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专题14 种群、群落(解析版)_第1页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专题14 种群、群落(解析版)_第2页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专题14 种群、群落(解析版)_第3页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专题14 种群、群落(解析版)_第4页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专题14 种群、群落(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4年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PAGEPAGE1专题14种群、群落五年考情考情分析种群、群落2023年北京卷第11题2023年北京卷第18题2022年北京卷第19题2020年北京卷第10题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与群落部分的高频考点。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生物(如酵母菌、藻类、细菌等)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如培养基、培养液、池塘等)下或在有其他生物(外来物种入侵)或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培养液)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种群数量的变化也成为考查的热点。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大多以坐标曲线、图表及新情境等形式呈现,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1、(2023·北京·高考真题)近期开始对京西地区多个停采煤矿的采矿废渣山进行生态修复。为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从演替的角度分析,以下对废渣山治理建议中最合理的是()A.放养多种禽畜 B.引入热带速生植物C.取周边地表土覆盖 D.修筑混凝土护坡【答案】C〖祥解〗群落演替的概念特点和标志: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特点:群落的演替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标志: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类型: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详析】AB、由于当地的土壤结构被破坏,不适宜植被生长,热带速生植物不能适应当时气候和土壤条件,且当地的植被不能为多种禽畜提供食物,无法形成稳定复杂的食物网,不利于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AB不符合题意;C、矿区生态修复首先是要复绿,而复绿的关键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土壤微生物、土壤小动物和植物根系共同具有改良土壤的重要作用,因此取周边地表土覆盖,有利于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C符合题意;D、修筑混凝土护坡不利于植被生长,不利于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3·北京·高考真题)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者在城市森林边缘进行了延长光照时间的实验(此实验中人工光源对植物的影响可以忽略;实验期间,天气等环境因素基本稳定)。实验持续15天:1~5天,无人工光照;6~10天,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11~15天,无人工光照。在此期间,每日黄昏前特定时间段,通过多个调查点的装置捕获节肢动物,按食性将其归入三种生态功能团,即植食动物(如蛾类幼虫)、肉食动物(如蜘蛛)和腐食动物(如蚂蚁),结果如图。

(1)动物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本研究说明人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物的活跃程度,依据是:与1~5、11~15天相比,。(2)光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在本研究中,人工光照最可能作为对节肢动物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3)增加人工光照会对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肉食动物在黄昏前活动加强,有限的食物资源导致加剧;群落空间结构在两个维度发生改变。(4)有人认为本实验只需进行10天研究即可,没有必要收集11~15天的数据。相比于10天方案,15天方案除了增加对照组数量以降低随机因素影响外,另一个主要优点是。(5)城市是人类构筑的大型聚集地,在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时应__________。A.不仅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还需考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B.设置严密围栏,防止动物进入和植物扩散C.以整体和平衡的观点进行设计,追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D.选择长时间景观照明光源时,以有利于植物生长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6~10天节肢动物的平均捕获量有明显改变(2)信息(或信号)(3)种间竞争垂直和水平(4)1~15天数据可以与15天数据对比,评估本研究系统的稳定性(5)AC〖祥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析】(1)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中动物的活跃程度是通过动物捕获量进行测定的,结合图示可知,与1~5、11~15天相比,6~10天节肢动物的平均捕获量有明显改变,据此推测人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物的活跃程度。(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该研究中人工光照最可能作为信息(物理信息)对节肢动物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3)不同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中,由于环境资源有限会形成种间竞争,故肉食动物在黄昏前活动加强,有限的食物资源导致种间竞争加剧;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光照的改变可能通过影响生物的分布而影响两个维度。(4)分析题意可知,1~5天无人工光照,6~10天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11~15天无人工光照,该实验中的光照条件改变可形成前后对照,故相比于10天方案,15天方案除了增加对照组数量以降低随机因素影响外,另一个主要优点是1~15天数据可以与15天数据对比,评估本研究系统的稳定性。(5)A、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故不仅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还需考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A正确;B、若设置严密围栏,防止动物进入和植物扩散,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间正常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错误;C、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时应以整体和平衡的观点进行设计,追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应仅满足短期发展,C正确;D、选择长时间景观照明光源时,除有利于植物生长外,还应考虑对于其他生物的影响及美观性,D错误。故选AC。3、(2022·北京·高考真题)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蚜虫的适应策略:蚜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昆虫。春季蚜虫从受精卵开始发育,迁飞到取食宿主上度过夏季,其间行孤雌生殖,经卵胎生产生大量幼蚜;秋季蚜虫迁飞回产卵宿主,行有性生殖,以受精卵越冬。蚜虫周围生活着很多生物,体内还有布氏菌等多种微生物,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如下图。蚜虫以植物为食。植物通过筛管将以糖类为主的光合产物不断运至根、茎等器官。组成筛管的筛管细胞之间通过筛板上的筛孔互通。筛管受损会引起筛管汁液中Ca2+浓度升高,导致筛管中P蛋白从结晶态变为非结晶态而堵塞筛孔,以阻止营养物质外泄。蚜虫取食时,将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寻找到筛管,持续吸食筛管汁液,但刺吸的损伤并不引起筛孔堵塞。体外实验表明,筛管P蛋白在Ca2+浓度低时呈现结晶态,Ca2+浓度提高后P蛋白溶解,加入蚜虫唾液后P蛋白重新结晶。蚜虫仅以筛管汁液为食,其体内的布氏菌从蚜虫获取全部营养元素。筛管汁液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所含氮元素极少。