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试卷模板_第1页
小初高试卷模板_第2页
小初高试卷模板_第3页
小初高试卷模板_第4页
小初高试卷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绝密☆考试结束前2024学年第一学期台州市山海协作体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9年贺岁电影《流浪地球》,叙述地球逃离太阳系的科幻故事。地球在逃离太阳系过程中,可能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A.木星、土星 B.水星、土星 C.水星、金星 D.金星、木星【答案】A【解析】【详解】地球在逃离太阳系过程中,逃离中心天体太阳,应该远离太阳,那么经过天体轨道应该是地球向海王星方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照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在地球逃离太阳系过程中不会经过水星和金星的运行轨道,BCD错误;可能经过木星和土星轨道,A正确。故选A。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太阳,读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生物量是单位面积内生物体的总质量(干重),单位为千克/平方米。某地生物量的大小与图中太阳辐射的分布成正相关,且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以下地区生物量最大的是()A.塔克拉玛干沙漠 B.亚马孙平原 C.阿尔卑斯山 D.云贵高原3.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①为地球火山喷发提供能量②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③能够维持地表温度④是潮汐能的主要能量来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答案】2.B3.D【解析】【2题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某地生物量的大小与图中太阳辐射的分布成正相关,读图可知,纬度越低太阳辐射量越大,与塔克拉玛干沙漠、阿尔卑斯山、云贵高原比,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纬度最低,太阳辐射量最大,所以生物量最大,B正确,排除ACD。故选B。【3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能够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地球上生物生存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②③正确,D正确;地球内部的能量为地球火山喷发提供能量,①错误,潮汐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④错误;ABC错误。故选D。【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2024年5月11日9时,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完成下面小题。4.引起地磁暴的太阳活动及其所在位置正确的是()①耀斑色球层②太阳黑子光球层③太阳风日冕层④日珥光球层()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5.地磁暴剧烈爆发时,可能伴随()A.农业生产趋向歉收 B.全球地壳运动频繁C.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D.该年树木年轮宽度小【答案】4.C5.C【解析】【4题详解】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色球层的耀斑、日冕层的太阳风都是较剧烈的太阳活动,可以引起地磁暴,①③正确。光球层的太阳黑子是指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不会引起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②错误。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日珥位于色球层,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地磁暴剧烈爆发时,太阳活动较强烈,气候异常,农业生存不一定趋向歉收,可能伴随农业生产趋向丰收,该年数目年轮宽度不一定小,AD错误;全球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引起的,和太阳活动无关,B错误;剧烈的太阳活动会导致两极地区出现极光,C正确。故选C。【点睛】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通常以地磁指数来表征地磁暴的大小。地磁暴是太阳风高速等离子体到达地球空间后,引发产生的最具代表性的全球空间环境扰动事件。2024年09月18日20时08分,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1.98度,东经117.6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本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及其特征是()A.①内部元素分布均匀 B.②呈液态或熔融状态C.③横波向下传播速度变大 D.④主要组成为铁和镍7.家住15楼的当地居民小明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最适宜的应对措施是()A.拨打110 B.躲在牢固的书桌下 C.静观其变 D.立即乘坐电梯逃生【答案】6.C7.B【解析】【6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震源深度12公里,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且大陆部分较厚,所以地震发生在地壳,即①,地壳内部元素分布不均匀,A错误;②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说明是地幔,‌地幔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B错误;③位于软流层以上,说明是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中横波从地表向下传播速度变大,C正确;④位于古登堡面以下,说明是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主要组成为铁和镍,D错误。故选C。【7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10是公安报警电话,地震时拨打110作用不大,A错误;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躲在牢固的书桌下,保护好人身安全,B正确;静观其变,不利于开展自我救护,C错误;立即乘坐电梯逃生容易被困电梯,不利于开展救助,D错误。