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语文质检试卷一、(共29分)1.(2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怯懦(què)豢养(juàn)前仆后继(pū) B.狭隘(ài)惩戒(chéng)酣然入梦(hān) C.贮蓄(zhù)绽开(zhàn)戛然而止(gá) D.瘦削(xiāo)束缚(fù)锲而不舍(qì)2.(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书体文字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从的象形文字到商周的甲骨文、金文,从秦汉的篆隶到汉唐的楷书、行书、草书,中国书法一路散发出迷人的艺术气息。学习、欣赏中国书法,不仅可以性情,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文明。A.演化原本陶冶 B.演变原本熏陶 C.演变原始陶冶 D.演化原始熏陶3.(2分)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②虽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③雷锋精神,人人可学。④让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而奋斗!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4.(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高□字。书中的鲲鹏志向、报国情怀、浩然正气、丹心赤胆,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宋代抗金名臣李纲在《读书》一诗中说:“平生长作蠹书蟫,老去犹资慰我心。每到古人名节处,慨然掩卷一沉吟□诗人老去,耽于读书,但是仍然对于涉及名节操守的内容格外看重。诗人的襟怀、情操,从其读书情趣中可见。A.“ㅤㅤ”ㅤㅤ……ㅤㅤ。” B.《ㅤㅤ》ㅤㅤ……ㅤㅤ”。 C.《ㅤㅤ》ㅤㅤ。ㅤㅤ。” D.“ㅤㅤ”ㅤㅤ;ㅤㅤ。”5.(3分)下面对《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关塞迢迢,烘托孤寂的心境。 B.颔联承接首联,抒发内心感受。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心情。 C.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写诗人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现出诗人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惆怅、抑郁和不满。6.(9分)阅读《西河大鼓西河来》一文,回答问题。西河大鼓西河来彭秀良①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马增芬演唱的西河大鼓,我才知道西河大鼓的发源地居然离我的家乡很近,而且也了解到马增芬是在天津撂地摆摊开始其演艺生涯的。②听大鼓书似乎是冀中农村传统的娱乐方式之一。西河大鼓是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的,其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马三峰原名马大河,原籍河北省高阳县教台村(今属河北雄安新区),15岁时随母亲改嫁到安新县端村,主要艺术活动年代约在1840﹣1880年之间。马三峰自幼学唱木板大鼓,所以精通音律,会操弄各种乐器,还擅长民间戏曲。他在木板大鼓和弦子书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大胆创新,从乐器形制到唱腔整体结构,都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音乐结构和唱腔基础。③西河大鼓作为新的说唱曲种,以其吸引人的唱腔和马三峰等名家的号召力,而迅速得到传播。许多曲艺晚辈慕名而来,纷纷习唱,从艺者有增无减。从清中叶到上世纪60年代,盛传不衰。百余年来,西河大鼓从它的发祥地逐渐流传开来,使得这个诞生于冀中平原的地方曲种广泛流传于京津冀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区。④作为西河大鼓的主要创始人,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其中以朱化麟(1866——1941,诨号大官,河北省文安县人)、王振元(1853——1917,诨号毛贲,雄县人)、王再堂(1865﹣1942,诨号转眼王,雄县人)最为出色。朱化麟的原籍和出生地是文安县小齐观村,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属雄县管辖。由此可见,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起了决定性作用(安新县、雄县现在都属于雄安新区)。⑤起初,西河大鼓没有统一的称谓。有人叫它“梅花调”,有人叫它“犁桦片儿”“河间大鼓”,还有的地方就称为“说书”。20世纪初,鼓书艺人们沿着大清河、子牙河把这一曲种带进了天津。因为天津人习惯上把这两条河称作“西河”或“下西河”,所以也称这种鼓书为“西河调”。为避免与天津的梅花大鼓重名,又决定将这一曲种取名为西河大鼓。从此,西河大鼓这一称谓便为曲艺界所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流传于各地的这一曲种的统一称谓。⑥关于西河大鼓的起源,还有种说法。早年间,保定到天津的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即津保内河航线。水路迢迢,为了给“上府(府指保定府)下卫(卫就是天津卫了)”的乘客消愁解闷,便有说书艺人随船说书、唱曲。西河大鼓就在咿咿呀呀的桨声里逐渐成形了。⑦不管怎么说,西河大鼓西河来,这也反映出京津冀的许多文艺品类,都是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融合发展中所形成的。这也是京津冀一体化在文艺领域其来有自的一个体现。(选自《今晚报》2021.6.30)(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奠定了西河大鼓的音乐结构和唱腔基础。B.西河大鼓是诞生于冀中平原的地方曲种,广泛流传于京津冀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区。C.西河大鼓曾经有“梅花调”“犁桦片儿”“河间大鼓”“说书”“西河调”的称谓。D.西河大鼓这一称谓起源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是流传于各地的这一曲种的统一称谓。(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以及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在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起了决定性作用。B.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以及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在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起了决定性作用。C.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他们对西河大鼓从乐器形制到唱腔整体结构,都进行了重大改革。D.