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方案TOC\o"1-2"\h\u18181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446461.1交通管理现状分析 4113551.2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需求 4285751.3建设目标与意义 58728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5163982.1设计原则与标准 519122.1.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系统设计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保证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 5186962.1.2需求导向、用户参与:紧密围绕用户需求,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满意度。 525262.1.3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技术,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信息安全。 640952.1.4开放兼容、易于扩展: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与兼容,便于后期功能扩展和升级。 6225642.1.5经济合理、节能减排: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力求系统经济合理,降低能耗,实现绿色环保。 648102.2系统架构设计 63912.2.1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采集交通数据,包括交通流量、车辆速度、信息等。 644642.2.2数据传输层: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 6258012.2.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支持层提供数据支撑。 6233492.2.4决策支持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实现智能调控。 6310972.2.5应用展示层:通过可视化技术,将交通数据、分析结果和决策支持以图形、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6248992.2.6用户层:包括交通管理部门、企业和个人用户,通过应用展示层获取所需信息。 6195982.3技术路线选择 690602.3.1数据采集技术:采用视频监控、地磁检测、微波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交通数据的全面采集。 647822.3.2数据传输技术:利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技术,如4G/5G、WiFi等,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 6285732.3.3数据处理技术: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如Hadoop、Spark等,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挖掘。 614972.3.4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6296242.3.5可视化技术:采用WebGIS、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实现交通数据和应用结果的直观展示。 7126312.3.6系统集成技术: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集成与协同。 7225182.3.7安全保障技术:采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安全措施,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79746第3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752533.1交通数据采集技术 789023.1.1传感器数据采集 7326203.1.2通信数据采集 7221873.1.3外部数据融合 7161383.2数据传输与存储 7231783.2.1数据传输 7279973.2.2数据存储 770053.3数据处理与分析 7232073.3.1数据预处理 727803.3.2数据挖掘与分析 846603.3.3交通预测与优化 8198923.3.4数据可视化 86730第4章信号控制系统 872264.1信号控制策略 8288034.1.1基于实时交通流量的信号控制 8291334.1.2灵活多时段信号控制 836274.1.3特殊事件信号控制 8185134.2智能信号控制系统设计 8236354.2.1系统架构 8185274.2.2数据采集与传输 8321854.2.3数据处理与分析 8235844.2.4控制策略与算法 9175924.2.5信号控制执行 9168884.3信号控制系统优化 976354.3.1信号配时优化 9259474.3.2路口协调优化 9152724.3.3系统功能评估与调整 9142174.3.4人机交互优化 930524第五章智能监控系统 9202375.1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9123005.1.1系统概述 931095.1.2系统架构 944255.1.3关键技术 10126745.2交通事件检测与报警 1036085.2.1系统概述 1071745.2.2系统功能 10135335.2.3关键技术 10228845.3电子警察系统 10148085.3.1系统概述 1073775.3.2系统功能 11234475.3.3关键技术 1118980第6章信息发布与诱导系统 1161566.1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11212746.1.1系统概述 1180106.1.2系统架构 11162836.1.3信息发布渠道 1164546.2交通诱导策略 11166836.2.1策略概述 11157906.2.2策略制定 12294266.3可变信息标志系统 12314736.3.1系统概述 12130576.3.2系统设计 121109第7章公共交通管理系统 1299197.1公交优先策略 12131887.1.1策略概述 12193527.1.2信号优先 12145607.1.3车道优先 13159847.2公交调度系统设计 13152877.2.1系统架构 13305697.2.2数据采集 13208507.2.3调度决策 13258377.2.4调度指令发布 13109827.3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14266727.3.1系统概述 1444537.3.2列车运行控制 1416577.3.3信号设备监控 14228677.3.4调度管理 1432242第8章系统集成与运维管理 14241248.1系统集成技术 1486658.1.1集成框架设计 14319368.1.2数据集成 14167038.1.3应用集成 14247938.1.4界面集成 14134978.2运维管理策略 15295028.2.1运维管理体系 15211738.2.2运维组织 