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菏泽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耕读传家"蕴含修身立德、克勤克俭、自强不息等价值意蕴,昭示着农耕文明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智慧,与当今“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高度契合。立德树人旨在培育具有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民族复兴语境下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将耕读文化纳入现代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现有的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有利于强化耕读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培养知农爱农情怀,增进乡村文化认同,同时还能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增强“自找苦吃"的能力本领,提振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实现精神生活上的富裕。
②从“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到“并耕而食"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民本思想,农耕文明蕴含着“民本"和合”“大同"等公平正义、共有共享的理想追求,而坚持“人民至上”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推进新时代农民共同富裕的实践中,离不开汲取农耕文明的民本思想。要基于为民导向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让农民共享现代文明发展成果。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农民在乡规乡约、乡村文明建设、乡村文化产业等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增强农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③农耕文明不仅蕴含着田园风光的自然美,还包含着如山歌、信天游、船工号子等农民的劳作之美,住宅、院落、服饰的生活之美,以及唱大戏、杂耍、说书等娱乐之美。因此,将农民独特的审美心理、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与现代文明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要立足乡村地域特色和文化资源禀赋,提炼乡村文化IP,传承创新文化元素,提高对农耕文化资源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结合年轻人喜欢的符号、文化、语言等,塑造乡村特色和时代潮流相结合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创产业。同时,有效发挥品牌增值效应,延长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不断增加附加值。通过活化利用“农旅融合”项目,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文化体验,以“非遗+"的形式展现农耕文明现代价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发展复原非遗传承体验等产业让农耕文化资源变成农民增收的生产力。
④“精耕细作”传统农耕技术与现代“智慧农业"技术相结合。从独具特色的二十四节气,到梯田、基塘等土地利用方式,从农林牧复合、农桑并举、耕织结合的农耕技术经验,到农耕器具、精耕细作、良种选育等农耕技术体系,农耕文明体现着传统农耕技术的智慧结晶。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发展,是建设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要基于传统农耕知识和技术体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方向布局产业链,在汲取农耕文明管理栽培与耕作技术的基础上,把现代智慧农业技术有机融入农业全产业链,通过机械化与数字化赋能,替代传统人畜力、传统农业养分管理方式以及传统的选种模式等,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此外,要结合本地乡村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普及与应用,借用现代数字技术创新农耕文明传承方式和传播手段。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培育“农耕文化+科技"产业,运用“农产品+网络直播”“农产品+微商"农产品+可视农业”等传播手段,助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⑤“三才"理论最初出现在西周时代《易经》中,是指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后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学的核心和灵魂,是维持中国传统农业生生不息的重要思想。“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些都体现着农耕文明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性思考。“两山"理论则深刻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现了对农耕文明中“三才”理论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将生态产业化,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要立足自然资源本身,构建立体、循环、高效的生态产业链,探索“生态+复合产业"的转化路径。另一方面,将产业生态化,既创造金山银山,又保护好绿水青山。将乡村产业与生态涵养相融合,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等途径,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全过程转型,进而推动农耕文明创新性发展,实现现代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摘编自彭芳《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耕读文化”纳入现代教育体系,是强化耕读意识、树立正确劳动观和劳动态度的有效途径,更能提振民族气质。
B.“民本"和合”“大同"等理想追求蕴含着公平正义、共有共享的精神,与“人民至上”的理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C.从田园风光的自然美到农民劳作、生活、娱乐中的美,这种美学价值既有农耕文明的魅力,也有精神生活的享受。
D.“农产品+网络直播"农产品+微商”等传播手段,可以有效助推农耕文化的传承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挥农民在乡规乡约、乡村文明建设等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农民的文化自觉,推动了乡村文化的繁荣。
B.将现代智慧农业技术融入农业产业链,可以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
C.第⑤段引用的经典语句,既揭示了农耕文明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性思考,又体现了对生态平衡的深刻认识。
D.“两山"理论实现了对“三才”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既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②段“民本思想"的一项是()(3分)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C.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4.给前3段加上一个总标题,哪一项最合适()(3分)
A.“耕读传家”与“立德树人"相结合。
B.“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
C.“美学精神”与“审美追求"相结合。
D.“并耕而食”与“人民至上"相结合。
5.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结合本文,谈谈如何走出一条既面向现代性又坚守乡村本真的现代文明之路。(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玉兰苑
陈世旭
桑龙桂写的《送肥》在全国地方戏会演中获了奖,轰动一时,工资加了两级,带着老婆儿子从县剧团调进省城,分到新房子。房子在省文化局新宿舍院,新苑在郊区,离市中心不远。
“要取个好名字。"
“只要有房子,管它叫什么。”
作曲的老商凡事随意。
“这种事不能听老商的,只要有酒,他在哪里都能睡着。"
一片反对。
“叫‘玉兰堂’好不好?”桑龙桂试探着说。
“玉兰堂!这个名字好!到底是剧作家!"