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他们对西河大鼓从乐器形制到唱腔整体结构,都进行了重大改革。(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入手,巧妙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②段中加点词“之一”“一般”“主要”等词语删去后,不影响文章意思的表达。C.第⑤段具体有力地说明西河大鼓的称谓由分散到统一并最终流传于各地的过程。D.这篇说明文,以逻辑顺序介绍了西河大鼓的起源、发展、称谓等内容。7.(9分)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回答问题。富贵不能淫《孟子》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B.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C.得志,与民由之由:由于D.贫贱不能移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2)下面句子中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C.行天下之大道D.不得志,独行其道(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景春首先提出观点,并且运用反问句加强语气,透露出他对公孙衍、张仪的钦佩和羡慕。B.第②段中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并对景春的观点进行反驳。C.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标准有两点:做事情要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D.文章主要探讨了“何谓大丈夫”的问题,先破后立,且多处采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磅礴。二、(共6分)8.(6分)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2),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3),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5)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生活哲理的诗句是:“,。”三、(共7分)9.(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晏殊初仕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④,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后为馆职⑤,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⑥饮,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巢⑦,以至市楼酒肆皆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⑧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⑨,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殊既受命,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⑩,则曰:“臣非不乐宴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注】①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②阙下:此指朝廷。阙,宫门外的望楼。③御试进士: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制度。④赋:此指诗词。⑤为馆职:在文史馆任职。⑥燕:同“宴”。⑦燕巢:指固定的游乐地点。⑧除:授官。⑨弥日继夕:日以继夜。⑩质野:朴实。(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上极爱其不隐②上面谕除授之意(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非不乐宴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3)请结合原文分析,皇帝赞赏晏殊诚实的原因。四、(共15分)10.(15分)阅读《泡桐花开》,完成下面小题。泡桐花开①泡桐花开在农历四月。②每天傍晚归来,只要一转进那条长着泡桐树的小巷,我的脚步就会放慢放轻,仿佛去赴一个一年一度的约定。③我常常伫立树下凝望泡桐,它出奇地高大,仿佛与蓝天白云接壤,颇有伟岸的男子气。它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在半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在大地上铺陈出一小块紫色地毯,既诗意又清丽。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④泡桐花还散发着独特的芬芳。那气味不像玫瑰、百合的香气那样优雅,而是带点粗犷,会出其不意地窜入人的嗅觉,让人蓦地意识到它的存在。那气味并不浓烈,而是恬淡、辽远的,让人的心弥漫起一种温柔怅惘,陷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的空灵状态。那气味不属于精致的城市,而是带着乡间味儿,令人联想起森林、平原、山野,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⑤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由于树干高大,它不仅超然于群花之上而且还超出了人的视线,显出一份“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古。很少听人提起“泡桐花开了”,它自生自长、花开花落,不用人操心也难以引人关注,有着“繁华飘零两不知”的清冷寂寞。⑥记忆中泡桐花演绎得如火如荼的一次,是多年前的华山之行。当火车欢快地奔驰在关中平原上时,窗外一片片泡桐花轻盈掠过,柔美得仿佛一个个紫色的梦。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⑦我住的旅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庭院,院中长着一棵高大的、开花的泡桐,站在树底下仰望蓝天,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阙古老的田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⑧后来泡桐就见得少了,要么是孤独的一棵,最多也就是齐齐的一排。而且它们继续在都市中隐身而去,远望仿佛一个身材优美的紫色背影。城市在扩大着、发展着,常可见泡桐与拆迁的老屋一起倒地的场面,而新城的建设中绝难再见泡桐的踪影了。⑨泡桐的气质似乎不太适合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繁华,它们渐渐走远了,同时永远地带走了一段超脱、悠闲、宁静的古老岁月,也带走了我那个紫色的梦幻。(选文有删改)(1)请阅读文章第③~⑤段作者对泡桐花的描写,结合具体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泡桐花角度色彩形态气味风骨特点紫中带白a;b单朵的花像铃铛,状如喇叭。