后,检测DC胞内凋亡小体数目,结果如图。

由图可知。

②进一步检测发现SKO来源DC表面的M肿瘤抗原复合物量显著,证实S蛋白促进DC抗

原呈递过程。

(3)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转化生长因子(TGF-P)含量升高,TGF-0作为信息可提高细胞中糖

基化酶活性。研究者进一步发现肿瘤通过TGF-p使肿瘤组织中的DC胞内S蛋白糖基化水平提高从而

使其活性下降,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从选项中选择)以验证上述机制。

对照组:WT鼠注射一定量M肿瘤细胞构建肿瘤小鼠

实验组:鼠注射与对照组等量M肿瘤细胞构建肿瘤小鼠

检测指标:_________

a.TGF-p受体特异性敲除鼠

b.DC的TGF-p受体特异性敲除鼠

c.DC中S蛋白糖基化水平

d.DC表面M肿瘤抗原复合物量

(4)研究者制备靶向DC的S蛋白并将其与PD-L1抗体联合使用,可有效抑制对PD-L1抗体无响

应的肿瘤免疫逃逸,综合上述研究结合细胞免疫过程解释联合使用抑制肿瘤免疫逃逸的原因是:联合使

用时,,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能力增强,进而提升清除肿瘤细胞能力。

E

aD

<-

®1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新题速递之免疫调节(2024年9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致敏B淋巴细胞表面含有抗原受体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

B.效应B细胞失去增殖能力,其表面不含受体分子

C.同一个体的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所含MHC分子相同

D.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受到刺激后都能分泌蛋白质作用于其他细胞

【考点】免疫系统的组成.

【专题】正推法;免疫调节.

【答案】B

免疫器官一一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免疫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免疫系统V(发挥免疫I严游FT口细<4口晌力巴

作用的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

淋巴结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分析】(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解答】解:A、致敏B淋巴细胞能接受抗原刺激,致敏B淋巴细胞表面含有抗原受体,白细胞介素-

2为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致敏B淋巴细胞表面含有白细胞介素-

2受体,A正确;

B、效应B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了增殖能力,其表面不含抗原的受体分子,但是还含有其他的受体

分子,B错误;

C、同一个体所含的基因相同,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表达的MHC分子相同,C正确;

D、巨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都是免疫细胞,受到刺激后可以分泌蛋白(免疫活性物质)作用于其他细

胞,D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人时,会将含有病毒的唾液注入人体皮肤,随后病毒感染叮咬处的皮下树突状细

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病毒在这些细胞中扩增后释放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感染。研究人员分别评估

了伊蚊唾液中32种唾液蛋白对寨卡病毒增殖的影响,发现其中唾液AaVA-1蛋白可以显著地促进寨卡

病毒感染哺乳动物。课题组利用“小鼠蚊”传播模型对AaVA-1蛋白的功能进行实验探究,机理如下:

AaVA-1蛋白能够与抑制免疫细胞自噬的LRPPRC蛋白结合一激活免疫细胞的自噬过程一促进病毒感

染机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研究AaVA-1蛋白作用的过程中,需将伊蚊32种唾液蛋白分别与寨卡病毒混合注入小鼠观察其

感染情况

B.LRPPRC蛋白激活免疫细胞自噬的过程,与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靶细胞的过程相同

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的功能,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D.课题组揭示了宿主一媒介一病毒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伊蚊通过唾液影响相关病毒传播的分子机制

【考点】免疫系统的功能.

【专题】正推法;免疫调节.