故选B。【点睛】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70千米;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5-10千米。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8.2023年,湖北省地质局古生物科研团队在湖北省远安县2.48亿年前的古海洋沉积物中发现毫米级的牙形动物化石集群,对研究本区三叠纪早期古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食物链意义重大。同一层位中也埋藏着湖北鳄、鱼龙等各种大型动物化石。读牙形动物复原图回答问题。在该生物群生活的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中开始出现藻类 B.形成铁矿重要时代 C.陆上裸子植物繁盛 D.现代地貌格局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牙形动物化石出现在三叠纪早期可知,三叠纪早期是公元前2.5亿至公元前2亿年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此时,陆地上裸子植物繁盛,C正确;海中藻类早在更早的地质时期就已出现,A错误;铁矿形成的主要时代是前寒武纪,B错误;现代地貌格局的形成则是新生代的事情,D错误。故选C。下图为云南省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防治措施主要应对的地质灾害是()A.滑坡 B.洪涝 C.泥石流 D.地震10.地理信息技术在该灾害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有()①利用RS监测强降水天气②利用GNSS模拟灾害动态过程③利用GNSS快速识别灾害范围④利用GIS评估道路受损情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9.C10.B【解析】【9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又读图可见,在河流沟谷中,有排导沟、拦沙坝、河流附近还有防流堤,结合所学知识,这些防治措施主要应对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C对;滑坡主要发生在山区斜坡上,而图中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沟谷中,A错;洪涝、地震主要防御措施不是图示防治措施,BD错。故选C。【10题详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可以进行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的确定、导航,解决“在哪里?怎么走?”,所以在该灾害防灾减灾中的其不能模拟灾害动态过程和快速识别灾害范围;遥感(RS):可以进行地表观察、地理理数据收集,解决“是什么?有什么?”,所以在该灾害防灾减灾中的可利用RS监测强降水天气;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解决“为什么?有何联系?怎么做?”等等,所以在该灾害防灾减灾中的可利用GIS评估道路受损情况。①④正确,②③错误。综上所述,B对,排除ACD。故选B。【点睛】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谷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属于河漫滩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2.图中河流阶地()A.土质较肥沃 B.越高形成年代越晚C.主要由河流堆积作用形成 D.形成过程中地壳持续抬升【答案】11B12.A【解析】【11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枯水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区,读图可知,图中属于河漫滩的是乙,B正确,甲在枯水位以下,丙丁在洪水位以上,AB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河流阶地原先是河漫滩,冲积物深厚肥沃,后来由于地壳抬升河流下蚀形成,因此河流阶地土质较为肥沃,A正确;阶地位置越高形成年代越早,B错误;阶地的形成主要是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导致的,C错误;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中地壳间歇性抬升,D错误。故选A。【点睛】河流阶地是原先的河流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平均水位时,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坡地的地形。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其形成的年代越老。2022年10月3日凌晨,山东青岛的午山脚下临海断崖南侧,著名的“石老人”景观上半部分突然坍塌,成了“失”老人。读青岛“石老人”坍塌前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地貌景观与图示“石老人”坍塌的原因相似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4.推测对于“石老人”形成的四个阶段按由早到晚的顺序排列为()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答案】13.D14.C【解析】【13题详解】“石老人”为海蚀地貌,结合选项图片可知,A图为冰川地貌中角峰,两者成因不同,A错误;B图为河口三角洲,为流水堆积地貌,两者成因不同,B错误;C图为沙丘,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貌,两者成因不同,C错误;D图为海蚀平台,是海蚀地貌,与石老人成因一致,D正确。故选D。【14题详解】根据地貌演变过程,海蚀作用海海浪侵蚀悬崖底部形成海蚀洞(①),随着侵蚀加剧,海蚀洞逐渐扩大形成海蚀拱桥(④),拱桥上部坍塌形成海蚀柱(②),海蚀柱进一步侵蚀变细,最终可能完全坍塌或消失(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为主,风化作用强;沿海地区以海浪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为主;高山、高纬度地区以冰川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为主。下左图为台州市气象台发布的2024年国庆期间台州市天气预报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10月1日气温日较差最小的主要原因是()A.①增强,②减弱 B.①增强,⑥减弱 C.②减弱,③增强 D.②减弱,⑥减弱16.10月4日傍晚,小明在路上看到美丽的晚霞。