cd(2)请结合语境,赏析选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3)文中第⑥⑦两段的华山之行属于哪种叙述顺序?请分析其表达作用。(4)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末尾段中“紫色的梦幻”的理解。五、(共13分)11.(5分)科技创新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展现出日新月异的蓬勃生机。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领域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加快打造“芯高地”,为发展我市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带着对“科技发展”的强烈兴趣,某班开展了以“科技改变生活,探寻新区‘芯活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基石。但集成电路技术壁垒高、制造工艺复杂,我国一度面临“缺芯”“国产化”的难题。为化解“卡脖子”风险,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企业加快技术攻关和芯片研发步伐,努力提升我国5G全产业链通信安全水平。【材料三】滨海新区为了呵护更多“芯种子”成长,先后布局建设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天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等多个公共服务机构,建成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用以加快孵化科创企业,助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积极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材料四】为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滨海新区加快重点龙头项目建设。目前华慧芯光电子芯片项目、华峰测控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产业化基地项目、青禾晶元化合物半导体复合衬底产线陆续建成投产;波汇光电一期、芯哲微等项目已封顶;国芯科技汽车芯片、豪威北方汽车芯片等项目正加快建设。(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滨海新区加快打造“芯高地”,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举措。12.(4分)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作品人物内容《朝花夕拾》①他给“我”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让“我”懂得了做学问要严谨。《儒林外史》②他家境贫寒,善画荷花。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后山东洪灾,回乡奉养母亲,并为其送终。朱元璋取了天下,他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红星照耀中国》③他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和坚定的目标,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对工作一丝不苟,精力过人,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④》舍腰蜂它有着十分美丽而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头部有两只触角,触角末端向外弯曲,胸部圆柱状,尾部细长末端有膨胀,后四脚偏长。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它那非常奇怪的案巢。13.(4分)《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的神魔世界,给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早已成为文学宝库中绽放华彩的形象。下面是某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后,为隆重推荐这一角色而制作的读书卡片,请结合书中具体的情节内容,从不同角度来谈谈你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理解,完成读书卡片的填写。《西游记》——孙悟空的性格魅力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孙悟空①故事情节及分析:性格特征:聪明机智的孙悟空②故事情节及分析:性格特征: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孙悟空③故事情节及分析:性格特征:幽默、爱搞恶作剧的孙悟空④故事情节及分析:六、(共50分)14.(50分)作文。把有波澜的生活酿成静好的岁月,是一种高品位的人生追求。生活中遭遇挫折与困境,与其悲伤地哭喊,不如平静地面对,心静下来了,就会很快走出阴霾;学业上面对成绩的波动、考试的压力,与其焦头烂额地烦躁,不如平静地面对,心静下来了,就会在行动中见证效率……静静地品味岁月的沉香,不失为一种生活的智慧。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语文质检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共29分)1.(2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怯懦(què)豢养(juàn)前仆后继(pū) B.狭隘(ài)惩戒(chéng)酣然入梦(hān) C.贮蓄(zhù)绽开(zhàn)戛然而止(gá) D.瘦削(xiāo)束缚(fù)锲而不舍(qì)【解答】A.有误,“怯懦”的“怯”应读作“qiè”,“豢养”的“豢”应读作“huàn”;B.正确;C.有误,“戛然而止”的“戛”应读作“jiá”;D.有误,“瘦削”的“削”应读作“xuē”,“锲而不舍”的“锲”应读作“qiè”。故选:B。2.(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书体文字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础。从的象形文字到商周的甲骨文、金文,从秦汉的篆隶到汉唐的楷书、行书、草书,中国书法一路散发出迷人的艺术气息。学习、欣赏中国书法,不仅可以性情,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文明。A.演化原本陶冶 B.演变原本熏陶 C.演变原始陶冶 D.演化原始熏陶【解答】演化:演变(多用于自然界的变化);演变:指逐渐的发展变化。结合语境第一空选“演变”。原本:原来,本来;原始:最初的,第一手的。结合语境第二空选“原始”。陶冶:制作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品格以有益的影响。熏陶:指人的思想、行为、爱好等逐渐受到好的影响。结合语境第三空选“陶冶”。故选:C。3.(2分)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②虽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③雷锋精神,人人可学。