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上海二中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26分)1.(10分)默写。(1)水何澹澹,。(2),我言秋日胜春朝。(3),却话巴山夜雨时。(4)僵卧孤村不自哀,。(5)来到陕西潼关,我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我看到高大的古城,耳畔听着猎猎秋风声,我不禁联想到了谭嗣同先生写的那两句诗:,。2.(4分)阅读古诗文,完成问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断肠”的意思是。(2)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3.(12分)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选自《战国策》)(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①及其家穿井②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3)下面对《三人成虎》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庞葱害怕在自己去邯郸的这一阶段有人说自己的坏话,使魏王对自己失去信任。B.选文以对话构成文章的主体。C.故事告诉人们谣言重复多次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成语“三人成虎”源自这个故事。D.“果不得见”的原因是魏王政务繁忙,无暇召见。(4)甲文中的宋君和乙文中的魏王你更欣赏谁?为什么?二、现代文阅读(30分)4.(14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猫(节选)郑振铎(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2)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3)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4)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5)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6)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7)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8)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9)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10)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11)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12)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1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14)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15)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16)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17)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18)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19)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20)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文中第三只猫“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表现在哪些方面?①②(2)细读第(3)—(15)段,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4个字。妻买回鸟“我”知真相(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通过心理描写,写出“我”对猫咬死了鸟害怕责罚逃跑的确信。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着我的良心的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的愤怒。C.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只猫是因为“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D.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总结全文,表达了“我”的愧疚、自责之情。“永不”一词也体现了“我”态度的决绝。(4)你认为文中的“三妹”是否是一个真正爱猫的人?请说明理由。5.(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我的父亲①父亲读过几年私塾。祖母说,他曾将《三字经》改编成“人之初,性不善,烟袋锅子炒鸡蛋;先生吃,学生看,撑死这个老混蛋”。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威严的父亲竟然也是从一个顽皮少年演变过来的。②在我离家前近20年的记忆中,父亲可敬不可亲,甚至是有几分可怕的。记得我与伙伴们一起玩闹时,喜欢恶作剧的人在我背后悄悄说:“你爹来了!”我顿时被吓得四肢僵硬、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大一儿才能缓过劲来。其实他轻易不打人,不骂人,也很少训斥我,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怕他。④搜索我的童年记忆,父亲也曾表现过舐犊之情。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炎热的中午,在家门口右侧的那棵槐树下,父亲用剃头刀子给我剃头。我满头满脸都是肥皂泡沫,大概有几分憨态可掬吧,我听到父亲充满慈爱的说:这个小牛犊!⑤还有一次是我十三岁那年家里翻盖房子,因为一时找不到大人,父亲便让我与他抬一块大石头。父亲把杠子的大部分都让给了我,石头的重量几乎都压在了他肩上,当我们摇摇晃晃地把石头抬到目的地时,我看到父亲用关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并赞赏地点了点头。⑥近年来,父亲有好几次谈起当年对我们兄弟管教太严,言下颇有几分自责之意。我从来没把父亲的严厉当成负面的事。如果没有得到父亲的威严震慑,我能否取得今天这样一点成绩还不好说。⑦其实,父亲的威严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的,他在私塾里所受到的教育确立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轻钱财、重名誉,即便在读书看似无用的年代里,他也一直鼓励子侄们读书。⑧我小学辍学后,父亲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很着急,他曾给我在湖南一家工厂的子弟学校任教的大哥写信,商讨有无让我到他们学校读书的可能。