与晚霞形成有关的大气作用是()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保温作用【答案】15.C16.A【解析】【15题详解】10月1日气温日较差最小,说明当天的白天和夜晚温差较小。根据右图的大气受热过程图,①代表云层的反射作用,②代表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③代表大气逆辐射,⑥代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云层反射会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即②减弱;云层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即③大气逆辐射增强,从而减小了昼夜温差。因此,正确答案是②减弱,③增强,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晚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太阳光在大气中被小颗粒散射,波长较短的蓝光被散射掉,剩下波长较长的红光和橙光,使得天空呈现出美丽的晚霞,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阴天的时候,白天的云层厚实,太阳辐射不容易直接到达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减少,因此气温就不会很高。所以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阴天的时候,晚上的云层厚实,地面辐射依然不断地把热量从地面带走,但因为云层能吸收大量的地面辐射,且能把地面辐射转化成大气逆辐射,重新返回给地面,所以这时气温会比较高。综上,白天气温不高,夜晚气温不低,从而温差就小。敦煌玉门关以西某地区湖相砂质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发育成典型的垄槽走向的雅丹地貌。下图为该地区地貌分布图,单个雅丹垄脊体下风向一侧普遍较细小。完成下面小题。17.形成该地貌时期的盛行风向是()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18.雅丹地貌的形成分两个阶段,影响这两个阶段的外力作用是()①流水沉积②流水侵蚀③风力侵蚀④风力沉积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17.D18.A【解析】【17题详解】由图可知,雅丹垄脊的排列大致呈东北-西南,且雅丹垄脊最高点位于东北方向,说明东北一侧坡度较陡,属于迎风坡,故推出该地的盛行风为东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雅丹地貌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是在湖底的流水沉积作用,①正确,②错误,BC错误;第二个阶段由于地壳的抬升和湖水的蒸发,导致湖底沉积的岩石裸露地表,经过风力侵蚀,形成雅丹地貌,③正确,④错误,A正确,D错误。故选A。【点睛】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19.古诗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例如:①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②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等,不仅形象地刻画了一幅美丽景象,还有着深刻的地理原理。上述诗句中的描述中能体现大气保温作用弱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诗中导致“霜飞晚”的主要原因是大气逆辐射增强,体现的是大气保温作用强,A错误;②诗句的意思是城市还热,乡村已是秋意,描述的是城市热岛效应现象,B错误;③诗句体现的是秋季晚上气温低,大气逆辐射弱,容易产生霜冻现象,体现大气保温作用弱,C正确;④能够体现地理原理的词句是“巴山夜雨”,“巴山夜雨”的主要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原理,D错误。故选C。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度面大气冷却强烈,高空大气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完成下面小题。20.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A.凌晨 B.上午 C.正午 D.傍晚21.下列对逆温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有()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②利于雾的形成和维持③抑制扬尘天气的发生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20.B21.B【解析】【20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正午前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的状况,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上午,日出后,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温,近地面空气增温快,气温升高,近地面逆温层部分消退,随着地面接受太阳辐射不断增多,逆温层会完全消退,一般在正午前后可形成a形态,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题详解】逆温出现后近地面温度低,高空温度高,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①错误,AC错误;由于近地面的温度较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形成雾,②正确;逆温出现后,大气对流运动会减少,故可以抑制扬尘天气的发生,③正确;逆温对山区农作物冻害的影响较小,④错误,D错误。综上,②③正确,故选B。【点睛】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对流层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逆温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对飞机的飞行也十分有利,也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但大多数时候也会带来显著的大气污染。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该地区地貌景观一般会历经下图所示的四个演变阶段,目前该地区地貌所处的演变阶段是()A.渗穴期 B.洼盆期 C.锥丘期 D.残丘期23.图示地区()A.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没有流水堆积作用 B.地表水缺乏,易发生旱灾C.石钟乳的生长方向为由下往上 D.