这些氮元素绝大部分以氨基酸形式存在,但无法完全满足蚜虫的需求。蚜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来源如下表。氨基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植物提供+------\-布氏菌合成-++++++\+注:“-”代表低于蚜虫需求的量,“+”代表高于蚜虫需求的量,“\”代表难以检出。蚜虫大量吸食筛管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蜜露以糖为主要成分,为蚂蚁等多种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蚜虫利用这些策略应对各种环境压力,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1)蚜虫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从生态系统功能角度分析,图中实线单箭头代表了的方向。(2)蚜虫为布氏菌提供其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而在蚜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中,布氏菌来源的氨基酸与从植物中获取的氨基酸。(3)蚜虫能够持续吸食植物筛管汁液,而不引起筛孔堵塞,可能是因为蚜虫唾液中有的物质。(4)从文中可知,蚜虫获取足量的氮元素并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对策是。(5)从物质与能量以及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蚜虫在冬季所采取的生殖方式对于种群延续和进化的意义。【答案】(1)群落能量流动(2)相互补充(3)抑制Ca2+对P蛋白作用(4)通过吸食大量的筛管汁液获取氮元素,同时以蜜露形式排出多余的糖分(5)蚜虫通过有性生殖,以受精卵形式越冬,降低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度过恶劣环境,保持种群延续;借助基因重组,增加遗传多样性,为选择提供原材料。〖祥解〗1、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由图可知,虚线表示群落的种间关系,实线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3、由表可知,蚜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中,布氏菌来源的氨基酸与从植物中获取的氨基酸相互补充。【详析】(1)蚜虫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群落。由图可知,实线单箭头从植物指向蚜虫,从蚜虫指向瓢虫或草蛉,代表了能量流动的方向。(2)蚜虫为布氏菌提供其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布氏菌与植物为蚜虫提供蚜虫自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蚜虫不能合成的氨基酸中,布氏菌来源的氨基酸与从植物中获取的氨基酸相互补充。(3)由题可知,筛管汁液中Ca2+浓度升高,导致筛管中P蛋白从结晶态变为非结晶态而堵塞筛孔,以阻止营养物质外泄。实验表明,筛管P蛋白在Ca2+浓度低时呈现结晶态,Ca2+浓度提高后P蛋白溶解,加入蚜虫唾液后P蛋白重新结晶,可推测唾液中有抑制Ca2+对P蛋白作用的物质,使蚜虫能够持续吸食植物筛管汁液,而不引起筛孔堵塞。(4)由题可知,筛管汁液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所含氮元素极少,蚜虫大量吸食筛管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蜜露以糖为主要成分。可推测蚜虫获取足量的氮元素并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对策是通过吸食大量的筛管汁液获取氮元素,同时以蜜露形式排出多余的糖分。(5)春季蚜虫从受精卵开始发育,迁飞到取食宿主上度过夏季,其间行孤雌生殖,经卵胎生产生大量幼蚜,秋季蚜虫迁飞回产卵宿主,行有性生殖,以受精卵越冬。蚜虫通过有性生殖,以受精卵形式越冬,以降低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度过恶劣环境,保持种群延续;借助基因重组,增加遗传多样性,为选择提供原材料。4、(2020·北京·高考真题)近缘种动物常因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而竞争。为研究亲缘关系较远的啮齿动物和蚂蚁之间是否也存在竞争关系,研究者调查了5种啮齿动物与7种蚂蚁采食的种子,统计各种大小不同的种子所占的比例(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应选择有共同活动区域的啮齿动物和蚂蚁B.啮齿动物与蚂蚁采食的种子大小有所重叠C.啮齿动物与蚂蚁之间一定不存在竞争关系D.无法判断啮齿动物与蚂蚁间存在捕食关系【答案】C〖祥解〗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死亡;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题意分析,根据图示的调查结果可知啮齿动物和蚂蚁有共同的食物颗粒大小,据此推测,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详析】A、为研究亲缘关系较远的啮齿动物和蚂蚁之间是否也存在竞争关系,应选择有共同活动区域的啮齿动物和蚂蚁进行研究,因为竞争关系需要在相同的空间中发生,A正确;B、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啮齿动物与蚂蚁采食的种子大小有所重叠,据此可推出二者之间存在竞争,B正确;C、若该调查结果来自同一个区域,则推知啮齿动物与蚂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错误;D、根据上述结果无法判断啮因动物与蚂蚁间存在捕食关系,D正确。故选C。一、单选题1.(2024·北京东城·二模)如图所示为种群“S”形增长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阶段1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持续加大B.阶段2种群出生率低于死亡率C.阶段3种内竞争强度低于前两个阶段D.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答案】A〖祥解〗在自然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的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呈“S”形。【详析】A、阶段1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持续加大,此时种群数量未到达K/2,增长速率逐渐增加,A正确;B、阶段2种群数量在持续增长,因此出生率高于死亡率,B错误;C、阶段3种群数量到达K值,种内竞争强度高于前两个阶段,C错误;D、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到环境资源等影响,D错误。故选A。2.(2024·北京丰台·二模)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将CO2人工转化为淀粉,对实现碳中和意义重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CO2人工转化为淀粉的过程不需要额外输入能量B.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碳循环离不开分解者C.群落演替相对稳定后植物吸收与释放CO2速率大致相等D.该技术应用将使我们不再需要植树造林和寻找清洁能源【答案】B〖祥解〗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再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详析】A、将CO2人工转化为淀粉的过程是吸能反应,需要额外输入能量,A错误;B、分解者可以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所以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碳循环离不开分解者,B正确;C、群落演替相对稳定后植物吸收CO2速率与所有生物释放的CO2大致相等,C错误;D、该技术应用依然离不开我们的植树造林和寻找清洁能源实现碳中和,D错误。故选B。3.(2024·北京通州·模拟预测)咖啡园中的杂草会影响咖啡植株的生长。豆科作物如田菁、硬皮豆等常作为绿肥使用,研究人员对常规种植咖啡园(CK)、种植田菁咖啡园(SC)和种植硬皮豆咖啡园(MU)的杂草群落开展研究,得到如下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表:不同类型咖啡园中杂草群落的比较咖啡网物种丰富度个体数/棵生物刷/kgCK9.80152.202.05SC8.05140.601.13MU5.60100.400.97A.绿肥和杂草存在着种间竞争关系·B.咖啡园更适合种植的绿肥是田菁C.绿肥植物可以与根瘤菌互利共生提高土壤含氮量D.可以开展种植绿肥对咖啡产和品质的探究实验【答案】B〖祥解〗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其中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同步的;捕食关系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即一种生物的数量随另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而变化;竞争关系中,两者的数量呈同步性变化。【详析】A、田菁、硬皮豆等常作为绿肥使用,绿肥和杂草存在的种间关系为种间竞争,A正确;B、据表分析,种植硬皮豆咖啡园(MU)的杂草群落物种丰富度、个体数和生物量均更低,所以咖啡园更适合种植的绿肥是硬皮豆,B错误;C、田菁、硬皮豆等属于豆科植物,能够与根瘤菌互利共生,根瘤菌可以固氮,提高了土壤的含氮量,C正确;D、绿肥种植虽然能一定程度控制杂草,同作为生产者,绿肥也可能对咖啡植株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在咖啡园中大规模推广绿肥种植之前还需要做的实验是开展种植绿肥植株对咖啡产量和品质的探究实验,D正确。