一片赞成。
“玉兰堂”是从“玉茗堂"联想来的。玉兰跟玉茗同一个“玉”头。玉茗是白山茶花的别称。南宋陆游咏为“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明朝汤显祖辞官回家,建了玉茗堂,后人称为“玉茗先生”。
“古有玉茗堂,今有玉兰堂,说不定我们这里会出个玉兰先生。"
“怎么说不定?是一定的。”
①这样的七嘴八舌让桑龙桂脸一红,这正是他心里想的。
应届分来的研究生舒学群怯怯说:
“‘堂’是房屋,我们这里是院子。是不是改一个字为好,叫‘玉兰苑’。‘苑’与‘院’同义,在古代多指皇家园林,比如‘鹿苑’‘御苑’‘苑囿’。另外,‘苑’也指学术、文艺荟萃之处,比如‘文苑’‘艺苑’‘学苑’。还有,‘苑’本意是田地,我们这块先前就是稻田……"
“‘皇家园林’,好!”
改“玉兰堂"为“玉兰苑”的理由十足充分,无可挑剔,好像是天生的,只能是这样,不能是别的。于是一致同意,确定下来。
“‘堂’改‘苑’,要得,一字师。"
②桑龙桂幽幽说。舒学群改变了他的原意,也明显抢了他的风头。
“房子加上知识就是学校,加上信念就是寺庙,加上艺术就是殿堂。关键是知识、信念、艺术!”
老魏总结。他嘴上不说,心如明镜:局基建办选择玉兰树做这个院子的庭院树,主要原因是赵局一家也会搬进来,赵局夫人大名“王者香”,而“兰为王者香”。至于桑龙桂的“玉兰堂"提议,自然有比附的意思。
除夕前,桑龙桂自拟了一副对联:“素艳绝如薝卜朵;清芬浑是玉兰香”,郑重求王者香的墨宝。
“院子里有的是书法家啊。"王者香谦虚。
“舞笔弄墨千万家,解得三昧有几人?有哪位可以跟您比!”桑龙桂正色说。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王者香欣然。
桑龙桂把王者香书写的对联精裱装框,挂上客厅正面墙壁。③让先前挂的王羲之《兰亭序》拓片偏到一侧。把复印件垫在洒金红纸下,描出来,除夕那天贴到大门两边。
桑龙桂记起,刚搬进来的时候,院子外面的当地农户有个老头,晚饭吃撑了,半夜突发心脏病,幸好家里人都在,打了120。
抢救!
桑龙桂灵光一闪。让他一举成名的那个戏,戏名《送肥》。最出彩的是戏里一个叫“活宝”的角色,扮相是旧戏班叫“茶衣丑"的三花脸,大包干前,在地里干活,每次来了大小便,就往家里飞奔,非要拉到自留地,结果总是拉到裤裆里。
桑龙桂设想的新戏,自然是继续这个戏路:还是那个三花脸,大包干后成为致富能手。生活富裕了,胡吃海塞,撑出了急病,经过抢救才捡回一条命。
戏名就叫“抢救”。
每天在新添置的写字台前坐下,铺开稿纸,写下“抢救"两个字,桑龙桂脑子里就净是一些乱糟糟的念头。辉煌的奖台和靓丽的笑脸在远处闪闪发光,但要走到那里,却有着万水千山。
④一个一个戏名被写出,一张一张字纸被撕下,一个一个纸团被抛到地上,像灵堂的白花,铺了一地。
桑龙桂的新作一直不见动静,社会上开始有了负面的议论。
“一锤子买卖”“只生一个好”,这是同行的讥诮;“压力太大,有个适应期”,这是善意的理解;“过早调离基层,也许是一种失策”,这是领导的反思。省报文艺版居然开了专栏,讨论“桑龙桂现象”。
晚上下楼散心,免不了碰上同事。
书画家易梅影根据桑龙桂获奖作品《送肥》画的连环画已经出版,正等着他的新戏,每次都热心预约:桑老师的新剧本一出来我就开始画,争取在你又拿大奖的同时出版。
舒学群正在写现实题材地方戏的论文,重点是近年有广泛影响的作品,从湖南花鼓戏《打铜锣》《补锅》说到本地的《送肥》,等着桑龙桂的新戏提供新的经验。
老魏是个例外。他说“你上过艺专,许多戏剧大师的名言你都是知道的,我就不重复了。但有个日本画家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适合你:有生命的艺术都是野生的。大作《送肥》直接就是从田野上采摘的鲜花,带着早晨的露水和泥土的芳香。但《抢救》呢,恕我直言,光看这个戏名,就是主题先行,有庸俗化之嫌。当然,戏好不好,取决于戏本身,戏名是次要的。等着看你的本子。"
老魏自视颇高。跟赵局住一个单元,却不求王者香的字,家里挂一幅自己的墨迹,中规中矩的章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少白头,精瘦,三角眼像刀子,是个苛刻的人。因为这苛刻,多年来,许多在他后面的副处长、科长越过他升了职,他一直原地踏步。
(摘编自《玉兰苑》,《人民文学》2023年12期)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曲的老商凡事随意"只要有酒,他在哪里都能睡着”,这两句话体现了老商豁达、随性的性格。
B.王者香“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的回应,既显示了她的谦逊,也体现了她对桑龙桂求墨宝的接受。
C.从“一锤子买卖”“省报文艺版开专栏讨论‘桑龙桂现象’"中,读者可推测出社会对他的质疑与批评。
D.对于桑龙桂的新作,易梅影热心预约,舒学群期待,这两人无形中给了桑创作的压力,也给了他信心。
7.对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面对众人吹捧,桑龙桂脸红了,这一神态描写塑造了他有实力但却谦逊的人物形象。
B.句子②中,面对舒学群把“堂”改为“苑"字这一改法,桑龙桂虽表面赞同,内心却并不满意。
C.句子③,用了象征的手法,《兰亭集序》拓片被挤到一侧,象征文化界的不正之风正在冲击着真正的艺术。
D.句子④,“纸团”比作成“灵堂的白花"且“铺了一地”,从中可见桑龙桂创作时心浮气躁,作品缺乏生机。
8.本文对“老魏"这一人物着墨不多,但是这一人物的存在却至关重要,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9.习近平在指出“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结合本文,谈一谈对当代文学创作者创作好的作品有哪些启发?(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熙宁元年冬,广德军作新门鼓角楼成。太守合文武宾属以落之。既而以书走京师,属巩曰:“为我记之。"巩辞不能书反复至五六辞不获乃为其文曰:
盖广德居吴之西疆,故鄣之墟,境大壤沃,食货富穰,人力有余。而狱讼赴诉,财贡输入,以县附庸,道路回阻,众不便利,历世久之。太宗皇帝在位四年,乃按地图,因县立军,使得奏事专决,体如大邦。自是以来,田里辨争,岁时税调,始不勤远,人用宜之。而门闳隘庳,楼观弗饰,于以纳天子之命,出令行化,朝夕吏民交通四方,览示宾客,弊在简陋,不中度程。治平四年,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钱公辅守是邦,始因丰年,聚材积土,将改而新之。会尚书驾部郎中朱公寿昌来继其任,明年政成,封内无事,乃择能吏,揆时庀徒,以畚以筑,以绳以削,门阿是经,观阙是营,不督不期,役者自劝,自冬十月甲子始事,至十二月甲子卒功。崇墉崛兴,复宇相瞰,壮不及僭,丽不及奢,宪度政理,于是出纳,士吏宾客,于是驰走。尊施一邦,不失宜称。至于伐鼓鸣角,以警昏昕,下漏数刻,以节昼夜,则又新是四器,列而栖之。邦人士女,易其观听,莫不悦喜,推美诵勤。
夫礼有必隆,不得而杀;政有必举,不得而废。二公于是兼而得之,宜刻金石,以书美实,使是邦之人,百世之下,于二公之德,尚有考也。
(选自曾巩《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巩辞A不能B书C反复D至五E六F辞G不获H乃I为其J文曰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而,指不久。常用的时间词还有“俄而、未几、少时、向之、向使、顷刻、斯须”等。
B.畚,指箕畚这种器具,与《愚公移山》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箕畚”用法不同。
C.劝,指勤勉、努力,与《归去来兮辞》中“亲故多劝余为长吏"的“劝”三者词义不同。
D.及,指到达、至,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犹及清明可到家"的“及”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鼓角楼所在地广德是原吴国西面疆域,过去鄣郡的故址,境域广大,经济富足,人丁兴旺,但是仍有一些不便之处。
B.鼓角楼的修建从冬天十月甲子日开始,到十二月甲子日左右完成,由尚书兵部员外郎并掌管起草诰命的钱公辅主持完工。
C.鼓角楼乃广德军衙门,为宋太宗根据当地地理情况所设,修建好的鼓角楼高耸壮观,不失广德军这个适宜的称号。
D.鼓角楼新增鼓、角、钟、漏这四种器物,用来警示早晚,标记时刻。城中百姓日常生活更加方便,没有不高兴喜悦的。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是以来,田里辨争,岁时税调,始不勤远,人用宜之。
(2)夫礼有必隆,不得而杀;政有必举,不得而废。
14.鼓角楼是一所军衙,经历了重修,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重修的目的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后湾别业
元好问
薄云晴日烂烘春,高柳清风便可人。
一饱本无华屋念,百年今见老农身。
童童翠盖桑初合,滟滟苍波麦已匀。
便与溪塘作盟约,不应重遣濯缨尘。
【注】本诗作于1218年,元好问因战乱移家河南登封,在后湾买田置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别业景况。写天,突出气候宜人;写地,表现景色秀美。又使用“便可人"强调突出了诗人对此地此景的欢喜。
B.颔联写诗人心愿。诗人本食求一饱,但看到此地如此美景,简朴的农家生活已不适合自己的愿望,而想在此筑建别业华屋。
C.尾联写诗人志趣。与“溪塘”订立盟约再不让它们重濯缨尘,与黄庭坚《登快阁》中与“白鸥"结盟有异曲同工之妙。
D.全诗层次分明,感情真挚,情景交融,紧紧围绕对后湾别业的热爱落笔,但似乎也流露出一丝失意无奈,一些淡淡辛酸。
16.本诗题为“后湾别业”,作者在颈联中写“桑"麦”有什么意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认为教师的职责是“________”,而《劝学》则提到,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不断反省自己,正如“________”所描述的那样。
(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词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元宵佳节女子们盛装出行的热闹景象。
(3)溪、涧、泉,指山涧流水,古代诗文中常以此描绘自然之美,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有参观者反映,一些博物馆在展陈细节上让观众感觉“不太友好"。比如,展品说明牌“惜字如金”,只知道展品名称,用途全靠猜;掏出手机“扫一扫"讲解二维码,页面一直刷不出;贴在展柜玻璃上的说明文字,看着挺美观,但较小的字号加上较低的摆放位置让人读起来是真费眼。
展品是博物馆展陈的主角,但文字说明亦是(①)的一部分。甲_____________,展品和整个展陈的理念就无法被更好地理解。说明牌作为文物展品的“身份证”,是连接展品与观众的桥梁。观众只是“看到"展品,还是真正“看见”文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明牌如何撰写。
如果要问什么是好的展品说明牌?不妨先搞清楚什么是不好的展品说明牌。有的说明牌高冷范儿十足,或简短如“器物标识符”,或存在大量术语和专业词语。乙_____________,但过长的篇幅构成了阅读压力,导致不少人选择跳过文字、(②)。还有的说明牌即使专业权威、严谨准确,却少了一些优美和趣味。一个好的说明牌能点燃想象力,开启一段穿越时空。观众在这种正向反馈下可以持续产生参观兴趣,博物馆正是在此过程中实现其承载的多种功能。
