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内江六中2024—2025学年(上)高2025届第二次月考
语文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古代既有“诗能穷人"之说,又有“诗能达人”之说;既有“穷而后工"之说,也有“达而后工”之说。但是前者成为流行的说法,而后者则少为人所接受。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奇特的现象,我把它称之为“诗人薄命化"倾向。
重视诗赋等文学创作是中国古代的社会风尚,“雅好文章”和提拔文章之士是君主的雅趣。《汉书》中记载西汉枚乘、司马相如都因善赋而见用,《后汉书》也记载东汉班固因《两都赋》名闻天下。隋代李谔上书隋高祖明确指出,诗歌已经成为“朝廷据兹擢士"的“禄利之路”。自从唐代实施科举制度,诗歌便成为下层士子改变命运的途径,真正成为对所有读书人开放的“禄利之路"。在中国古代,诗歌是当时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能诗是一种荣誉,文章之士通过考试能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在中国古代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古代诗人遭受厄运的毕竟是少数,而纯粹由于写诗的原因而遭受厄运的诗人,更是少之又少。诗人薄命并不是普遍的事实,“诗能达人"与“诗能穷人”同时构成事实的整体。
如果我们超越表面现象,便可看出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诗人薄命"之说其实是一种有选择性的集体认同:在“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选择了“诗能穷人”;在“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中,选择了“穷而后工"。虽然“诗能达人”也具有某种真实性与合理性,但这种理论大多仅是对世俗社会现象的总结,没有更深邃、更崇高的传统诗学理想与价值观来支撑,有时还流露出某种世俗功利色彩。而“诗能穷人"或“穷而后工”反映的是一种超越世俗、追慕崇高的诗学理想。
历史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固然与中国古代经典诗歌多为“穷苦之言"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潜藏的中国古代诗学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诗学始终强调和重视诗人的社会责任,“失志”诗人不得已就把用世之志寄寓于诗文。诗人在对人生悲剧、忧患愁苦的体认、接受和抒发之中,更多地体现了对道的坚守和追求,因而其心灵深处充满了以道自任、任重道远的使命感与悲剧性的崇高感。所以,诗人表达的生老病死与穷愁哀伤可以超越个人的际遇,与人类的普遍情感相通,从而能超越时代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穷而后工"的“工”,绝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成就,更因为它具有深刻人文主义情怀与理想。
在集体认同“滤光镜"的作用下,“诗人薄命”的现象非常明晰地凸现出来了,而不符合集体认同的大量事实则被遮蔽了。它可以使人“明察秋毫”,也可以使人“不见舆薪”。“诗人多薄命"并不是对于所有诗人命运的准确总结,而是一种想必如此、理应如此的期待与想象。比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发愤著书”之说,认为历史上许多名著——《周易》《春秋》《诗经》《国语》《吕氏春秋》《离骚》——都是作者遭受不幸的产物,但司马迁所举例证却多与《史记》所载不符。如《太史公自序》中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而《史记》卷85则记载:“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则《吕氏春秋》明显是在“不韦迁蜀"之前,是得志时所作。“《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基本上也是想象之词,至少有以偏概全之嫌。作为历史文体的《史记》,所载是更为真实的历史;而《太史公自序》文体上属于子论,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虚构和改造正是子论文体常用的修辞手法。司马迁处于“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的处境,为了强调作者的遭遇与写作的关系,从而把著述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都做了改动,而这些被改造过的史实后来又成为集体认同的基础。
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也引导着读者对批评理论的解读。这里以古人对韩愈的经典理论“不平则鸣"的理解为例。韩愈《送孟东野序》开宗明义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假如把“不平则鸣”单纯解释为对于不公平事情的愤慨,则《送孟东野序》中出现了大量难以解释甚至矛盾之处。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认为,韩愈既说“物不得其平则鸣”,而文中却以唐虞时代的皋陶、大禹、殷代的伊尹、周代的周公等为“善鸣者”,这些人都是成功的政治家,似乎难和“不平"扯到一起,这就更谈不上“不平则鸣”了。钱锺书也说:“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钱先生这个解释是很有见地的,它纠正了以往一些对“不平”的狭隘理解。不过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不平”是指异乎寻常的状态,总之“不平"所指甚广。韩愈认为孟郊是一个“善鸣”的诗人,所以劝他不必为处境顺逆而“喜"悲”。为什么后来的读者理解“不平则鸣"往往偏重于不幸、愤懑这一方面的含义呢?这是因为孟郊本来就是一个穷苦的诗人,让人偏向于把“不得其平”理解为像孟郊一样由于生活的穷苦而悲愤。