故选B。4.(2024·北京东城·二模)烟粉虱是农业主要害虫之一,对化学农药抗性较强。烟粉虱的发育依次经历卵、1龄若虫、2~3龄若虫、4龄若虫和成虫,烟盲蝽主要捕食烟粉虱的若虫和成虫。研究人员将两种不同虫态的烟粉虱置于同一培养皿中,测试烟盲蝽的猎物选择偏好,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别烟粉虱虫态被捕食量(只)猎物1(30只)猎物2(30只)猎物1猎物212~3龄若虫1龄若虫15.0±3.09.5±1.924龄若虫18.3±3.06.8±1.23成虫24.3±1.71.8±0.5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可通过标记重捕法统计存活猎物数量,再计算出被捕食量B.烟盲蝽对烟粉虱的捕食存在明显偏好,更偏好2~3龄若虫C.烟盲蝽与捕食烟粉虱卵的天敌联合使用可增强防治的效果D.利用天敌进行防治既能减轻烟粉虱危害又能避免化学污染【答案】A〖祥解〗1、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2、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3、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其中生物防治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详析】A、标记重捕法是用于调查种群数量的,不可以通过标记重捕法统计存活猎物数量,计算出被捕食量,A错误;B、由图表可知,烟盲蝽对烟粉虱的捕食存在明显偏好,更偏好2~3龄若虫,从被捕食量可以看得出,B正确;C、利用生物防治,烟盲蝽与捕食烟粉虱卵的天敌联合使用可增强防治的效果,C正确;D、利用天敌进行防治既能减轻烟粉虱危害又能避免化学污染,D正确。故选A。5.(2024·北京朝阳·二模)下列关于生态学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田鼠数量的变化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C.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D.通过样方法调查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答案】B〖祥解〗1、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土壤动物个体较小,但是活动能力较强,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丰富的的调查。【详析】A、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或曲线)可预测田鼠数量的变化,A正确;B、土壤动物个体较小,不能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B错误;C、物质循环的实质是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的循环往复,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C正确;D、通过样方法可以调查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D正确。故选B。6.(2024·北京朝阳·二模)科尔沁沙地处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由于土地过垦和超载放牧导致植被大量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科研人员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部分结果如下表。藜科禾本科豆科演替时间(年)种数优势度种数优势度种数优势度1480.71116.91--12312.1268.5611.9430417.19966.3830.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尔沁沙地恢复的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B.人类活动只影响演替速度,不改变演替方向C.藜科植物在群落演替早期对植被恢复有重要作用D.禾本科植物在演替过程中一直占有很高的优势度【答案】C〖祥解〗演替类型:(1)初生演替: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初生演替,如光裸岩石上进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在次生裸地(原群落被破坏、有植物繁殖体)上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发生的演替。【详析】A、科尔沁沙地恢复的演替具有土壤和一定的植被条件,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B、人类活性能够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错误;C、据表可知,藜科植物在演替初期是优势种,据此推测藜科植物在群落演替早期对植被恢复有重要作用,C正确;D、禾本科植物在演替过程中优势度从16.91到8.56又到66.38,并非一直占有很高的优势度,D错误。故选C。7.(2024·北京昌平·二模)科研人员发现4-乙烯基苯甲醚(4VA)对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的蝗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不受自然环境中蝗虫密度的影响。科研人员还在蝗虫触角上找到4VA的特异性嗅觉受体OR35。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4VA的结构设计多种类似物,阻止蝗虫的聚集B.利用4VA诱杀蝗虫,不会改变蝗虫种群的性别比例C.建立OR35基因缺失的种群,放归环境影响基因频率D.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人工增加环境中蝗虫的天敌数量【答案】A〖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年龄结构)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详析】A、分析题意,应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减少4VA与嗅觉受体结合,阻止飞蝗的聚集,A错误;B、4VA对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的蝗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故利用4VA诱杀蝗虫,不会改变蝗虫种群的性别比例,B正确;C、OR35基因会使无法合成嗅觉受体OR35,所以无法对4VA反应,不能聚集,建立OR35基因缺失的种群,放归环境影响基因频率,C正确;D、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人工增加环境中蝗虫的天敌数量可以减少蝗虫数量,且不污染环境,D正确。故选A。8.(2024·北京海淀·二模)千岛湖分布着众多岛屿,商陆是岛屿上的入侵植物,食果鸟取食商陆果肉有助于其种子繁殖和传播,研究发现周围空旷的岛屿被商陆入侵程度比周围密布小岛的岛屿更严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商陆、食果鸟等岛上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B.食果鸟对商陆的取食减缓了商陆入侵C.若岛屿物种丰富度较高,商陆入侵程度较轻D.食果鸟的活动范围可影响商陆在不同岛屿的入侵程度【答案】B〖祥解〗1、一定自然区域,所有的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种群是指同一种生物的总和,群落是一定区域中的所有生物的总和;2、外来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⑴破坏生物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灭绝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⑵破坏生态平衡外来物种入侵,会对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⑶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对其他生物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详析】A、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中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因此商陆、食果鸟等岛上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A正确;B、由题意可知,食果鸟取食商陆果肉有助于其种子繁殖和传播,食果鸟对商陆的取食加速了商陆入侵,B错误;C、岛屿物种丰富度较高,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抵抗力稳定性高,商陆入侵程度较轻,C正确;D、由题意可知,食果鸟取食商陆果肉有助于其种子繁殖和传播,因此食果鸟的活动范围可影响商陆在不同岛屿的入侵程度,D正确。故选B。9.(2024·北京海淀·二模)细菌S可寄生在豌豆蚜体内,携带S菌的豌豆蚜(S+品系)与不携带S菌的豌豆蚜(S-品系)相比,体重、体型及繁殖力有所增加,检测两品系存活时间如下图。用两品系豌豆蚜分别投喂其天敌龟纹瓢虫,测定相关数据如下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投喂品系龟纹瓢虫S-品系S+品系日最大捕食率37.025.6捕食耗时相对值0.0270.039瓢虫幼虫体重(mg)8.26.7A.