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逐字稿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则视频,选自央视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视频中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介绍。同学们去过或者了解兵马俑吗?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据史记记载,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1974年才偶然之间被发掘,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经过40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目前已在秦始皇陵陵区发现大小形状不同内涵各具特色的陪葬坑、陪葬墓等600余处,出土了包括秦兵马俑在内的珍贵文物5万余件。这座陵墓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确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陵墓的诸多考古学特征。它是东周以来深刻社会变革与秦并兼天下新形势的产物。这些精美的陶俑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通过此以一窥两千多年前帝国的辉煌。请同学们打开教材15页,阅览第一子目。修建秦始皇帝陵这样宏伟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武力。那么谁能提供如此庞大的物质基础?只有统一的国家才有可能。板书:天时地利人和(天下趋统函谷关励精图治)请同学们阅读史料结合教材第15页。思考中国为何能从春秋战国的乱世中走向统-?《吕氏春秋》有云:如何才能结束战乱?只有天子才能使国家太平,即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材料二,我们上节课在讲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时讲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经济的发展,商贸往来加强区域联系,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同理:经济的发展、区域的联系势必会对社会环境提出需要,什么要求需要?有稳定统一的国家。因此从客观方面来说,中国统一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民心所向。那为什么是秦带领中国走向统一,是如何从诸侯卑秦到初并天下的呢?泰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刚才讲了客观条件。地利:秦国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方六国西面,函谷关处于中原入秦的必经之道。横亘在通往关中的淆涵要道之间,是其天然屏障,这是古函谷关的一张复原图,地势险要,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另外,关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秦国依靠此得以富强。除了外部条件,秦自身的励精图治也是其统一六国的重要条件。结合上节课所学,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再来看下一则材料:《荀子强国篇》对秦的吏治有介绍,士大夫,无私事,不朋党,吏治清明。“进入秦国都,观察那里的士大夫,走出自己的家门,就进入公家的衙门;走出公家的衙门,就回到自己的家里,没有私下的事务;不互相勾结,不拉党结派,卓然超群,没有不明智通达、廉洁奉公的,真像古代圣王治下的士大夫啊。观察它的朝廷,朝堂闲逸君主处理各种政事从无遗留,安闲得好像没有什么需要治理似的,真像古代圣王治理的朝廷啊。所以秦国四代都有胜果,并非侥幸,而是天数啊。”可以说说的很详尽了,秦国远离了天下的残暴。本来就是这样啊,世上哪里有实行混乱黑暗的政治却能够取得天下的办法呢?我们来总结一下秦统一中国的条件,从主客观条件两方面来分析,也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来理解。同学们在书14页落实笔记。秦已经占据了统一的天时地利人和,终于在公元前230年走上统一六国的道路,结合六国灭亡的顺序,秦统一采用什么策略?用连横之策破合纵之法。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时间?定都?勾画。我们来看看秦朝的疆域范围,紫色虚线是公元前221年的疆域范围。与最终秦的版图有差异?最终秦的版图是。两个范围的差异说明统一六国只是第一步,秦下一步继续对外征服,巩固统一。向南征服南方越族;向北击退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在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完成这一系列的南征北战要到公元前214年。将少数民族包含进秦的疆域,完成从统一到统一多民族的递进。如图,秦面对的是一个空前广袤的疆土,秦始皇采用什么制度来号令天下?同学们阅读16页第二段,勾画秦在政治方面有何巩固统一的措施。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有哪些措施?确立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地方废分封设郡县。2000年,在秦始皇帝陵封土附近发现了12尊陶俑。他们与兵马俑的穿着、姿态、表情完全不同。因头戴象征文官的长板冠,考古学家命名其为“文官俑”。12尊陶俑的发现大大超出了考古学家对于传统帝王陵墓内涵的解读。秦始皇把中央官僚体制搬到了陵墓中。说明统治者对所创的这套中央集权制度的高度自信与重视。那这套中央制度到底有什么特点?我们一个一个分析。第一个问题,阅读史料,总结皇帝制度的特点。皆决于上,皇帝说了算,皇权至上。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为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秦始皇用各种礼仪制度来凸显自身的独一无二,皇位独尊。尊贵的位怎么继承呢?世袭,皇位世袭。巩固统一的第二个政治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与承相通,相是帮助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承接帝意,相辅政事,丞相管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接受百官奏事,监察范围包括皇帝吗?不包括,体现皇帝制度的哪个特点?体现皇权至上:监察范围包括丞相吗?包括,可见三公之间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权力制约,制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太尉掌握全国最高军事权力,但由于职位的特殊性在秦为虚职。九卿是低于三公的职官,九卿的职务有何特点呢?部分官职与皇帝私人的事物紧密相连,既管理全国事务,也管理皇室事务。这就体现古代中国官制的家国同构。官员由皇帝任命,以皇权为中心;每个官职有自己的职能,分工明确,其中九卿的职能又特别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地方管理制度?秦朝统一了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郡县制管理地方我们在基本了解郡县制之后,思考问题3,结合分封制比较两者的差异,分封制之下的官员是由周王分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世袭产生。地方权力较大,独立性较强,容易形成割据势力。郡县制之下的官员呢?皇帝任命,以能力为选官标准,权力有限听从中央的旨意,是中央集权的体现。从表格我们就能归纳郡县制的实施有何意义。我问大家一个问题,那县制是不是秦首创的,不是。早在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上不再进行分封,而是改为设置郡、县,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楚国,郡制起源于秦国;因此,郡县制不是秦首创。