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布尔代数与逻辑函数化简3.1基本公式和法则3.2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化简3.3卡诺图化简3.1基本公式和规则3.1.1基本公式表3–1基本公式续表表3–2证明分配律的真值表由表中可知
A+BC=(A+B)(A+C)在吸收律1的证明中,只证第二式:
在吸收律2的证明中,也只证第二式:
A+AB=A(1+B)=A(因为1+B=1)吸收律3也只证第二式:(证毕)(证毕)(证毕)表3–3求反律的真值表多余项定律证明如下:多余项定律可推广为3.1.2基本法则1.代入法则逻辑等式中的任何变量A,都可用另一函数Z代替,等式仍然成立。代入法则可以扩大基本公式的应用范围。例1
证明解这是两变量的求反公式,若将等式两边的B用B+C代入便得到这样就得到三变量的摩根定律。
同理可将摩根定律推广到n变量2.对偶法则
对于任何一个逻辑表达式F,如果将其中的“+”换成“·”,“·”换成“+”,“1”换成“0”,“0”换成“1”,并保持原先的逻辑优先级,变量不变,两变量以上的非号不动,则可得原函数F的对偶式G,且F和G互为对偶式。根据对偶法则知原式F成立,则其对偶式也一定成立。这样,我们只需记忆表3-1基本公式的一半即可,另一半按对偶法则可求出。注意,在求对偶式时,为保持原式的逻辑优先关系,应正确使用括号,否则就要发生错误。如其对偶式为如不加括号,就变成这显然是错误的。3.反演法则
由原函数求反函数,称为反演或求反。摩根定律是进行反演的重要工具。多次应用摩根定律,可以求出一个函数的反函数。例2求的反函数解用摩根定律求
由上面可以看出反复用摩根定律即可,当函数较复杂时,求反过程就相当麻烦。为此,人们从实践中归纳出求反的法则。其法则指出,将原函数F中的“·”换成“+”,“+”换成“·”;“0”换成“1”,“1”换成“0”;原变量换成反变量,反变量换成原变量,长非号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非号不变,即可得反函数。如上例
这与上面用摩根定律求出结果一样。注意,与求对偶式一样,为了保持原函数逻辑优先顺序,应合理加括号,否则出错。3.1.3基本公式应用1.证明等式例3用公式证明解例4
求的反函数。解2.逻辑函数不同形式的转换
逻辑函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个逻辑问题可以用多种形式的逻辑函数来表示,每一种函数对应一种逻辑电路。逻辑函数的表达形式通常可分为五种:与或表达式、与非-与非表达式、与或非表达式、或与表达式、或非-或非表达式。例5
将函数与或表达式转换为其它形式。解
(1)与非-与非式。将与或式两次取反,利用摩根定律可得(2)与或非式。首先求出反函数然后再取反一次即得与或非表达式_____CABACAABF+=+=(3)或与式。将与或非式用摩根定律展开,即得或与表达式如下:(4)或非-或非式。将或与表达式两次取反,用摩根定律展开一次得或非-或非表达式图3–1同一逻辑的五种逻辑图3.2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化简3.2.1逻辑函数与逻辑图图3–2函数的逻辑图
从逻辑问题概括出来的逻辑函数式,不一定是最简式。化简电路,就是为了降低系统的成本,提高电路的可靠性,以便用最少的门实现它们。例如函数如直接由该函数式得到电路图,则如图3-3所示。图3–3
F原函数的逻辑图
但如果将函数化简后其函数式为F=AC+B
只要两个门就够了,如图3-4所示。图3–4函数化简后的逻辑图3.2.2逻辑函数化简的原则
逻辑函数化简,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原则,通常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逻辑电路所用的门最少;
(2)各个门的输入端要少;
(3)逻辑电路所用的级数要少;
(4)逻辑电路能可靠地工作。3.2.3与或逻辑函数的化简
1.应用吸收定律(1)
任何两个相同变量的逻辑项,只有一个变量取值不同(一项以原变量形式出现,另一项以反变量形式出现),我们称为逻辑相邻项(简称相邻项)。如AB与,ABC与都是相邻关系。如果函数存在相邻项,可利用吸收定律1,将它们合并为一项,同时消去一个变量。例6解
有时两个相邻项并非典型形式,应用代入法则可以扩大吸收定律1的应用范围。例7解令,则例8解令例9解利用等幂律,一项可以重复用几次。例10其中与其余四项均是相邻关系,可以重复使用。解所以2.应用吸收定律(2)、(3)