15181618.2.3运维流程 15182518.2.4运维制度 15123528.2.5运维工具 15296378.3安全保障措施 15145248.3.1网络安全 15233458.3.2数据安全 15327558.3.3应用安全 1532588.3.4系统安全运维 15222578.3.5应急响应 1616797第9章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示范应用 1653309.1示范区域选择与规划 16214949.1.1示范区域概况 16217459.1.2选择依据 1673519.1.3规划设计 1649819.2系统部署与实施 16313599.2.1硬件设备部署 168349.2.2软件系统开发与集成 1641599.2.3人员培训与操作指导 1642659.3效果评估与分析 174439.3.1数据收集与分析 17241289.3.2效果评价指标 17259719.3.3成果分析 17137669.3.4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77800第10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172996710.1项目总结 17977910.2持续改进与优化 173257310.3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8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1.1交通管理现状分析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交通需求迅速增长,交通拥堵、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日益严重。当前交通管理面临着以下主要问题:(1)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市民的出行效率。(2)交通资源配置不合理,道路利用率低,交通设施建设与实际需求不匹配。(3)交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道路交通需求。(4)交通信息服务不完善,缺乏实时、准确的交通数据支持,导致出行者无法获取有效的交通信息。1.2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需求针对上述交通管理现状,我国亟需建设一套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以提高交通管理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发生率,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水平。以下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需求:(1)实时交通信息采集与分析: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交通数据,对交通流进行监测、分析与预测。(2)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根据实时交通数据,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3)智能出行服务:为出行者提供实时、准确的交通信息,帮助出行者规划最优出行路线。(4)交通事件检测与处理:及时发觉并处理交通、拥堵等交通事件,减少交通影响。(5)交通设施智能监控:对交通设施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交通设施的正常运行。1.3建设目标与意义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套具有实时性、智能性、高效性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降低出行成本。(2)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提高交通设施利用率。(3)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减少交通发生率。(4)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建设的意义包括:(1)提高市民出行质量,提升城市形象。(2)促进交通领域科技创新,推动智能交通产业发展。(3)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4)为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提供示范,推动全国交通管理水平提升。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2.1设计原则与标准为保证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本系统遵循以下设计原则与标准:2.1.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系统设计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保证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2.1.2需求导向、用户参与:紧密围绕用户需求,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满意度。2.1.3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技术,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和信息安全。2.1.4开放兼容、易于扩展: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与兼容,便于后期功能扩展和升级。2.1.5经济合理、节能减排: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力求系统经济合理,降低能耗,实现绿色环保。2.2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层次:2.2.1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采集交通数据,包括交通流量、车辆速度、信息等。2.2.2数据传输层: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2.2.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支持层提供数据支撑。2.2.4决策支持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实现智能调控。2.2.5应用展示层:通过可视化技术,将交通数据、分析结果和决策支持以图形、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2.2.6用户层:包括交通管理部门、企业和个人用户,通过应用展示层获取所需信息。2.3技术路线选择2.3.1数据采集技术:采用视频监控、地磁检测、微波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交通数据的全面采集。