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4年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PAGEPAGE1专题16中国近代史(非选择题)年份考点2024鸦片战争的认识(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3书中的时代(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2李超之死(新文化运动)202117小英雄(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8足迹(的发展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2020行走的少年(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2024·山东·17)“鸦片战争”的时空之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为1936年《儿童杂志》刊载的《谈谈鸦片战争》的会话摘编。(大聪——哥哥,省立中学学生)(小敏——弟弟,育才小学学生)小敏:哥哥,我要问“鸦片战争”是怎样一回事?大聪:清朝的时候,鸦片运来得越来越多,现银流出也就跟着多了,好几个皇帝都下过禁烟的命令。小敏:那么,怎么会同英国人打起来的呢?大聪:皇帝叫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但英国商人不服从禁烟命令,不怪自己不好,反去求印度总督来救援。小敏:林则徐就吃了败仗?大聪:不!打了胜仗,可后来英兵攻打浙江,破定海,封镇宁波,进逼天津,清朝皇帝不中用,怪林则徐闹出乱子来,把他革职,叫琦善去和英人议和。琦善这个人不会办事,英兵就再打进吴淞,进逼南京。清朝皇帝就和他们订立了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小敏:……材料二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以“近代性”(科学与民主)区分近代史与晚清史;二是把中国近代史当作世界史,这两个点是我们看历史的“眼睛”,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眼睛”。——摘编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通史》(1)大聪的讲述,会让小敏对“鸦片战争”形成怎样的认识?(2)你认为应如何书写“鸦片战争”?说明理由。2.(2023·山东·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表1、表2是晚清某位思想家(1809~1874)代表作的目录摘编和版本情况。表1(一)汰冗员议广取士议厚养廉议减兵额议……(二)均赋税议兴水利议筹国用议罢关征议……(三)重儒官议改科举议改会试议停武试议……(四)收贫民议稽户口议严盗课议复宗法议……(五)制洋器议善驭夷议采西学议重专对议……表2稿本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抄本1861年后在士大夫中广泛流传津河广仁堂刻本光绪九年(1883)江西豫章刻本光绪十年(1884)弢园老民活字印本光绪十一年(1885)潘氏敏德堂刻本光绪十八年(1892)丰城余氏刻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弢园老民铅印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文瑞楼石印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聚丰坊校刻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冯世激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书局石印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仿泰西法石印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北洋官书局石印本江右两仪堂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关中味经官书局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据《江苏艺文志》等(1)书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2)表2对我们了解这部书在时代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3.(2022·山东·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超的“新生"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速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4.(2021·山东·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英雄”材料如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年6月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5.(2021·山东·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足迹材料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6.(2020·山东·17)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2024·山东德州·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约问题”1895年,法国通过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取得在广东等地开矿的优先权。该约在签订和执行中,形成法国“独专”与其他列强“均沾”相冲突的“法约问题”。议约之时,中方对于其第五条原议“中国云南等处开矿,则向法国矿师商办”,考虑“以该国欲独专其利,恐他国不免违言”,故力争“改为中国将来开矿,可先向法国矿师商办”。1896年,英法签署《伦敦协定》,规定“在云南和四川两省,中国已经让与或将来可能让与英国或法国的所有商业和其他特权及利益,都将为两国及国民和附属国人民所共同享有”。20世纪初,清政府重申三省矿务由国家办理的部分,按照法约规定先向法国厂商及矿师人员商办,由商民承办的则由其自行决定,同时向英国申明两广矿务并未给予法国“独专”权利。清政府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列强瓜分矿权的危局。1901年,法商李三私下与土人订立合同承领开采增城县矿区,被两广总督驳斥。列强对广东矿权的觊觎与掠夺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与抵制。1903年成立商部后,任命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招徕外洋华商,筹划在粤开办矿业。后又成立闽广农工路矿总公司等,经营管理矿业。——摘编自莫婉娟《“法约问题”与清末广东矿权的挽回》(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约问题”的来由。(2)你如何看待清政府“法约问题”始末中的举措?2.