总括言之,“诗人薄命"并非是一种对历史事实的全面真实的总结,而是古人的一种集体认同。表面看来,这种集体认同比较消极,然从深层考察,却有相当丰富而积极的意义,它表现出古人对诗歌的价值判断以及对于诗人的想象与期待。
(摘自吴承学《“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人的集体认同》)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在隋代已成为“朝廷据兹擢士”的“禄利之路”,但此“禄利之路”在当时并未对所有读书人开放。
B.中国古代文人因其文学作品被任用提拔,或通过考试获得担任官员的资格,故“诗能达人"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
C.中国古代文论选择“穷而后工”说是因为它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色彩,具有更深刻、更崇高的人文情怀与诗学理想。
D.“诗能穷人"穷而后工”“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等都是符合中国古代集体认同的文学观念。
2.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失志"诗人在对人生悲剧、忧患愁苦的体认与抒发中表现出对道的坚守和追求,这使其内心具有一定的使命感与崇高感。
B.面对事实,集体认同的“滤光镜”会使人们“有所见"或“有所不见”,受集体认同引导的人会对事实进行灵活选择。
C.从人们对韩愈“不平则鸣"理论的理解可以发现,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或理论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D.相比《史记》所载的更为真实的历史,《太史公自序》中“发奋著书”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观念,其学说价值也会削减。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集体认同下“穷而后工"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屈原屡遭放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B.杜甫漂泊夔州,高台临眺而作《登高》。
C.李白漫游梁宋,与友相会而作《将进酒》。
D.王安石任满回乡,途经杭州而作《登飞来峰》。
4.作者是怎样证明集体认同引导下的人们对韩愈“不平则鸣”这一经典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山前该有一棵树(节选)
张者
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
树不知道跑哪去了,草也难觅踪迹,花儿那些娇惯的美丽都躲在人们的记忆里了。天山南坡和北坡完全不同,北坡降水丰沛,风景如画,而南坡干旱少雨,没有山坡草地,没有如盖的塔松,也没有蘑菇般的毡房和满坡的牛羊,只有满山的砾石。这南坡是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可是,由于找到了一种神秘的石头,兵团突然从三个建制团中抽调了近千人,集结到了这里,并起名506矿。506矿到底有什么矿?我第一次听到它的传说是在晚上熄灯后,我那刚上一年级的弟弟从被窝那边爬到我这头,然后对我耳语道:“你知道506矿是什么矿吗?"我问什么矿?他神秘地说“是铀矿。”铀矿是什么矿呢?弟弟又降低声音回答:“铀矿是造原子弹的。"
原子弹的赫赫威名谁不知道,于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有了一种神秘色彩,哪怕是喝着苦泉水也不觉得苦了,因为我们的父母正干着一件天大的事情。父母被调入矿山后,我们这些孩子就跟随着父母上了山,这样,一个简陋的学校就在山前用石头搭建了起来,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每天的上课铃声让正在开矿的父母们十分安心,只是他们开山的炮声却让我们十分惊恐。在炮声隆隆中上课,飞石砸在房顶上,如天神的战鼓。胡老师正领读课文《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听到房顶的咚咚声,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就会心一笑。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同学们就哄堂大笑,疲惫的午后课堂突然就活泼了一下。胡老师是一个大学教授,右派,发配到新疆就成了我们的小学老师。我们这些在绿洲出生的新疆兵团人的二代,通过胡老师了解到外面的大千世界。他坚持让我们每周写一篇作文,比方:《苦泉水》《戈壁滩》等。当他望着远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头让我们写《树》时,我们不干了,因为我们的眼前根本没有绿色,更别说树了。
有同学就喊,胡老师,我们山上连一棵树都没有,怎么写?胡老师就说,眼前没树,心中难道没有树吗?回家问问父母吧。于是,同学们就写了很多不一样的树。有村口的大榕树,有门前的大槐树。我爹给我讲了老家的大桑树。他边讲边咽着口水,说起了小时候吃桑葚的故事,那些黑紫的甜蜜安慰了他童年的饥饿和贫困。父母们都是有故乡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屯垦戍边来到了新疆。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一种树都寄托着他们的乡愁。比方:写大槐树的父母是北京人,写大榕树的老家是福建人……我爹是河南人,他给我讲了门前大桑树的故事。
可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兵二代”,眼前连一棵树都没有。我们望着窗外所有的石头,喊:“山前该有一棵树!”