携带S菌的豌豆蚜寿命更短B.S+品系更易被龟纹瓢虫捕食C.S菌、豌豆蚜及龟纹瓢虫存在协同进化D.龟纹瓢虫同化的能量来源于豌豆蚜【答案】B〖祥解〗1、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例如,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3、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例如。翠鸟捕鱼。4、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例如,马蛔虫与马。5、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例如,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猪和斑鬣狗。【详析】A、题图显示,在5天以后,携带S菌的豌豆蚜(S+品系)存活率下降,说明携带S菌的豌豆蚜寿命更短,A正确;B、据表可知,携带S菌的豌豆蚜(S+品系)被龟纹瓢虫捕食的耗时相对值更长,S+品系不易被龟纹瓢虫捕食,B错误;C、S菌、豌豆蚜及龟纹瓢虫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和发展,即它们之间存在协同进化,C正确;D、瓢虫以豌豆蚜为食,因此,龟纹瓢虫同化的能量来源于豌豆蚜,D正确。故选B。10.(2024·北京西城·二模)黔金丝猴和藏酋猴为梵净山同域分布的两个物种。为了研究二者的生态位分化关系,在梵净山保护区进行野外监测,调查结果如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梵净山的黔金丝猴和藏酋猴存在生殖隔离B.结果显示黔金丝猴活动高峰早于藏酋猴约2小时C.结果表明两种猴在觅食策略上未实现生态位分化D.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答案】C〖祥解〗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详析】A、黔金丝猴和藏酋猴为梵净山同域分布的两个物种,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梵净山的黔金丝猴和藏酋猴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B、根据左图可知,黔金丝猴在上午10点相对活动强度最大,藏酋猴在上午12点相对活动强度最大,因此黔金丝猴活动高峰早于藏酋猴约2小时,B正确;C、根据左图可知,黔金丝猴和藏酋猴活动时间不完全相同,根据右图可知,黔金丝猴在树上采食行为占比大于藏酋猴,而地上采食则相反,因此两种猴在觅食策略上实现了生态位分化,C错误;D、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C。11.(2024·北京西城·二模)为研究增温和放牧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人员在藏北高原建立增温实验平台,统计数据如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放牧条件下增温会减弱净初级生产力提升B.增温能显著增加杂草、禾草和莎草类高度C.放牧条件下,增温对杂草高度无显著影响D.放牧不会影响群落的演替方向和演替速度【答案】D〖祥解〗1、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根据题意,为研究增温和放牧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人员在藏北高原建立增温实验平台,统计数据如图。由图可知,在放牧条件下,杂草、禾草和莎草类高度显著降低,但是增强了物种丰富度和净初级生产力的提升,而在放牧条件下增温使得物种丰富度和净初级生产力提升减弱,图中放牧条件下,增温对杂草高度的处理效应相同,故无显著影响,但是对禾草和莎草类高度有所减弱;图中增温条件处理下,能显著增加杂草、禾草和莎草类高度,但是对物种丰富度的提升几乎没有影响,增温使得净初级生产力提升增强,但比放牧条件下提升的少。【详析】A、识图分析可知,放牧条件下增温相比单纯的放牧和单纯的增温条件下会减弱净初级生产力提升,A正确;B、识图分析可知,增温条件下使得杂草、禾草和莎草类高度处理效应呈现正值,因此增温能显著增加杂草、禾草和莎草类高度,B正确;C、放牧条件下增温相对于单纯放牧条件而言,图中对杂草高度的处理效应相同,因此放牧条件下,增温对杂草高度无显著影响,C正确;D、识图分析可知,在放牧条件下,杂草、禾草和莎草类高度显著降低,但是物种丰富度和净初级生产力有所增大,所以影响了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放牧会影响群落的演替方向和演替速度,D错误。故选D。12.(2024·北京顺义·一模)人工择猎导致黄石公园中马鹿的数量从15000头下降到4000头。1968年开始停猎,马鹿的数量呈现如图所示变化。依据统计结果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980年马鹿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B.马鹿种群数量的增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结果C.1968年以后马鹿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将持续加快D.1968年以后影响马鹿种群数量变化的是非生物因素【答案】B〖祥解〗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2、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即K值,但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围绕一个平均水平上下波动,这个平均水平就是合理的环境容纳量。【详析】A、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即K值,由图无法判断1980年马鹿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A错误;B、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马鹿种群数量的增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结果,B正确;C、由图可知,1968年以后马鹿种群数量曲线斜率先不变,后为0,说明马鹿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先不变,后为0,C错误;D、1968年以后影响马鹿种群数量变化的是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季节、降水等)和生物因素(如食物),D错误。故选B。13.(2024·北京顺义·一模)滨螺是潮间带常见的软体动物,以多种藻类为食,尤其喜食浒苔。科研人员对潮间带中滨螺的种群密度与藻类种类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滨螺位于第二营养级B.藻类种类下降是滨螺过度捕食的结果C.藻类多样性的增加与滨螺捕食无关D.浒苔可能是潮间带的优势种【答案】C〖祥解〗分析曲线图: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藻类种数(多样性)逐渐增加,超过一定范围,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藻类种数(多样性)逐渐降低。【详析】A、藻类是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滨螺以多种藻类为食,这说明滨螺位于第二营养级,A正确;B、滨螺在高密度时,需要的食物量增大,藻类种类减少,这说明藻类种类下降是滨螺过度捕食的结果,B正确;C、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种数最多,多样性最高,说明滨螺的适度捕食提高了藻类的物种多样性,C错误;D、优势种是指数量很多、对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物种,滨螺尤其喜食浒苔,浒苔可能是潮间带的优势种,D正确。故选C。14.(2024·北京海淀·一模)高海拔区气候寒冷,植被覆盖度较低,团状福禄草种群密度高、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低海拔地区气候温暖,植被覆盖度高,团状福禄草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气候变暖团状福禄草种群中幼年个体的比例降低B.若气候变暖会引发团状福禄草种群更多分布于低海拔处C.低海拔地区团状福禄草在种间竞争中可能处于劣势D.团状福禄草的种群衰退会影响高山生态系统稳定性【答案】B〖祥解〗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可育后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对种群的研究主要是其数量变化与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的内容已属于生物群落的研究范畴。【详析】A、根据题意,低海拔地区气候温暖,植被覆盖度高,团状福禄草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说明种群中老年个体多,幼年个体少,即若气候变暖团状福禄草种群中幼年个体的比例降低,A正确;B、根据题意,高海拔区气候寒冷,植被覆盖度较低,团状福禄草种群密度高,说明团状福禄草适应低气温,因此若气候变暖,会引发团状福禄草种群更多分布于更高海拔处,以在低气温生存,B错误;C、低海拔地区气候温暖,团状福禄草不太适应,因此在种间竞争中可能处于劣势,C正确;D、团状福禄草的种群衰退,会使得高山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减少,影响高山生态系统稳定性,D正确。故选B。15.(2024·北京朝阳·一模)研究者在内蒙古草原建立多个大型实验围栏阻止动物出入,以探究季节性人工增雨对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较夏季人工增雨,春季人工增雨能更明显促进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增加。