(2024·山东泰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2年9月,在容闳等人的催动和运作下,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到达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对此,《纽约时报》刊发了一则题为《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消息:“旧金山,9月13日电:昨天到达这里的30名清国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是很勤奋和很优秀的小姐(因有辫子被美国记者误解)和绅士,容貌俊美,要比任何在这之前曾到美国访问的清国人都好看得多。”——摘编自1872年9月13日《纽约时报》材料二1881年,基于各种历史因素,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共四批)——120名留美幼童被清政府勒令归国,大清第一次留美教育事业夭折。清廷撤回留学生的决定传到美国,以耶鲁大学校长朴德为首的众多美国知名人士联名上书清朝总理衙门,痛陈其不当:“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尽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职是之故,贵国学生无论在校肄业,或赴乡村游历,所至之处,咸受美人之欢迎,而引为良友。盖诸生年虽幼稚,然已知彼等在美国之一举一动,皆与祖国国家之名誉极有关系,故能谨言慎行,过于成人。美国少数无识之人,其平日对贵国人之偏见,至此逐渐消灭,而美国人对华之感情已日趋于欢洽之地位。”——摘编自容闳《西学东渐记》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国早期留学运动的认识。3.(2024·山东淄博·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甲午战前清政府驻外公使一览表姓名籍贯出身使前职衔出使国郭嵩焘湖南翰林福建按察使(从三品)英国陈兰彬广东翰林刑部郎中(正五品)美国何如璋广东翰林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日本刘锡鸿广东举人刑部员外郎(从六品)德国曾纪泽湖南荫生大理寺少卿(从四品)英国崇厚镶黄旗举人吏部左侍郎(从二品)俄国李凤苞江苏捐官船政留学生监督德国刘瑞芬安徽生员江西布政使(从二品)英国许景澄浙江翰林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日本黎庶昌贵州廪贡道员(正四品)日本郑藻如广东举人天津海关道(正三品)美国徐承祖江苏监生道员(正四品)日本龚照瑗安徽捐监四川布政使(从二品)英国张荫桓广东捐监道员(正四品)美国洪钧江苏状元内阁学士(从二品)俄国李经方安徽举人江苏侯补道(正四品)日本崔国因安徽翰林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美国薛福成江苏贡生湖南按察使(从三品)英国汪凤藻江苏进士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日本杨儒正红旗举人道员(正四品)美国提取表格信息,对甲午战前清政府驻外公使群体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4.(2024·山东烟台·二模)清末出现创办阅报社的热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898—1911年阅报社社名情况表(部分)社名数量社名数量社名数量社名数量益智4盼醒1梦醒1濬智1爱国3医愚1启蒙1警梦1爱群2进化1省智1新智1开智2启新1启智1醒群1——以上材料均据徐明涛《清末阅报社考察(1898—1911)》整理指出阅报社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并从材料三反映的时代诉求的角度说明其原因。5.(2024·山东济宁·三模)审视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静态看对义和团的态度动态看对义和团的评价八国联军侵华前,清廷内部在讨论义和团问题时出现了以下意见:(太常寺卿袁昶)衅不可开,纵容乱民,祸至不可收拾,他日内讧外患相随而至,国何以堪?(军机大臣刚毅)义民可恃,其术甚神,可以报仇雪耻。(侍读学士刘永亨)乱民当早除,不然,祸不测。(端王载漪)义民起田间,出万死不顾一生;以赴国家之难,今以为乱欲诛之,人心一解,国谁与图存?评价一1899年,御史黄桂鋆上奏:“臣闻山东义和等团,非欲谋叛乱也。平日受侮教堂,久已痛深骨髓。自德人占据胶澳(今山东省青岛市),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籍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籍以捍卫身家。——《义和团档案史料》评价二义和团的行为虽然愚昧,动机则不可一概抹杀。有识的外人亦承认“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大梦将醒,已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的觉悟。赫德(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谓今后各国对待中国,应尊重而不可卑视。……中国终将成强国。处理中国问题必须慎重,使中国将来感激不致报复。——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作为史料,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对研究19世纪的晚清政局有何史料价值?(2)指出评价一和评价二观察问题的视角有何明显异同,并结合材料说明导致不同的主要因素。6.(2024·山东日照·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字中的历史清代后期财政收入结构情况(单位:万两)——据《清史稿》《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清代续文献通考》等1911年全国财政支出结构统计(单位:万两)——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晚清外债用途分类(单位:万两)——许毅金普森隆舞华等《清代外侦史论》(1)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2)材料中的信息对我们认识晚清时期经济转型的艰巨性有什么帮助?7.(2024·山东枣庄·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甲辰科状元策1904年,甲辰科股试时,光绪以治国之策试举子。以下为该科状元刘春霖的答卷摘录。·采能博采公论,慎逃贤绅,于治必有裨补,不必过为疑也。皇上澄清吏治,必先通上下之情,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一也。·兵者固必救之于平时而又精且多,然后可并立于群雄之间,所谓气力充而精神焕矣。皇上整军经武,士卒知学为先,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二也。·中国商业不兴,漏卮日巨,欲图抵制之道,则宜扩充商务,如此则野无旷土,市无游民,精华日星,然后利权可挽。里土怏乃俭德,而尤必广辟利源,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三也。·故欲正人心、端士习.必以明伦为先,欲明伦理必以尊经为首,此即国粹保存之义。皇上倡明文救.必以经学正其趋,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四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刘春霖的治国对策。8.(2024·山东菏泽·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日本外务省对中国近现代报刊的调查1908年开始,日本外务省训令在华使馆调查中国各地报刊出版情形。