我们是从山下绿洲来的,那里就有树。有沙枣树、白杨树……还有一棵最茁壮的胡杨树,就生长在胜利渠边上。水罐车从胜利渠给我们拉淡水,会从那棵孤独的胡杨树边路过。那棵茂密的胡杨树孤独地生长着,在夏季它给我们带来一片巨大的绿荫,到了秋天,它那金黄的叶子展开来照亮了荒原。它是那么茁壮,又是那么孤独,却美得让人震撼。
那次关于树的作文课,让我们想起了那棵胡杨树,大家就齐声喊,把那棵胡杨树移到我们山前吧,让我们回家能找到路。
胡老师说:“山上没有水,树不能活。"同学们喊:“山上没有树,人不能活。”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可以喝山上的苦泉水,用山下拉来的甜水浇灌。胡老师被我们打动了,眼眶有些红,下课时他没有和我们告别,就独自走了。
没想到,我们的无理要求有了结果。矿长派出了东方红拖拉机,拉着爬犁子,还派了一辆水罐车,要去为我们移那棵胡杨树了。胡老师让同学们坐上了水罐车,下山去看移树的过程,让同学们好好观察,要写作文。
那棵美丽的胡杨树将移到我们的山前,成为我们的故乡树。从此,我们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树了,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那棵树都会存在。无论我们走多远,那棵树都会在山前指引着我们回家。那棵胡杨树还没有生叶,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芽。但我们知道它会有枝繁叶茂的那一天。大人们沿着胡杨树四周挖了一个大圆圈,然后那圆圈越挖越深,挖了一个很大的坑。大人们挖树的时候,同学们就到胜利渠边喝水。大家成群结队地趴在渠边,就像一群羊,而牧羊人是胡老师。当我们在渠边喝饱了肚子,装满了随身的水壶,胡老师就吹响了哨子把整个班集合起来。上课的内容就是跑步。同学们围绕着正在挖树的大人跑步,踏着胡老师的哨子,一二一,一二三四……胡老师还带领我们唱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那棵胡杨树实在太高大了,拖拉机累得直冒黑烟。装满了甜水的水罐车跟在后面,整个队伍开始向山上移动,远远望去像一个送亲的队伍。胡杨树被运上山后,就栽在我们小学校操场中央。如果你上山,很远就能看见它。它高高地耸立着,成了上山者的路标。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也能看到它伟岸而又粗壮的树干,这让我们安心,给我们带来希望。
栽树的时候全矿的人都来了,那简直就是一个节日。人们眼巴巴地望着从水罐车内放出的甜水浇灌它,用舌头舔着自己干裂的嘴唇。一口水只能解一时之渴,一棵树却能带来永远的绿荫。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描写了矿区的自然环境,寥寥几句便营造了一种荒凉感,口语化的表达蕴含着抱怨之情,与小说标题《山前该有一棵树》在语意上形成了互补关系。
B.孩子们提出要移植胡杨树,胡老师下课时没有告别,就独自走了,并不是因为孩子们给他出难题,而是很感动,他觉得应该想办法满足学生们的愿望。
C.胡杨树被栽到校园,全矿的人都来看热闹,这一天成为所有人的节日。这表明不仅是孩子,成年人同样需要一棵树,这是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共同追求。
D.本文叙说孩子们与“树”的故事时因事见情:写《树》的命题作文时,忐忑兴奋;聆听父母记忆中的树,有所触动;树移到校园后,则是心安、期待。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从秃山写起,将天山南坡和北坡的自然环境作对比,得出“南坡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结论,借环境传达同学们渴望山前有一棵树的心声。
B.本文以我与弟弟的对话交代了506矿的重要性,为全文故事铺展出特定的时代背景,也避免了平铺直叙的乏味,笔法灵活,增添了阅读趣味。
C.小说描写胡老师领读《曹刿论战》的情节,看似闲笔,却由开山的炮声自然引出课堂,展现了老师的形象,也写出了师生们苦中作乐的心态。
D.本文大多是回忆性叙述,以全知视角娓娓道来,似上帝俯瞰,客观而全面。在平缓的叙述中穿插多处抒情议论,凸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7.同学们对胡老师喊出“山上没有树,人不能活”,树对于这里的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请结合文本简析。(6分)
8.“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己卯旦,李嗣源军至大梁,攻封丘门,王瓒开门出降,嗣源入城,抚安军民。是日,帝①入自梁门,百官迎谒于马首,拜伏请罪,帝慰劳之,使各复其位。李嗣源迎贺,帝喜不自胜,手引嗣源衣,以头触之曰:“吾有天下,卿父子之功也,天下与尔共之。”帝命访求梁主②,顷之,或以其首献。
帝遣使以灭梁告吴、蜀,二国皆惧。徐温尤严可求曰:“公前沮吾计,今将奈何?"可求笑曰:“闻唐主始得中原,志气骄满,御下无法,不出数年,将有内变,吾卑辞厚礼,保境安民以待之耳。”