利用它们,可以消去逻辑函数式中某些多余项和多余因子。若式中存在某单因子项,则包含该因子的其它项为多余项,可消去。如其它项包含该因子的“反”形式,则该项中的“反”因子为多余变量,可消去。例11解(为单因子项)(吸收定律2)(吸收定律3)例12解令,则令例13解3.应用多余项定律例14解例15解例16
化简解(加多余项AB)(去掉多余项AB)4.综合应用举例例17化简解5.拆项法例18
化简
解直接用公式已无法再化简时,可采用拆项法。拆项法就是用去乘某一项,将一项拆成两项,再利用公式与别的项合并达到化简的目的。此例就是用和分别去乘第三项和第四项,然后再进行化简。化简过程如下:6.添项法在函数中加入零项因子,利用加进的新项,进一步化简函数。
例19
化简
解(解毕)3.3卡诺图化简3.3.1卡诺图化简的基本原理例20解3.3.2逻辑函数的标准式——最小项
1.最小项标准式定义
最小项标准式是以“与或”形式出现的标准式。最小项:对于一个给定变量数目的逻辑函数,所有变量参加相“与”的项叫做最小项。在一个最小项中,每个变量只能以原变量或反变量出现一次。例如,一个变量A有二个最小项:二个变量AB有四个最小项:三个变量ABC有八个最小项:
以此类推,四个变量ABCD共有24=16个最小项,n变量共有2n个最小项。(2)最小项标准式:全是由最小项组成的“与或”式,便是最小项标准式(不一定由全部最小项组成)。例如2.由一般式获得最小项标准式(1)代数法。对逻辑函数的一般式采用添项法,例如由上式可看出,第二项缺少变量A,第三项缺少变量B,我们可以分别用和乘第二项和第三项,其逻辑功能不变。(2)真值表法。将原逻辑函数A、B、C取不同值组合起来,得其真值表,而该逻辑函数是将F=1那些输入变量相或而成的,如表3-4所示。表3–4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从真值表上找得到表3–5三变量最小项的编号3.最小项的性质
(1)对任何变量的函数式来讲,全部最小项之和为1,即(2)两个不同最小项之积为0,即
(3)n变量有2n项最小项,且对每一最小项而言,有n个最小项与之相邻。3.3.3卡诺图的结构
卡诺图的结构特点是需保证逻辑函数的逻辑相邻关系,即图上的几何相邻关系。卡诺图上每一个小方格代表一个最小项。为保证上述相邻关系,每相邻方格的变量组合之间只允许一个变量取值不同。为此,卡诺图的变量标注均采用循环码。一变量卡诺图:有21=2个最小项,因此有两个方格。外标的0表示取A的反变量,1表示取A的原变量。其图如图3-5(a)所示。
二变量卡诺图:有22=4个最小项,因此有四个方格。外标的0、1含义与前一样。其图如图3-5(b)所示。三变量卡诺图:有23=8个最小项,其卡诺图如图3-5(c)所示。四变量、五变量卡诺图分别有24=16和25=32个最小项,其卡诺图如图3-5(d)和3-5(e)所示。图3–51~5变量的卡诺图3.3.4逻辑函数的卡诺图表示法
若将逻辑函数式化成最小项表达式,则可在相应变量的卡诺图中,表示出这函数。如,在卡诺图相应的方格中填上1,其余填0,上述函数可用卡诺图表示成图3-6。如逻辑函数式是一般式,则应首先展开成最小项标准式。实际中,一般函数式可直接用卡诺图表示。图3–6逻辑函数用卡诺图表示
例21
将用卡诺图表示。
解我们逐项用卡诺图表示,然后再合起来即可。:在B=1,C=0对应的方格(不管A,D取值),得m4、m5、m12、m13,在对应位置填1;:在C=1,D=0所对应的方格中填1,即m2、m6、m10、m14;:在B=0,C=D=1对应方格中填1,即m3、m11;
:在A=C=0,D=1对应方格中填1,即m1、m5;
ABCD:即m15。图3–7逻辑函数直接用卡诺图表示3.3.5相邻最小项合并规律
(1)两相邻项可合并为一项,消去一个取值不同的变量,保留相同变量;
(2)四相邻项可合并为一项,消去两个取值不同的变量,保留相同变量,标注为1→原变量,0→反变量;
(3)八相邻项可合并为一项,消去三个取值不同的变量,保留相同变量,标注与变量关系同上。
按上规律,不难得16个相邻项合并的规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合并的规律是2n个最小项的相邻项可合并,不满足2n关系的最小项不可合并。如2、4、8、16个相邻项可合并,其它的均不能合并,而且相邻关系应是封闭的,如m0、m1、m3、m2四个最小项,m0与m1,m1与m3,m3与m2均相邻,且m2和m0还相邻。这样的2n个相邻的最小项可合并。而m0、m1、m3、m7,由于m0与m7不相邻,因而这四个最小项不可合并为一项。上述合并过程可用图38(a)~(d)描述。图3–8相邻最小项合并规律3.3.6与或逻辑化简