河流左岸堆积,右岸侵蚀【答案】22.C23.B【解析】【22题详解】观察图示地区地貌特征可知,图示地区锥形峰林林立,地表崎岖,与锥丘期地貌特征相似,因此目前该地区地貌所处的演变阶段是锥丘期,与渗渗穴期、洼盆期、残丘期的地貌特征不同,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23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岩层上层以可溶性的石灰岩为主,地表多峰林、地下多溶洞地貌,应属于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因此流水侵蚀作用显著,图中地表的河漫滩、地下的石钟乳均为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排除A;该地区裂隙发育,流水溶蚀作用强,地表水容易通过落水洞和溶洞流失,导致地表水缺乏,易发生旱灾,B正确;石钟乳的生长方向为由上往下,C错误;图示河流发生明显弯曲,应该是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不都是左岸堆积、右岸侵蚀,排除D。故选B。【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地表地貌多溶沟和石芽、天坑和竖井、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干谷、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下左图为陕西省地域分布简图,右图为年降水量与森林覆盖率、土壤侵蚀量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汉中某气象站测得该地区白天谷风典型,该气象站对应的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5.据图推测,陕北地区比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错误的是()A.陕北年降水量更多 B.陕北植被覆盖率更低C.陕北地势起伏更大 D.陕北土壤侵蚀强度更大【答案】24.C25.A【解析】【24题详解】通常气温和气压均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可知,白天谷地盛行谷风,山坡较谷底上空同高度大气气温高,气压低。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可知,白天山坡等温面应上凸,等压面应下凹,C正确,AB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陕北地区夏受季风影响较关中地区弱,降水量更少,A错误,符合题意;陕北植被覆盖率更低,根据所学可知,陕北位于黄土高原,地势落差大,土质疏松,土壤侵蚀强度更大,BCD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山谷风是由于山坡上和坡前谷中同高度上自由大气间有温差而形成的地方性风。白天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低于山坡,谷地上空气流下沉,山谷底部气压高,谷底的风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夜晚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高于山坡,谷地近地面空气上升,山坡上气压高,山坡上的风吹向谷底形成山风。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3年6月4日(农历四月十七)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距地面大约10千米时会自动打开降落伞,保障其以安全速度着陆。下图为部分日期傍晚可见月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返回舱打开降落伞时所在的大气层()A.直接热源来自太阳辐射 B.天气现象复杂且多变C.大气中臭氧充足 D.厚度随纬度降低而增大27.九日后,在地球上所见月相情况为()A.①,接近满月 B.④,为蛾眉月C.图中均不可见,为残月 D.与月相②正好合成一个圆【答案】26.BD27.CD【解析】26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返回舱在距地面大约10千米的对流层时会自动打开降落伞”及读图可知,返回舱打开降落伞时所在的大气层为对流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因对流运动强度而厚度不均,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中绝大多数水汽和尘埃,加上对流运动显著,容易成云致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D正确;对流层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弱,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因此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长波辐射,A错误;平流层中臭氧充足,C错误,故选BD。【27题详解】九日后,是农历四月二十六,在地球上所见月相为残月,图中均不可见,残月月面朝东,与月相②正好合成一个圆。CD正确,①是满月,农历十五可见,④是蛾眉月,农历月初可见,AB错误,故选CD。【点睛】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1)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3)高层大气的特点:气体稀薄,具有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大多数人造天体也在此层运行。28.我国地域辽阔,海陆兼备,气候多样,地形复杂,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显著。据此完成问题。①②③④四个地区典型的地貌及名称组合正确的是()A.①地:风成地貌石柱 B.②地:冰川地貌峡湾C.③地:流水地貌牛轭湖 D.④地:喀斯特地貌钙华【答案】CD【解析】【详解】读图并结合四地位置可知,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多风力堆积地貌形成的沙丘,石柱不属于风力堆积地貌,A错误;②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无冰川地貌分布,B错误;③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典型的河流冲积地貌,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C正确;④地位于我国西南云贵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石灰岩广布,气候湿热,多发育喀斯特地貌,钙华景观是喀斯特景观的一种类型,主要在喀斯特地貌区,D正确。故选CD。【点睛】红漠化成因:1.由于人多地少,过度开发,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红壤区的土壤生产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并在不少地区严重退化,形成“红色荒漠化”。