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学案教师版)_第1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学案教师版)_第2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学案教师版)_第3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学案教师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2课时)一、学习目标教材分析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抗日战争发展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四个子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正面战场的抗战”讲述了正面战场的几场重要会战;“敌后战场的抗战”陈述了中共在敌后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做的贡献,以及中共始终坚持抗战到底,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东方主战场”陈述了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抗日战争胜利前召开的中共七大,抗战胜利的过程和意义。▲掌握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作用。★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地位。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时空观念】了解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等抗战史实,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正面战场的抗战。【史料实证】了解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历史解释】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家国情怀】理解全民族众志成城抗战的精神,感悟抗日战争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所起的作用,增强民族责任意识二、学习过程【自学测评】正面战场的抗战1.英勇抗战时间会战结果及影响1937年811月淞沪会战日军占领上海,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1937年9月太原会战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938年1至5月徐州会战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1938年610月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广州陷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2.大后方迁移(1)表现①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②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2)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易错提醒】正确认识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敌后战场的抗战1.抗战初期(1)表现①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②根据地军民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2)影响: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2.相持阶段(1)发动百团大战①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囚笼政策”。②概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大规模的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2)坚持团结抗战: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3)加强根据地建设: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3.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两个战场的联系(1)两个战场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的一部分,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2)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3)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抗战到底,战略反攻阶段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4)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东方主战场(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1.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2.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3.1942年年初,以中、美、英、苏4国为首的26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4.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二)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日军的总兵力。2.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3.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特点(1)民族性。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上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是所有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中共七大1.目的: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作准备。2.召开:1945年4至6月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3.内容(1)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2)确立党的指导思想:4.意义: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二)日本投降1.背景(1)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2)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3)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与中国军民一道,迅速消灭日本关东军。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2.表现(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2)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3.结果(1)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2)1945年10月25日,陈仪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布台湾光复。从此,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4.抗战胜利的意义(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3)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三、教学反思以“民族魂”为主题,通过探讨抗战过程中投入的各种不同力量,理解在实力悬殊的背景下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感受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和不易。教师在课堂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合作探究】1.抗战胜利的原因数说抗战:中共领导抗日根据地共24块,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军队132万,民兵260万,人口近1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作战12.5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00多万人。在整个战略相待阶段,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中国共产党抗战语录: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材料91940年12月1日,美国同意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贷款,其中2500万美元可以购买武器。1941年下半年,鉴于日军已占领中国海南和印度支那,美国增加了对华援助。罗斯福批准提供269架战斗机和66架轰炸机用于中国及邻国抵抗日军的活动。——据《美国陆军军史中的中国抗日战争》等整理问题:依据材料与所学,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②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③国际社会的正义支持,中国抗战得到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④国共两党的合作,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⑤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三、本节精练1.(2022湖北)1937年冬至1938年春,周立波以记者身份访问晋察冀边区。他在通讯报告中写道:“现在,这里的每座城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卫队。”“扶着长戈,他们是英武庄严的卫国的战士,但一回到田里,重新扶起犁耙的时候,他们依旧是朴素的农民。”“壮丁不够的乡村,在路上放哨的,都是小孩子。”由此可见A.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B.群众是敌后抗战的中坚C.中共坚持“工农武装割据”D.边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2.(2021湖北)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这表明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抗日根据地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C.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D.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3.(2022河北)华北沦陷后,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开设“交易场”,规定所有农产品按其所定价格及等级进行场内交易。1942年后,农产品由日伪行政机关、新民会、军警宪特以暴力与武力手段强行收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华北人民反抗激烈B.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军C.日本物资危机加剧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4.(2022全国乙卷)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5.(2022全国甲卷)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6.(2022湖南)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觉悟,不少积极分子加入了共产党。1941年,农民出身的党员占边区党员总数的96.17%,各级党组织广泛建立,乡村士绅不再是社会权威。这一状况A.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工农苏维埃政权B.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贯彻落实C.改变了陕甘宁边区旧有的生产关系D.不利于统一战线的继续巩固和发展7.(2022浙江)1943年,身处北平的历史学家陈垣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