【答案】B

【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一内质网进行粗加工一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

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一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一细胞膜。

【解答】解:A、为验证是AaVA-1蛋白发挥作用,可分别将32种唾液蛋白与病毒一同注射到小鼠体

内,预期结果为AaVA-1蛋白组的小鼠出现相应病症,A正确;

B、AaVA-1蛋白能够与抑制免疫细胞自噬的LRPPRC蛋白结合,从而激活免疫细胞的自噬过程,而

细胞毒性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靶细胞,是因为靶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二者过程不相

同,B错误;

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的功能,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呈

递给其他免疫细胞,C正确;

D、有题干分析可知,课题组揭示了宿主一媒介一病毒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伊蚊通过唾液影响相关病

毒传播的分子机制,D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研究发现,TSLP在诱发过敏反应中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酮替芬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

膜,有效抑制抗体对肥大细胞的吸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TSLP

释放组

过敏

组胺等

反应

物质

A.细胞a、c分别是指细胞毒性T细胞和浆细胞

B.TSLP作为信息分子能间接促进细胞b增殖

C.细胞b的激活需要过敏原和细胞因子的共同刺激

D.酮替芬可有效治疗TSLP诱发的过敏反应

【考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免疫失调.

【专题】模式图;正推法;免疫调节.

【答案】A

【分析】1、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的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

乱。

2、分析题图可知:细胞a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b为B细胞,细胞c为浆细胞。

【解答】解:A、细胞a(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细胞c(能产生抗体)分别是指辅助性T细胞

和浆细胞,A错误;

B、TSLP能激活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能够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的增殖,

B正确;

C、由图可知,细胞b(B细胞)的激活需要过敏原和细胞因子的共同刺激,C正确;

D、酮替芬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有效抑制抗体对肥大细胞的吸附作用,故酮替芬可有效治疗

TSLP诱发的过敏反应,D正确。

故选:Ao

【点评】本题以题图在载体,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过

敏反应的原理,从而结合题图信息对本题做出正确判断。

4.为了评价甲、乙和丙3种抗体检测试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诊断价值,某科研人员分别对

SLE组和其他自身免疫病组进行检测,统计出各组阳性数量并计算出相关指标,结果如表。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试剂SLE组(45例)其他自身免疫病SLE灵敏度SLE特异度

组(39例)

甲441597.78%61.54%

乙7215.56%94.87%

丙291164.44%71.79%

注:灵敏度=阳性数/SLE患者人数,特异度=非阳性数/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人数

A.SLE形成的原因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

B.其他自身免疫病中阳性数越多则该试剂的特异度越低

C.受试者用乙试剂检测呈阳性,说明患SLE的概率较低

D.检测SLE最有价值的试剂要求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很高

【考点】免疫失调.

【专题】数据表格;免疫调节.

【答案】C

【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

反应。(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因为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

乏而引起疾病。

【解答】解;A、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

起的疾病,A正确;

B、特异度=非阳性数+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人数,若其他自身免疫病中阳性数越多则该试剂的特异度

越低,B正确;

C、乙试剂的SLE特异度最高,受试者用乙试剂检测呈阳性,说明患SLE的概率较高,C错误;

D、如果检测SLE的试剂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很高,说明该试剂又灵敏准确,对检测SLE应最有价值,D

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介导肿瘤清除的重要细胞因子。临床治疗时多采用静脉多次给药,但会导

致IL-12在到达肿瘤部位前刺激、活化免疫细胞,产生副作用。研究人员利用患者自身体内IL-12天

然受体设计了一种封闭IL-12活性的药物pro-IL-12,该药物在外周无活性;某些细胞特异性表达的

基质金属蛋白酶可切割pro-IL-12,释放IL-12的生物活性,发挥特异性抗肿瘤效果。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肿瘤细胞的抗原刺激后在胸腺增殖、分化

B.对患者静脉多次进行IL-12给药的操作属于主动免疫疗法

C.患者免疫系统会将pro-IL-12识别为外来抗原而将其清除

D.基质金属蛋白酶应为肿瘤细胞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质

【考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专题】材料分析题;免疫调节.