外务省根据调查报告,每年印出一册《中国报刊调查》,分送日本各有关部门。此项调查涉及面广、内容详细,长达三十年未曾中断。下表是1911年6月的《清国报纸调查》摘录。地区主义备考东北(17种)奉天<今沈阳>10种、吉林3种、哈尔滨、长春、安东、牛庄各1种改革主义(2种)振兴实业、商业(4种)鼓吹宪政(1种)地方自治(1种)《东三省日报》民政司机关报,月200元补助,三千份,各知县知州读者多,倾向排日京津(32种)北京20种、天津12种进步、革新主义(4种)振兴实业、商业(2种)鼓吹宪政(7种)对日示好(3种)《民兴报》2000分左右,近来对日友好《顺天时报》日本资助,1902创,北京现存最早报纸,官场阅读山东(10种)济南4种、青岛4种、烟台2种亲德(3种)对日示好(1种)无一定主义(4种)《青岛时报》奉行亲德,资本3000元,德国政厅每月补助百元上海(12种)振兴实业(2种)立宪主义(2种)官僚派(3种)民党派(2种)振兴教育(2种)急进主义(1种)《神州日报》万份,与孙逸仙派有关,近与袁世凯派搭上关系广东、香港(27类)广州12种、汕头5种、香港10种革命主义(8种)中立(5种)立宪(3种)无一定主义(2种)《国事报》1906创,宪政党机关报,粤报发行最高,七千份——摘编自周振鹤《日本外务省对中国近现代报刊的调查资料》(1)《调查》反映出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时代?(2)说明日本《中国报刊调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价值。9.(2024·山东潍坊·三模)在中国近代史上,1905年是个重要时刻,不少影响中国未来命运的关键性事件均在此年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05年:小年份,大时代一场“局外中立”的战争:日俄战争1905年的日俄战争以中国为战场,而作为战场主人的中国却宣布了“局外中立”,是世界历史上少见的特例。同时,日俄战争的胜负,以实例向中国人“证明”了立宪优于专制,结束了以俄国还是日本为学习典范的长期争议一纸寥寥数语的诏令:废除科举制度1905年,清廷发布上谕,“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寥寥数语,宣告了科举制的终结。一曲“革命军中马前卒”的泣歌:邹容之死1905年,《革命军》作者邹容因大力宣扬反清爱国的革命思想,遭到清政府和租界当局的追查与迫害,死于狱中,年仅20岁。一次革命派与立宪派的邂逅:孙中山与严复会晤1905年,孙中山在伦敦拜访严复,就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进行会谈。严复认为,“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为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也”。孙中山不同意严复的主张,他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一声振聋发聩“新音”:社会主义思想的早期传播1905年,担任同盟会评议员的朱执信在《民报》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等人生平及主张。同年,孙中山在欧洲与第二国际执行局主席举行会谈,第二国际的档案材料中还记载着孙中山在会谈时说的“我是中国的社会民主党人”等语。(1)透过1905年的历史,分析当时国内各种政治力量是如何影响中国命运的。(2)通过1905年的历史迹象,指出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路径。10.(2024·山东日照·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青年团体“改造中国”的探索五四前后,以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400多个小团体,遍布全国各地,成为宣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坚。青年团体在具体的社会改造理念与方法上有所不同,大体可分为五类(下表所示)。类别社会改造理念与方法代表团体第一类具有“不满于现状、要创造一个新局面”的意识,对新文化运动“多空谈少实行”具有一定的批评意识,强调新村主义、工读互助对于“人”的生活的革新,希望可以通过“工、读”相结合的方式来创造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自由平等的新社会少年中国学会、互助社与利群书社、觉悟社、工读互助团、工学会第二类以“增进平民智识,唤起平民之自觉”为宗旨,以“教育”作为“社会进化的工具”,通过“平民主义的教育”塑造新的、在自我与社会两个方面充分获得发展的“平民真正民治的基础”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平民教育社、新民学会第三类专门研究马克思学说、国内外重大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各派社会主义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第四类以合作主义为改造中国的方法,提倡平民教育,发展平民经济平民周刊社第五类延续民初以来刘师复等空幻的、不切实际的无政府主义传统北京的实社、奋斗社、广东的民钟社——李培艳《“新青年”的觉醒与结社——对五四运动小团体的整体考察》知识分子的抉择学生易趋向革命,但浪漫而摇动,中国不会是我们几个学生所能救治的,我们必须农工平民大家都站起来。群众的集合才是改造旧社会惟一的武器,群众集合起来的力量,是全世界没有可以对敌的。我们应研究唯物史观的道理,唤起被经济生活压迫得最利害的群众,并唤起最能对他们表同情的人,使他们联合起来,向掠夺阶级战斗。——<-恽代英《为少年中国学会同人进一解》(1922年6月)(1)五四前后青年团体“改造中国”的探索反映了一个怎样的时代?(2)被周恩来称为“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的恽代英为代表的一批最有觉悟又富有开拓精神的知识分子,在五四之后作出了共同的抉择。说明这一抉择的时代意义。11.(2024·山东聊城·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天津洋行的变迁洋行是旧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外国人在华经营的商业机构。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以后,天津开埠通商,曾吸引几百家外国洋行在此落户。图120世纪初天津租界与老城空间格局图2天津洋行的空间演化——据王若然等《近代天津洋行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天津洋行的空间演化”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2.(2024·山东烟台·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晚清铁路建设示意图晚清铁路建设折射出鲜明的时代风貌,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3.(2024·山东淄博·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劝学篇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该书共4万余言,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赏识,得以“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目录(部分)内篇篇名主旨外篇篇名主旨同心明保国保种保教游学非游历外国不为功也教忠陈述本朝德泽深厚学制西国之强,强以学校明纲三纲为礼政之原本阅报知外患而豫防也知类闵神明之胄裔以保种变科举所习所用,事必相因也宗经周秦诸子取节则可农工商学教农工商,利乃可兴也正权斥民权之乱政矿学兴地利也循序讲西学必先通中学铁路通血气也守约欲存中学,宜治要约取也会通知西学之精意通于中学正文(摘编)二十四篇之义,括之以五知:一、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二、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埃及,惧为波兰。