④让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努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而奋斗!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解答】ABC.正确。D.有误,成分赘余,可删掉“而奋斗”。故选:D。4.(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高□字。书中的鲲鹏志向、报国情怀、浩然正气、丹心赤胆,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宋代抗金名臣李纲在《读书》一诗中说:“平生长作蠹书蟫,老去犹资慰我心。每到古人名节处,慨然掩卷一沉吟□诗人老去,耽于读书,但是仍然对于涉及名节操守的内容格外看重。诗人的襟怀、情操,从其读书情趣中可见。A.“ㅤㅤ”ㅤㅤ……ㅤㅤ。” B.《ㅤㅤ》ㅤㅤ……ㅤㅤ”。 C.《ㅤㅤ》ㅤㅤ。ㅤㅤ。” D.“ㅤㅤ”ㅤㅤ;ㅤㅤ。”【解答】第一空,“高”表示强调,用双引号;第二空,“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表示列举未完或者句子结束,可用省略号或者句号;第三空,古诗句是完全引用,最后应该先写句末标点再写引号。故选:A。5.(3分)下面对《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关塞迢迢,烘托孤寂的心境。 B.颔联承接首联,抒发内心感受。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心情。 C.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写诗人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现出诗人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惆怅、抑郁和不满。【解答】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ABC.正确;D.有误,“表达了诗人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理解错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是写诗人奉命慰问边疆,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都护正在燕然前线。表达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故选:D。6.(9分)阅读《西河大鼓西河来》一文,回答问题。西河大鼓西河来彭秀良①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从收音机里听到马增芬演唱的西河大鼓,我才知道西河大鼓的发源地居然离我的家乡很近,而且也了解到马增芬是在天津撂地摆摊开始其演艺生涯的。②听大鼓书似乎是冀中农村传统的娱乐方式之一。西河大鼓是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的,其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马三峰原名马大河,原籍河北省高阳县教台村(今属河北雄安新区),15岁时随母亲改嫁到安新县端村,主要艺术活动年代约在1840﹣1880年之间。马三峰自幼学唱木板大鼓,所以精通音律,会操弄各种乐器,还擅长民间戏曲。他在木板大鼓和弦子书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大胆创新,从乐器形制到唱腔整体结构,都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音乐结构和唱腔基础。③西河大鼓作为新的说唱曲种,以其吸引人的唱腔和马三峰等名家的号召力,而迅速得到传播。许多曲艺晚辈慕名而来,纷纷习唱,从艺者有增无减。从清中叶到上世纪60年代,盛传不衰。百余年来,西河大鼓从它的发祥地逐渐流传开来,使得这个诞生于冀中平原的地方曲种广泛流传于京津冀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区。④作为西河大鼓的主要创始人,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其中以朱化麟(1866——1941,诨号大官,河北省文安县人)、王振元(1853——1917,诨号毛贲,雄县人)、王再堂(1865﹣1942,诨号转眼王,雄县人)最为出色。朱化麟的原籍和出生地是文安县小齐观村,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属雄县管辖。由此可见,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起了决定性作用(安新县、雄县现在都属于雄安新区)。⑤起初,西河大鼓没有统一的称谓。有人叫它“梅花调”,有人叫它“犁桦片儿”“河间大鼓”,还有的地方就称为“说书”。20世纪初,鼓书艺人们沿着大清河、子牙河把这一曲种带进了天津。因为天津人习惯上把这两条河称作“西河”或“下西河”,所以也称这种鼓书为“西河调”。为避免与天津的梅花大鼓重名,又决定将这一曲种取名为西河大鼓。从此,西河大鼓这一称谓便为曲艺界所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流传于各地的这一曲种的统一称谓。⑥关于西河大鼓的起源,还有种说法。早年间,保定到天津的交通主要依靠水路,即津保内河航线。水路迢迢,为了给“上府(府指保定府)下卫(卫就是天津卫了)”的乘客消愁解闷,便有说书艺人随船说书、唱曲。西河大鼓就在咿咿呀呀的桨声里逐渐成形了。⑦不管怎么说,西河大鼓西河来,这也反映出京津冀的许多文艺品类,都是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融合发展中所形成的。这也是京津冀一体化在文艺领域其来有自的一个体现。(选自《今晚报》2021.6.30)(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A.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奠定了西河大鼓的音乐结构和唱腔基础。B.西河大鼓是诞生于冀中平原的地方曲种,广泛流传于京津冀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区。C.西河大鼓曾经有“梅花调”“犁桦片儿”“河间大鼓”“说书”“西河调”的称谓。D.西河大鼓这一称谓起源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是流传于各地的这一曲种的统一称谓。(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以及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在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起了决定性作用。B.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以及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在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起了决定性作用。C.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他们对西河大鼓从乐器形制到唱腔整体结构,都进行了重大改革。D.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马三峰培养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他们对西河大鼓从乐器形制到唱腔整体结构,都进行了重大改革。