秦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各地。对于以上三个政治制度我们来总结一下其特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郡县制的特点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这叫君主专制,这叫中央集权。因此秦朝建立的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体。权力如果掌握不好,就会有矛盾,两对矛盾:君权与相权,地方与中央。如何调和这两对矛盾,这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需要思考的问题,大家也可以有意识地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关注。秦陵不仅出土了形态各异的兵马俑,还出土了精美的兵器,如图展示的青铜箭簇,误差非常之小。秦初并天下,打造兵器的工匠很有可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哪是怎么做到如此精准的?有赖于秦的大数据系统。统一度量衡,度是长度,量是容积,衡是重量,将泰一国之标准定为天下的标准。除了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秦巩固统一还有什么措施呢?修驰道,驰道是主要郡县与咸阳之间的道路,最早的皇帝专用的国道,部分道路一直用到了清朝,我国在秦代的交通网就有6800公里,四个世纪之后的罗马才5000多公里。直道是为北击匈奴修建的物质补给通道,咸阳到内蒙古,在陕西发现了秦直道的遗址这是对秦巩固统一措施的总结,大家边看边思考秦完成统一的意义。统一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巩固统一的措施出发,思考两者的因果关系。比如军事上通过北击匈奴,南征越族,所形成的版图为以后中国的疆域奠定基础,这些地方基本都在我们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内。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体影响深远;统-货币度量衡等经济措施,加速各民族各区域的交往交融。子目二秦朝的暴政在兵马俑的一二号俑坑,考古发掘出有黑色木炭的遗迹,推测可能被火焚烧过。据史记楚元王传记载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秦朝的政治制度影响如此深远,为什么落得个二世而亡的局面?中国的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王朝是如何从秦王扫六合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对于秦的速亡,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曾总结: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秦朝的政治制度本身没有问题,汉承秦制,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制度没有问题,那就是贯彻制度的人出了问题。阅读教材17页,探究秦亡的原因。大兴土木,建造秦始皇陵、阿房宫等大型建筑:(接ppt)征发繁重,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成年男丁大约450万,秦始皇陵征发70万,阿房宫100万,驰道直道灵渠10万,长城40万,成边30万超过成年男丁的一半:并且刑法严苛,轻罪重罚,实行连坐制。一件事情把秦的暴政推到了顶峰。淳于越与李斯在朝堂上就是否行郡县各抒已见,本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结果李斯借题发挥说:过去人们推崇私学的东西,然后用私学那一套相互议论国家政令的不是,率领百姓造谣诽谤。所以建议始皇焚书坑杀儒生。焚书坑儒开中国思想专制的开端,是对先秦文化的一次沉重打击。在这样动荡不安、眼科律令的背景下,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阶级矛盾尖锐。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率先点燃反秦星星之火的是:陈胜吴广。《史记》中《陈涉世家》记载:“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驻守的队伍里面,担任屯长。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于是两人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中《陈涉世家》对其进行记载,世家本为王侯将相,陈胜出身雇农,司马迁之所以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司马迁把他的功业和商汤、周武王、孔子做春秋相比,原因就在于他首事反秦功大。“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司马迁敢于为陈涉立传,并破格将其事迹列入“世家”,表明他对陈涉历史地位及起义作用的重视和肯定。子目三。秦未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陈胜吴广的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楚汉战争我们就比较了解了,最终是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关于楚汉之争我们思考教材提出的一个小问题,就是项羽失败,刘邦胜利的原因。这有一则小材料,刘邦顺应统一形势,善于纳谏,知人善任,项羽缺乏政治远见,企图倒退回秦以前的割据时代,违背统一的历史潮流,加之他刚愎自用,残忍暴虐。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结合秦速亡和项羽自刎,我们得出一个历史感悟,得民心者得天下。最后关于本课还有一个小问题,如何评价秦始皇?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客观,评价人物要有理有据,有史实为支撑;而是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既有功又有过。这也是我们历史人物评述题需要注意的两方面。这是一个小参考我们来对本课进行总结,同学们边听边形成知识框架,我们首先从主客观条件分析了秦统一的原因,再介绍了秦统一的过程,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在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如果巩固统治呢?在军事上北击匈奴,南征越族,政治上是本课的重点,三个制度,我们需要掌握他们的特点,实施三个制度有何意义,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除去军事、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移动施工合同范本
- 什么借款合同范本
-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2019)第三单元项目七《 用计算机计算圆周率-设计简单数值数据算法》教学设计
- 建鱼池合同范本
- 杂志制作合同范本
- 基金合同范本
- 个人测绘合同范本
- 广告巡展合同范本
- 二年级期末家长会的演讲稿
- 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2024年济南广播电视台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1060题)
- 市场消防安全课件
- 名师工作室建设课件
- 2025-2025学年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 10096-2018)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一(上)第一次联合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黄色新闻的泛滥》课件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化工原理Ⅱ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2025学年初中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