三、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摘自张之洞《劝学篇》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为张之洞的《劝学篇》写一篇书评。(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4.(2024·山东聊城·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市井小报到革命先声:《苏报》材料《苏报》,从1896年6月25日创刊于上海公共租界内,至1903年7月7日被查封(史称“苏报案”),共发行2570份,原件存世621份。其初期的主要栏目:首版为谕旨恭录、论说等;其后为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以及上海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约占至三版半;第三版后半部分和第四版,主要登载各类商业性广告。《苏报》发展历程及代表性文章或言论时间主要负责人代表性文章或言论第一阶段:1898年6月至9月胡铁梅(1848—1899年),安徽桐城人,名璋,号铁梅,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娶日籍女子生驹悦为妻。生驹悦有一定文化素养,通中文并担任主编。《维新报揭论欧人图中国成谋及兴亚抑欧策》《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梁启超)》《保国会二月二十七日第一集演说(康有为)》《文御史严参康有为折稿》《创办时务报源委记(梁启超)》《论中国宜多延日员为顾问教习以求速效》《复任父论西学书(黄遵楷致梁启超)》第二阶段:1899年至1903年初陈范(1860—1913年)湖南衡山人,本为江西铅山知县。因教案落职移居上海。“愤官场之腐败,思以清议救天下,遂承办是报”。戊戌政变后,《苏报》转载了康有为在海外作为宣传喉舌的《清议报》《知新报》和《天南新报》上的主要文章,如《废立要闻汇志》《废立余闻二则》《建储私议》等,还对慈禧太后“己亥建储”一事进行反驳。第三阶段:1903年6月至1903年7月章士钊于1903年5月27日担任《苏报》主笔,经常发表激烈的言论,并因此结识了章太炎、张继、邹容,意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并以大量篇幅首先推荐邹容的《革命军》。《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序革命军》《论革命军》《读严拿留学生密谕有愤》《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革命驳议〉》——据王敏《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苏报》办刊期间言论基调的重大转变。15.(2024·山东青岛·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学制改革,新学制的宗旨为“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使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图5为学制改革时期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其中一课的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以“教育改革与救亡图存”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6.(2024·山东威海·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16年,民国政府起草了民法草案。现摘录关于婚姻的部分条款如下:成婚年龄为男子满十六周岁,女子满十五周岁;同宗男女,不得姑婚;四亲等内的宗亲、二亲等内的外亲和要亲以外,有切近的尊卑分或是同母异父者,也不得结婚;女子自前婚解销或撤消的当日起、没有超过六个月的时日不得再婚;但在六个月内已经分娩的不在此限;结婚必须得到父母的允许。父母的一方行止不明,或已死亡,或不能表示意思时,得到一方允许也可以结婚。但如父母双方都有上述情形时,在未成年人结婚方面,必须经过亲属会的同意;夫要相互之间,互负扶养的义务;男子满三十周岁,女子满二十五周岁无需征求父母准允可自行离婚。谈谈你对1916年民法草案中婚姻条款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7.(2024·山东聊城·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1年热播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回溯从起源、孕育到诞生的整个过程,生动再现20世纪初期的历史大变局,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史诗大剧。材料一《觉醒年代》第一集,开篇即以旁白的形式交待该剧的历史背景,“那是在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国际国内形势非常紧张”,并通过以下几个精心设计的视觉式的隐喻镜头来表现。镜头一:一个大仰角拍摄的骆驼脚掌几乎覆盖了整个画面,只用这一个镜头就表现出当时中国正处于重重压迫之下,且观众的代入感很强,会产生一种被踩踏的感觉。镜头二:骆驼进入北京城,用了大量的特写和慢镜头来表现车辙。“车辙”在剧中是一个带有高度隐喻和象征性的细节逻辑:自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用“车同轨”框定中国的车辙以来,直到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中国还在沿用古老的车辙。镜头三:骆驼商队、老百姓的车、北洋士兵的马队,都要从“车辙”上踩踏过去,隐喻中国还在固守原来的老路。——摘编自徐妮娜《浅析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中的隐喻镜头》材料二《觉醒年代》在创作上更加贴近受众,以书写青春破题主旋律。该剧以“南陈北李”为主人公,跟随其人生轨迹,以《新青年》杂志为主线,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思想潮流串联起来,将故事主体聚焦于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身上:不仅有和常人一样喜怒哀乐的陈独秀,还有与工人做朋友的李大钊、以笔杆为利剑的鲁迅以及紧跟先辈脚步、积极寻找救国之路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年轻受众对这样一群有梦想、有不足、受挫折也不言弃的年轻人更能有共情体验。——摘编自王悦《〈觉醒年代〉给主旋律影视剧的成功启示》作为历史的观察者,谈谈你对该电视剧以《觉醒年代》命名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正确,条理清晰。)18.(2024·山东滨州·二模)后蒙与救亡1919年,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等发起成立平民教育讲演团。下表是该团在1919年的部分讲演题目。