2.3.2数据传输技术:利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技术,如4G/5G、WiFi等,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2.3.3数据处理技术: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如Hadoop、Spark等,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挖掘。2.3.4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对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决策支持提供依据。2.3.5可视化技术:采用WebGIS、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实现交通数据和应用结果的直观展示。2.3.6系统集成技术: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集成与协同。2.3.7安全保障技术:采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安全措施,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第3章数据采集与处理3.1交通数据采集技术3.1.1传感器数据采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进行交通数据采集,包括地磁传感器、雷达传感器、视频摄像头等。地磁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经过时的磁场变化,实现车辆流量统计;雷达传感器可精确测量车辆速度、车间距等参数;视频摄像头则用于实时监控交通状况,识别车辆类型及违章行为。3.1.2通信数据采集通过车联网技术,采集车辆通信数据,包括车载单元(OBU)与路侧单元(RSU)之间的通信数据,实现实时交通信息的交互与共享。3.1.3外部数据融合结合气象、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外部数据,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供更为全面的交通数据支持。3.2数据传输与存储3.2.1数据传输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传输方式,保证交通数据实时、高效地至中心管理系统。有线传输主要包括光纤、网线等;无线传输则采用4G/5G、WiFi等通信技术。3.2.2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技术,将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分类、归档存储。同时利用大数据存储技术,保障数据安全、高效访问。3.3数据处理与分析3.3.1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去噪、校验、补全等预处理操作,提高数据质量。3.3.2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预处理后的交通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提取交通运行规律、拥堵成因、隐患等信息。3.3.3交通预测与优化结合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采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交通流量、速度、拥堵等指标进行预测,为交通信号控制、路径诱导等提供优化策略。3.3.4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以图表、热力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交通管理人员直观了解交通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第4章信号控制系统4.1信号控制策略4.1.1基于实时交通流量的信号控制本系统采用实时交通流量数据,结合历史数据及交通规划,对信号灯进行动态调整。通过智能算法优化信号配时,实现道路通行能力最大化。4.1.2灵活多时段信号控制针对不同时间段(如高峰期、平谷期等)的交通流量特点,制定多种信号控制方案,实现时段性、差异化的信号控制。4.1.3特殊事件信号控制针对突发事件(如交通、大型活动等)导致的交通拥堵,系统可自动调整信号控制策略,快速疏导交通。4.2智能信号控制系统设计4.2.1系统架构智能信号控制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控制策略层、信号控制层和用户交互层。4.2.2数据采集与传输通过前端设备(如摄像头、地磁传感器等)实时采集交通数据,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数据处理层。4.2.3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信号控制策略提供数据支持。4.2.4控制策略与算法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如自适应控制、多目标优化等,实现信号灯的智能控制。4.2.5信号控制执行根据控制策略,通过信号控制设备(如信号灯、控制器等)对信号灯进行实时调整。4.3信号控制系统优化4.3.1信号配时优化结合实时交通流量数据,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等智能算法,对信号配时进行优化。4.3.2路口协调优化通过多路口协调控制,实现区域交通流的优化,提高道路通行能力。4.3.3系统功能评估与调整定期对信号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控制策略,不断提升系统功能。4.3.4人机交互优化通过用户交互层,实现与交通管理人员的实时交互,方便管理人员进行人工干预和调整,提高系统实用性。第五章智能监控系统5.1视频监控系统设计5.1.1系统概述视频监控系统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交通场景进行实时监控,为交通管理和决策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本设计采用高清网络摄像头,结合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一套高清、实时、稳定的视频监控系统。5.1.2系统架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三级架构:前端采集、传输网络、后端处理。前端采集设备包括高清网络摄像头、编码器等,负责实时采集交通场景图像;传输网络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图像数据的实时传输;后端处理包括视频存储、解码、显示、控制等功能,实现对交通场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5.1.3关键技术(1)高清网络摄像头:采用高分辨率、低照度、宽动态范围的摄像头,提高图像质量和实时性;(2)视频编码技术:采用高效的视频编码算法,降低传输带宽和存储成本;(3)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图像增强、去噪、锐化等处理,提高图像质量;(4)智能分析技术:对视频图像进行实时分析,实现车辆检测、车牌识别等功能。5.2交通事件检测与报警5.2.1系统概述交通事件检测与报警系统通过分析视频监控图像,实时检测交通事件(如交通、拥堵、违规行为等),并及时报警,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快速响应的依据。