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布氏田鼠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天敌、食物等影响B.实验可采用标记重捕法统计布氏田鼠种群数量C.春季增雨可能增加布氏田鼠喜食植物的生物量D.人工增雨使布氏田鼠种群的出生率、迁入率提高【答案】D〖祥解〗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年龄结构)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析】A、布氏田鼠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天敌(种间关系)、食物等影响,A正确;B、布氏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记重捕法统计布氏田鼠种群数量,B正确;C、分析题意,相较夏季人工增雨,春季人工增雨能更明显促进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增加,故推测春季增雨可能增加布氏田鼠喜食植物的生物量,C正确;D、人工增雨促进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增加,但据题意可知,研究者在内蒙古草原建立多个大型实验围栏阻止动物出入,故该实验中不会使田鼠种群的迁入率升高,D错误。故选D。16.(2024·北京朝阳·一模)水稻害虫稻飞虱可分为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它们是起源于同一祖先种的三个物种,进化过程中其分布区域有重叠,传播不同的植物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源于同一祖先的三种稻飞虱种群基因库不相同B.长期地理隔离导致原始稻飞虱进化为不同的物种C.不同稻飞虱传播不同的病毒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的生态位不完全相同【答案】B〖祥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详析】A、三种稻飞虱是三个物种,种群基因库不相同,A正确;B、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分布区有重叠,所以不是长期地理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形成的新物种,B错误;C、不同稻飞虱传播不同的病毒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D、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传播不同的植物病毒,分布区域也不完全相同,所以生态位不完全相同,D正确。故选B。17.(2024·北京东城·一模)研究人员在长白山苔原带的牛皮杜鹃-笃斯越橘群落和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一定区域内放置开顶式增温箱,3年后检测各群落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从群落中随机抽取的两个个体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群落处理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牛皮杜鹃-笃斯越橘群落对照0.79±0.001a增温0.78±0.002a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对照0.73±0.001a增温0.66±0.006b注:表中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该实验探究了气候变暖对长白山苔原植物群落的可能影响B.增温处理对两种植物群落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同C.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受物种数目和各物种种群密度的影响D.增温显著提高了长白山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的丰富度【答案】D〖祥解〗物种丰富度: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详析】A、依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变化,即气候变暖对长白山苔原植物群落的可能影响,A正确;B、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增温对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的影响大于牛皮杜鹃-笃斯越橘群落,B正确;C、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指从群落中随机抽取的两个个体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所以可推知,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受物种数目和各物种种群密度的影响,C正确;D、依据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概念,该指数越大,说明该群落的丰富度越大,表中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增温没有显著提高长白山小叶章-牛皮杜鹃群落的丰富度,D错误。故选D。18.(2024·北京东城·一模)以下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是()A.年龄结构 B.生物富集C.协同进化 D.垂直结构【答案】A〖祥解〗种群的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详析】A、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时期的个体数目比例,分为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年龄结构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问题,A正确;B、生物富集是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问题,B错误;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是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研究层面,C错误;D、垂直结构是群落内研究水平,D错误。故选A。19.(2024·北京西城·一模)图示某海边潮间带分布着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海星以这四种动物为食。在一个16m2的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样地占据优势,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据优势的物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藤壶等全部潮间带动物构成群落B.潮间带生物群落仅具有垂直结构C.去除海星后该群落优势种发生了变化D.去除海星其他四种生物种群数量均上升【答案】C〖祥解〗1、根据题干信息,“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着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这些动物被海星所捕食”,说明海星与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属于捕食关系;“将海星从实验小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先后增加”,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2、群落:⑴概念:是指在一个群落生境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的总和。⑵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上最多、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⑶群落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详析】A、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藤壶等全部潮间带动物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B、潮间带生物群落不仅具有垂直结构,还具有水平结构,B错误;C、由题意可知,海星和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他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关系为竞争,人为去除所有的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样地中占有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的优势物种,即去除海星后该群落优势种发生了变化,C正确;D、由题意可知,其他四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种间竞争,去除海星其他四种生物种群数量不一定都上升,D错误。故选C。20.(23-24高三下·北京延庆·阶段练习)下图展示了冬季马鹿在避风场所采食的百分比与风力的关系,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马鹿对采食地的选择与风力等级有关B.