时间题目4月3日如何求幸福、勤劳与知识、大家都受教育、赌博之害、做一件事当一件事、勤劳、改良家庭、公德、念书的利益、人生之要素、空气、我和大家的关系4月4日国民常识、什么是善、平民教育、妇女教育、家庭制度、信用、迷信、我的慈善事业、什么是我、家庭与社会4月5日世界的国家、衣食住、国民应尽之责、利己与利他、劝勤4月27日互相帮助、国家思想、戒烟、交友之益、权利、天赋与人造、平民、判别事情的常识5月11日青岛问题、自尊、痛失、朝鲜独立、青岛交涉失败的原因、争回青岛、进取、中国现在的形势是怎么样、国民现时应持有之态度5月18日山东与全国之关系、青岛交涉失败史、国民和民国的关系、青岛关系、我国之将来、欧洲和会与世界和平5月25日维持国货、国家和我们、国民的责任、李完用与朝鲜、经济侵略之抵御、抵抗强权、争回青岛6月1日为什么要爱国、民与国的关系、日本的野心和中国救亡的法子、五月四日、亡国之痛及救国之法11月3日势力是什么造成的、国事真不可谈吗、打破空想“人”——人怎么活着——张学谦《褪色的“崇拜”——五四末期知识青年价值形象的分歧与重构》从讲演题目变化的角度,以“启蒙与救亡”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9.(2024·山东淄博·二模)1944年,《解放日报》刊登了新编民歌《绣金匾》的歌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绣金匾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一绣毛主席,人民的福气,你一心爱我们,我们拥护你!二月里刮春风,金匾绣的红,金匾上绣的是,边区陕甘宁。二绣陕甘宁,世事多太平,军和民大团结,大家一条心。三月里是清明,金匾绣三层,金匾上绣的是,模范八路军。三绣八路军,抗战下决心,对民众多恩情,爱国爱人民。四月立夏天,金匾绣的宽,金匾上绣的是,五月五端阳,金匾绣的亮,金匾上绣的是,边区老百姓。五绣老百姓,抗战最热情,组织起自卫军,打倒小日本。六月热气腾,金匾绣花云,金匾上绣的是,民众的劳动。六绣民劳动,有利有名声,行行出状元,二流子成英雄。七月里七月半,金匾绣的宽,金匾上绣的是,妇女的生产。七绣女生产,织布又纺线,加入识字组,要当女状元。八月里八月半,金匾绣的圆,金匾上绣的是,边区合家欢。八绣好家常,卫生身体强,全家人都和气,民主好商量。九月里九重阳,金匾绣的长,金匾上绣的是,移民上天堂。九绣难民来,政府好优待,老户们帮助他,吃用有办法。冬天里天气寒,金匾十绣全,金匾上绣的是,政府恩情宽。政府恩情宽,冬学到处办,有吃有穿有文化,快活过新年。——摘编自周春健《<绣金匾>与中国现代革命》请将《绣金匾》第四段的歌词补充完整,并说明依据。专题16中国近代史(非选择题)年份考点2024鸦片战争的认识(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3书中的时代(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2李超之死(新文化运动)202117小英雄(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8足迹(的发展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2020行走的少年(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2024·山东·17)“鸦片战争”的时空之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为1936年《儿童杂志》刊载的《谈谈鸦片战争》的会话摘编。(大聪——哥哥,省立中学学生)(小敏——弟弟,育才小学学生)小敏:哥哥,我要问“鸦片战争”是怎样一回事?大聪:清朝的时候,鸦片运来得越来越多,现银流出也就跟着多了,好几个皇帝都下过禁烟的命令。小敏:那么,怎么会同英国人打起来的呢?大聪:皇帝叫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但英国商人不服从禁烟命令,不怪自己不好,反去求印度总督来救援。小敏:林则徐就吃了败仗?大聪:不!打了胜仗,可后来英兵攻打浙江,破定海,封镇宁波,进逼天津,清朝皇帝不中用,怪林则徐闹出乱子来,把他革职,叫琦善去和英人议和。琦善这个人不会办事,英兵就再打进吴淞,进逼南京。清朝皇帝就和他们订立了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小敏:……材料二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以“近代性”(科学与民主)区分近代史与晚清史;二是把中国近代史当作世界史,这两个点是我们看历史的“眼睛”,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眼睛”。——摘编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通史》(1)大聪的讲述,会让小敏对“鸦片战争”形成怎样的认识?(2)你认为应如何书写“鸦片战争”?说明理由。2.(2023·山东·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表1、表2是晚清某位思想家(1809~1874)代表作的目录摘编和版本情况。表1(一)汰冗员议广取士议厚养廉议减兵额议……(二)均赋税议兴水利议筹国用议罢关征议……(三)重儒官议改科举议改会试议停武试议……(四)收贫民议稽户口议严盗课议复宗法议……(五)制洋器议善驭夷议采西学议重专对议……表2稿本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抄本1861年后在士大夫中广泛流传津河广仁堂刻本光绪九年(1883)江西豫章刻本光绪十年(1884)弢园老民活字印本光绪十一年(1885)潘氏敏德堂刻本光绪十八年(1892)丰城余氏刻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弢园老民铅印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文瑞楼石印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聚丰坊校刻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冯世激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书局石印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仿泰西法石印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北洋官书局石印本江右两仪堂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关中味经官书局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据《江苏艺文志》等(1)书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2)表2对我们了解这部书在时代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3.(2022·山东·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超的“新生"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速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4.(2021·山东·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小英雄”材料如图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年6月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5.