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移动通信系统》课件_第1页
《CDMA移动通信系统》课件_第2页
《CDMA移动通信系统》课件_第3页
《CDMA移动通信系统》课件_第4页
《CDMA移动通信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DMA移动通信系统CDMA是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缩写,是一种成熟的移动通信技术。CDMA技术在现代移动通信中应用广泛,例如3G和4G移动网络。WDCDMA系统概述1码分多址CDMA代表码分多址,一种无线通信技术。2频谱利用率高CDMA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3抗干扰能力强CDMA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多径衰落和干扰能力。4语音质量好CDMA系统可以提供清晰的语音通信质量。CDMA系统网络结构CDMA网络结构主要包括基站、移动交换中心(MSC)、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等组件。基站负责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MSC负责处理呼叫控制、路由选择和用户管理等功能。HLR存储用户的信息,VLR则存储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AUC负责验证用户身份并授权访问网络。此外,还有其他辅助组件如短信中心(SMSC)和语音邮件中心(VMSC)等。CDMA信号发射与接收1发射端信息信号经过编码和扩频处理,与载波合成发射信号,通过天线传输。2接收端接收信号经过天线接收,经过解扩、解码等处理,恢复原始信息信号。3功率控制CDMA系统采用功率控制技术,确保所有用户信号在接收端获得相同的信号强度,提高系统容量。CDMA扩频技术扩频原理将窄带信号扩展到更宽的频带,通过将信号与伪随机码进行相乘,将信息隐藏在更宽的频率范围。抗干扰能力利用扩频技术,可以有效抵抗窄带干扰,提高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多址接入CDMA系统采用码分多址接入方式,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共享同一个频带,提升频谱利用率。功率控制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距离和信号质量,动态调整发射功率,降低干扰。扩频码的选择与生成1正交性确保不同用户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最小2自相关性保证信号在接收端能正确识别3随机性防止信号被恶意攻击4可扩展性支持未来用户的增加CDMA系统中,扩频码的选择和生成至关重要。理想的扩频码应满足正交性、自相关性、随机性和可扩展性等条件。正交性可以确保不同用户信号之间相互干扰最小,而自相关性则保证信号在接收端能够被正确识别。随机性则是为了防止信号被恶意攻击,而可扩展性则可以支持未来用户的增加。CDMA多址接入技术码分多址CDMA使用不同的码字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即使在同一频率和时间内,也能够实现多个用户同时通信。频率复用CDMA系统可以在同一频率范围内分配给多个用户,提高频谱利用率。干扰抑制CDMA技术通过对信号进行扩频和解扩,能够有效地抑制来自其他用户的干扰,提高通信质量。CDMA系统频谱利用效率CDMA系统采用扩频技术将信号扩展到更宽的频带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频段提高频谱利用效率降低干扰提升系统容量CDMA频谱利用效率高相比传统的FDMA和TDMA系统CDMA系统容量分析CDMA系统容量分析是指对CDMA系统可支持的最大用户数进行评估。CDMA系统容量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系统带宽、信道质量、用户分布、功率控制策略等。CDMA系统采用扩频技术,在一定带宽内可以容纳更多用户,并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效率。与传统的TDMA和FDMA系统相比,CDMA系统在相同带宽下可以支持更多用户,且抗干扰能力更强。100用户数CDMA系统可支持的用户数10K话务量CDMA系统可承载的最大话务量10M数据速率CDMA系统可提供的最高数据速率CDMA系统功率控制目标保证所有用户能够以最佳功率进行通信,避免信号干扰。保持信号强度,减少信号衰减,提高通信质量。方法根据用户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和信号强度,动态调整发射功率。通过闭环功率控制,确保每个用户都能以最小的发射功率实现可靠通信。优势提高系统容量,延长电池续航时间。减少信号干扰,提升系统效率。CDMA系统手机状态管理信号强度手机接收信号的强度,反映了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和环境影响。电池电量手机电池剩余电量,影响手机使用时间。网络状态手机是否连接到网络,网络类型和信号质量。漫游状态手机是否处于漫游状态,漫游类型和资费。CDMA系统信道编码技术编码技术概述信道编码技术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CDMA系统中,信道编码主要用于降低噪声和干扰的影响,提高接收端数据解码的准确率。常用编码技术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包括卷积码、Turbo码和LDPC码。卷积码结构简单,实现方便;Turbo码和LDPC码性能更优异,但实现复杂度更高。CDMA系统语音编码技术11.压缩语音数据降低数据速率,提升传输效率。22.提高信噪比降低语音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影响。33.减少带宽占用提高CDMA系统的用户容量。44.增强语音清晰度改善语音质量,提升用户体验。CDMA系统无线链路质量控制信号强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用于评估链路质量。错误率比特错误率(BER)和帧错误率(FER)反映无线链路传输的可靠性。延迟数据传输延迟会影响语音通话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干扰来自其他无线设备或环境的干扰会降低信号质量。CDMA系统多路径传播的影响信号衰落多路径传播会导致信号叠加,造成信号衰落,降低信号质量。码间干扰多径信号到达时间不同,造成码间干扰,影响数据传输速率。频率选择性衰落不同频率的信号在多径传播中衰落程度不同,造成频率选择性衰落。相位模糊多径信号到达时,相位信息发生变化,导致相位模糊,影响信号解调。CDMA系统软切换技术软切换是指在移动用户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时,新的基站开始提供信号,同时旧基站仍然继续提供信号,直到移动用户完全切换到新基站。1信号增强提升移动用户体验2减少掉话提高通话稳定性3降低切换延迟保持语音通话质量4提高系统容量优化基站资源利用率CDMA系统硬切换技术切换时机当手机信号强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系统会触发硬切换操作。