别看说明牌体量小,要想写好并非易事。美国博物馆联盟甚至专门设立“展览说明牌写作卓越奖”,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这两年,浙江也在全省范围内发起优秀展品说明牌的推介和评选活动。(③),解说是说明牌的使命,说明白是说明牌的最终目的。因此,一开始就要明确目标观众,按照观众的兴趣特点和接受水平来撰写说明牌。
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技赋能乡村治理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为加强科技赋能乡村治理,有以下几点:首先,推动农村5G网络光纤通信的全员全面覆盖实现村与村之间村与镇之间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为数字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要重视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维护机制,为强化数字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全面满足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数字化需求,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其次,着力构建“一核多元"的管理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和村民等不同主体的角色与职责,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方积极参与的共同治理结构,打破数据壁垒或信息孤岛困境。鼓励企业特别是农业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参与,加快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如行业协会、合作社、公益组织等,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和社区服务,弥补政府主导下治理力量和方式的不足,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治理和服务。最后,科技赋能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辅助手段,要切实提高乡村治理效率和水平,关键在于加强乡村基层数字自治建设。要着力构建乡村数字平台和信息共享系统,既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实现村务公开、在线办理、信息查询等功能,又可以借助数字平台反映村民需求、征集村民意见、促进民主决策,形成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不断提升乡村基层自治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效率。
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缺少标点符号,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3分)
A.推动农村5G网络,光纤通信的全员,全面覆盖;实现村与村之间,村与镇之间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为数字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
B.推动农村5G网络、光纤通信的全员、全面覆盖,实现村与村之间、村与镇之间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为数字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
C.推动农村5G网络、光纤通信的全员、全面覆盖;实现村与村之间、村与镇之间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为数字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
D.推动农村5G网络,光纤通信的全员,全面覆盖,实现村与村之间,村与镇之间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为数字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
22.结合文段,概括加强科技赋能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每条不超过15个字。(6分)
①___。
②___。
③___。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论语·学而》篇指出了求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学而时习”指的是初学,时习而所得益多、所知益广,自然内心欢喜。第二种境界,“有朋自远方来”,指学问达到一定程度,有友人自“远方”来同游共学,自己不复独学,而可收砥砺、切磋之效,在求学之境界上可迈入更高地步,自然更为可乐。第三种境界,“人不知而不愠”,指的是另一种学问与生命的境界。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原创试题(第三套)参考答案