(2021·山东·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足迹材料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6.(2020·山东·17)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2024·山东德州·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约问题”1895年,法国通过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取得在广东等地开矿的优先权。该约在签订和执行中,形成法国“独专”与其他列强“均沾”相冲突的“法约问题”。议约之时,中方对于其第五条原议“中国云南等处开矿,则向法国矿师商办”,考虑“以该国欲独专其利,恐他国不免违言”,故力争“改为中国将来开矿,可先向法国矿师商办”。1896年,英法签署《伦敦协定》,规定“在云南和四川两省,中国已经让与或将来可能让与英国或法国的所有商业和其他特权及利益,都将为两国及国民和附属国人民所共同享有”。20世纪初,清政府重申三省矿务由国家办理的部分,按照法约规定先向法国厂商及矿师人员商办,由商民承办的则由其自行决定,同时向英国申明两广矿务并未给予法国“独专”权利。清政府利用英法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列强瓜分矿权的危局。1901年,法商李三私下与土人订立合同承领开采增城县矿区,被两广总督驳斥。列强对广东矿权的觊觎与掠夺引起清政府的关注与抵制。1903年成立商部后,任命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招徕外洋华商,筹划在粤开办矿业。后又成立闽广农工路矿总公司等,经营管理矿业。——摘编自莫婉娟《“法约问题”与清末广东矿权的挽回》(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约问题”的来由。(2)你如何看待清政府“法约问题”始末中的举措?2.(2024·山东泰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2年9月,在容闳等人的催动和运作下,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到达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对此,《纽约时报》刊发了一则题为《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消息:“旧金山,9月13日电:昨天到达这里的30名清国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是很勤奋和很优秀的小姐(因有辫子被美国记者误解)和绅士,容貌俊美,要比任何在这之前曾到美国访问的清国人都好看得多。”——摘编自1872年9月13日《纽约时报》材料二1881年,基于各种历史因素,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共四批)——120名留美幼童被清政府勒令归国,大清第一次留美教育事业夭折。清廷撤回留学生的决定传到美国,以耶鲁大学校长朴德为首的众多美国知名人士联名上书清朝总理衙门,痛陈其不当:“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尽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职是之故,贵国学生无论在校肄业,或赴乡村游历,所至之处,咸受美人之欢迎,而引为良友。盖诸生年虽幼稚,然已知彼等在美国之一举一动,皆与祖国国家之名誉极有关系,故能谨言慎行,过于成人。美国少数无识之人,其平日对贵国人之偏见,至此逐渐消灭,而美国人对华之感情已日趋于欢洽之地位。”——摘编自容闳《西学东渐记》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国早期留学运动的认识。3.(2024·山东淄博·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甲午战前清政府驻外公使一览表姓名籍贯出身使前职衔出使国郭嵩焘湖南翰林福建按察使(从三品)英国陈兰彬广东翰林刑部郎中(正五品)美国何如璋广东翰林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日本刘锡鸿广东举人刑部员外郎(从六品)德国曾纪泽湖南荫生大理寺少卿(从四品)英国崇厚镶黄旗举人吏部左侍郎(从二品)俄国李凤苞江苏捐官船政留学生监督德国刘瑞芬安徽生员江西布政使(从二品)英国许景澄浙江翰林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日本黎庶昌贵州廪贡道员(正四品)日本郑藻如广东举人天津海关道(正三品)美国徐承祖江苏监生道员(正四品)日本龚照瑗安徽捐监四川布政使(从二品)英国张荫桓广东捐监道员(正四品)美国洪钧江苏状元内阁学士(从二品)俄国李经方安徽举人江苏侯补道(正四品)日本崔国因安徽翰林翰林院侍读(正六品)美国薛福成江苏贡生湖南按察使(从三品)英国汪凤藻江苏进士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日本杨儒正红旗举人道员(正四品)美国提取表格信息,对甲午战前清政府驻外公使群体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4.(2024·山东烟台·二模)清末出现创办阅报社的热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898—1911年阅报社社名情况表(部分)社名数量社名数量社名数量社名数量益智4盼醒1梦醒1濬智1爱国3医愚1启蒙1警梦1爱群2进化1省智1新智1开智2启新1启智1醒群1——以上材料均据徐明涛《清末阅报社考察(1898—1911)》整理指出阅报社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并从材料三反映的时代诉求的角度说明其原因。5.(2024·山东济宁·三模)审视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静态看对义和团的态度动态看对义和团的评价八国联军侵华前,清廷内部在讨论义和团问题时出现了以下意见:(太常寺卿袁昶)衅不可开,纵容乱民,祸至不可收拾,他日内讧外患相随而至,国何以堪?(军机大臣刚毅)义民可恃,其术甚神,可以报仇雪耻。(侍读学士刘永亨)乱民当早除,不然,祸不测。(端王载漪)义民起田间,出万死不顾一生;以赴国家之难,今以为乱欲诛之,人心一解,国谁与图存?评价一1899年,御史黄桂鋆上奏:“臣闻山东义和等团,非欲谋叛乱也。平日受侮教堂,久已痛深骨髓。自德人占据胶澳(今山东省青岛市),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籍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籍以捍卫身家。——《义和团档案史料》评价二义和团的行为虽然愚昧,动机则不可一概抹杀。有识的外人亦承认“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大梦将醒,已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的觉悟。赫德(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谓今后各国对待中国,应尊重而不可卑视。……中国终将成强国。处理中国问题必须慎重,使中国将来感激不致报复。——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作为史料,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对研究19世纪的晚清政局有何史料价值?(2)指出评价一和评价二观察问题的视角有何明显异同,并结合材料说明导致不同的主要因素。6.