【答案】D

【分析】主动免疫是指通过给予人体疫苗等免疫制剂使其产生抗体或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达到预防传染

病的目的。主动免疫可以是主动获得的,也可以是主动应答的。主动获得包括接种疫苗、接触抗原等,

主动应答则包括自然免疫、获得性免疫等。被动免疫则是指把经过免疫的血清、抗体、免疫细胞等不同

的免疫制剂注入人体,达到防病目的的一种免疫方法。被动免疫产生的免疫效果相对较快,但也不够持

久。

【解答】解:A、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肿瘤细胞的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

忆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为T细胞,A错误;

B、主动免疫就是经过抗原刺激,使机体自身产生免疫力,被动免疫是机体被动接受抗体、致敏淋巴细

胞或其产物所获得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对患者静脉多次进行IL-12给药的操作属于被动免疫疗法,B

错误;

C、pro-IL-12是利用患者自身体内IL-12天然受体设计了一种封闭IL-12活性的药物,患者免疫系

统不会将pro-IL-12识别为抗原,C错误;

D、某些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可切割pro-IL-12释放IL-12的生物活性,发挥特异性抗

肿瘤效果,说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应为肿瘤细胞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D正确。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病原体感染可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如图表示某人被病毒感染后体内T细胞和病毒的相对数量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T细胞

病毒

abc天数

时间

A.a-b期间辅助性T细胞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

B.b-c期间细胞毒性T细胞大量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C.病毒与辅助性T细胞接触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第二个信号

D.细胞毒性T细胞损伤异体移植的器官或细胞属于细胞免疫

【考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专题】坐标曲线图;正推法;免疫调节.

【答案】C

【分析】图中a-b段病毒入侵并增殖,同时机体开始进行特异性免疫,T细胞数量增加;随后b-c段

病毒数量减少,T细胞数量也减少并趋于稳定。

【解答】解:A、a-b期间病毒入侵,导致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A正确;

B、b-c期间细胞毒性T细胞大量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进而使病毒暴露出来,通过体液免疫产生的

抗体使病毒数量减少,B正确;

C、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

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C错误;

D、异体移植的器官或细胞属于抗原,引发机体细胞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与之接触,使其

裂解,D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理解体液免

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从而结合题图信息对本题做出正确判断。

7.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具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亚群,能抑制其他细胞的免疫反应。Treg

的抑制调节如图所示,CD39和CD73为细胞表面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39和CD73接受腺背刺激后抑制T细胞的活性

B.抑制Treg细胞的功能,可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TGF-0/L-10与溶菌酶、抗体等蛋白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Treg细胞中TGF-p/L-10和颗粒酶B的释放方式为主动运输

【考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专题】模式图;免疫调节.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图为Treg细胞的抑制调节机制,其中CD39、CD73为Treg细胞表面蛋白,可催

化ATP水解为三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腺普。TGF-p/L-10,颗粒酶、腺昔对T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解答】解:A、依题图可知,CD39和CD73为Treg细胞表面蛋白,可催化ATP/ADP水解为AMP,

进而被CD73水解为腺昔抑制T细胞的活性,A错误;

B、Treg细胞是一类具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亚群,提高Treg细胞的功能,能降低免疫排斥,

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抑制Treg细胞的功能会降低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错误;

C、据图可知,TGF-0/L-10属于抑制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与溶菌酶、抗体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正确;

D、TGF-0/L-10和颗粒酶B均为蛋白质,其释放方式为胞吐,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结合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免疫调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将所学免疫系统组成和作

用、特异性免疫过程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要点。

8.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机体的免疫细胞会参与破坏移植的细胞和器官,影响器官的存活。人体内的调

节性T细胞(TReg)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10等,调节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以及T细胞的活性,

从而提高机体对移植器官的耐受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在骨髓中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且继续发育成熟

B.对移植器官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抗体的攻击

C.抑制TReg功能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失调引发自身免疫病

D.细胞因子IL-10通过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来提高免疫力

【考点】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失调;免疫学的应用.

【专题】正推法;免疫调节.