马鹿通过选择采食场地降低风对自身的影响C.当风力不大的时候,雄鹿和雌鹿都偏好在避风场采食D.与雌鹿相比,雄鹿的采食场地选择行为受风的影响较大【答案】C〖祥解〗题图分析:该图示为冬季马鹿在避风场所采食的百分比与风力的关系,随着风力等级的增加,马鹿在避风场所采食的数量逐步增加,且雄鹿的采食场地选择行为受风的影响较大【详析】A、该图冬季马鹿在避风场所采食的百分比与风力的关系,随着风力等级的增加,马鹿在避风场所采食的数量逐步增加,故马鹿对采食地的选择与风力等级有关,A正确;B、在避风港,马鹿所受影响较小,因此马鹿通过选择采食场地降低风对自身的影响,B正确;C、由图可知,当风力不大的时候,雄鹿和雌鹿在避风场所的比例较低,当风力较大时,雄鹿和雌鹿在避风场所的比例较高,故当风力较大的时候,雄鹿和雌鹿都偏好在避风场采食,C错误;D、由图可知,与雌鹿相比,相同风力变化时,雄鹿在避风场所采食的百分比变化更大,因此,雄鹿的采食场地选择行为受风的影响较大,D正确。故选C。21.(2024·北京丰台·一模)研究人员对苹果绵蚜及其寄生性天敌日光蜂和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苹果绵蚜在每年5月中下旬数量达到高峰,日光蜂的寄生率在每年8月中旬达到高峰,异色瓢虫在每年5月中下旬零星发生,其余时间很少出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日光蜂与异色瓢虫会影响苹果绵蚜的出生率和死亡率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苹果绵蚜和日光蜂的种群数量变化C.异色瓢虫和日光蜂都是苹果绵蚜的天敌,二者生态位相同D.若异色瓢虫种群数量爆发,会降低日光蜂的种群数量【答案】C〖祥解〗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2)、样方法: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等。(3)、标记重捕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4)、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趋光性的昆虫。2、生态位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详析】A、苹果绵蚜在每年5月中下旬数量达到高峰,5月份后数量开始减少,原因是5月份天敌异色瓢虫数量减少,寄生者日光蜂从5月开始增多,由此可见,日光蜂与异色瓢虫会影响苹果绵蚜的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B、苹果绵蚜属于活动能力弱、范围小的动物,可以用样方法调查,日光蜂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B正确;C、生态位包括了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异色瓢虫和日光蜂生态位不同,C错误;D、异色瓢虫种群数量爆发会导致苹果绵蚜数量减少,日光蜂因寄主减少,数量会减少,D正确。故选C。22.(2024·北京密云·模拟预测)滩涂围垦是沿海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研究人员调查不同围垦阶段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B.由图可推断出不同种的土壤动物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C.不同季节土壤动物种类存在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D.影响土壤动物多度的生物因素在不同阶段存在差异【答案】D〖祥解〗许多土壤动物(如蜘蛛、鼠妇、马陆、虹蚂、各种昆虫)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采集罐、吸虫器)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详析】A、由于土壤中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B、由图可知,不同季节、不同围垦阶段,土壤动物的种类数目不同,但是无法据此推断出不同种的土壤动物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B错误;C、不同季节土壤动物种类存在差异是由于季节不同,环境因素不同,C错误;D、依据题图可知,围垦的不同阶段,物种组成不同,由此可知,影响土壤动物多度的生物因素在不同阶段存在差异,D正确。故选D。23.(2024·北京密云·模拟预测)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蝗灾的主要元凶之一,在土壤含水率小于15%的情况下,其85%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充足,很容易发生大暴发。下列叙不正确的是()A.适当引入蝗虫天敌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蝗灾的发生B.暴发初期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类似于“J”形增长C.蝗虫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D.蝗虫的种群密度仅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答案】D〖祥解〗在土壤含水率<15%的情况下大多数受精卵可以孵化,所以降水太多对东亚飞蝗的繁衍、扩散起阻碍作用。【详析】A、天敌可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蝗灾的发生,A正确;B、爆发初期,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呈现指数式增长,符合“J”形曲线增长,B正确;C、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是种群密度,C正确;D、蝗虫的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比如温度、天敌、人类的活动等,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24.(23-24高三下·北京延庆·阶段练习)阿尔卑斯山上不同海拔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群落,在海拔2200m处的群落中车前草占据优势。(1)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气候变暖导致阿尔卑斯山海拔2200m处的群落发生演替,导致车前草优势可能消失。(2)为探究气候变暖条件下群落变化对车前草造成的可能影响,进行如下移植实验,如图1。

①样地内车前草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研究人员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时要遵循原则。②实验中,研究人员根据种群指数增长模型:Nt=No×λt,计算移植到不同海拔的车前草周期增长率(λ)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当气候变暖1.65℃时,低海拔群落生物对车前草种群稳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推测可能的原因。根据气候变暖4.85℃时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③有人认为步骤B应直接将车前草个体种植到对应海拔,请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3)研究人员预估车前草的灭绝时间,发现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生态环境变化会带来延迟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导致车前草灭绝时间滞后于气候变化的速度,这种现象称为“灭绝债务”。下列关于“灭绝债务”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始种群规模较大可能会导致灭绝债务的产生B.栖息地破碎化和栖息地破坏会减少灭绝债务产生C.长期的灭绝债务可能有利于栖息地的恢复,以防止物种灭绝D.多年生灌木可长期在不适宜的气候条件存活,更易产生灭绝债务E.污染可以通过降低种群生育率或增加死亡率,造成灭绝债务【答案】(1)次生(2)生态位随机取样低海拔群落丰富度较高,带来更多样化传粉者,有利于车前草种子产生或者有利于种子传播,使车前草种群增长。(物种相互作用促进车前草生长气候变暖条件下,群落的变化会加剧车前草种群的减少/衰退/增长的负面影响不可行,要排除草坪挖掘与移植对实验的干扰(3)ACDE〖祥解〗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2、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详析】(1)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进行的演替。随着气候变暖导致阿尔卑斯山海拔2200m处的群落发生次生演替,导致车前草优势可能消失。(2)①样地内车前草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研究人员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时要遵循随机取样原则。②当气候变暖1.65℃时,低海拔群落生物对车前草种群稳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低海拔群落丰富度较高,带来更多样化传粉者,有利于车前草种子产生或者有利于种子传播,使车前草种群增长。根据气候变暖4.85℃时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气候变暖条件下,群落的变化会加剧车前草种群的减少/衰退/增长的负面影响。③步骤B直接将车前草个体种植到对应海拔,该方案是不可行,因为要排除草坪挖掘与移植对实验的干扰。