(2024·山东日照·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字中的历史清代后期财政收入结构情况(单位:万两)——据《清史稿》《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清代续文献通考》等1911年全国财政支出结构统计(单位:万两)——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晚清外债用途分类(单位:万两)——许毅金普森隆舞华等《清代外侦史论》(1)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2)材料中的信息对我们认识晚清时期经济转型的艰巨性有什么帮助?7.(2024·山东枣庄·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甲辰科状元策1904年,甲辰科股试时,光绪以治国之策试举子。以下为该科状元刘春霖的答卷摘录。·采能博采公论,慎逃贤绅,于治必有裨补,不必过为疑也。皇上澄清吏治,必先通上下之情,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一也。·兵者固必救之于平时而又精且多,然后可并立于群雄之间,所谓气力充而精神焕矣。皇上整军经武,士卒知学为先,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二也。·中国商业不兴,漏卮日巨,欲图抵制之道,则宜扩充商务,如此则野无旷土,市无游民,精华日星,然后利权可挽。里土怏乃俭德,而尤必广辟利源,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三也。·故欲正人心、端士习.必以明伦为先,欲明伦理必以尊经为首,此即国粹保存之义。皇上倡明文救.必以经学正其趋,此不得不因时制宜者四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刘春霖的治国对策。8.(2024·山东菏泽·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日本外务省对中国近现代报刊的调查1908年开始,日本外务省训令在华使馆调查中国各地报刊出版情形。外务省根据调查报告,每年印出一册《中国报刊调查》,分送日本各有关部门。此项调查涉及面广、内容详细,长达三十年未曾中断。下表是1911年6月的《清国报纸调查》摘录。地区主义备考东北(17种)奉天<今沈阳>10种、吉林3种、哈尔滨、长春、安东、牛庄各1种改革主义(2种)振兴实业、商业(4种)鼓吹宪政(1种)地方自治(1种)《东三省日报》民政司机关报,月200元补助,三千份,各知县知州读者多,倾向排日京津(32种)北京20种、天津12种进步、革新主义(4种)振兴实业、商业(2种)鼓吹宪政(7种)对日示好(3种)《民兴报》2000分左右,近来对日友好《顺天时报》日本资助,1902创,北京现存最早报纸,官场阅读山东(10种)济南4种、青岛4种、烟台2种亲德(3种)对日示好(1种)无一定主义(4种)《青岛时报》奉行亲德,资本3000元,德国政厅每月补助百元上海(12种)振兴实业(2种)立宪主义(2种)官僚派(3种)民党派(2种)振兴教育(2种)急进主义(1种)《神州日报》万份,与孙逸仙派有关,近与袁世凯派搭上关系广东、香港(27类)广州12种、汕头5种、香港10种革命主义(8种)中立(5种)立宪(3种)无一定主义(2种)《国事报》1906创,宪政党机关报,粤报发行最高,七千份——摘编自周振鹤《日本外务省对中国近现代报刊的调查资料》(1)《调查》反映出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时代?(2)说明日本《中国报刊调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价值。9.(2024·山东潍坊·三模)在中国近代史上,1905年是个重要时刻,不少影响中国未来命运的关键性事件均在此年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05年:小年份,大时代一场“局外中立”的战争:日俄战争1905年的日俄战争以中国为战场,而作为战场主人的中国却宣布了“局外中立”,是世界历史上少见的特例。同时,日俄战争的胜负,以实例向中国人“证明”了立宪优于专制,结束了以俄国还是日本为学习典范的长期争议一纸寥寥数语的诏令:废除科举制度1905年,清廷发布上谕,“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寥寥数语,宣告了科举制的终结。一曲“革命军中马前卒”的泣歌:邹容之死1905年,《革命军》作者邹容因大力宣扬反清爱国的革命思想,遭到清政府和租界当局的追查与迫害,死于狱中,年仅20岁。一次革命派与立宪派的邂逅:孙中山与严复会晤1905年,孙中山在伦敦拜访严复,就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进行会谈。严复认为,“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为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也”。孙中山不同意严复的主张,他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一声振聋发聩“新音”:社会主义思想的早期传播1905年,担任同盟会评议员的朱执信在《民报》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等人生平及主张。同年,孙中山在欧洲与第二国际执行局主席举行会谈,第二国际的档案材料中还记载着孙中山在会谈时说的“我是中国的社会民主党人”等语。(1)透过1905年的历史,分析当时国内各种政治力量是如何影响中国命运的。(2)通过1905年的历史迹象,指出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路径。10.(2024·山东日照·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青年团体“改造中国”的探索五四前后,以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400多个小团体,遍布全国各地,成为宣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坚。青年团体在具体的社会改造理念与方法上有所不同,大体可分为五类(下表所示)。类别社会改造理念与方法代表团体第一类具有“不满于现状、要创造一个新局面”的意识,对新文化运动“多空谈少实行”具有一定的批评意识,强调新村主义、工读互助对于“人”的生活的革新,希望可以通过“工、读”相结合的方式来创造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自由平等的新社会少年中国学会、互助社与利群书社、觉悟社、工读互助团、工学会第二类以“增进平民智识,唤起平民之自觉”为宗旨,以“教育”作为“社会进化的工具”,通过“平民主义的教育”塑造新的、在自我与社会两个方面充分获得发展的“平民真正民治的基础”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平民教育社、新民学会第三类专门研究马克思学说、国内外重大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各派社会主义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第四类以合作主义为改造中国的方法,提倡平民教育,发展平民经济平民周刊社第五类延续民初以来刘师复等空幻的、不切实际的无政府主义传统北京的实社、奋斗社、广东的民钟社——李培艳《“新青年”的觉醒与结社——对五四运动小团体的整体考察》知识分子的抉择学生易趋向革命,但浪漫而摇动,中国不会是我们几个学生所能救治的,我们必须农工平民大家都站起来。群众的集合才是改造旧社会惟一的武器,群众集合起来的力量,是全世界没有可以对敌的。我们应研究唯物史观的道理,唤起被经济生活压迫得最利害的群众,并唤起最能对他们表同情的人,使他们联合起来,向掠夺阶级战斗。——<-恽代英《为少年中国学会同人进一解》(1922年6月)(1)五四前后青年团体“改造中国”的探索反映了一个怎样的时代?