(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第①段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入手,巧妙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②段中加点词“之一”“一般”“主要”等词语删去后,不影响文章意思的表达。C.第⑤段具体有力地说明西河大鼓的称谓由分散到统一并最终流传于各地的过程。D.这篇说明文,以逻辑顺序介绍了西河大鼓的起源、发展、称谓等内容。【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ABC.正确;D.有误,结合“西河大鼓是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的,其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起初,西河大鼓没有统一的称谓”“20世纪初,鼓书艺人们沿着大清河、子牙河把这一曲种带进了天津。因为天津人习惯上把这两条河称作‘西河’或:‘下西河’。所以也称这种鼓书为‘西河调’。为避免与天津的梅花大鼓重名,又决定将这一曲种取名为西河大鼓。从此,西河大鼓这一称谓便为曲艺界所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流传于各地的这一曲种的统一称谓”可知,选项表述有误。故选:D。(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其中以朱化麟(1866﹣1941,诨号大官,河北省文安县人)、王振元(1853﹣1917,诨号毛贲,雄县人),王再堂(1865﹣1942,诨号转眼王,雄县人)最为出色”“朱化麟的原籍和出生地是文安县小齐观村,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属雄县管辖。由此可见,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来自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起了决定性作用”可知,画线句列举马三峰培养的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徒弟,具体说明安新县和雄县的鼓书艺人在西河大鼓的初创和定型阶段起了决定性作用。故选:A。(3)本题考查说明文常识辨析。ACD.正确;B.有误,“之一”是在范围上限制,说明听大鼓书是冀中农村传统的娱乐方式的一种;“一般”意为通常,意在说明通常认为西河大鼓创始人是马三峰;“主要”一词表明马三峰大多艺术活动年代约在1840﹣1880年之间。三个词删去后与事实不符,因此不能删去,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故选:B。答案:(1)D(2)A(3)B7.(9分)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回答问题。富贵不能淫《孟子》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B.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C.得志,与民由之由:由于D.贫贱不能移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2)下面句子中是判断句的一项是B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C.行天下之大道D.不得志,独行其道(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第①段景春首先提出观点,并且运用反问句加强语气,透露出他对公孙衍、张仪的钦佩和羡慕。B.第②段中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并对景春的观点进行反驳。C.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标准有两点:做事情要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D.文章主要探讨了“何谓大丈夫”的问题,先破后立,且多处采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磅礴。【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ABD.正确。C.有误,“由”解释为“由于”,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中的“由”应解释为“遵循”。故选:C。(2)本题考查句式的判断。A中,“往之女家,必敬必戒”不是判断句,而是一种祈使句;B中,“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是判断句,使用了“者……也”的结构形式;C中,“行天下之大道”不是判断句,而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句子;D中,“不得志,独行其道”不是判断句,而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句子。故选:B。(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对孟子观点的描述不完整,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标准主要有三点:一是要讲仁德,二是要守礼法,三是要坚持正道。故选:C。答案:(1)C(2)B(3)C二、(共6分)8.(6分)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5)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生活哲理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答】答案:(1)塞上燕脂凝夜紫(重点字:凝)(2)潮平两岸阔(3)零落成泥碾作尘(重点字:碾)(4)不求闻达于诸侯(重点字:诸)(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点字:疑)三、(共7分)9.(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晏殊初仕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④,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后为馆职⑤,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⑥饮,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巢⑦,以至市楼酒肆皆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⑧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⑨,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殊既受命,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⑩,则曰:“臣非不乐宴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注】①晏元献: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②阙下:此指朝廷。