在上学无望后,父亲就让我自学中医,并找了一些医书让我看,但终因我资质不够,又缺少毅力半途而废。父亲一直在为我的前途着想。有一次,他竟然要我学拉胡琴,起因是他去县里开会,有一个拉胡琴的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叔叔年轻时学过胡琴,父亲帮我把那把旧琴要来,并要叔叔教我,虽然后来我也能拉出几首流行的歌曲,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⑨1973年8月20日,我到县里棉花加工厂去当合同工。我之所以能得到这份美差,是因为叔叔在棉花加工厂当会计,这当然也是父亲的推动。我到棉花加工厂工作后,父亲从没问过我每天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月发了工资我交给母亲,交多交少,母亲也不过问。现在想起来我在棉花加工厂工作期间,家里穷成那样子,母亲生了病都不买药,炕席破了都舍不得换,我却图慕虚荣买新衣新鞋,花钱到理发铺里理大分头,与工友凑份子喝酒……挥霍钱财,真是罪过。⑩1982年暑假,我接到了部队战友的一封信,告诉我提干命令已经下来的消息。我大哥高兴地把信递给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去了。农村青年在部队提成军官,这在当时是轰动全村的大事,父亲表现的那样冷静,那样克制。⑪2012年10月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父亲早就主张拆掉的“旧居”成了热点,市里要出资维修。父亲说,维修不应由政府出钱,他拿出钱来对房子进行了简单维修,后来又做出决定让我们将旧居捐献给市政府。当有人问起获奖后我的身份是否会变化时,父亲代我回答:“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当有人kāngkǎi____向我捐赠别墅时,父亲代我回答:“无功不受禄,不劳动者不得食。”⑫获奖后父亲对我说的最深刻的两句话是:“获奖前你可以跟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你应该比别人矮半头。”我把这两句话当成了后半生的座右铭。(1)根据第⑪段的拼音,写出汉字。kāngkǎi(2)作者成长中,也曾感受到父亲的“舐犊之情”,请概括最具代表性的两件事。①剃头时,父亲亲自给我剃头,。②抬石头时,,还给予我关切和赞赏。(3)第⑩段“父亲看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儿去了”,使用了描写,表达效果。(4)你怎样理解第⑪段画线句子的含义?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写威严无比的父亲小时候改编《三字经》,用强烈的反差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⑨段写到家里贫穷而“我”却图慕虚荣、挥霍钱财,主要是为了表现“我”心中的自责,与表现父亲形象无关。C.第⑩段父亲得知“我”提干后什么也没说,暗示出他对“我”还有更高的期望。D.第⑪段父亲本想拆掉旧居。在“我”获奖后,父亲不但没有拆除旧居而且还主动出资修缮,是因为它变成了受人瞩目的热点。三、名著阅读,完成问题(4分)6.(4分)(1)《西游记》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请判断一下下面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该书中的哪个人物?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四、作文(40分)7.(40分)请以“我,走在路上”为题,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2022-2023学年上海二中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文言文阅读(26分)1.(10分)默写。(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5)来到陕西潼关,我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我看到高大的古城,耳畔听着猎猎秋风声,我不禁联想到了谭嗣同先生写的那两句诗: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2)自古逢秋悲寂寥(重点字:寥)(3)何当共剪西窗烛(重点字:窗)(4)尚思为国戍轮台(重点字:戍)(5)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重点字:蹄)2.(4分)阅读古诗文,完成问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断肠”的意思是形容悲伤到了极点。(2)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分析】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所以“断肠”形容悲伤到了极点。(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知识的理解辨析能力。ABD.正确。C.有误,“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属于直接抒情。故选:C。答案:(1)形容悲伤到了极点。(2)C【参考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3.(12分)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选自《战国策》)(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①及其家穿井等到②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距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3)下面对《三人成虎》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DA.庞葱害怕在自己去邯郸的这一阶段有人说自己的坏话,使魏王对自己失去信任。B.选文以对话构成文章的主体。C.故事告诉人们谣言重复多次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成语“三人成虎”源自这个故事。D.“果不得见”的原因是魏王政务繁忙,无暇召见。(4)甲文中的宋君和乙文中的魏王你更欣赏谁?为什么?【分析】【参考译文】【甲】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乙】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①句意:等到他家打了水井。及,等到。②句意: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去,距离。(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①重点词语:令人,派人,命令人;于,向。句意: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②重点词语:言,说;之,代词,这件事。句意: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ABC.正确。D.有误,“果不得见”的原因是“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故选:D(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结合两人的具体表现分析。甲文中的宋君对待传闻没有轻易相信,乙文中的魏王自己明明已经知道“三人成虎”的道理,却轻信了谣言,最终不再相信庞葱。