5.2.2系统功能(1)实时事件检测:对视频图像进行智能分析,自动识别交通事件;(2)事件类型识别:区分不同类型的交通事件,如、拥堵、违规等;(3)报警与通知:发觉交通事件后,立即向交通管理部门发送报警信息;(4)事件记录与查询: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等信息,便于事后查询和分析。5.2.3关键技术(1)事件检测算法:采用深度学习、图像处理等技术,提高事件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2)报警算法:根据事件类型和紧急程度,设置合理的报警阈值和报警方式;(3)数据融合技术:结合多源数据,如交通流数据、气象数据等,提高事件检测的准确性。5.3电子警察系统5.3.1系统概述电子警察系统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自动抓拍、识别和处罚,以提高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效率和力度。5.3.2系统功能(1)违法抓拍:对违法车辆进行实时抓拍,获取高清违法证据;(2)车牌识别:自动识别违法车辆的车牌号码,为处罚提供依据;(3)违法类型识别:识别违法类型,如闯红灯、逆行、超速等;(4)数据:将违法信息实时至交通管理部门,便于处罚和数据分析。5.3.3关键技术(1)高清抓拍技术:采用高分辨率摄像头和补光设备,保证违法证据的清晰度;(2)车牌识别技术: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提高车牌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3)违法类型识别技术:结合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违法类型的准确识别。第6章信息发布与诱导系统6.1信息发布系统设计6.1.1系统概述信息发布系统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实时交通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本系统通过多样化的发布渠道,为出行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6.1.2系统架构信息发布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信息发布层和应用层。数据采集层负责收集各类交通信息;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优化;信息发布层通过多种渠道向出行者发布交通信息;应用层为用户提供交互式信息服务。6.1.3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发布渠道包括:固定式可变信息标志、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车载导航、手机APP、互联网平台等。各种发布渠道相互补充,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交通信息发布体系。6.2交通诱导策略6.2.1策略概述交通诱导策略是根据实时交通信息,通过智能算法合理的交通流引导方案,引导出行者选择最佳出行路径,缓解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6.2.2策略制定结合历史数据、实时交通信息及用户需求,采用动态交通分配模型、路径优化算法等,制定以下诱导策略:(1)路径诱导:根据实时交通状况,为出行者推荐最优路径。(2)交通管制诱导:在交通拥堵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实施交通管制措施,并通过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告知出行者。(3)车辆类型诱导:针对不同类型的车辆,提供相应的诱导策略,如货车限行、公交优先等。6.3可变信息标志系统6.3.1系统概述可变信息标志系统是信息发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时显示交通信息,为出行者提供直观、动态的诱导服务。6.3.2系统设计(1)设备选型:根据道路条件、交通流量等因素,选择适当类型的可变信息标志。(2)布局规划:结合道路网络、交通流特征,合理规划可变信息标志的布局,保证信息发布的连续性和有效性。(3)信息显示:可变信息标志显示内容包括实时交通状况、路径诱导、交通管制信息等,采用文字、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通过本章的信息发布与诱导系统建设,将有效提高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为出行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第7章公共交通管理系统7.1公交优先策略7.1.1策略概述公交优先策略是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关键措施,旨在减少公交车辆在道路上的延误,提升公交吸引力。本章节将阐述一种科学合理的公交优先策略,包括信号优先、车道优先等方面。7.1.2信号优先(1)信号控制策略:根据公交车辆运行情况,优化信号配时,保证公交车辆在信号交叉口享有优先通行权;(2)信号优先实施范围:在公交专用道、主要公交线路及客流高峰时段实施信号优先;(3)信号优先技术手段:利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公交车辆与信号灯的实时通信,提高信号优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7.1.3车道优先(1)设置公交专用道:在道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公交专用道,保障公交车辆的路权;(2)公交优先车道管理:通过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明确公交优先车道的使用规定,加强对违规占用公交优先车道的处罚;(3)公交优先车道智能化: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公交优先车道的运行状况,动态调整车道设置。7.2公交调度系统设计7.2.1系统架构公交调度系统采用分层、模块化的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调度决策、调度指令发布等功能模块。7.2.2数据采集(1)车辆数据采集:通过车载设备,实时采集公交车辆的运行状态、位置信息、客流量等数据;(2)线路数据采集:通过沿线设备,实时采集公交线路的客流、路况等信息;(3)外部数据采集:接入气象、交通管制等外部数据。7.2.3调度决策根据实时采集的数据,结合历史数据和预设的调度策略,公交车辆的调度方案,包括发车时间、车辆分配等。7.2.4调度指令发布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将调度指令实时发送至公交车辆和驾驶员,保证调度方案的有效执行。7.3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7.3.1系统概述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保障轨道交通运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列车运行控制、信号设备监控、调度管理等功能。7.3.2列车运行控制(1)信号控制策略:根据列车运行图、实时客流和线路条件,优化信号配时,实现列车的有序运行;(2)自动驾驶控制:利用自动驾驶技术,提高列车的运行精度和安全性。