运用最小项标准式,在卡诺图上进行逻辑函数化简,得到的基本形式是与或逻辑。其步骤如下:
(1)将原始函数用卡诺图表示;
(2)根据最小项合并规律画卡诺圈,圈住全部“1”方格;
(3)将上述全部卡诺圈的结果,“或”起来即得化简后的新函数;
(4)由逻辑门电路,组成逻辑电路图。例22
化简解第一步:用卡诺图表示该逻辑函数。:对应m3、m11对应m4、m5、m12、m13
对应m1、m5对应m10、m11图3-9例22函数的卡诺图表示
第二步:画卡诺圈圈住全部“1”方格。具体化简过程见图3-10。为便于检查,每个卡诺圈化简结果应标在卡诺图上。图3—10例22的化简过程
第三步:组成新函数。每一个卡诺圈对应一个与项,然后再将各与项“或”起来得新函数。故化简结果为第四步:画出逻辑电路。图3-11例22化简后的逻辑图例23
化简
解其卡诺图及化简过程如图3-12所示。在卡诺圈有多种圈法时,要注意如何使卡诺圈数目最少,同时又要尽可能地使卡诺圈大。比较图(a)、(b)两种圈法,显然图(b)圈法优于图(a)圈法,因为它少一个卡诺圈,组成电路就少用一个与门。故化简结果应为图(b),逻辑图如图3-13所示。其化简函数为图3–12例23化简过程图3–13例23逻辑图例24
化简F(ABCD)
解该函数的卡诺图如图3-14(a)所示,化简情况如图(b)、(c)所示。图(b)是初学者常圈成的结果,图(c)是正确结果,即这二者的差别在于图(b)将m6和m14圈为二单元圈。图(c)将m4、m6、m12、m14圈成四单元圈。前者化简结果为BCD,而后者为BD,少了一个变量。图3–14例24的化简过程例25
化简
解其卡诺图及化简过程如图3-15(a)所示,逻辑图如图(b)所示,化简函数为
此例在圈的过程中注意四个角m0、m2、m8、m10可以圈成四单元圈。图3–15例25化简过程及逻辑图例26
化简
解化简过程如图3-16(a)、(b)所示,(a)中出现了多余圈。m5、m7、m13、m15虽然可圈成四单元圈,但它的每一个最小项均被别的卡诺圈圈过,是多余圈,此时最佳结果应如图(b)所示。化简结果的逻辑电路图如图3-16(c)所示,化简函数为图3–16例26化简过程及逻辑图3.3.7其它逻辑形式的化简1.与非逻辑形式所谓与非式,就是全由与非门实现该逻辑,前面讲逻辑函数相互变换时已讲过,将与或式两次求反即得与非式。其化简步骤如下:第一步:在卡诺图上圈“1”方格,求得最简与或式;第二步:将最简与或式两次求反,用求反律展开一次,得到与非表示式;第三步:根据与非式,用与非门组成逻辑电路。
例27
将例22~26用与非门实现。 解例22与或结果为图3–17例22用与非门实现例23~例26各与非式为(例23)(例24)(例25)(例26)(a)例23;(b)例24;(c)例25;(d)例26图3–18例23~例26的与非逻辑图
2.或与逻辑形式首先从卡诺图上求其反函数,其方法是圈“0”方格,然后再用摩根定律取反即得或与式。
例28求的反函数和或与式。图3–19求例28的反函数
解求反函数过程如图3-19所示。其次,再由反函数求得原函数,利用摩根定律就得或与式。
总结如下:在卡诺图上圈“0”方格,其化简结果:变量为0→原变量;变量为1→反变量,然后变量再相“或”起来,就得每一或项,最后再将每一或项“与”起来而得或与式。故此例可不通过求反函数,直接由上述过程得到或与式(如图3-20所示):图3–20从卡诺图上直接圈得或与式其逻辑图如图3-21所示。图3–21例28的或与逻辑图3.或非逻辑形式
将或与逻辑两次求反即得或非表示式:按逻辑表达式即可画出或非逻辑电路图,如图3-22所示。图3–22例28的或非逻辑图
4.与或非逻辑形式
与或非逻辑形式可从两种途径得到:一种是从与或式得到,例22将结果两次求反,不用摩根定律处理,即得与或非式。其逻辑图如图3-23(a)所示。另一种是求得反函数后,再求一次反,即不用摩根定律处理,也可得与或非式。例28的结果求反即得。其逻辑图如图3-23所示。一般前一种途径所得电路要多用一个反相器,所以常用后一种方法得最简与或非式。图3–23例22、例28的与或非逻辑图3.3.8无关项及无关项的应用
逻辑问题分完全描述和非完全描述两种,对应于变量的每一组取值,函数都有定义,即在每一组变量取值下,函数F都有确定的值,不是“1”就是“0”,如表3-6所示。逻辑函数与每个最小项均有关,这类问题称为完全描述问题。在实际的逻辑问题中,变量的某些取值组合不允许出现,或者是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制约关系。我们将这类问题称为非完全描述,如表3-7所示。该函数只与部分最小项有关,而与另一些最小项无关,我们用×或者用φ表示。表3–6完全描述ABCF00001111001100110101010100010010表3–7非完全描述ABCF000011110011001101010101010×1×××对于含有无关项逻辑函数可表示为也可表示为即不允许AB或AC或BC同为1。对上述函数化简,如不考虑无关项,则不可再化简,如图324所示。函数化简结果为考虑无关项时函数化简如图325所示,其结果为F=A+C图3–24不考虑无关项的化简图3–25考虑无关项函数化简例29