可见,宋君的行为更值得欣赏。据此作答,意对即可。答案:(1)①等到;②距离。(2)①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②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3)D(4)示例:我更欣赏甲文中的宋君。因为甲文中的宋君对待传闻没有轻易相信,而是派人去调查实际情况。而乙文中的魏王自己明明已经知道“三人成虎”的道理,却最终不再相信庞葱,说明他轻信了谣言。二、现代文阅读(30分)4.(14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猫(节选)郑振铎(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2)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3)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4)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5)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6)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7)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8)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9)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10)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11)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12)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1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14)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15)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16)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17)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18)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19)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20)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文中第三只猫“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来历卑微,是一只捡来的流浪猫。②本性不活泼,不喜欢玩游。(2)细读第(3)—(15)段,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4个字。妻买回鸟猫常望鸟——鸟被咬死——猫被冤枉“我”知真相(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A.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通过心理描写,写出“我”对猫咬死了鸟害怕责罚逃跑的确信。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着我的良心的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的愤怒。C.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这只猫是因为“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D.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总结全文,表达了“我”的愧疚、自责之情。“永不”一词也体现了“我”态度的决绝。(4)你认为文中的“三妹”是否是一个真正爱猫的人?请说明理由。【分析】选文出自课文《猫》,选段主要描写的是“我”家养的第三只猫的情况,叙述真相大白后“我”对猫的自责与愧疚。文章通过第三只猫的经历,意在告诉读者:不能以貌取人;在做事时不能妄下断语,造成不可弥补的过错。【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概括为:来历卑微,是一只捡来的流浪猫;本性不活泼,不喜欢玩游;“我们”一家对它不感兴趣、不在意;日渐长胖的体形和被火烧脱的毛皮,使它更加难看;不捉老鼠,终日懒惰地趴着。(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从“妻买回鸟”到“我”知真相,期间经历了:第(3)至(5)自然段,猫常望鸟,第(6)至(7)自然段,鸟被咬死了;第(8)自然段至(15)自然段,猫被冤而死的经过。根据这三部分内容依次概括即可。(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ACD.正确;B.有误,“突出了‘我’明白真相后的愤怒”理解有误,应该是将“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刺“我”良心的针,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的羞愧和悔恨。故选:B。答案:(1)示例:①来历卑微,是一只捡来的流浪猫;②本性不活泼,不喜欢玩游。(2)猫常望鸟——鸟被咬死——猫被冤枉(3)B5.(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我的父亲①父亲读过几年私塾。祖母说,他曾将《三字经》改编成“人之初,性不善,烟袋锅子炒鸡蛋;先生吃,学生看,撑死这个老混蛋”。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威严的父亲竟然也是从一个顽皮少年演变过来的。②在我离家前近20年的记忆中,父亲可敬不可亲,甚至是有几分可怕的。记得我与伙伴们一起玩闹时,喜欢恶作剧的人在我背后悄悄说:“你爹来了!”我顿时被吓得四肢僵硬、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大一儿才能缓过劲来。其实他轻易不打人,不骂人,也很少训斥我,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怕他。④搜索我的童年记忆,父亲也曾表现过舐犊之情。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炎热的中午,在家门口右侧的那棵槐树下,父亲用剃头刀子给我剃头。我满头满脸都是肥皂泡沫,大概有几分憨态可掬吧,我听到父亲充满慈爱的说:这个小牛犊!⑤还有一次是我十三岁那年家里翻盖房子,因为一时找不到大人,父亲便让我与他抬一块大石头。父亲把杠子的大部分都让给了我,石头的重量几乎都压在了他肩上,当我们摇摇晃晃地把石头抬到目的地时,我看到父亲用关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并赞赏地点了点头。⑥近年来,父亲有好几次谈起当年对我们兄弟管教太严,言下颇有几分自责之意。我从来没把父亲的严厉当成负面的事。如果没有得到父亲的威严震慑,我能否取得今天这样一点成绩还不好说。⑦其实,父亲的威严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的,他在私塾里所受到的教育确立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轻钱财、重名誉,即便在读书看似无用的年代里,他也一直鼓励子侄们读书。