阙,宫门外的望楼。③御试进士: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制度。④赋:此指诗词。⑤为馆职:在文史馆任职。⑥燕:同“宴”。⑦燕巢:指固定的游乐地点。⑧除:授官。⑨弥日继夕:日以继夜。⑩质野:朴实。(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上极爱其不隐隐瞒②上面谕除授之意告诉、告知(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非不乐宴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3)请结合原文分析,皇帝赞赏晏殊诚实的原因。【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①句意: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质朴不隐。隐:隐瞒。②句意: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谕:告诉、告知。(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直,同“只”,只是。以,因为。句意为: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为宴游做准备。(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概括可知,皇帝御试进士,已经做过这样考题的晏殊明明可以更加胜券在握,他却请求另选试题,他的诚实不隐瞒赢得皇帝的喜欢;结合“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可知,当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之时,晏殊却在与兄弟闭门读书,皇帝因此直接授他为东宫官,而他却当面告诉皇上他若有钱也想游乐,因其坦诚质朴而赢得皇帝更加地赞赏。答案:(1)①隐瞒。②告诉、告知。(2)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为宴游做准备。(3)皇帝御试进士,已经做过这样考题的晏殊明明可以更加胜券在握,他却请求另选试题,他的诚实不隐瞒赢得皇帝的喜欢;当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之时,晏殊却在与兄弟闭门读书,皇帝因此直接授他为东宫官,而他却当面告诉皇上他若有钱也想游乐,因其坦诚质朴而赢得皇帝更加地赞赏。四、(共15分)10.(15分)阅读《泡桐花开》,完成下面小题。泡桐花开①泡桐花开在农历四月。②每天傍晚归来,只要一转进那条长着泡桐树的小巷,我的脚步就会放慢放轻,仿佛去赴一个一年一度的约定。③我常常伫立树下凝望泡桐,它出奇地高大,仿佛与蓝天白云接壤,颇有伟岸的男子气。它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在半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在大地上铺陈出一小块紫色地毯,既诗意又清丽。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④泡桐花还散发着独特的芬芳。那气味不像玫瑰、百合的香气那样优雅,而是带点粗犷,会出其不意地窜入人的嗅觉,让人蓦地意识到它的存在。那气味并不浓烈,而是恬淡、辽远的,让人的心弥漫起一种温柔怅惘,陷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的空灵状态。那气味不属于精致的城市,而是带着乡间味儿,令人联想起森林、平原、山野,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⑤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由于树干高大,它不仅超然于群花之上而且还超出了人的视线,显出一份“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古。很少听人提起“泡桐花开了”,它自生自长、花开花落,不用人操心也难以引人关注,有着“繁华飘零两不知”的清冷寂寞。⑥记忆中泡桐花演绎得如火如荼的一次,是多年前的华山之行。当火车欢快地奔驰在关中平原上时,窗外一片片泡桐花轻盈掠过,柔美得仿佛一个个紫色的梦。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⑦我住的旅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庭院,院中长着一棵高大的、开花的泡桐,站在树底下仰望蓝天,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阙古老的田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⑧后来泡桐就见得少了,要么是孤独的一棵,最多也就是齐齐的一排。而且它们继续在都市中隐身而去,远望仿佛一个身材优美的紫色背影。城市在扩大着、发展着,常可见泡桐与拆迁的老屋一起倒地的场面,而新城的建设中绝难再见泡桐的踪影了。⑨泡桐的气质似乎不太适合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繁华,它们渐渐走远了,同时永远地带走了一段超脱、悠闲、宁静的古老岁月,也带走了我那个紫色的梦幻。(选文有删改)(1)请阅读文章第③~⑤段作者对泡桐花的描写,结合具体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泡桐花角度色彩形态气味风骨特点紫中带白a枝头上的花密密地簇生,犹如花塔;b单朵的花像铃铛,状如喇叭。c独特的芬芳,带点粗犷,恬淡、辽远,散发着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d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2)请结合语境,赏析选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3)文中第⑥⑦两段的华山之行属于哪种叙述顺序?请分析其表达作用。(4)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末尾段中“紫色的梦幻”的理解。【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提炼与概括。a.根据题干“形态”的提示,找到③段“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可概括为:枝头上的花密密地簇生,犹如花塔;c.根据题干“气味”的提示,找到④段“泡桐花还散发着独特的芬芳。那气味不像玫瑰、百合的香气那样优雅,而是带点粗犷,会出其不意地窜入人的嗅觉,让人蓦地意识到它的存在。那气味并不浓烈,而是恬淡、辽远的,让人的心弥漫起一种温柔怅惘……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可概括为:独特的芬芳,带点粗犷,恬淡、辽远,散发着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d.根据题干“风骨”的提示,找到⑤段“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可概括为: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根据第③段画线句“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状如喇叭”把泡桐花比作喇叭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安详地躺”将泡桐花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些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泡桐花状如喇叭的形态,以及花落形成的安详、宁静、淡然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作者对泡桐花由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3)本题考查叙述顺序及作用。