化简解化简过程如图3-26所示,化简函数为图3–26例29化简及逻辑图例30化简
解化简过程如图3-27所示,由于m11和m15对化简不利,因此就没圈进。图3–27例30化简及逻辑图例31
化简
解AB=0即表示A与B不能同时为1,则AB=11所对应的最小项,应视为无关项。其卡诺图及化简过程如图3-28所示。化简函数为图3–28例31化简过程*3.3.9输入只有原变量没有反变量的逻辑函数化简
例32用最少的门电路实现函数
解实现该逻辑的电路如图3-29所示,为了获得反变量多用了三个非门。阻塞法主要就是解决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少用非门。图3–29例32逻辑图1.代数法代数法又称为综合反变量法。我们可以证明利用摩根定律则一目了然,即同理我们也能证明这样原式变为图3–30例32采用综合反变量的逻辑图2.阻塞法图3–31卡诺图上表示全1方格如以四变量为例:二单元圈:m13与m15 →ABDm7与m15 →BCDm11与m15 →ACDm14与m15 →ABCm5,m7,m13,m15 →BDm6,m7,m14,m15 →BCm9,m11,m13,m15 →ADm10,m11,m14,m15 →ACm3,m7,m11,m15 →CDm12,m3,m14,m15 →AB四单元圈:八单元圈:m1,m3,m5,m7m9,m11,m13,m15
m2,m3,m6,m7
m10,m11,m14,m15m4,m5,m6,m7
m12,m13,m14,m15
m8,m9,m10,m11
m12,m13,m14,m15
→D→C→B→A
所以,如果在化简时每次圈卡诺圈时均含全“1”方格,则就不出现反变量,因此也就节省了非门。但在实际的逻辑问题中,逻辑函数不一定包含全“1”方格,按常规圈法必然出现反变量。例如按常规化简得其电路如图3-32所示。图3–32化简过程及逻辑图
为了获得化简结果为原变量,我们将m7圈进,得C,这结果显然与原功能不一致,因为它将m7也看成是“1”,而实际是“0”。为此,将m7作用除掉,怎样除掉呢?用m7与圈得的结果相与即可。证明如下:
m7项称为阻塞项。为了保证不出反变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中国电信河北邢台分公司校园招聘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化学工程集团限公司校园招聘50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字课件教学课件
- 2024上海城投水务校园招聘10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人才发展集团限公司权属企业投资经理招聘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网上课件制作
- 地贫筛查的检测技术课件
- 2024年度技术开发合同:科技公司与研发团队之间的技术研发、成果分配和保密义务等规定
-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
- 铸造机械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 生物试题(含答案)
- LOGO著作权转让协议书
-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 译林新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Grammar 课件
- 关于健康的课件图片
- 2024年度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与答案
-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中国航空协会:2024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
- 体育赛事组织服务协议
- 适合全院护士讲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