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_第1页
第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_第2页
第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_第3页
第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_第4页
第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素养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认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2.学习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方法。

3.缅怀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光荣革命传统。

◎重点:学习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方法。

情境预设

同学们,看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之后,你有怎样的感觉呢是的,雄伟庄严,令人肃然起敬!那么,你们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多高、用什么建造、又是为了纪念什么人而建的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周定舫的镜头,一起来瞻仰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导学参考·

教师可在课前先准备一些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彩色图片或视频,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融入情境。

【预习导学】

1.品思标题,完成填空。

课文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纪念碑的_,点出作者要歌颂的_,揭示了文章的_。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点明了文章说明的_。“瞻仰"表现出作者对先烈们的_之情。

2.给加点字注音。

镏金()上溯()重幔()()

庑殿()挑衅()()逾越()

天堑()巍峨()()矗立()

发髻()镶嵌()()五卅()

3.解释下列词语。

(1)奠基:

(2)上溯:

(3)重幔:

(4)瞻仰:

(5)天堑:

(6)挑衅:

(7)慷慨:

(8)逾越:

(9)遥遥相对:

(10)丰功伟绩:

(11)永垂不朽:

(12)怒形于色:

4.填空。

文中的、、三个词语概括出了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印象。

【答案】

1.主题对象中心对象崇敬

2.liúsùchóngmànwǔtiǎoxìnyúqiànwēié

chùjìxiāngqiànsà

3.(1)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2)从现在往以前推。

(3)重叠的帷幕。这里指重幔形状的浮雕图案。

(4)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

(5)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

(6)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7)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8)超越。

(9)远远地相互对峙,对立着。

(10)伟大的功绩。

(11)(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12)内心的愤怒在脸上表现出来。

4.巍峨雄伟庄严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整体感知。

1.关于纪念碑

纪念碑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请加以梳理。

·导学参考·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依次指出纪念碑相关位置,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详细梳理。

2.关于篇章结构

本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意思是什么

任务驱动二重点探究。

1.本文第3段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2.第4~5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加以分析。

·导学参考·

因为作者在说明纪念碑时并非采用单一的说明顺序,因此,教师可首先针对某一位置举出一例,然后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其他位置的说明顺序。

3.第6~10段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导学参考·

教师可就本题,向学生详细讲解一下“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的适用对象。

4.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浮雕的画面,并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选择这八个历史事件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来介绍浮雕

·导学参考·

学生可根据图片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选择其中一幅进行讲解。如果遇到不了解的,教师不必当堂讲解,可作为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再找适当时间进行交流。

任务驱动三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不仅具有说明文准确、客观的一般特点,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请自选角度品析以下句子。

1.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2.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

3.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大部分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4.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

【答案】

任务驱动一

1.纪念碑

2.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总领全文,说明瞻仰的过程和纪念碑的总体特征。

第二部分(第2~10段):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过程,碑的构造、题字、碑文以及10幅浮雕,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3段):介绍纪念碑的位置、环境、兴建过程、规模和材料。

第二层(第4~5段):介绍纪念碑的结构、题字、碑文、装饰与造型等。

第三层(第6~10段):依次介绍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

第三部分(第11段):抒写瞻仰的深切感受,呼应标题和开头。

任务驱动二

1.交代了建碑的时间(决议兴建的时间和动工兴建的时间);碑身的规模(用具体数字和天安门比较);建碑的特殊材料(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建碑的重大意义。

2.由下到上:台阶—平台(双层汉白玉栏杆)—碑身—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由正面而背面:题词—碑文。

归纳: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等整体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3.①东一,“销毁鸦片烟”;②东二,“金田起义";③南一,“武昌起义”;④南二,“五四爱国运动";⑤南三,“五卅运动”;⑥西一,“八一南昌起义";⑦西二,“抗日敌后游击战”;⑧北一,“群众支援前线";⑨北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⑩北三,“人民欢迎解放军"。

明确顺序:由东到南,再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同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即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4.第一问略。第二问:文章用大量的笔墨来介绍浮雕,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为了自由、解放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与碑文相呼应,突出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主题。

任务驱动三

1.“巍峨、雄伟、庄严"既体现了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的印象,又概括了纪念碑的总体特征。“瞻仰”一词则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与“万分崇敬"相照应,体现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一句语带双关,既指镏金大字本身在阳光下具有“闪闪发光"的效果,又含有烈士精神永存的意思。准确的数字运用说明了纪念碑的高大雄伟。

3.概括说明了大碑座上的10幅浮雕。“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这一句话既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浮雕材料的耐久性,也深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寓意。“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一句则表明后面的数据是有科学根据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第三次提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字,反复强调对人民英雄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又一次瞻仰”“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与开头呼应,加上“默默”一词,体现了人民英雄的革命业绩感人之深,深沉地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与深切悼念。

·导学参考·

为了降低答题难度,教师可在学生答题之前,点明赏析的角度,如情感、修辞、语言的准确性等,然后再让学生作答。

备选问题1.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10幅大浮雕

2.纪念碑的设计者为什么要选择文中提及的8个历史事件

3.牡丹花、荷花、菊花各有何象征意义

1.按照大碑座的方位顺序和10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介绍10幅大浮雕。

2.因为这8个历史事件代表了中国革命的两个重要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3.牡丹,花大色艳,富丽堂皇,是我国名贵特产花卉,号称“花中之王",素有“国色天香”之誉,一向被推崇为“中国名花之最",被认为是“富丽繁荣(高贵)”的象征。荷花,又名莲花。自从宋代周敦颐作《爱莲说》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后,荷花便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誉,为世人所推崇,并作为虚心正直、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纯洁)的象征。菊花,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喜爱的花卉之一,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钦佩它、赞美它。“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陈毅《秋菊》)菊花以其傲霜和耐寒的品格赢得了美誉。因此,小碑座雕刻着的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贵、纯洁、坚忍。

·导学参考·

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之前,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牡丹花、荷花与菊花的古诗文名句,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这三种花的象征意义。

一课一法

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1.从内容上分析:①交代了文章的说明对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