根据第⑥⑦段“记忆中泡桐花演绎得如火如荼的一次”“我住的旅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庭院”分别回忆了与泡桐花有关的事情,可知属于插叙。根据⑥段“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可知,作者这次华山之行的所见、所感,是对上文泡桐花描写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深化了读者对泡桐花淡然、隐逸、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的理解,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根据⑦段“站在树底下仰望蓝天,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阙古老的田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结合⑤段“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可知,将泡桐花的风骨与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城市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强化了泡桐花在作者心目中独特的地位。(4)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根据③段“它出奇地高大,仿佛与蓝天白云接壤,颇有伟岸的男子气。它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在半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在大地上铺陈出一小块紫色地毯,既诗意又清丽。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和⑧段“城市在扩大着、发展着,常可见泡桐与拆迁的老屋一起倒地的场面,而新城的建设中绝难再见泡桐的踪影了”可知,表层含义是:对开满紫色泡桐花的生活环境的怀恋;根据⑤段“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⑦段“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阙古老的田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和⑨段“带走了一段超脱、悠闲、宁静的古老岁月”可知,深层含义是:对远离繁华和尘富,超脱、悠闲、宁静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答案:(1)a形态:枝头上的花密密地簇生,犹如花塔;c气味:独特的芬芳,带点粗犷,恬淡、辽远,散发着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d风骨: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2)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泡桐花状如喇叭的形态,以及花落形成的安详、宁静、淡然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作者对泡桐花由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3)叙述顺序:插叙。表达作用:①作者这次华山之行的所见、所感,是对上文泡桐花描写的有益补充,进一步深化了读者对泡桐花淡然、隐逸、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的理解,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②将泡桐花的风骨与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城市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强化了泡桐花在作者心目中独特的地位。(4)表层含义:对开满紫色泡桐花的生活环境的怀恋;深层含义:对远离繁华和尘富,超脱、悠闲、宁静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五、(共13分)11.(5分)科技创新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展现出日新月异的蓬勃生机。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领域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加快打造“芯高地”,为发展我市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带着对“科技发展”的强烈兴趣,某班开展了以“科技改变生活,探寻新区‘芯活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以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基石。但集成电路技术壁垒高、制造工艺复杂,我国一度面临“缺芯”“国产化”的难题。为化解“卡脖子”风险,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企业加快技术攻关和芯片研发步伐,努力提升我国5G全产业链通信安全水平。【材料三】滨海新区为了呵护更多“芯种子”成长,先后布局建设天津市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天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等多个公共服务机构,建成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用以加快孵化科创企业,助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积极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材料四】为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滨海新区加快重点龙头项目建设。目前华慧芯光电子芯片项目、华峰测控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产业化基地项目、青禾晶元化合物半导体复合衬底产线陆续建成投产;波汇光电一期、芯哲微等项目已封顶;国芯科技汽车芯片、豪威北方汽车芯片等项目正加快建设。(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滨海新区加快打造“芯高地”,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举措。