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4细胞膜和细胞核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4细胞膜和细胞核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4细胞膜和细胞核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4细胞膜和细胞核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4细胞膜和细胞核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细胞膜和细胞核一、基础练1.(2024山东淄博一模)下列关于胰岛B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视察到细胞膜清楚的暗—亮—暗三层结构B.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酸基团具有疏水性C.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物质运输和信息沟通亲密相关D.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亲密联系,依靠具膜小泡实现相互转化和成分更新2.细胞间信息沟通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沟通的实现分别依靠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干脆接触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淌现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4.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苍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变更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5.(2024湖北武汉模拟)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B.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越多,功能越困难C.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功能D.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被动运输实现的6.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a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淌性将药物送入细胞B.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淌性将药物送入细胞C.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D.在b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7.(2024四川遂宁期末)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的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欧文顿结合大量的物质通透性试验,提出了“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恰为口腔上皮细胞表面积的2倍C.罗伯特森把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D.人和小鼠细胞的融合试验利用了荧光染料标记法8.(2024黑龙江鹤岗模拟)科学家经过探讨提出了细胞膜的流淌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流淌镶嵌模型中,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是,由于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试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试验结果干脆证明白细胞膜中的,由此能较好地说明细胞膜结构的性。

(3)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膜的类别蛋白质/%脂质(主要是磷脂)/%糖类/%变形虫细胞膜54424小鼠肝细胞膜44524人红细胞膜49438依据表中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主要区分是。

(4)科学家将哺乳动物细胞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

(5)有人发觉,在肯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肯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试验现象合理的说明是。

二、提升练1.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染色质,是全部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结构②大而明显C.物质通过③进入细胞核,均须要载体帮助且消耗ATPD.核孔具有选择性,实现了核质之间的DNA交换和信息沟通2.核孔复合体位于核孔上,主要由核孔蛋白构成,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心房抖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峻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探讨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核孔数量随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代谢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B.核孔复合体从功能上说具有双向性,表现在既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又介导RNA等的出核运输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缘由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体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沟通异样有关3.(2024广东佛山月考)探讨发觉新型冠状病毒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膜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糖蛋白S可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结合,从而使病毒识别并侵入其宿主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的糖蛋白S存在于细胞膜上B.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可能是糖蛋白C.糖蛋白S与受体蛋白ACE2结合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沟通D.高温使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4.(2024山东济宁开学考试)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C.某些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课时规范练4细胞膜和细胞核一、基础练1.C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视察到细胞膜清楚的暗—亮—暗三层结构,A项错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酸基团具有亲水性,B项错误;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物质运输和信息沟通亲密相关,C项正确;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亲密联系,有的依靠具膜小泡实现相互转化和成分更新,有的干脆相连,不须要依靠具膜小泡,D项错误。2.D激素调整属于体液调整,激素由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依靠于细胞膜的接触。本题未涉及神经调整,解除A、B两项。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信息传递通道,解除C项。3.C在物质的跨膜运输中,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主动运输会使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增大;自由扩散和帮助扩散的方向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结果使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趋于平衡,故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项错误。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都属于生物膜,它们所含蛋白质的功能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存在囊泡的形成以及囊泡与其他细胞器膜的融合,故存在膜脂的流淌,C项正确。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D项错误。4.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属于脂质,A项正确;细胞苍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变更,物质运输实力降低,B项正确;甘油虽是极性分子,但具有较强的脂溶性,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膜,C项错误;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项正确。5.D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D项错误。6.C球形脂质体的双层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图中a处可嵌入水溶性物质,b处可嵌入脂溶性物质,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7.B欧文顿结合大量的物质通透性试验,提出了“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项正确;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B项错误;罗伯特森把细胞膜描述为暗—亮—暗三层模型,此模型是静态的统一结构,C项正确;人和小鼠细胞的融合试验利用了荧光染料标记法,D项正确。8.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2)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流淌(3)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种类相同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含量有差别(4)S/2(5)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肯定的流淌性解析:(1)由细胞膜的流淌镶嵌模型可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由于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因而蛋白质分子在生物膜上的分布是不匀称的,进而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2)人—鼠细胞融合的试验表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证明白细胞膜具有流淌性。(3)依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物质的种类相同,但物质的含量有肯定的差别。(4)单层磷脂分子的面积为S,而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则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S/2。(5)温度上升到肯定程度后,原来垂直排列在膜表面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膜的表面积变大,是因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细胞膜具有肯定的流淌性。二、提升练1.B①是染色质,染色质不是全部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原核生物和病毒没有染色质,A项错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合成旺盛就须要大量的核糖体,而②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所以核仁增大来制造更多的核糖体满意细胞蛋白质合成的须要,B项正确;物质通过③核孔进入细胞核不须要载体,C项错误;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遗传物质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项错误。2.D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能够限制物质进出,核孔的数目因细胞种类及代谢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A项正确;从功能上讲,核孔复合体具有双向性,表现在既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转运,又介导RNA等的出核转运,B项正确;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缘由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体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核孔复合体不能正常形成或功能异样,C项正确;核膜是双层膜,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D项错误。3.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膜,A项错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可起识别作用,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ACE2可能是糖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