切换过程手机断开与原基站的连接,并立即连接到新的基站。数据传输切换过程中,手机会短暂中断数据传输,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切换频率硬切换频率相对较低,通常只发生在信号强度急剧下降的情况下。CDMA系统话音质量控制语音质量监测采用语音质量评价指标,例如MOS评分,对通话质量进行评估。语音信号处理应用自适应噪声抑制、回声消除等技术,改善语音信号质量。网络优化通过优化网络参数和资源分配,提高语音信道质量。质量管理建立语音质量监控系统,对通话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CDMA系统切换过程中的信令1切换请求信令当手机信号变弱时,它会向基站发送切换请求信令,告知其需要切换到另一个基站。2切换授权信令基站接收切换请求后,会分析当前网络状况,并向手机发送切换授权信令,告知其是否允许切换。3切换完成信令手机收到切换授权后,会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完成信令,并与目标基站建立新的连接,完成切换过程。CDMA系统信令传输技术信令类型CDMA系统信令包括控制信令、业务信令以及维护信令。控制信令用于管理网络资源,例如呼叫建立、接入控制等。业务信令用于传输用户信息,如语音、数据等。维护信令用于网络维护,例如故障诊断和网络管理等。传输方式CDMA系统信令采用分组数据传输方式。信令数据被封装成分组,通过无线链路发送和接收,每个分组都包含信令类型、信令内容和目标用户等信息。信令分组通过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传输,并经过信道编码和调制等过程。CDMA系统业务管理与计费业务管理管理和控制各种业务类型,包括语音、数据、短信等。计费系统记录用户使用各种服务的流量,并进行计费和结算。计费方案制定不同业务的计费规则,例如按时间、流量或通话时长计费。流程业务管理和计费系统协同运作,确保用户使用服务的正常计费和结算。CDMA系统安全性分析11.身份认证CDMA系统使用各种身份验证机制,例如密码和PIN码,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22.数据加密CDMA系统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以防止窃听和数据篡改。33.频率跳频CDMA系统使用频率跳频技术,以防止信号被干扰或拦截。44.功率控制CDMA系统使用功率控制技术,以防止恶意用户干扰网络。CDMA系统发展趋势向更高速率发展CDMA技术不断演进,支持更高数据速率,满足用户对高速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向更低功耗发展改进技术,降低手机耗电,延长电池续航时间,提升用户体验。向更低成本发展优化技术,降低运营商建设成本,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扩大CDMA用户群体。向更安全发展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网络攻击,保护用户数据安全。CDMA系统与2G/3G/4G的演进14GLTE/WiMAX23GUMTS/CDMA200032GGSM/CDMA41G模拟蜂窝CDMA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不断发展演进,从2G到3G再到4G,其技术性能和应用场景也随之提升。CDMA技术不断与其他通信技术融合创新,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CDMA系统优缺点分析优点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语音质量好缺点设备成本高功耗较高基站覆盖范围小系统复杂CDMA系统的应用案例CDMA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移动电话、无线数据网络、卫星通信等。CDMA技术应用于移动电话,可实现高质量语音通信,并支持多种增值业务,例如:短信、彩信、移动互联网等。在无线数据网络方面,CDMA技术可用于建立高速率、低延迟的无线网络,满足用户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CDMA系统的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制定了相关标准,确保CDMA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兼容互通,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3GPP3GPP制定了CDMA2000标准,规范了CDMA系统各个方面,包括无线接口、核心网络、移动终端等。中国国家标准(GB)中国制定了CDMA系统的国家标准,例如GB/T18803-2002《移动通信系统CDMA2000规范》,确保CDMA系统在中国市场的应用。CDMA系统的技术特点频谱利用率高CDMA技术利用扩频技术,多个用户可以共享相同的频谱,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抗干扰能力强CDMA系统采用扩频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和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安全性高CDMA系统采用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机制,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数据传输速率快CDMA系统支持多种数据传输技术,可以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CDMA系统的市场地位CDMA系统曾一度占据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重要份额,特别是在北美和亚洲地区。随着3G和4G技术的兴起,CDMA系统在全球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市场仍保持着竞争力。例如,CDMA系统在物联网、无线数据通信和卫星通信等领域仍具有优势。CDMA系统未来发展方向11.融合与协同未来,CDMA系统将与其他通信技术融合,形成更强大的通信网络。22.高速率数据传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速率数据传输成为关键需求。33.新兴应用支持CDMA系统将支持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应用,拓展应用场景。44.安全与隐私随着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升级,加强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重点。CDMA系统技术总结技术优势CDMA系统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好等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