7.3.3信号设备监控实时监控信号设备的状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发觉故障及时处理。7.3.4调度管理通过轨道交通调度系统,实现列车的运行监控、调度指挥和应急处置,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第8章系统集成与运维管理8.1系统集成技术8.1.1集成框架设计本章节将阐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集成框架设计。该框架遵循模块化、标准化和开放性原则,保证各子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与高效协同。集成框架主要包括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界面集成三个方面。8.1.2数据集成数据集成是实现各子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的关键。本方案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交通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加载(ETL),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同时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交通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8.1.3应用集成应用集成通过采用服务导向架构(SOA)技术,实现各业务子系统之间的松耦合。通过定义统一的服务接口标准,保证各子系统可以相互调用,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8.1.4界面集成界面集成采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各子系统界面风格的统一和数据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友好、易用、一致的交互体验。8.2运维管理策略8.2.1运维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包括运维组织、运维流程、运维制度和运维工具。保证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8.2.2运维组织设立专门的运维部门,负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运维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保证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8.2.3运维流程制定运维管理流程,包括系统部署、监控、故障处理、变更管理、备份恢复等环节。保证运维工作有序、高效进行。8.2.4运维制度建立运维管理制度,包括运维规范、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规范运维人员的操作行为,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8.2.5运维工具采用专业的运维管理工具,如监控系统、自动化部署工具、备份恢复工具等,提高运维工作效率。8.3安全保障措施8.3.1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安全隔离等措施,保障系统网络的安全。同时对网络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和维护。8.3.2数据安全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措施,保证交通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防止数据泄露。8.3.3应用安全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觉并修复安全漏洞。采用安全认证、权限控制等技术,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8.3.4系统安全运维建立安全运维制度,对运维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对运维操作进行审计,防止内部安全风险。8.3.5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降低安全事件对系统的影响。第9章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示范应用9.1示范区域选择与规划为保证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本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区域作为示范应用区。示范区域的选择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城市规模、交通流量、交通拥堵状况、交通发生率以及当地的支持程度。在规划阶段,明确示范区域的具体范围、交通网络结构和现有问题,为系统部署提供基础数据。9.1.1示范区域概况描述示范区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现状等。9.1.2选择依据阐述示范区域选择的依据,如交通拥堵、高发、交通需求增长迅速等。9.1.3规划设计根据示范区域的特点,制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总体规划,包括系统架构、技术路线、功能模块等。9.2系统部署与实施在示范区域按照规划设计进行系统部署,保证各项功能正常运行。9.2.1硬件设备部署部署交通信号控制设备、监控系统、交通信息采集设备等硬件设施,保证设备安装规范、运行稳定。9.2.2软件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次性竹制餐具供货与可持续资源开发合同2篇
- 幼儿园教研工作制度模版(2篇)
- 人力资源助理的工作职责(2篇)
- 2025年小学班主任德育计划例文(2篇)
- 幼儿园幼儿膳食管理制度范文(2篇)
- 2025年英语教师工作计划模版(3篇)
- 夏季汛期安全工作方案(2篇)
- 教职工上下班工作制度(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快递代理权转让与业绩考核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计划例文(二篇)
- 合肥市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评选办法
- 2025年度航空航天材料研发与应用技术服务合同2篇
- AEO贸易安全培训
-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杭州师范大学
- (正式版)QB∕T 8049-2024 家用和类似用途微压富氧舱
- 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信息表
- DB51∕T 5060-2013 四川省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
- 珠心算习题汇总(可以打印版A4)
- 设备润滑注油周期表.doc
- 医用红外热像仪
- (完整版)宴会预定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