(3)A、初始种群规模较大使其灭绝时间滞后于气候变化的速度,可能会导致灭绝债务的产生,A正确;B、栖息地破碎化和栖息地破坏不会减少灭绝债务产生,B错误;C、长期的灭绝债务使物质灭绝时间滞后于气候变化的速度,可能有利于栖息地的恢复,以防止物种灭绝,C正确;D、多年生灌木可长期在不适宜的气候条件存活,使其灭绝时间滞后于气候变化的速度,更易产生灭绝债务,D正确;E、污染可以通过降低种群生育率或增加死亡率,造成灭绝债务,E正确。故选ACDE。25.(2024·北京·模拟预测)朱鹮有着“东方宝石”的美誉,1981年全球仅陕西洋县存活7只个体。由于初始数目过少,且高度依赖在传统方法耕种的稻田里取食,保护难度很大。我国政府对朱鹮的保护措施,被誉为“国际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典范”。(1)最初生活在洋县的7只朱鹮构成了一个。通过社会广泛参与保护,2023年底全球朱鹮数量已经突破一万只,摘掉了“极濒危”的帽子。(2)为扩大朱鹮的栖息地,保护工作者在多个朱鹮历史分布区域中进行了野化放归实验。数年后,通过鸣声识别的方法统计分析某野化放归群体的数量特征,如下图。①鸣声识别统计的方法比标记重捕法具有的优势。②根据该群体的数量特征进行分析,图中显示:,据此可以预计该群体的数量将保持增长。(3)近年来洋县朱鹮野外个体数量增速明显变缓,除了逐渐接近当地环境条件下可以的最大数量(K值)以外,保护工作者还在积极探索其他原因。有学者对朱鹮的MHC基因家族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某关键基因上仅获得了5个等位基因。(注:MHC是脊椎动物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类的MHC被称为HLA。)据此保护工作者认为,朱鹮仍然没有摆脱初始数量过少带来的风险。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4)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朱鹮的栖息地仍然面临威胁。有部分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更为激进的“辅助迁移”方案,即将栖息地破坏的生物迁移到其历史分布范围之外的生态区域。与(2)中“野化放归”相比,“辅助迁移”方案可能具有更大的风险,风险可能为(请写出一条):。【答案】(1)种群(2)非损伤,低干扰年龄结构呈增长型,性比例接近1:1(3)维持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低,可能缺乏自然选择的原材料,因而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可能会导致朱鹮因某单一疾病而大量死亡(4)①物种可能无法适应新环境,导致迁移物种的生存和繁殖出现问题②迁移的物种可能成为入侵物种,对新环境中的本地物种构成威胁〖祥解〗1、种群是一定空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个体层次上所没有的特征。种群研究的核心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这些特征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的密度,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3、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详析】(1)种群是一定空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最初生活在洋县的7只朱鹮构成了一个种群。(2)①动物的声音也存在个体差异,成熟个体的声音特征往往可以长期保持稳定。因此,动物的声音可以作为一种非损伤、低干扰的标记,用于对不同个体进行识别,进而进行种群数量的监测。因此,与标记重捕法比,鸣声识别统计的方法具有非损伤,低干扰的优势。②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图中显示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增长型、性比例接近1:1,据此可以预计该群体的数量将保持增长。(3)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K值大小由环境决定,环境一定时,K值保持相对稳定。依题意,对朱鹮的MHC基因家族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某关键基因上仅获得了5个等位基因,说明朱鹮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仍然较低,缺乏自然选择的原材料,因而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可能会导致朱鹮因某单一疾病而大量死亡。因此,朱鹮仍然没有摆脱初始数量过少带来的风险。(4)依题意,“辅助迁移”方案是将栖息地破坏的生物迁移到其历史分布范围之外的生态区域,物种可能存在无法适应新环境,导致迁移物种的生存和繁殖出现问题的风险。也可能出现迁移的物种成为入侵物种,对新环境中的本地物种构成威胁的风险。26.(2024·北京丰台·二模)人工孵化饲养幼鱼释放到自然水域是恢复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但是简单的人工饲养环境导致幼鱼没有足够的野外生存能力。(1)影响鱼类种群数量特征的因素是。(2)科研人员利用黑鲉(沿海经济鱼种)探究环境丰富对幼鱼生长的影响。环境丰富包括栖息地丰富(人工设置海草、礁石等复杂环境)和社交丰富(加入竞争鱼种)。将幼鱼进行适应性培养后,选择的幼鱼在环境丰富不同的条件下人工投喂饵料饲养。7周后测量生长指标,结果如图1.①结果说明。②研究者进一步评估幼鱼生长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如图2.根据图中生长相关因子的变化趋势推测黑鲉的体重应该增加,这与①中实验结果相反,请从物质与能量、进化与适应的角度解释。(3)T型迷宫可用于评估动物认知能力。研究者每天对以上四组黑鲉进行了T型迷宫测试,并记录幼鱼到达终点(有食物的人工栖息地)的时间,连续测试7天,结果如图3.①测试结果表明,环境丰富下饲养的幼鱼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显著增强,依据是。②研究者进一步评估幼鱼的认知相关因子的变化,发现环境丰富下饲养的幼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均增加,从分子与细胞水平解释幼鱼各项能力均增强的原因。【答案】(1)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2)形态和生理状况一致环境丰富会抑制幼鱼生长环境丰富下饲养使幼鱼取食难度增加,获得的物质和能量较少,消耗能量增加,因此体重增加缓慢;幼鱼的促生长因子增多,抑生长因子减少,能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3)环境丰富下饲养的幼鱼到达终点的时间比简单环境下饲养的幼鱼短:并随测试天数的增加,S+H+组所需时间减少最多。认知相关因子的增多会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以及新的突触的连接,利于幼鱼的学习和记忆,从而增强认知和学习能力。〖祥解〗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详析】(1)影响鱼类种群数量特征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其中前者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有关。(2)①将幼鱼进行适应性培养后,选择形态和生理状况一致(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的幼鱼在环境丰富不同的条件下人工投喂饵料饲养。7周后测量生长指标,结果如图1,图中数据显示环境丰富条件下鱼的生长速率和体重增加值反而较小,因而说明环境丰富会抑制幼鱼生长。②研究者进一步评估幼鱼生长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如图2,根据图中生长相关因子的变化趋势推测黑鲉的体重应该增加,这与①中实验结果相反,其原因可能是环境丰富下饲养使幼鱼取食难度增加,获得的物质和能量较少,消耗能量增加,因此体重增加缓慢;幼鱼的促生长因子增多,抑生长因子减少,能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即环境丰富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幼鱼的适应能力。(3)①测试结果表明,环境丰富下饲养的幼鱼到达终点的时间比简单环境下饲养的幼鱼短,并随测试天数的增加,S+H+组所需时间减少最多,因而可说明环境丰富下饲养的幼鱼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显著增。②研究者进一步评估幼鱼的认知相关因子的变化,发现环境丰富下饲养的幼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均增加,据此可推测,认知相关因子的增多会促进神经细胞生长以及新的突触的连接,利于幼鱼的学习和记忆,从而增强认知和学习能力,本实验结果说明对于幼小个体增加多样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27.(2024·北京通州·模拟预测)镰荚金合欢是东非地区的优势树种,大头蚁自2005年起开始入侵,导致本地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1)镰荚金合欢为本土蚂蚁提供花蜜和庇护所,本土蚂蚁释放甲酸来保护树木,使其免受食草动物的侵害。二者之间、呈现关系。(2)为研究大头蚁对镰荚金合欢造成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大头蚁入侵地区的边界两侧各设置一对样地、在每对样地中各选择一个样地,使用带电网栏阻隔食草动物,以阻止其捕食镰荚金合欢。连续三年监测该样地的能见度,以反映树木覆盖率,结果如图1所示,