【解答】答案:(1)近年来,天津市集成电路产业历年相关新注册企业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2021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高峰,2022年新注册企业数量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2)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企业加快技术公关和芯片研发步伐;滨海新区为了呵护更多新种子成长,加快孵化科创企业,助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滨海新区加快重点龙头项目建设。12.(4分)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作品人物内容《朝花夕拾》①藤野先生他给“我”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让“我”懂得了做学问要严谨。《儒林外史》②王冕他家境贫寒,善画荷花。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后山东洪灾,回乡奉养母亲,并为其送终。朱元璋取了天下,他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红星照耀中国》③毛泽东他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和坚定的目标,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对工作一丝不苟,精力过人,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④昆虫记》舍腰蜂它有着十分美丽而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头部有两只触角,触角末端向外弯曲,胸部圆柱状,尾部细长末端有膨胀,后四脚偏长。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它那非常奇怪的案巢。【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常识的把握。①根据题干《朝花夕拾》和“他给‘我’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让‘我’懂得了做学问要严谨”的提示,可知,人物是藤野先生。②根据题干《儒林外史》和“他家境贫寒,善画荷花。因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山东。后山东洪灾,回乡奉养母亲,并为其送终。朱元璋取了天下,他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的提示,可知,人物是王冕。③根据题干《红星照耀中国》和“他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和坚定的目标,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对工作一丝不苟,精力过人,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的提示,可知,人物是④根据题干“舍腰蜂”和“它有着十分美丽而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头部有两只触角,触角末端向外弯曲,胸部圆柱状,尾部细长末端有膨胀,后四脚偏长。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它那非常奇怪的案巢”的提示,可知,作品是《昆虫记》。答案:①藤野先生②王冕③毛泽东④昆虫记13.(4分)《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的神魔世界,给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早已成为文学宝库中绽放华彩的形象。下面是某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后,为隆重推荐这一角色而制作的读书卡片,请结合书中具体的情节内容,从不同角度来谈谈你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理解,完成读书卡片的填写。《西游记》——孙悟空的性格魅力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孙悟空①故事情节及分析:孙悟空不做弼马温,自封齐天大圣,闯祸蟠桃园、扰乱蟠桃宴、踢翻老君炼丹炉等大闹天宫的故事情节,足见他的敢于反抗、敢作敢当、无所畏惧、桀骜不驯。性格特征:聪明机智的孙悟空②故事情节及分析:三借芭蕉扇中悟空变作虫子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肚,在腹内翻腾;后又变成牛魔王骗得真扇,足见他的聪明与机智。性格特征: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孙悟空③故事情节及分析:白虎岭上的白骨精一变少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悟空火眼金睛打死妖精;比丘国降妖,悟空打死化为美女的狐狸精,救回要被作为药引的小儿。可见他除恶务尽、嫉恶如仇、行侠仗义。性格特征:幽默、爱搞恶作剧的孙悟空④故事情节及分析:车迟国斗法中,悟空鼓动两个师弟推倒观内塑像,变为三清,大吃贡品,并将尿施与前来祈求圣水的众道士,且在与虎力、鹿力、羊力三大仙斗法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三维专业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智能设备保密教育
- 2025届广东省云浮高三5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空气调节与通风》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对象原理与语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施工程专业课程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线网络配置试题及答案
- 《2025合同解除与终止操作指引》
- 吉林投资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含答案)
- 2025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物流赛项)参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与翻译)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三 20以内数与减法 第3课时 凑数游戏
-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有效应用策略
- 2024年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 2025-2030全球藻源虾青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广东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选聘专业技术人员3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生儿感染的个案护理
- 国省道公路标志标线维护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面具的设计制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