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先同步练习题选择题1.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蔡元培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2.如图反映的内容是关于下列哪一事务的原始资料()A.五四运动B.北伐斗争C.中共一大D.遵义会议3.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起先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A.天津B.重庆C.上海D.北京4.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见()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据此电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成功6.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它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它是()A.义和团运动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7.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行能,慢慢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A.维新派主见建立共和国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定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8.《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学问分子中间爆发了大张旗鼓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剧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9.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与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忧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船中接着探讨。”材料中所说的“会议”()A.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白方向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面貌一新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D.标记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10.这一时期“科学”的呼声响彻云霄,仅以“科学”命名的杂志达70余种,卷入这一科学浪潮的刊物更有数百种之多。这一时期是()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11.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气显得何等的微乎其微。”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气12.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留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A.标记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C.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D.推动了北伐斗争的成功13.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方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斗争14.“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这些标语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了哪个阶层人民的支持()A.学生B.商人C.工人D.市民15.某班开展历史学问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面貌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红军长征成功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6.“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新民丛报》B.《民报》C.《新青年》D.《新华日报》17.五四运动中,各个阶级和阶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运动后期的主力军是()A.农夫阶级B.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青年学生1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A.中共一大上B.中共二大上C.中国同盟会上D.中华民国成立大会上19.1920年秋起先,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课本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全部的文言文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务的大力提倡有关()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文学革命20.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气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扬向上的青春乐章。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废除二十一条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慢慢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新青年》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头,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细致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材料三:提倡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经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谛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相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详细各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我们”详细有哪些人?(至少写出两位)(2)材料二出自谁的作品?请指出材料二最精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3)材料三中作者对新文化运动持什么观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拒签和约”是……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天津、陕西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假如政府再不想方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材料三: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实行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运动的状况?依据材料一回答“学生的要求”是什么?(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6月以后这场运动出现的新改变是什么?(3)材料三说“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实行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指什么方式?(4)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哪些精神?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材料二:(中共一大)接着探讨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支配部署,鉴于党的力气还弱小,确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扬工作,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1)材料一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哪些历史条件?(2)材料二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请你举出后来的一个例子证明。(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学问,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意义。答案1-5BACCB6-10DBDBD11-15AABBB16-20CBBDC(1)民主、科学。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2)鲁迅。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3)认为新文化运动有确定进步性,但对东西文化存在确定否定或确定确定的偏向。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1)五四运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从以学生为主体向以工人为主体转变。(3)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