⑧我小学辍学后,父亲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很着急,他曾给我在湖南一家工厂的子弟学校任教的大哥写信,商讨有无让我到他们学校读书的可能。在上学无望后,父亲就让我自学中医,并找了一些医书让我看,但终因我资质不够,又缺少毅力半途而废。父亲一直在为我的前途着想。有一次,他竟然要我学拉胡琴,起因是他去县里开会,有一个拉胡琴的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叔叔年轻时学过胡琴,父亲帮我把那把旧琴要来,并要叔叔教我,虽然后来我也能拉出几首流行的歌曲,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⑨1973年8月20日,我到县里棉花加工厂去当合同工。我之所以能得到这份美差,是因为叔叔在棉花加工厂当会计,这当然也是父亲的推动。我到棉花加工厂工作后,父亲从没问过我每天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月发了工资我交给母亲,交多交少,母亲也不过问。现在想起来我在棉花加工厂工作期间,家里穷成那样子,母亲生了病都不买药,炕席破了都舍不得换,我却图慕虚荣买新衣新鞋,花钱到理发铺里理大分头,与工友凑份子喝酒……挥霍钱财,真是罪过。⑩1982年暑假,我接到了部队战友的一封信,告诉我提干命令已经下来的消息。我大哥高兴地把信递给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去了。农村青年在部队提成军官,这在当时是轰动全村的大事,父亲表现的那样冷静,那样克制。⑪2012年10月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父亲早就主张拆掉的“旧居”成了热点,市里要出资维修。父亲说,维修不应由政府出钱,他拿出钱来对房子进行了简单维修,后来又做出决定让我们将旧居捐献给市政府。当有人问起获奖后我的身份是否会变化时,父亲代我回答:“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当有人kāngkǎi____向我捐赠别墅时,父亲代我回答:“无功不受禄,不劳动者不得食。”⑫获奖后父亲对我说的最深刻的两句话是:“获奖前你可以跟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你应该比别人矮半头。”我把这两句话当成了后半生的座右铭。(1)根据第⑪段的拼音,写出汉字。kāngkǎi慷慨(2)作者成长中,也曾感受到父亲的“舐犊之情”,请概括最具代表性的两件事。①剃头时,父亲亲自给我剃头,慈爱地说“这个小牛犊”。②抬石头时,用关切的目光打量“我”,还给予我关切和赞赏。(3)第⑩段“父亲看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儿去了”,使用了动作(细节)描写,表达父亲激动,但又冷静效果。(4)你怎样理解第⑪段画线句子的含义?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A.第①段写威严无比的父亲小时候改编《三字经》,用强烈的反差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⑨段写到家里贫穷而“我”却图慕虚荣、挥霍钱财,主要是为了表现“我”心中的自责,与表现父亲形象无关。C.第⑩段父亲得知“我”提干后什么也没说,暗示出他对“我”还有更高的期望。D.第⑪段父亲本想拆掉旧居。在“我”获奖后,父亲不但没有拆除旧居而且还主动出资修缮,是因为它变成了受人瞩目的热点。【分析】本文记叙了父亲给“我”既威严又慈爱的印象;父亲一直为“我”的前途着想;父亲对待“我”的功成名就既激动、自豪又冷静、克制,对“我”谆谆告诫。【解答】(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kāngkǎi”写作“慷慨”,指志气昂扬;大方而不吝啬。(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我满头满脸都是肥皂泡沫,大概有几分憨态可掬吧,我听到父亲充满慈爱的说:这个小牛犊”,①概括为:慈爱地说“这个小牛犊”;结合“石头的重量几乎都压在了他肩上,当我们摇摇晃晃地把石头抬到目的地时,我看到父亲用关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并赞赏地点了点头”,②概括为:用关切的目光打量“我”。(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运用细节(动作)描写。用“舀”“喝”“扛”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激动,自豪但又冷静,克制的心情。(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此句是“我”获奖后,当有人问起获奖后“我”的身份是否会变化时,父亲说的话,意思是:没获奖,“我”是农民的儿子;获奖了,“我”还是农民的儿子。父亲强调“农民的儿子”,父亲以农民的身份而自豪,不改劳动人民的本色,父亲的话语里包含着对“我”期许勉励,突出父亲质朴、低调、谦虚的品质。(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A.正确;B.有误,第⑨段写到家里贫穷而“我”却图慕虚荣、挥霍钱财,与表现父亲形象有关。C.有误,“暗示出他对‘我’还有更高的期望”于文无据;D.有误,结合“2012年10月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父亲早就主张拆掉的‘旧居’成了热点,市里要出资维修”分析,父亲不但没有拆除旧居而且还主动出资修缮,是因为市里要出资维修。故选:A。答案:(1)慷慨(2)①慈爱地说“这个小牛犊”②用关切的目光打量“我”(3)动作(细节);父亲激动,但又冷静。(4)这句话包含了父亲对“我“的自豪、期许、勉励,也表现出父亲的谦虚、质朴、低调,“人不能忘本”的教育思想。(5)A三、名著阅读,完成问题(4分)6.(4分)(1)《西游记》作者是明代(朝代)的吴承恩(人名)。(2)请判断一下下面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该书中的哪个人物?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光伏发电站建设合同2篇
- 砂石运输协议书
- 2024年度模范全文规范二手手机买卖合同2篇
- 两人包工程合伙协议书
- 租地安全协议责任书2篇
- 种子农药化肥购销合同范本
- 借款代偿方协议书
- 2024年东莞市存量房买卖合同范本3篇
- 2024版购销合同范本及交易方式3篇
- 详尽场景版企业整体转让协议书范本
- 烟草店店员合同
-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制度的研究》
- 《高校突发事件的》课件
- 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
- 【课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去括号+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空调设备)
-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融入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语言学概论》教案设计
- 2024年帽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延时课合作合同模板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计算专练:圆(圆环的面积)(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