(2)被周恩来称为“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的恽代英为代表的一批最有觉悟又富有开拓精神的知识分子,在五四之后作出了共同的抉择。说明这一抉择的时代意义。11.(2024·山东聊城·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代天津洋行的变迁洋行是旧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外国人在华经营的商业机构。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以后,天津开埠通商,曾吸引几百家外国洋行在此落户。图120世纪初天津租界与老城空间格局图2天津洋行的空间演化——据王若然等《近代天津洋行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天津洋行的空间演化”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2.(2024·山东烟台·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晚清铁路建设示意图晚清铁路建设折射出鲜明的时代风貌,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3.(2024·山东淄博·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劝学篇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该书共4万余言,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赏识,得以“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目录(部分)内篇篇名主旨外篇篇名主旨同心明保国保种保教游学非游历外国不为功也教忠陈述本朝德泽深厚学制西国之强,强以学校明纲三纲为礼政之原本阅报知外患而豫防也知类闵神明之胄裔以保种变科举所习所用,事必相因也宗经周秦诸子取节则可农工商学教农工商,利乃可兴也正权斥民权之乱政矿学兴地利也循序讲西学必先通中学铁路通血气也守约欲存中学,宜治要约取也会通知西学之精意通于中学正文(摘编)二十四篇之义,括之以五知:一、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二、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埃及,惧为波兰。三、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摘自张之洞《劝学篇》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为张之洞的《劝学篇》写一篇书评。(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4.(2024·山东聊城·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市井小报到革命先声:《苏报》材料《苏报》,从1896年6月25日创刊于上海公共租界内,至1903年7月7日被查封(史称“苏报案”),共发行2570份,原件存世621份。其初期的主要栏目:首版为谕旨恭录、论说等;其后为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以及上海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约占至三版半;第三版后半部分和第四版,主要登载各类商业性广告。《苏报》发展历程及代表性文章或言论时间主要负责人代表性文章或言论第一阶段:1898年6月至9月胡铁梅(1848—1899年),安徽桐城人,名璋,号铁梅,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娶日籍女子生驹悦为妻。生驹悦有一定文化素养,通中文并担任主编。《维新报揭论欧人图中国成谋及兴亚抑欧策》《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梁启超)》《保国会二月二十七日第一集演说(康有为)》《文御史严参康有为折稿》《创办时务报源委记(梁启超)》《论中国宜多延日员为顾问教习以求速效》《复任父论西学书(黄遵楷致梁启超)》第二阶段:1899年至1903年初陈范(1860—1913年)湖南衡山人,本为江西铅山知县。因教案落职移居上海。“愤官场之腐败,思以清议救天下,遂承办是报”。戊戌政变后,《苏报》转载了康有为在海外作为宣传喉舌的《清议报》《知新报》和《天南新报》上的主要文章,如《废立要闻汇志》《废立余闻二则》《建储私议》等,还对慈禧太后“己亥建储”一事进行反驳。第三阶段:1903年6月至1903年7月章士钊于1903年5月27日担任《苏报》主笔,经常发表激烈的言论,并因此结识了章太炎、张继、邹容,意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并以大量篇幅首先推荐邹容的《革命军》。《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序革命军》《论革命军》《读严拿留学生密谕有愤》《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革命驳议〉》——据王敏《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苏报》办刊期间言论基调的重大转变。15.(2024·山东青岛·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学制改革,新学制的宗旨为“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使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图5为学制改革时期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其中一课的内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以“教育改革与救亡图存”为题,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管产品存款合同分析
- 转让协议在合同法中的具体适用
- 轮胎购销业务合作协议范本范本
- 轻松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
- 进口肉类批发采购合同
- 连锁加盟协议样本
- 违规保证书的法律适用解析
- 配电箱技术培训协议
- 酒店会议服务招标公告
- 重拾信任丈夫的承诺
-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4.2.2农业 教学设计
- 2024年动画制作员(高级工)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GB/T 15822.3-2024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3部分:设备
- 2023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全球灾害数据平台
- 2024年医院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考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智能电能表应用配套安装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试卷七套合卷附答案
- 2024年平面设计师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
- 10以内连加减口算练习题完整版22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