【答案】C

【分析】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进行攻击,这是器官移植

容易失败的原因。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一一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

细胞抗原,简称HLA。如果将别人的器官或组织移植过来,白细胞就能识别出HLA不同而发起攻击,

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着和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解答】解:A、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A错误;

B、对移植器官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来自细胞毒性T细胞的攻击,B错误;

C、抑制TReg的功能可能会导致细胞因子IL-10分泌减少,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功能过强而引起

产生自身免疫病,C正确;

D、器官移植发生的免疫排斥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结合题意可知,TReg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能够

调节抗原呈递细胞的功能以及T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同种异体移植物的耐受,说明细胞因子

IL-10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来降低细胞免疫,从而降低免疫能力,D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结合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免疫调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将所学免疫系统组成和作

用、特异性免疫过程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要点。

9.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多名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

四种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有些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免疫炎症反应;而

另一类细胞因子则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GC的分泌调节与甲

状腺激素类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SO

■健康志愿者

70

M吟60

a50□RA患者

40

洋30

成20

10抬

TNF-aIL-6IL-4IL-10细胞因子

A.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

B.增加靶细胞TNF-a受体或使用抑制剂能达到治疗RA的效果

C.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能会引发类风湿关节炎

D.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容易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

【考点】免疫失调.

【专题】坐标曲线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答案】B

【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风湿性

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题图分析,RA患者体内的INF-a和IL-6的含量较高,即INF-a和IL-6可能是促进RA患者免疫

炎症的细胞因子,而IL-4和IL-10可能抑制炎症反应。

【解答】解:A、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且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起作用,A正确;

B、由图1可知,RA患者体内的INF-a和IL-6的含量较高,即INF-a和IL-6可能是促进RA患

者免疫炎症的细胞因子,而RA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因此,设法减少靶细胞TNF-a受体或使

用抑制剂能达到治疗RA的效果,B错误;

C、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是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导致的,C正确;

D、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GC的分泌调节与甲状腺激素类似,则GC的使用,会

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垂体分泌的相应促激素减少,因而容易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D正

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

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科学家研究发现,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细胞。如

图显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细胞,A、B、C表示免疫活性

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

B.结核杆菌制剂进入机体后发挥抗原作用

C.物质A和物质B都是细胞因子

D.甲、乙、丙、丁四种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考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专题】模式图;免疫调节.

【答案】D

【分析】1、分析图示细胞从产生抗体的细胞丁入手,丁是浆细胞;图示细胞甲为细胞毒性T细胞,细

胞乙为B淋巴细胞,细胞丙为记忆B细胞,A物质和B物质都是细胞因子,C物质是抗体。

2、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之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与致敏淋巴细胞等,并能与相应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解答】解:A、分析图示细胞从产生抗体的细胞丁入手,丁是浆细胞,进而判断甲为细胞毒性T细胞,

所以图中所示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A正确;

B、结核杆菌制剂进入机体后引起机体产生了如图所示特异性免疫反应,因此从免疫学角度说结核杆菌

制剂发挥了抗原作用,B正确;

C、物质A和B都是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一细胞因子,C正确;

D、细胞甲为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乙为B淋巴细胞,细胞丙为记忆B细胞,丁是浆细胞,其中丁浆

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

解掌握,难度适中。

11.人体被细菌M感染的早期,细菌M的脂多糖、荚膜多糖等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可以直接激活B细胞

产生IgM抗体。该免疫过程不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协助,也不会产生相应的记忆B细胞。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溶酶体合成的溶菌酶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

B.该免疫过程产生的IgM抗体能作用于人体细胞内外的抗原

C.二次免疫时,细菌M会刺激人体快速产生大量的IgM抗体

D.用脂多糖制备的疫苗主要通过诱发机体产生抗体来预防感染

【考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免疫学的应用.

【专题】正推法;免疫调节.

【答案】D

【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

质(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

【解答】解:A、溶酶体不能合成溶菌酶,A错误;

B、该免疫过程产生的IgM抗体能作用于人体细胞外的抗原,细胞内的抗原需经细胞免疫裂解释放后再

发挥作用,B错误;

CD、脂多糖等非胸腺依赖性抗原,直接激活初始B细胞使其产生IgM抗体,不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协

助,不会产生相应记忆B细胞,注射这类疫苗只能通过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来预防感染,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

解掌握,难度适中。

1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