帝至万胜镇,闻嗣源已据大梁,诸军离叛,神色沮丧,登高叹曰:“吾不济矣!"即命旋师。帝之出关也,扈从兵二万五千,及还,已失万余人。甲中,帝至石桥西,置酒悲涕,谓李绍荣等诸将曰:“卿辈事吾以来,急难富贵靡不同之;今致吾至此,皆无一策以相救乎?”诸将百余人,皆截发置地,誓以死报,因相与号泣。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
材料二:
成而不倾,败而不亡,存乎其量之所持而已,智非所及也。量者心之体,智者心之用。用者用其体,体不定,则用不足以行;体不定而用或有所当,惟其机也。机者发而可中而不足以持久虽成必败苟败必亡。故曰非智所及也。项羽、李存勖战而必胜,犯大敌而不挠,非徒其勇也,知机之捷亦智矣,然而卒以倾亡者,岂智之遽穷乎?智则未有不穷者也。
项羽不足以持败,一摧于垓下,遂愤恚失守而自刭,量不足以胜之也。藉令戢悻悻之怒,渡江东以为后图,韩、彭、英布非不可移易而必忠于汉者,收余众,间群雄,更起而角死力,汉亦疲矣。而羽不能者,量止于一胜之威,败出于意外而弗能自固也。羽可以居胜而不可以持败,故败则必亡。存勖可以忍败,而不足以处胜,故胜则必倾,一也。李嗣源定入汴之策,既灭朱友贞,一入汴,而以头触嗣源曰:“天下与尔共之。"卒为嗣源所迫,身死国亡,量不足以受之也。藉令忍沾沾之喜,以从容论功而行赏,人且喻于君臣之义,虽有大勋,亦分谊所当尽,嗣源虽抉不轨之心,无有为之效命者,自敛雄心以俯听。而存勖不能者,量尽于争战之中,胜出于意外而弗能自抑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八)
【注】①帝:此指后唐庄宗李存勖。②梁主:指后梁末代皇帝朱友贞。
9.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机者发A而可中B而不足C以持久D虽成E必败F苟G败必亡。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卑,使……谦卑,使动用法,与《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的“异"用法不相同。
B.靡,无、没有,与《归去来兮辞并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的“靡"意思相同。
C.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与《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相"用法相同。
D.间,挑拨使人不和,与《鸿门宴》“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的“间"意思不相同。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唐庄宗进入大梁城后,后梁百官前来拜谒请罪,后唐庄宗命他们仍旧担任原职;又命人寻找后梁君主,不一会儿,就有人拿着后梁君主的头颅来进献。
B.李嗣源占据了大梁城,朝廷军队叛变背离,后唐庄宗极为伤感。他到达石桥西后悲痛流泪,跟随他的百余名将领都割断头发,表示誓死报答他。
C.项羽气量狭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如果有足够的气量,渡江之后能够调整策略卷土重来,与刘邦作殊死搏斗,那么汉朝应该会疲于应对。
D.后唐庄宗灭梁之后,许诺与李嗣源共享天下,这让李嗣源萌生了不轨之心。假设后唐庄宗只是论功行赏,李嗣源也只能收敛自己的雄心,对君主俯首听命。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徐温尤严可求曰:“公前沮吾计,今将奈何?”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3.严可求认为李存勖“志气骄满,御下无法”,王夫之认为李存勖“量不足”,二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玉漏迟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①
周密
老来欢意少。锦鲸仙去②,紫萧声杳。怕展《金奁》,依旧敌人怀抱。犹想乌丝醉墨③,惊俊语、香红围绕。闲自笑。与君共是、承平年少。
雨窗短梦难凭。是几番宫商,几番吟啸。泪眼东风,回首四桥烟草。载酒倦游甚处,已换却、花间啼鸟。春恨悄。天涯暮云残照。
[注]①此词写于宋亡之后,词人倦游苏州时所作。②锦鲸仙去:杜甫诗歌“芳逢李白骑鲸鱼,道甫问讯今何如。"民间俗传李白醉来鲸鱼溺死于浔阳。③乌丝:指有墨线格子的绢素或纸笺。醉墨:指醉后酣畅的墨迹。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锦鲸仙去,紫箫声杳”用李太白骑鲸仙去之事,写词友亡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B.“乌丝醉墨,惊俊语、香红围绕"运用比喻与借代的手法,写尽风流才子狂吟醉草、享乐游玩的豪兴。
C.“已换却、花间啼鸟”一句以乐景衬哀情,感叹过往美好生活已不复存在。
D.本词开篇就奠定了伤感的基调,上片多忆昔,下片由忆昔转入伤今。