1.A。两者之间没有递进关系。
2.D。A项推断不出“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B项,“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如“机械化与数字化赋能”“因地制宜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普及与应用"等;C项,“更体现了对生态平衡的深刻认识”,于文无据。
3.C。A项天或者自然有它的规则和规律;B项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D项体现了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4.B。A项适合第①段,C项适合第③段,D项适合第②段。
5.①将农耕文化资源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走乡村富裕的道路。②将农耕技术经验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③“三才”理论、“两山"理论能优化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引领农业转型,推动农耕文明创新发展,实现农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6.D。错在“给了桑创作的压力,也给了他信心”。
7.A。桑龙桂脸红是因为众人说中了他的心思,并不能体现他的谦逊。
8.①塑造人物形象。文章中的老魏洞察事实,耿介直言,对文学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通过老魏对比反衬对比出桑龙桂的攀附权贵,阿谀奉承的嘴脸,也反衬对比出其他同事不敢说真话的形象。
②揭示主题。老魏的两次出现,揭示出文章的主旨,文学创作应当恪守本心,文学创作应当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这样才能创作有生命力的作品。
③补充叙事,揭示矛盾。老魏两次出现,揭示出问题出现的根源,补充了叙事,也使读者豁然开朗。
9.①文艺创作者应当恪守创作本心,不被名利所束缚,要规避不良之风。
②文艺创作者要耐得住寂寞,避免急功近利,要为自己的作品倾注心血。
③文艺创作者应当走进生活,走进人民,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
10.BFH。巩辞不能,书反复至五六,辞不获,乃为其文曰。
11.A。“向使"不是时间词,表示“假使”。
12.B。“由尚书兵部员外郎并掌管起草诰命的钱公辅主持完工"错,应是朱寿昌主持完成。
13.(1)从那时起,百姓的诉讼官事,每年的税收征用,开始不需要担心很长的时间了。人力和财力都能适宜。(“辨争”“岁"勤”“宜"各1分。)
(2)凡是礼,必须要显得隆重,如果不能就会被泯灭;凡是政事,必须有所兴举,如果不能就会废垮松弛。(“得”“杀"举”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过于简陋,不适合规度程序。
②物质财力充足,丰年无事。
③当地官员极力促成,利国利民。
参考译文
宋熙宁元年的冬天,广德军建筑了一座新门鼓角楼修成。太守朱寿昌会聚文武官员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它的落成,既而又书信寄来京师给我,嘱托我说:“请给我写一篇记。"我推辞说不能,他们又反复多次写信来,推辞不了,于是为鼓角楼写了这篇记文:
原来广德是吴国的西面疆域,过去鄣郡的故址,境域广大,土壤肥沃,经济富足丰盛,人丁兴旺发达。但是一些诉讼公案,赋税缴纳,在以县级传达命令的时候,路途迂回阻隔,大家都感到不便利,历历代代很久了。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颐的临床护理
- 孕囊发育不良的临床护理
- 2024年度文化艺术品交易与拍卖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年度广告合作协议具体描述2篇
- 卵巢畸胎瘤的临床护理
- 《利润管理》课件2
- 二零二四年商场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 新时代大寒节气传媒解析
- 2024年度大型风电发电项目开发合同
- 2024年度旋挖钻设备转让合同样本2篇
- JJG 556-2011轴向加力疲劳试验机
- 传感器技术总复习课
- GB/T 31979-2015钢丝绳旋转性能测定方法
- GB/T 25769-2010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
- GB/T 1591-201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 GB 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
- GB 13511.2-2011配装眼镜第2部分:渐变焦
- 危险化学品技术要求MSDS(油酸)
- 2022年北海市银海区辅警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拇外翻教学讲解课件
- 2022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题库大全及参考答案(基础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