综上所述,当大头蚁入侵后,镰荚金合欢的数量会,推测原因是。(3)研究人员假设,树木覆盖率的降低还会影响狮子与其主要猎物斑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大头蚁入侵非洲地区期间,科研人员检测了斑马被捕食的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可知,斑马被捕食的概率与能见度呈,且随年份的推移,狮子捕食斑马的比例,据此可以推测树木覆盖率的降低可能改变了狮子的取食偏好。(4)综合以上研究,推测在2005~2020年期间,大头蚁在非洲地区的入侵程度(选填“逐年增大”“逐年减小”“维持不变”)。【答案】(1)互利共生(2)下降大头蚁的种间竞争占优势,本地蚂蚁对镰荚金合欢的保护作用减弱,食草动物大量捕食镰荚金合欢(3)负相关逐渐减小(4)逐年减小〖祥解〗分析图1可知,大头蚁入侵组能见度增高,意味着树木覆盖率,镰荚金合欢数量下降;分析图2可知随着能见度的增高,斑马被捕食概率降低,且随年份的推移,狮子捕食斑马的比例逐年降低。【详析】(1)镰荚金合欢为本土蚂蚁提供花蜜和庇护所,本土蚂蚁释放甲酸来保护树木,使其免受食草动物的侵害。因此二者之间呈现互利共生的种间关系。(2)分析图1可知,大头蚁入侵组能见度增高,意味着树木覆盖率,镰荚金合欢数量下降,可能是大头蚁的种间竞争占优势,本地蚂蚁对镰荚金合欢的保护作用减弱,食草动物大量捕食镰荚金合欢。(3)分析图2可知随着能见度的增高,斑马被捕食概率降低,因此斑马被捕食的概率与能见度呈负相关,且随年份的推移,狮子捕食斑马的比例逐渐减小,据此可以推测树木覆盖率的降低可能改变了狮子的取食偏好。(4)在2005~2020年期间狮子捕食斑马的比例逐渐减小,可推测树林能见度在降低,因此大头蚁在非洲地区的入侵程度逐年减小。28.(2024·北京昌平·二模)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两种为害水稻的稻飞虱,研究者对二者的种间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都是通过吸食水稻汁液和在稻株上产卵等方式为害水稻,二者之间存在关系。(2)水稻自身可释放挥发物,会影响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行为。研究者使用下图所示的“H”型嗅觉仪进行实验。注:“H”型透明封闭装置中,A区放置稻飞虱,B和C区放置不同的水稻苗或土壤①实验中水稻挥发物作为物质发挥作用。②在“H”型装置的B和C区放置不同的水稻苗或土壤,A区放置稻飞虱,一段时间后统计两侧的稻飞虱数量,为避免稻飞虱迁飞的影响,可通过法进行计数。(3)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A区稻飞虱种类褐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B、C区材料土壤健康苗土壤健康苗白背飞虱为害苗健康苗褐飞虱为害苗健康苗B、C侧稻飞虱数量少多少多多少多少注:为害苗是被褐飞虱或白背飞虱吸食过汁液的水稻①应增设实验组,其设计方案为(可用文字或表格表示),结果为B、C两侧稻飞虱数量无显著差异,排除“为害苗对两种稻飞虱的影响无物种差异”的推测。②实验结果说明,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种间关系为。(4)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水稻为害程度的增加,稻飞虱会因水稻产生的挥发物改变而避开为害较重的水稻苗,这是稻飞虱与水稻长期的结果。【答案】(1)(种间)竞争(2)(化学)信息拍照计数(或减少样本量,肉眼观察计数,多次重复)(3)第五组A区放褐飞虱,B、C区分别放置褐飞虱为害苗和健康苗,第六组A区放白背飞虱,B、C区分别放置白背飞虱为害苗和健康苗原始合作(4)协同进化〖祥解〗种间关系: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外一种为食的现象;②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③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④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彼此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⑤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详析】(1)依题意,“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都是通过吸食水稻汁液和在稻株上产卵等方式为害水稻”,可知二者争夺食物和空间,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2)①依题意,水稻自身释放挥发物,影响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行为,由此可知,该物质是信息分子,通过传递信息发挥作用。②依题意,“H”型装置为透明装置,可透过装置观察或计数内部稻飞虱。为避免稻飞虱迁飞的影响,可通过拍照方法计数(或减少样本量,肉眼观察计数,多次重复)。(3)①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稻自身释放的挥发物,影响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行为,故实验自变量为稻飞虱种类及B、C两侧所加水稻苗或土壤。根据实验的自变量,还应增设两个实验组:第五组A区放褐飞虱,B、C区分别放置褐飞虱为害苗和健康苗,第六组A区放白背飞虱,B、C区分别放置白背飞虱为害苗和健康苗。②据表分析,第一、二组实验中稻飞虱都可依赖健康水稻生活;第三组实验中白背飞虱为害苗会吸引褐飞虱,第四组实验中褐飞虱为害苗人去吸引白背飞虱。由此可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种间关系为原始合作。(4)依题意,随着水稻为害程度的增加,稻飞虱会因水稻产生的挥发物改变而避开为害较重的水稻苗,可知这是稻飞虱与水稻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29.(2024·北京海淀·一模)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育期内,分行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为研究旱作水稻与西瓜间作对西瓜枯萎病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1)西瓜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引起,尖孢镰刀菌的菌丝可进入西瓜叶片组织,造成叶片枯萎,大量减产。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二者的关系为。(2)研究者将相邻种植的旱作水稻和西瓜之间的土壤分三组进行处理,相关处理及实验结果如图1不分隔与塑料膜分隔分别模拟了。据图1可知,与其他两组相比,尼龙网组发病率。(3)为研究相关机制,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①用图2所示装置种植水稻和西瓜。L侧水稻幼苗地上部分单独密闭在充有14CO2气体的容器中,装置底部土层整体密封防止14CO2泄露。一段时间后,S侧西瓜叶片中检测出放射性。根据上述实验推测水稻根部可,通过土壤扩散至西瓜,进入西瓜体内发挥作用。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将水稻根浸泡在无菌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提取溶液中的物质,鉴定后分别将其中的主要成分施加于接种了尖孢镰刀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如下表。施加浓度(mg·L-1)尖孢镰刀菌菌落直径(mm)香豆酸阿魏酸065.0365.030.2563.5765.880.561.3967.65据表中信息,分析尼龙网组与塑料膜组发病率产生差异的原因是。③推测尼龙网组与不分隔组发病率差异的原因为。(4)研究发现间作土壤中加入丛枝菌根真菌(AMF)可提高西瓜枯萎病抗性。AMF可与多种植物共生,通过菌丝桥可将植物的根连接起来。利用上述装置探究AMF提高西瓜枯萎病抗性的机制,实验组在L侧接种AMF菌液,对照组。检测S侧西瓜叶片中的放射性,结果如图3.据图3推测AMF提高西瓜枯萎病抗性的机制为。【答案】(1)寄生(2)间作与单独种植15~21天高于不分隔组且低于塑料膜组,21天后与塑料膜组相等且高于不分隔组(3)释放物质水稻根系释放的香豆酸可抑制尖刀镰孢菌的增殖尼龙网组的L侧与S侧根系无直接接触(4)在L侧接种等量灭菌后的AMF培养液AMF可通过菌丝桥将水稻与西瓜的根连接起来,将水稻根释放的物质运输至西瓜叶片〖祥解〗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育期内,分行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详析】(1)根据题意信息可知,尖孢镰刀菌的菌丝可进入西瓜叶片组织,导致叶片枯萎所以尖孢镰刀菌和西瓜的关系为寄生。(2)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育期内,分行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根据题意可知,不分隔可以模拟旱作水稻和西瓜之间间作,塑料膜分隔可以模拟旱作水稻和西瓜进行单独种植。分析图1可知,尼龙网组发病率在15~21天高于不分隔组,且低于塑料膜组,但是到21天后与塑料膜组相等且高于不分隔组。(3)根据图示装置可知,L侧水稻幼苗地上部分单独密闭在充有14CO2气体的容器中,装置底部土层整体密封防止14CO2泄露。如果在S侧西瓜叶片中检测出放射性,说明水稻可以通过根部释放物质,通过土壤扩散进入西瓜中,使得西瓜叶片具有放射性。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随着香豆酸施加浓度的增加,尖孢镰刀菌菌落直径逐渐减小,而随着阿魏酸施加浓度的增加,尖孢镰刀菌菌落直径逐渐增加。由此推测,尼龙网组与塑料膜组发病率产生差异的原因是水稻根系释放的香豆酸可抑制尖刀镰孢菌的增殖,而水稻根系释放的香豆酸可以通过尼龙布,不能通过塑料膜。尼龙网组L侧与S侧根系无直接接触,不分隔组的根系可直接接触,所以两组的发病率存在差异。(4)根据题意可知,间作土壤中加入丛枝菌根真菌(AMF)可提高西瓜枯萎病抗性。所以在进行探究AMF提高西瓜枯萎病抗性的机制时,实验组在L侧接种AMF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