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水蚀作用。2.南方山区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3.陡坡开垦或过度垦殖,或者毁林开荒,砍林取薪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下左图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下右图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高C.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30.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示为白天,则①是陆地 B.b为上升气流C.若图示为夜晚,则②是海洋 D.d为上升气流【答案】29.BC30.CD【解析】【29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垂直方向气压差更大,乙地垂直方向气压差更小,根据所学可知,甲地应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乙地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因此①地气压高于②地,④地气压低于③地,A错误,C正确;同一水平面气压高的等压面向上(低压方向)凸,气压低的等压面向下(高压方向)凹,因此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高;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低,B正确,D错误,故选BC。【30题详解】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气压较高,乙地气压较低,b是下沉气流,d是上升气流,B错误,D正确;若该图表示白天,陆地升温快,为低压,海洋升温慢,为高压,则①是海洋,②是陆地,A错误;若该图表示夜晚,陆地降温快,为高压,海洋降温慢,为低压,则①是陆地,②是海洋,C正确。故选CD。【点睛】海陆风:1.成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海洋相对于陆地是高压,白天吹海风;晚上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快,陆地相对海洋是高压,晚上吹陆风。大湖泊周围、大江大河沿岸也可以出现与海陆风相似的风的周期变化,分别称为“湖陆风”或“江(河)陆风”。

2.影响: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海陆风是小尺度风,如果受大尺度背景风影响,可能会不明显。例如,我国局部沿海地区冬季白天海风不明显,可能受到冬季风西北风的影响。非选择题部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为岩石圈部分构造图。(1)图中所示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是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从物质组成上看①为____层。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地壳和____的顶部(填名称)。(3)④是____面,③是____(圈层名称),其物质状态是____态。(4)图示高原地区发现三叶虫化石,说明该地曾为____(填陆地/海洋)地理环境。三叶虫灭绝于____代末期。【答案】(1)①.大气圈②.水圈(2)①.硅铝层②.上地幔(3)①.莫霍②.地幔③.固(4)①.海洋②.古生【解析】【分析】本题以岩石圈部分构造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其中大气圈厚度最大,水圈连续而不规则,生物圈包含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以及岩石圈上部,其范围渗透到其它圈层之中。【小问2详解】图中①、②两层构成地壳,陆地部分地壳比较厚,海洋部分地壳比较薄。①是硅铝层,②是硅镁层;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小问3详解】④位于地壳和地幔交界处,为莫霍界面,③是地幔,横波能通过,故③是固态。【小问4详解】因为三叶虫生活在海洋里,所以可以高原地区发现三叶虫化石,该地曾为海洋。三叶虫灭绝于古生代末期。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其辽阔的地域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如雄伟壮观的天山、神秘莫测的戈壁滩以及鬼斧神工般的雅丹地貌。材料二:在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我国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光伏生态治沙示范项目区,自2023年建成投产以来,不仅创造了发电效益,而且治沙效果显著,如图4。材料三:下图为新疆区域图及部分地区景观图(1)根据图2将下列冰川地貌代码、名称和形态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①A冰斗E金字塔形的尖峰②B角峰F两壁陡立,形如U形③C冰川槽谷G三面陡峭围椅状凹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2)图3景观的地貌类型名称是____,其迎风坡坡度较背风坡____(填缓/陡)。当地气候干旱,聚落多分布于盆地边缘的____地貌上。(3)根据材料简析当地光伏治沙蕴含的地理原理。【答案】(1)①.B②.E③.A④.G⑤.C⑥.F(2)①.(新月形)沙丘②.缓③.冲积扇/洪积扇(3)①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增加地表摩擦力,减小风力侵蚀;②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太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板下植被生长,防风固沙;【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新疆区域图及部分地区景观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貌、能源利用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2中地貌特点:①地貌是金字塔形尖峰,山坡呈凹形陡坡,顶峰突出成尖角,是B角峰的特征,角峰是冰斗不断扩大和后退,使山坡受到显著刻蚀,两个相邻冰斗间残留的岭脊,便成为尖锐的刃脊,逐渐侵蚀山岭形成陡坡使顶峰突出,如E金字塔状的尖顶;②地貌是三面环山,后壁陡峻的半圆形洼地,是A冰斗的特征,冰斗是冰川在凹地中对底部和斗壁进行旋转磨蚀、刻蚀和拔蚀而产生,是G三面陡峭的围椅状凹地;③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谷底和谷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