15.本词围绕“欢意少"来展开,请结合全词赏析词人“欢意少”的原因。(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杜甫的《登高》中用“_____,_____"两句,从时间、空间两方面着笔,体现自己长期漂泊的悲秋情怀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2)《赤壁赋》中“_____,_____”两句,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一诗的情形。
(3)温庭筠《菩萨蛮》中,“_____,_____"化用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写女子容颜。
(4)人们常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诗句“____,____”,表达一种坚定信仰或对事物的清醒认识。
(5)古人善于运用音乐和景物表达情感,《短歌行》中描写音乐场面的句子是“____”;描写夜空景象的句子是“____"。
(6)司马迁《报任安书》中,作者以“____,____”点明写作《史记》这部史书的取材范围。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8小题。
村落作为乡土生活的基本社区,以血缘为纽带,以地域为限制,构成了社群关系和地缘关系上的相对疏离和隔膜。
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概略而真切地描绘了村落的狭小和疏离。________这是他所栖居的园田居村落的规模和格局。________这是描绘园田居与其他村落之间相互疏隔的境况。这样的境况,令人想到春秋时代老子所描绘的“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寡国小民”状态。重情守义的村民在由疏离与隔膜形成的空间和心理的双重屏障所创设的相互认同和相互信任的环境里过着纯朴而现实的生活。
________在村落中或村落间的交往,是熟悉者之间的自然往来。一方面,自然的繁茂与乡亲间的殷勤是相互映衬的;另一方面,乡亲间的交往,是非功利的、无目的的,是乡亲情义需要的自.然.交往。费孝通说相对于城市或工业化社会的“机械的团结”,乡村情感是一种“有机的团结”。“机械的团结"是以功利为目的的、社会契约或法制化的组织。乡村的“有机团结”,是素朴单纯的,也是亲切自然的。
________这样的会饮欢悦,简朴之至,然而,正是在这极致的简朴中,人之为人的生之情愫得到了滋养和张扬。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诗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②“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③“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④“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A.④②③①B.④①②③C.②④③①D.②④①③
18.下列句子中的“自然"与文中加点的“自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B.大家都被这个小动物萌化了,深切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神奇力量。
C.这个公园里的花草都是自然繁衍的,没有人刻意去设计和布置。
D.他的演技非常好,演得很自然,身上那股亲民的气质很到位。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9-21题。
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他生于公元一二三六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①人们指望他能扶大厦之将倾,然而,②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他就在四十七岁那年化作啼鹃去了。③当他死时,不,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虽共工也触不倒的擎天玉柱。
他是状元出身,笔力当然雄健,生平留下的皇皇笔墨,正不知有凡几。只是,真正配得上他七百六十岁生命的,则首推他在零丁洋上的浩歌。那是公元一二七九年,农历正月,他已兵败被俘,恰值英雄末路,在元军的押解下,云愁雾惨地颠簸在崖山海面。如墨的海浪呵,你倾翻了宋朝的龙廷,你噬碎了孤臣的赤心。此一去,“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无一丝一毫的张皇,在这生与死的关头,他坦然选择了与国家民族共存亡。但见,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落纸,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这就是那首光射千古的七律《过零丁洋》。
假如文天祥在这时候就死去,结局又会怎样?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南宋遗民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的战友,庐陵人王炎午,才在他被押往北方的途中,张贴了数十份《生祭文丞相文》,疾呼:“大丞相可死矣!"敦促他舍生取义,保全大节。他自己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因此,一路上才又是服毒,又是绝食,自谓“惟可死,不可生”。然而,且慢——打量历史,我们只能作这般理解——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的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柄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
19.请将第一段中①②③处画线句所表达的意思分别用一个成语来概括。(3分)
2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作者对文天祥的赞许和钦佩之情?(4分)
21.请分析文中加点叠词的使用效果。(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语》有云:“往者不可谏。"可人们面对过往时,却总喜欢说“如果我当初……”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内江六中2024—2025学年(上)高2025届第二次月考
语文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答案】
1.B2.D3.D
4.①援引宋代学者洪迈《容斋随笔》的分析来证明受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不平则鸣"的理解与韩愈的举例是矛盾的。他认为韩愈《送孟东野序》中有皋陶、大禹、伊尹、周公等成功政治家的事例,这与集体认同理解的诗人作家的不幸遭遇和痛苦生活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是矛盾的。
②引钱锺书先生对韩愈“不平则鸣”的理解来证明受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此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钱先生认为“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③以作者自己对韩愈“不平则鸣”的理解来证明集体认同影响的人对此理论的理解是狭隘的。作者认为韩愈所说的“不平"并不限于人的感情问题,“不平”是指异乎寻常的状态,总之“不平"所指甚广。
5.D6.D
7.①树能带给人们绿荫,带来生机,带来希望。②在父辈眼中,树代表故乡,是乡愁的寄托。③在所有人眼中,树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力量的源泉,是精神导向的坐标。(一点2分)
8.①讲述故事。小说中的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增添了本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②推进情节。“我"是故事的参与者,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快题专题训练》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内蒙古建筑材料供应合同
-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管理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介赏金合同范本
- 2024年度瓶装水购销合同
- 建筑装修装饰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 野外生存训练帐篷项目实施方案
- 2025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小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德育主题活动总结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 T-NAHIEM 101-2023 急诊科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
- 保险投诉协会工作总结
- 网络安全的法律和法规
- 女企业家活动方案
- 拖欠工资催款函
- 激励激情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激情
- 硬膜外膜穿破后头痛的诊断与治疗
- 现代文秘职业生涯规划
- 消保培训课件保险公司
- Photoshop 2022从入门到精通
- 手术患者vte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